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表面物理化学第一章复习总结
固体物理知识总结
§5-2 线缺陷——位错 线缺陷——位错
一,位错的基本类型
"刃位错 刃位错"和"螺位错 螺位错" 刃位错 螺位错 刃型位错的特点是位错线垂直 垂直于滑移矢量b; 垂直 螺型位错的特点是位错线平行 平行于滑移矢量b. 平行 位错线的特征
二,位错的运动
位错的滑移 位错的攀移
§5-3 面缺陷与体缺陷
一,层错(堆垛层错) 二,晶界 三,小角晶界 四,体缺陷(包裹体)
2.元胞 初基元胞,基矢, 初基元胞,基矢,格矢,威格纳-赛兹 元胞(W-S元胞,对称元胞), 3.惯用元胞和轴矢 惯用元胞,轴矢
三,常见晶体结构举例
致密度η(又称空间利用率),配位数,密 堆积 1. 简单立方(sc) 配位数=6,惯用元胞包含格点数 = 1 惯用元胞包含格原子数 = 1 2. 面心立方(fcc) 配位数=12,惯用元胞包含格点数=4 惯用元胞包含格原子数 = 4 3.体心立方(bcc) 配位数=8,惯用元胞包含格点数=2 惯用元胞包含格原子数 = 2
九,硅和锗的能带结构 1. 能带的简并 2. k空间等能面 3. 回旋共振 4. 硅和锗的导带结构 5. 硅和锗的价带结构
第五章
§5-1
晶体缺陷
点缺陷
一,点缺陷的类型 (1)肖脱基(Schottky)缺陷 (2)费伦克尔(Frenkel)缺陷 (3)间隙原子缺陷 (4)色心
二,杂质原子 施主,受主杂质的能级
(4)旋转-反演操作(象转操作) 2.分数周期平移T/n
(1) n度螺旋轴指数 2.晶向指数 3.晶面指数(密勒指数)
六角晶系的四指数表示.
六,倒格子与布里渊区 1. 倒格子:
(1)定义 (2)倒格子的重要性质(正倒格子间的关系) 2. 布里渊区(B.Z) 七,晶体x光衍射 1.决定散射的诸因素 1.决定散射的诸因素 (1)原子散射因子 (2)几何结构因子
固体物理第一章总结完全版
固体物理第一章总结完全版第一章晶体的结构一、本章内容1、晶体的共性 ( crystal characters )2、晶格及其平移对称性(lattice and translation symmetry )3、晶列和晶面(crystal array and plane )4、晶体的宏观对称性(crystal symmetry )二、本章要求1、掌握晶体的特征。
晶格周期性的描述方法:基元、布拉菲格子、原胞、基矢的概念。
简单格子与复式格子,原胞、晶胞的概念与选取。
常见晶格结构及其代表晶体。
2、掌握晶列与晶面,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密勒指数)的含义与确定方法。
3、熟悉晶体的对称操作、对称素的概念,晶体点群的基本知识。
七大晶系与十四种布拉菲格子。
三、本章知识框图s bcc fcc 定义: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长程有序性自限性和晶面角守恒定律晶体的共性各向异性固定熔点晶格定义:晶体中原子排列的具体形式简立方结构(c )体心立方结构()(Li,Na,K,Rb,Cs,Fe )六角密排结构(hcp )(Be,Mg,Zn,Cd )密堆积结构面心立方结构()(Cu,Ag,Au,Al )常见的晶体结构金刚石结构(Ge,Si )NaCl 晶体晶体的结构 C =ηη结构sCl 结构闪锌矿结构钙钛矿结构一个原子的周围最近邻的原子数配位数:配位数反映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粒子排列越紧密,配位数越大描述晶体紧密程度的物理量致密度,或堆积因子是指晶胞中所有原子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致密度:晶胞中原子的体积之和公式表示:晶胞体积在整体范围单晶体分类??内原子排列都是规则的晶带:在晶体中有一些晶面的交线(晶棱)互相平行,这些晶面称为一个晶带带轴:相互平行的晶棱的共同方向称为带轴多晶体:由许多单晶体构成,在个晶粒范围内,原子排列是有序的点阵:晶体的内部结构,可以概括为有一些相同的化学质点在空间有规律地作周期性的无限分布。
这些化学质点的分布总体称为点阵,也称为格子结点:点阵中的点子称为阵点、结点或格点布拉菲格子:格点的周期性阵列,即如果把晶体结构看做是三维空间无限延伸的,则任一点周围的情况都是完全相同的,通常把这种点的周期性阵列称为布拉菲格子基元:构成阵点的具基元和晶体结构晶体晶体的几何架构描述1?体原子、离子、分子或其集团简单格子:基元是一个原子,所有原子完全等价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等价原子、不同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晶体。
物理化学各章概念总结、公式总结电子版1 表面化学与胶体
第8章 表面化学与胶体8.1 重要概念和规律1.比表面能与表面张力物质的表面是指约几个分子厚度的一层。
由于表面两侧分子作用力不同,所以在表面上存在一个不对称力场,即处在表面上的分子都受到一个指向体相内部的合力,从而使表面分子具有比内部分子更多的能量。
单位表面上的分子比同样数量的内部分子多出的能量称为比表面能(也称比表面Gibbs函数)。
表面张力是在表面上的相邻两部分之间单位长度上的相互牵引力,它总是作用在表面上,并且促使表面积缩小。
表面张力与比表面能都是表面上不对称力场的宏观表现,即二者是相通的,它们都是表面不对称力场的度量。
它们是两个物理意义不同,单位不同,但数值相同,量纲相同的物理量。
2.具有巨大界面积的系统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物质表面所多余出的能量γA称表面能(亦叫表面Gibbs函数),它是系统Gibbs函数的一部分,表面积A越大,系统的G值越高。
所以在热力学上这种系统是不稳定的。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为了使G值减少,系统总是自发地通过以下两种(或其中的一种)方式降低表面能γA:①在一定条件下使表面积最小。
例如液滴呈球形,液面呈平面;②降低表面张力。
例如溶液自发地将其中能使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相对浓集到表面上(即溶液的表面吸附),而固体表面则从其外部把气体或溶质的分子吸附到表面上,从而改变表面结构,致使表面张力降低。
3.润湿与铺展的区别润湿和铺展是两种与固—液界面有关的界面过程。
两者虽有联系,但意义不同。
润湿是液体表面与固体表面相互接触的过程1因此所发生的变化是由固—液界面取代了原来的液体表面和固体表面。
润湿程度通常用接触角表示,它反映液、固两个表面的亲密程度。
当θ值最小(θ=0o)时,润湿程度最大,称完全润湿。
铺展是指将液体滴洒在固体表面上时,液滴自动在表面上展开并形成一层液膜的过程,因此所发生的变化是由固—液界面和液体表面取代原来的固体表面。
铺展的判据是上述过程的∆G:若∆G<0,则能发生铺展;若∆G≥0,则不能铺展。
固体物理重点总结
(2)氯化钠结构
氯化钠结构属面心立方。
氯化钠结构由两个面心立方子晶格 沿体对角线位移1/2的长度套构而成。
(3)金刚石结构 (闪锌矿结构)
cc 金刚石结构是由两个面心立方子晶格沿体对角线位移1/4 的长度套构而成,其布喇菲晶格为面心立方。
金刚石结构属面心立方,每个晶胞包含8个碳原子。
