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初探
小学多学科融合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究

小学多学科融合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究摘要:现代化背景下的小学教学已经从传统的照本宣科转变为如今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综合素养。
小学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其更是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主动开展多学科融合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充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
关键词:学科融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教师要重视数学与其它学科的结合,使他们善于运用数学、会学数学、热爱数学。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地利用这些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
一、与美术课程相结合,进行美育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地把美育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使数学的抽象知识更为具体、生动。
而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更容易对想象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生的这种特征,从学生的视角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的方式,把抽象的画面和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这种艺术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将数学和艺术相结合。
在尊重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设计进行优化,并培养其动手设计的能力。
在《图形的运动》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提问,并运用所学到的对称、平移、转动等知识,来设计自己想要的图形。
小学生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往往会比平常更有热情。
也就是在学生们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绘制出自己感兴趣的图形时,将数学与艺术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二、整合科技课程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小学数学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和公式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
而小学理科课,则是以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形成科学素养。
这些都是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自然现象,或者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都需要经过数学的运算和应用。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探究

109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探究赵瑞海(滦南县司各庄镇东甲庄完全小学 河北唐山 063503)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从传统的课堂任课教学逐渐走向开放式教学,即将课堂搬到课外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综合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印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快乐的进行学习,尤以在小学课堂中极为明显,一方面小学生心智处于成长阶段,孩子天生好动、好玩、好奇的性格也决定了利用实践教学的可行性,今天,本文就小学数学总额时间活动的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一、目前中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对于当下中国的教育来说,虽然开始进行不同城的的改革,然而一些院校对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重视度却并不够,一些院校的教师在任教过程中往往将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带而过,甚至还有的教师将综合实践教学内容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放弃对学生的指导和带头,这一些问题都足以彰显出校园和教师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不够重视,造成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学校认为学生学习是为了考学,教师认为学生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同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内容并不作为学业和成绩评价的主要内容,因此,许多教师认为没有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它,并且受制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分数高就行,其余都是在浪费时间,这样的教师视野狭窄,没有真正理解小学数学中开设综合实践教学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没有深刻理解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给学生与学校带来的种种好处,从而不能真正地培养人才。
第二,对于现如今中国的小学数学教育来说,中国的数学教育在近十年内并无太大的变化,这也就造成了一些教师认为一直遵从这种教育是没问题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一直没有变化、没有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任教时间可能多达十数年,在知识点的讲解上也是循规蹈矩,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综合实践数学课程,同时也无法认识到综合实践的小学数学课程给小学生的成长发育和小学数学带来怎样的好处,更有的教师将其认为是一个知识点。
小学数学中问题引领式教学的实践探究

·205·思维空间摘 要:数学是教学核心学科之一,如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已被视作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当下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点。
本文对问题引领式教学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谈谈小学数学中问题引领式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引领;高效课堂大多数的孩子在童年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在他们的小小脑袋中有无数对世界的疑惑,那么教育应该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如何让小学生在充满“小问号”的海洋中乐此不疲地探索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究“问题引领式教学”的运用,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问题引领式教学的概念与特征“问题引领式教学”是问题教学法的一种新的运用形式。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既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目标,又将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途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笔者通过阅读、分析、整理大量的“问题引领式教学”的课堂案例以及文献总结出了“问题引领式教学”的特点:第一,注重问题的生活性。
自古以来数学与生活都应是密切相连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问题的知识性,让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积累知识,还要关注问题的生活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注重问题的探究性。
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又一个富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维受到启发,引导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乐园里“闯关”,逐步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第三,注重问题的导向性。
