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构思成功的连接_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的建筑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妙的构思成功的连接)))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的建筑特色
t李东明武振江
摘要探讨了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的建筑特色,分析了新旧馆连接方面的建筑设计思想,及新旧馆成功连接对图书馆读者、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建筑特色新旧馆连接
经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和施工,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于1998年5月北大百年华诞之际落成,当年12月投入使用。新馆设计思想先进,建筑设计构思巧妙,具有鲜明的现代图书馆建筑特色。其中新旧馆的成功连接是北大图书馆新馆建筑的突出特色,本文立足于新旧馆舍连接方面的问题来探讨北大图书馆新馆的建筑特色。
一风格独特的建筑、和谐统一的连接为校园增辉添景
北大旧馆建于1975年,仅有24000平方米,旧馆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建设新馆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馆舍扩建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案:¹弃旧从新º新旧分离»新旧相连。前两者都不适合北大馆,一则我们不愿放弃旧馆,主要是馆舍不够用;二则我们更不愿把新旧馆各自独立,不利于读者使用;三则学校也没有合适的地方再造独立的新馆。我们确定了新馆与旧馆毗邻而建的方案。选择这个设计方案本身就意味着困难重重,但是,只有这样做才最有利于对读者的服务和图书馆的发展,与北大校园规划最为协调。
新旧馆相连而建,若在连接上出现问题,不但会影响到整个校园景观的协调,破坏整个校园人文景观的美化效果,而且还会对图书馆未来的管理和使用带来不便。图书馆领导与来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的关肇邺院士反复研究、磋商,力争把新旧馆的连接方案做得尽善尽美。其中一个关键设计原则是新馆不能与旧馆在外形、内部及整体上脱节。既要在外形上有自然过渡、巧妙衔接,实现外在的和谐一致的视觉效果;又要在内部空间结构上与旧馆珠连璧合,科学组合,实现藏书流、读者流及内部工作人员的合理流动;同时还要在整体上为北大校园添景增辉,让新旧馆建筑同时融入校园景观,体现一个崭新的大学图书馆建筑的形象。
新馆舍设主楼和南北配楼三部分,以传统建筑风格为主,两个配楼分别在主楼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主楼地上7层,地下2层,建筑风格为新古结合,整体布局南北对称,主楼的大屋顶采用琉璃瓦仿古屋面,质朴大方,端庄稳重。内部采用模数式大空间的开放格局、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全馆设置计算机网络插口1100个,新旧馆建筑总面积达到
21
2000年第6期大学图书馆学报
51000平方米,藏书容量达到650万册,提供阅览座位4000余个,在规摸上为亚洲高校之最。新馆实现了/三统一0,即同层高,每层4.5米;同柱距,7.5米@7.5米;同荷载,每平方米500
公斤。
新馆正面
北大校园素以美丽著称,以/一塔湖图0享誉中国高校。新馆的建筑造型与原有校园建筑风格实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既保持了北大燕园古典建筑的传统风格,与校园周围景观浑然一体,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时代特征。新馆体现了与旧馆的过渡美。从平面上看,新馆紧靠旧馆扩建,两个长方形建筑显得紧凑集中;从正面看,新馆主体设计为较高的凸型大楼加上大屋顶结构,遮掩了旧馆主体,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馆舍形象;从侧面看,新馆两侧设计了爬山廊式的室外斜廊,在构图上将新旧馆连成一个整体,并取得了较强的装饰效果。
实践表明,大胆的尝试、锐意的创新加上精心安排成就了成功的设计。北大新馆建筑获得了校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北大著名学者、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说:/北京大学从北京城里迁来燕园,已度过了45个春秋,45年来,燕园建筑面积有了成倍扩展,但只有刚落成的新图书馆大楼足以代表北京大学最高学府的建筑中心和学术中心。0日本大阪大学教授猪木武德在日本5每日新闻6上撰文称:/北京大学之美,似乎可用笛卡尔的一句话来说明,即-一名设计师在平原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建造出一个布局合理的街市。.而以华侨(李嘉诚)捐资新建的图
