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统计学
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一、前言部分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其核心地区包括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城市,属长江三角洲最繁华的地带之一。未来10年内,长江三角洲将有可能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和亚太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区。近年来浙江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政策,使其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跃居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省份之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着手深入地研究并努力使其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并通过良好的带动作用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个行业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多种因素造成长期以来浙江省各行业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本文考察浙江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收集各项指标体系,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做一个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浙江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使得各地区的经济可以均衡的发展,为浙江经济更好的发展而努力。
有关概念:主成分分析[1]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也称主分量分析, 是由Ho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利用降低维度的思想,在损失很少的信息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一般情况下,将转化后生成的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其中每一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并且各个主成分之间是线性无关的,这样就使得主成分比原始变量具有更优越的性能,这样就使得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可以只考虑少数几个主要成分而不至于损失太多的信息,从而更容易抓住主要的矛盾,揭示事物内部变量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同时将问题得到简化,提高分析的效率。聚类分析就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通常聚类分析为Q型聚类和R型聚类。Q型聚类是对样品进行分类处理,R型聚类是对变量进行分类处理。
综述范围:本文通过运用SPSS和SAS等统计软件对浙江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
合评价,选取多项统计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等多种分析方法来得出相关结论,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做一个综合评价。
二、主题部分
历史背景: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的位置,浙江省的经济水平比全国的水平要超前10年甚至更多:2003年,全国人均GDP为9057元,浙江省的人均GDP是20147元,折合2400美元左右,是全国水平的2.24倍;2003年全国城市化水平是40.5%,浙江省为53%;在劳动力结构上,2002年,全国三个产业的比例为31%、37%、32%,浙江省的比例为50%、21%、29%,这些指标说明,浙江省在总体经济水平上要超过全国水平10年以上。
其次,对浙江省未来发展水平我们可以粗略作一个判断,如果保持经济增长率在8%的水平,到2010年,我省的人均GDP可以达到4000美元;以后如果保持经济增长率在6-7%的水平,到2020年,我省的人均GDP可以达到7300-8000美元。
最后,我们不能脱离国内外以及区域环境来孤立地分析浙江省的阶段性变化与趋势: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并处于1000-3000美元这个发展期被称作战略机遇期,回顾历史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经济强国在GDP超过1000美元后都经历了一个GDP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机遇求发展;在区域环境上,我们不能不考虑长江三角洲这个环境,长江三角洲可以称为城市化区域,这个拥有15个市,7500万人口、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对于我们浙江省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等城市化区域将会是一个经济发展集,这是一个趋势,譬如,美国的纽约大都市区就聚集了全国20%的人口和30%的制造业。
汤碧[1]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形成的动力机制来看,分为制度导向一体化和市场导向一体化;从对外联系程度看,又可分为封闭型一体化和开放型一体化,现实中,欧盟是制度导向和封闭一体化的典型。而APEC则体现为市场导向和开放一体化,欧盟以紧密的制度联合和较强的机制建设推进一体化,而APEC则以开放性,灵活性和渐进性推进一体化。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欧盟和APEC将改革现有模式,一体化的深化和外部开放度的提高同等重要。
许月卿、贾秀丽[2]选取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社会经济指标,通过计算其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最大与最小系数,对中国1978 —2002 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行了动态时序分析,定量评价了近20 年来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采
用经济区位熵指标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990年以前中国经济区域差异程度在减小,1990 年以后经济区域差异程度扩大,社会消费水平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在空间格局上,经济发达区由过去的东北地区扩展到东部沿海地区,1970 —1980 年代区域差异表现为经济发达区、经济发展区、经济落后区之间的差异,而到1990 年代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达区和经济落后区之间的差异,两极化趋势明显,区域差异程度加大。
段娟,鲁奇,文余源[3]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是协调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我国区域城乡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如何正确衡量和反映这种差异是进一步优化不同区域城乡发展的决策依据。综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 的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并采用Kendall’s W协和系数对结果序列作一致性检验,将综合多种方法的结果作为最后评价值,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的发展水平。
孟庆民[4]20世纪下半叶,区域经济一体化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大发展.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的论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概念.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动力机制和主观机制.指出客观动力机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规律,主体组织机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变压器”。
林先扬,陈忠暖,蔡国田[5]城市群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它作为区域城市化高级阶级性现象,是集聚与扩散共同作用的产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的发展,当今城市群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家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城市群越来越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对它的研究与探索是城市研究领域的新拓展,它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城市的发展。文中简要回顾了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与主要成果与观点,着重对我国城市群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进一步探讨了城市群研究的新趋向,以利于推动我国城市群研究的深入开展。
刘荣增[6](1)从系统理论和共生理论角度出发,对城镇密集区这种独特的地域空间形式从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发展阶段、发展机制到协调与整合等角度比较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框架。(2)首次把生态学中共生理论引入城镇密集区研究中。不仅把城镇间共生组织模式(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作为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判定的主要指标,还把其作为城镇密集区协调与整合的重要理论指导。(3)提出了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的理论,构建了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判定的指标体系。
朱克敏[7]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国内经济发展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研究构成泛珠三角区域发展主要框架的区域城市群之间合作发展战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