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只小鸟》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精选3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2f941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a.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篇7一、活动目标。
1、学习童谣,感受数字童谣的特点。
2、尝试正确使用量词,并根据童谣中动物发出的声音进行创编,体验创编童谣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贴绒动物(小鸟、喜鹊、麻雀、青蛙、鸭子、蛤蟆、小猪、河马、小马、毛驴等)。
2、与童谣内容有关的一定数量的动物卡片一套。
三、活动过程。
1、感受童谣内容。
(1)自由地向同伴介绍自选的贴绒小动物,并用声音或动作表示动物的主要特征。
(2)集体讨论各种动物的叫声或走路的动作。
指导语:你的动物朋友是谁?它是怎样唱歌、走路的?2、学习童谣。
(1)根据动物的数量顺序学习童谣,正确使用量词。
指导语:这里有哪些小动物?各有多少?(2)出示娃娃的图片,学习童谣最后两句。
指导语:小朋友高兴的时候会怎么样?(3)幼儿边做动作边念童谣。
3、尝试根据童谣中动物发出的声音进行创编,正确使用量词。
四、延伸活动:将各种动物卡片放在语言区,供幼儿练习说不同的量词和创编童谣。
附:一只小鸟叫喳喳一只小鸟叫喳喳,两只青蛙叫呱呱;三只小猪哼呀呀,四匹小马呱哒哒;五个娃娃笑哈哈,分吃一个大西瓜。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篇8设计思路: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是搜集处置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这样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综合能力训练,进行能听会说、能读会写能力的培养。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所以不能单纯传授知识,一定要注意训练……不时地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要培养这些能力,教师就要充沛依据教材特点,抓住课文重点,用“牵一发以动全身”之功进行动脑、动口、动手的综合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的探究,引导他们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而去感悟,以达到知识的传送与精神的升华之效。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应该保护鸟类。
2.初步练习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一只小鸟》阅读训练附答案
![《一只小鸟》阅读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5c971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b.png)
《一只小鸟》阅读训练附答案《一只小鸟》阅读训练附答案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
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阅读题:1、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啁啾一词是什么意思?2、小鸟是快乐的,它为什么而快乐?3、面对美丽的自然,羽翼未丰的小鸟欢乐地歌唱,可面对同样美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射出了弹子。
本文试图通过这样的对比告诉我们什么?如你是那只小鸟,4、你想对那几个孩子说什么?把你的话写下来。
(2分)5、孩子们射杀了小鸟,为什么还要仰望它?参考答案:1、啁啾指鸟的鸣叫。
2、它为温暖的加快乐,为自然的美好快乐。
3、人们由于爱而产生的占有欲望往往导致伤害和破坏,结果是自己更为失望。
4、言之成理。
5、孩子们并不是真正仇恨这只小鸟,相反他们由于喜爱而产生了占有的欲望,射杀了小鸟,再也听不见小鸟的歌唱,他们又很失望。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fc9de5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c.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教案:《一只小鸟》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一、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章节:第11课《一只小鸟》内容:课文《一只小鸟》讲述了作者在树林里偶然间发现一只小鸟的故事。
通过作者的观察,描绘了小鸟的外貌特征和活泼可爱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文本、生字词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播放树林里的鸟鸣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想象自己置身于树林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表情。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组词。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4. 细节描写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小鸟的外貌特征和性格。
学生举例说明,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6. 课后作业: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只动物,用细节描写的方式来描述它的外貌特征和性格。
作业答案:示例:我选择了一只猫咪。
它有一双明亮的绿色眼睛,毛色是橘色带白色斑点,非常柔软。
它性格温顺,喜欢悠闲地漫步,有时候会突然扑向玩具,玩耍起来非常开心。
六、板书设计课题:《一只小鸟》生字词:树林、小鸟、外貌、性格、可爱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只动物,用细节描写的方式来描述它的外貌特征和性格。
2. 预习下节课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能力有所提高。
语文三年级上北师大版6《一只小鸟》课件
![语文三年级上北师大版6《一只小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0e911ba26925c52dc5bf1d.png)
看得更远,因为我站得更高
捉迷藏真好玩!
