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政策演化过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扶持政策体系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以得到政府 高达 8%的补 贴 。 0
者” 制度 推进农业 结构改 革 , 实现 农业经 营相 关政 策 的 政策 主要 表现在 为农贷利 息补贴 制度 。 制度贷款 属于长 目标 , 即确立“ 理想农 业结构” 实现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
2农业支持政策体 系 .
期低 息贷款 , 按政府 干预 的方 式 不同分 为三种 : 吸收 各
1 业政 策的基本背 景 . 农
粮 食管理 法作了多次调整 。对于其他农产 品 , 根据其不
同特 陛及市场 反应 ,日本政府还 制定 了价 格稳定制度 、 建 了 日本较 为完善的价格 支持制度 , 很大程度上稳定 在
了农产品市场。
本土壤贫瘠 , 主要为黑土 、 炭土以及泛碱土 , 泥 大部 分冲 g" 1 f  ̄差额 补贴 制度以及 价格平准基金 制度 , 这些措施构
生产资料购置补 贴 。凡是 方面进 行了重大调整。在农业经营相关政 策中 , 中培 贴的费用主要是 由国库承担 ; 集
养农 业经营重点对象又是重中之重。 作为培养对象 的农 按一定标准联合起来集体进行 平整耕地 的 , 置农业 在购 5% 业经营体 担负着 提高 自给 率 、保 证食物供 给 的任 务 因 机械 、构建 农用设 施方面 的费用 ,0 可 以从 中央财政
此, 应把政 策措施 的重点放在 “ 业经营培 养对象 ” , 农 上
得到补贴 ,5 可以从都府县得到补贴 , 余 2% 2% 其 5 N可以
有 并确定 具体方 法。通 过加大大家庭经营规模 、 推进农业 从接受 国家补贴 的金融机 构得 到贷款 , 些地方 市町村
经营法人化进程 , 完善农业结构 。 日本期望 以“ 认定农业 财政 还要补贴 1. 制度贷款 。 日本政 府 的农 业信贷 2 %; 5
日本农业现代化对我国的启示
2 .适 度 的 规 模 化 经 营 。我 国 地 少 人 多 的 基 本 国 情 , 决 定 了我们不 可能 像 欧美 国家一 样 , 通 过 大 规模 化 的经 营 , 实 现
身 山地 较多 , 水 田较 多 并 且 分 散经 营 的土 地 条件 , 采取 了因 地 制宜 的针 对性做 法 。主要是 开 发各 种各 样 的特 殊 机 械 , 比
产 业 经 济
日本 农 业 现 代 化对 我 国的 启示
翟 秀 丽
( 山 东省 东阿 县 农 业 局 , 山 东 聊城 2 5 2 2 0 0 )
3 . 特色化 发展 路 径 。“ 一 村 一 品” 是 日本 农 业 产 业 化 的
一
、
引 言
成 功模 式 。所 谓“ 一村 一 品” 即根据 每 地 资源 的 差异 , 打造 出 具 有 当地特 色 的农 产 品 。当 地资 源 的评 估 和 特 色农 产 品 的
管如此 , 这 并 未 改 变 农 业 在 日本 经 济 发 展 中 的 基 础 地 位 , 日 本 政 府 清 楚 的 认 识 到 日本 特 色 农 产 品 对 经 济 发 展 的 巨 大 贡
政府 因地制 宜 , 基 于 自身农 业 特点 实施 了有针 对性 的农业 现 代化 进程 , 主要 是运 用现 代科 学技 术 和科 学管 理方 法 作 用 于
日本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及启示
日本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及启示农业产业化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政策特点。
我国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便已出现农业产业化这种新的农业经营模式,但是,因为重工轻农思想的存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度非常缓慢,相关的法律政策也不尽完善,所以,为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有必要对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进行借鉴。
日本农业产业化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且因为地缘关系、文化传承等相关因素的存在,非常值得我们对其农业产业化的法律政策进行相关研究并进行选择性借鉴。
1 日本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历史演变日本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
并且,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使日本农业的发展面临了巨大的人口压力面对不容乐观的实际情况,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以种种方式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走出了劳动密集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至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目前日本农业现代化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向多功能农业方向发展。
总体而言,日本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后,农业现代化的政策主要是根据工业发展需要而确定的,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1.1 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此时期是为摆脱封建制度以及推广农业新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时期。
明治维新后,日本采取了一条激进的追赶式工业化道路——通过剥削农业来促进工业发展。
所以,这一时期农业政策的重点是提高农产品产量,以保障城市工业发展的低劳动成本和高积累。
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农业的措施.如明治维新时期通过农业协会提供土地改良补贴:对农民实行直接或间接的农业生产技术教育;日本政府于1921年出台了《稻米法》,授权政府控制、调节市场上稻米供给等等。
总之,这一时期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大体上具有以下特点:(1)从废除旧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做起.废除了德川幕府时期一系列的法令,为日本农业发展创立良好的环境;(2)制定和推行“劝农政策”,以推进农业技术的改良和农业生产的发展;(3)注重农业政策的法制化,使农业的发展有法可依;(4)征收关税,以满足国内粮食市场的自给及安全。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的启示【摘要】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在日本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农民提供了经济支持,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该政策的内容包括直接支付、价格支持和农业保险等多种形式。
这些政策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如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资源浪费和市场扭曲。
借鉴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启示,中国可以通过建立更加有效的农业支持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和推动农业现代化。
在未来,中国农业政策应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日本的经验,中国可借鉴其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农业政策,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日本农业补贴政策、中国、启示、背景、重要性、内容、影响、优势、不足、借鉴、意义、农业政策、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可以追溯至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重建阶段。
