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答案归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视觉存留”:是人的生理机能。英国人法拉第提出视觉转换频率问题,他认为外在物体映入视网膜的形象,在未消失前瞬间是和以后的映像相连的。也就是说,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并没有立即消失,而会继续短暂地滞留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做“视觉存留”。

电影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24个画格的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出了一个幻象的世界。

2.“布赖顿学派”:是早期英国电影的代表。它的两位主要人物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士·威廉逊出生和工作都在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赖顿,由此得名,但该学派并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一个“学派”,而是指他们创作的一种倾向,即他们的影片在形式和内容上表现出关注底层社会问题,表现“真正生活的片断”的倾向。代表作品有《俄罗斯战舰的暴动》、《士兵的归来》等。

3.“停机再拍”:人们通常认为梅里埃是“停机再拍”的发现者。在一次放映时发现一辆驿车的画面突然变成了一辆灵车,后来发现是由于拍摄中胶片被机器的卷轮卡住了,修理好后重新拍摄的结果。这个“事故”使梅里埃醒悟到胶片剪辑的可能性,进而发现了电影叙事的手法。

4.最后一分钟营救:格里菲斯1909年的电影《冷僻别墅》是一部真正的关于时间的电影。整部影片基本上是在受困家庭和营救者之间切换。随着画面转换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短,影片的紧张度越来越强,在最后一刻,营救者赶到,影片到达最高潮。这一高潮处理的手法就是后人所称的“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

5.苏联蒙太奇学派:由苏联电影工作者全面阐述和充实了由法国人让—爱浦斯坦提出的“蒙太奇”概念,并形成了研究和实验“蒙太奇”理论的由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为代表的电影学派。他们是在总结格里菲斯剪辑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强调“电影创作的基础是表现性,而不是影像性。这是电影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自觉的电影美学和哲学理论的学派。

6.库里肖负效应:库里肖夫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名演员的特写镜头与三个有明确目的的画面组接在一起,结果同一个画面引起了观众不同的观感。他得出结论在电影中,表演不是主要的,意义是在上下镜头的联系中产生的,不同的画面可以组合在一起,并产生隐喻。因此电影的组接是影片产生意义的基础。

7.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就是把时间、空间中断的胶片联接起来,以保持叙事的连贯性,这个意义上的蒙太奇纯属一种技术手段。

8.格里菲斯:格里菲斯出生于美国一个南方军人的家庭,他很早就弃学就职,历尽艰辛。他深受狄更斯小说的影响。早期他在比沃格拉夫公司当演员和剧作家,做导演共拍摄450部左右的短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和实践了

多种电影叙事手法。主要有平行剪辑、特写镜头、景别变化。他成熟期的作品代表是《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在电影史上他是对电影叙事方式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之一,是现代电影的创始人,是电影叙事艺术的集大成者是好莱坞的缔造者,是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启示者,他对电影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他解决了电影的分段技术;他运用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成为好莱坞叙事影片最为经典、实用的叙事模式;确立了“二元对立的结构方式;第一次在影片中表现了对人性和人类命运的一般问题的关注。

9.平行叙事:由格里菲斯创造的,也叫平行蒙太奇、平行剪辑,它直至构成高潮就为“最后一分钟营救”。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利用几条情节线同时展开、不同场景来回反复。

10.好莱坞经典电影:20世纪30——40年代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好莱坞建立了一套以生产大众化叙事影片为主的庞大的电影工业,并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好莱坞影片的叙事模式和风格,通常被称为“好莱坞经典电影”。

11.电影手册派:1951年法国人巴赞与雅克—唐尼尔创办了《电影手册》杂志,该刊物聚集了一批年轻的批评家,弗朗西斯·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雅克·李维特等,这些人后来成为“新浪潮”的主要导演,这就是所谓的“电影手册派”。

12.费里尼色彩:是费里尼影片的一大特色,代表了他在电影叙事方法上的创新,以及对现代主义电影的一大贡献。本词语指费里尼影片用浓重的心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其明显地带上了个人的色彩,影片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主要表现人的情绪、心理活动、无意识冲动等方面,着重于展示场面和状态。通过这些场面透露出他的道德批判力。

13.奥博豪森宣言:1962年2月28日在奥博豪森举行了第八届西德短片节,会上26位得到政府资助的青年电影工作者发表了一个后来被称为“奥博豪森宣言”的声明,在这个声明中,他们明确表达了“与传统电影彻底决裂”,“要用新的电影语言,创立新的德国电影”的主张。

14.明星制:明星制大约在30年代初开始成熟,明星制改变了电影的叙事结构,更加肯定了表演,同时也是电影制作的规范化,确立了画面的观念,同时约定了叙事。

简答题

1.卢米埃尔兄弟研制的“活动电影机”与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①成本低,重量轻,便于携带

②放映速度为1/16秒,更接近1/24秒的正常速度

③既能拍又能放,集摄、印、放于一体

④解决了机器的片带牵引问题⑤是一种投影式的放映机,可以让更多的人

同时观看。

2. 对于纪实影片,卢米埃尔与梅里埃在内容的表现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卢米埃尔的影片记录了工人、妇女、旅客、渔民等真实生活的场景,主要是上层人士的生活内容,部分影片也具有了文献的价值。但他的影片只是将正在发生的事记录下来,观众在好奇与惊叹之后产生了将已经发生的事记录下来的想法。梅里埃利用人们对新闻时事的关注,排演时事新闻片,并展示了细腻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这里表现出的电影叙事的初探和思考也反映了法国知识分子参与社会现实政治的良好传统。

3. 纪实影片与非纪实影片的在表现对象上的主要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非纪实影片与纪实影片从摄影影像的本体论角度看,都是对存在物的记录;在发展过程中都归结为一个核心问题,即叙事。从电影表现对象形成的角度看,纪实影片最主要的表现对象是“正在发生中的事情”,而非纪实影片表现对象是“已经发生的事”,即以后形成的“叙事影片”。但从叙事表现力角度看,两者最后依然是殊途同归的。

4. 简要论述电影的运动和可选择两大特性。

电影的创始者们最早发现电影具有运动和可选择这两大特性。因为画面是运动的,它就是像戏剧一样按直线方向或时间秩序揭示意义的艺术形式,“运动不仅是可能叙述的,而且还意味着叙事是电影这种特定艺术的基本表现方式。”这就决定了电影的时间性特点。而电影的可选择性,对于观众来说,就是不必如观看舞台艺术那样面对一个完整的舞台,而是由导演摄制不同的场景,对剧情所表现的对象作有选择的展示。

5. 特写镜头的价值是如何被发现的?

在发现电影的可选择性的基础之上,英国布赖顿学派的史密斯在《祖母的放大镜》中,第一次在同一个场面里交替运用远景和特写镜头的手法。在《望远镜中所见的景象》里,又一次出现了大量特写镜头,此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特写镜头的价值。特写镜头的出现使电影摄影产生了景别的变化,电影便有了画面空间的概念。

6.从景别变化的角度谈谈《火车进站》对电影思维做出的贡献。

《火车进站》中摄影机被固定在站台的某处进行拍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火车不断驶进站台的过程中,观众看到的火车形象经历了从远景、中景、近景到特写等的景别变化,而且轨道从画面近处延伸至远处的消失点也构成了一个景深镜头。这个镜头为研究景别和景深提供了先例,对后来的摄影理论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7. 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格里菲斯创造和革新了哪些叙事方式?

A、二元对立为基本线索的叙事结构。二元对立在影片中是多方位的,它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