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合金高温抗氧化涂层的研究

合集下载

铌合金MoSi2抗氧化涂层制备及组织性能分析

铌合金MoSi2抗氧化涂层制备及组织性能分析

H am n eK i i
J hnh a i Z ogu a
Li o gu t n jn H
C e ay n h nD o o g
H ul u G oi n
( eop c eerhIstt o ae a A rsaeR sa ntue f tr l Poes g eh o g , e i 10 7 ) c i M i s& r si s c nl y B in c n T o j g 0 0 6
维普资讯
铌 合 金 Moi抗 氧 化 涂 层 制 备 及 组 织 性 能 分 析 S 2
何开 民
文 摘
贾中华
吕宏 军
陈道 勇
10 7 ) 00 6
胡 国林
( 航天材料及工 艺研究所 , 北京
在铌合金棒试样上喷涂 M 粉 高温烧结制得 M 层 , o o 然后在添加 活化剂的 S 粉 中扩散渗制得 M . i o
在铌合金上制备的 M S 涂层 , oi : 高温下形成氧化 钼是挥 发性 氧化 物 , 形 成 比较 纯 的玻 璃 质 SO 层 , 可 i 因而具有良好 的抗氧化性能 ; oi M S 与铌合金有相近
P e a a i n a d S r cu e P o e t a y i fOx d t n r p r t n tu t r r p r An l ss o i a i — o y o Re it n o i ssa tM S 2 Co t g o l mb u Al y a i s f r Cou i m l s n o
貌、 结构及组成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 , 抗氧化和抗热 震性能试验验证 了涂层具有 的综合性能。
2 实验
陷的情况下, 造成裂纹底部铌合金的快速氧化。采用 加入其 他元 素 的方 法 使硅 化 铌 改 性 可 达 到 减 少 穿 透

涂层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抗氧化性研究

涂层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抗氧化性研究

涂层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抗氧化性研究高温环境下的抗氧化性是涂层材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温环境中,氧气的活性增加,容易引起氧化反应,从而损害材料的性能。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涂层材料在高温环境中的抗氧化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了解涂层材料的基本原理是研究抗氧化性的关键。

涂层材料主要由基材和涂层组成,涂层可以分为多层结构。

基材通常选择具有良好耐高温性能的材料,如金属合金。

涂层的主要功能是隔绝基材与高温环境之间的接触,防止氧气进入基材内部,从而保护基材的性能。

涂层的抗氧化性通过控制涂层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来实现。

其次,研究涂层材料在高温环境中的抗氧化性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涂层的化学成分是影响抗氧化性的关键因素。

常用的涂层材料有氧化铝、氧化硅、碳化硅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阻止氧气进入基材内部并形成氧化物膜,起到保护作用。

其次,涂层的微观结构也对抗氧化性有一定影响。

例如,涂层材料中的晶粒尺寸、晶界结构、孔隙度等微观特征都会对抗氧化性产生影响。

此外,涂层的厚度和质量也是影响抗氧化性的重要因素。

较厚的涂层可以提供更好的氧气隔离效果,而较高质量的涂层则可以提供更好的抗氧化性能。

另外,表面处理也是提高涂层材料抗氧化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通过表面溶液处理、物理处理(如喷砂)等方式可以提高涂层的粗糙度,增加与基材的结合力,提升抗氧化性能。

此外,还可以采用激光熔覆、等离子熔覆等技术,将涂层材料与基材直接熔接,形成更加牢固的涂层结构,提高抗氧化性。

在研究涂层材料的抗氧化性时,不同的实验方法和评价指标也需要考虑。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热重分析可用于定量分析材料的氧化速率和稳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材料表面的氧化程度和微观结构。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氧化速率、氧化物膜的厚度和质量损失率等。

这些方法和指标可以为研究抗氧化性提供客观的数据。

综上所述,涂层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抗氧化性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高温涂层材料制备工艺的耐热性与抗氧化性研究

高温涂层材料制备工艺的耐热性与抗氧化性研究

高温涂层材料制备工艺的耐热性与抗氧化性研究高温涂层材料是一种耐高温、抗氧化的特种涂层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冶金等领域。

本文将从耐热性和抗氧化性两个方面对高温涂层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

首先,耐热性是高温涂层材料的一个关键指标。

高温环境下,涂层材料需要能够承受高温的冲击、热膨胀和热循环等影响,以保护基础材料不受热损伤。

为了提高高温涂层材料的耐热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制备工艺。

一种常用的制备工艺是热喷涂。

通过热喷涂技术,可以将金属、陶瓷等耐热材料喷涂到基底材料上,形成一层保护层。

这种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涂层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高温氧化性能。

另一种制备工艺是物理气相沉积(PVD)。

PVD技术通过蒸发、溅射等方法将材料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然后在基底材料表面沉积成薄膜。

PVD工艺制备的涂层具有致密的晶体结构和较高的熔点,能够承受更高的温度。

此外,化学气相沉积(CVD)也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工艺。

CVD工艺通过在高温下使反应气体分解并沉积在基底材料上形成涂层。

CVD涂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强度和热稳定性,能够抵御高温腐蚀和氧化。

除了耐热性,抗氧化性也是高温涂层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

在高温环境下,涂层材料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氧化物,从而导致涂层性能的下降。

为了提高涂层材料的抗氧化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制备工艺。

一种常用的制备工艺是添加弥散剂。

弥散剂能够增加涂层材料的致密性,阻隔氧气的渗透,提高涂层的抗氧化性能。

常用的弥散剂包括碳纳米管、纳米颗粒等。

另一种制备工艺是添加合金元素。

通过向涂层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合金元素,可以改变涂层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提高其抗氧化性能。

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铬、铝等。

此外,高温涂层材料的制备工艺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优化。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可以采用熔融盐浸渍工艺,将高温涂层材料渗入基底材料的孔隙中,从而提高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抗氧化性能。

综上所述,高温涂层材料的制备工艺需要考虑其耐热性和抗氧化性。

钼及其合金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制备

钼及其合金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制备

金 属 材 料 与 冶 金 工 程
M ETAL MATE ALSAND E RI M TAL LURGY NGI E NEE NG RI
VO .6 NO 2 1 3 . Ma 2 0 t 0 8
钼及其合金高温抗氧化涂层 的制备
周小军 ,郑金凤 ,赵 刚
( 宁夏 东方钽 业股份 有 限公 司 ,宁夏 石嘴 山 7 3 0 ) 500
摘 要 :介绍了料浆熔烧法制备钼及其合金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制备工艺、涂层性能、性能检测方法以
及应 用 和 发 展 前 景 。
关键 词 :钼合金 ; 料浆熔烧法; 抗氧化涂层
中图分 类 号 :T 14 4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0 — 04(08 0 — 06 0 G7. 2 4 05 68 20 ) 2 00 — 5
铬 、铝 、硅 等 金 属 单 质 或 非 金 属 粉 末 混 合研 磨
均 匀 作 为 涂 层 材 料 ,利 用 非 金 属 的 耐 高 温 性 能 和 力 学 强 度 及 金 属 的 塑 性 使 涂 层 具 有 一 定 的 高 温 强 度 、抗 氧 化 能 力 和 塑 性 。 同时 选 用 硫 化 钾
Pr p r to fOx d to ssa tCo t g i g e a a i n o i a i n Re it n a i n Hi h n
Te p r t e f r M o y m e a ur o l bde m n IsAlo nu a d t l y
熔 化 的石英 中有很 好 的抗 烧 蚀性 能 ,在玻璃 工业 中用作通 电熔融 电极及玻 璃熔化 高温结构 材料 。 但 钼在空 气 中温度 高于 6 0℃ 时 就会发 生氧 3
研 磨 等优 点 ,因此在 工 业上 得 到 了广泛 的利用 。

