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尼曼第四版)答案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尼曼第四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d220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f.png)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尼曼第四版)答案第一章:半导体材料与晶体1.1 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特性半导体材料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它的基本特性包括:1.带隙:半导体材料的价带与导带之间存在一个禁带或带隙,是电子在能量上所能占据的禁止区域。
2.拉伸系统:半导体材料的结构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晶格结构,其中的原子或分子以确定的方式排列。
3.载流子:在半导体中,存在两种载流子,即自由电子和空穴。
自由电子是在导带上的,在外加电场存在的情况下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
空穴是在价带上的,当一个价带上的电子从该位置离开时,会留下一个类似电子的空位,空穴可以看作电子离开后的痕迹。
4.掺杂:为了改变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通常会对其进行掺杂。
掺杂是将少量元素添加到半导体材料中,以改变载流子浓度和导电性质。
1.2 半导体材料的结构与晶体缺陷半导体材料的结构包括晶体结构和非晶态结构。
晶体结构是指材料具有有序的周期性排列的结构,而非晶态结构是指无序排列的结构。
晶体结构的特点包括:1.晶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晶胞,晶胞在三维空间中重复排列。
2.晶格常数是晶胞边长的倍数,用于描述晶格的大小。
3.晶体结构可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等不同类型。
晶体结构中可能存在各种晶体缺陷,包括:1.点缺陷:晶体中原子位置的缺陷,主要包括实际缺陷和自间隙缺陷两种类型。
2.线缺陷:晶体中存在的晶面上或晶内的线状缺陷,主要包括位错和脆性断裂两种类型。
3.面缺陷:晶体中存在的晶面上的缺陷,主要包括晶面位错和穿孔两种类型。
1.3 半导体制备与加工半导体制备与加工是指将半导体材料制备成具有特定电性能的器件的过程。
它包括晶体生长、掺杂、薄膜制备和微电子加工等步骤。
晶体生长是将半导体材料从溶液或气相中生长出来的过程。
常用的晶体生长方法包括液相外延法、分子束外延法和气相外延法等。
掺杂是为了改变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通常会对其进行掺杂。
常用的掺杂方法包括扩散法、离子注入和分子束外延法等。
半导体物理-第1章-半导体中的电子态
![半导体物理-第1章-半导体中的电子态](https://img.taocdn.com/s3/m/8b02375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b.png)
金刚石结构的(111) 面层包含了套构的原 子,形成了双原子层 的A层。以双原子层的 形式按ABCABC层排 列
金刚石结构的[100]面的投 影。0和1/2表示面心立方 晶格上的原子,1/4,3/4 表示沿晶体对角线位移1/4 的另一个面心立方晶格上的 原子。
2.每个原子最外层价电子为一个s态电子和三个p态电 子。在与相邻四个原子结合时,四个共用的电子对完全 等价,难以区分出s与p态电子,因而人们提出了“杂 化轨道”的概念:一个s和三个p轨道形成了能量相同 的sp3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均为109°28 ’。
3. 结晶学元胞为立方对 称的晶胞,可看作是两 个面心立方晶胞沿立方 体的空间对角线互相位 移了1/4对角线长度套 构而成。
Ψ(r,t) = Aexp[i2π(k ·r – v t)]
(3)
其中k 为波矢,大小等于波长倒数1/λ ,方
向与波面法线平行,即波的传播方向。得
能量:E = hν
动量:p = hk
(4) (5)
对自由电子,势能为零,故薛定谔方程为:
2
2m0
d 2 (x)
dx2
E (x)
(6)
由于无边界条件限制,故k取值可连续变化。即:与经 典物理(粒子性)得出相同结论。
能带形成的另一种情况
硅、锗外壳层有4个价电子,形成晶体时,产生SP杂化 轨道。原子间可能先进行轨道杂化(形成成键态和反键 态),再分裂成能带。
原子能级
反成键态
成键态
半导体(硅、锗)能带的特点
存在轨道杂化,失去能带与孤立原子能级的对应关系。 杂化后能带重新分开为上能带和下能带,上能带称为导 带,下能带称为价带。
半导体物理第1章 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
![半导体物理第1章 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a3427421524de518974b7d5e.png)
能带成因
当N个原子彼此靠近时,根据不相容原理 ,原来分属于N个原子的相同的价电子能 级必然分裂成属于整个晶体的N个能量稍 有差别的能带。
S i1 4 :1 s 2 2 s 2 2 p 6 3 s 2 3 p 2
能带特点
分裂的每一个能带称为允带,允带间的能量范 围称为禁带
一.能带论的定性叙述 1.孤立原子中的电子状态
主量子数n:1,2,3,…… 角量子数 l:0,1,2,…(n-1)
s, p, d, ... 磁量子数 ml:0,±1,±2,…±l 自旋量子数ms:±1/2
n1
主量子数n确定后:n= 2(2l 1) 2n2 0
能带模型:
孤立原子、电子有确定的能级结构。 在固体中则不同,由于原子之间距离很近,相互
Ⅲ-Ⅴ族化合物,如 G a A S , I n P 等 部分Ⅱ-Ⅵ族化合物,如硒化汞,碲化汞
等半金属材料。
1.1.3 纤锌矿型结构
与闪锌矿型结构相比 相同点 以正四面体结构为基础构成 区别 具有六方对称性,而非立方对称性 共价键的离子性更强
1.2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和能带
1.2.1原子的能级和晶体的能带
1.3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有效质量
1.3.1半导体中的E(k)与k的关系 设能带底位于波数k,将E(k)在k=0处按
泰勒级数展开,取至k2项,可得
E (k)E (0 )(d d E k)k 0k1 2(d d k 2E 2)k 0k2
由于k=0时能量极小,所以一阶导数为0,有
E(k)E(0)1 2(d d2E 2k)k0k2
1.1.2 闪锌矿型结构和混合键
