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肺栓塞患者

合集下载

罗伊适应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罗伊适应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罗伊适应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COPD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运用罗伊适应模式的观察组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各30例。

比较两组COPD患者护理前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标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标的变化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运用罗伊适应模式进行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指导意义。

标签:罗伊适应模式;COPD患者罗伊适应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护理学家卡利斯塔·罗伊(SisterCallista Ro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罗伊将人视为一个整体适应系统,将人的生命过程视为是对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适应过程,进而提出了护理的目的是要促进人的适应性反应和提高人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了人的健康水平[1]。

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这种护理模式逐渐被我国护理工作者广泛运用[2]。

为了提高COPD患者的护理质量,本科运用罗伊适应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符合COPD临床症状诊断为COPD的60例患者,于2012年01月~2014年01月在本科住院。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2~73岁,平均(53.6±8.9)岁。

入选标准:临床治疗后病情稳定者;自愿参加并能配合者;无严重并发症。

文化程度:小学22例(36.6%),初中15例(25.0%),高中或中专13例(21.7%),大专及以上10例(16.7%)。

婚姻状况:已婚42 例(70.0%),丧偶8例(13.3%),未婚4 例(6.7.%),离婚6例(10.0%)。

根據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均>0.O5)。

COPD应用罗伊的适应理论的护理个案

COPD应用罗伊的适应理论的护理个案

中华护理学会香港危重病护士协会危重病护理文凭课程个案研究应用罗伊的适应理论模式于护理COPD病者学生:XXX单位: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日期:2005.8.9内容:1. 前言P3 2.病例P4 3.发病机制及其处理P5-11 4.解释罗伊适应模式(RAM)P12-16 5. 本个案选择罗伊的适应论(RAM)的原因P17 6.利用罗伊适应模式的概念去为病者进行体检P18-36 7.评价在ICU中实施RAM护理模式的优缺点P36-37 8.总结P37-38 9.参考资料P381)前言20世纪70年代,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提出的同时,新的护理理论体系日臻完善,而整体护理的观念也正被世界各国护理工作者所接受。

许多新的临床护理理论体系被引进来。

如奥伦的自理模式,罗伊的适应模式,纽曼的系统模式,生命过程护理模式、适应模式、行为系统模式、人际关系模式、自理模式以及多元文化模式。

这些模式总的特点是突破了以疾病为中心的限制,转向以人、环境、健康、护理为基本概念,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各环节系统化的模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护理模式。

不同的护理模式反映了不同的观点,尤其在ICU中选择适合的护理模式能更好地指导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

在下面的病例研究中,我将应用罗伊的适应模式。

在此研究中,将对病人疾病及此模式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评估病人的刺激及行为,并应用护理诊断(包括目标、护理措施及评价),同时,对病人的问题及反应进行回顾。

在最后,将对选择的护理模式的积极面及消极面进行讨论。

2)病例摘要患者张树堂,男,74岁,于20余年前出现咳嗽,咳痰,痰为黄浓痰,多于冬季发生,每年续约3—4个月,多于抗炎治疗后好转。

近3年来出现喘憋,活动后更加明显,半月来喘憋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咳嗽,咳痰,无粉红色泡沫痰,无痛,咯血。

于2005-7-16到当地卫生院就诊考虑“COPD”“肺心病”治疗后效果不佳,7-19-4PM出现嗜睡,谵语,喘憋加重,不能平卧到朝阳医院急诊室就诊,拍片提示,右下肺炎,血气分析示PH7、18,PCO2102mmHg,PO284mmHg,GBC7、5予无创呼吸机BiPAP-ViSiOn辅助通气,参数为IPAP14cmH2O,EPAP4cmH2O,FiO2:0.3,甲强龙,氨茶碱,博青治疗后收进呼吸科监护室。

罗伊护理个案模板

罗伊护理个案模板

主要刺激--凝血功能异常,卧床, 限制活动 相关刺激--无 固有刺激--无
心理模式
二、心理评估模式
一级评估(行为)
二级评估(刺激)
①自我概念 ②角色功能
③相互依赖
主要刺激--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患者焦虑烦躁,感受到疾病的严重和死亡的威胁;相关刺激--气管插管,限制卧床
交流困难
固有刺激--无
不能继续工作,不能履行丈夫、父亲的职责
患者神志镇静状态,芬太尼0.3mg 5ml/h 镇痛 主要刺激--镇静、镇痛
,力月西30mg 5ml/h 镇静 镇静评分 3 分,双 相关刺激--无
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 2.5mm,对光反射灵敏 固有刺激--喝酒

