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第一章(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答案(含简答题)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答案第一部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一、填空题1.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2.σb、σs、HB 或HRC、δ、φ、αk3.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4.体心立方、α、面心立方、γ、面心立方、γ、体心立方、δ5.晶核形成、晶核长大、同时进行6.平衡结晶温度、过冷7.平衡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过冷度、△T8.自发形核、非自发行核、在液态金属中加入少量变质剂(孕育剂)作为人工晶核9.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增加冷却速度、变质处理、振动10. 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金属、组元11. 相同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界面12. 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13. 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14. 溶质原子、位错、位错15. Fe、C、铁素体F、奥氏体A、渗碳体Fe3C、珠光体P、莱氏体Ld16. 共析、铁素体F、渗碳体Fe3C、越好17。
(1)铁碳合金的固相线,也是莱氏体共晶转变线(2)珠光体共析转变线(3)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的开始线(常称A3线)(4)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线18. 加热、保温、冷却、整体或表层的组织、性能19. 珠光体、组织越细20. 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50℃-230℃、硬度很高21。
缓慢冷却、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扩散退火、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消除内应力22. 快速连续冷却、马氏体23. 回、内应力、变形、开裂24. 淬火后所能达到的硬度值的大小、钢的含碳量25. 淬火、高温回火、综合机械26. (1)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0.25%、0.25%—0.6%、>0。
6%(2)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27. 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合金钢28。
灰口铸铁、白口铸铁、麻口铸铁29. 球化、孕育、铸造30. 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31。
金属基体、树脂基、陶瓷基32. 机械零件丧失其规定功能二、判断题1.×2。
机械制造基础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习题及答案1—1拉伸试验可以测定哪几种力学性能指标?答:拉伸试验可测定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1—2什么是强度?材料的强度指标有哪些?答: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强度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1—3材料的塑性指标有哪些?答:材料的塑性指标有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1—4σs和σ0.2有什么区别?答:在力—伸长曲线上屈服点所对应的应力,即材料刚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最小应力称为屈服强度,用σs 表示。
它表示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是设计和选材的主要依据之一。
σs越大,其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强,越不容易发生塑性变形。
对于脆性材料,在拉伸试验时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难以测算其屈服点,工程上通常将试样产生0。
2%残留变形时的应力作为条件屈服极限,用σ0。
2表示。
1—5有一钢试样,其直径为10 mm,标距长度为50 mm ,当载荷达到18840 N时,试样产生屈服现象。
载荷加至36110 N 时,试样发生缩颈现象,然后被拉断,拉断后标距长度为73 mm ,断裂处直径为6。
7 mm 。
试求该试样的σs 、Rm 、A和Z.答:2S 0188403.145S P S σ==⨯=240M Pa m 0R b P S==2361103.145=⨯460MPa 000100%u l A l l l l-∆==⨯=7350100%50-⨯=46% 220200_5 3.35100%5U S S Z s s s ∆-==⨯==55.11% 1-6硬度试验方法有哪几种?常用的洛氏硬度有哪三种?说明其应用范围.答:布氏硬度试验、洛氏硬度试验和维氏硬度试验。
常用的洛氏硬度标尺有A 、B 、C三种:HRA 、HRB 和H RC 。
HRA 用于硬质合金、表面淬火层、渗碳层等硬度的测量。
HR B用于有色金属、退火和正火钢件等硬度的测量.HRC 用于淬火钢、调质钢件等硬度的测量。
1-7一紧固螺栓使用后发现有塑性变形,分析材料有哪些指标没有达到要求。
机械制造基础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武汉科技大学
机械制造基础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学习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目的是A:锻炼产品设计、仿真优化与实操加工的能力,成为一个能力全面的机械工程师。
B:与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实验教学以及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环节密切配合,打好工科学习基础。
C:了解学科前沿的一些新技术、新成果,扩大视野,激发创新意识。
D: 全面了解机械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加工方法,理解制造现象的本质,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常识。
答案:与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实验教学以及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环节密切配合,打好工科学习基础。
;了解学科前沿的一些新技术、新成果,扩大视野,激发创新意识。
; 全面了解机械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加工方法,理解制造现象的本质,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常识。
2.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制造业的应用包括A: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 B: 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CAAP C:计算机辅助设计,CADD:计算机辅助产品需求量分析,CARA答案: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 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CAAP;计算机辅助设计,CAD3.中国制造业的特点是A: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市场潜力巨大 B:部分企业倾向于低价竞争,在某些高端领域无法掌握定价 C:以轻纺工业产品为主,倾销走量 D:拥有难以复制的供应链能力和潜在市场答案: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市场潜力巨大;部分企业倾向于低价竞争,在某些高端领域无法掌握定价;拥有难以复制的供应链能力和潜在市场4.不属于机械产品基本生产过程的是A:由毛坯加工成为零件 B:由原材料制造成为毛坯 C:由电商销售仓库配送到客户手中 D:由零件装配调试成为产品答案:由电商销售仓库配送到客户手中5.机械制造的意义不包括A:粗放式大批量生产,通过拉高产量,提高销售量,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