金刚石结构每个固体物理学原胞
包含1个格点,基元由两个碳原子组成,
位于(000)和
1 1 1 4 4 4
处。
金刚石结构: 单晶硅、单晶锗结构
cc
闪锌矿结构: 硫化锌ZnS(顶角和面心上S,晶胞内是Zn) 锑化铟、砷化镓、磷化铟
倒格
b1 2π a2 a3 Ω
其中 a1,a2 ,a3 是正格基矢,Ω a1 a2 a3
Ω a1 a2 a3 1 a3 4
a1 a i j k 2
a2 a i j k 2
a3 a i j k 2
平均每个晶胞包含 2个格点。
Ω a1 a2 a3 1 a3 2
复式格 (1)氯化铯结构
Cl
Cs
氯化铯结构是由两个简立方子晶格沿体对角线位移1/2的 长度套构而成。 Cl-和Cs+分别组成简立方格子,其布喇菲晶
???????nnnnxxxxnmx?????naqtinnax???en2mnn1n2n1am??m色散关系波矢q范围晶格振动波矢的数目晶体的原胞数bk条件波矢q取值2sin2aqm???aqa???nnnxx??oa?a?2lnaq2?晶格振动的波矢数目晶体的原胞数n格波振动频率模式数目晶体的自由度数mnn晶体中格波的支数原胞内原子的自由度数mnn是晶体的原胞个数n是原胞内原子个数m是维数
表面物理化学总结
第一章1.将分散相粒子的粒径在1~100 nm之间的系统称为胶体。
(1)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100nm之间的系统,(2)胶体一般目测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相不均匀体系。
(3)不少教材认为胶体的范围是1~1000nm 之间。
总之,胶体不是胶,是一个混合物,胶体这个名称是被沿用下来的。
胶体是一个具有巨大相界面的分散体系2.影响胶体性质的重要因素:(1)质点大小(2)质点形状和柔顺性(3)表面性质(包括电学性质)(4)质点-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5)质点-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3.胶体体系分类:(1)溶胶(胶体分散体系)表面自由能很高,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也是不可逆的,其组成相一旦发生分离,就不易再恢复原状。
(2)高分子溶液(高分子物质的真溶液-天然的或合成的)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和可逆的,溶质从溶剂中分离后容易恢复原状。
(3)缔合胶体有时称为胶体电解质,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4.分散体系:一种或多种物质以一定的分散度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相(disperse phase):被分散的物质,以颗粒分散状态存在的不连续相,相当于溶液中的溶质;分散介质(disperse medium):有分散相在其中的均匀介质,或称连续相,相当于溶液中的溶剂。
当体系中的质点足够大(1nm~100nm),它与分散介质之间有明确的界面存在时,称为胶体分散体系5,分散体系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分子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粗分散体系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液溶胶固溶胶气溶胶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憎液溶胶亲液溶胶液溶胶(sol):分散介质为液体,如介质为水则称为水溶胶固溶胶(solid sol):分散介质为固体气溶胶(aerosol):分散介质为气体憎液溶胶: 半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难溶物固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有很大的相界面,易聚沉,是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
一旦将介质蒸发掉,再加入介质就无法再形成溶胶,是一个不可逆体系,如氢氧化铁溶胶、碘化银溶胶等。
物理化学第一章知识点解析
G 等叫热力学系统的宏观性质( 或简称热力学性质)。
宏观性质分为两类:强度性质——与系统中所含物质的量无关, 无
加和性( 如p、T 等) ;广度性质——与系统中所含物质的量有关, 有加 和性( 如V、U、H⋯ 等) , 而
另 一 一 种 种 广 广 度 度 性 性 质 质=强 度 性 质,如
Vm
=
V n
,
= m V
3.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函数
系统的状态是指系统所处的样子。热力学中采用系统的宏观性质 来描述系统的状态, 所以系统的宏观性质也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 i) 对于一定量的组成不变的均相流体系统, 系统的任意一个宏观性 质是另外两个独立的宏观性质的函数。这一结论是由实验结果得到的,
p2 = psu , 此过程叫定压过程。而定压变化, 仅有p1 = p2, 过程中压力可不恒定。 ( iii ) 定容过程
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体积保持恒定, V1 = V2 , 此为定容过程。 ( iv) 绝热过程
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 与环境间的能量传递仅可能有功的形式, 而无热的形式, 即Q = 0 , 叫绝热过程。 ( v) 循环过程
(II)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通过界面只有能量的传递, 而无 物质的质量传递。因此封闭系统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III)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的质量传递亦无能量 的传递。因此隔离系统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能量也是守恒的。
2.系统的宏观性质
热力学系统是大量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集合
过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 系统由始态变化到终态的经过。 途径——系统由始态变化到终态所经历的过程的总和。
固体物理各章节知识点详细总结
3.1 一维晶格的振动
3.1.1 一维单原子链的振动
1. 振动方程及其解 (1)模型:一维无限长的单原子链,原子间距(晶格常量)为
a,原子质量为m。
模型 运动方程
试探解
色散关系
波矢q范围 B--K条件
波矢q取值
一维无限长原子链,m,a,
n-2 n-1 n mm
n+1 n+2
a
..