小学生思维活跃,所提问题大多是奇思妙想、五花八门的,为了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导向性,引领学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形成深度思考,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小学数学中问题引领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一)制作系列问题工具,引领学生能够提问小学生的记忆力和思考力都还不够成熟,仅仅依靠数学情景激发学生产生提问的感觉是不够的,在创设了情境之后,教师还需要做一个“引路人”,引导学生从情境或者任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达问题并分享问题。
小学数学教研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小学数学教研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组织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和教学能力。
2.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1)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2)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针对观摩课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2. 教学案例分析(1)组织教师针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研讨,分析案例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案例中的教学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3. 教学竞赛(1)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
(2)对竞赛中的优秀作品进行评选,表彰优秀教师。
4. 教学研讨课(1)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课,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
(2)邀请专家对研讨课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5. 教学论文撰写与交流(1)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开展教学论文交流活动,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提高。
四、活动实施1. 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等。
2. 组织教师报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活动,提高活动参与度。
3. 开展活动:按照活动方案,组织教师参与各项活动。
4. 活动总结: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效果1.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2. 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初探

实践 活动课作 为小学数学课 程 的一个 重要组 成部分 , 它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还 能促使学 生 自主地去 发现和解决 问题 ;它不仅积累了学生的知识 ,还 增强学生的 数学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 研究这个新领域 ,从学习内容上提供实践活动 的条件 ;努力 改进教 学方法 ,为实践 活动提供保 证 ,让学 生有思考 、表 达 的机会 ,有表达 自己想法和展示 自己才华的场所 。
二 、数 学 实践 活 动 的 形 式 要 多样 化 。 在数 学实践 活动 课应 该是 在教 师指 导 下学生 主动 活 动 ,学生之间合作解决 问题 的过程 ,并 在这个过程 中获得 直 接经验形成技能为主的课程 。因此 ,活动 的形式与方法应该 多样化 。活动 的地点可在室 内,也可在室外 ,可 以运用 多媒 体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 生参 与活动 ,也可组织学生 到实 地 测量 、观察收集信息。活动 的形式不可单一 ,可 以是个人 活 动 、小组 活动 、甚 至全班活动 ,还可三者并兼。 如教学一年级《你说我摆》时 ,我通过个人 “摸一摸 ”,初 步感知几何体 ;通过“分一分 ”、“堆一堆”、“滚一滚 ”,让学 生 结合生活实际 ,说 说各类物体的本领 ,这样加深学生对形体 特征的认识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的判断力 。最后以小组 为 单位进 行“搭一搭 ”的活 动 ,利 用准备好 的各种形体 发挥 想 象搭 出 自己最喜爱 的图形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的喜 悦 ,也培 养 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能力。 又如 教学《走进乡村 》时 ,是不 可能 真正带领学 生到 乡 村实地去考察 的。于是我就利用 多媒 体创 设一个 “走进 乡 村”的生活情 境 ,图画中绿化茵茵 、鲜花盛开 的小村 庄 ,一 条 小河静静地从那流过,孩子们开心地玩着,处处流淌着大 自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与研究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与研究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意义与研究的提出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标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项新的内容,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可是,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都反映综合实践活动难教,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内容与特点拿不准。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几年来的实践,对此谈一些看法。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思路(一)突出“综合”特点“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
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联系和综合是指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用长方形纸卷圆柱形》的实践探索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用长方形纸卷圆柱形”的实践探索活动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15页“实践活动”。
课前思考本节课的教科书中,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用6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卷成不同的圆柱形的实践活动,其学习目的是:通过“用长方形纸卷圆柱形”的探索活动,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的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会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的重难点是“体会在圆柱侧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卷成的圆柱的体积不相等及其缘由”。
教学时,要事先准备有关材料:每小组一张探究表格;每小组4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长16cm,宽4cm);小组准备计算器,透明胶带。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整节实践活动课以闯关形式呈现。
课堂写真第一关:初露锋芒(教师拿出两张同样的长方形纸,一张横着卷成圆柱形,另一张竖着卷成圆柱形。
)师:两个圆柱的体积一样大吗?谁来大胆猜测一下。
生:两个圆柱的体积一样大。
生:两个圆柱的体积不一样大,我认为粗短的圆柱体积大。
生:老师,我也认为两个圆柱的体积不一样大,但我觉得细长的圆柱体积大。
【分析:“猜想”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和判断,包含了直觉判断和理性思考;猜想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
有的学生看到两张纸的形状相同,面积相等,就直观地认为它们围成的圆柱体积相等;有的学生认为圆柱=粗体积=大;有的学生认为圆柱=长体积=大。
这些想法其实都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正是培养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良好开端。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结果呢?生:我们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分别求出两个不同圆柱的体积,再进行比较。
师:在操作的过程中,你打算怎样做呢?你认为需——用到学过的哪些知识呢?生:先要测量卷成圆柱的有关数据,再根据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养 学生 合作 、探 究 的 精 神 。教 师要 积 极 指 导 学 生 学 会 在 合 作 中与 人 协调 和施 展 自我 ,培 养 学 生 的合 作 意 识 和 合 作 精 神 ,提 高 探 究 活 动 的效 率 。探 究 活 动 离 不 开 学 生 之 间的 相 互 合 作 。在 合 作 探 究 的 过 程 中 ,小 组 成 员 之 间 既 有 明 确 的 分 工 ,防 止 出 现 互 相 推 诿 、
例 如 ,教 学 “ 米 、米 的认 识 ” 时 ,对 于 这 些 长度 单 位 ,二 厘 年 级 学 生 对概 念 是 不 清 晰 的 。 我从 比 高 矮 等 实 际 事例 人 手 ,使 学
引 导 下 ,让 学 生 觉 得 数 学活 动 有 门道 、 数 学活 动 有 趣味 ,学 生 就
