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报告
区域规划报告模板
区域规划报告模板区域规划报告一、引言区域规划是指对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管理,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规划分析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概况1. 地理位置介绍该区域的地理位置、边界和周边环境。
2. 自然资源分析该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气候条件等。
3. 人口与社会经济描述该区域的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
三、发展目标与原则1. 发展目标提出该区域的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增长、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目标。
2. 发展原则列举该区域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如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化利用、生态保护等。
四、区域规划分析1. 经济分析分析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包括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就业情况等。
2. 社会分析分析该区域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问题,包括教育、医疗、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3. 环境分析评估该区域的环境状况和环境问题,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生态系统健康等。
五、发展策略与措施1. 经济发展策略提出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包括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招商引资等。
2. 社会发展策略提出改善该区域社会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包括教育改革、医疗服务提升、社会保障等。
3. 环境保护策略提出保护该区域环境的策略和措施,包括节能减排、生态修复、环境监测等。
六、实施与监测1. 实施计划制定该区域规划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责任分工和资金安排等。
2. 监测与评估建立该区域规划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策略。
七、总结本报告对某一特定区域的规划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与措施。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1.对自己熟悉的区域,分析是如何开发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的?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
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
总人口64万人(2010年),有24个民族。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640毫米,年平均气温13.4℃,交通便利,登封已成为中州大地上一座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景致怡人的现代旅游名城。
登封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该市已探明的矿产品种达37种,具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等优点。
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5.8亿吨,远景储量30亿吨,1991年被确定为全国15个重点开发区之一,被能源部定为全国100个商品煤基地之一。
铝钒土储量2.4亿吨,是河南省两个铝钒土基地之一。
石灰石储量30亿吨。
现代装饰材料花岗石储量30亿吨,品种齐全,质量上乘。
硅矿储量8亿吨。
被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誉为神奇的“嵩山药石”——麦饭石储量2亿吨。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矿产品开采、加工、销售的综合性生产经营格局。
长期以来,登封市主要依托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煤、电、铝、水泥等为支撑的经济体系,在推动登封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等问题,资源型产业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呈衰减趋势,综合分析登封的资源优势,矿产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经面临枯竭。
放在全国比较,优势不突出;而登封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蕴藏着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良好业绩,登封市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有条件培育成全市的主导产业和接续产业。
目前登封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登封市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
刚刚结束的中央和河南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这是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登封市作为河南省十强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显现,特别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下,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体系普遍遭受重大影响,结构性矛盾集中显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实验报告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开放实验报告[江门市交通规划]2012_12_27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一目录一目录 (2)二、查找资料并识图 (3)三、规划制图过程 (5)1、实验底图的制作 (5)2.乡镇名的采集 (15)3、交通规划线的制作 (16)4.制图输出 (18)四、实验总结 (21)五、任务分配 (21)二、查找资料并识图通过网上的百度百科与江门市是规划局我们找到了,江门市行政区划图、行政边界图、江门市交通规划图,还有就是江门市规划文本,不过这个不能下载,只能在网上浏览。