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结晶学原胞结构特点 两类原子各自组成的面心立方晶格,沿
半导体物理第一章习题答案
![半导体物理第一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75cb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f.png)
半导体物理第一章习题答案半导体物理第一章习题答案在半导体物理学的学习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解答习题,我们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半导体物理第一章的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半导体?答: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它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以通过施加外界电场或温度的变化来改变其电导率。
2.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有哪些特点?答: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价带和导带之间存在禁带,禁带宽度决定了材料的导电性能。
- 价带和导带中的能级数目与电子数目之间存在关联,即保持电中性。
- 价带和导带中的电子分布符合费米-狄拉克分布。
3. 什么是载流子?答:载流子是指在半导体中参与电流传输的带电粒子。
在半导体中,载流子主要有电子和空穴两种类型。
4. 什么是固有载流子浓度?答:固有载流子浓度是指在材料中由于温度引起的自发激发和热激发所产生的载流子浓度。
它与材料的能带结构和温度有关。
5. 什么是掺杂?答:掺杂是指向纯净的半导体中加入少量杂质,通过改变杂质的电子结构来改变半导体的电导性能。
掺杂分为n型和p型两种。
6. 什么是pn结?答:pn结是由n型和p型半导体通过扩散或外加电场形成的结构。
在pn结中,n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扩散到p型半导体中,而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会扩散到n型半导体中,形成电子-空穴复合区域。
7. 什么是势垒?答:势垒是指pn结两侧带电粒子所形成的电场引起的电位差。
势垒的存在导致了电子和空穴的扩散和漂移,从而产生电流。
8. 什么是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答:正向偏置是指在pn结上施加外加电压,使得p区的正电荷和n区的负电荷相吸引,势垒减小,电流得以流动。
反向偏置是指在pn结上施加外加电压,使得p区的负电荷和n区的正电荷相吸引,势垒增大,电流被阻断。
9. 什么是击穿?答:击穿是指在反向偏置下,当外加电压达到一定值时,pn结中的电场强度足够大,使得势垒被完全破坏,电流急剧增大的现象。
第一章 半导体的物质结构和能带结构
![第一章 半导体的物质结构和能带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d5ba26469e3143323868937e.png)
各种半导体的构成元素大多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居中的位置, 其构成元素的电负性(化合物半导体的平均电负性)属中等水平。
二、共价结合与正四面体结构
• 1、原子排列近程序的3个基本要素
•
配位数、键长和键角
• 2、共价结合的配位数
• 元素型共价键晶体的配位数遵从8-N法则;
• 化合物型共价键晶体的配位数等于其平均价电子数。
He 3.58 Ne 4.44 Ar 3.46 Kr 3.24 Xe 3.02 Rn 3.0
Na 0.72 Cu 0.79 Ag 0.57 Au 0.64
(Phillips尺度考虑了价电子的屏蔽) Mg 0.95 Al 1.18 Si 1.41 P 1.64 S 1.87 Zn 0.91 Ga 1.13 Ge 1.35 As 1.57 Se 1.79 Cd 0.83 In 0.99 Sn 1.15 Sb 1.31 Te 1.47 Hg 0.79 Tl 0.94 Pb 1.09 Bi 1.24
一些元素的电负性 (Pauling尺度)
B 2.0 Al 1.5 Ga 1.6 In 1.7 Tl 1.8
C 2.5 Si 1.8 Ge 1.8 Sn 1.8 Pb 1.8
N 3.0 P 2.1 As 2.0 Sb 1.9 Bi 1.9
O 3.5 S 2.5 Se 2.4 Te 2.1
F 4.0 Cl 3.0 Br 2.8 I 2.3
第一章 半导体的物质结构和能带结 构
§1.1 半导体的晶格结构和结合性质
• 固态晶体具有多种结晶形态,分属7大晶系14种类型。结 晶半导体大多数属于立方(cubic)晶系和六方(Hexagon)晶 系,且都是四面体(tetradron)结构。只有少数半导体具有 其他结构。
模拟电子课件第一章_半导体材料及二极管
![模拟电子课件第一章_半导体材料及二极管](https://img.taocdn.com/s3/m/05bcda2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3.png)
–20
I/uA
锗管的伏安特性
图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ID
UD
-
UD / V
34
1.正偏伏安特性
当正向电压比较小时,正向电流很小,几乎为零。,
相应的电压叫死区电压。
死区电压: 硅二极管为0.5V左右 锗二极管为0.1V左右
i/mA 30
当正向电压超过死区电压后,二极 管导通, 电流与电压关系近似指数关 系。
42
3.二极管的其它主要参数
➢最大平均整流电流 : I F 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 ➢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 最V大R 瞬时值,否则二极管击穿
1
18
半导体中某处的扩散电流 主要取决于该处载流子的浓 度差(即浓度梯度),而与 该处的浓度值无关。即扩散 电流与载流子在扩散方向上 的浓度梯度成正比,浓度差 越大,扩散电流也越大。
图1.6 半导体中载流子的浓度分布
1
19
即:某处扩散电流正比于浓度分布曲线上该点处的斜率
和。
dn( x) dx
dp ( x) dx
在硅或锗的晶体中掺入少量的 5 价杂质元素,即构成 N 型半导体 (或称电子型半导体)。
常用的 5 价杂质元素有磷、锑、砷等。
1
10
原来晶格中的某些硅原子将 被杂质原子代替。 杂质原子与周围四个硅原子 组成共价键时多余一个电子。 这个电子只受自身原子核吸引, 在室温下可成为自由电子。
5价的杂质原子可以提供电子, 所以称为施主原子。
Problem: N型半导体是否呈电中性?
