ZXJ10(V10)交换机模块间通讯处理

合集下载

中兴交换机ZXJ10功能单元及单板介绍

中兴交换机ZXJ10功能单元及单板介绍
5、用户单元控制板SP介绍 1)工作方式:一个用户单元配两块SP板, SP主/备用配置 2)位置:占据下一层的25、26板位 3)指示灯:运行(绿灯):正常运行指示灯
故障(红灯):错误状态指示灯 主用(绿灯):主用状态运行指示灯 备用(绿灯):备用状态运行指示灯 •在上电复位时,运行灯快闪,停,再快闪,然后进入正常 时的均匀慢闪态; •当主备SP通信失败时,故障灯灭0.5s,亮0.5s闪烁。
三、PSM中继单元及单板介绍
2、指示灯:运行(绿灯):正常运行指示灯 故障(红灯):错误状态指示灯
DT1(绿灯):第一路中继状态指示灯 DT2(绿灯):第二路中继状态指示灯 DT3(绿灯):第三路中继状态指示灯 DT4(绿灯):第四路中继状态指示灯 DT1—DT4每一个灯代表一个子单元。若某个子单元没有 配数据或没有连中继线时 对应的灯是灭的,否则灯常亮 或闪烁。
单元结构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P O W B
DD TT II
DD TT II
DD TT II
DD TT II
DD TT II
DD TT II
DD TT II
AA SS II GG
一、外围模块(PSM)介绍
1、 外围交换模块的主要功能
1) 完成本模块内部的用户之间的呼叫处理和话路交换; 2) 将本交换模块内部的用户和其他交换模块的用户之间
的呼叫的消息和话路接模块(PSM)介绍
PSM由以下基本单元组成: 用户单元 数字中继单元 模拟信令单元 主控单元 交换网单元 同步时钟单元
插不致损坏电源板本身或损坏其它任何电路板。POWERA 也可用在中继层和控制层供电。

ZXJ10(V10)交换机系统篇 6.V4.X接入V10.0

ZXJ10(V10)交换机系统篇 6.V4.X接入V10.0

1.1.作PSM(近端)
在A型机的原配置的基础上每个模块作如下改动:
●原2块模块间通讯板MPMP换成2块COMA板;
●原2块驱动板NETD换成2块ODRV板,与ODT配对使用,接入B型机;
●更换MP主板2块,内存由16M换为64M
●改造时钟系统:
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其中方式1中用SYZ板的成本较高(SYZ板约8000元,CKG 板大约1000元。


1)在A型PSM上增加2块SYZ板,保留原模块上的CKG板,增加2条ODRV至SYZ
的E8K电缆,增加2条SYZ至CKG的时钟电缆,增加2条CKG至ODRV的时钟电缆,都是2芯黑头电缆;
2)将CKG板更换为CKG9809, 增加2条ODRV至CKG的E8K电缆,增加2条CKG至
ODRV的电缆,都是2芯黑头电缆。

B型机侧在B型机的原配置的基础上作如下改动:
对每个接入的A型模块,B型机上需增加2块ODT,且增加2条ODT至A型机的ODRV的光缆2条(长度根据需要确定)。

如原有告警箱,无须再配B型机的告警箱,但告警箱上程序要更换。

1.2.作RSM
在原A型机配置的基础上作如下改动:
●原2块模块间通讯板MPMP换成2块COMA板;
●更换MP主板2块,内存由16M换为64M
作RSM时,不能有维护操作后台
此时B型机不做任何改动
另外,COMA还可配为7号或V5,配为7号时每板8条链路,配为V5时每板16条链路。

ZXJ10(V10)交换机维护篇 告警

ZXJ10(V10)交换机维护篇 告警

后台告警系统1.1系统简介程控交换机投入运行后,必须集中监控它的整个运行状况,以便对交换机实时维护和修复。

这一功能是由告警系统来实现的。

1.1.1功能简介ZXJ10(V10.0)程控交换机后台告警系统具体可实现的功能如下:屏蔽或解屏蔽告警,设置环境告警条件;控制告警盘(可选);动态显示机架图;实时显示和立即打印最新告警信息查询当前告警和历史告警和通知的内容;对各种查询结果可立即打印。

查询界面命令执行结果。

1.1.2结构简介告警系统的框架结构如图1.图1 告警系统的框架结构图第一部分:交换机前台告警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时地反映机架的运行状态;监测机架上各板位的状态,如发现问题及时地上报给后台告警系统;处理环境监控板等发送的信息、处理结果向后台告警系统转发;完成后台界面人机命令的执行及结果返回。

第二部分:服务器端告警系统的主要功能:存储历史告警;存储通知信息;存储屏蔽信息;存储调试信息;存储环境信息;存储配置信息;保证与交换机前台和后台客户端的同步,来自MP的消息及时转发给客户端;处理来自客户端的各种设置命令;控制告警盘(可选)。

第三部分:客户器端告警系统的主要功能:实时显示最新告警信息;立即打印最新告警信息;查询和打印当前告警内容;查询和打印历史告警内容;查询和打印通知信息;设定和解除告警屏蔽;环境告警条件设定,启动和关闭环境告警;对应于各级节点的信息显示、机架图的显示;人机命令的操作和运行结果的显示;控制告警盘(可选)。

第四部分:告警盘:告警盘为交换机运行告警的声光指示器,告警盘具有标准RJ45接口,把它和HUB相连,这样告警盘使用标准TCP/IP协议通过以太网接受局域网上MP或后台客户端服务器控制。

MP起动后就可控制告警盘,而客户端或服务器端需进行设置(在后台告警系统安装时会提示是否控制告警盘)。

MP控制告警盘时,告警盘显示的是该模块的告警状态,后台客户端或服务器控制告警盘时,告警盘显示的是整个交换局的告警状态。

ZXJ10(V10)交换机 PP软件介绍及使用

ZXJ10(V10)交换机 PP软件介绍及使用

PP软件介绍及使用1.V10.0版本程序固化一览13/04/282.A接B需要更换的程序APP0409.BIN : 不支持DT9708,DT9807 ,不支持模块间连接时隙交叉功能;不支持带TSLC的用户PP(含远端用户单元),不支持PPS,不支持NPP,不支持DSPU64 ,不支持模拟中继。

2.2.V10.0.203.01.6版本最新的V10.0.203.01.6版本将分为以下五部份:(1)APP.BIN:用于除远端用户单元及测试PP 外的用户PP ,支持普通PP,NPP。