行政区划图我们可以从行政区化图中明显的看出,江门市共由七个区县组成,利用谷歌地图对照该图可以看出从右上到左下依次为鹤山市、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开平市、恩平市、台山市,简称三江四市。
通过这图我们可以看出共有92个镇,其分布如下台山市镇:台城、公益、大江、水步、白沙、附城、冲蒌、端芬、都斛、斗山、海侨、三八、三合、田头、赤溪、北徒、上川、下川、沙栏、横山、海宴、四九、深井、汶村、隆文、广海、那扶、南湾开平市镇:水井、水口、月山、沙塘、龙胜、马冈、塘口、蚬冈、百合、赤坎、东山、金鸡、苍城、大沙、长沙、三埠、沙冈恩平市镇:洪滘、恩城、大槐、郎底、良西、恩侨、圣堂、江洲、君堂、东成、牛江、大田、沙湖、那吉、横坡鹤山市镇:沙坪、雅瑶、龙口、桃园、古劳、址山、宅梧、双合、云乡、合城、鹤城、共和蓬江区镇:环市、潮连、荷塘、棠下、杜阮办事处:仓后、堤东、沙仔尾、北街江海区镇:外海、江南、滘头、滘北新会区镇:大泽、会城、司前、七堡、小冈、沙堆、古井、三江、崖西、崖南、双水、罗坑、大鳌、睦州、牛湾还包括最南边上川岛和下川岛以及一些无名小岛综合交通规划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市内共有国道线一条G325,高速公路四条,轻轨线8条,地铁线8条,由于图的分辨率比较低,镇间公路就不叙述了。
江门市总体规划文本/trm_sys/news_view.asp?newsid=2813三、规划制图过程1、实验底图的制作打开Catlog找到我们需要建立新的shp文件的位置E/区域开放性试验/44,点击该文件选择新建shp,参数设置如下点击OK可以看见新建的线文件如下黑框中所示,此时文件中没有任何线元素打开ArcMap,加载江门市行政区划图和新建的线图层如下打开江门市行政区界图属性表,添加属性项“界线类型”利用Editor/starting editor开始编辑,画好市域界线如下,并在属性表中添加市域界线市域界线跟踪画好区域界线并在属性表中添加区域界线如下停止编辑并保存编辑,最后的市区域界线图如下把画好的线图层数据输出保存。
报告的区域分析和城市规划评估
报告的区域分析和城市规划评估一、引言区域分析和城市规划评估是现代城市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于宜居城市的需求不断增长,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报告的区域分析和城市规划评估进行详细论述。
二、区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区域分析是指对一个特定地理区域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它包括对该地理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并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等手段,了解该地区的优势资源和发展潜力。
同时,还需要对该地区的人口分布、社会经济状况、产业结构等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为城市规划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意见。
三、城市规划评估的必要性和流程城市规划评估是指对一个城市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城市规划评估,可以评估城市规划方案是否与区域发展战略相符合,是否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于宜居环境的需求,并评估城市规划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
城市规划评估的流程主要分为背景调研、问题确定、数据收集、模拟仿真、方案评估和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
四、区域分析和城市规划评估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区域分析和城市规划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在许多实际项目中得到应用,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在一个城市规划项目中,通过对该地区的区域分析,发现其水资源短缺,因此需要调整规划方案,增加水资源保护区的面积和水资源利用限额。
又如,在一个城市交通规划项目中,通过城市规划评估,发现规划方案可能导致交通拥堵,因此需要对交通规划进行调整,增加道路宽度和公共交通设施的投资。
五、区域分析和城市规划评估的挑战和展望尽管区域分析和城市规划评估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成本较高,需要大量专业人员和技术设备的支持。
其次,评估结果可能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可能产生争议。
未来,我们应加强对区域分析和城市规划评估方法的研究,提高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效率,并加强公众参与,提高评估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区域分析与规划内容总结
已利用土地面积 100% 土地总面积 土地垦殖率 耕地面积 100% 土地总面积 已利用水面面积 100 水面总面积
2.垦殖指数,又称土地垦殖率
3. 水面利用率 4.耕地复种指数,又称耕地利用率
水面利用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每年实际播种使用的面积与已开发为耕地面积总量的白分比
5.草原载畜量 6.建筑密度
草原载畜量
放养各类牲畜头数 草原面积(km )
2
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7.容积率 指一定地块范围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整个地块(或建筑用地)面积之比 8.土地利用集约度 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 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地的需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 基本需要。随着人类的繁衍昌盛,人类活动内容的增多和活动范围的矿大,人类 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广,乃至是无限的,为了保障有限的土地能满足人类对土地 无限需求的要求,有必要对某一城市或某一,区域的总用地需求量和各业用地需 求量进行预测和控制。 土地的供给是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 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 量,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总和,包括无弹性的自然供给和有弹性的经 济供给。 土地供给宜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依据。特点就是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它适宜利用 方向。 2.根据区位条件, 因地制宜, 各个地方区位特点不同,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一样, 要根据具体的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安排各类用地。 3.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对土地需求的无限增加性, 决定了土地供应和需求 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矛盾最集中反映在农业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或简 称为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数量比例结构上,而农业用地主要是耕地,所以 土地供应与需求矛盾的解决, 实际上就是要协调好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应之间 的关系。 土地适宜性分类 适宜性分类,又叫适宜性评价,以联合国粮食组织的工作最具代表性,他们 的评价系统在国际上颇有影响,一些国家直接使用,但许多国家是参照它的分类 原则和结构,结合本国实际,发展成自己的分类系统。 适宜性, 表示土地对拟议中的土地利用是适宜或不适宜。 适宜性可分适宜和 不适宜两大类,适宜又可分高度适宜、中区适宜、临界适宜等次一类型,它们反 映土地对拟议中的土地利用的适宜程度,临界适宜类土地,表示土地对拟定用途 的持续利用有严重的限制,欲对之有效利用,必须采取重大的改造措施。不适宜