钠 146.1 mmol/L↑,氯 116.9 mmol/L↑, 主要刺激--肾功能衰竭
二级评估(刺激)
一、生理模式评估
循环功能
心电监护显示 心率120-165 次/分,血压低 90/40mmHg 。
主要刺激--感染 性休克 相关刺激--呼吸 衰竭 固有刺激--无
生理模式
一级评估(行为)
二级评估(刺激)
一、生理模式评估
生理模式
一级评估(行为)
二级评估(刺激)
③神经功能 ④液体电解质
制定目标
效果评价
一级评估
护理诊断
干预措施
运用Roy适应模式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方面进行一、二级的评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ART 02
病情介绍、治疗经过
病例介绍
余某,男,57岁,已婚,患者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寒战,急诊 以“急性呼吸衰竭”收入。
有吸烟史,平均20支/天,时间25年,未戒烟,有饮酒史,平均 100ml/天,时间30年,未戒酒。

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模式护理剖宫产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_0

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模式护理剖宫产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_0

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模式护理剖宫产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目的:研究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剖宫产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效果。

方法:对1例剖宫产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应用罗伊适应模式的6个步骤进行护理,即一级评估、二级评估、诊断、制定目标、措施和评价。

结果:护士能系统的评估到患者各个方面的需求,并干预患者的适应过程,这些使护理更系统全面,取得良好效果。

结论:应用罗伊适应模式能够引导护士对剖宫产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实施全面的健康评估及建立护理计划,护理人员据此来协助患者达到适应目标,维持最佳健康状态的目的。

标签:罗伊适应模式;肺栓塞;护理美国著名护理理论家罗伊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适应模式,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广泛传播,并影响和指导了许多国家的护理研究与实践[1]。

罗伊的适应模式引用系统论的观点,假设人是一个具有复杂适应能力的系统,能够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人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也与其他系统一样,是通过输入、控制、输出和反馈来完成的。

为了增进患者的有效适应,护理需要不失时机的介入这个过程,对患者的适应问题、各种刺激因素加以评判,尽早强化患者的生理调节器,认知调节器,防止不良适应的发生,减低或避免无效适应,促进人创造性地运用自身的适应机制,保持健康[2-3]。

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模式护理肺栓塞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初中文化,患者5 d前因“瘢痕子宫”行剖宫产术,4 d前开始出现右侧胸闷、心前区疼痛,病初无气促、发绀,伴有低热、乳房胀痛不适,1 d前出现胸痛加剧,伴呼吸、口唇发绀,夜间不能平卧,胸片结果正常,血D-二聚体升高,完善CT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肺栓塞。

患者神志清,T 37.9 ℃,R 26次/min,P 98次/min,BP 111/61 mm Hg;SpO2在低流量吸氧下达98%以上,患者端坐呼吸,表情痛苦,中度贫血貌,口唇无发绀,呼吸促,右肺呼吸音低,腹稍膨隆,腹部伤口外辅料干洁,子宫触硬,阴道流血少,肠鸣音正常,肢体活动好,肢端暖,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

认为个体对环境刺激的适应过程是一个反 馈回路,通过感知、认知、行为和生理四 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罗伊适应模式的发展历程
1964年
由护理理论家伊丽莎白· 罗伊提出。
1974年
出版《适应模式》一书 ,系统阐述了该理论。
1982年
罗伊对适应模式进行了 修订和完善。
当前
该理论在护理实践、护 理教育、护理科研等多 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 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 理治疗等方面的措施。
详细描述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影响程度,确定 患者的适应水平。
案例二: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详细描述
总结词:通过评估患者的认知能 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采取相应的 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和生活质量。
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 能力,确定患者的适应水平。
适应水平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个体年 龄、健康状况和生活经历的变化而变 化。
个体的适应水平是有限的,当刺激超 过适应水平时,机体可能会出现不适 或疾病。
适应性反应
适应性反应是指机体在面对刺 激时所做出的反应。
适应性反应可以是生理、心理 或行为上的反应,如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焦虑、逃避等。
适应性反应的目的是为了维持 机体的平衡和稳定。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罗伊适应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 践经验,能够准确判断个体的适应状态并提供相应的护理 措施。
展望
展望一:护理实践的个性化发展 展望二:跨学科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展望三:护理教育与研究的发展
随着对个体差异认识的深入,护理实践将更加注重个体 化的评估和干预,以满足不同个体的独特需求。
罗伊适应模式强调多学科合作,未来将有更多跨学科的 交流与合作,以推动护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一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个案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一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个案