B: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C: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巩固国防安全、发展现代问题的物质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称为该工厂的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记录在给定条件下最合理的工艺过程的相关内容、并用来指导生产的文件。
1-2 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答: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在一个工步中,如果要切掉的金属层很厚,可分几次切,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比如车削一阶梯轴,在车床上完成的车外圆、端面等为一个工序,其中,n, f, a p 不变的为一工步,切削小直径外圆表面因余量较大要分为几次走刀。
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特指工件在机床夹具上的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安装包括一次装夹和装夹之后所完成的切削加工的工艺过程;装夹仅指定位和夹紧。
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答:单件生产零件互换性较差、毛坯制造精度低、加工余量大;采用通用机床、通用夹具和刀具,找正装夹,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生产效率低。
大量生产零件互换性好、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采用高效专用机床、专用夹具和刀具,夹具定位装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生产效率高。
成批生产的毛坯精度、互换性、所以夹具和刀具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机床采用通用机床或者数控机床,生产效率介于两者之间。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章节测试题参考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章节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常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边学边练1.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对变形和破裂的抵抗能力称为()a.硬度b.韧性c.塑性d.强度2.适于测试硬质合金、表面淬火刚及薄片金属的硬度的测试方法是()。
a.洛氏硬度b.以上方法都可以c.维氏硬度d.布氏硬度3.材料的冲击韧度越大,其韧性就()。
a.越差b.难以确定c.无影响d.越好4.金属材料在做疲劳试验时,试样所承受的载荷为()。
a.冲击载荷b.交变载荷c.静载荷d.无规律载荷5.()是α-Fe 中溶入一种或多种溶质元素构成的固溶体。
a.铁素体b.渗碳体c.奥氏体d.珠光体6.珠光体是一种()。
a.机械混合物b.金属化合物c.固溶体d.单相组织金属7.自位支承(浮动支承)其作用增加与工件接触的支承点数目,但()。
a. 0.25%b. 1.4%c. 0.6%d. 2.11%8.灰铸铁中的碳主要是以()形式存在。
a.团絮状石墨b.蠕虫状石墨c.球状石墨9.黄铜是由()合成。
a.铜和锌b.铜和镍c.铜和铝d.铜和硅本章测验一、单选题(每题10 分,共50 分)1.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
A.冲击载荷B.循环载荷C.交变载荷D.静载荷2.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
A.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B.断面收缩率和塑性C.塑性和韧性D.伸长率和塑性3.用金刚石圆锥体作为压头可以用来测试()。
A.维氏硬度B.洛氏硬度C.布氏硬度D.以上都可以4.金属疲劳的判断依据是()。
A.抗拉强度B.塑性C.疲劳强度D.强度5.牌号为45 号钢属于()。
A.普通碳素结构钢B.碳素工具钢C.铸造碳钢D.优质碳素结构钢二、判断题(每题10 分,共50 分)6.通常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选材的主要指标。
(√)7.抗拉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8.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9.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5%。
(完整版)机械制造基础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机械加工基础一、名词解释:1.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P3)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P3)3.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P4)4.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P4)5.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P4)6.工步: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P5)7.复合工步:用几件刀具或者用复合刀具同时加工同一工件上的几个表面,称为复合工步。
(P5)8.进给:在加工过程中,有些工步需要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从被加工表面上每切下一层金属即称为一次进给。
(P5)9.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P6)10.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P8)1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P11)12.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P14)13.设计基准: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P14)14.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
15.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P15)16.定位基准: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P15)17.测量基准: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
(P15)18.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机械制造基础题目及答案(1)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第一章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 切削液的作用主要有: ,润滑、冷却、洗涤和防锈,排屑。
2. 目前生产中最常用的两种刀具材料是高数刚和硬质合金,制造形状复杂的刀具时常用高数刚。
3.从球墨铸铁的牌号上可看出其_____最低抗拉强度______和_____最低伸长率______两个性能指标。
4.在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中主要加入的合金元素为____硅锰_______,以强化材料基体。
5.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_____速度______、___深度________和____进给量_______。
