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土建施工周边建构筑物与管线的保护
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目录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1)第一节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 (2)1、地下管线情况调查及处理措施 (2)2、盾构区间针对穿越管线的保护措施 (2)3、车站及明挖区间施工对管线的临时保护措施 (3)4、管线的其它保护措施 (5)5、管线的冬季保护措施 (5)第二节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7)1、地上设施和周围建筑物的情况 (7)2、车站及明挖区间施工对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7)3、区间盾构施工对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8)第一节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1、地下管线情况调查及处理措施根据业主提供的沿线既有管线资料进行核查并对资料进行完善。
1号站车站主体位于浯水道和景盛路交口的东北侧处,既有1号车辆段的南侧,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周边没有管线,无环境风险。
2号站位于津南区韵海路与规划道路交口,车站主体呈东西向设置,主体结构位于规划路正下方,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站址周边无管线,无环境风险。
3号桥站位于津南区规划海沽道上,站址周边为农田和鱼塘,周边没有管线,无环境风险。
起点~1号站区间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场址有天津1号线车辆段,需加强监控量测,并分布有部分管线,需进行管线迁改。
依据《周边环境调查报告》进行风险源辨识和评估,形成《风险源评估报告》,并组织专家论证,修改完善后报监理审批和建设单位备案,并经各管线配套单位的书面批准后才能开工。
在开工前将抽调专门人员详细调查工程范围内各种管线的种类、数量、位置、形状和尺寸等,积极会同管线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确认,制定详细的地下管线处理方案,采取加固、迁移、悬吊、防护等临时保护措施,并把情况、结论及下一步措施建议报告给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确保施工期间各种管线不受破坏。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充分考虑对沿线管线的保护,总平面布置不得占压运营中的管道检查井、人孔等设施,允许并协助管线部门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工作。
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保护措施
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保护措施
地下管线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负责输送各种能源、供应水和燃气等基本生活所需。
地下管线的保护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周边建筑物的保护也是必要的,以确保建筑物的完整性和居民的安全。
为此,以下是一些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保护的措施:
1.地下管线标识:在各个地下管线的上方或周围进行标识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在地面上放置标牌或绘制标识线来实现。
标识应明确指出地下管线的类型以及禁止进行施工或挖掘的区域。
2.施工和挖掘前的调查:在进行任何施工或挖掘工作之前,必须进行彻底的地下管线调查。
这可以通过使用地下探测设备和技术来实现,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地下管线。
施工或挖掘计划必须事先报批,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3.地下管线保护带:在地下管线周围建立保护带是确保管线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保护带的宽度和距离应根据管线的类型和规格确定,并且应明确禁止施工和任何破坏性活动。
4.合理的建筑布局: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时,应避免在地下管线附近建设主要建筑物或重要设施。
这样可以减少对地下管线的潜在破坏和危险。
5.监测和维护:定期监测地下管线的状况,包括进行泄漏和损坏的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
损坏的管线应立即维修或更换,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周边建筑、地铁和地下管线的保护方案及应急预案
第十四章周边建筑、地铁和地下管线的保护方案及应急预案第一节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及地铁的影响分析第二节基坑监测工程周边环境非常复杂,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一级,对基坑侧壁水平位移和地面沉降控制要求较高。