Nb-Si基合金表面Mo-Si-B涂层制备及抗氧化性能

Nb-Si基合金表面Mo-Si-B涂层制备及抗氧化性能

Nb-Si基合金表面Mo-Si-B涂层制备及抗氧化性能庞洁;周春根【摘要】Mo-Si-B coating was prepared on Nb-Si alloys to improve the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 The influence of the halide activators (NaF and AlF3 ) on Si-B co-depositing to obtain Mo-Si-B coating on Nb-Si alloys was analyzed by thermochemical calcu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NaF proves to be more suitable than AlF3 to co-deposit Si and B .Then Mo-Si-B can be coated on Nb-Si based alloys u-sing detonation gun spraying of Mo followed by Si and B co-deposition .The fabricated coatings consist of outer MoSi2 layer with fine boride phase and inner unreacted Molayer .The mass gain of the Mo-Si-B coating is 1 .52mg/cm2 after oxidation at 1250℃ for 100h .The good oxidation resistance results in a protective borosilicate scale formed on the coating.%为提高Nb-Si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在其表面制备Mo-Si-B涂层.通过Thermo-Calc计算的方法,从热力学角度分析NaF和AlF3两种激活剂对Si-B二元共渗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F为激活剂时可以实现Si-B的二元共渗,而以AlF3为激活剂时,难以实现Si-B的二元共渗.通过爆炸喷涂结合包埋渗的方法在Nb-Si合金表面成功制备Mo-Si-B涂层,涂层主要由有弥散硼化物分布的M oSi2外层和未反应的M o内层构成.涂层在1250℃氧化100h后涂层的氧化增重仅为1.52mg/cm2,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是由于涂层在高温氧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层具有保护性的硼硅酸盐层.【期刊名称】《材料工程》【年(卷),期】2018(046)002【总页数】5页(P73-77)【关键词】Nb-Si合金;Mo-Si-B涂层;激活剂;包埋渗;氧化【作者】庞洁;周春根【作者单位】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航空材料先进腐蚀与防护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4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高温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铌硅基合金由于具有高熔点,低密度,耐腐蚀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关注[1-3]。

钼及钼合金表面MoSi2抗氧化涂层的研究进展

钼及钼合金表面MoSi2抗氧化涂层的研究进展

钼是一种难熔金属。钼及其合金因为具有优 良 的导电、 导热和耐腐蚀性能 , 以及低 的热膨胀系数、 较高的硬度和高温强度等性能 , 在航空航天 、 国防军 工、 电子电气 、 冶金及玻璃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 用 ' 2 J 。然 而钼 在 空 气 中 4 0 0℃ 时 开 始 氧 化 , 使 得 其性能下 降; 在7 2 5 o C以上氧化生成 的 M o O 迅速 挥发 , 形成 白色烟雾 , 且 随温度 的升高氧化加剧 , 这使得钼及钼合金在高温有氧环境下的使用受到了 极 大 的限制 。因此研 究并 提高 钼及 其合 金 的高 温抗
a l l o y s i s r e v i e w e d,i n c l u d i n g Mo S i 2 s o l e c o a t i n g a n d Mo S i 2 c o mp o s i t e c o a t i n g s .T h e r e s e rc a h t r e n d o f Mo S i 2 c o a t i n g
第3 7卷 第 2期
2 0 1 3年 4月




V 0 l _ 3 7 No . 2 Ap r i l 2 01 3
CHI NA M0LYB DENUM I NDUS TRY
钼 及 钼 合 金 表 面 Mo S i 2抗 氧化 涂 层 的研 究 进展
安 耿 ,
RES EARCH PROGR E S S ON THE Mo S i 2 OXI DAT I ON E S R I S TANCE CoATI NG oF M OLYBDENUM AND I TS ALLoYS
AN Ge ng '
( 1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M e c h a n i c a l B e h a v i o r o f Ma t e r i l a s , ) ( i 粕J ,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a n 7 1 0 0 4 9 , S h a a n x i , C h i n a ) ( 2 . T e c h n i c a l C e n t e r , J i n d u i c h e n g Mo l y b d e n u m C o . , L t d . , X i h n 7 1 0 0 7 7 , S h a a n x i , C h i n a )

MCrAlY_涂层的研究进展

MCrAlY_涂层的研究进展

第53卷第7期表面技术2024年4月SURFACE TECHNOLOGY·31·MCrAlY涂层的研究进展门引妮,李进,卢金文,徐研,郭阳阳*(西安瑞鑫科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西安 710016)摘要:随着发动机的服役温度日益升高,工作环境日益恶劣,涡轮叶片极易在高温环境中氧化,大大降低了叶片的使用寿命。

如何在低成本下制备保护性能好的高温防护涂层,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MCrAlY 包覆涂层可分为NiCrAlY涂层、CoCrAlY涂层和NiCoCrAlY涂层,这3类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较好,又有很好的塑韧性和抗热疲劳性能,因此可作为涂层或热障涂层的黏结层材料。

综述了涂层中主要元素(Al、Cr、Co、Y)、掺杂合金元素(Ta、Re、Si、Pt)、涂层制备工艺和预处理工艺对MCrAlY涂层性能的研究进展。

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节MCrAlY涂层的成分来实现涂层性能的调控。

向MCrAlY涂层中掺入Si、Ta和Re等活性元素,可显著提高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以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满足高温的工作环境需求。