6.基准根据功用不同可分为_____设计基准_____与___工艺基准_______两大类。
7.刀具磨损的三种形式是____前刀面磨损_______、____后刀面磨损_______和____前后刀面磨损_______。
8.钢在淬火后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叫___淬硬性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 下列刀具材料中,强度和韧性最好的是: ( A )A、高速钢B、YG类硬质合金C、YT类硬质合金D、立方氮化硼2 . 一般当工件的强度、硬度、塑性越高时,刀具耐用度: ( D )A、不变B、有时高,有时低C、越高D、越低3. 磨削加工时一般采用低浓度的乳化液,这主要是因为: ( B )A、润滑作用强B、冷却、清洗作用强C、防锈作用好D、成本低4. 影响刀头强度和切屑流出方向的刀具角度是: ( D )A、主偏角B、前角C、副偏角D、刃倾角5. 淬火处理一般安排在: ( B )A、毛坯制造之后B、粗加工后C、半精加工之后D、精加工之后6 .在刀具方面能使主切削刃的实际工作长度增大的因素是: ( C )A、减小前角B、增大后角C、减小主偏角D、减小副偏角7.选择金属材料的原则,首先应满足( A )A.零件使用性能要求B.零件工艺性能要求C.材料经济性D.加工成本8.合金钢的可焊性可依据( C )大小来估计。
机械制造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潍坊科技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智能化B:模块化C:敏捷化D:绿色化答案:ABCD2.制造系统是由制造过程中所涉及的()等组成。
A:软件B:硬件C:制造信息答案:ABC3.制造业是所有生产和装配成品的企业群体的总称。
()A:错B:对答案:B4.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只包括毛坯的制造和零件的机械加工。
()A:对B:错答案:B5.机械制造是将原材料转变为机械产品的过程。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在拉伸试验中,工件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极限B:弹性极限C:抗压强度D:抗拉强度答案:D2.金属材料表现出是力学性能的是()。
A:抗氧化性B:导电性C:导热性D:硬度答案:C3.铁碳合金相变中的渗碳体是指()。
A:碳在β铁中间隙固溶体B:碳与铁形成的金属化合物C:碳素体与渗碳体的层片状机械混合物D:碳在α铁中间隙固溶体答案:B4.在晶体缺陷中,属于面缺陷的有哪一个()。
A:断裂B:空位C:位错D:晶界答案:D5.下列方法不能使晶粒细化的有哪一个()。
A:进行振动B:变质处理C:减小形核率D:增加过冷度答案:C6.从金属学的观点来看,区分冷热变形加工的界限是金属再结晶温度。
()A:错B:对答案:B7.珠光体是铁素体和()的机械混合物。
A:渗碳体B:莱氏体C:铁素体D:马氏体答案:A8.碳钢的塑性和强度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A:错B:对答案:A9.普通黄铜是铜和锌组成的二元合金。
()A:对B:错答案:A10.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时,金属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等变化。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钢在规定条件下淬火冷却时获得马氏体组织深度的能力称为()。
A:耐磨性B:热硬性C:淬透性D:淬硬性答案:C2.调质处理是淬火加()的热处理。
A:中温回火B:正火C:低温回火D:高温回火答案:D3.生产中所说的水淬油冷属于()。
A:双液淬火B:单液淬火C:等温淬火D:分级淬火答案:A4.钢的淬透性由()决定。
机械制造基础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百度来的).doc
第—章1、强度力学上,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强度是机械零部件首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塑性,力学专业术语,英文专业名:Plasticity. Ductility,Briquettability.是指在外力作用下, 材料能稳定地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3、衡量强度、塑性的常用指标槊性指标是体现钢材槊造形变的数据体系指标。
在丁程材料屮,钢材槊性指标通常用延伸率、断面收缩率表示。
材料在静载荷外力作用下抵抗舉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强度。
材料的强度指标是通过拉伸试验来测定的。
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
4、硬度,在材料科学中,硬度指“固体材料抗拒永久形变的特性”。
布氏硬度以HB[N(kgf/mm2)]表示(HBS'HBW)(参照GB/T231-1984),生产中常用布氏驶度法测定经退火、止火和调质的钢件,以及铸铁、有色金属、低合金结构钢等毛胚或半成品的硬度。
洛氏硬度可分为HRA、HRB、HRC、HRD四种,它们的测量范围和应用范围也不同。
一般生产屮HRC用得最多。
压痕较小,可测较薄的材料和硬的材料和成品件的硬度。
维氏硬度以H布氏硬度(HB)—般用于材料较软的时候,如有色金属、热处理Z前或退火麻的钢铁。
洛氏驶度(HRC)—般用于硬度较高的材料,如热处理后的硬度等等。
布氏硬度(HB)是以一沱人小的试验载荷,将一圧頁径的淬驶钢球或驶质合金球爪入被测金属表虬保持规定时间,然后•卸荷,测量被测表血压痕直径。
布氏硬度值是载荷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的商。
一般为:以一定的载荷将一定大小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示,负荷与其压痕面积Z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N/mm2)o测试载荷与测试钢球的肓径需根据材料的实际性能再确定。
V表示(参照GB/T4340-1999),测量极薄试样。
维氏硬度试验方法是英国史密斯(R.L.Smith)和塞德兰德(C.E.Sandland)于1925年提出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一章课后答案
1-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P3、4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场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统称工厂的生产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统称为工艺过程。
工艺规程:技术人员根据产品数量、设备条件和工人素质等情况把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用以指导生产,这个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1-2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P4-6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eg:粗磨零件后对其进行表面淬火,后有精磨零件,分别为三个对立的工序。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后,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工程。
eg:在一次安装中进行车端面、倒角属于2个工位。
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eg:先车大外圆,后车小外圆属于不同工步。
走刀:在一个工步中,若分几次切削,则切削一次,称为一次走刀。
eg:粗车外圆分几次走刀。
1-3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P5、P10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占有某一正确位置,保持工件定位位置不变区别:安装时工艺过程的一部分,可由装夹次数衡量。
装夹是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1-4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详见表1-4 P81-6什么是工件的定位、夹紧?试举例说明。