业主已聘请了专业的监测单位,并采用准确先进的监测方案,科学的方法对工程进行全面的监测,以确保周边管线及地铁的安全。
1、监测项目根据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考虑工程特点、环境复杂及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基坑和基坑周边的建构筑物及地铁作为本工程监测及保护的主要对象,主要监测项目见下表:是否完整,如不完整则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补充。
对现场的所有监测点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或丢失的应及时重新布置监测点。
2、监测的频率基坑内支撑拆除是基坑监测的重要时期,基坑各主要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见下表,特殊情况如监测数据有异常或突变、变化频率偏大及变化速率极小时,适当加密或减少监测频率。
监测3-4周后,如监测数据变化不大,可再减少至每周1-2次。
拆撑时具体各测点监测频率表:(1)监测资料内容专业监测单位的监测数据采集完成后,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完成后,形成监测日报表上报总包单位,监测资料包括以下部分:a 、每次监测完毕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整理成报表,并在8小时内提交给甲方、监理及设计院。
数据变化较大时,先及时提供监测数据,次日再提交报表。
b 、监测日报表有要求的,要定期寄给管线及其他有关监护单位。
c 、每一施工阶段结束后一周内提交有数据、有分析、有结论的阶段报告。
d 、全部工程结束后一个月,提交监测总结报告。
e 、与第三方监测单位的配合 开工前积极同业主联系,了解相关周边建筑物情况,并建议业主单位进行房屋检测。
同时同监测单位取得沟通,了解地墙围护结构内设置测斜管,动态反映墙体深层位移变化。
并同时对建筑物、管线进行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发现报警及时暂停施工,有必要时采取跟踪注浆。
1、采用跟踪注浆法的原因(1)从内部控制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 (2)增强周围环境自身抵抗变形的能力 (3)切断地层移动的传递途径2、跟踪充填注浆的材料和设备跟踪注浆是双液注浆,其主要材料是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玻璃,有时也加入粉煤灰,其中水泥、粉煤灰、水玻璃、水的比例为1:0.1:0.05:0.5。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周边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周边建筑物的保护措施1.1 建(构)筑物调查1.X站建构筑物详细情况详见第2章1.1.3.1节“X站周边建筑”。
1.Y站建构筑物详细情况详见第2章1.1.3.2节“Y站周边建筑”。
3.Z区间建构筑物情况见第2章1.1.3.3节“Z区间周边建筑”。
1.2 建(构)筑物保护措施1.1.1车站建(构)筑物保护措施为了避免工程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可以根据如下原则采取相应措施及保护方案:1、减少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增加支撑的刚度、预加力或多加一(多)道支撑,减少周边土体的侧向位移,并保证其密实程度和地基承载力。
2、减少坑内水位下降水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由于坑内水位随基坑开挖而下降,因此认真做好对周围环境的调研工作,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地面的影响。
本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
基坑开挖后,对于有渗漏的地方及时补漏,防止基坑外围的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地下水位的监测数据在降水场外缘设置回灌水系统,以保证周边地下水位基本不变。
回灌方法采用井点灌注法。
3、地基基础加固对Y站周边建筑物,由于大部分为桩基础,采用以监测为主,加固为辅的保护方针。
其中加固为注浆加固法:注浆孔孔径为70mm~110mm,间距为1.0~1.0m,使得被加固土体在平面和深度范围内形成一个整体,注浆量和注浆有效范围通过现场注浆试验确定;4、加强施工监控加强地铁施工过程中周边建(构)筑物变形及受力的监控,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以避免或减小事故的发生。
1.1.2区间建(构)筑物保护措施1、地面建(构)筑物下沉及倾斜监测根据地面建(构)筑物与隧道的相对位置、地面建(构)筑物结构形式及基础类型、围岩条件、施工方法等,对沿线建(构)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形情况做精确的预测。
在建(构)筑物周围设置测点,观测盾构穿越前后地表发生的不均匀水平位移和沉降量,据以判定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同时对隧道施工影响范围以内的所有建筑物及构筑物建筑群进行沉降及倾斜监测,建(构)筑物变形监测在盾构机开挖面附近每天进行及每周进行后期观测直到沉降稳定,当建(构)筑物的某一部位或构件变形过大时,迅速采取有效的维修加固措施,确保建(构)筑物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地铁站周边建筑保护专项方案