2.循环 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心率在正常范围或偶 心率过速:与
功能
有心动过速,心律最快不超过110次/分,心 全身多处擦伤
率无异常,均为窦性。
疼痛有关
适应模式
3.神经 功能
一级行为评估
患者入院后17/11~19/11神志为模糊, GCS评分11分(E3V3M5) 。20/11神志好 转为嗜睡状态,呼唤睁眼,呼之能对答, GCS评分14分(E3V5M6)。
护理评价 20/11患者部分浅表伤口已结痂,部分较深伤口无 扩大,无化脓。 24/11皮肤破损处已结痂,趋向愈合。
护理诊断:5.疼痛:与头皮血肿,全身多处擦伤 有关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患者痛感缓解,能安静入睡
1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为4分(面部表情评分法), 疼痛明显。 2给予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做好心理安慰。 3观察患者的疼痛的症状:如痛苦面容,心率增快 等,认真倾听患者主诉。 4遵医嘱给以布托啡诺泵入镇痛。 5注意观察镇痛药的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
1.意识障碍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营养失调 4.皮肤完整性受损
5.疼痛
护理措施
护理目标 具体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护理诊断:1.意识障碍 与患者发生车祸导致严 重多发伤,弥漫性轴索损伤有关
护理 目标 护理 措施
护理 评价
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神志有所好转。
1每班用GCS昏迷评分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 2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神志瞳孔 变化。 3保持气道通畅,采用正确的吸痰方法。 4给予患者单间病房,由家属陪护鼓励家人多与患者的交 流。 5逐渐减少镇静镇痛药的剂量。 6及时通知医生患者意识改变的情况。
个案资料
病史介绍 :患者刘宗园,男,35岁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一例COPD并气胸患者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一例COPD并气胸患者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一例COPD并气胸患者【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COPD并气胸患者的可行性及其在实践中的效果。

首先介绍了患者的背景信息,包括疾病特点和治疗需求。

然后分析了罗伊适应模式在COPD和气胸护理中的应用,强调了其在个体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护理方面的优势。

接着探讨了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估方法,以及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挑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结论部分强调了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COPD并气胸患者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启示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本研究将为临床护士提供有益的指导,以提高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健康结果。

【关键词】关键词:罗伊适应模式、COPD、气胸、护理、挑战、效果评估、可行性、启示、未来研究1. 引言1.1 患者背景介绍该患者为一名60岁男性,因长期吸烟引发的COPD和气胸疾病而就诊。

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和疲劳等。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诊断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气胸,并需要长期护理和管理。

患者此前有轻度肺功能减退,但由于长期吸烟史和不规范的药物管理,导致病情逐渐加重。

患者自诊断后情绪低落,对疾病治疗和康复存在抵触心理,需护理人员的耐心和专业指导。

患者家庭条件较好,但缺乏疾病管理经验,在面对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康复需求时,需要护理团队的全面照顾和指导。

患者饮食习惯好,但运动量较少,需要适当的运动指导和健康教育。

整体而言,患者需要全面的护理和管理来帮助他度过疾病期,恢复健康。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COPD并气胸患者进行护理的可行性及效果,并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以期为提高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措施。

本研究旨在为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多适用于COPD并气胸患者的护理经验和指导,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全面了解罗伊适应模式在COPD 并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从而为未来相关疾病的护理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罗伊适应模式在一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_

罗伊适应模式在一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_

罗伊适应模式在一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作者:赵润梅来源:《特别健康·下半月》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一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务求找出肺栓塞最佳的护理方法。

方法运用罗伊适应模式对肺栓塞患者不适应行为进行分层次评估,并对导致不适应行为的因素按主次排序,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有效干预。

结果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论罗伊适应模式适合用于对肺栓塞患者施行全面健康评估,做到全人护理,护理效果明显[1]。

【关键词】罗伊适应模式肺动脉栓塞全人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07-021 前言肺动脉血栓栓塞(PTE)简称肺栓塞,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肺血管临床急症。

未经治疗的肺栓塞病死率大约是30%,但经过充分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2%~8%[2]。