m x n x n x n 1 x n x n 1
x M 2 n x 2 n 1 x 2 n 1 2 x 2 n
..
x m 2n1 x 2 n 2 x 2 n 2 x 2 n 1
x
Aei2n1aqt
2 n1
x
Bei2naqt
2n
相隔一个晶格常数2a的同种原子,相位差为2aq。
色散关系
2co as q A M 22B0 m 22A 2co as q B0
a h12 h22 h32
由
2π Kh
d h1h2h3
2π
d K 得: h1h2h3
h1h2h3
简立方:a 1 a i,a 2 aj,a 3 a k ,
b12πa2a3 2πi
Ω
a
b22πa3a1 2πj
Ω
a
b32πa1a2 2πk
Ω
a
b1 2π i a
b2 2π j a
2π b3 k
2n-1
2n
2n+1
2n+2
M
m
质量为M的原子编号为2n-2 、2n、2n+2、···
质量为m的原子编号为2n-1 、2n+1、2n+3、···
《物理化学》(南大第五版)知识点总结
W=ΔU= CV dT ;ΔH= Cp dT
不可逆绝热过程:Q=0 ; 利用 CV(T2-T1)=-pe(V2-V1)求出 T2, W=ΔU= CV dT ;ΔH= Cp dT 2、相变化 可逆相变化:ΔH=Q=nΔ_H; W=-p(V2-V1)=-pVg=-nRT ; ΔU=Q+W
B (T , p, sln ) b , B (T ) RT ln a b , B ; ab,B=γb,B bB;
标准态为:同温下 bB=1 且符合
亨利定律的溶质(假想状态) 。
B (T , p, sln ) %, (T ) RT ln a%, B ; a%,B=γ%,B[%B]; B
标准态为:同温下[B%]=1 且
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一般为假想状态) 。 三、各种平衡规律 1、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
* pA=p * A ax,A ; pA=p A ax,A ; p=pA+pB
2、溶液的气液平衡
pA=p * A ax,A;pB=kx,Bax,B=kb,Bab,B=k%,Ba%,B;p=pA+pB
r Gm (T ) RT ln K
[ p( H 2 ) / p ][c( ZnCl 2 )] c2 (H C l )
三、 范特荷夫等温方程
r Gm (T ) r Gm (T ) RT ln J RT ln J / K
四、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B f Gm ( B,298)
(4)ΔG 与温度的关系 ΔG=ΔH-TΔS ,设 ΔH、ΔS 不遂温度变化。 五、化学势 1、化学式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B (
G ) T , p ,nc ( c B ) ;在 T、p 及其他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1molB 物质引 n B
物理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气体的pVT关系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R=8.314472Pa·m3·mol·K-1)根据V m=V/n,n=n/M可得pV m=RTpV m=(m/M)RT根据ρ=m/V和理想气态方程可以求出气体的ρ、V、T、n、M、ρ各种性质。
ρ=pM/RT、M=ρRT/p=RTM/Pv、m=Pvm/RT、n=Pv/RT二、理想气体模型(一)、分子间作用力:两个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势能与距离r的6次方成反比,相互排除势能与距离r的12次方成反比。
E=E吸引+E排斥=-A/r6+B/r12(二)、理想气体的微观上的两个特征1、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2、分子本身不占体积。
(三)、在任何温度和压力下均符合理想气体模型或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图一:兰纳德-琼斯势能曲线示意图(四)、摩尔气体常数当压力趋于零的极限条件下,各种气体pVT均服从pV m=RT的定量关系,R是一个对各种气体都适用的常数。
R=8.314472Pa·m3·mol·K-1三、真实气体状态方程(一)、范德华方程(p+a/V2m)(V m-b)=RT将V m=V/n带入可得(p+n2a/V2)(V-nb)=nRTa只与气体的种类有关,与温度条件无关。
(a/V m2)又称为内压力说明了分子间相互吸引力对压力的影响反比于分子间距离r的6次方。
一般分子间作用力越大,a越大。
a的单位是Pa·m6·mol-2b应该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b是体积修正项,表示每摩尔真实气体分子本身占有体积儿时分子自由活动空间减少的数值。
b的单位是m3·mol-1。
范德华认为真实气体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导致气体的压强比理想气体小即p=(p理+a/V2m),体积在考虑了分子本身占有的体积b之后自由活动空间应该是(V m-b)。
范德华方程是一种被简化了的真实气体的数学模型,在任何温度、压力条件下均符合范德华方程的气体叫范德华气体(二)、维里方程pV m=RT(1+Bp2+Cp3+Dp4+……)维里方程是纯经验方程,当压力p→0,摩尔体积V m→0时,维里方程还原为理想气态方程。
固体物理1-6章总结
CV
3NkB
θE 2 θE / T ) e T
爱因斯坦特征温度
CV 3NkB (
Debye模型 认为晶体可以看成是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但晶体中的格波的频率应 该有一个分布,频率与波矢的关系近似为线性关系 CV 3Nk 在高温下:T >> D
12 Nk B T 3 D 在低温下:T << D CV T 德拜温度 D 5 D kB 在高温下多用爱因斯坦模型,低温下则应用德拜模型。
熔点和沸点介于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之间,密度小,有许多分子聚合的趋 势,介电系数大。
冰 H2F H2N
弱
~ 0.1ev/ 键
习题
P35- 1.1; ▲ 1.5; ▲ 1.6; ▲ 1.7;1.8;1.10 ▲ 1.设一格子基矢分别为a1=3i,a2=3j,a3=1.5(i+j+2k),试 求该晶体的倒格子基矢。 ▲ 2.半导体GaAs具有闪锌矿结构, Ga、As两原子最近 距离为d=2.45A,求晶格常数,原胞基矢和倒格子基矢。 ▲ P58- 2.8
ni 0,1,2,3....