1
+4
+4
+5
+4
+4
+4
第一章半导体基础知识
![第一章半导体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fd262feb9f3f90f76c61bf8.png)
第一章半导体基础知识〖本章主要内容〗本章重点讲述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原理、外特性、主要参数及其物理意义,工作状态或工作区的分析。
首先介绍构成PN结的半导体材料、PN结的形成及其特点。
其后介绍二极管、稳压管的伏安特性、电路模型和主要参数以及应用举例。
然后介绍两种三极管(BJT和FET)的结构原理、伏安特性、主要参数以及工作区的判断分析方法。
〖本章学时分配〗本章分为4讲,每讲2学时。
第一讲常用半导体器件一、主要内容1、半导体及其导电性能根据物体的导电能力的不同,电工材料可分为三类: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半导体可以定义为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电工材料,半导体的电阻率为10-3~10-9Ω∙cm。
典型的半导体有硅Si和锗Ge以及砷化镓GaAs等。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在不同的条件下有很大的差别:当受外界热和光的作用时,它的导电能力明显变化;往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某些特定的杂质元素时,会使它的导电能力具有可控性;这些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半导体可以制成各种器件。
2、本征半导体的结构及其导电性能本征半导体是纯净的、没有结构缺陷的半导体单晶。
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材料的纯度要达到99.9999999%,常称为“九个9”,它在物理结构上为共价键、呈单晶体形态。
在热力学温度零度和没有外界激发时,本征半导体不导电。
3、半导体的本征激发与复合现象当导体处于热力学温度0K时,导体中没有自由电子。
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的照射时,价电子能量增高,有的价电子可以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参与导电,成为自由电子。
这一现象称为本征激发(也称热激发)。
因热激发而出现的自由电子和空穴是同时成对出现的,称为电子空穴对。
游离的部分自由电子也可能回到空穴中去,称为复合。
在一定温度下本征激发和复合会达到动态平衡,此时,载流子浓度一定,且自由电子数和空穴数相等。
4、半导体的导电机理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形成了电子电流,空穴的定向运动也可形成空穴电流,因此,在半导体中有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承载电流的粒子(即载流子),这是半导体的特殊性质。
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绪论
![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375b55b5acfa1c7aa00cc65.png)
李斌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半导体材料》教材
教材: 《半导体材料》,邓志杰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1. 《半导体材料》杨树人 等编,科学出版社
2. 《半导体物理学》刘思科等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讲课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 第三章 元素半导体材料 第四章 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第五章 固溶体半导体材料 第六章 非晶、有机和微结构半导体材料 第七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 第八章 半导体电子材料 第九章 半导体光电子材料 第十章 其他半导体材料 第十二章 半导体材料的制备
光生伏特效应是半导体材料的特有性质 之四
照片
光生伏特效应
1.1.6 半导体的特有性质-霍尔效应
1879年,霍尔(E.H. Hall) 在研究通有电流的导 体在磁场中受力,发现在垂直于磁场和电流 的方向上产生了电动势,这个电磁效应称为 “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就是为纪念霍尔而命名的。 利用“霍尔效应”可以测量半导体材料的载 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霍尔系数等重 要参数。 霍尔效应是半导体材料的特有性质之五
第一章 绪论
1.1 半导体材料的发展简史
1.2 半导体材料的发展趋势 1.3 半导体材料的分类
1.1.1 首次报道半导体
伏特 A. Volta (1745~1827),意大利物理学家 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伏即为纪念他而命 名。 1800年,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伏特电池, 这是最早的直流电源。从此,人类对电的研 究从静电发展到流动电,开拓了电学的研究 领域。 他利用静电计对不同材料接地放电,区分了 金属,绝缘体和导电性能介于它们之间的 “半导体”。 他在给伦敦皇家学会的一篇论文中首先使用 了“Semiconductor”(半导体)一词。
半导体物理第一章
![半导体物理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5aa4f42e192e45361066f595.png)
2、闪锌矿结构和混合键