多彩的我
可远观,不可近玩
我累了,要在这儿休息
荷中的我
警惕
你找得到我吗?
天才歌唱家
瞧这一家子
我喜欢自由自在地飞翔我也在喝水ຫໍສະໝຸດ 秋 意名花小鸟两相欢
我在花中笑
顾影自怜
憩
我在花中鸣
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把本课的生字词读熟,把句 子读通顺。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 事?
斜刺里两只老鸟 箭也似的飞来,接住 了它,衔上巢去。
拓展思维:
小鸟后来怎么样了? 续写一段话。
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课文1、2自然段,用“ ” 勾画出表现小鸟快乐的语句。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在高高的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未 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zhōu )啾(jiū) 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 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 上一片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 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 “ 自然 ”的歌声 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唱的 时候,好像 “ 自然 ” 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 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 着——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 小 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 声,最 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这小鸟 天天出来 歌唱,小 孩子们也 天天来听 它的歌声, 最后他们 便想捉住 它。
忽然“啪”的一声, 一个弹子 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 下去。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 到地上来。
看,它 又出来了!它 正 要 发声,忽然“啪” 的一声,一 个 弹 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 上跌了下去。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7f187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0.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一个关于小鸟的故事,故事中描绘了一只小鸟在林间自由飞翔的场景,以及小鸟与其他动物的互动。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小鸟的自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小鸟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小鸟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出本课的主题——一只小鸟。
b. 出示课件,展示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鸟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课堂讲解:a.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小鸟的生活场景,如飞翔、与其他动物互动等。
b.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4. 课堂练习:a.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b. 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情感教育:a.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b.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鸟的生活环境,教育学生保护鸟类。
b. 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一只小鸟飞翔互动生字词:飞翔、互动、大自然、保护鸟类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鸟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a.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情况如何?b.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c. 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环保意识是否有所提高?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鸟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06e9a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8.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一只小鸟》。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只小鸟的成长历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关爱。
2. 掌握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课文主题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句子解析,情感教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录音,小鸟图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小鸟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小鸟的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生字词,解析重点句子。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一道阅读理解题目,指导答题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课文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生命的可贵,关爱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一只小鸟2. 生字词:、、3. 重点句子:,。
4. 主题:关爱自然,珍爱生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2. 答案示例: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关爱大自然,保护动植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自然生命主题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鸟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对课文主题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
教学重点:句子解析,情感教育。
补充说明:1. 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是教学难点,因为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事例、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
一只小鸟第一课时课件
![一只小鸟第一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a6de82e45c3b3566ec8b94.png)
一只小鸟第一课时
•5
相关资料
2004年,国际鸟类联盟发表的一份世界鸟类状况报 告指出:由于环境的恶化以及无节制的农业开发,全球 鸟类有12%濒临灭绝。报告还指出:全球大约有1211种 鸟类面临灭绝,其中179种鸟类面临严重威胁,344种面 临高度灭绝危机。
一只小鸟第一课时
•6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爱护鸟类。 • 3.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的方 法理解课文。
一只小鸟第一课时
7
我会认
mì
càn
làn
qīng
觅灿烂倾
dàn
xié
xiě
弹斜血
一只小鸟第一课时
•8
易读错字
xiě
血淋淋
cháo
鸟巢
一只小鸟第一课时
33
一只小鸟第一课时
这小鸟 天天出来 歌唱,小 孩子们也 天天来听 它的歌声, 最后他们 便想捉住 它。
34
我会写:
故事还没有讲完,那只曾经快乐却又变得 可怜的小鸟最后怎么样了呢?请你来写一写故 事的结尾吧!
一只小鸟第一课时
35
我会写
tàn
探
书写指导
右边下部“木”撇、捺 要舒展。
一只小鸟第一课时
27
5
一只小鸟第一课时6
4
28
看,它又出来了! 它正要发声,忽然“啪” 的一声,一个弹子从 下面射来,它一翻身 从树上 跌了下去。
一只小鸟第一课时
29
当两只老鸟看到小鸟被人打 中受伤时,他们的心情如何?