1 E i (ni )i 2 i 1 i 1 1 ni ▲频率为ωi的格波的平均声子数
i
平均能量
i i i i 2 e k BT 1
e k BT 1
绝缘体中声子热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1 CV v l 3
离子晶体导电的机制 离子晶体的导电率 位错的定义、分类,刃型位错的滑移
半导体物理
作业
▲ P101- 4.3;4.4;4.7
第五章 金属电子论
1. ▲自由电子气的概念及模型:特鲁德模型与索末菲模型(定性)
固体物理学整理要点
固体物理复习要点第一章1、晶体有哪些宏观特性?答:自限性、晶面角守恒、解理性、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的均匀性、晶体的对称性、固定的熔点这是由构成晶体的原子和晶体内部结构的周期性决定的。
说明晶体宏观特性是微观特性的反映2、什么是空间点阵?答:晶体可以看成由相同的格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无限分布所构成的系统,这些格点的总和称为点阵。
3、什么是简单晶格和复式晶格?答:简单晶格:如果晶体由完全相同的一种原子组成,且每个原子周围的情况完全相同,则这种原子所组成的网格称为简单晶格。
复式晶格:如果晶体的基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组成,相应原子分别构成和格点相同的网格,称为子晶格,它们相对位移而形成复式晶格。
4、试述固体物理学原胞和结晶学原胞的相似点和区别。
答:(1)固体物理学原胞(简称原胞)构造:取一格点为顶点,由此点向近邻的三个格点作三个不共面的矢量,以此三个矢量为边作平行六面体即为固体物理学原胞。
特点:格点只在平行六面体的顶角上,面上和内部均无格点,平均每个固体物理学原胞包含1个格点。
它反映了晶体结构的周期性。
(2)结晶学原胞(简称晶胞)构造:使三个基矢的方向尽可能地沿着空间对称轴的方向,它具有明显的对称性和周期性。
特点:结晶学原胞不仅在平行六面体顶角上有格点,面上及内部亦可有格点。
其体积是固体物理学原胞体积的整数倍。
5、晶体包含7大晶系,14种布拉维格子,32个点群?试写出7大晶系名称;并写出立方晶系包含哪几种布拉维格子。
答:七大晶系:三斜、单斜、正交、正方、六方、菱方、立方晶系。
6.在晶体的宏观对称性中有哪几种独立的对称元素?写出这些独立元素。
答:7.密堆积结构包含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答:(1)六角密积第一层:每个球与6个球相切,有6个空隙,如编号1,2,3,4,5,6。
第二层:占据1,3,5空位中心。
第三层:在第一层球的正上方形成ABABAB······排列方式。
物理化学第一章总结
第一章总结一热力学基本概念①系统分类:敞开、封闭、孤立②平衡态:各部分宏观性质不变,无宏观流③性质分类:广度,强度④状态函数及特点:1)2)3)⑤过程分类:恒温、恒容、绝热、恒压⑥可逆过程:无损耗、过程无限缓慢、做功最大或最小⑦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nRT二热力学定律1)热力学第零定律:分别于第三物体达到平衡的两物体,他们彼此也一定互呈热平衡(确定温度)2)热力学第一定理:dU=δQ+δW焓的定义:dH=dU+d(PV)3)热力学第二定律:ds≥δQ/T=>“>”不可逆过程,T表环境温度“=”可逆过程,环境温度等于体系温度“<”熵变小于热温商过程不可能发生自发过程特征:一定方向和限度;不可逆;存在方向限度的决定因素。
又卡诺定理推出热力学第二定理:η=(Q1+ Q2)/Q1=(T1- T2)/T1=>(T2-T1)/T2>1+Q1/Q2 (卡诺定理)=>Q1/T1+Q2/T2<0=>dS≥δQ/T4)热力学第三定理:0K时任何完美晶体熵等于0理想气体各可逆过程重要变量计算过程 W Q △U △H △S自由膨胀 0 0 0 0 nRIn(V2/V1) 恒容 0 n Cv.m dT n Cv.m dT n m .p C dT n Cv.m In(V2/V1) 恒温 nRTIn(V2/V1) nRTIn(V2/V1) 0 0 nRTIn(V2/V1) 绝热 n Cv.m dT=(P2V2-P1V1)/(r-1) 0 n Cv.m dT n m p .C dT 0恒压 -pdT n m .p C dT n Cv.m dT n m .p C dT n m .p C In(V2/V1)。
固体物理第一章总结
固体物理(黄昆)第一章总结(总5页)页内文档均可自由编辑,此页仅为封面第一章晶体结构1.晶格实例1.1面心立方(fcc)配位数12 格点等价格点数4 致密度0.74原胞基矢:()()()123222aa j kaa k iaa i j=+=+=+原胞体积3123()/4Ωa a a a=⋅⨯=NaCl: 两组面心立方格子平行穿套而成的复式格子基元= Na+ + Cl-具有面心立方:简单格子(Al、Cu、Ag; Ar Kr Xe Ne)、复式格子(Cao MgS 碱卤族等)1.2简单立方(SC)配位数6 格点等价格点数1 致密度0.52CsCl两组简单立方格子穿套而成的复式结构基元= Cs+ + Cl-钙钛矿结构:CaTiO3五个简单立方穿套而成基元:Ca、Ti、OI、OII、OIII (OI、OII、OIII 的化学环境各不相同,氧八面体) 典型晶体:BaTiO3、PbZrO3、LiNbO3、LiTaO3氯化铯型结构: CsCl, CsBr, CsI, TlCl, TlBr, TlI 等1.3体心立方(bcc)配位数8 格点等价格点数2 致密度0.68原胞基矢:123()2()2()2aa i j kaa i j kaa i j k=-++=-+=+-原胞体积:3123()/2Ωa a a a=⋅⨯=体心立方晶体: 碱金属、W、Mo、Nb、V、Fe等1.4六角密堆(hcp)配位数12 两种格点原子数6 基元数3 致密度0.74典型晶体举例:He, Be, Mg, Ti, Zn, Cd, Co, Y, Lu 等1.5金刚石结构最近邻原子数4 次近邻原子数12 致密度0.34晶体结构=布拉维格子(面心立方)+ 基元(A+B)*将金刚石结构中的基元置换成一对硫离子和锌离子,则为两个面心立方复合而成的复式结构,典型晶体:SiC, ZnSe, AlAs, GaP, GaAs 等2.晶体的周期性结构2.1基本概念晶体:1. 化学性质相同 2. 几何环境相同 基元: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布拉维点阵(布拉维格子): 112233R n a n a n a =++ 晶体结构 = 布拉维格子+基元原胞:由基矢1a 、2a 、3a 确定的平行六面体,是体积最小的周期性结构单元,原胞只包含一个格点晶胞:同时计及周期性及对称性的尽可能小的重复单元,原胞实际上是体积最小的晶胞2.2维格纳-赛茨原胞(WS 原胞)1. 作某个格点与其它格点的连接矢量2. 作所有这些连接矢量的垂直平分面3. 这些垂直平分面围起的凸多面体就是维格纳-赛茨原胞3. 晶向、晶面及其标志 晶列(向)指数:[l m n]晶面指数(米勒指数):( h k l )米勒指数是以晶胞基矢为基准,而面指数则以原胞基矢为基准标定4. 