区域分析与规划报告
目录一、区域认知 (2)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8)三、区域城镇体系发展分析 (10)四、区域旅游发展分析 (16)渭南地区区域分析一、区域认知1、区位条件渭南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秦岭、黄龙山和乔山山脉之间,渭、洛河下游,地处东经108。
52’—110。
53’,北纬34。
13’—35。
52’之间,东西宽约149.7km,南北长约182.3km,总面积13134km2。
东隔黄河与山西省运城地区相望,东南与河南省三门峡市接壤,西连西安、咸阳、铜川等市,南依秦岭与商洛地区相接,北靠黄龙、乔山山脉与延安地区接壤。
1.1 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为国家生产力重点布局地区在国家生产力布局框架中,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
渭南市虽被划为西部地带,但处于中西部的过渡区,是陕西省和西北地区的东大门,是我国北方地区联系东、西地带的交通要道之一。
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中部地带的开发,以及“陇海—兰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建立,对渭南市的发展必将产生双向的重大影响和带动,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地缘优势十分明显。
1.2“黄河南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和有色金属基地渭南市东临晋、豫两省,在全国确定的重点开发建设地区中,是国家山西能源基地的重点开发区——秦、晋、豫“黄河南三角”经济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积极利用“基地”开发建设的机遇,将有效促进渭南市资源的开发与经济的发展。
1.3 地处关中东部经济区,属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的重要开发区段之一在省域范围内,渭南市位于关中东部经济区,是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陕西省加快“一线两带”建设的经济发展中,作为陕西省能源、原材料和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渭南市在“一线两带”建设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4 毗邻西安市,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西安是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科研和信息中心,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文化发达,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带动辐射作用。
区域分析与规划最全版
区域分析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既包括反应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化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适度人口:就是使得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最大值的那种人口规模,而这种适度人口规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发现,可以使得原来的适度规模相对扩大。
人口惯性:人口在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产业结构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得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
(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a.三次产业的划分 b.五次产业划分的探讨(三)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四)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a.资源密集型产业b.资金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五)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区域规划内容:(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空间管制(8)区域发展政策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①自主发展战略。
②高速度增长战略。
③交通经济发展战略。
④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⑤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⑦信息化发展战略。
(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1.基本战略思想:①集中式发展。
②分散式发展。
③集中和分散整合发展。
2.空间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①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②明确开发的重点城市、地区和开发的时序或推进的层次关系。
③要体现区域和区内各部分空间开发上的问题和未来开发策略。
④要体现区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在当今社会,区域发展成为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
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和实践领域,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分析是对特定区域的各种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评估。
这包括对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气候、水资源等的了解;对社会经济状况,如人口、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的洞察;以及对文化、历史、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自然地理条件是区域分析的基础。
