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现代服务业发展领跑全市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实现“现代服务业发展领跑全市”目标

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海曙区要实现四个“领跑全市”目标,其中第一个目标就是“现代服务业发展领跑全市”。本文试通过对这一目标的内涵进行解读,深入分析现实基础和存在问题,提出实现目标的对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一、“领跑全市”目标解读

“现代服务业发展领跑全市”目标的核心,就是要在总量增长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五年的努力,争取实现从“服务业大区”向“服务业强区”的跨越。具体来说,其内涵主要包括四个“领先”:

(一)在总量扩张上保持领先。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地方财力的主要来源、吸纳和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税收比重、服务业就业人数等各项主要指标均保持全市乃至全省领先水平。

(二)在结构调整上保持领先。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现代高端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业态不断创新。初步建立以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重点行业为主体,以总部经济、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型高端产业形态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

重保持全市领先。

(三)在产业布局上保持领先。产业集聚程度明显提高,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初步形成,特色商业街区、商务楼宇等产业集聚载体和平台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形成以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特色街区和商务楼宇为补充的产业空间布局,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保持全市领先。

(四)在优化环境上保持领先。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体制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对服务业在市场准入、用地保障、税费优惠、政府投入、人才支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一些体制政策障碍和要素瓶颈制约得到明显缓解,成为全市最适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区域。

二、“领跑”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我区按照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决策部署,坚持“集聚、提升、发展”的工作思路,落实产业扶持政策,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提升产业档次品位,服务业总量持续扩张,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领跑全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总量大,主导地位突出。2012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14.46亿元,同比增长7.1%;占GDP比重为83.5%,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15.1%,服务业比重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仅次于杭州市下城区)。分行业看,金融业实现增加值

133.18亿元,同比增长11.2%,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32.1%;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5.34亿元,同比增长4.3%,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20.6%;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4.64亿元,同比增长7.3%,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8.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81亿元,同比增长3.5%,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5%。

(二)结构优,升级步伐加快。以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休闲旅游等行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产业优势日渐突出,科技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新兴现代服务产业逐步发展壮大。2012年,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96.76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达71.6%,总量和占比均为全市首位。总部经济、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高端产业形态加快发展,目前区内分支机构在5家以上的总部型企业达到156家,经认定的服务外包企业22家,电子商务被广泛应用于商贸、物流等产业领域。

(三)集聚快,辐射能力增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天一广场、和义大道、月湖盛园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服务企业集聚的服务业集聚区已经形成,并成为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南塘河历史文化街、鼓楼步行街、城隍庙商业街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区经过改造后,品质不断提升。科创大厦、环球中心等一批商务楼宇相继建成投用,至2012年末,全区共有9层以上商务楼宇99幢,总建筑面积333万平方米。一批

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型企业先后在区内落户,众多外贸、货运代理、科技研发和金融保险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区内集聚,产业辐射和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四)贡献大,带动作用明显。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85亿元,同比增长10.8%,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二;完成服务业投资93.7亿元,同比增长25.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98.4%。服务业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地方财力的重要来源、吸纳和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2012年,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4.41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利税总额230.71亿元,同比增长0.4%;从业人员13.95万人。

三、“领跑”中存在问题和困难

去年底发布的《宁波市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0),对各县(市)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估。结果显示,5个指标中,反映发展现状的规模指数、结构指数、效益指数海曙区均位居全市第一,但反映发展态势的增长指数和潜力指数海曙区仅位列第十和第三。说明海曙区服务业发展虽然目前处于“全市领跑”位置,但发展后续动力令人堪忧。

(一)企业外迁持续不断。从产业比重看,海曙区服务业比重接近85%左右,经济增长主要靠服务业支撑。但由于受土地资源短缺、城区之间政策差异、市级层面产业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区内优质服务业企业外迁加速。近年来,原

先在海曙的农业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已外迁至东部新城,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也将在近两年搬迁,公运集团、永耀电力、中银电池等大企业大集团的总部或分公司也外迁江北、鄞州等地,对全区服务业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都产生较大影响。

(二)行业结构亟待优化。一方面,传统优势行业发展态势趋缓。2012年,商贸、金融两大行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高达52.7%,是海曙区最重要的支柱行业。但受企业外迁、消费分流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两大行业增加值增幅持续下滑,分别从2007年的16.9%、21%下降到2012年的4.3%、11.2%,回落势头明显。另一方面,新兴高端行业尚未形成规模。近年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高端行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总量依然很小,短期内尚难以占据主导行业地位。

(三)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在当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宏观政策趋紧的大背景下,服务业企业经营成本压力普遍增大。一方面,中心城区商务成本居高不下,受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制约,企业难以实现大规模扩张。另一方面,受物价上涨、用工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宏观环境因素影响,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2012年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174.77亿元,同比下降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