布里渊区倒格子空间中的维格纳-赛茨(WS )原胞,即所谓的第一布里渊区,布里渊区包含了所有能在晶体上发生布拉格反射的波的波矢22h h k G G ⋅=4.1简单立方的倒格矢(简单立方——简单立方)基矢123a aia aj a ak ⎧=⎪=⎨⎪=⎩ 倒格矢123(2π/a)(2π/a)(2π/a)b i b j b k ⎧=⎪=⎨⎪=⎩4.2体心立方晶格的倒格子(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基矢1231()21()21()2a a i j k a a i j k a a i j k ⎧=-++⎪⎪⎪=-+⎨⎪⎪=+-⎪⎩ 倒格矢1232π()2π()2π()b j k a b k i a b i j a ⎧=+⎪⎪⎪=+⎨⎪⎪=+⎪⎩倒格矢可以表示为:1122332331122π[()()()]h G h b h b h b h h i h h j h h k a=++=+++++ 其中(h1 h2 h3)是米勒指数,h G 垂直于米勒指数,其第一布里渊区是一个正十二面体4.3面心立方晶格的倒格子(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基矢1231()21()21()2a a j k a a k i a a i j ⎧=+⎪⎪⎪=+⎨⎪⎪=+⎪⎩ 倒格矢1232π()2π()2π()b i j k a b i j k a b i j k a ⎧=-++⎪⎪⎪=-+⎨⎪⎪=+-⎪⎩第一布里渊区为截角八面体即5. 晶体的宏观对称性xx xy xz x x y yx yy yz y z zx zy zz z D E D E D E εεεεεεεεε⎛⎫⎛⎫⎛⎫⎪ ⎪ ⎪= ⎪ ⎪ ⎪ ⎪ ⎪ ⎪⎝⎭⎝⎭⎝⎭5.1对于所有立方对称的晶体中,介电常数是一个对角张量:0 (,,,)x y z αβαβεεδαβ==该结论适用于一切具有二阶张量形式的宏观性质 (如电导率、热导率)5.2六角对称的晶体中,若坐标轴选取在六角轴的方向和与它垂直的平面内,则介电常数有如下形式// 0 00 00 0 εεε⊥⊥⎛⎫ ⎪ ⎪ ⎪⎝⎭ ,//////D E ε=, D E ε⊥⊥⊥=,六角对称的晶体有双折射现象5.3对称操作(正交变换:旋转、中心反演、镜面反映) 1. 旋转绕 z 轴旋转 q 角的正交矩阵cos sin 0sin cos 0 0 0 1θθθθ-⎛⎫ ⎪⎪ ⎪⎝⎭,中心反演的正交矩阵1 0 0 0 1 0 0 0 1-⎛⎫⎪- ⎪ ⎪-⎝⎭由于cost = (1 - m)/2 所以 m = -1 0 1 2 3,所以t = 0 2π/6 2π/4 2π/3 2π/2,没有所谓的5度轴和7度轴。
物理化学复习重点
物理化学总复习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δWe= - p e d V d U =δQ +δW基本要求1 熟悉基本概念,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和功、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能与焓等。
2 掌握各种过程Q 、W 、U ∆和H ∆的计算。
3 掌握应用Hess 定律、生成焓及燃烧焓计算反应热的方法。
4 熟悉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能用基尔霍夫定律求算各温度的反应热。
容提要第二节 热力学基本概念1系统与环境:敞开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
2系统的性质 3热力学平衡态 4状态函数与状态方程 5过程与途径 6热和功第三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 2 热力学能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第四节 可逆过程与体积功1体积功 2功与过程 3可逆过程 第五节 焓1焓的定义H=U+ pV2恒容热效应和恒压热效应V Q U =∆ p Q H =Δ 第六节 热容1 热容的定义。
2 定容热容与定压热容V C p C 第七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1 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理想气体 2理想气体的C p 与V C 之差 3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第八节 热化学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 反应进度 3 热化学方程式第九节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1Hess 定律2生成焓和燃烧焓 O mf H ∆ Om c H ∆3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d 0Q S Tδ-≥2221,,1112ln ln ln ln V m p m T V T p S nC nR nC nR T V T p ∆=+=+基本要求1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过程,S 的引入及引入F 和G 的原因; 2掌握克劳修斯不等式,过程可逆性判断; 3掌握∆S 、∆F 、∆G 在各种变化过程中的计算;变化过程单纯状态函数变化相变化学变化恒温过程恒压过程恒容过程绝热过程恒温恒压可逆相变恒压过程恒容过程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4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及规定熵,掌握在化学变化中标准状态函数的计算;5 掌握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容提要第一节自发过程的特征 第二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表述“热量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是不可能的”。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第一章复习总结
第一章固体材料与表面结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特殊性1、组成(成分偏析、表面吸附)2、原子排列结构(重排)、原子振动状态等3、悬挂键,化学性质活泼4、周期势场中断,表面电子状态差异表面浓度(surface concentration)Area of unit cell =(0.3 x 10-9)2m21 atom per unit cell表面原子浓度= 1/ (0.3 x 10-9)2= 1.1 x 1019atoms m-2= 1.1 x 1015atoms cm-2体相原子浓度=3.7*1022cm-3分散度随原子数增加,D下降。
颗粒尺寸增加,D下降。
立方八面体,催化剂理论模型中常用的颗粒形状,是热力学平衡条件下表面能最低的形状。
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非均匀性1、平台2、螺型位错3、刃型位错4、8、10、外来吸附原子5、单原子台阶6、9、11、褶皱7、扭折原因:由于固体表面原子的组成、排列、振动状态和体相原子的不同,由于悬挂键导致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及周期性的势场中断导致的表面电子状态差异,固体表面形成很多导致表面形貌非均匀性的元素。