总结了采用细化涂层晶粒、掺杂纳米颗粒和制备梯度复合涂层等方法来提高MCrAlY 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研究现状,对MCrAlY涂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MCrAlY涂层;活性元素;制备工艺;抗氧化性能;抗腐蚀性能中图分类号:TG1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3660(2024)07-0031-09DOI:10.16490/ki.issn.1001-3660.2024.07.003Research Progress of MCrAlY CoatingsMEN Yinni, LI Jin, LU Jinwen, XU Yan, GUO Yangyang*(Xi'an Rarealloys Co., Ltd., Xi'an 710016, 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erospace industry, the service temperature of the engine rises gradually, and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gets worse. Turbine blades are easily oxidized in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lades. How to prepare high temperature protective coating with good protective performance at low cost is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China and abroad, which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national defense security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work aims to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research progress on MCrAlY coatings, which are widely used to protect substrates against oxidation and corrosion in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MCrAlY coating is subdivided into NiCrAlY coating, CoCrAlY coating and NiCoCrAlY coating. These three kinds of coatings have good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as well as good plastic toughness and thermal fatigue resistance, so they can be used as bonding layer materials for coatings or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roperties of MCrAlY coating, such as the main elements (Al, Cr, Co, Y), the addition of alloy elements (Ta, Re, Si, Pt), the coating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the pretreatment process was review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would affect the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coating. The control of coating properties could be realized by adjusting the composition of MCrAlY coating. The addition of alloy elements such as Si, Ta and Re into the MCrAlY coating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收稿日期:2023-04-16;修订日期:2023-09-07Received:2023-04-16;Revised:2023-09-07基金项目:陕西省2023年度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QCYRCXM-2023-020)Fund:The 2023 Qin Chuangyuan Citation High-level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Project of Shaanxi Province (QCYRCXM-2023-020)引文格式:门引妮, 李进, 卢金文, 等. MCrAlY涂层的研究进展[J]. 表面技术, 2024, 53(7): 31-39.MEN Yinni, LI Jin, LU Jinwen,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MCrAlY Coatings[J]. Surface Technology, 2024, 53(7): 31-39.*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32·表面技术 2024年4月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which was critical for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engine and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temperature working environment.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process parameters of the coating would affect its quality and stability. Moreover, various methods were summarized to improve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CrAlY coatings, including refining the coating grain size, doping with nanoparticles and preparing gradient composite coatings. By optimizing the coating structure (coating thickness,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etc.), its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could be improved. The introduction of nanoparticles into the coating could improve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palling resistanc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CrAlY coatings was prospected. In conclusion, MCrAlY coatings have exhibited excellent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making them suitable for harsh working environment. The properties of MCrAlY coatings can be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ir composition and utilizing advanced preparation and pretreatment processes. At present, due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use environment,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use temperature of the coating, and the density and porosity of the coating need to be improved by one step.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CrAlY coating includes improving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veloping new coating materials, study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process parameters of coating, exploring its application in new fields, improving the precision control and consistency of coating, exploring the multifunctional application of coating, developing new coating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promoting the digital design, prediction and simulation of coating. These directions will bring mo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CrAlY coatings.KEY WORDS: MCrAlY coating; active element; preparation process; oxidation resist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发动机防护涂层到目前已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简单铝化物涂层;第二阶段为改性铝化物涂层;第三阶段为MCrAlY(M=Co、Ni或NiCo)包覆涂层;第四阶段为热障涂层(TBCs),如图1所示,底层为MCrAlY黏结层,表层为氧化钇、氧化镁或氧化钙稳定的氧化锆陶瓷涂层[1-2]。

事故容错燃料包壳用Mo合金的研究进展

事故容错燃料包壳用Mo合金的研究进展

第45卷第1期2021年2月中国(业CHINA MOLYBDENUM INDUSTRYVol.45No.1Feb2021事故容错燃料包壳用Mo合金的研究进展辛甜#,李延超1>2,常恬(1.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6)(2.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摘要:2011年发生福岛严重核事故后,1合金包壳材料的安全可靠性受到严重的质疑,国内外对事故容错燃料(ATF)开始了广泛的研究。

Mo合金由于其优异的高温性能成为了ATF的候选包壳材料之一。

本文综述了Mo合金包壳材料在高温氧化性能,力学性能,抗辐照性能,中子经济性能以及加工和焊接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在工业应用中面临的挑战,最后展望了Mo合金在ATF包壳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事故容错燃料;Mo合金;高温氧化性能;力学性能;抗辐照性能DOI&10.13384/ki.cmi.1006-2602.2021.01.001中图分类号:TG146.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602(2021)01-0001-08Research Progress of Mo Alloys for Accident-Tolerant Fuel CladdingXIN Tian1,LI Yan-chao1,2,CHANG Tian1,GAO Xuan-qiao1(1.Northwest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 Research,Xi'an710016,Shaanxi,China)(2.School of Matea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710048,Shaanxi,China) Abstract:Ateo tie severs nucleeo accident in Fukushima in2011,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zirconium alloy clad­ding materials have been seriously questioned,and extensive oseoh on accident tolerant fud(ATF)has begun at home and abroad.Mo alloy has become one of the cendidate cladding mateaais foe ATF due te its excellent high temperature perfoanancc.This aaicie reviews the reseerch progress of Mo alloy cladding mateaais in high-tempero-turo oxiaation properties,high-temperature mechanicoi properties,radiation resistancc,neutron eccnomics,and processing and welding p roperties.It alss points out tee chdlinges faced in industiai applications,and findliy looks forward te tee application prospecC of Mo alloys in ATF cladding materials.Key words:acciOent fault-tolerant fud;Mo alloy;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peWownance;mechanical propeeies; oadaaeaon oesaseance0引言核能已被证明是一种可靠、环境上可持续且成本效益高的大规模电力来源,其安全性、先进性以及经济性均与燃料包壳材料密切相关。

MOSi2涂层的组织结构与高温抗氧化性能

MOSi2涂层的组织结构与高温抗氧化性能

万方数据第16卷第6期肖来荣,等:MoSi2涂层的组织结构与高温抗氧化性能了硅化物涂层,并重点讨论和分析了硅化过程中涂层的形成机理、涂层的表面和截面组织特征以及氧化后涂层的结构变化,为进一步优化涂层结构和改善高温抗氧化涂层的性能提供了借鉴。

1实验基体材料为Nb一10W合金,利用线切割加工成d3mm×40mm的条状试样,经水磨砂纸打磨、碱洗、酒精超声波清洗、酸洗和蒸馏水清洗后烘干备用。

先用料浆烧结法在预处理过的Nb—lOW合金基体上于l450~I650℃真空烧结制备Mo层,然后于1100~1300℃包渗硅化制得MoSi。

涂层。

试样在空气中进行l600℃静态抗氧化实验和室温至1600℃热震实验。

室温至1600℃的加热时问为30s,空冷至室温。

采用XD98型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表面的相组成。

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特征。

利用能谱分析涂层表面和截面的成分分布,比较氧化前后涂层中成分和结构的变化。

2结果与分析2.1钼层组织的结构与形貌图1所示为钼层表面和截面的形貌及截面线扫描。

由图1(a)可知,经真空烧结后钼涂层表面较粗糙,存在许多孔洞,较大的孔洞直径约10p.m。

由图1(b)可知,该钼层厚度约为50ffm,钼层内存在大量的孔洞,钼层与基体间没有形成明显的扩散层,这与截面线扫描结果基本一致。

在钼层与基体界面处存在孔洞,说明钼层与基体的结合较差。

2.2硅化后涂层的结构与形貌硅化后形成的涂层表面和截面形貌及截面线扫描如图2所示。

涂层总体厚度比硅化前有较大增加,约为150pm,这是由于反应扩散形成硅化物后体积增大所致。

由图2(a)可知,涂层表面较疏松,表层存在较多孔洞,主要是由于钼层中原有的较大烧结孔隙在硅化过程中役有完全闭合所致。

此外,当si扩散时,Mo层内的空位向表层移动并聚集也是表层较疏松的原因。

由图2(b)可知,涂层由外向内依次为主体层、两相过渡层和低硅扩散层。

图3所示为涂层氧化前图1钼层表面(a)和截面(b)的形貌及截面元素扫描分布(c)Fig.1Morphologiesofsurface(a)andCROSS—section(b)andelementalIinescanningdistributionofcross—section(c)ofMolayer后表面的x射线衍射谱。

MCrAlY类涂层在高温环境中的行为和机理研究

MCrAlY类涂层在高温环境中的行为和机理研究

MCrAlY类涂层在高温环境中的行为和机理研究MCrAlY类涂层在高温环境中的行为和机理研究摘要:随着高温工况下材料的广泛应用,研究高温环境中涂层的行为和机理变得更加重要。