能 积 极 参 与活 动 。
2 .实 践 性 。 美 国 教 育家 杜 威 提 倡 : 让 学 生 从 做 中 学 。 “ ”数
学 实 践 课 必须 让学 生 真 正 “ ”起 来 , 引导 学 生 广 泛 接 触 事 物 , 动 要 生 明 白 了长度 单 位 对 于精 确 测 量 的 意 义 ,再 让 学 生通 过 测 量 工 具 尽 量 感知 事 物 ,从 中发 现 问题 , 自己提 出 解决 问题 的方 案 。 例如 ,在 学 习 统 计初 步认 识 时 ,安排 一 节 实践 课 。 课 前 ,让 认 识 这 些 长度 单 位 ,然后 再 亲 自动 手 测 量 图钉 的 长度 、 食指 的 长
能 。
关 键 词 实践活动 探 究性 学习 素质提高
为 了 让 学生 乐 于学 数 学 ,学 好 数 学 ,提 高 数 学 实 践 能 力 ,有 效 应 ,达 到 共 同发 展提 高的 目的 。 效 地 提 高 学 生 的 数 学 综 合 素 养 ,我 们 要 广 辟 渠 道 ,组 织 学 生 开 展
试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

试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从传统的课堂任课教学逐渐走向开放式教学,即将课堂搬到课外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综合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印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快乐的进行学习,尤以在小学课堂中极为明显,一方面小学生心智处于成长阶段,孩子天生好动、好玩、好奇的性格也决定了利用实践教学的可行性,今天,本文就小学数学总额时间活动的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实践活动;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通过数学活动,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活动课一直被广大数学教师所重视。
但因该课缺少系统的内容,且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部分教师在操作中有意无意将其上成了补习课、辅导课等。
所以就当前数学活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什么是数学活动课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实践和思维想象,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
它不同于学科教学,但又与学科教学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数学活动课是对数学学科的延伸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精心设计、激发热情,让学生想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精选题材。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有一定的结构性,它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而且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具有层次性,这是由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知识、经历和心理水平不同所决定的。
例如,低年级的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从自然景物中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玩中体味数学价值,整节课的教学充满情趣性。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解析与教学建议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解析与教学建议引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教版小学16年级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1. 一年级一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围绕数的认识和基本运算展开。
具体活动包括:数学乐园:通过说、圈、数等方式加强对数的认识和组成。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认识数字的形状和数量。
摆一摆,想一想:通过摆放物品,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和组合。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小物件,如积木、玩具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对数的直观认识。
购物游戏: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通过数钱和找零,理解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型“超市”,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进行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
2. 二年级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数的认识和基本运算。
具体活动包括:小小设计师:利用平移和对称的知识,设计图案和进行剪纸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折纸和剪纸,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设计出各种对称图案。
量一量,比一比:通过长度的估计和测量,帮助学生建立对长度的直观认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测量教室、课桌、文具等物品的长度,并进行比较和记录。
时间小达人:通过制作时间表和日历,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
学生可以制作自己的时间表,记录每天的活动安排,培养时间管理的意识。
3. 三年级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始涉及更多的实际应用。
具体活动包括:制作活动日历:通过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制作日历,理解时间的概念。
学生可以设计并制作自己的活动日历,记录重要的节日和活动。
小学各科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引言小学教育是人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各科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探讨小学各科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
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1. 诗歌朗诵比赛:通过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故事接龙:让学生分组,每组轮流讲述一个故事,要求下一个学生接着上一个故事继续讲下去,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手抄报制作:让学生以课文为主题,制作手抄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4. 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
三、数学教学实践活动1. 数学游戏: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个数学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4. 数学竞赛:举办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四、英语教学实践活动1. 英语角:组织英语角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英语口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2. 英语歌曲比赛:举办英语歌曲比赛,让学生在唱歌中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3. 英语短剧表演:让学生分组,自编自导自演英语短剧,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英语阅读活动:鼓励学生阅读英文绘本、故事书等,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五、科学教学实践活动1. 实验探究:让学生参与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观察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科学制作: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科学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科学知识竞赛:举办科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六、美术教学实践活动1. 画画比赛:举办画画比赛,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绘画技巧。
小学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初探