例如,山区和平原地区在交通、农业发展等方面就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山区可能由于地形复杂,交通建设成本高,限制了大规模的工业发展,但却可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而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交通网络的构建。
人口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人口的数量、年龄结构、素质水平等都会对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个地区如果拥有大量年轻且高素质的劳动力,就更容易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入驻,推动产业升级。
相反,如果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可能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也是区域分析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区域往往有着不同的主导产业。
一些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一些以工业为主,还有些以服务业为重点。
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区域规划则是在区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区域发展目标和需求的战略和方案。
它旨在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实现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制定区域规划时,首先要明确区域的发展目标。
这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
比如,对于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将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作为主要目标。
空间布局是区域规划的关键环节。
要根据区域内不同产业和功能的需求,合理划分土地用途,如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同时,还要考虑交通、能源、供水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以确保区域内各个部分能够高效运转。
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报告
第二章:规划区现状及重点问题分析、第一节:规划区现状:1.地理位置:武汉理工大学鉴湖校区位于北纬30°30’59.72″,东经114°13′27.62″,处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为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四大校区之一,在呈带状分布的马房山校区中处于中间地段,连接着西院与南湖。
鉴湖校区位于雄楚大道,由北部的洪达巷,东部的工大路,南部的雄楚大道以及西部的武汉科技学院包围而成。
如图所示:2.校园区域布局鉴湖校区功能分区明确,设施齐全,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容纳量可谓不小。
鉴湖校区主要是教学任务以及学生住宿的场所,平面基本成正方形(缺了左上角西北方向上的正方形,同时右上角东北方向多了三角形的草坪),其边长为530米,粗略估计面积0.2809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绿化休闲区等部分。
其中,鉴湖校区较之于其他校区尤为独特的是它是最具有人文气息,同时也是理工大景色最具有观赏性校区之一,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鉴湖的存在,鉴湖校区也是因此而得名。
(1)教学区:教学区的主要部分位于鉴湖校区的东南部,成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分布,边长300米,宽度为100米,面积为0.03平方公里。
包括鉴主,鉴一,鉴二,鉴三以及处于工大路东侧的鉴四(外国语学院),为鉴湖校区总面积的10%。
鉴主教学楼是鉴湖校区乃至武汉理工大学的最高建筑,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理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全称是“鉴湖校区主教学楼”,二十层将近四百个教室的庞大容纳量也使得它承担了鉴湖校区众多院校的主要教学任务。
鉴一教学楼位于鉴主教学楼的西侧,主要承担学校会议以及部分教学任务。
鉴二教学楼位于鉴一教学楼西侧,因为学校文艺活动众多,需要一些专业的场地来满足学校社团的排练需求,在鉴湖校区其他楼栋足以满足鉴湖师生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鉴二的主要用途被定位给学生社团诸如大学生艺术团等提供排练场地以保证大学生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鉴三教学楼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楼栋,楼高五层,每层设教室四个,全部为百人以上的大教室,为鉴湖校区各学院的跨学系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教室保证。
乡村振兴规划区域分析与评估报告
乡村振兴规划区域分析与评估报告一、背景分析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旨在对乡村振兴规划区域进行分析与评估,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二、规划区域概况本规划区域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该区域由XX 县、XX市和XX乡镇组成,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然而,该区域也面临着人口外流、农村贫困等挑战。
三、资源调查与评估本文先进行了资源调查与评估。
据调查显示,该区域的土地资源适宜发展农业、旅游和生态产业,同时还具备水资源、气候条件等自然资源优势。
此外,区域内还存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人文资源。
四、产业发展分析基于资源评估结果,我们进行了产业发展分析。
本规划区域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观光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
此外,发展数字经济、现代农业技术等也为该区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五、基础设施状况分析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规划区域的基础设施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交通、水电、通信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六、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提出了加强水源保护、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建议,以促进规划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