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绝大 多数具有闪锌矿型结构。闪 锌矿结构由两类原子各自组 成的面心立方晶胞沿立方体 的空间对角线滑移了1/4空 间对角线长度套构成的。每 个原子被四个异族原子包围。 例: GaAs、GaP、ZnO
2、闪锌矿结构和混合键
两类原子间除了依靠共价键结合外,还有一定 的离子键成分,但共价键结合占优势。 以离子为结合单元,由正、负离子组成的、靠 库仑力而形成的晶体。此种结合力称为离子键。 由碱金属元素与卤族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晶体 是典型的离子晶体,如NaCl、CsCl等。II-VI族 化合物晶体也可以看成是离子晶体,如CdS、 ZnS等。
⑴ 每一个BZ 内包含了所有能带中的全部电子状态。或者说,每一个区 域所包含的波矢数(即 k 的取值个数)等于晶体所包含的原胞数( N)。 因此,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以在一个 BZ内进行讨论,注意,在同一个BZ内, 电子的能量是准连续的。
布里渊区有如下若干主要特点:
布里渊区与能带:
求解一维条件下晶体中电子的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如图所 示的晶体中电子的E(k)~k关系,虚线是自由电子 E(k)~k关 系。
1.自由电子的运动状态
(1)孤立原子中的电子是在该原子的核和其它电子的势场中 运动 (2)自由电子是在恒定势场中运动 (3)晶体中的电子是在严格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原子间运动
单电子近似——晶体中的某一个电子是在周期性排列且固 定不动的原子核的势场以及其它大量电子的平均势场中运 动,这个势场也是周期性变化的,而且它的周期与晶格周 期相同。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
共价键的特点:饱和性、方向性。
⑴ 饱和性:共价键的饱和性是指,一个原子只能形成一定数目的共价 键。由于共价键是两个原子通过共用各自未配对的电子而形成的,而原 子的电子结构是确定的,某一原子在与其它原子化合时,能够形成共价 键的数目就完全取决于原子外层电子中未配对的电子数。此乃饱和性的 实质。 ⑵ 方向性:共价键的方向性是指,原子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方向上形成 共价键。按量子理论,共价键实际上是由于相邻原子的电子云交叠而形 成的,电子云交叠程度的大小决定了共价键的强弱。因此,原子形成共 价键时,总是取电子云密度最大的方向。这就是方向性的根源。
半导体材料 ppt课件
![半导体材料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04ffb343323968001c9271.png)
1.2.3 固溶半导体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构成的具有足够的含量的固体溶液,如果具有半导体性质, 就称为固溶半导体,简称固溶体或混晶。 因为不可能作出绝对纯的物质,材料经提纯后总要残留一定数量的杂质,而且半导 体材料还要有意地掺入一定的杂质,在这些情况下,杂质与本体材料也形成固溶体, 但因这些杂质的含量较低,在半导体材料的分类中不属于固溶半导体。 另一方面,固溶半导体又区别于化合物半导体,因后者是靠其价键按一定化学配比 所构成的。固溶体则在其固溶度范围内,其组成元素的含量可连续变化,其半导体及 有关性质也随之变化。 固溶体增加了材料的多样性,为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 为了使固溶体具有半导体性质常常使两种半导体互溶,如Si1-xGex(其中x <1);也 可将化合物半导体中的一个元素或两个元素用其同族元素局部取代,如用Al来局部取 代GaAs中的Ga,即Ga1-xAlxAs,或用In局部取代Ga,用P局部取代As形成Ga1xInxAs1-yPy 等等。 固溶半导体可分为二元、三元、四元、多元固溶体;也可分为同族或非同族固溶体 等(见表1.1 )。
表1.1 半导体材料分类及其开发情况 * 此处所列子项只举其中重要者,并未完全列出。
1.2.1 元素半导体 已知有12个元素具有半导体性质,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1.1所示。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半导体材料与物质结构的密切关系。
处于III-A族的只有硼,其熔点高(2300oC),制备单晶困难,而且其载流子迁移率 很低,对它研究的不多,未获实际应用。 IV-A 族中第一个是碳,它的同素异形体之一金刚石具有优良的半导体性质,但制 备单晶困难,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石墨是碳的另一个同素异形体,系层状结构,难 以获得单晶,故作为半导体材料未获得应用。 IV-A族的第二个元素是硅,具有优良的半导体性质,是现代最主要的半导体材料。 再往下是锗,它具有良好的半导体的性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之一。 锡在常温下的同素异形体为b-Sn,属六方晶系,但在13.2oC以下 可变为立方晶 系灰锡(a-Sn)。灰锡具有半导体性质,属立方晶系。在从b-Sn转化为a-Sn 的过 程中,体积增大并变粉末,故难以在实际中应用。
第1章半导体元件及其特性
![第1章半导体元件及其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b5ff26fcc8d376eeaeaa31c9.png)
退出
注意: 注意: 半导体与导体不同, 半导体与导体不同,内部有两种载 流子参与导电——自由电子与空穴。在 流子参与导电 自由电子与空穴。 自由电子与空穴 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有: I=In(电子电流)+Ip(空穴电流) 电子电流) 空穴电流) 空穴导电的实质是价电子的定向移动! 空穴导电的实质是价电子的定向移动!