小学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初探作者:程明报来源:《新课程·中旬》2017年第05期摘要:综合实践课顾名思义就是一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到知识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开展是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一要求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并不断创新有关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法,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综合实践;游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的具体要求之一。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学习,从而掌握知识。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反思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很多学生可能还不适应这样的转变,所以才会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中慢慢改善自己对小学生活的不适应。
但这只是表面,实际情况是现在的小学低年级教师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候,还是按照传统的讲课模式,并没有让低年级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这门活动课丧失了开设的本意。
还有一种情况是数学任课教师没有特别重视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心智和认知能力不健全的情况,没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使得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丧失活力,使这门课程丧失了原有的价值。
二、构建小学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策略(一)联系现实,以境入学数学这个学科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度,因为小学数学的学习不同于幼儿园的数学学习,小学数学需要他们能够把数学知识组建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只像幼儿园数学学习那样只是认识数字,了解数字的含义。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小商店》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就可以利用联系现实、以境入学这一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和体会

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和体会赵弘扬摘要:数学综合与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具蕴含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精心准备,巧妙设计,让学生充分探究生活,提高动手实践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为本知识性趣味性综合性有效指导引言:实践与综合活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对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认识及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却发现周围许多教师不重视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认为综合与实践难以开展和实施,将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等同于一般的数学课、兴趣课或复习课。
2011年版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开设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设置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的必然。
针对此种情况,本人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一、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形式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而进行,学生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设计“综合与实践“活动就要根据学生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奇妙的密铺世界》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美丽的图案是由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辅成的?学生略加思考后,纷纷举手,有的说:铺好的木地板、人行横道上铺好的花砖、裙摆上美丽的花边……。
接着再问:你能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平面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吗?在老师语言的刺激和欣赏美丽图片视觉的冲击下,个个兴趣盎然,都迫不及待,想一试身手。
当学生们设计完成后,我要求学生展示作品并说说“你们是怎样铺的呢?铺的时候有空隙吗?他们重叠了吗?”学生在老师几个问题的指引下很容易发现铺时没有空隙也没有重叠,最后教师再统一密铺的含义:像这样把相同的平面图形不重叠、中间没有空隙的铺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平面图形的密铺。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的开展

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 , 就 会 收 到 事 半 功倍 的效 果 。 例如 : 教学 “ 人 民币 的 认 识 ” 一课 后 . 开展“ 小小商店” 课 内 游戏 . 让学生 分别扮演顾客和 售货员 , 体验购 物的步骤 , 掌 握 简 单 的人 民币 加 减 计 算 。有 的老 师 还 在 游 戏 中设 计 了 为 希望 工程献爱心捐款活动 . 使 学 生 受 到 了 一定 的思 想 道 德 教 育 。 这 个实践活动的设计 , 比简 单 的人 民币 计算 教学 效 果 要 好 得 多 。
( 三) 实 际测 量 实践 活 动 。
、
这 类 实 践 活 动 主 要 针 对 数 学 教 学 中“ 量与量的计量” 。我 在教学“ 克、 千克 、 吨” 的认识时 , 根据以往的经验 , 学 生 一 般 都 能 正 确 地 进 行 单 位 换 算 和 简 单 的计 算 ,但 在 实 际运 用 这 些 单 位时, 如妈妈 体重5 2 ( ) , 一个苹 果重 l O 0 ( ) , 往 往 会 闹 出一 些 笑 话 。 这 说 明学 生 对 这 些 单 位建 立 的表 象 是 模 糊 的 。 于 是 我 设 计 了 一 节 实 践 活 动 课 .让 学 生 实 际称 一 称 生 活 中常 见 的物 品 质 量 、 同学 的体 重 等 , 帮 助 学 生 进 一 步 建 立 重 量 单 位 的表 象 。 ( 四) 观察 、 调 查 实践 活 动 。 数学来源于实践。现实生活 、 生产中处处蕴藏数学问题 , 教 师 应 创 造 条件 , 让学生走出校门, 走 向社 会 , 了解 数 学 在T 农 业 生 产 生 活 巾 的应 用 . 体 验 数 学 的价 值 , 树 立 学 好 数学 的信 心 。 例如 : 《 吸炯有害》 一节 实践 活 动 , 让 学 生 调 查 家 庭 巾 吸炯 人数 、 香 烟品牌 、 香 炯价 钱 , 同 时 调 查 一 名 学 生 一 年 学 习 费 用 是多少钱 。 核 算 浪 费 的这 些 钱 可 以 资 助 多 少 名 失 学 儿 童 等 , 使 学生利用数字的对 比. 进 一 步加 深对 吸 炯 危 害 的认 识 , 增 强 社 会责任感 。 又如 : 组织学生 到附近工厂参观学习 , 请 厂 里 的领 导 讲 近 年来工厂的发展变化 、 效 益 增 长情 况 , 体 会 改 革 开 放 以来 1 二 厂 的 巨大 变 化 。 三、 开展 数 学 实 践 活 动 教 学 应 注 意 的 问题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综合实践活动初探作者:王维中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4年第02期【摘要】在新课程的理念引领下,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课外作业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开放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在课外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和提高。
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发展能力的机会,有效地实现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各学科课之间的整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综合实践活动现代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终身教育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在新课程的理念引领下,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课外作业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开放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在课外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和提高。
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发展能力的机会,有效地实现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各学科课之间的整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课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整合了学习资源数学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包括课内和课外知识,有时用到的是跨学科的知识,有时用到的数据必须亲力所为,有时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