在此期间,日本政府为了支持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保障农民的利益,实施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补贴政策逐渐成为日本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本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日本农业的特殊性和农业从业人口的减少,日本政府也不断调整和完善补贴政策,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和问题。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背景的形成是为了维护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1.2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性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生计、促进农村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实施补贴政策,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农业生产投入,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农村地区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和市场,扶持农业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还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日本农业支持保护和金融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日本农业支持保护和金融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第40期日本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演变日本是根据农业产业的弱质性较早对农业实行特殊保护的国家。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根据农业产业自身特点和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变化以及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具体要求,因势利导,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农业保护制度和规则。
二战后到上世纪中叶的农业恢复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基本劳动力锐减,加上农业在战争期间遭受严重破坏,致使日本农业完全处于衰退境地。
因此,这一时期日本农业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目标是调整、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
主要措施包括:1946 年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寄生地主制度;1952 年制定了《农地法》,建立了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颁布了《粮食管理法》,对粮食实施直接统治;先后出台了《农业改良助长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等。
通过上述措施,日本农业不仅很快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农业装备水平大为提高,新经营体制得到确立。
1960 年到1970 年的农业发展期。
进入20 世纪60 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进入长达18 年的高速增长期,日本农业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迅速转变。
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也从解决粮食不足、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向解决粮食过剩、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力水平转变。
1961 年,日本制定了《农业基本法》,这标志着日本工业剩余开始回流农业,农业保护进入了新阶段。
《农业基本法》将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缩小工农收入差别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两大目标,通过有选择地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经营者收入,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间发展差异。
同年11 月,又出台了《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用以辅助《农业基本法》目标实现。
实践表明,在《农业基本法》及相关法律带动下,日本农产品价格迅速提高,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户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现代化技术不断改进,农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
日本的农地流转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农地流转是理论界和实践中多年讨论的话题。
它起初是针对我国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造成了土地零散分割,农户经营规模狭小,无法实现土地的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经营,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障碍,迫切需要土地进行有序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营。
另一方面,进行农地的合理流转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出让地农民能够安心的进行工作,同样使接收地农民能够安心生产。
关于农地流转问题,学者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研究。
例如,李录堂(1994)认为,要使农地流转起来,首先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民职业保障问题。
冷崇总(1999)认为农地产权分离是使用权流转的首要条件;农地产权市场化是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根本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条件;剥离农地社会保障功能是农地使用权流转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初玉岗(2001)认为土地流转不畅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流转制度和土地供给方面,而是在于这种流转方面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因此,当前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点应是大力培育企业家型农户和农民。
而何静(2001)认为必须赋予农地使用权流转一定的法律保障;在法律法规中界定“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具体权利;强化使用权的继承权;明确使用权有偿转让的合法性,并对有偿额进行量化;规定各种流转形式的流转期限及因土地流转涉及的乡村税费负担问题。
尽管近几年农地流转发展态势良好,但总的来说,农地流转的发生率仍然偏低,在农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的来说,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该流转的农地绝大部分流不起来。