特别是MCrAlY类涂层,在高温环境中具有优异的抗氧化和耐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石油化工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MCrAlY类涂层在高温环境下的行为和机理,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该类涂层的理解,并为进一步改进和开发具有更好抗高温性能的涂层提供参考。

1. 简介MCrAlY(M为金属元素,如Ni、Co;Cr为铬,Al为铝,Y为钇)类涂层是一种由多元合金组成的高温抗氧化涂层。

具有良好的高温耐热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广泛应用于高温工况下的金属表面保护。

2. 行为和机理研究2.1 涂层的化学成分MCrAlY类涂层中的金属元素和氧化物成分对其在高温环境下的行为和机理起着重要作用。

金属元素可以提供涂层的力学性能和高温强度,而氧化物成分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2.2 抗氧化性能MCrAlY类涂层通过在高温下形成致密的氧化层来提供抗氧化性能。

首先,涂层中的氧化物成分会在高温下与外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层。

这种氧化层能够阻隔氧气的进一步侵蚀,并提供一定的耐热性能。

其次,在氧化层形成后,涂层表面会发生剥落和再生的循环过程,从而使氧化层保持在一定的良好状态。

2.3 热膨胀行为MCrAlY类涂层在高温环境中会受到热膨胀的影响。

涂层的热膨胀系数与基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因此在高温下,涂层与基体之间会出现拉伸或压缩的应变。

这种应变可能导致涂层的剥落或开裂,影响涂层的性能。

2.4 相互扩散和反应在高温环境中,涂层与基体之间会发生相互扩散和化学反应。

相互扩散可能导致界面相形成或界面的变化,从而影响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

化学反应则可能导致涂层中与基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影响涂层的性能。

3. 微观和宏观分析3.1 微观分析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可以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观察和分析。

高温合金钢的高温氧化保护涂层研究

高温合金钢的高温氧化保护涂层研究

高温合金钢的高温氧化保护涂层研究摘要:高温合金钢作为重要的材料在航空、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高温环境下,高温合金钢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材料的损耗和性能下降。

为了保护高温合金钢,在其表面涂覆高温氧化保护涂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高温合金钢的高温氧化保护涂层的研究进展,并重点讨论不同类型涂层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

1. 引言高温合金钢是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材料。

氧化是高温合金钢在高温条件下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它会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寿命缩短。

为了提高高温合金钢的抗氧化能力,许多研究者开始开展了高温氧化保护涂层的研究。

2. 高温氧化保护涂层的类型目前,常用的高温氧化保护涂层包括金属涂层、陶瓷涂层和复合涂层等。

金属涂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氧化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温合金钢的抗氧化能力。

陶瓷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够有效保护高温合金钢表面不受氧化反应的影响。

复合涂层由金属和陶瓷两种材料组成,综合了两种涂层的优点,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3. 高温氧化保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制备高温氧化保护涂层的方法有许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等。

物理气相沉积是一种将涂层材料通过物理手段沉积到基体表面的方法,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和磁控溅射等。

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将涂层材料沉积到基体表面的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和热喷涂等。

物理气相沉积是一种通过将蒸发材料凝结到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包括物化气相沉积和激光(电子)热熔喷射等。

4. 高温氧化保护涂层的性能评价高温氧化保护涂层的性能评价是研究涂层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方法包括抗氧化性能测试、显微结构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

抗氧化性能测试可以通过高温环境下的氧化实验来评估涂层的抗氧化能力。

显微结构分析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来观察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

力学性能测试可以通过硬度测试和拉伸测试等方法来评估涂层的力学性能。

高温合金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与高温氧化机理研究

高温合金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与高温氧化机理研究

高温合金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与高温氧化机理研究高温合金材料是一类具有良好高温性能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

然而,在高温环境下,这些合金材料会发生高温氧化现象,导致材料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因此,研究高温合金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及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温合金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高温合金材料在高温氧化环境下,会出现以下问题:1. 氧化层生长:高温氧化时,合金表面生成一层氧化层。

这一氧化层的形成速度取决于合金成分、氧化环境以及高温氧化温度等因素。

2. 层状氧化:氧化层可呈现层状结构,由内向外可划分为内部金属基体、内氧化层、外氧化层和外表面脱附的氧化层等不同部分。

3. 渗透性氧化:氧化层中可能存在微观裂纹或孔洞,导致氧化层中形成渗透性氧化物,从而使氧化层逐渐增厚。

4. 氧化层的组成变化:高温氧化过程中,氧化层的化学成分会随着时间改变,产生不同的氧化物。

二、高温氧化机理研究研究高温合金材料的高温氧化机理有助于理解其氧化行为,并为开发更耐高温的合金材料提供指导。

1. 内稳定性机理:合金中的合金元素形成了氧化物,在高温氧化过程中,这些氧化物与金属基体之间形成密实的界面结构,起到防止氧的扩散的作用,从而提高材料的耐氧化性能。

2. 外稳定性机理:高温氧化时,合金表面可生成致密均匀的氧化层,这种氧化层能有效阻止外界氧与合金基体的相互作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 渗透氧化机理:氧化层中存在的裂纹、孔洞等缺陷可以导致氧的进一步渗透和氧化层持续增厚。

4. 孔蚀氧化机理:高温条件下,相对较低的氧分压和长时间的氧化作用可以导致焊缝、晶界等处发生局部氧化腐蚀。

三、高温氧化行为与机理研究的意义1. 提高高温合金材料的耐热性能:通过深入理解高温氧化行为和机理,可以设计和优化合金材料的成分和结构,提高其耐高温性能,并避免高温氧化导致的材料失效。

2. 指导高温氧化防护技术:根据高温氧化机理的研究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高温防护措施,如涂层技术、气氛控制等,有效减缓高温氧化的速度和程度。

钼合金表面MoSi_2涂层氧化行为和氧化机理的研究

钼合金表面MoSi_2涂层氧化行为和氧化机理的研究
制备 出 Mo i涂层 。 S, 采 用 日产 J O E L公 司 的 J M一 6 0 V型 扫 描 电 S 50L
金获得抗 氧化性 能的研 究主要分 为两 个方面 : 1利用 () 合金化技术,对钼及钼 合金改性 ,提高抗氧化能力[ 5 1 ;
() 2 在钼 合金表 面形 成一层 具 有抗氧 化性 能 的涂层 ,
上 便 开始 形成 氧化 物 , 成性 能 下 降; 造 高于 7 0o生 5 C
成 的 Mo 速挥 发 , 成 白色烟 雾 , 随着 温度 升 O迅 形 并
性 能和抗 氧化 机理 。
高氧 化加 剧 ,这使得 钼及钼 合 金在 高温 领 域 的应 用
受 到 限制I , 。提 高铝 及 钼合 金 的高 温 抗氧 化 性 能 , 是扩 展其 在材料 领域 应用 的关键 。 目前使钼 及钼 合
中国鹚善
物相变 化 ;利用精 密 电子天平称 量样 品氧化 前后 的
第卷 2 6
质 量变 化 。
2 结 果 与讨 论
21 Mo i涂层 的制备 . S,
图 1为涂层 表 面形 貌 的 S M、 D E E S和 X D图 。 R
从图 1a中可 以看 出, 一 涂层 表面致 密 , 布着 片状 的 分 白色 区域 ; 过 图 1b和 图 1 c中 的 E S分 析 发 通 一 一 D
关键词 : 钼合金; oi M s 涂层; , 高温氧化: 氧化机理 中图分 类号 :G 4 . T 16 4
文献标 识码 : A
钼 及钼合 金 具有优 良的导 电、导热 以及耐 腐蚀
是在氩 气或 真空 条件 下进行 , 氩气 成本 较高 , 空条 真 件 下不 方便 连续 生产 。因此 , 作者 在氢 气气氛 中 , 采 用 包 埋 渗 硅 法 在钼 合 金 基 体 上制 备 了 M S 层 , o i涂