地铁站周边建筑保护专项⽅案⽬录第⼀章编制依据.................................................................... - 1 - 第⼆章⼯程概况.................................................................... - 2 - 第⼀节⼯程概况.................................................................. - 2 - 第⼆节地层分布、⽔⽂及周边管线情况.............................................. - 2 -1、地层分布.................................................................... - 2 -2、站位⽔⽂地质条件............................................................ - 3 -3、周边建筑物.................................................................. - 3 - 第三章保护措施.................................................................... - 5 - 第⼀节周边建构筑物调查.......................................................... - 5 - 第⼆节周边建构筑物的监测........................................................ - 5 - 第三节站位周边既有建构筑物施⼯过程中保护措施.................................... - 8 - 第四节基坑降⽔过程中对建构筑物的保护........................................... - 10 - 第五节基坑开挖过程控制......................................................... - 10 -第⼀章编制依据(1)《深圳地铁9号线⽀线⼯程安全⽂明施⼯管理⼿册》;(2)《深圳市轨道交通⼯程周边环境调查导则》;(3)《深圳市施⼯及环境保护专项设计》;(4)《建筑施⼯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建筑施⼯安全技术统⼀规范》(2013 年版);(6)《建筑基坑⽀护技术规范》(2007年版);(7)《建筑地基基础⼯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8)《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期南海⼤道⽀线⼯程XXX站围护结构》蓝图(9)我单位现有的施⼯技术、管理⽔平、机械配套能⼒及以往在深圳地区施⼯的同类⼯程的施⼯实践经验。
地铁项目涉管线保护应“因地制宜”的开展方案设计
地铁项目涉管线保护应“因地制宜”的开展方案设计发布时间:2021-07-07T05:38:34.501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7期作者:王浩然[导读] 昆明地铁3号线大树营站在车站4轴至7轴约20m二十米范围污水管线斜交横跨车站基坑,影响车站围护结构基坑的宽大约为31米,围护结构所使用的支护体系为:内支撑+连续墙由于施工现场有征地拆迁工程,因此导致污水管线迁改到基坑外侧这一方式无法实现,选择在原地对这一管线实施悬吊保护。
深圳地铁5号线杨美站1、2号出入口有次高压燃气管线,燃气管线为Φ600mm钢管,位于人行道上,埋置深度1.5~2.0m,采取一阶注浆保护和二阶支托保护。
王浩然成都华丰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650200摘要:昆明地铁3号线大树营站在车站4轴至7轴约20m二十米范围污水管线斜交横跨车站基坑,影响车站围护结构基坑的宽大约为31米,围护结构所使用的支护体系为:内支撑+连续墙由于施工现场有征地拆迁工程,因此导致污水管线迁改到基坑外侧这一方式无法实现,选择在原地对这一管线实施悬吊保护。
深圳地铁5号线杨美站1、2号出入口有次高压燃气管线,燃气管线为Φ600mm钢管,位于人行道上,埋置深度1.5~2.0m,采取一阶注浆保护和二阶支托保护。
关键词:地铁;项目施工;管线保护;现场情况;分析;设计方案前言地铁工程中所涉的市政管线保护或迁改工作相比其他项目而言更为重要且复杂,其主要原因为:1)复杂的结构形式和严苛的交通疏解方案决定了地铁施工工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大埋深的车站或区间结构涉及的地质情况更为复杂多变;3)大开挖量对于市政既有建构筑物的变形控制要求更高;4)还涉及与既有市政各管网的接驳从而决定管线保护或迁改设计需更为合理。
管线保护方案既要能确保管线安全,还要有效的降低管线保护对地铁施工效率的影响,降低投资。
其中给排水管道和燃气管道的保护就极为重要,如若发生不可控变形造成泄漏,既会对周边既有城市建构筑物造成较大影响,还会对地铁围护或主体结构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管线的断供又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造成极坏的舆论效应。
地下管线及周围建构筑物保护措施
地下管线及周围建构筑物保护措施Ⅰ、防沉降措施:一、对本身建筑的措施:按设计要求,基坑挖至槽底后,对槽底土质进行观测,遇杂填土清除至好土层,超挖部分回填土石屑,基坑加强排水,保持槽底干燥。