这四个价电子不仅受自身原子核的束缚, 这四个价电子不仅受自身原子核的束缚,还受到相邻 原子核的吸引,从而形成了共价键结构,如下图所示: 原子核的吸引,从而形成了共价键结构,如下图所示: 价电子(热激发) 价电子(热激发) 自由电子-空穴对 自由电子 空穴对 复合 平衡
(1)温度越高,自由电子 空穴 )温度越高,自由电子-空穴 对数目越多; 对数目越多; 空穴数目相等, (2)自由电子 空穴数目相等, )自由电子-空穴数目相等 对外不显电性。 对外不显电性。 硅(锗)原子在晶体中的共价键排列
退出
1.1.1 半导体的特点
1.半导体的特点 半导体的特点 半导体是制造电子器件的主要原料, 半导体是制造电子器件的主要原料,它的广泛应用不是 因为它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因为它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是它的电阻率 可以随温度、光照、杂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显著的区别。 可以随温度、光照、杂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显著的区别。
第 1 章
半导体元件及其特性
半导体基础知识与PN结 半导体基础知识与 结 二极管 晶体管 场效应管 本章小结
退出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PN结 与PN结
主要要求: 主要要求: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知识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知识 半导体 理解关于半导体的基本概念 理解关于半导体的基本概念 半导体 理解PN结的形成 理解PN结的形成 PN 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作用 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作用 PN
半导体物理(第一章)
![半导体物理(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0e28771c28ea81c759f57873.png)
3、布里渊区与能带
求解薛定谔方程可得出在晶格周期势场中运动的电子的 能量-动量(E~k)关系曲线。
当 k n ,(n=0, ±1, ±2…) 时,能量出现不连续——形成允带和
a 禁带。
允带出现的区域称为布里渊区。从k=0处向k>0和k<0延伸,分别有 第一布里渊区、第二布里渊区……,每一个布里渊区对应一个能带。
体的V(x)是很困难的。
研究发现,电子在周期性势场中运动的基本特点和自由电 子的运动十分相似。
1、自由电子的运动状态
V(x)=0。求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出:
( x) Ae-ikx
2k 2 E
k为波矢,k的大小为
k
2
2m0
(第六版以前的教材中的定义与此不同)
根据德布罗意关系,电子的能量、动量与频率、波矢之间 的关系为
1.2 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和能带
1.2.1 原子能级和晶体能带
单晶半导体是由按确定规律周期排列的原子构成,相邻原 子之间的间距只有几个埃,原子密度非常大。对于c-Si,原 子密度高达5×1022cm-3。所以,单晶半导体中电子的能量状 态与孤立原子中的一定不同,但可以想象,一定存在着某种 联系。
单个原子中电子的壳层排布为1s2 2s2 2p6 3s2 3p6 3d10……, 但多个原子密集排布在一起时,相似壳层对应的能级会发生 交叠——电子变为在整个晶体中运动——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最外壳层电子的共有化最显著!
电子状态用波函数x描述, x满足薛定谔方程(假设
为一维单个电子):
2 2m0
d2 dx 2
V (x) (x)
E (x)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ea77a631ed9ad51f01df292.png)
2. 本征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 本征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
运载电荷的粒子称为载流子。 运载电荷的粒子称为载流子。 无外加电场,电子和空穴运动是 无外加电场 电子和空穴运动是 随机、无规则的,不形成电流 不形成电流。 随机、无规则的 不形成电流。 有外加电场, 有外加电场,自由电子做定向 运动形成电子电流; 运动形成电子电流;价电子按 一定方向填补空穴,等效成空穴 一定方向填补空穴 等效成空穴 运动形成空穴电流。 运动形成空穴电流。 载流子 本征半导体中有两种载 本征半导体中有两种载 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 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
P区空穴 区空穴 浓度远高 于N区 区
N区自由动使靠近接触面P区的空穴浓度降低、靠近接触面 扩散运动使靠近接触面 区的空穴浓度降低、靠近接触面N 区的空穴浓度降低 区的自由电子浓度降低, 区出现负离子区, 区的自由电子浓度降低,P 区出现负离子区,N 区出现正离子 形成空间电荷区, 不利于扩散运动的继续进行。 区,形成空间电荷区,产生内电场 不利于扩散运动的继续进行。 形成空间电荷区 产生内电场,不利于扩散运动的继续进行
PN 结的形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四版 童诗白 华成英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1.2 1.3 1.4 半导体基础知识 半导体二极管 晶体三极管 场效应管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1.1本征半导体 1.1.1本征半导体
一、半导体 自然界物质按其导电能力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自然界物质按其导电能力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1.导体 自然界中很容易导电的物质称为导体, 1.导体 自然界中很容易导电的物质称为导体,金属一般 都是导体。 都是导体。 2.绝缘体 有的物质几乎不导电,称为绝缘体, 2.绝缘体 有的物质几乎不导电,称为绝缘体,如惰性气 橡皮、陶瓷、塑料和石英。 体、橡皮、陶瓷、塑料和石英。 3.半导体 有一类物质的导电特性处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3.半导体 有一类物质的导电特性处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称为半导体,如锗、 砷化镓和一些硫化物、氧化物等。 称为半导体,如锗、硅、砷化镓和一些硫化物、氧化物等。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Si)和锗(Ge)。 和锗(Ge)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Si)和锗(Ge)。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PrelectEdition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PrelectEdition](https://img.taocdn.com/s3/m/ed2bb46db84ae45c3b358c3b.png)
电子—空穴对
电子电流
空穴电流
载流子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章
+4
+4
+4
由于热激发而产 生的自由电子
+4 +4 +4
自由电子移走 后留下的空穴
+4 +4 +4
图1.1.3本征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和空穴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章