P12定位: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使工件在该工序所加工表面能达到规定的尺寸与形位公差要求,在开动机床进行加工之前,必须使工件在夹紧之前就相对于机床占有某一正确的位置,此过程称为定位。
夹紧:工件在定位之后还不一定能承受外力的作业,为了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总能保持其正确位置,还必须把它夹紧,此过程称为夹紧。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练习讲解
6、为什么要有结构圆角?图示铸件上哪些圆角不够合理?应 如何改正?p79页(壁的连接) 答:铸件结构有结构圆角的原因有:①直角处易形成缩孔、缩 松。②直角处易产生应力集中。③合金在结晶过程中易形成柱 状晶,性能变差。④圆角美观,避免浇注时冲毁铸型。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练习讲解
当温度降低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下时,会产生相变,形成双相组 织,且这两种双相组织的性能差别较大,因此,其可锻性变差 ,使得加工难于进行,若强行锻造,会导致加工硬化,锻坯破 裂报废。
因此,趁热打铁的含义是将钢铁材料处于奥氏体单相区内进行 锻造,可以获得良好的锻造性能。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练习讲解
第三篇,第二章,P126页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练习讲解
7、试绘制图示调整座铸件在大批量生产中的铸造工艺图。 用钻孔方式加工内螺纹
立铸
用切削的方式加工出凹槽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练习讲解 卧铸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练习讲解 成对卧铸-最优的大批量生产工艺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练习讲解
第二篇,第四章,P81页
2、什么是铸件的结构斜度?它与起模斜度有何不同?图示铸 件结构是否合理?应如何改正?p77页 答:结构斜度是指铸件垂直于分型面上的不加工表面具有的斜 度,是为了更好起模而设计。结构斜度应标注在零件图中,斜 度较大,是铸件固有的结构特点;起模斜度标注于模型图中, 斜度较小。铸件零件图中不标出。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练习讲解
第一篇,第二章,P23页
2、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细化晶粒的 途径是是什么?
答:一般来说,同一成分的金属,晶粒越细,其强度、硬度 越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愈好。影响晶粒粗细的因素很多, 但主要取决于晶核的数目,晶核越多,晶核长大的余地愈小 ,长成的晶粒越细,主要途径有: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机械制造的基本要素?A. 设计B. 材料C. 工艺D. 环境答案:D2. 机械制造是利用人工或机器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变形,使其具备特定形状和性能的过程。
对于机械制造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材料的性能和加工适应性B. 工艺技术与设备的水平C. 经济和环境因素D. 人的主观能动性答案:D3. 机械零件的形、位公差是根据机械零件在装配时的相互间隙或间隙的总和来确定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形、位公差越小越好B. 形、位公差越大越好C. 形、位公差的大小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D. 形、位公差与机械件的功能无关答案:C4. 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无接触的?A. 游标卡尺B. 量规C. 浮标式测微计D. 光学测量仪答案:D5. 组合机床是将不同种类功能的机床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台机床。
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组合机床?A. 龙门铣床B. 加工中心C. 车铣复合机床D. 万能铣床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1. 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加工方法有(填空题)。
答案: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2. 机械零件尺寸的测量单位是(填空题)。
答案:毫米3. 常见的机械连接方式有(填空题)。
答案:螺纹连接、销连接、键连接等4. 数控机床是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机床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机械设备。
数控机床的主要优点是(填空题)。
答案:高精度、高效率、高灵活性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流程。
答案: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包括零件设计、加工准备、加工和成品检验等。
首先,根据零件的功能和要求进行设计,并确定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加工准备,包括制定加工工艺、准备加工设备和工具等。
接下来,根据加工工艺对材料进行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加工方法,逐步将材料加工成符合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最后,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请简要介绍数控机床的原理和应用。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答案机械加工工艺
第三部分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第1章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四、简答题1、何谓切削运动?答: 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
它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是切下切屑所需的最基本的运动。
与进给运动相比,它的速度高、消耗机床功率多。
主运动一般只有一个。
进给运动是多余材料不断被投入切削,从而加工出完整表面所需的运动。
进给运动可以有一个或几个。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适当配合,就可对工件不同的表面进行加工。
2、试述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答: 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为:1)高的硬度。
刀具材料的硬度必须高于工件材料的硬度。
在常温下,刀具材料的硬度一般应在HRC60以上.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以便承受切削力和切削时产生的振动,防止刀具脆性断裂和崩刃。
3)高的耐磨性。
即抵抗磨损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刀具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4)高的耐热性。
指刀具材料在高温下仍能保持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等性能.5)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为便于刀具本身的制造,刀具材料应具有好的切削性能、磨削性能、焊接性能及热处理性能等,而且要追求高的性能价格比。
3、试述积屑瘤的产生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答:积屑瘤的存在有利也有弊。
积屑瘤的不稳定使切削深度和厚度不断发生变化,影响加工精度,并引起切削力的变化,产生振动、冲击,而且脱落的积屑瘤碎片粘附在已加工表面上,使加工表面粗糙.因此,在精加工过程中,应采取改变切削速度、选用适当的切削液等措施避免积屑瘤的产生。