笔者在临床实习期间接诊了一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罗伊适应模式(RAM)正好能清楚地对其不适应行为进行分层次评估,并对导致不适应行为的因素按主次排序,从而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有效干预,最终为患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病例介绍患者,利××,女,39岁,因“活动后气促半年,加重伴咽痛6天”于2012年10月25日17:41由外院送入抢救室。

入院查体:神志清,对答切题,T:38.2℃,P131次/分,R25次/分,BP151/104mmHg,SPO2 96%,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左肺呼吸音减弱,心脏听诊有杂音,诉咽痛、胸痛、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咯少量鲜血。

即予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完善各项检查,补液等对症处理。

当天19:51生化结果示:血气分析PH 7.49,PO2 70.2mmHg,PCO2 31.2 mmHg,血常规WBC 18×109/L,RBC 3.98×1012/L,HGB 133g/L,PLT47×109/L,D-二聚体3670ug/L。

医疗护理理论罗伊的适应模式

医疗护理理论罗伊的适应模式

适应水平 适应反应(健康)
医疗护理理论罗伊的适应模式
9/24
三、罗伊对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叙述
4.护 理
F目标:促进个体适应反应
控制各种刺激,使刺激全部作用 于个体适应性范围之内
扩大人适应范围,增强个体对刺 激耐受能力,来促进适应性反应 发生
医疗护理理论罗伊的适应模式
10/24
护理活动示意图
刺 激
医疗护理理论罗伊的适应模式
第二节 罗伊适应模式
医疗护理理论罗伊的适应模式
2/24
教学目标与要求
正确叙述正确叙述罗伊适应 模式基本内容,并能举例说 明
能依据罗伊适应模式对详细 病例进行评定
医疗护理理论罗伊的适应模式
3/24
主要内容
一、罗伊介绍及其理论 发展背景
二、罗以适应模式内容 三、罗伊对护理学四个基
医疗护理理论罗伊的适应模式
15/24
四、适应模式在护理实践中应用
5.干预
F护理办法制订和落实(护理活动两方面)
6.评价
F将干预后患者行为改变与目标行为相比, 确定护理目标是否到达,然后再作计划 修改与调整
医疗护理理论罗伊的适应模式
16/24
思索题
患者王某、女性、28岁,诊疗乳腺癌,入院拟
定2天后行乳房切除术。晨查房时发觉患者精神很差, 面色苍白,哈欠不停。讯问后得知,患者昨晚一夜 未睡,自述担心术后影响体形,害怕失去女性魅力 而影响夫妻关系,还担心手术后是否能彻底切除癌 瘤,是否复发、是否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等。昨晚 病室抢救一患者一夜未关灯,陪护多、声音嘈杂, 所以思绪烦乱,不能平静。经与其丈夫交谈,护士 了解到该患者性格内向,感情脆弱,
医疗护理理论罗伊的适应模式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一例COPD并气胸患者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一例COPD并气胸患者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一例COPD并气胸患者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22.05.257文章编号:1004-7484(2022)-05-2605-02罗伊适应模式(RAM)以系统论的方式将人描述为一个包含有生理、心理、社会性的适应系统。

它供应了一个独特的概念框架引导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健康评估、问题确定、目标建立、方案、干预及评价[1]。

在ICU应用罗伊适应模式能更好的指导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及为之实行更有效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患者男,81岁,有慢性堵塞性肺气肿病史。

患者因喘憋2周加重一天,腹痛发热6天于2022年2月27日至北京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以气胸、AECOPD、呼吸衰竭收入急诊留观病房,请胸外科会诊并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

赐予抗炎、补液、平喘、化痰、养分对症支持等治疗。

患者于3月5日消失发热、腹痛症状,查体右下腹消失压痛、反跳痛症状,化验血象增高。

请普外科会诊,考虑阑尾炎可能,家属拒绝手术治疗,要求保守治疗。

予更换抗生素治疗,后患者腹痛缓解,体温下降。

目前患者仍存在喘憋、腹胀、胸腔闭式引流仍有气体排出,为进一步治疗,于3月11日转入ICU科患者转入ICU时神志清,精神差,能回答问题,T:37.7℃,HR85次/分,BP120/72mmHg,储氧面罩吸氧(1升/分),血氧饱和度95%,胸壁右侧可见胸腔闭式引流。

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以右下腹为著,肠鸣音正常,双下肢轻度水肿。

初步诊断:1、气胸;2、慢性堵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3、呼吸衰竭;4、阑尾炎。