Mo表面Mo(Si,Al)2层的制备及抗高温氧化性能

Mo表面Mo(Si,Al)2层的制备及抗高温氧化性能

Mo表面Mo(Si,Al)2层的制备及抗高温氧化性能李雪;卢公昊;王淼;高田润【摘要】利用Al-Si混合粉末包覆金属Mo,并在Ar气氛围中,900℃进行高温扩散反应,在金属Mo表面制备Mo(Si,Al)2化合物层.在空气中12 00℃的条件下进行的高温氧化试验表明,化合物Mo(Si,Al)2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样品外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层,从而阻止样品内部被进一步氧化.另外,氧化试验后在基体Mo和Mo (Si,Al)2层界面处还观察到Mo5(Si,Al)3层和Mo3 Al8层.【期刊名称】《材料与冶金学报》【年(卷),期】2015(014)002【总页数】4页(P131-134)【关键词】金属Mo;Mo(Si,Al)2;粉末包覆法;高温抗氧化性【作者】李雪;卢公昊;王淼;高田润【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鞍山114051;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辽宁鞍山114051;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鞍山114051;冈山大学工学部,日本冈山700-85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4金属钼(Mo)具有2 610 ℃的高熔点,适合在高温环境中使用而不变形,但其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仍需要惰性气体保护,这就使金属Mo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金属Mo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空气中430 ℃以上容易发生氧化,900 ℃以上生成的氧化物(MoO3)升华,导致内部金属Mo被进一步氧化.如果可以在金属Mo表面制备一种高温抗氧化层,就可能实现金属Mo作为高温材料使用的目的.MoSi2和Mo(Si,Al)2作为候选材料受到了极大的关注[1~6].MoSi2在700~1 700 ℃ 表现出的抗氧化性主要归因于材料表面形成了连续SiO2层[1~3],但是在500 ℃以下的低温环境中SiO2层不连续,即发生“pesting”现象[7~12].Kisly,Kodash[13]和Yanagihara等人[14,15]的研究结果表明Mo(Si,Al)2具有C40型结构,而且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即使在空气环境中1400 ℃时,样品外表面可以形成氧化铝层,从而保护样品内部不被进一步氧化[5,6].同时,Mo(Si,Al)2的“pesting”也被抑制[9,16].虽然,Mo(Si,Al)2的氧化速率要高于MoSi2,但是其氧化后的产物能够牢固的附着在样品外表面,起到保护作用[15].此外,Tabaru等人的研究[17]还表明组成范围在x=0.130~0.456之间的Mo(Si1-x,Alx)2具有C40结构.目前有关Mo(Si,Al)2抗氧化层的制备与操作都比较复杂,深入研究Mo(Si,Al)2抗氧化能力的报道也较少.本文针对以上研究现状采用简单的粉末包覆法,利用高温扩散原理,在金属Mo表面制备Mo(Si,Al)2抗氧化层,并对其在1200 ℃ 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1 实验方法基板金属Mo形状为10 mm × 10 mm × 1 mm,纯度为99.9%,金属 Mo表面用#800~2000号砂纸研磨.包覆原料粉末为纯度99.9%,粒度10 μm的Al粉和纯度99.99%,粒度10 μm的Si粉.两种粉末按照质量比为1∶1 的比例混合.将基板Mo包覆压实在混合好的Al-Si粉末中经真空干燥后,在Ar气氛围中900 ℃加热20 h,进行高温扩散反应,制备抗氧化层,随后在空气中1 200 ℃进行高温氧化试验.所有样品经过X射线衍射仪(XRD,RINT-2500,Rigaku)确定反应产生相的结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组织,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JXA-8100,JEOL)测定产生相的化学组成.2 结果与讨论图1(a)中是金属Mo基板经研磨处理,粉末包覆前的外观状态,图1(b)显示了热处理后样品的外观状态.样品外未反应的混合粉末很容易除去,经过超声波清洗后的样品及其断面显微结构如图1(c)和图2(a)所示,样品外表面并无Al-Si粉末附着.这个结果说明通过超声波清洗能有效地除去Al-Si混合粉末,而不损坏样品.超声波清洗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图1 各阶段的样品照片Fig.1 Appearance of the samples of Mosubstrate(a)—基板金属Mo; (b)—粉末包覆热处理后; (c)—超声波洗净后;(d)—空气中1 200 ℃、10 h氧化试验后Ar气氛中900 ℃进行20 h高温扩散反应后样品的断面结构如图2(a)所示.在图2(a)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在金属Mo外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致密的化合物层,该层约为80 μm厚,为均匀单一相.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对化合物层进行元素分析,图2(b)中显示了从基板金属Mo与复合物层界面到样品外表面间的距离与Mo、Si、Al元素的浓度关系,其化学成分比约为n(Mo)∶n(Si)∶n (Al)=31∶59∶10,并且在整个化合物层中各元素摩尔数之比基本保持稳定.图2 900 ℃、20 h 热处理后样品断面显微结构和Mo、Si、Al各元素浓度(摩尔分数)Fig.2 Cross-section microstructures and mole fraction of Mo, Si, Al in the sample after heat treatment at 900 ℃ for 20 h.图3(a)为图2样品中Mo(Si,Al)2化合物层的XRD衍射谱.通过比对,确定该化合物为Mo(Si0.85,Al0.15)2.25,且具有C40结构.其对应各元素物质的量之比恰好为n(Mo)∶n(Si)∶n(Al)=31∶59∶10.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所生成的Mo(Si0.85,Al0.15)2.25化合物结构类似于将金属Mo浸渍于含Si的Al熔液中的实验结果[18].图1(d)中显示了样品在空气中1 200 ℃、10 h氧化试验后的外观,与氧化试验前的样品图1(c)外观状态相比较,除颜色略微发白外,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而从XRD衍射谱中也只能观察到样品表面为Al2O3、Mo5Si3和MoSi2生成,并没有出现由于化合物层脱落破碎而使基板金属Mo暴露出来等现象.由于空气中氧化试验的进行,使Mo(Si,Al)2的结构遭到破坏,其特征衍射峰变得微弱,而生成的Al2O3等化合物的特征衍射峰也随之出现.由此可以证明在基板Mo表面制备的Mo(Si,Al)2化合物层在空气中1 200 ℃、10 h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图3 样品表面的XRD衍射谱Fig.3 XRD patterns of the samples(a)—Al-Si混合粉末包覆热处理后; (b)—空气中1 200 ℃、10 h氧化试验后图4显示了空气中1 200 ℃、10 h 氧化试验后样品断面的元素分析图,相同样品的外观照片如图1(d)所示.在图4中清晰的观察到4个不同的层次.由铝和氧元素的分析结果可知,层I为连续的氧化铝层.图3(b) X射线衍射曲线也证实了试样外表面Al2O3的形成.位于层I下的层II经过高温氧化实验后仍然保持着完整、均匀、致密的状态,没有断裂、破碎等现象出现.由电子探针EPMA定量分析得知层II中的相为 Mo5(Si,Al)3、Mo(Si,Al)2.在层III中也检测到了 Mo5(Si,Al)3 、Mo(Si,Al)2.位于层III和基板Mo之间的层IV 被确认为Mo3Al8相.同时,由于Si 元素在高温的空气中形成氧化物不断损失,导致层内结构第IV层中Si含量减少,因而出现Mo-Al化合物的生成.根据报道[19,20]Mo3Al8相也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图4 电子探针对空气中1 200 ℃、10 h氧化试验后样品断面的样品断面Mo, Si, Al, O各元素的扫描图像Fig.4 Cross-sectional EPMA maps of the sampleoxi dized in air at 1 200 ℃ for 10 h and SEM image3 结论(1) 通过Al-Si混合粉末包覆法,在金属Mo表面成功制备出具有C40结构的Mo(Si,Al)2化合物层,其组成约为Mo(Si0.85Al0.15)2.25.(2) 通过空气中1 200 ℃、10 h的氧化试验,在氧化试验后的样品中形成四层化合物复合结构,在基板Mo和Mo(Si,Al)2层之间观察到 Mo5(Si,Al)3 层和Mo3Al8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参考文献:[1] Schlichting J. Molybdenum disilicide as a component of modern high temperature composites [J]. High Temp High Press, 1978, 10(3): 241-269.[2] Sharif A A.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of MoSi2 [J]. J Mater Sci, 2010, 45(4): 865-870.[3] Majumdar S, Sharma I G. Oxidation behavior of MoSi2 and Mo(Si,Al)2 coated Moe0.5Tie0.1Zre0.02C alloy [J]. Intermetallics, 2011, 19(4): 541-545.[4] Ingemarsson L, Halvarsson M, Engkvist J, et al. Oxidation behavior of a Mo(Si,Al)2-based composite at 300-1000 ℃ [J]. Intermetallics, 2010, 18 (4): 633-640.[5] Ingemarsson L, Hellstrom K, Canovic S, et al. Oxidation behavior of a Mo(Si,Al)2 composite at 900-1600℃ in dry air [J]. J Mater Sci, 2013, 48(4): 1511-1523.[6] Hellstrom K, Persson P, Strom E. Oxidation behaviors and microstructural alterations of a Mo(Si,Al)2-based composite after heating at 1580℃ either in a furnace (ex-situ) or viaalternating current (in-situ) [J]. J Eur Ceram Soc, 2015, 35 (2): 513-523.[7] Meschter P J. Low-temperature oxidation of molybdenum disilicide [J].Metall Trans A, 1992, 23(6): 1763-1772.[8] Chou T C, Nieh T G. Mechanism of MoSi2 pest during low temperature oxidation [J]. J Mater Res, 1993, 8(1): 214-226.[9] Maruyama T, Yanagihara K.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and pesting of Mo(Si,Al)2 [J]. Mater Sci Eng A, 1997, 239-240(1): 828-841.[10] 张小立, 吕振林, 金志浩. 无压反应烧结Mo(Si,A1)2-SiC复合材料的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5, 34(8): 1267-1270.(Zhang X L, Lv Z L, Jin Z H. The study of pressureless-sintered Mo(Si,A1)2-SiC composite [J]. J Rare Metal Mat Eng, 2005, 34(8): 1267-127.[11] Majumdar S. Formation of MoSi2 and Al doped MoSi2 coatings on molybdenum base TZM ( Mo-0.5Ti-0.1Zr-0.02C) alloy [J]. Surf Coat Tech, 2012, 206(15) : 3393 -3398.[12] Hou S X,Liu Z D, Liu D Y, et al. Effect of alloying with Al on oxidation behavi or of MoSi2 coatings at 1100℃ [J]. Surf Coat Tech, 2012, 206(21): 4466- 4470.[13] Kisly P S, Kodash Y V. The mullite coatings on heaters made of molybdenum disilicide [J]. Ceram Intern, 1989, 15(3): 189-191.[14] Maruyama T, Yanagihara, Nagata K.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of Mo(Si1-xAlx)2 [J]. Crros Sci, 1993, 35 (5-8): 939-944.[15] Yanagihara K, Maruyama T, Nagata K. Isothermal and cyclic oxidation of Mo(Si1-x,Alx) up to 2048 K [J]. Mater Trans, 1993, 34 (12): 1200-1206.[16] Yanagihara K, Maruyama T, Nagata K. Effect of third elements on the pesting suppression of Mo-Si-X intermetallics (X = Al, Ta, Ti, Zr and Y) [J].Intermetallics, 1996, 4 (2):133-139.[17] Tabaru T, Shobu K,Hirai H, et al. Influences of Al content and secondary phase of Mo5(Si,Al)3 on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Al-richMo(Si,Al)2-base composites [J]. Intermetallics, 2003, 11 (7):721-733. [18] Nanko M, Kitahara A, Ogura T, et al. Formation of Mo(Si,Al)2 layer on Mo dipped in Al melt saturated with Si and the effects of transition metals added in the melt [J]. Intermetallics, 2001, 9 (7) :637-646.[19] Ramberg C E,Worrell W L. Oxidation kinetics and composite scale formation in the System Mo (Si,Al)2 [J]. J Am Ceram Soc, 2002, 85 (2): 444-452.[20] 王敏,徐光,胡海江,等. 12Cr2Mo1R压力容器钢动态CCT曲线研究[J]. 材料与冶金学报, 2014, 13(4): 280-283, 311.(Wang Min, Xu Guang, Hu Haijiang, et al. Research on dynamic CCT curve of 12Cr2Mo1R pressure vessel steel[J]. Journal of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 2014, 13(4): 280-283, 311.)。