由于积屑瘤的硬度高于刀具,可以代替切削刃进行切削,起到保护刀具的作用,同时积屑瘤的存在,增大了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使切削过程轻快.因此,粗加工时积屑瘤的存在是有利的。
4、简述合理选用切削用量三要素的基本原则.答: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在保证加工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的前提下,使ap 、f、v 的乘积最大,即使基本工艺时间最短。
粗加工时,要尽可能提高金属切除率,同时还要保证规定的刀具耐用度。
在机床功率足够时,应尽可能选取大的背吃刀量,除留下精加工的余量外,最好一次走刀切除全部粗加工的余量。
国开《机械制造基础》第一章本章测验
第一章
一、单选题(每题10分,共50分)
题目1
未回答
满分10.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
选择一项:
A. 静载荷
B. 冲击载荷
C. 循环载荷
D. 交变载荷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解析:拉伸试验时,将标准试样装夹在拉伸试验机上,缓缓加载(静载荷)。
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试样的伸长量也逐渐增加,直至试样被拉断为止。
正确答案是:静载荷
题目2
未回答
满分10.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
选择一项:
A.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B. 伸长率和塑性
C. 塑性和韧性
D. 断面收缩率和塑性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解析: 常用于衡量塑性的指标有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也是通过对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来测定的。
正确答案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题目3
未回答
满分10.00。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资料(答案)
第一章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1.切削三要素概念与计算。
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三者的总称,这三者又称切削用量三要素。
①切削速度v:在切削加工中,刀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v = πdn / 1000 ( m / min )式中 d --- 完成主运动的刀具或工件的最大直径(mm) n --- 主运动的转速(r / min)②进给量f:工件或刀具的主运动每转或每双行程时,工件和刀具在进给运动中的相对位移量。
vf = n * f (mm / min)③切削深度ap:等于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
⑴对于外圆车削 ap = (dw - dm) / 2 (mm)⑵对于钻孔 ap = dm / 2 (mm)式中 dw --- 工件加工前直径(mm);dm --- 工件加工后直径(mm)。
2.①高硬度②高耐热性③足够的强度和韧性④高耐磨性⑤良好的工艺性顾其它。
3.刀具的标注角度定义,作用。
刀具的标注角度是指静止状态下,在工程图上标注的刀具角度。
(下面以车刀为例介绍刀具的标注角度)⑴前角γ0: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
前角的作用:前角↑切屑变形↓切削力↓刃口强度↓前刀面磨损↓导热体积↓⑵后角α0: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面的夹角。
后角的作用:后角↑后刀面与加工表面间的摩擦↓后刀面磨损↓刃口强度↓导热体积↓⑶主偏角Kr: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主偏角的作用:主偏角↑切削刃工作长度↓刀尖强度↓导热体积↓径向分力↓⑷副偏角Kr’: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与进给反方向的夹角。
副偏角的作用:副偏角↑副后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摩擦↓刀尖强度↓表面粗糙度↑⑸刃倾角λS: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刃倾角的作用:①影响排屑方向:λS >0 °排向待加工表面;λS =0 °前刀面上卷曲λS <0 °排向已加工表面;②影响切入切出的稳定性③影响背向分力大小刀具角度的选择原则:1)粗加工塑性材料时,选择大前角γ0,小后角α0,小主偏角Kr,较小或负的刃倾角λs;加工脆性材料时可适当减小前角γ0;加工高硬度难加工材料时,采用负前角(γ0<0°)。
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位置公差可分为(定向)、(定位)和(跳动)三类。 3.形位公差带的位置有(固定)和(浮动)两种。 4.跳动公差分为(圆跳动)公差和(全跳动)公差两种。 5.轮廓度无基准要求时为(形状)公差,有基准要求时为(位置)公差。 二、判断题 1.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是负的。 (X) 2.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得越小越好。 (X) 3.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 (X) 4.图纸上没有标注公差的尺寸就是自由尺寸,没有公差要求。 (X) 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 6.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 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 三、简答题 1.简述形位公差的检测原则。 书上 P109 页
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在外载荷作用下其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 2.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3.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4.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锻造性)、(焊接性)、(切削加工性)和热处理性等。 5.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6.金属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产生(断裂前)所能承受(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 7.金属塑性的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两种。 8.金属抵抗冲击载荷的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其数值(愈大),材料的韧 性愈好。其数值的大小与试验的温度、试样的形状、表面粗糙度和(内部组织)等因素的影 响有关。 9.在铁碳合金中,莱氏体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所构成的机械混合物。 10.疲劳强度是表示材料经无数次(交变载荷)作用而不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值。 11.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 12.表征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能力的性能指标是(冲击韧性)。 13.表征金属材料抵抗交变载荷能力的性能指标是(疲劳强度)。 14.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五种 二、判断题 1.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X) 2.抗拉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3.