支持SLC,FSLC,DSLC,各种模拟中继(载波2400,载波2600,环路,磁石,E&M, AB实线);支持新TSLC (新TSLC指有C50的TSLC)的测试PP;(2)ADT.BIN:用于DT9506,DT9708,DT9807(注意:DT9708不支持30B+D,DT9506和DT9807,支持30B+D);均支持随路,共路,V5,模块间连接;(3)ATTD.BIN:用于TNET,老TONE,DSPU32,DSPU64;TTD为TNET,TONE,DSPU的头一个字母的组合;其中DSPU32(只有一个C50)和DSPU64(有两个C50)均支持DTMF,MFC,TONE,CID,需视C50程序而配;(4)A112.BIN:用于仅带老TSLC (老TSLC指无C50的TSLC)的测试PP;(5)ARSUPP.BIN:用于远端用户单元PP,支持普通PP,NPP。

支持SLC, FSLC,DSLC,新老TSLC,不支持模拟中继;另:用于连接远端用户单元的母局侧的DT和远端用户单元侧的DT不用更换版本,仍用A型机程序。

2.3.AB兼容DT的灯的闪烁作如下更改:DT9506:刚上电时如通信好且已配数据类型,则红灯有规律闪烁5次,否则不闪。

此后不闪灯。

PCM有告警时才点亮红灯(常亮直至告警消失,以下同);DT9708:如已配数据类型,则两个绿灯2秒闪烁一下,PCM有告警时才点亮红灯;DT9807:如已配数据类型,则两个绿灯100毫秒闪烁一下,PCM有告警时才点亮红灯;3.附注注1:版本目录安排:(A)PP、(B)PP 在版本目录的位置:$pp\(A)BOARD、(B)BOARD在版本目录的位置:$board\HARD 在版本目录的位置:$hard\其中$为版本根目录。

ZXJ10(V10)交换机开局篇 物理配置

ZXJ10(V10)交换机开局篇 物理配置

物理配置ZXJ10(V10.0)交换机本身的配置关系描述了交换机的各种设备(交换网、用户处理器、用户电路板等)连接成局的方式。

在本系统中这种关系共分为三种:缺省物理配置、(普通)物理配置和兼容物理配置,以下将分别讲述。

1.缺省物理配置缺省物理配置是系统提供的交换机的通用默认配置,可使开局、维护人员从配置数据这一烦琐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也避免了由于操作不当、经验不足或理解错误而造成的各种问题。

在后台维护系统的“数据管理”菜单的“基本数据管理”子菜单中打开“缺省物理配置”,界面如图2.1.3-1所示。

图2.1.3-1 缺省物理配置【操作】生成数据。

输入模块号并选择模块类型后,单击“生成数据”按钮,弹出进度条指示。

待此过程结束后,即在该模块号上生成了指定类型的缺省物理配置。

2.物理配置“物理配置”通过“配置结构树”和“机架图”使用户清楚地了解交换机的总体结构,并向用户提供浏览、操作ZXJ10(V10.0)交换机基本配置的手段。

序相反。

用户在进行配置操作或删除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顺序进行。

增加或删除模块、机架或机框时,首先选择该对象的父对象,然后通过鼠标右键菜单或命令按钮来进行;而修改模块、机架或机框的属性或参数则通过其本身的对象本身的右键菜单或命令按钮来进行。

物理配置管理界面的主要功能有:浏览交换局的物理结构(模块、机架、机框、电路板的层次结构等);修改交换机物理配置(例如增加、修改或删除模块、机架、机框、电路板等);数据生成(根据用户要求,生成默认的物理配置等)。

2.1.交换机配置ZXJ10(V10.0)交换机由多个模块连接组成,配置什么样的交换模块及如何连接是交换机组网的首要问题。

模块管理主要包括模块的增加、删除和属性修改,操作中注意:增加模块必须指定模块的属性,若交换局是多模块局,则需在模块生成后修改其邻接模块属性。

删除模块必须在模块所属的机架删除以后方能进行。

模块生成后用户可以选择两种增加其他数据的方法:逐条地加入机架、机框、电路板。

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 第四

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 第四

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第四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第四第一章通话处理1.1呼叫处理概述根据电信网络的层次结构,进出局可分为本地出局、长途出局、本地入局、长途入局、本地汇聚和长途汇聚。

本地电话路由:本地电话发起者?城市交易所?本地电话终端局;长途线路的选择是:市长在一个局(当地电话局?长途局)?(长途转接办公室)?(长途转接办公室)?邮电部还规定,串联办公室不得超过三个。

基本呼叫处理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半呼叫处理,即处理过程中,主被叫互相屏蔽。

所以随路出局呼叫时主叫流程与本局呼叫的主叫流程类似;随路入局呼叫时被叫流程与本局呼叫的被叫流程类似;汇接呼叫时的主,被叫流程分别与随路入局呼叫的主叫流程,随路出局的被叫流程类似。

基本服务电话包括本地电话和呼出电话?去谈谈?,来电?呼叫以及呼入和呼出电话?同时地本地呼叫由模拟信令系统支持,而后三种呼叫必须由局间信令支持。

根据信号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后续信号传递和普通信号传递。

普通信令适用于程控局之间的信令传输,后续信令适用于DT、ABT、SFT等中继器与其他局之间的通信。

本章仅介绍本地局呼叫的呼叫处理和后续信令部分。

公共信道信令部分的呼叫处理将在CCSP章节的tup和ISUP中描述。

1.2呼叫进程1.2.1工艺类型用户的呼叫是由交换机上的呼叫进程来处理的。

不同的进程处理不同类型的呼叫。

本局的普通模拟用户呼叫和随路出入局呼叫由一个进程处理;isdn用户呼叫和isdn出入局呼叫以及共路信令呼叫由另一个进程处理;此外还有处理112等特服呼叫的进程。

呼叫ISDN用户呼叫用户呼叫公共接入局呼叫112和其他特殊业务呼叫过程1过程2过程3图4.2-1呼叫过程-1-ZXJ10(v10.0)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手册1.2.2呼叫进程的主叫与被叫在通话过程中,用户可以分为通话和被叫。

呼叫包括普通模拟用户的呼叫和沿途中继的传入呼叫。

被叫电话分为普通模拟用户被叫和沿途中继的呼出电话被叫。

ZXJ10(V10)交换机系统篇 1.组网方式

ZXJ10(V10)交换机系统篇 1.组网方式

ZXJ10 V10.0组网最明显的特点是:1.PSM可以带PSM和RSM,组网灵活,节约成本。

2.单模块容量大。

独立成局时纯中继模块可达6240中继。

纯用户15360用户。

3.远端用户模块可实现自交换。

960线以下任意选用。

4.组网能力强,实现3级组网,最大可达62个外围模块,超过50万线。

组网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PSM单模块独立成局,第二种是以1个PSM为中心组网,第三种是中心架组网。