钼合金表面ZrB2-SiC抗氧化涂层研究

钼合金表面ZrB2-SiC抗氧化涂层研究

钼合金表面ZrB2-SiC抗氧化涂层研究郭磊;李秦伟;侯军涛;金波;张卫刚;胡平【摘要】钼及钼合金由于优异的机械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能源、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但钼及钼合金的易氧化性限制了其在高温环境下的进一步应用.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在钼基体表面制备ZrB2-SiC复合涂层,利用XRD和SEM等检测分析研究涂层的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研究涂层在不同温度的氧化行为,分析氧化机理,结果表明,氧化后涂层表层形成粒子堆垛状,形成致密度较好的含有ZrO2、ZrSiO4高熔点颗粒的SiO2玻璃相表面层,有效阻挡氧气向基体的扩散.【期刊名称】《中国钼业》【年(卷),期】2018(042)004【总页数】6页(P43-48)【关键词】钼及钼合金;ZrB2-SiC涂层;高温氧化【作者】郭磊;李秦伟;侯军涛;金波;张卫刚;胡平【作者单位】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201;西安赛福斯材料防护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1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201;西安瑞福莱钨钼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201;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20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125.2+410 引言钼作为高温金属具有强度高、导电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低、高温抗蠕变性好等特性,在航空航天高温结构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是钼及钼合金在高温下易氧化[1-2],当温度低于400 ℃,氧化速率较慢,表面生成MoO2;温度在400~750 ℃氧化增重迅速加快,表面生成易挥发的MoO3;温度高于750 ℃,MoO3挥发使增重急剧下降,质量损失严重,限制其作为耐热结构材料应用的可能性[3-4]。