为了使数学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质量高、效果好,教师首先要准备好可行性的活动方案,把实践活动的内容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成若干个小的部分,学生对活动的参与不仅仅是行为上的参与,更应是情感心理思维的参与,有的时候更需要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来完成一个问题。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调查时间,让学生掌握调查的方式、方法,只有学生把所需的资料准备充分,才能保证后面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最后,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在作业汇报展示的过程中,在展示成果时,其他学生不仅要做观众,而且要参与评析,使之成为活动的主人,通过观察和适时地提问,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找到相应的对策,教师要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实践活动》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实践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难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践活动素材3.学生作品展示板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一幅校园风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中有哪些数学元素。
(二)实践活动一:数学趣味游戏1.游戏介绍(1)教师简要介绍游戏规则。
(2)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队长。
2.游戏过程(1)教师出示游戏素材,学生根据素材内容,完成相应的数学任务。
(2)队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收获。
(三)实践活动二:生活中的数学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场景,如购物、旅行等。
2.学生根据生活场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学生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各组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实践活动三:数学小剧场1.学生分组,每组编排一个数学小剧本。
2.各组表演数学小剧场,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1.学生分享本次实践活动的收获。
3.学生填写实践活动反馈表。
五、教学反思本次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在活动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合作、探究的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仍存在依赖性强、思考不深入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如和家人一起购物、计算家庭开支等。
2.开展数学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结合节日,开展数学主题实践活动,如元宵节的灯笼制作、端午节的粽子计数等。
4.组织学生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如数学兴趣小组、数学竞赛等。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摘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兴趣的重要途径。
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是引导和激发学生参与,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力。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扮演着积极参与和合作完成任务的角色,通过实际操作提升数学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践活动的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的提高得以体现。
未来,应当继续探索不同形式和方法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挑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初探,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背景介绍、实施方法、实践效果、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总结、展望、提高数学能力、激发兴趣、合作完成任务、发展方向、挑战。
1. 引言1.1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数学教育中的一种新形式,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实施方法、实践效果、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等方面探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实践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将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体验。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能够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借鉴。
在未来,我们还需不断探索创新,针对实际情况设计更加贴近学生需求的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背景介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指结合数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形式,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兴趣。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
在实践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初探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

教海探索初探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邹礼慧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开始阶段,这个时期对学生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学科——数学,必须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关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改革,教师必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重视培养积极探索、主动认知、积极实践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问题与对策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1.忽略问题明显,教学效果不佳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应引起数学教师的充分重视。
但是,从实践效果的角度来看,小学综合数学实践活动课长期以来一直被教师忽略,活动效果始终难以达到预期。
主要原因是教学工作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还没有完全摆脱填鸭式教学的影响。
例如,分数始终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指标,教学工作始终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而很少强调全面的实践活动课,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缺位问题明显,教学质量低下从过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情况来看,教师一直是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师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任务和要求,合理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
根据预设的教学程序演示相关教程,并要求学生对给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在这样的活动中,个别学生在培养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再加上综合数学实践课的定位目标不明确,经常会出现诸如活动衔接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
3.教师的实践精神不足,情绪不高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主要实施目标是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真正增加对知识探索的热情,因此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去引导学生,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