二、对周围建筑的措施:基础开挖前,先对周围建筑物进行标识,开挖降水过程中对其进行沉降观测,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挖槽和降水,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Ⅱ、基坑安全措施:一、监测点布置: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测点沿基坑周边每隔20m设一点,一般在每边的中部、端部布置观测点,并在远离基坑外设基准点,且数量不少于2点,对基准点要按稳定程度定时测位移和沉降。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土体深层竖向位移等观测点宜设在基坑纵横轴线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如临近有建筑、道路、管线等需保护的建筑物等),测点数量视具体情况及基坑规模而定。
环境监测包括基坑开挖深度3倍以内的范围。
地下管线的沉降观测点设置在地下管线顶部,也可设置在靠近管线底的土体中。
临近建筑物沉降的测点通常布置在墙角、墙身、门边等外形突出部分、测点间距以能充分反映建筑物各部分的不均匀沉降为宜。
二、监测计划管理:1、工程施工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进度,编制详细的监测实施计划并确定监测技术标准,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项目部将监测管理项目及监测实施计划纳入生产中,将监测作为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并保证检测工作人员有确定的时间和空间。
3、施工监测要紧密结合施工步骤,要测出每一步施工周期、变化的影响,以及计算各测点的累积变化量。
利用计算机管理的方法提供信息,制定措施。
4、监测频率:⑴每个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均测得初始值,且不少于2次。
⑵各监测项目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基坑工程等级确定。
当变形超过警戒值时,加密观测频率。
连续监测。
Ⅲ、对车站周边建筑物的保护措施:对周围建筑物进行实际勘察,基坑中对周边施工地块高程进行标识,工程施工期间根据施工监测方案进行观测,如有变化及时找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并采取相措施。
周边建筑地铁和地下排水管线的保护方案及应急预案
周边建筑地铁和地下排水管线的保护方案及应急预案一、周边建筑的保护方案1.风险评估:对周边建筑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遭受到的威胁和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和人为因素(如恐怖袭击等)。
2.结构强化:对于存在潜在风险的建筑,采取结构强化措施,包括加固主要构件、增强建筑耐震性等。
3.安全设施建设:设置适当的安全设施,包括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4.风险管理和监测: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并对建筑物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5.灾害应对能力提升:开展灾害应对演练,提高周边建筑的灾害应对能力,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救援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地铁的保护方案1.安全设备安装:在地铁站和隧道内安装适当的安全设备,包括火灾报警、疏散指示标志、室内消防栓等,以及监控设备和应急通信设备。
2.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建立明确的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包括报警、疏散、救援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划分。
3.应急广播系统:在地铁车站和车厢内设置应急广播系统,及时向乘客通报突发事件信息,并提供相关应对措施。
4.培训与演练:定期进行地铁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地铁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
5.维护和监测:加强地铁设施的维护和监测工作,确保隧道和站点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三、地下排水管线的保护方案1.定期巡查和维护:定期对地下排水管线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安全标识设置:在地下排水管线附近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避让,并防止破坏。
3.管线防护:对于暴露在地面上的地下排水管线,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加固保护材料、设置防护栅栏等。