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是一部分农户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即使荒芜土地,也不愿意流转。
有许多农户出于对其退路的考虑,即使不种承包地,也不愿将其转让。
其次,农地流转缺乏利益激励机制,即使有农户愿意流转其土地,也有可能转不出去。
绝大部分农户流转其土地的真正原因是种地无利可图。
在这种情况下,其它农户即使无地耕种,也不愿意租地。
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日本农业自然资源稀缺,人均耕地不足0.05hm2,境内多山地和坡地,农业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漫长过程。
“二战”前,农业土地占有制度和农村产业结构都有细微改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较低。
“二战”后,日本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发生了相应变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迅猛增长,经济实力为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本高度重视生化技术,广泛推广优良畜禽品种,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人才教育,为本国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日本农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与本国国情特点相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特点突出表现为经营规模小,专业农户少,农业集约化水平高,单位耕地面积固定资本额大,农业基础设施好,农业生产向工业化发展等。
农户平均拥有农业固定资本额快速增长,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地改良,很多农村实现了田园化,土地生产率高,农产品质量好。
农户与产前、产后部门紧密联系,可以在生产方面得到有关机构的支持,日本从中央到町村建立了各种为农户生产生活服务的农业协同组合,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
2.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的做法日本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包括贸易保护政策、价格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等。
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农业进口数量逐渐增多,政府采取保护农产品生产政策,将重要农产品指定为国家贸易项目,不实行自贸,限定农产品贸易项目,严格限制进口数量。
由于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率高,日本农业投入大,只能通过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农业。
日本现行农品价格政策主要有管理价格制度、稳定价格制度、稳定价格基金制度等。
农产品价格制度弊端较多,但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政府重视农业投资,各级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增速很快,用于农业直接投资的,主要是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发放补助金,对不同种类主体费用负担比例作出明确规定。
对农林水产金融,日本以农协等系统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机构共同承担,国家地方公共团体融通资金,对民间金融机构借款实行系列政策性金融。
日本农业环保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环保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的农业发展基础与我国相似: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力低下,主要是以家庭为基础、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型的农业经营方式;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日本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农产品产量虽然大幅度提高,但是农药残留、农产品品质降低、水质恶化等问题相继出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危机;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被提出后,日本及时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使农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日本农业环保政策的演变历程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和坏境污染问题时对现有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入反思而提出的发展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遵循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高速增长型发展模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农药、化肥、农用地膜等残留物污染、牲畜粪尿污染等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日本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按照其演变历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政策主要以提高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农业环境污染没有受到重视。
二战后日本大量使用了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和农药制品,虽然粮食等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但是农业环境遭受了严重污染,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这个时期的环境保护政策主要是针对工业企业的排污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噪音规则法》等。
1961年颁布的《农业基本法》是以提高衣业劳动生产率、保护农业为目标的法律,并没有涉及农业环境问题。
《农业基本法》在改善农业牛产条件,减小工农业收入差别,提高粮食供给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也导致了农产品品质下降、农药残留、水环境污染、土壤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农产品供求状况的改变、环境污染对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环境政策的影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在日本逐渐得到重视。
发展动态:日本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做法和启示
发展动态:日本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做法和启示2017年初,日本政府向国会提交了《农业竞争力强化支援法案》等7项法案,试图革除积弊、多管齐下提高农业竞争力。
中国和日本同为东亚小农的典型代表,人多地少的农业发展条件基本相同。
目前我国正面临重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艰巨任务,日本实行高度支持保护政策留下的教训、提高农业竞争力积累的经验,能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应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邀请,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赴日本进行了调研,形成了一些初步认识。
