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集 第十三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学习要求

掌握:

1、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2、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3、评价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指标和方法。

4、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和位移速度的生理学基础。

熟悉:

1、各种身体素质的分类。

2、肌肉力量的可训练因素。

3、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因素。

4、柔韧、灵敏素质和平衡能力的生理学基础。

了解:

1、力量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2、速度素质的训练方法。

3、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

4、最大摄氧量、无氧阈的测定方法。

内容精要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等机能能力。它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能力在肌肉活动中的综合反映。

第一节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活动时对抗或克服阻力的能力。人体的所有运动几乎都是对抗阻力而产生的,因此,力量素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身体素质,是其它身体素质的基础。

一、力量素质的分类

(一)按照肌肉收缩的形式可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

(二)按照肌肉力量表现形式和构成特点划分为最大肌肉力量、快速肌肉力量和力量耐力。

(三)按照肌肉力量的表示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绝对力量、相对力量。

(四)根据力量与运动项目关系可分为一般力量、辅助性力量、专项力量。二、决定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骨骼肌的形态及机能特点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肌肉生理横断面积是指垂直通过某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的横断面积,它是影响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肌肉横断面积的大小取决于肌纤维的数量、肌纤维的直径和肌纤维的排列方向。通常情况下,肌肉生理横断面积越大产生的力量也越大。

2.肌肉结缔组织:肌肉结缔组织是肌肉的弹性成分,主要包括肌纤维膜、韧带和肌腱三个部分。结缔组织不仅能产生一定的弹力,而且具有传递肌肉收缩力量的作用。

3.肌肉长度:肌肉长度是指肌肉两端肌腱之间的长度。在自然状态下肌肉的长度越长,所含的肌小节越多,故肌肉产生的力量越大。此外,肌纤维的初长度也影响着肌肉的最大肌力。通常肌肉在收缩前先做离心收缩而使其初长度增加,从而产生较大的肌肉收缩力量。

4.肌纤维类型:由于快肌纤维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纤维,因此,对于具有同样数量肌纤维的肌肉而言,肌肉中快肌纤维的横断面积和百分组成较高的个体,肌肉收缩力量也较大。

5.肌肉中毛细血管数量

6.肌肉收缩的能量供应

(二)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1.中枢神经系统的募集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改变发放神经冲动的强度和频率来影响肌肉的收缩力量。当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时,支配肌肉活动的运动神经元同时兴奋的数目增加,因而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增多,并使肌肉中每一运动单位发生较大紧张性收缩,所以肌肉产生的力量增大。

2. 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良好的协调能力可改善主动肌、协同肌以及对抗肌之间的关系,减少无谓的能量消耗,有助于主动肌发挥更大的收缩效益,产生更大的收缩

力量。

三、肌肉力量的可训练因素

(一)肌肉的横断面积和收缩力量

力量训练可引起肌纤维增粗、肌肉横断面积增加,从而导致肌肉力量增大。

(二)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系统的力量训练可使运动中枢同步兴奋能力提高,运动中枢之间的协调能力得到改善,从而使同时参与收缩的肌纤维数目增加,肌肉收缩力量增大。

(三)肌肉收缩的能量供应

力量训练可引起肌肉中ATP、CP、ADP和肌酸的含量增加,代谢酶活性提高,肌肉收缩的能量供应改善,有助于肌肉力量的提高。

(四)肌纤维类型

长期、系统运动训练或体育锻炼可引起肌纤维选择性肥大和肌纤维数目增多。但能否引起肌纤维相互转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四、力量训练的原则

(一)超负荷原则

超负荷是指力量练习时所采用的阻力负荷超过本人已经适应的负荷,或超过平时的一般负荷。

(二)渐增负荷原则

渐增负荷原则是指力量练习过程中,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肌肉克服的阻力逐渐增加的训练原则。

(三)专门性原则

专门性原则是指力量训练手段和方法应尽量和专项力量的要求及专项技术结构相一致的训练原则。

(四)安排练习原则

安排练习原则包括练习顺序原则及训练节奏原则。

练习顺序原则是指力量练习过程中先练习大肌群、后练习小肌群,前后相邻肌肉练习避免使用同一肌群的练习原则。

训练节奏原则是指力量训练的强度、运动量和训练频率应符合训练计划和比赛计划要求的原则。

(五)有效运动负荷原则

有效运动负荷原则是指以足够大的运动负荷和足够长的运动时间进行力量练习的训练原则。

(六)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力量练习应进行全年系统性安排的训练原则。

(七)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运动员或不同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

五、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因素

(一)负荷强度

负荷强度是指单位时间或单个动作过程中所完成的工作量或表现出的生理反应程度。包括物理负荷强度和生理负荷强度。物理负荷强度是指机体所承受的物理负荷量;生理负荷强度是指根据个体最大摄氧量百分数或最大心率百分数等生理指标所反映的负荷量对身体的刺激程度。通常负荷越大,力量增长越快,力量增长的效果也越好。

(二)重复次数和练习节奏

力量练习重复次数及练习节奏取决于负荷量的大小。负荷量越大,重复次数越少,重复节奏也越慢。

(三)练习组数

练习组数与练习负荷量、重复次数之间呈负相关。一般认为一次练习可在3~6组之间。

(四)间歇时间和间歇方式

发展最大力量的练习,其休息间歇应在2~5分钟之间为宜;竭尽全力的力量练习休息间歇应为5~10分钟之间;发展肌肉耐力练习的休息间歇时间为1~2分钟。

(五)负荷量

负荷量是指在连续、连贯的身体活动时,机体所承受的外部刺激总量。发展力量的运动训练总量与专项运动对力量的要求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