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X) 4.金属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产生断裂前所能承受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 (√) 5.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6.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也越高。 (√) 7.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弹性变形的能力。 (X) 8.冲击韧性值愈大,材料的韧性愈好。 (√) 9.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 10.通常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选材的主要指标。 (√) 11.一般来说,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 12.测量布氏硬度时,压头为淬火钢球,用符号 HBW 表示。(X) 13.测量布氏硬度时,压头为淬火钢球,用符号 HBS 表示。(√) 14.测量布氏硬度时,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用符号 HBW 表示。 (√) 15.测量洛氏硬度时,压头为 120°金刚石圆锥体,用符号 HRC 表示。 (X) 16.疲劳强度是表示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X) 17.受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件,考虑力学性能的指标主要是疲劳强度。 (X) 18.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X)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钢的热处理工艺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一般来说,它不改变热处 理工件的(形状),而改变其(内部组织)。 2.钢的化学热处理常用的工艺方法有(渗碳)、(氮化)和(碳氮共渗)三种。 3.钢的渗碳方法可以分为(固体渗碳)、(液体渗碳)、(气体渗碳)三种。
机械制造基础卢秉恒课后习题答案
参考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于骏一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第一章绪论产品开发的重要性;制造活动的定义;生产类型与组织形式;零件的制造过程。
重点要求:制造活动的定义;生产类型与组织形式;零件的制造过程。
第二章切削过程及控制基本概念;刀具角度;刀具种类;刀具材料;刀具选用;金属切削层的变形;切屑的类型及控制;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的磨损与破损、刀具生命及刀具状态监控;切削用量;磨削机理重点要求:刀具的角度;刀具的材料;切削力;磨削机理第三章基准及其工件安装基础机床夹具的概念、用途和分类;基准概念;定位原理及其夹紧机构;定位误差及其计算;工件的安装方案设计。
重点要求:定位原理及其应用;夹紧的基本概念;定位误差计算。
第四章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和镗削加工方法;机床的基本结构、分类和型号。
重点要求:常用机床和加工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其主要和应用。
第五章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机械加工精度与误差;工艺过程的统计分析;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重点要求: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误差;加工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及其计算与分析方法;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的影响;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影响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
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规程及设计原则和所需的原始资料;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时间定额的确定;工艺方案的经济分析;机器装配与装配工艺系统图;装配精度与尺寸链;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装配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性评价;机器装配工艺性评价。
重点要求: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零件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常用装配方法及其部件(或产品)的装配方法确定;面向不同装配方法的装配尺寸链计算。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作业
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及其所表示的机械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σs,σb,HRC,180HBS10/1000/30 答:σs屈服强度符号,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
σs=F S/S O. σb 抗拉强度符号,材料被拉断前承受最大载荷时的应力值称为抗拉强度。
σb= F b/S O. HRC洛氏硬度符号,压头为1200金刚石圆锥体。
180HBS10/1000/30表示用直径为10mm的淬火钢球在1000Kgf的载荷作用下,时间保持30s所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80。
2,为什么冲击韧性值不直接用于设计计算?它与塑性有何关系?答:冲击韧性值是通过一次摆锤冲击试验测得的,测试时要求一次冲断,而生产实地中的工件大多数都是多次冲击后才被破坏的,这与冲击试验中一次冲断的情况相差较大,所以冲击韧性值常规下只用于判定材料是塑性的还是韧性的,而不用于直接设计。
韧性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当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都很好时,材料的韧性才会很好。
3,何谓金属的疲劳和蠕变现象?它们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答:金属在连续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发生突然性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金属在高温长时间应力作用下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直至断裂的现象称为蠕变。
在设计零件时,必须考虑疲劳强度和蠕变强度及持久强度。
4.Fe—Fe3C相图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有何局限性?答:铁碳合金相图的指导意义:(1),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2),铸造方面的应用;(3),锻造方面的应用;(4),热处理方面的应用;由于铁碳相图是以无限缓慢加热和冷却速度得到的,而在实际加热和冷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
第二章钢的热处理一,何为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有哪些基本类型?答:钢在固态下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并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改变钢的组织从而改变其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类型包括退火、正火。
淬火、回火四种基本类型。