小鸟受了伤,被老鸟衔回巢里, 你们说说那只小鸟后来怎样了呢?
一只小鸟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一只小鸟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b7b22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d.png)
一只小鸟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一只快乐的小鸟,无忧无虑地在心里飞翔,真希望你永远唱着欢快的歌,陪伴在我的身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一只小鸟》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只小鸟》阅读原文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
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一只小鸟》阅读题目及答案(一)1、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啁啾”一词是什么意思?答案:啁啾指鸟的鸣叫。
2、小鸟是快乐的,它为什么而快乐?答案:它为温暖的加快乐,为自然的美好快乐。
3、面对美丽的“自然”,羽翼未丰的小鸟欢乐地歌唱,可面对同样美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射出了“弹子。
本文试图通过这样的对比告诉我们什么?答案:人们由于爱而产生的占有欲望往往导致伤害和破坏,结果是自己更为失望。
4、假如你是那只小鸟,你想对那几个孩子说什么?把你的话写下来。
(2分)答案:我的叫声是为自由而感叹,为生活的美好而歌唱,如果把我占为己有,我就会不快乐,也不会再歌唱了,所以要学会知足,要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5、孩子们射杀了小鸟,为什么还要仰望它?答案:孩子们并不是真正仇恨这只小鸟,相反他们由于喜爱而产生了“占有”的欲望,射杀了小鸟,再也听不见小鸟的歌唱,他们又很失望。
冰心散文《一只小鸟》
![冰心散文《一只小鸟》](https://img.taocdn.com/s3/m/f68d10c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9.png)
冰心散文《一只小鸟》冰心散文《一只小鸟》《一只小鸟》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鸟儿》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出自文学名匠冰心笔下,清新流畅,是一篇非常美丽的散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冰心散文《一只小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只小鸟》原文:偶记前天在二任之树下看见的一件事。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
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看,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一只小鸟》赏读:引导学生从一二自然段中体会这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体会小鸟的快乐,感受语言美。
并适机进行想象力的拓展训练,如除了看见“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小鸟还可能看到什么?但是我忽略了在对一、二自然段的分析中,还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因为有了小鸟清脆柔美的歌声,大自然的这种和谐美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这样一来,也就为解释“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找到了依据。
小孩子对小鸟与两只老鸟对小鸟两种爱的比较,颜子语同学非常精彩地指出:“这两种爱是不同的,人对小鸟的爱与老鸟对自己孩子的爱是不一样的。
孩子们没办法像老鸟那么爱小鸟。
”有的同学也点出了,小鸟的爱其实是对小鸟的伤害。
这都说得很好,而我也只是浅尝辄止地点出,“小鸟的爱是自私的,他们的喜欢其实是一种伤害,而老鸟对小鸟的爱是一种不问回报、伟大、无私的爱。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只小鸟》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只小鸟》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1bb03b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5.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只小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一只小鸟》一课。
文章讲述了一只小鸟的成长历程,从破壳而出,到学会飞翔,再到遭遇困境,最终重获自由的过程。
详细内容包括:小鸟破壳而出,父母为其筑巢、觅食;小鸟学会飞翔,感受自由的喜悦;小鸟被人类捉住,失去自由;小鸟重新回到大自然,重获新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鸟的情感变化,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鸟图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彩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鸟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小鸟的特点。
(2)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 精讲课文(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分析课文中小鸟的情感变化。
(2)结合课文,讲解生字词。
4. 实践活动(1)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小鸟的情感变化。
(2)让学生用彩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小鸟。
5. 例题讲解(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分析题目,找出答案。
6.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相互批改,讨论答案。
(1)让学生谈谈对本课的理解,引导他们关爱大自然,保护动物。
(2)推荐相关读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一只小鸟2. 板书生字词3. 板书课文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并组词。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 答案:(1)略(2)问题答案见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小鸟的情感变化,培养了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语文三年级上北师大版《一只小鸟》课件(33张)
![语文三年级上北师大版《一只小鸟》课件(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069741db52d380eb63946dc3.png)
1在高高的 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 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和 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 常的快乐。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在高高的 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 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和 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 常的快乐。