下面分别作一简介。

1.1.基本数据每个PSM有16条Hw上中心网,当它独立成局时,这16条HW可带中继或用户;模块间通讯板+模块内通讯板+七号信令板+V5信令板+ISDN通讯板 12个,其中模块间、模块内通讯板成对(2块)使用。

每对通讯板提供主备各32个64Kb/S的通讯信道。

每对模块间通讯板(MPMP)可带8个外围模块。

每个单模块最大可插5对MPMP板。

每对模块内通讯板(MPPP)提供32对通讯时隙。

每个单模块最大可插5对MPPP板。

T网单元用8对通讯时隙,每个DT单元占用1对通讯时隙,每个用户单元占用2对通讯时隙;单模块中:T网供通讯用(含7号,V5)的Hw共有4条8M,可使用的话路Hw共59条。

话路Hw可灵活配置,可带用户、DT、资源(DTMF、MFC、TONE、CID)。

S网供通讯占用16条8M Hw线,可使用的话路HW共240条(32K)。

STB板可提供8条7号链路。

V5板可提供16个V5通讯通道(每个V5接口用2个C 通道)。

远端模块的用户与模块间时隙的收敛比按8:1 ~ 16:1计算。

●每960用户电路与240中继电路互换。

●每24用户和12个ISDN用户互换,模拟用户板和ISDN板可混插。

●七号中继若去一个局向,只需配 2条七号信令链路;若去多个局向,则每个局向配 2条七号信令链路;1.2.各种模块简介◆中心模块CMSM32S 单平面32K网SM64S 单平面64K网◆交换模块SM(PSM/RSM)SM8 标准近端/远端模块几种典型配置的容量独立成局:用户中继:12480L+2760DT纯中继:6240DT多模块局:用户中继:9600L+1200DT纯中继:2880DT纯用户:15360L机架配置能力:1个机架:最大可配1440L用户,BDT有13个槽位可插DTI(1560DT),2个机架:最大可配4320L用户,BDT有12个槽位可插DTI(1440DT),3个机架:最大可配7200L用户,BDT有10个槽位可插DTI(1200DT),4个机架:最大可配10080L用户,BDT有9个槽位可插DTI(1080DT),5个机架:最大可配12960L用户,BDT有7个槽位可插DTI(840DT),6个机架:最大可配15360L用户,SM4C 紧凑型模块分单机架和双机架配置。

ZXJ10(V10)交换机操作维护手册OPRM7

ZXJ10(V10)交换机操作维护手册OPRM7

第三章动态数据管理ZXJ10(V10.0)交换机动态数据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可以管理交换机状态的工具。

——得到诸如中继线状态、用户线状态、交换网时隙状态、DTMF状态、MFC状态、测试电路状态等重要数据。

——可以对电路进行跟踪设定,当此电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交换机能够发出要求进行相应处理的通知信息。

——可以执行用户或中继的半固定连接管理和V5、No.7的接口管理、呼叫转移管理和指定中继呼叫等功能。

动态数据管理部分的大致结构如下所示:行操作(闭塞和解闭)。

接续状态观察:后台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对前台资源的接续情况进行观察。

半固定连接管理:后台建立或拆除前台用户电路和中继电路的半固定连接。

V5管理接口:对当前交换机各模块V5接口的数据管理(包括保护切换、强制保护切换、查看前台逻辑通信链路配置、查看静态逻辑通信链路配置等)。

No.7管理接口:对当前交换机No.7链路及链路组等的数据管理(包括维护闭塞(解闭)、硬件闭塞(解闭)、电路复原、电路查询、电路导通检验、电路(解除)自环请求、链路激活(去活)、链路(解除)阻断、链路(组)状态查看、路由组状态查看等)。

在后台维护系统的“数据管理”菜单的“动态数据管理”子菜单中打开“动态数据管理”菜单项,界面如图所示。

图3-2 “动态数据管理”菜单3.1电路状态观察及处理电路状态观察及处理是观察交换机资源动态数据的当前变化情况。

可观察的资源有:中继电路、用户电路、MFC电路、DTMF电路、交换网时隙和测试板电路。

界面分为树型选择和页面显示两部分。

其中树型选择部分对被观察部分进行输入定位;页面显示部分则显示当前定位部分的状态。

树型选择采用分级打开方式,用户连续双击某一层,能且仅能打开下一层目录。

此时页面也随之发生变化。

若当前位置处于一个具体位置,则页面显示此位置的具体状态,如空闲、闭塞或占用等;否则显示此位置的总体状态,如空闲总数、闭塞总数或占用总数等。

在界面中一次只能完整地展开一棵树。

ZXJ10号分配实现局内通话教案

ZXJ10号分配实现局内通话教案

数字程控交换设备ZXJ10组网端局开通
一、教学目标:
了解数字程控交换机ZXJ10组网端局开通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数字程控交换机物理配置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1.任务要求
在任务三的基础上实现本局几个用户互通电话
2.任务分析
根据任务描述中的要求,实现本局几个用户互通电话需要完成以下步骤:
第一步,是让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地址(即电话号码),即分配电话号码;
第二步,然后保证交换机处理器能够根据用户号码找到这个用户,即号码分析;第三步,还要对通话发起方(即主叫)话机是否有发起呼叫权限等事务进行设定,即用户属性设定。

3.号码管理配置
1)局号索引
所有本局局号都有一个唯一的编码,称之为本局局码(NOC:Normal Office Code),又称为其编码范围为{1,2,3, (200)
2)进入号码管理
新建局号、分配百号、放用户号
4.号码分析
号码分析操作中主要是制作号码分析器,交换机处理器据此根据电话号码找到被叫用户,主要的步骤有增加号码分析器,增加号码分析选择子。

