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

秀山县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新教材考试初中音乐模拟考试题答题说明: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

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第一部分学科基础知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歌曲《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是()A 聂耳B 王莘C 田汉D 冼星海2.由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作曲的《伏尔塔瓦河》选自(),描绘了伏尔塔瓦河由源头到汇成大河的生动画卷,表达了作曲家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A声乐套曲《诗人之恋》B圆舞曲《春之声》C管弦乐曲《1812序曲》D交响套曲《我的祖国》3.《猛听得金鼓响》选自传统京剧()。

A《红灯记》B《西厢记》C《空城计》D《穆桂英挂帅》4.由彭修文、蔡惠泉编曲的《丰收锣鼓》是()A民乐合奏B打击乐合奏C铜管乐合奏D管弦乐合奏5.《孟江女哭长城》主要流传地区()A山东B山西C河北D东北6.()是管弦乐欣赏的教科书,是作曲者布里顿对前辈音调的传承和发展,他技术娴熟、精细微妙的艺术创作,使青少年受益匪浅。

A《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B《春天交响曲》C《战争安魂曲》D《红旗颂》7.风笛合奏《优雅》是()民间乐曲。

A澳大利亚B西班牙C瑞士D苏格兰8.《剪羊毛》是()民歌。

A俄罗斯B意大利C澳大利亚D日本9.歌曲《小鸟,小鸟》是影视作品()的主题曲。

A《祖国的花朵》B《苗苗》C《城南旧事》D《桥》10.歌剧()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北风吹》就是其中选曲。

A《江姐》B《白毛女》C《刘胡兰》D《洪湖赤卫队》11.两音之间高低的距离叫作音程。

音程的单位是度。

||7 – 1 ||和|| 1 – 7 ||是()度。

A七B六C五D一12.《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属于藏族(),节奏自由悠长,旋律音调悠扬、舒畅,表现了对家乡无限热爱的真挚感情。

A山歌B牧歌C风俗歌D舞蹈歌13.《洪湖水,浪打浪》选自歌剧()A《江姐》B《白毛女》C《刘胡兰》D《洪湖赤卫队》14.歌剧音乐分为声乐和()。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

秀山县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新教材考试初中音乐模拟考试题答题说明: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

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第一部分学科基础知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歌曲《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是()A 聂耳B 王莘C 田汉D 冼星海2.由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作曲的《伏尔塔瓦河》选自(),描绘了伏尔塔瓦河由源头到汇成大河的生动画卷,表达了作曲家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A声乐套曲《诗人之恋》 B圆舞曲《春之声》C管弦乐曲《1812序曲》 D交响套曲《我的祖国》3.《猛听得金鼓响》选自传统京剧()。

A《红灯记》 B《西厢记》 C《空城计》 D《穆桂英挂帅》4.由彭修文、蔡惠泉编曲的《丰收锣鼓》是()A民乐合奏 B打击乐合奏 C铜管乐合奏 D管弦乐合奏5.《孟江女哭长城》主要流传地区()A山东 B山西 C河北 D东北6.()是管弦乐欣赏的教科书,是作曲者布里顿对前辈音调的传承和发展,他技术娴熟、精细微妙的艺术创作,使青少年受益匪浅。

A《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B《春天交响曲》C《战争安魂曲》 D《红旗颂》7.风笛合奏《优雅》是()民间乐曲。

A澳大利亚 B西班牙 C瑞士 D苏格兰8.《剪羊毛》是()民歌。

A俄罗斯 B意大利 C澳大利亚 D日本9.歌曲《小鸟,小鸟》是影视作品()的主题曲。

A《祖国的花朵》 B《苗苗》 C《城南旧事》 D《桥》10.歌剧()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北风吹》就是其中选曲。

A《江姐》 B《白毛女》 C《刘胡兰》 D《洪湖赤卫队》11.两音之间高低的距离叫作音程。

音程的单位是度。

||7 – 1 ||和|| 1 – 7 ||是()度。

A七 B六 C五 D一12.《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属于藏族(),节奏自由悠长,旋律音调悠扬、舒畅,表现了对家乡无限热爱的真挚感情。

A山歌 B牧歌 C风俗歌 D舞蹈歌13.《洪湖水,浪打浪》选自歌剧()A《江姐》 B《白毛女》 C《刘胡兰》 D《洪湖赤卫队》14.歌剧音乐分为声乐和()。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巴塘连北京》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巴塘连北京》教学设计

《巴塘连北京》教学设计设计理念: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这一理念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手,通过了解西藏风土人情、欣赏藏族舞蹈弦子、仔细聆听音乐、师生接龙的互动活动以及男女生PK赛等活动中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教材分析:《巴塘连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带藏族聚居地区的民歌。

歌曲结构十分简练,曲调短小而又优美,节奏富于舞蹈的律动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巴塘弦子"形式。