本征半导体在热激发下产生电子空穴对的现象称为本征激 发。在电子空穴对产生的同时,自由电子在运动的过程中 如果与空穴相遇就会填补空穴,两者一起消失,这种现象 称为复合 复合。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和复合都在不停的发生,在 复合 一定的温度下,本征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与复合的电子 空穴对数目相等,达到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即在一定温度下,本征 动态平衡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 载流子浓度是一定的。当温度升高时,热运动 载流子浓度 加剧,挣脱共价键束缚的自由电子增多,空穴也相应增多; 电子空穴对的增多也增加了电子空穴对复合的机会,最终 在升高的载流子浓度下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导电能力提高。 动态平衡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章
+4
+4
+4
自由电子
+4 +5 +4
施主原子
+4 +4 +4
图1.1.4N型半导体示意图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章
由于掺入晶体的杂质原子可以提供电子,故称之为施主原 施主原 子。掺入的杂质越多,自由电子的浓度就越高,导电性能 就越强。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浓度大于空穴的浓度, 因此称自由电子为多数载流子 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 多子,空穴为少数载 多数载流子 多子 少数载 流子,简称少子 少子。 流子 少子 在N型半导体中,由于自由电子的浓度增加,于是增加了 电子与空穴复合的机会,因此在同一温度下本征激发产生 的空穴的浓度降低。J.米尔曼证明了半导体中两种载流子 的浓度的乘积在同一温度下是恒定值,与掺杂浓度无关, 即
《半导体物理第一章》课件
![《半导体物理第一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8a2a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d.png)
3
1.3.3 pn结的I-V特性
详细解释pn结的I-V特性曲线,包括正向和反向电流的变化。
1.4 光电应及其在太 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2 1.4.2 光电二极管
阐述光电二极管的原理 及其在通信和显示技术 中的应用。
3 1.4.3 光电池
讨论光电池的构造、工 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1.5 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技术
晶体生长
介绍半导体晶体生长方法和技 术,如Czochralski法和液相外 延。
晶体制备
讨论半导体晶体的切割、抛光 和清洗等制备工艺。
制作半导体器件
概述半导体器件制作的关键步 骤,包括光刻、扩散和金属沉 积等工艺。
1.6 总结与展望
1.6.1 半导体物理的应用前景
评估半导体物理在电子技术、通信和能源领域 的未来发展。
1.1 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
半导体的定义
介绍半导体的定义,以及其与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半导体的基本性质
探讨半导体的导电性、禁带宽度、载流子等基本特性。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
解释能带理论,讨论导带与禁带之间的能量差异对电子行为的影响。
1.2 掺杂半导体
1.2.1 掺杂的概念
介绍半导体掺杂的概念,包 括n型和p 型半导体的区别。
《半导体物理第一章》 PPT课件
An engaging and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electronic devices.
1.2.2 正、负离子掺 杂
说明正、负离子掺杂对半导 体电子结构的影响。
【教学大纲】半导体材料
![【教学大纲】半导体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5f50dd890c69ec3d4bb7523.png)
《半导体材料》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半导体材料课程类别:选修课适用专业:材料化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 学时、2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半导体材料》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半导体科学发展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半导体晶体生长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单晶材料生长、制备方法以及常用的锗、硅、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半导体材料的相关知识,从而对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性质有较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半导体晶体生长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单晶材料生长、制备方法以及常用的锗、硅、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等相关知识。
三、先修课程学生学习完《功能材料概论》、《材料物理导论》和《材料物理化学》以后开设本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半导体晶体生长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单晶材料生长、制备方法以及常用的锗、硅、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等相关知识。
本课程的难点是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和过程,以及与所制备出来材料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程讲授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板书、电子教案及多媒体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确保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半导体材料概述 ( 1学时)1.教学内容:(1)人类对半导体材料的使用和研究历史,(2)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特性和分类。
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硅晶体的各向异性。
第二章硅和锗的化学制备(4学时)1.教学内容(1)硅和锗的基本晶体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2)化学提纯制备高纯硅的三氯氢硅氢还原法和硅烷法。
(了解硅、锗的化学提纯)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高纯硅的制备。
第1章 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
![第1章 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e32bdf99daef5ef7ba0d3ce7.png)
式(1-26 )、式(1-27)、例题1、例题2
1.4.5 杂质半导体随温度的变化
不论半导体中的杂质激发还是本征激发,都是依靠吸收 晶格热振动能量而发生的。由于晶格的热振动能量是随 温度变化的,因而载流子的激发也要随温很低 b)室温临近 c)温度较高 d)温度很高
a) 绝缘体 b)半导体 c)导体
一般用“Ec”表示导 带底的能量,用Ev表 示价带顶的能量,Eg 表示禁带宽度。
半导体能带简化表示 a)能带简化表示 b) 能带最简化表示
1.3 本征半导体与本征载流子浓度
1.3.1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结构
本征半导体是指完全纯净的 结构完整 的 不含任何杂质和缺陷的半导体.