目前主要通过合金化和涂层技术来提高钼及钼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但合金化可能会对基体的机械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涂层技术对基体的机械性能影响小,抗氧化性能较高,对钼合金在高温氧化气氛下的使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5-6]。

Mo合金高温抗氧化涂层的研究

Mo合金高温抗氧化涂层的研究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基体材料采用市售的 40 mm X 40 mm X 0. 5 mm Mo-La2 03 高温钼合金,经表面预处理后,进行 1000 C
图 1 固体渗处理装置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layout of pack processing device
表 1 各种渗剂的配方( 质量分数,%) Table 1 Composition of penetrating reagent powder( wt%)
抗氧化性能试验发现,未经表面处理的钼合金片 在氧-乙炔焰下马上开始燃烧并且伴有大量的烟,3 s 就被烧穿。钼合金片经表面高温抗氧化处理后,抵抗 氧-乙炔焰的能力大大提高。图 5 为不同固体渗工艺 处理后样品经过氧-乙炔焰喷烧后的照片。为不同固 渗工艺处理后的样品经过乙炔氧焰喷烧后的照片。渗 硅后的钼合金片喷烧到 180 s 时开始失效,冷却后如 图 5a 所示,在喷烧过程中,火焰下有流动的粘性物质 在基体上润湿铺展。说明 MoSi2 涂层在氧-乙炔焰喷 烧下对钼基体具有良好的保护能力。铝硅共渗后的钼 合金片在喷烧 30 s 时便开始冒出大量的白烟,冷却后 表面状态如图5 b 所示。火焰中心位置圆形区域为暴
行,渗 剂 中 Al 被 消 耗 而 si 的 量 不 变 ,使 吸 附 在 试 样 表
图 3 不同工艺制备渗层的 sEM 照片
( a)渗硅 ( b)铝硅共渗 ( c)硼硅共渗
Fig. 3 sEM micrographs of coatings prepared by different processes
铝硅共渗的渗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基材
Al
l2. 43 l3. 9l 67. ll 56. 56
0

合金材料高温抗氧化性能研究

合金材料高温抗氧化性能研究

合金材料高温抗氧化性能研究合金材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及非金属元素混合而成的材料,其性能常随其成分和处理方式的不同而变化。

在工业上,许多合金材料在高温、高氧及强腐蚀条件下都被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如今的研究换而关注合金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高温环境下的材料会面临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抗氧化性能。

氧气是一种极易氧化的物质,它会与材料反应,产生氧化物,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

在高温、高氧和强腐蚀条件下,合金材料往往会快速失效。

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研究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非常重要。

高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包括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

热重分析是一种通过在恒定温度下不断记录材料重量变化的方法,来研究材料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和机理。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则是通过对样品在一定时间内所吸收的氧气量和释放的热量进行测定,从而获得材料的氧化反应热值和氧化动力学参数。

这些方法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合金材料在高温下的氧化反应机理和性能。

另外,在高温抗氧化性能方面,研究不同合金材料的成分和加工方式对于理解材料性能变化也非常重要。

以镍基合金为例,镍基合金由于其在高温下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特性,已经成为了航空、石油化工等领域的热点材料。

然而,镍基合金的应用受到其价格昂贵的限制,因此研究低成本、高效的合金材料也是当前的热点。

近年来,有学者研究表明,添加微量的稀土元素可以大大改善合金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

这是因为稀土元素的添加使合金材料形成了一定的氧化保护层,抑制了氧气的穿透,减缓了材料的氧化反应速率。

此外,研究表明,通过特殊的热处理方式,可以进一步优化稀土元素的添加效果,提高合金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在高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中,不仅需要对材料成分和制备工艺进行研究,还需要针对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研究。