5.用户属性
6.数据发送
四、课后作业或思考题:
完成开局工作,分配用户号码20个,号段6660001-6660020,可互相拨打。

五、本节小结:
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

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 第二

ZXJ10(V10)交换机技术手册 第二

第二章硬件结构体系 (2)2.1 ZXJ10(V10.0)的基本结构 (2)2.2各部分基本模块功能简述 (3)2.2.1外围交换模块(PSM) (3)2.2.2远端外围交换模块(RSM) (4)2.2.3分组交换处理模块(PHM) (5)2.2.4消息交换模块(MSM) (5)2.2.5中心交换模块(SNM) (5)2.2.6操作维护模块(OMM) (6)2.2.7远端用户单元(RLM) (7)2.3各功能单元及单板简介 (8)2.3.1用户单元 (8)2.3.2数字中继单元 (12)2.3.3模拟信令单元 (15)2.3.4主控单元 (16)2.3.5时钟同步单元 (20)2.3.6光接口子单元 (22)2.3.7数字交换单元(简称T网) (24)2.3.8中心数字交换单元(简称S网) (32)2.3.9远端用户单元传输接口 (33)-1-第二章硬件结构体系2.1ZXJ10(V10.0)的基本结构ZXJ10(V10.0)型机系统采用多模块全分散控制的结构形式,其系统的结构框图如下:图2.1-1硬件结构框图系统主要由以下基本模块组成:消息交换模块MSM、交换网络模块SNM、操作维护模块OMM、近端外围交换模块PSM、远端外围交换模块RSM、分组交换模块PHM、远端用户单元RSU。

-2-2.2各部分基本模块功能简述2.2.1外围交换模块(PSM)PSM是ZXJ10(10.0)中基本的独立模块,其主要功能是:完成本交换模块(PSM)内部的用户之间的呼叫处理和话路交换;将本交换模块(PSM)内部的用户和其他外围交换模块的用户之间的呼叫的消息和话路接到SNM中心交换网络模块上。

PSM的几种配置用户中继模块,此时PSM是中心网的外围交换局,同时PSM可通过中继带远端模块局。

其具体配置如为用户:9600中继:1200DTMF:300 套MFC:180套PSM至SNM的交换时隙为2048个纯用户模块,此时PSM是中心网的外围交换局,只带用户。

ZXJ10(V10)交换机 系统说明

ZXJ10(V10)交换机 系统说明

ZXJ10V10.0交换机系统说明ZXJ10V10.0交换机系统是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又一升级产品,它吸取了国内外众家同行设备的优点,采用SDH、HDSL等新技术,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丰富的业务功能和灵活多样的组网方式。

ZXJ10V10.0交换机系统可以满足PSTN网、N_ISDN网、SDH同步网、No.7信令网、智能网和电信管理网等多种网络建设的需要,同时,以ZXJ10V10.0交换机系统为平台,还可以扩展移动通讯交换、Internet接入、宽带接入等功能。

在硬件方面,ZXJ10V10.0交换机系统采用模块间全分散、模块内分级的控制结构。

根据局容量的大小、对业务的需求以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可由一到数十个功能模块组合而成;模块内的个公共部件均采用主备用方式;后台采用通用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局域网技术为支撑、客户机/服务器方式为控制系统的基本形态。

在软件方面,ZXJ10V10.0交换机系统遵循结构化、模块化和开放性的原则。

层次间采用原语方式单向调用;层内各模块间以明确的消息接口方式为增值业务的引入提供开放的接口。

ZXJ10V10.0交换机的此种软、硬件结构,使系统得以具备灵活的组网能力、强大的呼叫处理能力、高可靠性、良好的兼容性和可宽展性。

1.系统特点1.灵活的组网方式。

ZXJ10V10.0既可以单模块独立成局,又可以多模块组合成局,不仅可以进行PDH树形组网,又可实现SDH及SDH和PDH混合组网。

2.采用全分散控制,又集中管理的先进模式。

在话务处理、信令处理及事务处理上完全由分散的各部分控制,而对话务统计、计费处理及网络管理又采用集中方式。

因此,ZXJ10V10.0是分散与集中的典型结合。

3.近端模块和远端模块配置灵活,模块间采用了大容量光纤作为通信通道。

高速通道带宽已达200Mb/s以上,既提高了信息流量又保证了高抗干扰性。

4.三级时分交换网,单板最大交换容量可达64K,支持128K×128K组网,系统容量可以实现50万门用户和64000条中继。

ZXJ10(V10)交换机操作篇 文件管理

ZXJ10(V10)交换机操作篇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1. 系统简介文件系统是交换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交换系统的文件进行管理和维护。

它由前后台两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1.文件系统前台进程(MP端).前台进程包含于前台程序中,主要完成:①后台命令的接收和运行结果的返回。

②提供文件操作接口。

2.文件系统后台界面(WINDOWS NT端)文件系统的具体功能如下:(1)文件显示在交换机终端上显示本终端、交换机服务器及交换机前台MP上的文件,以便操作维护人员及时获知相应的文件信息,。

包括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日期、硬盘空间等等。

(2)文件拷贝拷贝交换系统模块内的文件和模块间的文件如下:①本操作终端与前台MP(主或备)之间的文件拷贝;②本操作终端与NT服务器之间的文件拷贝;③NT服务器与前台MP(主或备)之间的文件拷贝;④前台同一模块主备MP之间的文件拷贝;主MP内部或备MP内部的文件拷贝;⑤前台不同模块主MP之间;备MP之间;主备MP之间的文件拷贝⑥后台同一模块内部的文件拷贝(3)文件改名更改本终端、交换机服务器及交换机前台MP上的文件名称。

(4)文件删除删除本终端、交换机服务器及交换机前台MP上的文件。

(5)文件属性观察、修改本终端、交换机服务器及交换机前台MP上文件的读写属性。

2 目录结构文件系统初始化时建立如下5个默认目录,供用户存放相应信息。

①\DATA目录…………存放用户数据② \BILL目录…………存放计费数据③\CONFIG目录………存放配置信息④\TRACE目录…………存放跟踪信息⑤\VERSION目录………存放版本信息为了便于维护,规定每次命令操作的文件数小于200。

人机命令主要针对上述目录进行操作,进行文件的读、写、删、建等。

【注意】请指明文件或目录的完整路径。

3 系统操作指南后台界面中会有下面的几个基本概念:◆模块号:ZXJ10(V10.0)程控交换机的各模块都预先分配一个唯一的数值编号。

◆目录名:默认的5个目录。

◆ MP类型:前台交换模块采用主备用方式,MP(模块处理机)有主备用两种类型。

ZXJ10(V10)交换机模块间通讯处理 重组网

ZXJ10(V10)交换机模块间通讯处理 重组网

关于交换网络重组的说明交换网络的重组应包含两种情况:1、原为单PSM及其下挂RSM或PSM接入SNM中;2、在网络调整时,将PSM改为RSM或将RSM改为PSM;下面对这两种情况进行说明一、PSM(RSM)改为RSM(/PSM)(一)改造前准备工作:1、备份后台数据库,包括计费库、交换机数据库等;2、将有关需改造模块上的有关数据进行复核,并做好所有需修改数据的记录,以便查询;(包括模块间连接所用端口号、通讯时隙等)(二)改造步骤:1、断开父模块和该模块的模块间组网连接;2、进入基本数据配置-》物理配置-》模块属性界面,点击“近远端模块转换”按钮进行转换”3、转换完成后,按要求进行模块间连接组网数据的配置;4、传全部表至前台各模块,依次对各模块备、主MP进行复位。