1.5.4 准费米等级
引入准费米能级后,非平衡状态下的载流子浓度也可以 用与平衡载流子浓度类似的公式来表达
Ec E ' FN n N c exp T
E ' FP EV p NV exp T
非平衡状态下电子浓度和空穴浓度乘积为
E ' FN E ' FP np n0 p0 exp T
E ' FN E ' FP n 2i exp T
N型半导体小注入前后准费米能级偏离费米能级的程度 a)小注入前 b)小注入后
1.6载流子的漂移运动
半导体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是可以参加导电的,它 们的导电性表现在当有外加电场作用在半导体上的 时候,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将在电场作用下作定向 运动,传导电流,我们把该运动称为载流子的漂移 运动。
qτE 对电子 vn = mn
qτE 对于空穴 v p = mp
1.1 半导体与基本晶体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质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来源:本征激发+杂质电离; 对于n型半导体,对导带上的电子载流子浓度是由本征
激发和施主电离两者的贡献。由电中性方程:
n Nd p
Si的施主掺杂——V族P掺杂
•特点—多余价电子与P+的弱库仑引力形成 局域化的弱束缚态,很容易电离; •电离出来的电子填充在导带底部,成为导 电载流子; •束缚态能级—施主能级Ed位于导带底部, 比价带至导带的本征跃迁容易,可显著提 高半导体的电导率! 中性施主—未电离的施主; 电离施主—电离后的施主;
质量作用定律的意义:
Eg为半导体的禁带宽度:
对一个给定半导体而言,导 带上电子浓度与价带上空穴 浓度的乘积为常数,仅取决 与半导体的禁带宽度。
Eg Ec Ev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分布
(2)本征半导体的热平衡载流子分布
对本征半导体而言,导带上的电子全部来源于价带上电 子向导带的本征激发,因而,导带上的电子浓度与价 带上的空穴浓度必然相等。 故:本征半导体的热平衡载流子浓度: ni n p
带空穴密度为
( E F Ev ) p N v exp k BT
Nv价带上的等效电子密度
m k BT N v 2 2 2
* h
3
2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分布
(1) 热平衡载流子分布
由上两式可得—Mass Action Law
Eg ( Ec Ev ) np Nc Nv exp Nc Nv exp k BT k BT
k f ki kq
•对于间接带隙半导体,发生导带与价带之间光学跃迁时,需 要声子参与才能满足上式;
•对于直接带隙半导体,不需要声子参与就能满足式上式,因 此用直接跃迁型半导体制作发光和激光器件大有作为。
1.半导体的能带结构
用晶体中电子的能量E与波矢k的函数关系来描述电子在 能带中的填充,对半导体起作用的常常是接近于导带底 或价带顶的电子,因此只需列出带边附近E和k的关系。 根据固体理论,当半导体材料导带底和价带顶部位于k空 间原点(点),而且等能面为球面时,可推出: 导带底附近
例:Ge、Si和GaAs导带结构
第四:
存在多种能量极值的半导体材料,由于不同极值处导 带的曲率(E/ K)不同,而且其曲率与该处电子的有效 质量成反比,则发生转移电子效应。如GaAs的导带在 位于<100>方向的极值(可称为子能谷)比位于k空间原点 的极值(可称为主能谷)高约0.36ev,而且前者电子的有 效质量较大,迁移率较低,因此在强电场作用下,电 子从原点极值转移到<100>方向极值处时,产生负阻 现象。 利用此待性GaAs可以制作转移电子器件。根据实验表 明InP是制作转移器件的更好半导体材料。
* mh E0 Ea Ev me r
Si的受主掺杂——III族B掺杂
* mh E0 Ea Ev me r
受主掺杂——弱束缚态,使得电子很容易从价带顶跃迁到施 主能级Ea; 主要载流子是价带顶附近的空穴——多数载流子(多子); 导带底附近的电子——少数载流子(少子);
——p型半导体
2k 2 Ec (k ) Ec * 2me
价带顶附近
2k 2 Ev (k ) Ec * 2mh
其中me*和mh*分别为导带底附近电子和价带顶附近空穴的 有效质量。
例:半导体材料Ge、 Si和GaAs导带结构
第一:
GaAs的导带底附近等能面形状为球面,因此GaAs的许多性质(如 电阻率、磁阻效应等)呈各向同性; Ge、Si的等能面为旋转椭球面。Ge、Si的许多性质呈各向异性。
3.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分布
热平衡载流子分布 本征半导体的热平衡载流子分布 杂质半导体的热平衡载流子分布 非平衡载流子
3.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分布
(1) 热平衡载流子分布
由Fermi-Dirac分布函数
f (E) 1 E EF 1 exp( ) k BT
Et
EF为Fermi能级 kB为Boltzman Con.