七、文化传承与旅游推广该规划区域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民俗传统,因此,文化传承与旅游推广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我们建议加强文化产业培育,提倡民俗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在旅游推广方面注重宣传工作。
八、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本文提出了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的策略,包括设立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中心、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等举措。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提高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支撑。
九、社会保障与民生改善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社会保障与民生改善同样重要。
我们提出了加强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等建议,以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十、总结通过对乡村振兴规划区域的分析与评估,我们认识到该区域具备发展潜力,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实验过程
• 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学习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 收集实验数据,整理数据,为实验做好准备
• 运用区域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分析某区域的发展情况
• 运用区域规划的方法和技术,制定某区域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基本理论和技术
• 提高解决区域发展与规划问题的能力
• 熟悉实验数据和方法,独立完成实验任务
• 认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
实验数据与方法
实验数据
• 提供某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趋势等相关数据
• 提供某区域发展规划的文本和图表资料
实验方法
• 运用区域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分析某区域的发展情况
01
发展趋势一:信息化
•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效
率和准确性
• 利用GIS、虚拟现实等技术,提高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可视
化程度
02
发展趋势二:智能化
•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区域分析与规划
的智能化水平
• 利用专家系统、知识图谱等技术,提高区域分析与规划
的科学性
03
发展趋势三:跨学科融合
SMART CREATE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实验报告
CREATE TOGETHER
01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定义与内涵
区域分析
• 是一种研究区域空间结构和发展过程的方法
• 通过分析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趋势,为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 区域分析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 通过区域分析,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华安县茶产业发展SWOT分析与规划摘要:福建华安县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是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区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创造了茶叶生产的先天优势。
本文采用目前常用的“SWOT”法,分析评价了华安县茶产业目前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薄弱点、面临的机遇以及威胁,为制定可操作性的提高华安县茶市场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战略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华安县 SWOT 分析发展规划一、华安县概况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段,年降水量1618毫米,年均气温20.9℃,无霜期达357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平均日照2000小时。
2008年,茶叶产业持续发展,新种植茶叶1000公顷,总面积达0.75万公顷,创产值7.3多亿元,成为全国第二大铁观音生产基地。
扶持茶叶生产,出台茶叶种植加工优惠政策,配套补助315万元,鼓励西部片区群众发展茶叶产业,高马线3个乡镇新种优质茶300多公顷。
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茶文化节暨华安铁观音交易会,签订茶叶购销协议2.7亿元。
创建茶叶品牌,成立茶叶产业领导小组,出台茶叶企业创牌奖励政策,鼓励茶叶企业积极创建品牌,全县通过QS认证的企业有18家,绿色食品基地3家,有机茶1家且全省面积最大;获得省著名商标2个、名牌1个。
二、华安县茶产业现状华安县现有茶叶总面积达15万亩,已成为我国第二大铁观音茶生产基地,至2009年底总产1.4万吨,产值达13.8亿多元。
现有7000多家茶叶初制加工厂,60多家精制加工企业,茶叶加工、销售龙头企业30多家,到县外经营华安铁观音的专卖店有563家。
转移劳动力6万多人。
华安县投资80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华仙茶都”成为第十二批农业部定点市场和第二批省级标准化农场品批发市场。
全县绿色食品认证10家、无公害认证2家,已获得省级以上品牌产品5家,省级名牌农产品1家,注册商标91家,驰名商标1家,省级著名商标3家,市场知名商标13家,2家获得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8—2009年度培育出10家市级龙头企业。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以广州区域为例一、区域现状介绍广州——广东省的省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海滨城市。
广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
广州濒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