位错密度位错分割平台 表面原子排列有序性表现在具有一定原子间距,二维周期性1、具有底物结构2、表面原子重排原矢米勒指数(miller index)晶面间距d(hkl)Wood记号和矩阵表示(必考)100,110,111选取基矢时,若中心包含原子,则写成c(q×r)矩阵表示:固体表面性质简介1、相界面(Gibbs界面)2、表面热力学函数其他类推:S,G,G s3、固体表面能的理论估算表面自由能表面的分子处于一种比体相更大的自由能状态,这是由于在表面缺乏最近邻的相互作用。
减小表面能的方法固体的表面能总是正的,金属>氧化物>有机金属表面张力估算;表面原子重排机理1、表面弛豫作用2、表面相转变3、吸附对纯净底物表面结构的影响层间距的变化;重组的表面结构的变化;吸附原子可以诱导表面重组内外表面内表面:多孔或多层材料,孔内或层间的表面比表面积:单位质量材料的表面积;用BET方法测量1、表面能与晶粒尺寸晶面曲率半径越小,单位质量表面能越大,晶粒越不稳定,化学反应活性越大2、表面能与晶面密排面的表面能低(例如111面,体相原子12配位,表面原子9配位,断裂3个化学键)不稳定(表面能高)的晶面优先生长3、表面台阶处配位不饱和度高,最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每章总结 第1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1.系统、环境及性质热力学中把研究的对象(物质和空间)称为系统,与系统密切相关的其余物质和空间称为环境。
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是否有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系统分为三类: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敞开系统。
2.热力学平衡态系统的各种宏观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则称该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
必须同时包括四个平衡:力平衡、热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
3.热与功 (1) 热与功的定义热的定义:由于系统与环境间温度差的存在而引起的能量传递形式。
以Q 表示,Q>0 表示环境向系统传热。
功的定义:由于系统与环境之间压力差的存在或其它机、电的存在引起的能量传递形式。
以W 表示。
W>0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
(2) 体积功与非体积功功有多种形式,通常涉及到是体积功,是系统体积变化时的功,其定义为:V p Wd δe -=式中pe 表示环境的压力。
对于等外压过程 )(12e V V p W --=对于可逆过程,因ep p =,p 为系统的压力,则有Vp W V V d 21⎰-=体积功以外的其它功,如电功、表面功等叫非体积功,以W ′表示。
4.热力学能热力学能以符号U 表示,是系统的状态函数。
若系统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则过程的热力学增量为 12U U U -=∆对于一定量的系统,热力学能是任意两个独立变量的状态函数,即),(V T f U =则其全微分为VV U T T U U TV d d d ⎪⎭⎫ ⎝⎛∂∂+⎪⎭⎫ ⎝⎛∂∂=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则有 0=⎪⎭⎫⎝⎛∂∂TV U 或 U =f (T )即一定量纯态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5.热力学第一定律及数学表达式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经典描述①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数量不变 ② “不供给能量而可连续不断做功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
(2) 数学表达式对于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W Q U δδd += 或 W Q U +=∆即封闭系统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等于过程中环境传给系统的热和功的总和。
固体物理知识点总结
固体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考试重点晶体结构、晶体结合、晶格振动、能带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和知识二、复习内容第一章晶体结构基本概念1、晶体分类及其特点:单晶粒子在整个固体中周期性排列非晶粒子在几个原子范围排列有序(短程有序)多晶粒子在微米尺度内有序排列形成晶粒,晶粒随机堆积准晶体粒子有序排列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2、晶体的共性:解理性沿某些晶面方位容易劈裂的性质各向异性晶体的性质与方向有关旋转对称性平移对称性3、晶体平移对称性描述:基元构成实际晶体的一个最小重复结构单元格点用几何点代表基元,该几何点称为格点晶格、平移矢量基矢确定后,一个点阵可以用一个矢量表示,称为晶格平移矢量基矢元胞以一个格点为顶点,以某一方向上相邻格点的距离为该方向的周期,以三个不同方向的周期为边长,构成的最小体积平行六面体。
原胞是晶体结构的最小体积重复单元,可以平行、无交叠、无空隙地堆积构成整个晶体。
每个原胞含1个格点,原胞选择不是唯一的晶胞以一格点为原点,以晶体三个不共面对称轴(晶轴)为坐标轴,坐标轴上原点到相邻格点距离为边长,构成的平行六面体称为晶胞。
晶格常数WS元胞以一格点为中心,作该点与最邻近格点连线的中垂面,中垂面围成的多面体称为WS原胞。
WS原胞含一个格点复式格子不同原子构成的若干相同结构的简单晶格相互套构形成的晶格简单格子点阵格点的集合称为点阵布拉菲格子全同原子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布拉菲晶格子。
4、常见晶体结构: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金刚石闪锌矿铅锌矿氯化铯氯化钠钙钛矿结构5、密排面将原子看成同种等大刚球,在同一平面上,一个球最多与六个球相切,形成密排面密堆积密排面按最紧密方式叠起来形成的三维结构称为密堆积。
六脚密堆积密排面按AB\AB\AB…堆积立方密堆积密排面按ABC\ABC\ABC…排列5、晶体对称性及分类:对称性的定义晶体绕某轴旋转或对某点反演后能自身重合的性质对称面对称中心旋转反演轴8种基本点对称操作14种布拉菲晶胞32种宏观对称性7个晶系6、描述晶体性质的参数:配位数晶体中一个原子周围最邻近原子个数称为配位数。