4.紧急维修和应急处理:建立地下排水管线的紧急维修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管线破裂、堵塞等紧急情况,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5.过程监测和预警系统:安装过程监测和预警系统,对地下排水管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周边建筑、地铁和地下管线的保护方案及应急预案
第十四章周边建筑、地铁和地下管线的保护方案及应急预案第一节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及地铁的影响分析第二节基坑监测工程周边环境非常复杂,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一级,对基坑侧壁水平位移和地面沉降控制要求较高。
业主已聘请了专业的监测单位,并采用准确先进的监测方案,科学的方法对工程进行全面的监测,以确保周边管线及地铁的安全。
1、监测项目根据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考虑工程特点、环境复杂及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基坑和基坑周边的建构筑物及地铁作为本工程监测及保护的主要对象,主要监测项目见下表:是否完整,如不完整则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补充。
对现场的所有监测点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或丢失的应及时重新布置监测点。
2、监测的频率基坑内支撑拆除是基坑监测的重要时期,基坑各主要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见下表,特殊情况如监测数据有异常或突变、变化频率偏大及变化速率极小时,适当加密或减少监测频率。
监测3-4周后,如监测数据变化不大,可再减少至每周1-2次。
拆撑时具体各测点监测频率表:(1)监测资料内容专业监测单位的监测数据采集完成后,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完成后,形成监测日报表上报总包单位,监测资料包括以下部分:a 、每次监测完毕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整理成报表,并在8小时内提交给甲方、监理及设计院。
数据变化较大时,先及时提供监测数据,次日再提交报表。
b 、监测日报表有要求的,要定期寄给管线及其他有关监护单位。
c 、每一施工阶段结束后一周内提交有数据、有分析、有结论的阶段报告。
d 、全部工程结束后一个月,提交监测总结报告。
e 、与第三方监测单位的配合 开工前积极同业主联系,了解相关周边建筑物情况,并建议业主单位进行房屋检测。
同时同监测单位取得沟通,了解地墙围护结构内设置测斜管,动态反映墙体深层位移变化。
并同时对建筑物、管线进行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发现报警及时暂停施工,有必要时采取跟踪注浆。
1、采用跟踪注浆法的原因(1)从内部控制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 (2)增强周围环境自身抵抗变形的能力 (3)切断地层移动的传递途径2、跟踪充填注浆的材料和设备跟踪注浆是双液注浆,其主要材料是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玻璃,有时也加入粉煤灰,其中水泥、粉煤灰、水玻璃、水的比例为1:0.1:0.05:0.5。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周边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周边建筑物的保护措施1.1 建(构)筑物调查1.X站建构筑物详细情况详见第2章1.1.3.1节“X站周边建筑”。
1.Y站建构筑物详细情况详见第2章1.1.3.2节“Y站周边建筑”。
3.Z区间建构筑物情况见第2章1.1.3.3节“Z区间周边建筑”。
1.2 建(构)筑物保护措施1.1.1车站建(构)筑物保护措施为了避免工程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可以根据如下原则采取相应措施及保护方案:1、减少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增加支撑的刚度、预加力或多加一(多)道支撑,减少周边土体的侧向位移,并保证其密实程度和地基承载力。
2、减少坑内水位下降水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由于坑内水位随基坑开挖而下降,因此认真做好对周围环境的调研工作,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地面的影响。
本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
基坑开挖后,对于有渗漏的地方及时补漏,防止基坑外围的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地下水位的监测数据在降水场外缘设置回灌水系统,以保证周边地下水位基本不变。
回灌方法.采用井点灌注法。
3、地基基础加固对Y站周边建筑物,由于大部分为桩基础,采用以监测为主,加固为辅的保护方针。
其中加固为注浆加固法:注浆孔孔径为70mm~110mm,间距为1.0~1.0m,使得被加固土体在平面和深度范围内形成一个整体,注浆量和注浆有效范围通过现场注浆试验确定;4、加强施工监控加强地铁施工过程中周边建(构)筑物变形及受力的监控,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以避免或减小事故的发生。