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 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和 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 非常的快乐。
我会读:
啁啾 觅食 探出 灿烂 景致 抖刷抖刷 翎毛 含笑 倾听 一般 弹子 翻身 跌倒 斜刺 出血 树隙 一滴
仰望 衔上巢去
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 —— —————————— 用弹弓——————— ———————-的故事。
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孩 子们用弹弓打中了一 只羽翼未丰的小鸟的 故事。
一天早晨 ,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 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葱 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 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 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 脆和柔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 一般。
5
6
4 (二)
看,它又出来了! 它正要发声,忽然“啪” 的一声,一个弹子从 下面射来,它一翻身 从树上 跌了下去。
我会说: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 葱绿的树木,( )的( ),( )的 ( )……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 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 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 新意,抖刷抖翎刷毛, 枝飞到 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 歌声来。
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 柔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 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一天早晨 ,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 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葱 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 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 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 脆和柔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 一般。
《一只小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只小鸟》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4f1d1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71.png)
《一只小鸟》阅读练习及答案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饱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
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突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似“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突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1、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啁啾”一词是什么意思?2、小鸟是快乐的,它为什么而快乐?3、面对美丽的“自然”,羽翼未丰的小鸟欢乐地歌唱,可面对同样美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射出了“弹子。
本文试图通过这样的比照告诉我们什么?如你是那只小鸟,4、你想对那几个孩子说什么?把你的话写下来。
(2分)5、孩子们射杀了小鸟,为什么还要仰望它?1、啁啾指鸟的鸣叫。
2、它为温暖的加快乐,为自然的美好快乐。
3、人们由于爱而产生的占有欲望往往导致伤害和破坏,结果是自己更为失望。
4、言之成理。
5、孩子们并不是真正仇恨这只小鸟,相反他们由于喜爱而产生了“占有”的欲望,射杀了小鸟,再也听不见小鸟的歌唱,他们又很失望。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精品教案通用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精品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0b4284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f.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一只小鸟》。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朗读和课后习题。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重点学习小鸟的成长过程、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类活动对小鸟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PPT、小鸟图片、生字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鸟的生活,引入课文学习。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并指导书写。
4. 精讲课文:分段解析课文,讲解拟人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一只小鸟2. 板书生字词:标注在课文旁边,方便学生查看。
3. 板书重点句子:用不同颜色标注,突出教学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小鸟生活的插图。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插图,无需统一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大自然的文章,增强对大自然的了解和热爱。
组织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鸟类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只小鸟》阅读答案
![《一只小鸟》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87aad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8.png)
《一只小鸟》阅读答案《一只小鸟》阅读答案了关于《一只小鸟》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大家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练习有所帮助和益,关于《一只小鸟》阅读答案我们一起来分享吧,祝大家学习进步!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饱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