如果老师情绪平平,学生将不可避免地感到无聊,并且很快就会产生厌烦情绪。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措施分析1.增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根据相关调查,有趣的教学方法被认为是小学生最认可的教学方法之一。
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为出发点,选择多种有趣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环节探讨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环节探讨作者:宋文荣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17期摘要: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突破之一是把“综合实践活动”加入了内容标准,对于这一全新的教学内容,如何把握其精神实质,体现“实践活动”教学的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等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
同时,“实践活动”教学涉及各个年级,已成为数学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研究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内容进行探索,并在探索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其教学意义在于:(一)全员参与,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全员参与。
只有人人都投身活动,才能在活动中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不断追求新知的积极情感,才能体现活动的价值。
(二)自主参与,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开展“实践活动”教学中,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教师在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与互动中顺势引导,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加以探索,从而在探索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合作探究,培养學生具有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小组划分对实施“实践活动”教学十分重要。
因为这种形式可以根据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的需要,因地制宜地灵活安排座位,有利于形成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学环境情境,便于学生交流、合作、探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乐于合作的精神,从而养成不断追求、进取的精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特点(一)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活动的内容往往超越数学范围。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探究活动。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数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应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探索数学探究活动的理论基础,构建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活动模式。
2.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分析数学探究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数学探究活动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构建知识体系。
(2)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
(3)情境教学理论: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数学探究活动的设计(1)活动主题的选择: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确定探究活动主题。
(2)活动目标的确立:明确活动目标,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活动步骤的设计:将活动分为导入、探究、总结、拓展四个环节。
(4)活动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教材、网络、生活等资源,丰富活动内容。
3. 数学探究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课堂教学中应用:将探究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课后作业应用:设计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课外活动应用: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科技活动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 数学探究活动应用效果的分析(1)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通过设计、组织、评价探究活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3)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探究活动有助于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初探湖南省武冈市湾头桥镇中心小学刘秋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
”由此可见,新课程是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
可以这么说,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鉴于此,我校参与了市《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课题研究活动。
我们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也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的区别与联系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老师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实践活动课的认识问题。
如有的认为,数学实践活动就是以往学校开展的数学课外活动;有的认为,数学教学中的直观性教学活动,如实验、演示、操作、测量等就是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
这实质是对什么是数学实践活动课,它与数学课及其它数学活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认识不清楚。
数学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
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的联系与区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从课程设置地位看,数学课处于主导地位,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处于辅助地位。
2.从教学目标看,数学课有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其具体教学目标统一且稳定,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达标。
而数学实践活动不对学生个体作统一的要求,一般不要求人人都懂,个个都会,只要求积极参与,尽情投入。
因而,数学实践活动的考核评定不像数学课那样严密和定量化,主要是让学生的自我和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自己及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3.从教学内容看,学科课有较稳定的教学内容,教材有严密的、科学的编排体系。
而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要求不很严密,活动内容主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发展数学、掌握数学。
4.从活动的空间来看,数学课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居于主导地位。
实践活动一般不受课堂限制,可以灵活选择,既可以选择在课堂内或课堂外进行,也可以在社区或大自然中进行。
5.从学生所处的状态和地位来看,实践活动表现为学生的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学生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居于主体地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思想,包含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设计活动,同时要保证教师的指导地位,忌放任自流。
它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生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它们内容相辅相成。