一、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积累的突出问题经过半个多世纪努力,日本农业已实现现代化,农户收入水平超过城市家庭,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相差无几。
但受资源禀赋、过度保护等因素影响,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并非完美。
(一)农业生产萎缩、食物自给率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把促进农业增产放在优先位置。
1961年《农业基本法》颁布后,农业生产总体水平仍在提高,以1960/64为100,1985/89达到134,但此后持续萎缩,2000/04仅为115。
从具体产品看,麦类、豆类和薯类生产从1960/64的100,分别持续萎缩至2000/04的40、46和53;大米生产从1960/64的100,提高到1965/69的107,此后一路下滑至2000/04的70;蔬菜和水果生产从1960/64的100,分别提高至1985/89的147和194,此后逐步下滑至2000/04的121和150;畜产品生产从1960/64的100,提高至1990/94的313,此后也逐步下滑至2000/04的286。
受生产萎缩、消费增加影响,日本按热量计算的食物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一路下滑至2015年的39%。
(二)土地规模经营进展缓慢、农户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日益严重为铲除军国主义复活的土壤、防止土地再次兼并,1951年和1952年美国占领军先后推动出台了《农业委员会法》和《农地法》,对农村土地买卖、租赁做出严格限制。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的启示(2)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的启示(2)■学者论坛■程国强对农业实行补贴是世界发达国家(地区)的通行做法。
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多年来的农业补贴政策实践与经验,对现阶段中国建立完善的农业补贴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启示第一,政策目标清晰、指向明确。
综合来看,发达国家(地区)在实行农业补贴政策的初期阶段,为防止政策目标泛化,大多根据具体的政策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要求各种补贴支持措施目标清晰、指向明确、分工合理,避免各类补贴措施出现整合一体、边际效应下降问题。
如欧盟早期农业补贴政策目标主要针对解决共同体市场农产品短缺、保障粮食等问题,因此采取了“目标价格”、“门槛价格”和“干预价格”等严密、精致的价格干预机制。
第二,价格支持始终是基础性措施。
尽管各国农业资源条件差异较大,政策目标也不尽一致,但价格支持始终是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基础性措施。
其中,最低保护价是各国使用比较普遍的价格支持措施。
如美国采取与信贷支持相结合的最低保护价制度,虽然70多年来对操作方式进行多次调整,目前仍然是其农业补贴政策的基石。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价格支持政策指向明确,操作相对简单,作用直接,见效较快。
其缺点是扭曲市场信号,若长期实施,将导致农产品过剩,使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第三,从价格支持逐步向收入补贴转型。
为减少农产品过剩、缓解居高不下的财政支出压力、适应WTO规则,发达国家逐步调减价格支持,转向收入直接补贴。
比如日本自2004年开始改革稻米管理价格制度,实行“水稻生产收入稳定计划”,对种植水稻的农户实行差价补贴政策。
第四,以挂钩直接补贴为主。
发达国家(地区)近年实行的直接补贴,大多以农产品价格、产量、种植面积(动物数量)、投入品以及农户收入水平等为依据。
如美国的“贷款差额补贴”、日本的“水稻生产收入稳定计划”、韩国“稻米差价补贴”等与产量和价格挂钩;美国的“反周期补贴”、日本的“稻米差价补贴”与现行市场价格挂钩,欧盟的“补偿性补贴”以农作物种植面积、牲畜数量为依据。
关于日本农地制度中关于农地保护的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于日本农地制度中关于农地保护的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关键词】:日本农地制度;农地保护;政策【论文摘要】:在分析了日本农地制度中关于农地保护的制度后,能够对我国当前的农地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对于今后保护农用地不受侵犯,保护我国农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理论及政策上的建议。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革,各种土地违法案件时有发生,据统计,仅2005年一年,全国发生的土地违法案件就超过了30万起,2006年上半年,各类土地违法案件就发生了17万起,我国的土地特别是农村土地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危险,再加上由于人为及自然灾害的原因,我国农地面积正日益萎缩,全国耕地面积保有量18亿亩的目标也正受到威胁。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基本生活的保障,农村土地的安全及有效保护,事关我国8亿农民的生机,关系到我国整个农业的基础地位的稳固及整个经济的长远发展。
本文拟通过对日本农地制度中关于农地保护的政策的介绍,找出能够对我国农地保护的借鉴之处,对完善和加强我国的农地保护政策,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日本农地关于农地保护的政策1 通过管制加强农地的保护日本在1952年制订《农地法》,该法的出台标志着日本农地制度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开始,此时的《农地法》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农地为出发点,制定了相当严厉的管制措施,包括对农地所有的管制,农地使用的管制,农地交易的管制,农地流转及转用的管制等等,日本的农地法从1952年制定起,先后经过了六次修改,但旨在加强农地保护和维持“耕作者主义”的目的却没有变化,而是始终通过权力管制和转用管制两个主要手段加强对农地的保护。
例如在权利转移方面,制定了三个基本条件:⑴禁止以非耕作目的的农地权利取得;⑵如果是个人,要满足经常从事农业生产的条件;如果是法人,要满足农业生产法人的条件;⑶须有效利用农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转用管制方面,《农地法》规定,不论是自耕者,还是非自耕者,还是企业法人或者股份制企业法人,农地转用都应以不脱离农业生产和利用为原则。
日本农业支持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 四) 农协 发展支持政 策 农协 是 连 接农 户 和政 府之 间 的重 要桥 梁 和纽 带。1 9 4 7 年 农协 法颁 布 以后 ,为 了支 持农协 的 事 业 ,E t 本政 府制 定 和实 施 了农 协发 展支 持政 策 , 包括 免除 营业 收益税 和 营业 税 、农 协所得税 3 种税 目,政府对农 协建设仓库 、增加 固定设施投 资等提 供8 0 %的补贴 。 日本农协得 到政 府的大力支持 ,对 农 民生活及 农业 的生产起到 了非常重要 的作用。首 先 ,对农 户提供生产指导 。农协对农 民提供全面 的 生产 指导 ,具体包括农作物栽 培技术 、优 良品种 、 农业 生产计划 、种植业结构调整等 。此外 ,还借助 农协 自身优势 ,加大农产 品的开发 力度 ,以增加农 民的经济效益 。其次 ,尽可 能促进农 产品销售 。农 协促进销售 的办法 主要有两 种 :一是在农 协 内部寻 找和确定市场 营销能手 ,并 聘请其担任营销部 的经 理 ;二是从社会上选 择招募 擅长市场营销 的人才 。 正 因为 如此 , 日本农 协 的 营销人 员都 具 备相 当 的 销售 经验 ,这 样极 大 程度 的 提高 了营 销效 率 。第 三 ,对 生产 生 活资 料实 施集 中采 购 ,以降低 生 产 成 本 。 日本 农协 根 据社 员 的具体 需 求集 中统 一 的 从 厂家 批 发所需 生 产 资料 ,以减少 流通 环节 ,相 对 于零 售 价 ,社 员获得 生 产资 料 的价 格要便 宜 很 多 ,这 样 就在 一定 程 度上 降低 了成 本 。第 四 ,信 用 合作 。 日本 法律 规定 农 协可 以 自行 办理 信用 事 业 。这 样 ,农 协 的信 用社 不但 吸 收有 剩余 资金 社 员 的剩 余 且不 急用 财 产 ,而且 还对 那 些需 要资 金