1.1.2区间建(构)筑物保护措施1、地面建(构)筑物下沉及倾斜监测根据地面建(构)筑物与隧道的相对位置、地面建(构)筑物结构形式及基础类型、围岩条件、施工方法等,对沿线建(构)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形情况做精确的预测。
在建(构)筑物周围设置测点,观测盾构穿越前后地表发生的不均匀水平位移和沉降量,据以判定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同时对隧道施工影响范围以内的所有建筑物及构筑物建筑群进行沉降及倾斜监测,建(构)筑物变形监测在盾构机开挖面附近每天进行及每周进行后期观测直到沉降稳定,当建(构)筑物的某一部位或构件变形过大时,迅速采.取有效的维修加固措施,确保建(构)筑物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地铁施工周边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 - 1 -1.1工程概况. (1)1.2工程范围 (1)1.2.1X站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X站站~生产路区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X~历黄路站(不含)区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工程地质 (1)1.4水文地质 (3)二调查目的 ....................................................................................... - 4 -三调查范围 ....................................................................................... - 4 -3.1X站. (4)3.2X站站~生产路区间 (4)3.3X (5)3.4X~历黄路站(不含)区间 (5)四、建构筑、管线保护方案.............................................................. - 5 -4.1周边建构筑物保护方案 (5)4.1.1周边建构筑物保护组织措施 ....................................... - 5 -4.1.2周边建构筑物保护技术措施 ....................................... - 6 -4.1.3注浆加固....................................................................... - 6 -4.1.4顶撑加固....................................................................... - 8 -5.2周边管线保护方案 (9)5.2.1周边管线保护组织措施 ............................................... - 9 -5.2.2周边管线保护技术措施 ............................................. - 10 -5.2.3基坑施工与管线拆除的施工配合.............................. - 13 -5.2.4防止地面沉降超标的技术措施.................................. - 13 -XX地铁XX线一期土建工程五标周边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一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本标段为土建工程五标段,起于济泺路与北园大街交叉路口,沿北园大街南侧向东至历黄路口。
地铁工程地下管线与地表建筑物保护措施
地铁工程地下管线与地表建筑物保护措施1、保护方案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地层变形特征,针对本标段地质和埋深条件,以及对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的初步分析预测,拟采取如下保护方案:⑴对天然浅基础建筑物:加强建筑物变形监测分析,加强地表隆陷监测反馈指导施工;严格规范盾构掘进机的工况选择、转换和操作控制,及时注浆充填管片背后环形间隙,减少地层损失,控制地表隆陷。
⑵对深桩基础建筑物,进一步详细调查桩基与区间隧道的空间关系,对盾构掘进的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从而确定以控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为主要手段,以在地表跟踪注浆、在洞内径向注浆加固桩底地层为备用方案的建筑物保护的专项施工方案。
⑶进一步做好沿线地下管线的调查工作。
以施工初期的沉降监测结果为基础,对地表沉降作出进一步预测,并以此做出正确的管线保护方案。
针对监测分析认为的重要管线,根据地面条件、管线埋深采用临时加固、悬吊或地下管下基础注浆等保护方案。
2、主要保护措施⑴以建筑物调查结果和量测结果为基础,对施工前和施工初期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进行精确预测,为以后施工提供指导。
⑵在施工期间严格控制盾构掘进机的工况和操作参数减少地层损失,加强同步注浆管理,保证环形间隙填充质量,减少地层变形;使管片衬砌尽早支承地层以控制围岩松弛和塑性区的扩大。
⑶对地表沉降和建筑物变形进行严密监测,对所有受影响的建筑物进行布点监测,对楼房再增加倾斜监测,并及时分析反馈。
同时利用实测数据进一步修正完善地表沉降和建筑物变形的预测结果,对可能引起有害变形的建筑物作出早期预警并制订应急措施,和确定备用方案的实施与否。
⑷在掘进过程中合理控制推进速度,保证连续均衡施工,避免较长时间的搁置。