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突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似“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突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身从树上跌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1、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啾”一词是什么意思?2、小鸟是快乐的,它为什么而快乐?3、面对美丽的“自然”,羽翼未丰的小鸟欢乐地歌唱,可面对同样美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射出了“弹子。
本文试图通过这样的比照告诉我们什么?如你是那只小鸟,4、你想对那几个孩子说什么?把你的话写下来。
(2分)5、孩子们射杀了小鸟,为什么还要仰望它?1、啾指鸟的鸣叫。
2、它为温暖的加快乐,为自然的美好快乐。
3、人们由于爱而产生的占有欲望往往导致伤害和破坏,结果是自己更为失望。
4、言之成理。
5、孩子们并不是真正仇恨这只小鸟,相反他们由于喜爱而产生了“占有”的欲望,射杀了小鸟,再也听不见小鸟的歌唱,他们又很失望。
《一只小鸟》阅读答案及译由网为大家,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2024年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
![2024年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d1865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c.png)
2024年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六单元《一只小鸟》。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思想探讨及语言表达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
2.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通过故事传达的关爱自然、保护小鸟的主题思想。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主题思想的把握。
难点:句子解析,语言表达练习,关爱自然、保护小鸟的情感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生字词卡片,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只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小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讲解词义,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4.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句子结构,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语言表达练习:教师提出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学生进行回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一只小鸟2. 生字词:关爱、保护、自由、快乐3. 主题思想:关爱自然,保护小鸟,珍惜生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关爱自然、保护小鸟的认识。
答案示例:我们应该关心大自然,保护小鸟,让它们在美丽的环境中自由快乐地生活。
2. 课后阅读:阅读其他关于保护动物的课文,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一只小鸟》,让学生认识到关爱自然、保护小鸟的重要性。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保问题,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行动,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实际中。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只小鸟》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只小鸟》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10269f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6.png)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只小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自然与生命》中的《一只小鸟》。
课文讲述了一只小鸟从出生、成长到遭遇不幸的过程,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传递了关爱生命的理念。
具体内容包括:小鸟出生、学飞、觅食、遭遇捕鸟人的情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传递的关爱生命的理念。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挂图。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鸟,为新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教师进行解答。
3. 精讲课文:a. 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b. 逐段分析,讲解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c. 体会课文所传递的关爱生命的理念。
4. 例题讲解:讲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指导学生答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以课文主要内容为主线,突出关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语。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c. 课后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
2. 答案:a. 生字、词语抄写无误。
b. 文章主要内容概括准确。
c. 阅读感受真实、有深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课文过程中,注重了生字、词语的学习,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0ff86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1.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只小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体章节为《一只小鸟》。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小鸟的关爱之情,培养保护动物、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鸟的生长过程及遭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鸟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只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听课文录音,感受课文的情感氛围,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认识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强调字音、字形,让学生正确读写。