二,退火和正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生产中如何选择正火和退火?答:正火比退火的冷却速度快些,故正火的组织比较细,硬度强度比退火高。
机械制造基础 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1、选择题: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称为合金的流动性。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选择题:浇注温度越高充型能力越差选项:A:对B:错答案: 【错】3、选择题:铸件的实际收缩率与()有关选项:A:化学成分B:浇注温度C:铸件结构D:铸型条件答案: 【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铸型条件】4、选择题:在铸件的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一般存在三个区域,即固相区、凝固区和液相区。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选择题:缩孔是集中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部位容积较小的孔洞。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1、选择题:铸铁中的碳主要是以石墨状态存在的。
选项:B:错答案: 【对】2、选择题:灰铸铁的抗拉强度低,塑性和韧性差。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选择题: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选择题:黑心可锻铸铸铁的性能特征是塑性、韧性好,耐蚀性较高。
选项:A:对答案: 【对】5、选择题: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因素只与化学成分有关,与冷却速度无关。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1、选择题:造型方法有手工造型、机器造型和机器造芯。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选择题:铸件浇注位置选择原则中铸件重要的加工面应朝上。
选项:A:对答案: 【错】3、选择题:分型面的选择中应尽量使分型面平直、数量少。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选择题: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的具体数值取决于合金的品种、铸造方法、铸件的大小等。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选择题:浇注是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
选项:A:对B:错1、选择题:铸件时应尽量避免铸件起模方向存有外部侧凹,以便于起模。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选择题:铸件时应尽量使分型面为平面。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选择题:垂直分型面上的不加工表面最好有结构斜度。
选项:A:对B:错4、选择题:铸件的壁厚应防止过厚或过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加工基础一、名词解释:1.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P3)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P3)3.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P4)4.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P4)5.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P4)6.工步: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P5)7.复合工步:用几件刀具或者用复合刀具同时加工同一工件上的几个表面,称为复合工步。
(P5)8.进给:在加工过程中,有些工步需要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从被加工表面上每切下一层金属即称为一次进给。
(P5)9.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P6)10.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P8)1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P11)12.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P14)13.设计基准: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P14)14.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
15.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P15)16.定位基准: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P15)17.测量基准: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
(P15)18.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P16)19.定位: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于工具占据某一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
(P16)20.夹紧:工件在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P16)21.粗基准:以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P17)22.精基准:用已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P17)23.工序集中:如果在每道工序中安排的加工内容多,则一个零件的加工可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工序少,称为工序集中。
(P30)24.工序分散:如果在每道工序中安排的加工内容少,则一个零件的加工分散在很多道工序内完成,工序多,称为工序分散。
(P31)25.工序余量:工序余量是指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即被加工表面在一道工序中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P32)26.加工总余量:指毛坯尺寸与零件图设计尺寸之差,它等于同一加工表面各道工序的余量之和。
(P32)27.尺寸链:是指机械制造中的互相联系且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封闭尺寸组合。
(P37)28.(尺寸链的)环:组成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P37)29.组成环:在加工过程中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组成环(P37)30.封闭环:在加工过程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尺寸链的封闭环(P37)31.增环:在尺寸链中,当某个组成环增大时(其他组成环保持不变),封闭环也随之增大,则该组成环称为增环。
(P37)32.减环:在尺寸链中,当某个组成环增大时(其他组成环保持不变),封闭环反而减小,则该组成环称为减环。
(P37)33.原始误差:工艺系统中的种种误差,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反映为加工误差。
因此,把工艺系统的误差称为原始误差。
(P50)34.原理误差: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刀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P50)35.误差复映:切削加工中,由于被加工表面存在几何形状误差或材料硬度的不均匀引起了切削力的变化,由此导致的工艺系统变形的变化会使得工件加工前的误差以类似的规律反映为加工后的误差,这一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P53)36.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是指加工表面的完整性,它包含表面的几何特征和表面层的力学物理性能两个方面的内容。