数学课就为数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基础和一定的内容来源;反过来,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又会受到数学课内容和教学进程的制约。
在育人功能上相互补充,使学生个性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有特色发展。
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与数学课两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紧密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原则1.自主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活动。
2.实践性原则: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探索的过程、尝试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
让他们在活动中多动手实践,多动脑思考和多动口表达。
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3.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原则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灵魂。
以激发儿童的学习、钻研的兴趣为着眼点,目标设计、题目拟定、内容安排、形式选择、情境创设、效果评价等都应体现趣味性,使学生乐意参与,达到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4.异步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起步上不同,效果有异,在发展上不受限制,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因材施教,个别指导,要在不加重学生负担前提下,适量适度地开展,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长,各尽所能。
5.开放性原则: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充分自由,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和灵活的活动时间。
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活动成果的呈现,教师基本不加限制,学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创新。
三、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数学实践活动不同于数学课,但它也存在着一个教与学的问题,也有一个教学过程的问题。
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
该过程是围绕各个活动课题(或活动主题)的主要任务而展开的,一般地说实践活动的基本教学过程是:选择确定课题──制定活动方案──收集信息(或准备材料)──动手实验(或其他实践活动)──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总结评价。
这里,“选择确定课题”实质上是对实践活动进行定向,包括激发实践活动意向、确定实践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明确实践活动目的、协定实践活动程序等;“表达陈述”是指将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成果用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展览等形式表示出来,并作出相应的解释。
一般是撰写活动报告或活动体会。
实践活动的总结包括过程总结、结果分析、交流甚至答辩等活动。
对实践过程的总结,侧重在学生反思探究、实践中的得失,如。
“我懂得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方法”、“我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得失”、“我打算如何改进”等。
但在数学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一定要局限于这几个步骤。
有人把数学实践活动确定为五个步骤:材料准备、教师示范、学生实践、成果展示和总结评价。
可见,在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其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运用和创新意识1.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自主参与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
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一节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标准。
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便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一年级“数学乐园”实践活动课中,用“虎口脱险”的游戏,将学生带进愉悦的童话世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无味。
课前老师在操场上画上地画。
一只老虎蹲在小白兔下山的出口处,准备吃了它,小白兔必须按1到9的顺序下山,才能脱离危险,教师请同学们都来当一回小白兔,亲自走一走。
再如,学习认识图形知识后,进行实践活动,首先要征求学生的意见,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然后,同学间相互设计活动游戏,可以用七巧板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可以找出“变形金刚”、“忍者神龟”、小步枪等玩具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布置活动场地,自备活动道具,最后,由学生总结活动的收获,评选最佳活动选手。
各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决定,这就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运用意识数学课是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知识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
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适时创设环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
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在创造的过程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在学习统计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家禽和调查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等实例活动,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习画“√”的方法记录调查获得的信息,学习用方块表示统计的对象和结果,通过“从图里你知道些什么?”“你还发现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感知怎样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从而做出判断。
这样,学生在经历简单统计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又能巩固知识,发展学生思维。
又如教学“归一问题”的应用题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有的深入到工厂,了解一周内全车间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有的深入到商店,了解商品的价格等。
当课堂上出示学生自己收集的素材编成的题目时,学生觉得十分亲切,并且学生在掌握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之后,还能根据自己调查来的数据与事例编成归一应用题。
这样,就促使学生进一步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收集具体素材,将实际问题经过综合、概括、抽象之后,设计成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素材,提炼出适合学生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就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学认为人的创新意识不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活跃在形成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只有认知发展的积极活动,才能释放创造潜能,驱动着发现真理。
教育家皮亚杰说:“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
把活动原则落实于教学过程,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探索发现。
而动手实践是最易于激发儿童的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一旦被激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有创新的火花闪动。
教师恰当地利用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观察物体”中关于平面对称现象学习后,开展平面对称现象的探索活动,在动手实践的探索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这也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