(三)改造后的验证改造完成后,应对该模块进行话务(本模块、跨模块电话,用户属性修改等)、计费、诊断等方面的测试,保证和改造前一致。

注:在由PSM-》RSM的转换时,应删去不用FBI板及相关配置,增加DT或ODT的有关配置。

在将RSM转为PSM时,应增加FBI板的配置,由于一般FBI板插于19~22槽位,即占用T网4~35HW,因而若原有单元已占用这些HW,应将其改至其它空闲HW上去。

二、单PSM+RSM接入SNM(一)改造前准备工作:1、备份后台数据库,包括计费库、交换机数据库等;2、将有关需改造模块上的有关数据进行复核,并做好所有需修改数据的记录,以便查询;(包括模块间连接所用端口号、通讯时隙等)3、准备好另一台服务器(应已安装好WINNT、SQL、后台交换机软件等)(二)改造步骤:1、升级PSM版本和SNM一致;2、复制原来的服务器数据库到新的服务器上;3、在新的服务器上进行后续所有操作;4、断开所有需直接接入MSM的模块的组网关系;(此步骤一定要正确)5、进入基本数据配置-》物理配置-》模块属性界面,点击“近远端模块转换”按钮对需进行近远端转换的模块进行转换;6、利用AB转换工具对需更改模块号的模块进行更改;7、配置好新中心架SNM数据;8、按新的组网要求做模块间组网连接数据;9、增加新增模块的数据;10、备份数据11、1到10可先在改造前作好12、将新服务器备份的数据恢复到旧服务器上;13、动态数据管理→其他数据管理→前台MP数据命令中所有模块的所有表,存盘完毕后,拷贝需改模块号的模块上的ZDB文件至服务器;14、利用AB转换工具对需改模块号的模块的ZDB文件进行修改;15、利用“备份恢复”程序生成B型机的r_mtree.zdb,r_tscom.zdb,r_const.zdb文件,覆盖需改号的模块(重组网模块的ZDB文件);16、拷贝步骤15 生成的三个文件到B型机重组网模块的v0100、v0100目录下17、删除需改模块号的模块MP中temp、v0100、v0101三个目录中的所有ZDB数据;18、拷贝修改过的ZDB文件至需改模块号的模块V0100及V0101两目录中,19、以上步骤完毕后,将模块号开关拨至所改模块号;复位重组网B模块20、按新的组网连接各模块;(DT、FBI、ODT的连接)21、传全部表至各模块,并依次对这些模块进行MP主备复位。

ZXJ10(V10)交换机 集成交换模块

ZXJ10(V10)交换机 集成交换模块

ZXJ10——集成交换模块ZXJ10-SM-IZXJ10-SM-I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研制开发的一体化智能综合交换系统。

它是基于ZXJ10(V10.0)大型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综合了智能人工长途台、排队机、调度机、用户交换机等功能的智能综合交换机。

该交换机继承了ZXJ10(V10.0)所特有的大容量、技术新、功能强等优点,提供丰富的接口种类,覆盖军网和专网等特殊用户要求以及智能人工长途台的所有功能。

特别适用于军队、电力、铁路、邮政、公路、厂矿企业、院校、医院、政府机关、集团公司、宾馆、酒店、金融机构等专网中各种用户要求和多种业务需求,充分体现了当今交换系统的水平。

1 .系统结构系统采用19英寸的一体化机架,内部集成了一次电源、蓄电池、配线架、监控系统(均可选配)等,高度为2米。

只有2种背板,用户层和控制网络层,根据需要进行灵活配置,满配置为双机架结构,其中2#架为纯用户柜。

1#架的组成如下图所示,2#架与它类似。

SMEMTNET:同步时钟网板ASIG:模拟信令板DT:E1/T1数字中继板SP:单元控制板MTT:多任务控制板AT:模拟中继板SLC:自动/共电用户板DSLC:数字用户板POW A:二次电源板2 .系统特点◆处理能力强:模块主处理机采用Pentem_II/Power_PC技术,所有单元处理器采用Intel 386EX。

采用4K无阻塞交换网络。

◆可靠性高:所有公用部件如主处理机、网板、时钟板、通信板、用户单元处理器板、电源等均采用1+1备用;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完善的检测措施和多种安全机制。

◆接口丰富:提供模拟用户接口(共电专线)、BRI(2B+D)和PRI(30B+D)接口、64kb/s和n*64 kb/s数据用户接口、ADSL和HDSL宽带用户接口、E1/T1接口、PHI接口、STM-1接口、模拟中继接口(环路、磁石、载波、E&M、卫星等)。

◆配置灵活:1)模拟用户板、数字用户板和模拟中继板任意混插;数字中继板和模拟信令板混插。

ZXJ10(V10)交换机系统篇 共路信令

ZXJ10(V10)交换机系统篇 共路信令

N0.71.NO.7概述1.1.No7信令系统主要功能No7信号方式按规程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块:MTP(消息传递部分)SCCP(信号连接控制部分)TUP(电话用户部分)ISUP(ISDN用户部分)TC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OMAP(操作维护应用部分)INAP(智能网应用部分)MAP(移动应用部分)MTP部分又分为MTP1、MTP2、MTP3分别对应OSI七层协议中的第1、2、3 层。

由于MTP层寻址只限于节点间传递,只可实现无连接的消息传递,因此它不能提供面向连接业务和全局寻址,所以在MTP3上又增加了一层SCCP功能层,SCCP是对MTP的功能补充,可向MTP提供用于面向连接等功能。

另外,SCCP还可提供GT全局寻址功能,利用这一功能在消息源点或在STP点SCCP 将GT译成DPC+SSN。

(DPC为目的地信号编码,SSN为本地识别SCCP用户的子系统号码)TUP部分属于No7第四级功能,主要实现PSTN有关电话呼叫建立和释放,同时又支持部分用户补充业务如:分散管理的闭合用户群业务;主叫用户识别业务;重选方向呼叫业务。

ISUP部分也属于No7第四级功能,支持ISDN中的话音和非话音业务:基本承载业务:即以电话交换控制为基础的业务,将标准64Kb/s接续作为标准接续形式,也可提供nx64Kb/s接续业务。