广州属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区穿流而过。
广州将于2010年举办亚洲体育盛事——第16届亚洲运动会。
二、区域的发展条件分析(一)地理位置广州市中心位于北纬23度06分32秒,东经113度15分53秒,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
广州濒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
广州属丘陵地带。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区穿流而过。
广州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和区域位置。
从国际区域上看,广州与东南亚、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交通距离较为均等,基本约为3-4小时的航程,处于该区域经济圈的几何中心。
从国内地理位置看,广州是中国的沿海开放城市,毗邻港澳,是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聚制造业、交通、商业、金融、信息、教育、人才为一体的华南商贸中心城市,位于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和发达地区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的区域中心,其经济聚散力和幅射力影响着全国以至东南亚和世界。
(二)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广州市土地资源从质上来讲比较好,从量上来讲比较丰富,土地类型多样。
地域空间分布上地势自北向南降低。
广州市耕地面积为8.64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5.4万公顷。
广州市土地类型多样,适宜性广,地形复杂,地势自北向南降低;中部为丘陵盆地;南部是沿海冲积平原,系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由于受各种自然因素的互相作用,形成多样的土地类型。
根据土地垂直地带可划分为以下几种:中低山地、丘陵地、岗台地、冲积平原、滩涂。
区域分析与规划实习报告
区域分析与规划实习报告卧羊湾村庄规划1.指导思想以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为指导,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 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 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 按照先行一步, 规模推进, 探索路径, 积累经验和以点带面的要求, 加大领导和推进力度, 力争早日见成效。
2.村庄基本概况卧羊湾位于淇县城西南5公里处, 驻村人口501人, 150户, 人均收入3000元, 无村办企业, 集体经济薄弱。
居住建筑大部分建于80年代, 为砖混结构的一层独院平房, 也有一些二层小楼, 有少部分土坯房卧羊湾村现状由卧羊湾、油城、大水头、南山门口、北山门口五个自然村组成, 居住人口共2348人, 786户。
村现有公建设施:村委会、小学、一处配电室80KN, 无图书室、文化大院、老年活动中心, 村内缺少绿地, 无卫生室, 村民看病极不方便;幼儿园在小学院内, 缺少一所正规的幼儿园;村民供水为自备井, 排水采用雨污合流制, 为无组织排放。
村中一条南北向的道路穿村而过, 路宽约为5米, 是该村的主要道路, 其它道路等级不高, 基本为土路。
3.遵循原则3.l、坚持突出特色原则。
从卧阳湾村的实际情况出发, 充分考虑其经济基础、产业现状、地域优势、传统习惯、社情民意和人才储备, 科学确定方向、重点工作和阶段性目标。
3.2.坚持先易后难原则。
在具体项目的安排上要有所侧重, 有所取舍。
基础条件好, 自筹能力强的项目先搞;群众呼声最高, 要求最迫切, 参与最积极的事先办;拉动能力最强, 影响力最大, 最容易见到实效的事业先行, 让群众尽快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3.3.坚持超前动作原则。
充分发挥该村基础条件好, 创造条件, 抢先推进, 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 完成5年的工作任务为下步工作开展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
3.4.坚持同步发展原则。
统筹兼顾, 综合推进。
基础建设和公益事业同步进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步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步展开。
区域分析与规划 总结
区域分析与规划总结1绪论1、区域:2、区域的本质特性:3、区域科学4、区域科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6、区域发展的新变化和区域研究的新动向:7、区域规划:8、区域分析: 9、区域分析方法:2.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1资源环境基础1.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技术条件。
2.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
其特性如下:(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经济学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希缺性;(2)区域性: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明显的地域差异;(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
3.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4.区域自然资源评价原则:(1)明确目标;(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
(4)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5.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1)量的评价:服务年限和远景需求量;(2)质的评价: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需求上的迫切性;(3)关于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地域组合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4)关于自然资源的可能利用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前提;(5)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效应的评价。
6.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技术、智力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互关联,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分析是对城市或区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旨在找出问题、发掘潜力、确定目标,为制定合理的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区域规划是在区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实现城市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优化。