4. 理解课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课文中小鸟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5. 例题讲解: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其用法。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一只小鸟》2. 生字词:展翅、挣扎、哭泣、关爱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4. 课文结构:小鸟的生长过程、遭遇、感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并解释其意思。
(2)用比喻、拟人手法,写一段话描述小鸟的生长过程。
(3)谈谈你对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认识。
答案:(1)略。
(2)示例:小鸟像一颗种子,在春天的呵护下,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它欢快地唱着歌,与大地共舞。
(3)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只小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只小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唱歌,孩子们用弹弓打中了小鸟,两制老鸟接住了小鸟并把它带回巢中,从此孩子们再也听不到小鸟的歌声。
文章以爱为主旋律,歌颂了亲情的伟大;批评了不成熟的儿童爱因爱的方式不对,给鸟儿带来了伤害;告诉我们生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的,我们人类应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应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本文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倾诉作者自己的真情,蕴涵着温柔,微带着感伤。
所谓自己的真情即是爱的哲学——自然爱与母爱。
感情上的强烈对比是本文的第二大特点。
文章一二自然段作者用浓郁的笔墨描绘了这只小鸟的快乐与幸福,凸显了生命的平等,自然界的和谐。
五六自然段用细腻并且凄凉的笔触描写了小鸟被子弹打中的惨状。
作者在感情上这一强烈对比效果加强了文章的悲剧色彩。
最后作者以“歌声”的消失作为全文的结尾,力求通过这种透着感伤、无奈与失望的情绪告戒我们要学会爱,要懂得爱,否则后悔的必然是我们自己。
从而揭示了课文的主题。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结合考虑,特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9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
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学生保护鸟类的情感,并理解亲情的伟大。
三、设计理念: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基于语文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语文教学应从“语言”和“人文”相统一的特点出发,站在“人本”的立场上,最终完成“人格”的完美塑造,实现语文教育中“文”与“人”的真正高度统一,“教”与“育”的真正有机结合。
语文教育有其语言的特征和要求,应抓住文本及语言的主要载体,不断优化教育情境与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冰心的《一只小鸟》这篇文章,它充溢着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充满着人文的魅力,作为教师,就是要把这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通过生发情感、体会情感、升华情感,在课堂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来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在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人生得以启悟,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彰显。
下面就是我站在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对教学目标的正确把握,对学情的通盘考虑,而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播放课件:画面上阳光非常灿烂,树木很是浓郁,树上有一个小小的鸟巢,一只可爱的小鸟在探脑袋,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屏幕,在灿烂的阳光下,在茂盛的森林里,生活着一只会唱歌的小鸟,你们听——(播放小鸟清脆动听的叫声)(学生认真地看,认真地听)。
师:你觉得这鸟叫声怎么样啊?(学生可能会回答鸟叫动听、清脆等。
或者觉得像唱歌)师:咱班同学的词汇可真丰富,想象力也这么丰富。
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这动听、清脆的鸟叫声走进一片小树林来认识这只会唱歌的小鸟,让我们一起学习冰心奶奶写的《一只小鸟》板书课题[爱是这篇文章的主旋律,小鸟的歌声是这篇文章的主线,文章是按照“一只小鸟在歌唱——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孩子用弹子打伤了小鸟——从此小鸟歌声消失”这么一条主线来写的。
为此一开课便用小鸟动听的歌声来感染孩子,博得孩子对小鸟的喜爱,多媒体动画创设的情境,无疑成了引发学生情感的情感中介,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饱含情感的语言也无疑成了打开孩子心扉的敲门砖。
看似简单的师生对话,而实际上是一次情感对话,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在这情感对话中,使学生在喜欢这歌声的同时爱上了这只可爱的小鸟,使学生在爱上小鸟后对文本产生了一种强烈地自主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检查生字词(课件)3、指生读课文。
4、教师评价学生读书情况三、细读悟情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学生可能会说出这是一只很幸福的小鸟或者这是一只很可爱的小鸟。
或者这是一只很快乐的小鸟。
或者这是一只开始生活的很快乐而后来很令人可怜的小鸟。
)师:大家今天书读的很认真。
这节课就让我们看一看这是一只怎样快乐的小鸟,后来怎么有变成可怜的了?师:课文哪些自然段写出它的快乐?学生1、2自然段。
师:请大家默读1-2自然段,边读边画一画边县小鸟快乐的句子。
(学生读后画后之后全班交流。
师;你是哪里体会出小鸟的快乐的?你能读一读你所画的句子结合词语说一说吗?(根据学生所读出的句子来调整教学)若学生说:“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他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我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小鸟的幸福快乐。
因为它的羽毛还未丰满,飞不出去,看不到外面的美丽世界,它的父母就陪着它,和它说话,所以我想这只小鸟很幸福很快乐。
师:你说的真好,能抓住词语谈自己的理解。
那你们想象一下,这只快乐的鸟宝宝和它的爸爸妈妈在聊些什么开心事呢?生:小鸟会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鸟爸爸鸟妈妈会说:“宝贝,我们也爱你!”师:哦,你们在互相表达爱意。