⑸每一环掘进时严格控制出土量,防止超挖造成地层损失。
⑹盾构在穿越地表建筑物密集群的过程中,姿态变化不可过大、过频,每次纵坡变化应小于3‰。
⑺根据地面沉降情况进行二次补强压浆。
⑻如沉降量超过报警值,及时采取跟踪注浆、洞内补强注浆等措施控制构筑物及管线的变形量。
周边建筑、地铁和地下燃气管道的保护方案及应急预案
周边建筑、地铁和地下燃气管道的保护方案及应急预案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保护周边建筑、地铁和地下燃气管道的方案及应急预案。
为确保安全,我们将制定以下措施和预案。
周边建筑保护方案1. 首先,对周边建筑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结构稳定性、火灾风险和容量限制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帮助我们确定合适的保护措施。
2. 对于高风险建筑物,如高层建筑、商场和学校等,我们将制定特殊方案,包括加强结构强度、安装逃生通道和增加灭火设备。
这些举措将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并减少潜在风险。
3. 我们将与建筑物的所有者、物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加强建筑物的维护和日常巡检。
定期检查将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4. 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我们将制定应急撤离计划,并进行模拟演练。
所有员工和居民都将接受相关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地铁保护方案1. 我们将加强地铁的安全设施,如安装防撞护栏、加强紧急停车装置和安装监控摄像头等。
这些设施将提高地铁系统的安全性,并有效预防潜在风险。
2. 我们将制定地铁紧急撤离计划,并进行定期演练。
员工将接受培训,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指导乘客撤离。
3. 我们将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地铁运营公司合作,加强地铁的日常维护和安全检查。
定期巡检和维护将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乘客的安全。
地下燃气管道保护方案1. 我们将与地下燃气管道运营公司合作,加强管道的维护和巡检。
定期检查将有助于发现和修复潜在问题,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营。
2. 我们将建立紧急应急联系机制,确保在出现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
3. 我们将对燃气管道周边区域进行标识和提醒,以确保人们避免在附近进行施工或其他可能损害管道安全的活动。
应急预案1. 我们将建立应急响应团队,并确保团队成员接受相关培训。
应急响应团队将负责协调和执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2. 我们将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紧急撤离、人员安置、救援和通信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土建施工周边建构筑物与管线的保护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作为地铁建设的重要一环,地铁施工中周边建构筑物与管线的保护已成为地铁施工的重点难点之一。
本文笔者以正在建设的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一期施工5标为例,浅谈了地铁土建施工中周边建构筑物与管线的保护思路与方法,为今后类似的情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经验。
关键词:建构筑物、管线、保护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一期工程【施工5标】土建工程,含汉溪长隆站与汉溪长隆站~鹤庄站盾构区间两部分。
汉溪长隆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沿汉溪大道呈西南向东北走向。
车站里程
k10+133.84~k10+290.64。
与运营中的三号线汉溪长隆站换乘。
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基坑深约24m,总建筑面积为18934m2。
汉溪长隆站~鹤庄站盾构区间沿汉溪大道敷设。
区间左线起止里程为:zck10+290.640~zck12+029.500,长1738.860m。
右线起止里程为:yck10+290.640~yck12+029.500,长1738.860m,采用盾构法施工。
2 建构筑物的调查与保护
2.1 建构筑物调查
1、调查内容与方法
主要调查建筑物的名称、位置、所属业主、建筑物的用途、建筑物的层数(高度)、有无地下室、建造时间、结构类型、内外构件有无损伤及裂缝、建筑物的基础类型、基础深度、基础穿越地质情况、尺寸及其与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出具调查报告。
2、调查范围与重点
汉溪长隆站施工、汉鹤区间盾构施工影响范围(根据地质情况、隧道埋深确定的沉降槽宽度及前后影响范围),对此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进一步进行调查,调查的重点是四层(含四层)以上的建筑物,年久失修的房屋,以及基础调查。