固体物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微观粒子的状态1.量子力学的应用范围.2.试举例说明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3写出德布罗意关系式,并说明各参量的物理意义.4.微观粒子与宏观粒子的状态描述方法有何不同?5.波函数的统计意义?6.薛定谔方程的一般形式?7.何为定态?定态薛定谔方程的形式?会求归一化常数、由概率求平均值。
8.比较“无限深势阱”模型和“谐振子”模型的波函数及能量特性有何异同?9.何为隧道效应?穿透系数与哪些参量有关?11.非简并定态微扰能量的一级、二级近似式;波函数的一级近似式。
12.非简并定态微扰适用的条件。
13.简并定态微扰的零级波函数是什么?14.简并定态微扰能量的一级近似式。
15. 比较三个统计分布的假设、结果。
说明在什么情况下量子统计可以近似到经典统计。
第二章晶体中的电子状态1.正确理解下列概念 (1)布喇菲点阵 (2)基元 (3)固体物理学原胞 (4)结晶学原胞(5)简单格子和复式格子2.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的表示方法3.什么是布洛赫电子,与自由电子的波函数,能量及动量作比较.4.自由电子、束缚态粒子以及晶体中的电子,三者的能量状态有何不同。
5.说明有效质量与惯性质量的不同.6.从能带底到能带顶,布洛赫电子的有效质量将如何变化?外场对电子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7.什么是空穴?它有哪些基本特征?8.在什么条件下,晶体中电子的运动可以看作是波包的运动?其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有效质量如何表示?9.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能带结构有什么不同?第三章晶体中的原子热振动1.什么是简谐近似?非简谐近似?在两种近似下,晶格振动的格波性质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简谐近似的局限性。
2.说明格波与连续介质弹性波有何不同?3.比较单原子晶格和双原子晶格的色散关系。
4.什么是声子?声子有哪些性质?5.试用声子语言描述晶格的振动?6.什么是晶格振动的光学波和声学波?它们有什么本质的区别?9. 何谓正常过程、倒逆过程?它们对晶体热阻有何影响?10 .分析声子的热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固体材料与表面结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特殊性1、组成(成分偏析、表面吸附)2、原子排列结构(重排)、原子振动状态等3、悬挂键,化学性质活泼4、周期势场中断,表面电子状态差异表面浓度(surface concentration)Area of unit cell =(0.3 x 10-9)2m2 1 atom per unit cell表面原子浓度= 1/ (0.3 x 10-9)2= 1.1 x 1019atoms m-2= 1.1 x 1015atoms cm-2体相原子浓度=3.7*1022cm-3分散度随原子数增加,D下降。
颗粒尺寸增加,D下降。
立方八面体,催化剂理论模型中常用的颗粒形状,是热力学平衡条件下表面能最低的形状。
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非均匀性1、平台2、螺型位错3、刃型位错4、8、10、外来吸附原子5、单原子台阶6、9、11、褶皱7、扭折原因:由于固体表面原子的组成、排列、振动状态和体相原子的不同,由于悬挂键导致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及周期性的势场中断导致的表面电子状态差异,固体表面形成很多导致表面形貌非均匀性的元素。
位错密度位错分割平台表面原子排列有序性表现在具有一定原子间距,二维周期性1、具有底物结构2、表面原子重排原矢米勒指数(miller index)晶面间距d(hkl)晶体类型:体心立方,面心立方,简单立方在立方晶系中,晶向和晶面垂直Wood记号和矩阵表示(必考)100,110,111选取基矢时,若中心包含原子,则写成c(q×r)矩阵表示:固体表面性质简介1、相界面(Gibbs界面)2、表面热力学函数其他类推:S,G,G s3、固体表面能的理论估算表面自由能表面的分子处于一种比体相更大的自由能状态,这是由于在表面缺乏最近邻的相互作用。
减小表面能的方法固体的表面能总是正的,金属>氧化物>有机金属表面张力估算;表面原子重排机理1、表面弛豫作用2、表面相转变3、吸附对纯净底物表面结构的影响层间距的变化;重组的表面结构的变化;吸附原子可以诱导表面重组内外表面内表面:多孔或多层材料,孔内或层间的表面比表面积:单位质量材料的表面积;用BET方法测量1、表面能与晶粒尺寸晶面曲率半径越小,单位质量表面能越大,晶粒越不稳定,化学反应活性越大2、表面能与晶面密排面的表面能低(例如111面,体相原子12配位,表面原子9配位,断裂3个化学键)不稳定(表面能高)的晶面优先生长3、表面台阶处配位不饱和度高,最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晶体的平衡形状(热力学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对于给定的体积,总表面能最小的形状。
(类球型)表面活性剂及晶体控制生长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不对称性,由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和具有憎水性的非极性基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其在溶液表面的定向排列,使表面上不饱和的力场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平衡,从而降低了表面张力。
(降低表面能高的表面,使得表面能低的表面暴露出来,改变了晶体生长)液-固界面:润湿性部分固-气界面被液-固界面取代,这一过程称为润湿过程。
(1)表面张力大于100mN/m 的称为高能固体表面,固体容易被液体润湿。
(2)表面张力小于100mN/m 的称为低能固体表面,固体不容易被液体润湿。
润湿过程可以分为三类:粘湿(或粘附adhesion)浸湿(或浸润immersion)铺展(spreading)1、粘附过程与粘附功指液体与固体从不接触到接触,使部分液气界面和固气界面转变成新的固液界面的过程。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液面与固体表面粘附时对外所作的最大功称为粘附功,它是液体能否润湿固体的一种量度。
粘附功越大,液体越能润湿固体,液-固结合得越牢。
2、浸湿过程与浸湿功在恒温恒压可逆的情况下,将具有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浸入液体中,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称为浸湿过程。
(在此过程中液体的界面没有变化)。
浸湿功等于此过程表面自由能变化值的负值。
只有浸湿功大于或等于零,液体才能浸湿固体。