此曲为拍、C宫调式、二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

第一乐句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第2小节的跨小节切分音运用使得曲调明亮而又舒展,情绪热烈。

歌词把东方的彩虹比拟成通向北京的云间金色大路,十分形象生动。

第二乐句的句首紧接着第一乐句的尾音,曲调在五度跳进后作了一个旋律波浪形的起伏,好似一条金色的大路逶延伸展,尽情地抒发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目标1.在感受、体验、实践学习中,了解藏族风土人情,领略藏族民歌风格,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并能创造性表现藏族民歌。

3.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藏族音乐风格。

4.体验藏族弦子舞中的基本舞步‘一步一靠’和‘三步一撩’。

教学方法:导入法、感受体验法、观赏法、教唱法、表演法、练习指导法、师生互动法教学重点:能够用连贯的气息、准确的舞蹈动作和优美抒情的歌声进行《巴塘连北京》歌舞表演,以表达藏族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1、跨小节的切分节奏:2、一字多音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图片、钢琴、课本、教案、藏族服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那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呢?2,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2011 版)第一部分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特别是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本标准的制定,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课程性质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性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请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二)审美性“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实践性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1)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1)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考试试题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1、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__。

A 综合课B 艺术课C 必修课D 选修课2、音乐是__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A 文化B 历史C 教学D 社会3、音乐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__。

A 历史性B 民族性C 人文性D 社会性4、“__”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

A 以德服人B 以美育人C 教育树人D 全面发展5、音乐的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__。

A 具象性B 抽象性C 形象性D 创造性6、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__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A 创造美B 鉴赏美C 审美D 运用美7、__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A 实践B 创造C 兴趣D 方法8、在音乐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__,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A 特点B 变化C 发展规律D 健康9、音乐课程中强调__,鼓励音乐创造。

A 音乐素养B 音乐实践C 音乐天赋D 音乐能力10、音乐课程中要突出音乐特点,关注__。

A 学科综合B 学科特点C 学生健康D 学生发展11、音乐课程中要求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__。

A 个性化B 单一性C 多样性D 传统性12、音乐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__发展。

A 综合B 个性C 整体D 个体13、在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应突出__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

A 学科B 综合C 教学D 音乐艺术14、课标中课程设计思路是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__划分教学领域。

A 教学内容B 音乐活动方式C 教学过程 D教学设计15、课程设计要设计丰富的__,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特别是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本标准的制定,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课程性质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性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二)审美性“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实践性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特别是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本标准的制定,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课程性质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性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请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二)审美性“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实践性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

2018年安徽教师招聘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

2018年安徽教师招聘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

2018年安徽教师招聘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来自江西心成教师整理,关注公众号:xincjs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1 .下列选项中有关“噪音”表述正确的是( )A .噪音没有高低之分B .音乐中不能使用噪音C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D .振动规则,听起来音的高低十分明显2 .下列为等音程的是( )A B C D3 .以 D 为音根的三大六和弦是()A B C D4 .以 D 为低音的大三四六和弦是( )A B C D5 .下列选项中, D 商调式的调号是( )A.B.C.D.6 .下列选项中有关“音程”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音程中的两个音音高不同B .音程中的两个音,先后发声,叫做旋律音程C .音程中的两个音,同时发声,叫做和声音程.D . 旋律音程依照其进行的不同,分为上行,下行和同音进行.7. 下列音程为大三度的是: ( )A B C D8 .下面这条音阶的调式是()A . g 自然小调B .降 B 自然大调C . g 和声小调D . g 旋律小调9 .规范记写整小节休止的是()A B C D10 .下列等音调正确的选项是( )A .G=gB .C .D .11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附点八分音符的值时是( )A .四分之三拍B .两拍C .一拍半D .一拍12 .表示“渐强”的标记是( )A .crescB . sfC . dimD .fp13 .下列拍号属于混合拍子的是( )A .B .C .D .14 . 的实际奏法是()15 .在下列谱表中,记写“中央 C ”的是( )16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选自电影( )A .《祖国的花朵》B .《小花》C .《闪闪的红星》D .《上甘岭》17 .下列作品不属于姜夔自度曲的是( )A .《杏花天影》B .《扬州慢》C .《凄凉犯》D .《阳关三叠》18 .下列不属于黄梅戏传统曲目的是( )A .《打猪草》B .《女附马》C .《天仙配》D .《珍珠塔》19 .流行于我国广西、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民间歌舞是( )A .侗族大歌B .安代C .赛乃姆D .弦子20 .以唐代为背景,受敦煌壁画启发创作而成的民族舞剧是成( )A .《东方红》B . 《宝莲灯》C .《丝路花雨》D .《编钟东舞》21 .下列不属于江南丝竹的作品是( )A .《中花六板》B . 《欢乐歌》C .《行街》D .《雨打琵琶》22 .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歌词内容摘自《圣经》B .曲调是单声部的C .只用男声D .旋律包含各种自然大小调23 .《哈利路亚》选自亨德尔的清唱剧( )A .《以色列人在埃及》B .《弥赛亚》C .《犹大· 马卡比》D .《参孙》24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如歌的行板》的载体是( )A .交响曲B .管弦乐曲C .弦乐四重奏D .钢琴协奏曲25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 年版)》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 )A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特殊技能B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历史C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D .音乐基本技能音乐知识音乐相关文化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26 .《崔咚崔》是一首流行于湖北潜江的劳动号子。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5.课程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6.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识
7.为什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誉”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
30.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1.感受与鉴赏2.演唱3.演奏4.识读乐谱5.创造
31.评价建议1.评价内容2.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32.评价的方式与方法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自评互评及他平相结合
33.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可用观察,提问,讨论,谈话,延长,演奏等方式进行
34.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果的评价,在学期、学年末进行,主要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方式
35.学生的自评一描述性评价为主,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
36.为什么将学生为本的原则提到第一位并增加以“学习为中心”的表述?规范与引导教材编写不仅有利于教更有利于学,既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又要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改进的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整体性,避免片面性。
1.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2.音乐课程价值:1、审美体验2、穿造型发展3、传承文化4、情感沟通