同时ISUP可以与数字用户D信道配合满足ISDN业务要求。

ISDN补充业务:ISUP可提供的补充业务达7类20种之多,它们是:呼叫发起类:如CT、CFB、CFNR、CFU、LH;呼叫完成类:如CW、HOLD;多方通信补充业务:如CONF、3PTY;集团性补充业务:如CUG;计费补充业务:如CRED、AOC;附加信息传递业务:如UUS。

ISUP选路条件要有三个:被叫号码;接续类型;网络信令能力。

TCAP部分,这部分是位于业务层和SCCP之间的中间层,但属于OSI七层协议的第七层,TCAP用户目前包括了OMAP、MAP和INAP三大部分,TCAP具有应用层规约和功能,不具备4-6层的规约和功能。

ZXJ10(V10)交换机 SDH功能

ZXJ10(V10)交换机 SDH功能

1.SDH功能为适应未来电信网的发展需要,实现ZXJ10V10.0交换机的本地灵活组网,为ZXJ10V10.0交换机提供除E1标准中继接口外的另一标准光中继接口:STM-1。

为ZXJ10V10.0交换机向宽带交换机的过渡作准备。

ZXJ10V10.0交换机的内置式SDH设备是STM-1的光纤通讯技术在交换机中的应用,利用SDH设备的灵活组网和完善的保护技术来优化ZXJ10V10.0交换机的本地组网方式,实现ZXJ10V10.0交换机的交换和传输一体化。

内置式SDH设备可以使得用户更贴近ZXJ10V10.0交换机系统,使得剩下的铜缆段距离较短,有利于局方在交换系统的平台建设上减少投资和引入集话音、数据和图象为一体的“三网合一”综合业务。

1.1.SDH后台网管功能1.1.1.前台单板的数据配置自动配置:主控板复位后将向后台SDH网管服务器要求获取数据,网管服务器自动将配置发送给主控板;数据传送:用户更改SDH数据配置之后,可以在任意一台后台机器上通过数据传送功能向前台传送配置数据;1.1.2.前台单板的告警监控后台SDH网管服务器定时向前台主控板发送数据和告警同步消息,主控板则将最新的单板运行状态上报后台,包括单板的在线信息、单板对传输异常产生的告警;1.1.3.前台单板的操作维护SDH网管客户端程序提供对各个单板的操作维护界面,可以进行的操作主要有:通信检测;单板复位;支路操作(对ENT4支路板和EDT4支路板);光路操作(对群路板);光路时钟源设置(对群路板);勤务密码设置(对勤务板);时钟基准设置(对时钟板);时钟模式设置(对时钟板);清15分钟性能值(对支路板、群路板);清24小时性能值(对支路板、群路板);1.1.4.信息查询SDH网管客户端程序提供对历史告警、历史事件、性能值的查询界面,可以进行的查询内容主要有:历史告警查询:可以按照所有子网、单一子网、单一网元、单一或几块单板查询指定时间范围内的已恢复的告警;历史事件查询:可以按照所有子网、单一子网、单一网元查询指定时间范围内的已发生过的事件;性能查询:可以按照所有子网、单一子网、单一网元、支路板或群路板、查询指定时间范围内的已上报的15分钟或24小时性能值,并提供了只查询显示非零值功能;1.1.5.参数设置SDH网管客户端程序提供门限设置、劣化标准设置、告警等级设置、告警屏蔽设置、事件屏蔽设置界面,可以进行的参数设置内容主要有:门限设置:设置子网支路板、群路板的15分钟和24小时性能门限值;劣化标准设置:设置子网的支路板、群路板的劣化标准;告警等级:设置SDH后台所有子网的各种告警类型的告警等级,告警等级目前分严重告警和一般告警两类;告警屏蔽设置:设置网元不希望接收的告警,可以按照板类型、告警类型、单板支路来屏蔽网元接收的告警信息;事件屏蔽设置:设置网元不希望接收的事件,可以按照板类型、告警类型、单板支路来屏蔽网元接收的事件信息;1.1.6.数据库管理SDH网管客户端程序提供手工清除告警、事件、性能数据的操作界面,用户可以手工清除所有子网指定时间内符合条件的数据记录;SDH网管服务器程序提供自动清除过期数据的功能,当SDH后台数据库容量超过70%后,将会自动清除过期的约1/5数据;1.1.7.数据更新SDH网管客户端程序提供数据更新的菜单,当用户改变SDH的数据配置之后,若有必要可以更新SDH后台数据:1.1.8.光路时隙配置:根据物理配置和SDH组网配置,更新SDH网管数据,根据业务上下话路自动计算SDH光路时隙的分配;1.1.9.数据库重置:根据新的SDH配置重新初始化包括告警等级、告警屏蔽、事件屏蔽、劣化标准、性能门限等所有参数表,清除旧的所有性能值、事件和告警信息。

ZXJ10(V10)交换机模块间通讯处理 中继

ZXJ10(V10)交换机模块间通讯处理 中继

中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中继的自环,中继及路由标志。

1.中继的自环中继的自环有三种,一种是对随路的自环,一种是七号自环,一各的模拟中继的自环1.1随路中继的自环1.1.1在做好随路局向数据及中继组有关数据后,为保证本方数据正确,一般均需做自环来观察自环电话是否通。

1.1.2自环时需做以下步骤:1、在数据配置上,保证两个PCM中的出入中继相反,即,如第一个PCM上的前15时隙为出中继,后15时隙为入中继,则第二个PCM上的前15时隙为入中继,后15时隙为出中继;2、用自环线连接两个PCM,此时硬件上DT板对应的这两个PCM指示灯应正常闪动;3、中继管理中,选择号码流变换。

可选出局号码流变换(在出局路由中)也可选入局号码流变换(入局中继组中)。

号码流的变换有四种方式,一为增加位,二为删除位,三为修改,四为全部代换。

如图一及图二所示:图一入局号码流变换方式图二出局号码流变换方式对于全部代换项,意指对占用该中继/路由的号码流做全部替换,成为一个固定的号码。

例如,局码升位后,对原局码指向一语音信箱,而该语音信箱有一个固定的引示号,此时可通过全部代换的方式,将拔向老局码的电话转至语音信箱。

4、号码分析做相应修改。

一般做自环测试时,较为方便的方法是通过修改号码流来达到目的。

举例如下:--- 做一个出局路由链,如为1,此路由链上的出局中继对应自环出局中继;--- 设有两部本局电话,分别为4580000和4589999;希望互通时经过该中继环回;--- 做一出局局码,为459,其对应出局路由链为1;--- 在出局路由项或入局中继项中,做号码流变换,选号码修改方式,修改的起始位为1,修改位长为3,增加/修改的号码项填入458;---用4580000电话拔打4599999,则如果自环成功,则4589999应振铃,且提机可通话。