(P56)37.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由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围观几何形状特征,它主要是由机械加工中切削刀具的运动轨迹所形成的。
(P56)38.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个参数与理想几个参数的符合程度,其符合程度越高,加工精度就越高。
(P50)二、填空题:1.若零件上几个待加工表面用几把刀同时进行加工,则将这种工步称为__复合工步_。
(P5)2.零件的加工精度通常包括_尺寸精度_、_形状精度_和_位置精度_。
(P50)3.在安排切削加工顺序时,需要遵守的原则是_先粗后精_、_先基准后其它_、__先主后次_和_先面后孔_。
(P31)4.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将工艺基准分为_工序基准_、_定位基准_、_测量基准_和_装配基准。
(P15)5.在机械加工中,由于加工余量不均匀、材料硬度不均匀、夹紧力时大时小等原因引起的加工误差属__复映_误差。
(P53)6.选择粗基准时,为保证某重要加工表面余量均匀,应选择_该重要表面_作为粗基准。
(P18)7.由于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而产生的误差称为__原理__误差。
8.零件在加工、测量和装配等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统称为__工艺__基准。
9.在工艺过程中,每道工序安排的加工内容较少,而整个工艺过程的工序数较多,这样的安排方式称为_工序分散_原则。
10.工艺尺寸链中最终由其它尺寸所间接保证的环,称为_封闭__环。
11.工件表面粗糙度越小,工件的疲劳强度就_越大__。
12.凡采用近似的加工原理进行加工,由此产生的加工误差称_原理误差__。
13.毛坯尺寸与零件尺寸之差称为表面的_加工总余量__。
14.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有_基准重合_原则、__基准统一__原则、__互为基准__原则和_自为基准__原则。
1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次排列的_工序__组成。
16.铰孔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提高加工精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_位置_精度。
17.加工轴类零件时,通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这符合_基准统一__原则和_基准重合_原则。
18.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包括零件的__机械加工精度__和__加工表面质量__两大方面。
(P50)19.__工序___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生产计划和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
20.生产类型包括:_单件生产__、__成批生产__、__大量生产__。
(P7)21.磨削齿面经高频淬火淬硬的精密齿轮时,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__互为基准原则_。
(P20)22.表面层力学物理性能包括:_表面层的加工硬化_、__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__和_表面层的残余应力_。
(P56)23.浮动铰刀铰孔、圆拉刀拉孔以及用无心磨床磨削外圆表面等,都是符合精基准选择的__自为基准__原则。
(P20)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1.凡是用加工过的表面做基准,不论该表面精度如何,都称为精基准(√)改正:2.工件毛坯孔有椭圆度误差,则扩孔后仍有椭圆度误差(√)改正:3.供粗加工工序定位用的基准就是粗基准。
供精加工工序定位用的基准就是精基准。
(×)。
改正:用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基准是粗基准,经过加工的表面作为基准就是精基准。
4.箱体零件的加工顺序一般应遵循先孔后面的原则。
(×)改正:箱体零件的加工顺序一般应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5.凡是用加工过的表面做基准,不论该表面精度如何,都称为精基准。
(√)改正:6.机械加工过程中,除第一道工序使用粗基准外,其它各工序一律不得使用粗基准。
(×)改正:粗基准一般只在第一道工序中使用,但当毛坯的制造精度很高时,也允许重复使用。
7.为了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定位粗基准。
(×)改正:为了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该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9.由于粗加工对精度要求不高,所以粗基准可多次使用。
(×)改正: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所以即使在粗加工中也不要多次使用粗基准。
四、单项选择题:1.加工精度达IT9-IT7、表面粗糙度Ra值为0.4-1.6μm、直径为φ10mm的孔,应选用的加工方案为( C )。
A.钻孔B.钻孔后扩孔C.钻孔后铰孔D.钻孔后镗孔2.当精加工表面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选择定位精基准的原则是(D )。
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互为基准D.自为基准3.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所依据的基准是(D )A.设计基准B.工艺基准C.定位基准D.工序基准4.浮动镗孔无法提高孔的( D )A.表面质量B.尺寸精度C.形状精度D.位置精度5.珩磨孔是属于( D )A.粗加工阶段B.半精加工阶段C.精加工阶段D.光整加工阶段6.最后磨削车床导轨面时,加工余量要求尽可能小而均匀,因此精基准的选择应符合( D )原则A.基准统一B.基准重合C.互为基准D.自为基准7.在大批量生产中,工件的装夹方法应采用( C )A.直接找正装夹B.划线找正装夹C.专用夹具装夹D.组合夹具装夹8.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 )A.切除大部分余量B.达到形状误差要求C.达到尺寸精度要求D.达到粗糙度要求9.车削过程中,四方刀架的每次转位意味着变换了一个( B )A.工序B.工步C.走刀D.安装10.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和生产计划的基本单元的是( B )A.工步B.工序C.工位D.工艺11.毛坯加工余量不均匀、材料硬度变化导致切削力大小变化,因而引起的加工误差是( D )A.工件的几何误差B.原理误差C.基准位移误差D.复映误差12.下面不属于工艺基准的是( B )A.定位基准B.设计基准C.工序基准D.测量基准13.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安排零件表面加工顺序时,要“基准先行”的目的是( D )A.避免孔加工时轴线偏斜B.避免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C.消除工件残余应力D.使后续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14.定位基准是指( C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 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15.加工一般零件时,通常只规定( A )A.尺寸公差 B.形状公差 C.位置公差 D.表面公差五、简答题:1.加工时,工件有哪几种安装方法?各有何特点?适合于何种加工类型?答:机械加工时的安装方法一般有三种: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和夹具安装法。
直接找正法的生产率低,对工人技术要求高,适合于单件小批生产中;划线找正法找正精度低,适合于生产批量小,毛坯精度低以及大型工件的粗加工;夹具安装法的生产效率高,定位质量好,应用于成批和大量的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