例如,在高温锅炉、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高温环境下,氧化反应的速率和程度往往会更加剧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硼硅共渗层厚度减少,结构没有明显改变,抗氧化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关键词:钼合金;高温;抗氧化涂层;铝硅共渗;硼硅共渗
中图分类号:TG156. 8;TG174.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6051(2007)04-0054-04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resistance Coatings on Mo Alloy
析确定渗层截面的成分,用氧-乙炔焰喷烧考察渗层的 动态高温抗氧化性能。
气氛中很容易被氧化,在 400 C 以上便开始形成氧化 物,造成钼的迅速破坏[3]。Mosi2 具有优异高温抗氧 化性能,可 作 为 钼 合 金 上 的 高 温 抗 氧 化 涂 层。然 而 Mosi2 在低 温 区 会 发 生“ pesting”现 象 [4],直 接 影 响 Mosi2 的高温抗氧化能力。Cockeram[5]发现 B 的加入 可提高硅化物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另有研究发现[6-9],
抗氧化性能试验发现,未经表面处理的钼合金片 在氧-乙炔焰下马上开始燃烧并且伴有大量的烟,3 s 就被烧穿。钼合金片经表面高温抗氧化处理后,抵抗 氧-乙炔焰的能力大大提高。图 5 为不同固体渗工艺 处理后样品经过氧-乙炔焰喷烧后的照片。为不同固 渗工艺处理后的样品经过乙炔氧焰喷烧后的照片。渗 硅后的钼合金片喷烧到 180 s 时开始失效,冷却后如 图 5a 所示,在喷烧过程中,火焰下有流动的粘性物质 在基体上润湿铺展。说明 MoSi2 涂层在氧-乙炔焰喷 烧下对钼基体具有良好的保护能力。铝硅共渗后的钼 合金片在喷烧 30 s 时便开始冒出大量的白烟,冷却后 表面状态如图5 b 所示。火焰中心位置圆形区域为暴
2. 1 渗层结构及组织 经渗硅处理和硼硅共渗处理后样品的表面为铁灰
色,铝硅共渗的样品表面为深褐色和灰白色相间。图
54
《 金属热处理》2007 年第 32 卷第 4 期
2 为不同固体渗工艺的渗层表面的 X 射线衍射图谱。 由图 2 可知,渗硅的渗层全部为 Mosi2 ;铝硅共渗生成 的渗层为 Mo( si,Al)2 ,这与 Liu Fushun[ll]的 结 果 一 致;硼硅共渗的渗层成分为 Mosi2 ,没有发现有含硼的 物相,这说明硼元素没有进入渗层或者硼元素在渗层 中以间隙元素固溶于 Mosi2 中,而 X 射线衍射无法探 测到。
Mo-si-B 三元合金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与高温力
学性能。铝硅共渗可改进单一 Mosi2 的性能,渗层在 1050 C 的周期抗氧化性很高[10-11]并且晶型结构也会 发生转变[12]。本文 通 过 多 元 共 渗 的 方 法 在 钼 合 金 表 面制备含 Al 或 B 元素的硅化物渗层,研究了其渗层结 构和抗氧化性能。
依次是厚度为 7 ~ 8 !m 的疏松层,记作第一层;第二 层为 l5 !m 的致密单相层;第三层为 l2 !m 的致密 层,其中弥散分布有少量的另一相;厚度为 3 ~ 4 !m 的第四层,该层为两相混合层。表 2 为由 EDX 得出各 层的成分,图 4 为钼硅铝三元合金相图。由表 2 和图 4 可以看出,第一层和第二层中 Al 和 si 含量之和是 Mo 含量的两倍,在相图中相应的位置渗层表层的物相 为 Mo( si,Al )2( C40 )相。 从 相 图 可 知 第 三 层 为 Mo3 Al(8 mC22)和 M(o si,Al)(2 C40)的两相混合层,并 且大部分为 Mo3 Al(8 mC22)相,sEM 照片中深灰色相 为 Mo3 Al(8 mC22)相,在其中弥散分布的另一相为 Mo ( si,Al )2( C40 )相;第 四 层 为 Mo3 Al8( mC22 )相 和 Mo5 si(3 Tl)相的两相混合层,从相图中可以看出该成 分时这两相的含量相差不大,所以如 sEM 照片中所 示,这两相弥散地混合在一起。渗层中内层的 Al 含量 远高于外层的 Al 含量,这是因为 Al 在钼基体的扩散 比 si 的扩散快,Al 先达到基体内部。Al 和 si 在 Mo 中都是交换扩散,而与 si 原子半径(0. ll7 nm)相比, Al 原子半径(0. l43 nm)与 Mo 原子半径(0. l82 nm) 更接近[l2],更 容 易 在 钼 基 体 中 扩 散。随 着 固 渗 的 进
固体渗工艺 渗硅
铝硅共渗 硼硅共渗
硅粉
98 88 88
催渗剂 A 2 2 2
铝粉 10
碳化硼 催渗剂 B
55Βιβλιοθήκη 2 试验结果与讨论作者简介:夏 斌(1981. 11—),男,四川遂宁人,硕士生,主要 从事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的研究。联系电话:0731-4573180 E-mail:handsome_ps@ 163. com 收稿日期:2006-11-09
pared with the siliconizing monolayer,the aluminosiliconizing coating with eguivalent thickness is multilayered and has
worse oxidation resistance while the boronsiliconizing coating is thinner and has better oxidation resistance without signifi-
几乎相同,最外层( 即第一层)为多孔的原因可能是因
图 4 钼硅铝三元合金相图
为已形成渗层后又在l000 C 的持续高温下Al有较高
Fig. 4 Mo-si-Al alloy phase diagram
《 金属热处理》2007 年第 32 卷第 4 期
55
的蒸气压,Al 元素又向外部少量挥发,从而产生了疏 松的外层。图 3c 为硼硅共渗得到的涂层截面,渗层厚 度为 25 !m 单层结构,与钼基体结合的界面光滑平 整,由 EDX 检 测 结 果 可 知 渗 层 中 含 有 12. 4 at% Si、 6. 02 at% Mo 和 81. 58 at% B。结合 X 射线衍射结果 可初步判断硼元素固溶在 MoSi2 渗层中。由渗层厚度 降低可知硼硅共渗对硅在钼中的扩散有较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硼为间隙原子固溶在渗层中,对 Si 的 扩散有阻碍作用,但还需进一步的试验进行验证。由 于硼为轻元素,EDX 不能准确测定它的含量,但可以 确定硼元素的存在。 !" !# 抗氧化性能
( a)siliconizing ( b)aluminosiliconizing ( c)boronsiliconizing
表 2 铝硅共渗渗层各层的元素含量( 原子分数,%) Table 2 Composition of coatings prepared by aluminosiliconizing( at%)
铝硅共渗的渗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基材
Al
l2. 43 l3. 9l 67. ll 56. 56
0
si
53. 89 52. 53 4. 34 6. 53
0
Mo
33. 68 33. 56 28. 55 36. 9l
l00
层 si 的量大于 Al 的量,从而使渗层外层 si 的含量高
于 Al 的含量。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cant structure change.
Key words:molybdenum alloy;high temperature;oxidation-resistance coating;aluminosiliconizing;boronsiliconizing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难熔材料在国防军工、航空 X 5 h 的固体渗处理,随炉降温冷却。固体渗装置见 航天、能源、和核工业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图 1,固体渗剂成分如表 1 所示。
其中钼的高温性能好,热导率高,比热容低,并具有良
采用转靶 X 射线衍射仪分析渗层表面的相组成,
好的抗热冲击、抗热疲劳能力,在难熔金属中性价比最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渗层的截面形貌特征,采用能谱分
高。并且加入 1wt% ~ 2wt% La2 03 的钼合金的再结晶 温度可达到 1600 C[2]。但是钼及其合金在高温氧化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基体材料采用市售的 40 mm X 40 mm X 0. 5 mm Mo-La2 03 高温钼合金,经表面预处理后,进行 1000 C
图 1 固体渗处理装置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layout of pack processing device
表 1 各种渗剂的配方( 质量分数,%) Table 1 Composition of penetrating reagent powder( wt%)
。。+
。。+
。。。。。。。。+ 表面改性技术
Mo 合金高温抗氧化涂层的研究
夏 斌,张 虹,白书欣,陈 柯,张家春,钟文丽
。。。。。。。。+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摘要:用粉末固体渗法在钼合金表面制备了 Mosi2 渗层,研究了铝硅共渗和硼硅共渗对渗层的结构和抗氧化性能 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渗硅相比,铝硅共渗层厚度保持不变,渗层由单层结构变成多层复合结构,抗氧化性下降;
行,渗 剂 中 Al 被 消 耗 而 si 的 量 不 变 ,使 吸 附 在 试 样 表
图 3 不同工艺制备渗层的 sEM 照片
( a)渗硅 ( b)铝硅共渗 ( c)硼硅共渗
Fig. 3 sEM micrographs of coatings prepared by different processes
露的钼基体,说明喷烧 30 s 的时候渗层就开始失效。 其边缘上有不连续的光滑的小圆点,小圆点为 Si02 X Al2 03 玻璃,溶有 Al2 03 的 Si02 的结构几乎和无定形 Si02 的结构一样,Al3 + 离子取代了 Si4 + 的位置,氧分子 扩散通过的填隙空位( interstitial Voids)增多,从而氧化 速率变大。Mo( Si,Al)2 的氧化速率大于 MoSi2 的氧 化速 率[13]。 由 于 Al2 03 的 熔 点 高 于 Si02 的 熔 点, Al2 03 会降低氧化层的流动性,氧化层与其对表面的 覆盖能力变差,这也使渗层被快速破坏。图 5c 为经硼 硅共渗后的钼合金片在喷烧 300 s 冷却后的照片,照 片的中心处有圆形的裸露钼基体区域,其外有环状光 滑区域,喷烧过程试样表面有粘性物质随火焰的冲蚀 有流动的现象。在喷烧 240 s 时样 品 有 微 量 冒 烟 现 象,但未能燃烧。微量的冒烟现象说明有少量钼基体 被暴露出来氧化,由于粘流态物质的流动性较好,其它 位置的粘流态物质流向钼基体暴露的位置,从而又阻 止了钼基体的氧化。与 Sakidja 所 [14] 报道的一样,硼 元素可以形成的低熔点的 B2 03 ,B2 03 可以增强 Si02 的流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含硼的 MoSi2 表面形成的 粘流态氧化物的流动性比单一的 Si02 的流动性要好, 有助于在基体上形成无疵的和紧密结合的防护层[3]。 含硼的 MoSi2 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更早的产生保护性 氧化层,加之在高温下氧化层具有的能够立即覆盖暴 露 的Mo基体的良好的流动性,所以硼硅共渗的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