书馆最为气派,,大方的色彩和厚重的设计浑
然一体0。
二 成功的连接为科学管理和读者服务营造最佳馆舍空间
新旧馆的外部连接获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从新旧馆的内部连接来看,注重实用性原则,保证了新旧馆使用功能的一体化。新旧馆内部连接从设计到定稿经过了反复推敲修改,这里面既有设计师的汗水,也有图书馆人的心血。图书馆人尽可能从方便读者服务和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角度去影响设计师,以达到成功连接的目标。
总体来看,新旧馆连接既保证了充足的藏书空间和合理的藏书布局,又方便了工作人员管理,方便了读者借阅。
新旧馆因建筑时间相差几十年,物理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在层高的处理上,使新馆与旧馆主体层高完全一致,连通时各楼层的地板平面完全吻合,以使藏书、设备与读者能够在新旧馆之间自由流动。在各层采用了长而宽的连接通道,在长度上过度自然,在宽度上畅通无阻。同时旧馆东立面与新馆衔接部分的阅览室与新馆大开间阅览室连为一个整体。新馆搬迁以每15天完成一层楼的速度创造了图书馆搬迁工作的新记录。如果没有畅通的连接,这些是不可想像的。
新旧馆的连接
在空间布局上,根据新旧馆不同的建筑特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发挥各自的优势,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使两个区域各尽其能,相得益
彰。
22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0年第6期
新旧馆总平面图(4层)
新馆建成后我们对已有空间进行重新配置,针对不同区域的使用频率和局部特征进行合理规划。由于旧馆已建有主书库,新馆便以大开间的开架阅览室为主体进行设计和布局。在服务格局上,我们采取/新一旧二0的模式:即新馆主要为一线服务区域,旧馆主要为二线服务区域。将常用书刊集中于新馆,采用大开架
借阅,适应一线
服务的新需要;将总书库、保存本图书和年代久远的书刊集中于旧馆,将这些利用率较低的书刊安排为二线服务,此外一些特色阅览室、自习区和图书采访、分类编目、流通等主要业务部门也安排在旧馆,以适应旧馆小开间格局的特点。
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是以读者为中心,不管是新馆还是旧馆,服务都是第一位的。能够为读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的信息服务是衡量成功连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在新旧馆的连接上,我们非常重视读者的感受和需求。新馆建成后,对旧馆在吊顶、照明、消防及空调等方面基本上按照新馆的标准进行了改造和装修,整旧如新,大大改善了旧馆工作环境和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条件,从外观上缩小了新旧馆之间的差别,营造了一体化的使用空间。对于连接新旧馆的10米宽的大通道,着力进行了精心布置,内部过度自然,使读者没有从此馆到彼馆之感。我们还充分利用了宽敞、明亮的连接通道,将两侧布置成自习区供读者学习,不仅缓解
了阅览室座位紧张的状况,也使新旧过度更显得天
衣无缝。新旧馆合一后,面积巨大,从最大限度地便利读者出发,我们在文献查询、外借、阅览等分区管理方面设计出合理的空间布局,使读者可以在新旧馆之间根据不同时间的不同信息需求方便地变换场所。在各层连接处还设置了醒目的导引标志,使读者能选择最短的路线,花费最少
的时间达到目的
地。新馆启用后读者人数激增,每天入馆读者达2万人次,由于合理的布局和有效的疏导,没有出现壅塞现象。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旧馆成功的互连互通不仅是物理结构上的互连互通,也是读者在环境心理上的互连互通,是图书馆与读者,藏书与读者的互连互通。这一成功连接开创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 关肇邺.百年书城 一系文脉.建筑学报,1998(5)
2 李明华.论图书馆建筑设计原则.见:论图书馆设计:国情
与未来.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3 李相杰.扩建图书馆建筑的特殊性.见:论图书馆设计:国
情与未来.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4 高冀生.高校图书馆扩建对策./新世纪图书馆建筑发展0
研讨会论文.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6)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100871收稿日期:2000年8月1日
232000年第6期 巧妙的构思 成功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