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起点和基础。
通过对区域的自然、人文、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详细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该区域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区域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数据、地理信息等,了解和分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可以评价区域的发展潜力、矛盾和问题,并准确把握区域的发展方向。
定量分析则依靠统计学和模型分析等方法,使用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常用的方法有区域经济计量模型、综合评价模型、三维可视化模型等等。
定量分析可以更加明确地评估区域的经济特征、交通运输状况、土地利用结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通过定量分析,还可以预测和模拟不同规划方案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供决策参考。
在进行区域分析的基础上,区域规划的制定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措施。
区域规划主要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等。
总体规划是对整个区域进行宏观布局和综合统筹的规划,包括城市发展方向、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的规划。
分区规划则是对不同功能区域进行详细的规划,如产业园区、住宅区、商业中心、公园绿地等。
专项规划则是对其中一特定问题进行规划,如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交通规划等。
区域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优化。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
区域规划应该合理布局城市和自然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规划区现状及重点问题分析、第一节:规划区现状:1.地理位置:武汉理工大学鉴湖校区位于北纬30°30’59.72″,东经114°13′27.62″,处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为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四大校区之一,在呈带状分布的马房山校区中处于中间地段,连接着西院与南湖。
鉴湖校区位于雄楚大道,由北部的洪达巷,东部的工大路,南部的雄楚大道以及西部的武汉科技学院包围而成。
如图所示:2.校园区域布局鉴湖校区功能分区明确,设施齐全,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容纳量可谓不小。
鉴湖校区主要是教学任务以及学生住宿的场所,平面基本成正方形(缺了左上角西北方向上的正方形,同时右上角东北方向多了三角形的草坪),其边长为530米,粗略估计面积0.2809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绿化休闲区等部分。
其中,鉴湖校区较之于其他校区尤为独特的是它是最具有人文气息,同时也是理工大景色最具有观赏性校区之一,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鉴湖的存在,鉴湖校区也是因此而得名。
(1)教学区:教学区的主要部分位于鉴湖校区的东南部,成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分布,边长300米,宽度为100米,面积为0.03平方公里。
包括鉴主,鉴一,鉴二,鉴三以及处于工大路东侧的鉴四(外国语学院),为鉴湖校区总面积的10%。
鉴主教学楼是鉴湖校区乃至武汉理工大学的最高建筑,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理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全称是“鉴湖校区主教学楼”,二十层将近四百个教室的庞大容纳量也使得它承担了鉴湖校区众多院校的主要教学任务。
鉴一教学楼位于鉴主教学楼的西侧,主要承担学校会议以及部分教学任务。
鉴二教学楼位于鉴一教学楼西侧,因为学校文艺活动众多,需要一些专业的场地来满足学校社团的排练需求,在鉴湖校区其他楼栋足以满足鉴湖师生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鉴二的主要用途被定位给学生社团诸如大学生艺术团等提供排练场地以保证大学生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鉴三教学楼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楼栋,楼高五层,每层设教室四个,全部为百人以上的大教室,为鉴湖校区各学院的跨学系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教室保证。
鉴三教学楼还是鉴湖校区各个教学楼中空调设施最为齐全的,也成为了酷暑隆冬时节同学们自习的首选。
鉴四教学楼是鉴湖教学楼中唯一处于工大路东侧的教学楼,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相邻。
鉴四教学楼主要是用于外国语学院与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日常教学,学术报告,艺术学院学生作品展等种类繁多的活动,作为仅次于鉴主教学楼高度的鉴湖第二高楼,鉴四教学楼同样也为其他学院提供了充足的教学平台以及学生自习室,满足了广大鉴湖师生的学习需求。
五大教学楼充分保证了师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课后的自习,同时也提供了对外交流以及学生课余素质拓展活动的展开,很好的完成了教学区的任务。
(2)运动区运动区包括学海公寓西侧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以及学生活动中心,还包括西11舍旁自然草坪足球场和篮球场。
总面积约为0.03平方公里,占鉴湖校区总面积的10%,与教学区面积大致相当。
为了便于学生的课余时间锻炼身体,因此运动区总是伴随着生活区一同存在。
鉴于鉴湖校区有两个学生生活区,因此运动区也是分为两个部分。
学海公寓西侧的运动区是最为全面的,包括一个80*100人工草皮足球场,40个标准大小塑胶地面篮球场,八个标准网球场以及四个标准排球场。
如此规模的运动设施已经足够满足大多数鉴湖同学的课余身体锻炼,也为同学们业余爱好能力拓展提供了一个很广大的平台。
午后以及周末经常可以感受到操场同学们矫健身姿带来的热气息,这也为鉴湖校区平添了许多朝气与活力。
另一个运动区是西11舍旁边的足球场以及篮球场,但是因为年久失修,曾经的真草标准足球场如今早已经破败不堪、杂草丛生。
中部也因为同学们为了方便而走出了一条土路,丝毫不见足球场的样子。
篮球场的损毁要轻微一些,但是石灰地面也已经坑坑洼洼,球框也已陈旧,但是仍然能保持篮球场的功能,为西宿舍区的同学们提供必要的场地进行运动。
相较之下,西宿舍区的运动区功能要单一许多,并且承载能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是总体来说鉴湖校区的运动区已经能够很好的承担同学们课余的运动需要。
(3)生活区鉴湖校区是武汉理工大学居住人数最多的校区,生活区分两部分,分别是位于学校东北部的学海公寓,以及位于校区南部的西9~西11公寓。