具体建(构)筑物情况见下表:
表1建(构)筑物调查情况表
2.2建构筑物保护方案
2.2.1车站周边房屋保护方案
根据车站周边建筑物结构及基础形式,对车站周边房屋采取如下保护方案:
1、根据房屋建筑的结构型式及与车站的关系,制定房屋最大沉降和沉降差的警界值。
2、施工中靠近建筑物方向沿开挖线外侧布置测斜管和多点土层沉降仪,测量开挖面外地表土体的水平位移和沉降,施工中调整支护参数,使地表土体的水平位移和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确保建
筑物的安全。
3、围护结构施工期间采取加大泥浆比重、减小成孔进尺等措施对周边土层的挠动。
4、基坑开挖时尽量减小对周边地层的挠动。
5、必要时注浆加固建(构)筑物基础。
沿建(构)筑物结构外0.5m、2.5m线施做两排斜向袖阀管注浆钻孔,相邻袖阀管间距2m,袖阀管打设以最大程度加固房屋下基础,尽量减少无法加固盲区为原则。
注浆作业在室外进行,不需要居民搬迁;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选择性的注浆。
2.2.2盾构隧道周边建(构)筑物保护方案
1、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在隧道及对应的地面建(构)筑物埋设观测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跟踪量测。
2、根据建(构)筑物的结构型式及与隧道的关系,制定建(构)筑物最大沉降和沉降差的警界值。
3、通过对盾构掘进时地面变形曲线进行实测反馈,调整、优化掘进参数,以验证选择施工参数的合理性,保持开挖面稳定。
4、在曲线段,为减少盾构轴线与隧道轴线偏角过大,造成因超挖及地层损失过大而引起的地面变形。
5、掘进时降低掘进速度,使盾构慢速通过,同时调整掘进参数,保持土压平衡;及时进行纠偏、加大注浆量等工作。
6、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
掘进时采取同步注浆和二次补充注浆,充填环内间隙,使管片衬砌尽早支撑地层,控制地层沉陷。
在衬砌
环脱出盾尾的同时,进行及时注浆,填充隧道和地层间的建筑空隙,减小地面变形。
在盾构后约10环处再向衬砌背面进行二次注浆,以弥补同步注浆的不足。
7、提高掘进控制水平,及时调整土仓压力,确保土压平衡,保证开挖面土体稳定。
8、提高工作面渣土的止水性。
通过向土仓注入膨润土或泡沫剂,改善渣土的流动性和渗透系数,防止螺旋输送机喷涌。
9、提高盾尾的密封性能。
通过采用多道盾尾刷防止泥土从盾尾进入隧道:向盾尾注入油脂,加强盾尾的防水性能。
2.3建构筑物发生变形时的应急预案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周边建(构)筑物的监测,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来控制建筑(构)物的沉降变形,并制定以下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在监测中发现周围建(构)筑物有明显沉降时,采取以下措施:(1)对房屋建筑,提前准备一定数量的钢支撑,及时架设临时支撑。
(2)提前准备双液注浆、旋喷注浆机械各一套,编织袋、短木桩等相关应急物资若干。
当出现建(构)筑物沉降超过警戒值时,立即围蔽建筑物,实施袖阀管跟踪注浆加固。
(3)对重要建(构)筑物,采取预注浆加固。
建(构)筑物沉降主要控制标准及保护措施见下表:
表2建(构)筑物沉降主要控制标准及保护措施
2.3.1地面房屋建筑沉降应急预案
对变形超过警戒值的建筑物加密监测频率,根据监测结果和建筑物变形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顶撑加固。
如果变形过大首先疏散楼房内的人员,确保人身安全。
(1)顶撑加固根据现场条件和建筑物变形的情况,在一楼地面上铺设钢板,选择用门型支架或钢(木)支撑在选定的柱子周边对梁进行顶撑加固,分散地基承载,减轻不均匀沉降,控制建筑物变形。
(2)施工时,先对沉降过大的柱子周边进行顶撑,在竖向支撑底部设千斤顶加力或用木楔楔紧,具体根据现场实际确定。
(3)现场准备应急物资,如型钢、圆木等。
3地下管线的调查与保护
3.1地下管线的调查
(1)调查内容与方法
1)施工前组织专门的管线调查小组,配备管线探测仪进行地下管线调查工作。
2)对照设计图,确认在工程影响范围内现有管线分布情况。
3)进一步收集在施工范围内的所有管线图纸和管线竣工资料,结合地质情况周围环境及管道的试验结果,分析、确定现有管线的种类、位置、形状、尺寸、材料、入孔位置、接口状况。
并将分析情况、结论递交有关部门确认。
最后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存档。
4)必要时,到现场进行人工挖孔探测。
5)查清各类管线的允许变形量、并与有关单位协商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备案。
6)由于水泥砂浆抹口的砼管道对沉降最为敏感,故其允许沉降量可作为地下管线控制的基准。
另外,管线的允许沉降量是随着围岩类别的提高而减少的。
各种常用管线材料的允许沉降值见表4。
表4各种管线的允许沉降值
注:①以c10砼弹性模量的70%取值。
②在施工过程中,如遇有关部门对管线的沉降有特殊要求时,以其要求为准。
③表中所列[s]值为管材的允许值,考虑到管线接头的影响,管线的允许沉降值较此值进行修正。
(2)调查范围与重点
本标段车站、区间隧道在施工前期对周边的地下管线进行详细调查,重点是对高压水管、煤气管、砂浆抹口管等对沉降特别敏感的管线作尽可能详实的调查。
3.2地下管线的保护
(1)保护前必须摸清地下管线的具体情况并记录。
(2)对距离车站、隧道较近、变形反应敏感的管线应作为重点,进行相应的保护。
其它管线以监测为指导,及时采取跟踪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