浸湿功是液体在固体表面取代气体能力的一种量度。
指对抗液体表面张力而产生铺展的力,又称为粘附张力A。
3、铺展与铺展系数铺展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上扩展过程中,“液-固”界面取代“气-固”界面的同时,液体表面也扩展的过程,体系还增加了同样面积的“气-液”界面。
铺展系数S的大小表征了液体在固体表面上铺展的能力。
4、当液体和固体之间的粘附张力A 大于液体本身的表面张力γg-l时,液体能够在固体表面自动铺展。
5、比较这3 类润湿的条件可以看出,对同一个体系,W a>W i>S。
因此,当S ≥0 时,W a和W i也一定大于零。
这表明,如果液体能在固体表面铺展,就一定能沾湿和浸湿固体,所以,常用铺展系数S 作为体系润湿的指标。
液-固界面:接触角与润湿方程Young’s 方程只是适用于理想的刚性、均一、光滑、惰性表面,不适用于实际表面情况。
完全润湿θ=0°亲水表面θ<90°疏水表面90°<θ<180°干燥表面θ=180°θ<10°为超亲水表面θ>150°为超疏水表面1、接触角与润湿三参数的关系:1)只要测定液体表面张力γg-l和接触角θY,便可计算粘附功W a、粘附张力A和铺展系数S,从而据此来判断各种润湿现象。
2)接触角本身也能作为判别润湿情况的依据,接触角愈小,润湿性能愈好。
3)如果铺展系数S为正,则不存在平衡接触角,液体完全沾湿固体表面。
2、动态接触角1) 加液/减液法液-固界面取代气-固界面后形成的接触角叫做前进角θA;气-固界面取代液-固界面后形成的接触角叫做后退角θR。
2) 倾斜板法将一足够大体积的液滴置于待测样品表面,把样品表面朝一方缓慢、不断地倾斜。
当倾斜到一定角度时,液滴开始发生滑动。
发生滑动前夕液滴的前角就是前进角,后角则为后退角。
3、接触角滞后前进接触角与后退接触角的差值定义为接触角滞后θH。
(通常将接触角滞后小于10°的材料称为自清洁材料。
)4、滑动角/滚动角理想的超疏水表面需要具有较大的静态接触角和较小的滚动角。
5、Wenzel模型(花瓣效应)和Cassie模型(荷叶效应)当固体表面是化学均一的粗糙表面时,Wenzel认为粗糙表面的存在使得实际“固-液”接触面积大于表观几何接触面积,在几何上增强了疏水性(或亲水性),假设液体始终填满表面上的凹槽结构,粗糙表面的表观接触角与光滑平坦表面本征接触角有如下关系:当固体表面为疏水表面时,粗糙度会使得疏水表面更疏水;当固体表面为亲水表面时,粗糙度会使得亲水表面更亲水。
所以,对于均一、非光滑的表面,通过改变固体表面粗糙度,可以调控表观接触角,从而改变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能。
在Cassie-Baxter模型中,认为液滴在非均一、粗糙表面上的接触是一种复合接触,在疏水表面上的液滴不能填满粗糙表面上的凹槽,凹槽中液滴下存有截留空气,从而表观上的“液-固”接触实际是由“液-固”和“液-气”接触共同组成。
6、试说明造成荷叶效应与花瓣效应的原因。
荷叶效应:主要是指荷叶表面具有超疏水以及自洁的特性。
在荷叶的上表面布满非常多微小的乳突。
乳突之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空气,这样就在紧贴叶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空气层。
因此雨水落到叶面上后,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只能同叶面上乳突的顶端形成几个点的接触,从而不能浸润到荷叶表面上。
水滴在自身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球状体,水球在滚动中吸附灰尘,并滚出叶面,从而达到清洁叶面的效果。
花瓣效应:在花瓣表面上存在分层微凸起和纳米折叠,这些微米和纳米结构为超疏水性提供了足够的粗糙度,同时还提供了与水的高粘合力。
因此,花瓣表面上的水滴呈球形,即使花瓣倒置也不能滚落。
偏析作用:来自晶体或固溶体中的杂质或溶质在界面积聚的现象对于二组分体系,恒温条件下,表面相和体相组成比关系:第二章薄膜沉积:原理与技术物理气相沉积(PVD)1、蒸发热蒸发,电子束蒸发2、溅射直流磁控溅射,交流溅射,射频溅射, 磁控溅射化学气相沉积(CVD)低压CVD、等离子体增强CVD 、金属有机CVD、原子层沉积生长热力学:界面能生长动力学:表面扩散与成核基底与生长层的晶格不匹配,岛状生长蒸发与溅射比较:优势1、涂层硬度高2、附着力好(如果涂层不太厚)3、涂层均匀性缺点1、处理温度高(易畸变)2、锐边涂层是困难的(热膨胀失配应力)3、可涂布的材料范围有限4、处理气氛有影响定义(必考):在化学气相沉积法中,含有所需化学元素的气体在反应器内的衬底附近发生反应,通过控制气体流动可以控制气相外延的生长速率。
过程:1、反应物向沉积区的输运。
2、主气流通过边界层向基底表面传输反应物。
3、反应物在硅片表面的吸附。
4、表面反应,包括:化学分解或反应,表面迁移的附着位点(扭结和台阶)和其它表面反应(例如发射和再沉积)。
5、副产物解吸。
6、副产物通过边界层的输运。
7、远离沉积区的副产物的运输。
MOCVD:是使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氢化物(或其他反应气体)作为原料气体的一种热解CVD方法。
ALD:优势1、化学计量比大面积的薄膜,均匀性、三维性。
2、厚度精确控制。
3、低温沉积的可能。
4、对于敏感的衬底上柔性沉积过程。
缺点1、沉积速率慢于CVD。
2、和MBE相比,许多不同的材料可以沉积。
ALD与CVD相比:外延生长1、外延膜可由气态或液态前驱体生长。
2、衬底作为种子晶体,沉积膜具有与衬底相同的晶格结构和取向。
3、不同于其他沉积薄膜的方法,可以沉积多晶或非晶薄膜,甚至在单晶衬底上。
分子束外延:在晶体衬底上沉积原子以形成晶体层或结构的超高真空技术。
分子束外延技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制造。
范德华外延:高度晶格失配系统的一种新的外延生长方法。
MOCVD vs MBE优势1、较快的增长率2、宽温控制范围。
更好的薄膜质量。
3、更短的系统停机时间。
缺点1、有毒2、大量参数,很难控制。
3、非特高压环境。
一些原位监测技术不适用。
这两种技术都可以使晶体以极高的精度一次沉积在一个单层基底上,对于“超晶格”和“量子阱”等人造晶体结构非常有用。
固体基本电学性质能级:原子核所处的各种能量状态。
分子轨道: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HOMO最高占据分子轨道、LUMO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形成条件:能量相近、对称性匹配金属:电子未填充满价带,导电半导体:电子填充满价带,带隙窄,绝缘体:电子填充满价带,宽带隙,不导电能带:大量原子相互靠近后,轨道能级分裂,形成的能级为准连续分布价带:价电子占据的能带导带:电子部分占据的能带带隙:导带和价带的能量空隙费米能级E f:温度为绝对零度时固体能带中充满电子的最高能级。
能态密度DOS:在电子能级为准连续分布的情况下,单位能量间隔(△E)的电子态数目N(E)。
能带弯曲有效质量与自由电子质量的差异反映了周期势场对电子运动的影响功函数:又称功函、逸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