日本农业现代化历程及对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启示
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强化政 府对农业生产各方 面的支援 ,一些 涨 。这些 因素大大削弱了 日本 主要 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虽 部门逐步克服 “ 人多 地少”的天然劣势 ,创造了农业现代化 然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 以工促农 ,强化对农业的财政支持 等 高速发展的奇迹 ;但 在大田作物部 门,由于生产 规模扩大有 措施 ,但这些并没有解决 日本农业的高成本和 国际竞争力衰 限 , 日本 一 直 没 有摆 脱 其 产 品 的 国 际 竞 争 力 和 自给 率 大 幅 下 退的局面 。 日本农产品的总体自给率大幅度下降。 降问题 的困扰 。 3 . 完善阶段
二战失败使 日本经济 受到严重影响 ,工业和城市经济损
伴随经济 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重工业 的发 展 ,日本农村劳
失惨重 ,大量退役 、归国人员返回落农村 。为了维护战后 困 动力 大量 外流 ,农业就业人 口大幅减少 ,农业现代化发展也 难 时期 的社 会稳定 ,政府一度 维持着战时遗 留下来的农产品 面临巨大 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实现农 业机械化和提高 价格统 制制 度 。但 日本经 济很 快恢 复 ,经过 2 0世纪 5 o年 农 业劳动 生产率 ,日本政 府结合本 国实 际 ,在 16一9 9年 9 l19 间 ,通 过 对 旧 的 农 地 法 、食 粮 法 等 法 律 进行 修 改 和 完 善 ,采 代 、6 o年 代 的经 济高 速发 展 , 日本 经 济 一 跃 发 展 成 为 仅 次 于
系列 促进 农业发展 的措施 。主要通过制定法令 和提高土地 展模式 ,农业 发展逐步产业化 、农村振兴逐 步加 强 、食品安 产 出率的途径增加单 位面积产 量和农业总产 量。这些措施逐 全体系逐步完善 ,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最 陕的国家之一 。
日本农业标准化实施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标准化实施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内容提要】日本农业标准化使日本成为世界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对中国正在探索中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由于日本国内没有系统提出农业标准化概念,农业标准实施分散于农业系统的不同部门,本文尝试从农业生产标准和最终农产品标准两个纬度,系统整理日本农业标准化体系及实施过程,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相关启示。
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促进中国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在人多地少、农业小规模经营、农产品的消费和流通等农业经济客观条件方面与中国极其相似,不同的是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由于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使日本成为世界上食品安全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因此,以日本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发展历程和现状,对中国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及提升中国农产品竞争力,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农业生产作业标准(一)地方农业生产作业标准各地农业改良普及机构以及农业协同组织根据地方气候、土壤等特点,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标准。
《日本农业改良助长法》规定,为了使农民学到与农业经营及农村生活相关的实用知识,并能进行有效运用,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展“协同农业普及业务”。
农业改良普及机构根据每年气候变化情况,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以及施药时间调整建议,帮助农户根据当地气候情况使用农药和化肥,灵活变动实施。
为了使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业经营技术等相关信息能够传递到更多农户,农业改良普及员还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把各种农业信息,如区域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数据、有针对性的病虫害对策研究数据、气温及降水等气象信息以及相应的农业技术指导策略等,公布在农业改良普及机构的主页上,供农户决策使用。
日本农业农村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农村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李兴华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08期摘要:日本农业农村政策经历了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调整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演变过程。
形成了以法制化程度高、政府补贴力度大和注重农业多功能为特色的政策体系。
目前,日本着力发展提升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持农业农村多功能的政策。
日本农业农村政策的演变历程对中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具有启发意义,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法治乡村振兴、加大补贴力度,增加补贴项目和促进产业融合,增强农业多功能性。
关键词:日本农业农村政策;乡村振兴;启示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而后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提出了若干意见。
农业农村的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日本农业农村与中国在人口分布、建设历程以及文化传统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步入发达国家之列。
但这一过程之中,受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农村人才、资金等要素加速流失,导致农村人口减少且老龄化严重、农业劳动力后继无人等问题,农村经济社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
日本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来农村培育产业、活化乡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至今,日本已形成小农背景下具有特色的乡村发展政策体系和具体做法。
梳理日本农业农村政策演变历程,分析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一. 日本农业农村发展状况日本农业用地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12.3%,2017农村人口11073万,占人口总数的8.5%。
日本农业承担着保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文化传承等一系列功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日本国土面积小,土地资源本就十分有限,随着工业进程的发展,农业用地逐年减少;与此同时,随着城乡差距逐渐加大,农村人口以及农业从业者数量也逐年减少,这些情况对日本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赵世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郭建军1.必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能否做到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效益和前途。