生:鸟爸爸会说:“孩子,你快快长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等你长大了,爸爸妈妈带你飞遍全世界。
“生:我想鸟妈妈会一边用翅膀抚摩它一边说:“我的宝贝越来越漂亮了。
“师:听你们这么一说这简直就像咱们同学和亲爱的爸爸妈妈聊天一样嘛!多么温馨多么幸福的场面啊,虽然只能呆在巢里,但是生活在这么温馨的家庭里的一只小鸟它一定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你能带着快乐读好这句话吗?指生读。
师;从你们动情的朗读声中,老师真的感受到了小鸟的快乐,那么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了小鸟的快乐?接下来,继续交流学生找到的句子,来体会小鸟的无限快乐。
待学生找到“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另外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引导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好景致吸引了小鸟?这么多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如果是你,你回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待学生找到描写小鸟歌声的这些话时“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它的歌声满含着清脆和柔美,唱的时候,好象“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小鸟面对大自然的那种快乐。
在体会了小鸟的快乐之后,紧接着教师这样导入:师:这么快乐,这么可爱的小鸟后来怎么就成了一只可怜的小鸟呢?请默读5、6自然段,画下令你感受深的句子?画完之后,请在小组中像刚才一样结合句子抓住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生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围绕这句话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谈感受体会。
如学生可能会说:“小鸟正在唱歌呢,可是它却被人打伤了,并且从高高的树枝上跌下来,伤势一定很严重,我觉得这真是一只可怜的小鸟。
”或者说:“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小鸟的血都落到地面上来了,可见伤势很中。
这真是惨不忍睹的一幕。
”师:是啊,小鸟的血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想必上奄奄一息了,真的很是可怜。
那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我的心情很难过。
”或者会说:“我的心情很悲伤。
”师:能带着这种伤痛,这种心痛读一读这句话吗?生读书。
学生也可能找到感受深的句子是“斜刺里两只了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会从这句话里看出鸟爸爸和鸟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伤了,很着急,他们那么爱自己的孩子,当时一定很伤心。
师:哦,是这种亲情感动了你。
是啊,当孩子遇到危险,父母总是在第一时间冲出来保护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可是父母的爱、父母的亲情依然止不住小鸟的血一滴一滴落下来,改变不了小鸟受伤的事实,多么可怜的小鸟啊!我们来读一读5-6自然段,读出你对小鸟的可怜。
[课文1-2自然段给读者展现的是温馨的生活画卷和快乐和谐的自然画卷,5-6自然段一“跌”一“落”,使人读后为之心颤为之心寒。
作者这样安排,是想通过感情上的这一强烈对比效果加强文章的悲剧色彩,而我在这节的教学设计恰恰也是要通过这一喜一悲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风暴”,从而将“读、说、听”与“感、悟、思”的语文实践活动与心灵体验过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因为语文教学更多的就是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的磨砺和情感的熏陶。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对大自然喜爱,对小鸟的怜惜都是在感知语文文字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在联系生活再现情境中体验出来的,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抒发出来的。
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语文和人文才有机的结合,高度地统一。
]师:是谁让小鸟由那么快乐变成如此可怜呢?学生会回答是一群孩子。
师:难道他们不喜欢这只小鸟吗?学生会说不是,他们非常喜欢。
师: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找出句子:“我从“树下有许多的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句话。
并谈出体会。
如孩子们很喜欢小鸟的。
因为孩子们听到歌声,都抬起头来望,说明他们也觉得鸟的歌声很动听。
引导学生找出句子“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最后他们便想抓住它。
”根据句子谈体会。
例如因为这些孩子正是因为喜欢它,才天天来的,而且是天天来听它唱歌。
或者体会出他们喜欢这只小鸟才想抓住它。
师:喜欢它,便想捉住它,继而伤害了它,你怎样评价这些孩子?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些孩子很坏,因为他们打伤了小鸟。
也可能觉得这些孩子不是坏,只是太喜欢小鸟了。
也可能说出这些孩子既然喜欢小鸟,就不要伤害它,要保护它。
师:是的,喜欢它,就要保护它,爱护它,不一定非要得到它,这才是真正的爱。
可是这些无知的孩子怎么会明白这个道理呢?怎会了解小鸟现在的痛楚呢?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哪怕就在小孩拿起弹弓的一刹那间,你会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喜欢它,就不要伤害它。
”师:你们真是些善良的懂得爱的好孩子。
可是时间不会倒流,一切都太晚了,从此——引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师:大家想一想小鸟后来怎么样了呢?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来想一想。
接下来,学生展开想象谈了自己的想法。
师:现实中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我们人类朋友的罪行比比皆是。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我们来说一说。
在资料的交流中,再一次让学生看到了人类对鸟类残害的触目惊心,激发学生对鸟类的保护欲望。
最后在吟诵白居易的《鸟》这首诗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劝君莫打枝头鸟……”师小结:古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我们21世纪的现代人呢?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爱护鸟类朋友,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吧,切莫因为自己的利益和冲动,伤害我们人类的这些朋友。
让我们与我们的这些朋友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和谐的社会中快乐地成长吧。
[在前面学生把握和体验了情感之后,我在这一教学环节的情感对话中采用想象、诵读、链接资料、吟咏故世等增加情感的深刻性、丰富性,使学生被激发起来的情感向更高层次升华,使之成为教育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感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