Si的受主掺杂——III族B掺杂
特点—B等可与Si形成固溶体共价网络; 在三价B使得在四价Si的某个键上形成 电子空位,相当于一个带正电荷的粒 子—空位; 空位如果在Si中是非局域化的,将位于 价带顶部,形成空穴; 空位与B-的弱库仑引力形成局域化的弱 束缚态—受主能级Ea,受主的中性束缚 态即是空穴占据的能级Ea; 电离态——空穴从Ea跃迁到价带顶部, 即电子从价带顶部跃迁到Ea ,易于成 为导电载流子,这种电子从价带顶部很 容易跃迁到受主能级,因而会有效提高 半导体的电导率——受主能级Ea :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分布
(1) 热平衡载流子分布
各个中间参量计算出来之后,可得导带电子密度
( Ec E F ) n N c exp k BT
Nc导带上的等效电子密度
m k BT N c 2 2 2
* e
3
2
注意到空穴的统计分布为1-f(E),同样计算可得价
2. n型和p型半导体
半导体掺杂——改变半导体的性质、载流子类型…… 人工掺杂——半导体材料设计——器件…… 掺杂工艺——扩散、离子注入…… 掺杂种类:
施主掺杂(n型)——高价元素掺杂,杂质原子提供的价 电子数目多于半导体原子,多余的价电子很容易进入导 带而成为电子载流子,半导体的电导率增加。
受主掺杂(p型)——低价元素掺杂,杂质原子提供的价 电子数目少于半导体原子,很容易在价带中形成空穴, 半导体的电导率同样增加。
利用类氢原子模型可以计算出施主 能级,并将施主提供的多余电子近 似看成是在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的介 质中运动,且基态是稳定的,可得:
* me E0 Ec Ed me r
Si的施主掺杂——V族P掺杂
* me E0 Ec Ed me r
施主掺杂——弱束缚态,使得电子很容易从施主能级Ed跃迁 到导带,实现施主电离; 主要载流子是导带上的电子——多数载流子(多子); 价带顶部的空穴——少数载流子(少子); ——n型半导体
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禁带宽度(Eg)随固溶度的 成分变化,因此可以利用固溶体得到有多种性 质的半导体材料。 例: 可以利用GaAs1-xPx随x变化而作出能发不 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Sb2Te3-Bi2Se3和 Bi2Se3-Bi2Te3是较好的温差电材料。
非晶态半导体
•非晶态物质的特征是原子排列没有规律.从 长程看杂乱无章,有时也叫无定形物质; •在非晶态材料中有一些在常态下是绝缘体或 高阻体,但是在达到一定值的外界条件(如电 场、光、温度等)时,就呈现出半导体电性能, 称之为非晶态半导体材料,也叫玻璃态半导 体;
半导体
无机半导体
有机半导体
一些常见的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半导体材料的分类
分类 III-V族 化 II-VI族 合 IV-IV族 物 半 导 IV-VI族 体 及 V-VI族 固 溶 金属氧化物 体 过渡金属氧化物 半 导 体 尖晶石型化合物(磁性半导体) 稀土氧、硫、硒、碲化合物 非晶态 半导体 元素 化合物 主要半导体材料 Ge、Si、Se、Te、灰Sn GaAs、InSb 、GaP 、InP 、AlP等及其固溶体 SiC 、GeSi PbS PbSe PbTe SnTe Pb1-xSrxTe (x=0~0.3) Pb1-ySrySe (y=0~0.4) Bi2Te3 Cu2O ZnO Al2O3 SeO TiO3 V2O5 Cr2O3 Mn2O3 Fe2O3 FeO CoO NiO CdCr2S4 CdCr2Se4 HgCr2S4 HgCr2Se4 CuCr2S3C EuO EEuS EuSe EuTe Ge Si Te Se GeTe As2Te3 Se4Te Se2As3 As2SeTe As2Se2Te
得导带上的电子数
Ec
N (T ) f ( E) g c ( E)dE
Et为导带顶的能量
gc(E)为导带上的态密度
* 2 m V 最后得到: 1/ 2 e 3/ 2 g c ( E ) 2 ( 2 ) ( E Ec ) 2 n为导带上的电子浓度 2N c F(xF)为Fermi积分 n F ( xF ) Nc导带上的等效电子密度
1.半导体的能带结构
直接带隙:价带顶和导带底直接对应,位于k空间同一点。 间接带隙:价带顶和导带底不直接对应,位于k空间不同点。 具有这两种能带结构的材料分别称为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如 GaAs)和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如(Ge、Si)。
1.半导体的能带结构
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和间接 带隙半导体材料在光吸收、 发光、输运现象和过剩载流子 复合等行为上有明显的区别。 发生光吸收或复合发光时,过程必须满足准动量守恒: 其中ki为初始状态电子波矢, kf为末尾状态电子波矢, kq为 光子波矢。
即:
ni ( Nc Nv )
1/ 2
exp
Eg 2k BT
Ec Ev 3 mh 相应可以得到费米能级: EF k BT ln( ) 2 4 me
1 T 0 K 时: EF (E c Ev) 2
绝对零度下,费米能级位 于禁带中央,随温度升高, 费米能级逐渐增加。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分布
第二:
Ge和Si是典型的多能谷半导体:导带极值不在k空间原点,按对称 性的要求,必然存在若干个等价的能谷(称为多能谷半导体); GaAs为单能谷半导体:导带极值在k空间原点处,只有单个极值, 称为单能谷半导体。
例:Ge、Si和GaAs导带结构
第三:
多能谷半导体可用来制作压阻器件。 如:Si的导带底处在<100>方向,距原点约5/6处, 因此它有6个对称的等价能谷,且每个等能面为旋转 椭球面,电子的纵向有效质量ml大于横向有效质量 m2,即ml>m2;因而沿椭球主轴方向的纵向迁移率 I小于垂直于主轴方向的横向迁移率,当从x轴对N 型硅施加压力时,导带结构发生变化,y轴相z轴上 能谷的电子转移到x轴上的能谷,使x轴方向电导率 减少,因此硅是制作压阻器件的一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