日本的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小规模经营的现状,造成了农业的成本高、生产率低,制约了农业的集约化发展。
吸取日本的教训,加大土地的流转力度,搞好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要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农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农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
日本农业发展陷入困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结构调整滞后。
就种植业结构来看,基本上囿于传统的种植模式,几十年一贯制。
就大农业内部结构来看,没有突出畜牧业的主体地位。
结构调整的滞后,导致农业的产量和效益低下,食物自给率不高。
据资料介绍,日本按供给热量计算的`综合食物自给率1997年已下降到40%,除大米外,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自给率近乎于零,肉类低于60%,饲料作物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要增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食品自给率,必须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我国提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对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3.要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
日本的农协作为农业的最广泛组织,对促进日本农业经济发展、恢复政治稳定、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吸收日本重视发展农协的成功经验,引导农户由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向大市场迈进,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坚持民办、民营、民管的原则,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要鼓励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而且要重视发展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4.鼓励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日本的农业劳动力严重老化,而且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虽然造成了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下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但促进了日本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加工业、服务业和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以及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引言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粮食供需矛盾愈演愈烈,农业问题再次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农业补贴是政府财政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
日本农业所面临的人地关系紧张、人均资源匮乏等问题与中国情况较为相似,日本政府在农业补贴政策演进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中国对其探研与借鉴。
1 日本农业概况日本国是个岛国,人多地少,国土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27%,相当于中国的1/25,2009年人口1.271亿,居世界第7位。
日本只有12%土地是可耕地,为了弥补此缺点日本使用系统化耕作零碎地,使得日本有世界最高的精密农业成果,单位土地产量世界第一,达到粮食自给率50%只用了5.6万平方公里的农地。
现在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2008年人均gdp为3.42万美元,其中农业对gdp的贡献率为1.4%。
日本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是基于以下背景产生的。
2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2.1 价格支持日本粮食法始于1942年,其农产品价格管理有五种类型:大米等管理价格制度;猪肉、蚕茧等稳定价格制度;甘薯的保证最低价格制度;牛奶、大豆等的差价补贴制度;蔬菜、鸡蛋的价格安定基金制度。
2.2 收入补贴自2012年起,日本农业新政核心是经营者与耕地结合计划,但其推行的基础是直接补贴制度,通过倾斜于规模经营者的新进入农民直接补贴、耕地集中连片补贴、大额信贷利息补贴、青年农民培训补贴和农业公司员工培训补贴等直接补贴政策促进经营规模的扩大。
2.3 政府保障服务日本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比较完善,科研机构由国立和地方公立科研机构、大学、民间科研机构三部分组成。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2.2%;民间科研经费占全国科研经费的40%左右日本农业推广服务则主要通过政府改良及事业和农协的营农指导来开展工作。
日本农地制度的变迁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的开题报告
日本农地制度的变迁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农地制度是一个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制度也面临了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我们正处于推进农村改革和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的关键时期,如何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日本农村经济在20世纪初期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土地经营和土地所有权转移。
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试行土地法,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土地制度和管理机制,推动了信托耕地的发展、改变了租赁制度、为土地所有权转移提供了便利等。
这些经验为我国的农地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目的是基于以上背景,研究日本农地制度的变迁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日本农地制度的变迁进行探讨:1. 日本农地制度的历史演变和政策调整。
本章将简要介绍20世纪初期至今日本农地制度的演变过程,包括土地所有权转移、农村土地信托制度、土地租赁制度等相关政策的实施和调整。
2. 日本农地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本章将通过对比研究,分析研究日本农地制度变迁的启示与借鉴,探讨如何借鉴日本农地制度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发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三、预期结果与意义本文的预期结果是:1. 深入分析日本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变和政策调整,了解日本农地制度的演变过程和原因,为理解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料和参考。