音乐心得体会(优秀8篇)

音乐心得体会(优秀8篇)

音乐心得体会(优秀8篇)音乐心得体会篇1音乐新课程标准是在梳理了前十年课改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融入了一些适合学生、符合中小学音乐教学特点、适应时代的内容。

它是我国第一个正式的音乐课程标准。

课程的基本理念: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二、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多采用练习法用于识谱、歌唱与器乐演奏等教学领域,游戏教学法及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实践,培养乐感,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音乐艺术具有非语义性、无形性、时间性、情感性、表演性。

因此音乐课程的综合应该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应该突出音乐课程的特点。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在日常教学中,要十分强调对中华民族母语音乐文化的认识力度。

要合理引导学生以“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来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在音乐基础知识方面增加节拍、调式、演唱、识谱、创编等基础知识。

在乐谱方面不管是简谱还是五线谱都是我国现行的乐谱形式,各地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新课标中还增加了演奏课堂乐器,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等内容。

总之,新课标越来越重视音乐学科的特点,加大了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认知以及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的认知。

我觉得这样的音乐课才是真正的音乐课,学生只有学会了音乐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鉴赏音乐,最后达到喜欢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好境界。

期待新的音乐课本能让师生在其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音乐心得体会篇2____年10月8日至10日,我非常荣幸参加了由__教育培训学院组织的(小学音乐)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本次培训共持续时间3天,时间虽然短暂但内容丰富,从我报到拿到提纲的时候,我感触颇深。

因为本次培训内容的安排凝结了培训部门以及培训老师太多的心血,本次培训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教育素质与技术模块、学科知识与技能模块、学科研究、技能展示及阶段总结模块。

湘艺版小学音乐修订教材介绍

湘艺版小学音乐修订教材介绍

---------------------------------------------------------------最新资料推荐------------------------------------------------------湘艺版小学音乐修订教材介绍湘艺版小学音乐修订教材介绍-更新 2019( wrd)湘艺版小学音乐修订教材介绍-更新 2019(wrd)来源:邹阳陈帜时间:2019-08-14 09: 53:19 作者:邹阳陈帜字体:【大中小】湘艺版小学音乐修订教材介绍自 2019 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湘艺版音乐教材是首批通过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并在全国影响较好的音乐教材之一。

其实验区遍布全国 21 个省(市、自治区)138 个地市,约 1000 个县、区。

新课改十年来,实验区一线音乐教师和教研员在教学中灵动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地反思与总结教学经验,为教材修订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对此,我们真诚感谢全国各地实验区的广大音乐教师和教研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谢谢你们的热心参与,才使我们的教材得以不断改进与完善。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我们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 年)》精神为引领,全面总结、梳理了十年课改实1/ 18验的经验与教训,依据 2019 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课标》 )的要求,对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

一、修订教材的整体面貌 1.保持了实验教材的整体风格。

在教材的装帧设计、语言设计上,立足于生动活泼的儿童读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保持了实验教材的优势。

教材修订后,保留和完善了小小音乐剧或情景剧、民族民间音乐、音乐家故事等富有创意的特色单元,以及形式多样的唱游活动。

3.保持了小单元综合的教材结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这一理念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彭显音乐课程在潜移耿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

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从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及不同文化认知有机结合。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
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3(1)人文性
音乐是文化的重耍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
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人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
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
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2)审美性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
生的素质。

(3)实践性
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

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
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

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
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
良好的基础
4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耍的位置。

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

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
供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