注:在本局做自环时,为方便,号码分析中可只做一个本地网分析器。

1.1.3自环的拆除:对随路而言,只需拆除自环连线,将出入局号码流变换项去除即可。

ZXJ10(V10)交换机模块间通讯处理

ZXJ10(V10)交换机模块间通讯处理

ZXJ10(V10)交换机模块间通讯处理ZXJ10(V10)交换机是一种大型局用交换机,其处围模块数可达62个模块,总容量超过50万线。

这样一个庞大的交换系统,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各模块间的通讯畅通,就必须有一种安全、稳定的通讯系统。

ZXJ10(V10)交换机采用安全、可靠的HDLC通讯方式,保证系统能够长时间地稳定运行。

一、模块间通讯通路的建立。

(一)、物理通路的建立:如下图所示:MP和COMM(MPMP)板间通过后背板上的总线相连,MP级的DSNI板完成COMM板上平衡2M数据流至NET板差分2M数据流的转换,通讯时隙在T网上通过半固定连接桥接至FBI板或SP级的DSNI板,再通过DT/ODT连至PSM或RSM的相应时隙。

(二)、数据配置数据配置实质上是半固定接续的建立过程,即将各单板上的2M或8M时隙中取8个时隙,每4个时隙构成一个超信道,这些时隙在经过半固定接续后,将中心网的MP和处围模块的MP连接起来,从而建立起各模块间数据传送的通道。

模块间通讯数据的配置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中心网的配置中心网的配置主要完成9#、10#平面至1#平面的半固定连接,这一部分实际包括了9、10两网和1~4平面的所有连接,也就是将2#模块和1#模块连接起来。

具体配置详见有关文档。

这一部分配置好后,即打通了远端DT/ODT至中心网1#平面的连接2、外围模块至中心网的组网配置完成外围模块至中心网的半固定连接,有二种方法:一是通过DT连接,二是通过ODT/ODRV方式连接。

A、通过DT相连,这种方法是一种较常见的方法。

这只需选定DT上PCM的8个时隙和T网的半固定连接对应起来即可,这8个时隙可放于同一个PCM,也可每4个一组(一个超信道),分位于两个PCM上(推荐);B、通过ODT相连,一般用于中心架和A型近端间的连接,此时通讯时隙已固定在第15HW,具体连接方法可见相关文档。

二、问题处理。

模块间通讯一般有两种问题:一种是模块间通讯阻断,从而造成模块间的各种数据传送均告失败;一种为模块间通讯不畅,其后果为模块间电话不通,文件管理系统不正常,但模块间通讯未完全中断。

ZXJ10(V10)交换机操作篇话务台操作

ZXJ10(V10)交换机操作篇话务台操作

1.1话务台工作过程话务台的一次正常的受理流程大致如下,下面将详细描述话务台的工作过程,作为话务员的参考。

图4.3-1 受理流程1.1.1话务台应答来话这里假设本话务台设置为Centrex话务台,系统设置中,模拟振铃被选中,而直接受理没有被选中,下同。

任务:公网号码为4580000的用户打入话务台,话务员应答。

图示说明图4.3-2 话务台应答来话图示说明1.1.2话务台拨打空闲用户任务:话务台拨打公网号码为4580000的用户,用户此时空闲,呼叫成功。

图示说明图4.3-3 话务台拨打空闲用户图示说明1.1.3话务台重复拨打用户任务:话务台重复拨打公网号码为4580000的用户。

图示说明图4.3-4 话务台重复拨打用户图示说明1.1.4话务台拨打用户失败任务:话务台拨打公网号码为4580000的用户失败。

图示说明图4.3-5 话务台拨打用户失败图示说明1.1.5话务台受理转接来话任务:公网号码为4580000的用户打入话务台,要求与公网号码为4580002的用户通话。

图示说明图4.3-6 话务台受理转接来话图示说明1.1.6话务台代拨外线任务:用户A(号码为4580002)想与用户B(号码为4580000)通话,请求话务台代拨。

则话务员应作如下操作:图示说明图4.3-7 话务台代拨外线图示说明1.1.7话务台插入用户任务:用户A拨入话务台,要求转接用户B,而此时用户B正在与别人通话,话务员插入用户B的话路,提示另一用户挂机,接通A、B用户。

图示说明图4.3-8 话务台插入用户图示说明1.1.8话务台监听用户任务:用户A拨入话务台,要求转接用户B,而此时用户B正在与别的用户通话,话务员监听用户B的通话内容,以便确定是否可以接通A、B用户。

图示说明话务台释放掉A用户,处于空闲状态。

图4.3-9 话务台监听用户图示说明1.1.9话务台遇忙预占任务:用户A拨入话务台,要求转接用户B,而此时用户B正忙,话务员对用户B 实现遇忙预占功能,以便及时接通A、B用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XJ10(V10)交换机模块间通讯处理
ZXJ10(V10)交换机是一种大型局用交换机,其处围模块数可达62个模块,总容量超过50万线。

这样一个庞大的交换系统,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各模块间的通讯畅通,就必须有一种安全、稳定的通讯系统。

ZXJ10(V10)交换机采用安全、可靠的HDLC通讯方式,保证系统能够长时间地稳定运行。

一、模块间通讯通路的建立。

(一)、物理通路的建立:
如下图所示:
MP和COMM(MPMP)板间通过后背板上的总线相连,MP级的DSNI板完成COMM板上平衡2M数据流至NET板差分2M数据流的转换,通讯时隙在T网上通过半固定连接桥接至FBI板或SP级的DSNI板,再通过DT/ODT连至PSM或RSM的相应时隙。

(二)、数据配置
数据配置实质上是半固定接续的建立过程,即将各单板上的2M或8M时隙中取8个时隙,每4个时隙构成一个超信道,这些时隙在经过半固定接续后,将中心网的MP
和处围模块的MP连接起来,从而建立起各模块间数据传送的通道。

模块间通讯数据的配置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中心网的配置
中心网的配置主要完成9#、10#平面至1#平面的半固定连接,这一部分实际包括了9、10两网和1~4平面的所有连接,也就是将2#模块和1#模块连接起来。

具体配置详见有关文档。

这一部分配置好后,即打通了远端DT/ODT至中心网1#平面的连接
2、外围模块至中心网的组网配置
完成外围模块至中心网的半固定连接,有二种方法:一是通过DT连接,二是通过ODT/ODRV方式连接。