2. 对比分析日本农地制度的变迁与我国的情况,探讨日本农地制度变迁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和借鉴,促进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
3. 提出如何加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建议,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路径。
同时,本文也有助于促进我国与日本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国的农业发展。
韩喜平(2005):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演变及启示,现代日本经济(4)
2005年第4期现代日本经济 No. 4. 2005 (总第142期) Contemporary Economy of Japan (V oI.142)农 业 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演变及启示韩喜平 李二柱(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61)摘要:日本是较早实行农业保护的国家之一,回顾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演变,分析当前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客观效果,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是,农业保护要以法律为准绳,既要根据本国国情,又要充分利用WTO规则制定具体的保护对策,要在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农业保护;农民收入;基础设施 ;财政补贴中图分类号:F330.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5X(2005)04—0055—05 The Evolvement of Japan’s Agricultural Protective Polic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HAN Xi-ping, LI Er-zhu(School of Marxism,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ina)Abstract:Japan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that implemented protective policies for agriculture at an earlier time. The paper,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evolvement of Japan’s agricultural protective policies since the Meiji Reform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chief content and practical effect of these policies of the present Japan, and on a summary of the lessons and experiences gained so far, proposes that protectiv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created for China in the light of both China’s current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WTO’s rules. The paper also proposes that more efforts should be paid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or agriculture,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e, and to raise the country’s competitiveness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tection;farmers’ income;infrastructure;financial subsidy日本是根据农业产业的弱质性较早对农业实行特殊保护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成了具有高度发达的农业,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世人瞩目。本文探讨了日本农业发展政策的演变过程,分析
了日本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政策变化过程,总结其经验,以便能为我国在新形势下研究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
系列问题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日本; 农业政策; 启示
中图分类号: F313.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078( 2012) 04-0132-04
表 1 日本改良品种与有机肥氮肥的适应性比较
标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增加粮食食品生产转向缩 小城乡收入差距上来,实行价格支持和贸易保护 ( 如图 1) 。图 1 主要是日本在农业保护上采取的 措施,在自由贸易市场的前提下,为了防止农产品 的快速上涨或快速下跌,。
1. 7 - 8 世纪的日本农业表现为种植水稻,在 此时期新修了一部分农田水利设施,以保证农业
生产所需,如修建蓄水池。此时期农业政策为简 单新修水利基础发展近乎自然的农业[1]。
2. 德川中期人口密集迅速壮大,大规模的农 田开垦日益凸显。为解决灌溉能力的不足,德川 幕府开始修建灌溉设施和水渠,推动农业发展,为 日本近代农业生产力发展做好了准备。
由贸易市场交易中,政府通过买进和卖出的方式, 划的进出口,主要表现在乌拉圭会合上,日本承诺
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波动,使农 产品价格不至于暴涨和暴跌,影响农民的收益,阻 碍农业生产的再发展; ( 3) 最低价格保护制度,主 要保护大麦、小麦以及加工用的土豆、山芋、甜菜、
除了稻米以外的所有农产品以关税壁垒形势开放 国内市场,但同时提高农产品进口标准( 质量、环 境标准) 。其苛刻的农产品进口制度着重从以下 几个方面体现:
·133·
1. 1945 - 1960 期间: “强制征购”粮食政策向 平、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灌溉面积比重等在发达
“粮食增产”政策转化。日本战后初期是属于一 国家中已处于领先地位。此时期日本农业政策目
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为解决当时的问题,实施 “强制征购粮食”的政策。1945 年 10 月任农林相 的松村谦三的发言揭开了战后耕地改革的序幕, 1946 年的改革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 提高了农民 的 耕 作 积 极 性[3]。 农 业 投 资 随 着 品 种改 良、化 学 肥 料、农 药 的 普 及 也 得 到 了 飞 跃 发 展。( 如表 1)
2. 1960 - 1970 年期间: “基本法农政”时期。 自 1960 年以后,日本经济学家不断强化提出“经 济合理主 义 ”思 想,这 一 度 成 为 当 时 日 本 农 业 政 策制定的基本原则。日本在 1960 年 10 月就提出 《农业的基本问题与基本对策》的咨询报告,并总 结出六大主要影响农业生产率低下的原因。以此 报告为基础,制定并颁布了《农业基本法》。在基 本法的指导下,日本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得到快 速的增长,例如,在 1960 - 1970 期间,农业生产基 本实现机械化、农民收入增加了近两倍[5]。
目标价格之间的差额直接补贴给农民。( 5) 稳定基 行明确标识,这与其说是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不
金制度,由相关政府机构、团体建立的一项基金,以 稳定正常价格减少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下降。
( 二) 农产品的生产补贴 日本农业保护不
如说是对进口农产品的一种限制。 2. 推行优良农产品产地认证制度,保护农产