学海公寓包括A~G栋共七栋公寓楼,主要居住人群是学生资环、信息、材料、管理等学院的大二至大四学生。
每栋公寓楼约有宿舍120间,一共能够容纳540人左右。
其中一楼到五楼是四人间,六楼及七楼是六人间。
每间宿舍都带有独立卫浴,四人间配备书桌与床铺一体的设施,也是最为方便的设施。
六人间咋显得有些拥挤,两个上下铺与两个上铺,下面摆放六张桌子,会因为没有衣柜的原因而给生活带来些许不便。
学海公寓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活体系,每个楼层的一楼都开设了一些诸如超市、小卖部、台球室、洗衣店、奶茶店等生活娱乐设施,同学们下楼进行购物消遣等活动都会方便很多。
楼下还有大片的草坪,又给同学们的休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每到傍晚,草坪上都会聚集来自周边生活区的人们,或与宠物玩耍,或与朋友聊天,或与爱人相依,为校园带来了阵阵温馨与欢笑。
西7~西11舍多为研究生宿舍,也是鉴湖校区较为悠久的公寓,从外观就可以看出些许陈旧的气息。
比起学海公寓齐全的生活设施,这边的优势在于临近食堂,方便就餐。
但是如果有其他方面需要的话就需要去学海公寓,例如运动。
不过由于这两个生活区距离并不遥远,因此对于南部生活区来说,其余基础设施的缺乏所带来的不便并不是那么的难以解决。
除了上述的两个学生生活去,鉴湖校区还有一片教职工家属居住区,位于学海公寓东侧,楼有六角形小高层四栋。
学校也有对这片区域重新进行规划之意,但因涉及到资金,搬迁地址等因素的制约而一直未能如愿。
(4)绿地及景观区鉴湖校区是武汉理工大学最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区,同时也是目前景色最为靓丽的校区。
因为鉴湖校区拥有其他校区(南湖新校区除外)所不具有的湖泊景观,湖名为“鉴湖”,鉴湖校区也因此而得名。
鉴湖位于鉴三南部,鉴主楼下,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对于鉴湖校区来说已经足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周边种植了柳树等植被,倒映水中更加增添了鉴湖的绰约风姿。
特别是当鉴湖中倒映出鉴主时,波光粼粼的湖面仿佛一面镜子,让人分不清哪里是现实,哪里是虚幻,如入梦里。
除此之外,鉴湖的绿化也是一大特色。
面积约占鉴湖校区的60%的绿化使得鉴湖校区到处充满了盎然生机。
绿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区域:鉴主广场两侧的大面积草坪,学海公寓东部两片大面积草坪,以及鉴湖道路两旁栽种的树木,公寓楼下的草坪及乔木等。
大面积的绿化也给师生们提供了充足的场地与自由享受自己的休憩时光。
第二节:原规划方案存在的问题由于鉴湖校区建成时间已久,因此其中的一些基础设施因为老化而无法继续使用,因而造成了资源浪费。
随着学生们需求的转变也使得学校的功能并不能完全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因而出现了功能不完整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仔细探讨下这两个问题。
1.土地利用率不足鉴湖校区多处存在土地利用不足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也同样出现在很多建立已久的学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来的设施老化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在鉴湖校区的南部有一片废旧的足球场,操场周围分布有行道树和景观树分别与西部的道路和南部校外的雄楚大道相间隔,北部邻接公主楼等宿舍群,东部是保卫科和研究生宿舍楼及车棚书店等。
操场内部草地稀疏杂乱无人管理,尚有一些废弃的体育设施(足球门框和单杠),中间被学生踏出一条小路通往鉴湖侧门。
此部分土地基本无人维护管理,属于废旧、废弃区域,对鉴湖校区的基本功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景观生态方面讲,它反而破坏了鉴湖景观的整体美观效果,草地稀疏、土地荒芜,依据武汉市降水夏多冬少、春多于秋,涝多旱少、年际变化大,还有冬季西北风夏季西南风,一年四季均有大风的气候特点,降水、大风等恶劣气候会导致土壤泥泞或者土壤冲刷流失、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从而给整个鉴湖校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不好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师生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这个地方也成为了我们二次规划的重点地区。
2.区域分工不明确原规划方案中有一处区域处于毗邻工大路的鉴湖东门周围,是由西侧是学子综合服务中心,东部是西七食堂。
两处用地分别设置有通信营业厅、药店、文化衫制作公司,西七食堂、中国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取款机等建筑和基础设施。
这片区域的建筑老旧分散,不仅影响校区整体景观,也使得各服务网点分布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
因而土地利用空间有限,土地利用功能混杂。
另外,两侧道路损坏严重,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此处区域也成为了我们二次规划的目标之一。
3.功能不完整鉴湖校区学海公寓东部楼下有面积可观的草坪,平时供人休憩娱乐,但是由于周边小学以及家属区的存在使得早上车辆众多,于是有人将这片草坪当作了天然停车场。
这种做法严重损毁了草坪,也使得原本健康的生活环境开始遭到破坏。
另外,随着年级的增长,同学们越来越需要合适的场地进行晨读以增强自己的口语能力,然而宿舍楼附近并没有合适的地方进行晨读。
如此就无法满足同学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第三章:区域规划的目标与原则第一节:区域规划的目标1.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针对旧足球场,改变目前分区中的土地利用方式,保留周边的行道树和景观树,去除杂草重新规整土地,因地制宜种植景观植物。
完全改变原有操场形状,加建一座图书馆和一个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建筑。
依据建筑规模和分布状况建设新的道路和绿化带等基础设施和生态设施,制定一系列的建设、维护、运营政策。
此部分校区规划要达到充分利用废旧操场,为鉴湖增加新的文化功能区,完善鉴湖的文化功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校区局部景观,改善鉴湖校区整体生态环境等目标。
2.明确区域分工综合服务楼要将原有的银行、通讯营业厅、药店、食堂和其他一些后勤保障部门于一体。
根据鉴湖校区师生及职工总人数,分析需求,拟建综合楼规模如下:建设一栋三层楼房,将楼房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为餐饮服务部分和其余综合服务部分。
综合服务部运营综合服务商场为了弥补服务项目的不足,需制定一系列加强租赁网点管理的暂行办法。
经过一系列招商、定项,通讯、文教、五金、印务、针织、钟表、化妆品、画室、图书杂志、服装鞋帽、体育用品、多媒体制作等应有尽有,规范了管理,提高了效益。
强化对商场的日常规范管理,鞭策管理者,鼓舞经营业户,使超市的营业额迅速提高。
达到提高成本回收效益,校区小社会综合效益。
建设综合服务楼可以将鉴湖校区西七食堂周边区域功能不明确的不足进行弥补,明确的分工也使得师生们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对这一区域的资源进行利用,丰富师生生活的同时也节约了时间资源。
3.完善校区功能第二节:区域规划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