A、通过DT相连,这种方法是一种较常见的方法。

这只需选定DT上PCM的8个时隙
和T网的半固定连接对应起来即可,这8个时隙可放于同一个PCM,也可每4个
一组(一个超信道),分位于两个PCM上(推荐);
B、通过ODT相连,一般用于中心架和A型近端间的连接,此时通讯时隙已固定在
第15HW,具体连接方法可见相关文档。

二、问题处理。

模块间通讯一般有两种问题:一种是模块间通讯阻断,从而造成模块间的各种数据传送均告失败;一种为模块间通讯不畅,其后果为模块间电话不通,文件管理系统不正常,但模块间通讯未完全中断。

(一)、模块间通讯阻断。

1、现象:后台告警有“模块间阻断”告警消息,后台不可见该模块数据或消息。

MONIPROJ中通讯链路断。

2、故障分析:在出现这一故障时,应冷静处理,逐步进行。

模块间通讯链路的建立如下(以SNM->RSM为例):
SNM上MP<->COMM<->DSNI(MP)<->T网<->DSNI(SP)<->DT/ODT<->远端DT/ODRV<->DSNI(SP)<->T网<->DSNI(MP)<->COMM<->MP
查找步骤如下:
1、查看中心架至RSM间的传输中继是否好,这可通过查看后台告警中有无
对应该模块的中心架上PCM告警(走通讯时隙),或直接至机架前看对
应PCM灯是否长亮来辨别。

如是,则查看传输系统是否正常,中心架及
远端DT是否工作正常。

一般来说,对一个已正常运行一时间的系统来
说,传输出问题的可能较大。

2、如非中继问题,且更换对应DT板后,故障仍旧,则可考虑是否为对应
DSNI板(与DT相连)是否正常,DT和DSNI板间相连的HW线是否
好,这可通过更换正常的单板及HW线来辨别(在试验是否为DSNI故
障是,应只保留一块在机架上,另一块拔掉)。

如不能排除,则至下一步
3、主备T网倒换,倒换及至更换MP级DSNI板,排除T网及DSNI板的
故障,一般应可排除,此种情况应为DSNI板故障引起较多。

如仍不能
解决,则至下一步
4、复位对应通道上的COMM板,通过MONIPROJ观察通讯时隙是否可用,
解决可能由于COMM程序问题引起的通讯中止问题。

(一般来说不大可
能两块COMM均坏)
5、MP倒换,及MP复位,解决可能的MP内存问题,这一问题出现时,可
通过探针来观察其模块间数据是否存在且正确(R_mtree、R_tsmap
R_nerghbor、R_hwmap、R_hwset等表)。

6、若在上述步骤后均不能解决,则可考虑将该模块移至一正常使用的通道
上看是否正常,若正常,则为后背板(BCTRL)问题,如仍不行,则应
通知南研所开发人员复查软件问题。

注:若是在开局时发生上述故障,则应重点查DSNI板(MP级和SP级的跳
线或该板本身是否正常)
(二)、模块间通讯不畅
1、故障现象:告警后台无模块间通讯阻断消息,但电话已不可通;文件管理中对
MP的DATA目录观察时好时坏,时钟维护中可看到该模块号。

2、分析解决:一般来说,在发生上述现象时,通过MONIPROJ要看到对应该模
块的通道有CIC误码或有FRAMEDROP,且较为严重。

其中,CIC误码的产
生一般和传输系统有关联,因此应重点查和PCM直接相关的东西,如传输通
路、DT板、DSNI板,当然也可能和MPMP有关。

而对于FRAMEDROP错
来说一般需重点考虑时钟系统,在CIC误码大的情况下,也可能性产生这一
错。

三、MONIPROJ用法:
V10版机提供了一个可以观测前台通讯数据的工具:MONIPROJ,它主要用来观察前台当前通讯信道的半固定连接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可用,信道上的通讯质量如何等,也可对模块内的各通讯板数据进行观察,还可以调试观察前台MP上有内存分配及使用情况。

熟练
的使用它,可迅速定位故障位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模块间BOARD数据’及‘模块间MP数据’两页中可对前台模块间的通讯数据进行观察,如图一至图四所示。

在‘模块间BOARD数据’页中,‘模块选择’表示需观察的模块,‘通信板选择’表示要观察模块上的COMM板位置,对A型机来说,COMM板是从右至左数,因而对于模块间的MPMP板而言,即只能是第五、六号通信板。

对B型机RSM/PSM来说,COMM板从左至右,一般13、14两槽位为模块间通讯板。

在中心架上,则只有1号模块上的COMM板为模块间通讯板(2号模块上13、14两槽位的MPMP板只用来和1号模块互通),共可插6对,由于每对COMM板上只有8个通道,因而中心架本身最大只可能带48个外围模块。

‘观察选项’选中‘基本状态’项,可观察选定通信板所连的模块及这条链路的通断情况,从‘通信板状态’项也可看该块通信板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见图一所示。

图一、基本状态
选中‘收发记录’项,弹出如图二所示图。

在这项中,可观察某一选定信道的通讯质量,如是否有CIC误码等。

在正常情况下,链路当前状态应为1,表示链路已连接,链路通断计数及链路重发计数均应不变化且值应较小,收、发帧错误或丢弃计数均应无变化(点击刷新按钮),而收、发帧计数值应不断变化增加。

如出现收、发帧错误或丢弃较多,则此信道通讯质量下降,严重时将导致模块间通讯中断,即使不中断,也可能出现跨模块电话不通的故障。

图二收发记录
在观察到信道有误码或有丢弃帧后,可选取中‘线路状态’,以观察原因,如图三所示。

图三线路状态
选择需观察的通信板,点击‘数据刷新’按钮,若收或发的CIC值不停增加,则必为线路问题,应着重查传输系统(交换机侧主要是DT板),对CRC_NONINT也一样,对ABORT 则应看COMM板通信是否正常。

一般来说,如发上有CRC,则应查本端,若收上有,则应查对端。

也可以通过看模块间MP上数据来定位故障,如图四所示。

图四模块间MP数据
点击选中Record,弹出如图四所示界面,其中,模块号选发端,目的模块选收端模块。

点击数据刷新按钮,则应看到数据区有变化。

其中,MOUDLE指目的模块号,Txcount为发端所发数据的计数,TxAbort为发送丢弃项,若此项有变化,则应为发端COMM有问题OverLoad、TooLong、FrameDrop等均在线中有问题时产生,一般此时应有CRC误码。

应重点查时钟系统或传输部分。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