品质量。在农产品贸易中,日本建立了优良农产
单纯限于农产品价格的支持方面,对农业生产也 品认证制度,对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农产品进
给予补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农业增效,农 行“身份”管理,优良农产品给予认证并授予认证
民增收。在日本农业预算中,补贴费用所占的比 标志。如对大米和牛肉实行身份证制度,对农产
第 32 卷第 4 期 2012 年 8 月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Vol. 32 No. 4 Aug. 2012
日本农业政策演化过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刘加林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区域经济研究所,湖南 娄底 417100)
摘 要: 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强国,始终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经过战后 25 年的发展,日本将落后的农业
“黄箱”政策,强化农业保护政策。防止市场机制 与农业生产弱质性共同作用,引起农产品价格波 动损害农民利益和阻碍农业生产,为达到稳定农 产品价格,建立稳健的价格机制。价格支持是日
劳动力,日本农业在发展的初期就以飞快的速度 上升,这主要是缘由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农 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供给能 力。但是国内相对需求不仅没有增加,反而由于
例非常高,以至于说日本的农业政策就是补贴型 品实行条码管理,在条形码上标明生产者姓名、栽
农业政 策。农 业 补 贴 在 农 业 预 算 所 占 比 例,在 培经过、米的种类、认证号码和产地等,加工者要
1999 年超过了 70% ,同期通商产业预算中补贴费 表明是否是精米、加工批量及号码,销售者要在商
注: 氮肥投入量Ⅰ为 95 镑 / 英亩,Ⅱ为 150 磅 / 英亩
1948 年,为了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开发,加 强农业 的 改 良 与 推 广,通 过 了《农 业 改 良 助 长 法》,1953 年为了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普及,通 过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期间也有《耕地改良 法》、《旱田农业改良法》、《肥料管理法》等一些基 本的法律与法规实施,这些标志日本农业政策正 式转入到保护、发展农业方向来,粮食连年增收、 并且出现日本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神武景气”,持 续时间达到 31 个月,粮食增收政策得到彻底体 现,为之后的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4]( P9) 。
一、日本农业政策演化
日本农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努 力尤其是政府的政策支持、民间农业团体的利益 诱致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具有 广泛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当然对指导中国农 业的发展也不例外,特别是其政策的制定。
( 一) 二战前的农业政策 日本战前农业政 策 演 化 历 经 四 阶 段,有 共 性 存 在 也 有 个 性 特 点。 共性就是日本农业政策不断调整并基于发展的需 要反复修正,个性在于政策调整的侧重点不同。
甘蔗等的价格支持,政府为了阻止这类农产品价
1. 农产品实行严格标签的管理制度。日本针
格跌到最低水平,规定了一个最低价格标准。( 4) 对在市场上销售的各类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
补助金制度,政府制定一个目标价格,当市场上农 在国内都必须加贴标签,对产品的名称、原材料、
产品的价格低于价格时,政府就把实际市场价格与 生产日期、食用期限、保管方法、原产地等内容进
二、日本现代农业发展政策调整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鼎盛期在于农业政策的 修正,例如 1993 年 12 月,日本政府宣布接受《农 业协议》,1994 年末通过了《新粮食法》,替换持续 了近半个世纪的《农业基本法》,1999 年通过《大 米流通法》,同年 7 月颁布了《食品、农业、农村基 本法》,2001 年通过“农业经营政策大纲”等,2001 年,日本提出要扶植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国内农产 品竞争力,改善农产品销售与流通环节政策。
收稿日期: 2012-05-05
doi: 10. 3969 / j. issn. 1003-8078. 2012. 04. 42
作者简介: 刘加林( 1978 - ) ,男,湖南娄底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师,博士。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11BGL058。
温家宝总理在 2011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 确提出: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 的重中之重,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 入; 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三农 ”投 入,完 善 强 农 惠 农 政 策,推 进 农 业 农村现代化。日本与中国具有相似的自然条件、 资源禀赋、社会文化,农业结构和农业生产体系也 极似趋近。二战后,日本农业取得了显著发展,用 短短的 25 年时间就完成了农业现代化改造,农业 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管理水平跨入世界前列。分 析日本农业政策演化历程,以其为镜,将能对中国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并给予 指导。
图 1 价格平衡带制度
4. 1999 年—至今: 新基本法时期。旧的农业 基本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日本农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在日本农业现代化模式下逐渐暴露出问 题。1999 年 7 月,日本政府颁布新的《粮 食、农 业、农村 基 本 法 》。 新 基 本 法 的 推 出 是 基 于 国 内 国外大环境。国内主要要解决旧法下所形成的矛 盾问题,而在国际上来看主要是顺应乌拉圭回合 农业协议而所制定的国内政策调整。新基本法为 日本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概括起 来主要有两点[6]: 其一就是原有的价格支持政策 向市场机制转化,带来最为直接结果是粮食价格 下降,而对农户有益。其二就是日本粮食自给率 降低,粮食安全受到挑战。尽管如此,新基本法的 实施也促进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日 本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
3. 1970 - 1998 年期间: “综合农政”时期。日 本在之前的农业政策改革中,出现粮食价格大涨 的问题,在反思其政策后,1970 年 2 月,日本政府 提出“综合农业政策”。“综合农政”的主要重点 就是要修改以稻米为主要重点,同时要加快畜牧 水果等方面的生产,并且扩大流通与消费的综合 性粮食生产与供给。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日本 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各项指标诸如机械装备水
范围内。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与保险计划,凡是生产数量超过规定数量的农户
( 一) 实行农产品的价格支持 在 WTO 农业 规则下,各国政府禁止对农产品实行直接生产补
和农场必须参加保险,保费补贴和损失赔偿对稳 定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7]。
贴和价格干涉,但是日本灵活应用“绿箱”政策和
( 三) 新型农业保护政策 生产力的基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