于3月16日9AM发觉患者呼吸费劲,咳痰较差,通知医师,遵嘱赐予储氧面罩吸氧8升/分,血氧饱和度93-96%,于3月15日胸部CT示:未见明显气胸、胸腔积液,已遵嘱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24小时,今晨予开放未见明显气泡、液体引出,已予拔除。

于3月20日9AM查体示:患者呈嗜睡状,呼吸困难,双肺呼吸音差,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及痰鸣音。

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

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

W u x i S e c o n d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W u x i 2 1 4 0 0 2 , C h i n a( C h e n Y Y ,W a n g H M) :W u x i F 讲h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W u x i
的影 响。方法 选择 2 0 1 5年 6月至 2 0 1 6年 1 2月本 院收治的呼吸内科 重症且进行机 械通气 的 1 1 2例患者 ,
分 为常规组和研究组 ,每组 5 6例 。常规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 给予罗伊适应模式 的护理 干预 ,比 较 两组 患者的肺 功能 、生 活质量及 睡眠质量 。结 果 护理前 ,两组肺功能 、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 ( 均 P >0 . 0 5);护理后 ,研究组肺 功能 、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均得 到改善 ,肺 功能 F E VI 、 F V C 、F E V 1 / F V C分别为 ( 2 . 3 9 ±0 . 5 4)、 ( 2 . 7 5 ±0 . 6 3 )、 ( 7 3 . 4 4±5 . 1 9),均高于常规组 『 ( 1 . 9 4 ±0 . 5 6)、
活质量 和睡眠质量 ,利于患者康复。
【 关键词 】 呼吸内科;罗伊适应模式; 肺功能;生活质量;睡眠质量
基金项 目:无锡市卫生局科研 立项项 目 ( MS 2 0 1 5 2 3 )
Ef f e c t o f n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b a s e d o n Ro y a d a p t a t i o n mo d e f o r s e v e r e p a t i e n t s a t de pa r t me n t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Ch e n W a n g Mi n h o n g , Hu a n g J i e h u i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肺栓塞患者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肺栓塞患者

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模式护理肺栓塞患者Patient Care Study病人护理个案2013-7-17内容[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1.前言………………………………………………………………….P22.病例摘要………………………………………………………P23.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治疗.…………………………………..P2-34.解释罗伊适应模式(RAM)…………………………………..P35.为病者进行体检并诊断出其问题……………………………P3-66.建立护理计划(目标+措施+评价)………………………..P6-97.患者其后进展…………………………………………………P98.讨论及反思……………………………………………………P99.总结…………………………………………………………….P910.参考资料………………………………………………………P9-10 1.前言肺栓塞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它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内的血栓及其他异物流入肺动脉,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PE的栓子99%为血栓性状[1],其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血栓的大小形状及堵塞肺血管床的部位和范围有关,因而表现不同的临床类型,即猝死型、急性肺心病型、肺梗塞型、不可解释的呼吸困难型和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型[2]我国目前尚无准确肺栓塞流行病学资料,过去认为我国肺栓塞发病少,但目前随着强化临床医师对肺栓塞诊断意识,提高警觉性并随着诊断技术提高,以及科技因素影响包括目前有创检查及治疗日益普及从而诱发肺栓塞使得明确诊断肺栓塞病例明显增多。

在美国每年有万65万人患肺动脉栓塞[3],其中1小时内死亡占10%,73%的病例不能及时诊断,不经治疗的肺栓塞患者病死率可高达20%--30%,病死率居第3位[4],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塞,而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5],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至关重要。

【精品】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肺栓塞患者

【精品】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肺栓塞患者

【精品】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肺栓塞患者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模式护理肺栓塞患者Patient Care Study 病人护理个案2013‐7‐17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 内容 1. 前言. P2 2. 病例摘要 P2 3. 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治疗. . . P2-3 4. 解释罗伊适应模式(RAM) . . P3 5.为病者进行体检并诊断出其问题 P3-6 6. 建立护理计划(目标+措施+评价) . . P6-9 7. 患者其后进展 P9 8. 讨论及反思 P9 9.总结. P9 10. 参考资料 P9-10 1. 前言肺栓塞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它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内的血栓及其他异物流入肺动脉,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PE 的栓子 99%为血栓性状[1],其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血栓的大小形状及堵塞肺血管床的部位和范围有关,因而表现不同的临床类型,即猝死型、急性肺心病型、肺梗塞型、不可解释的呼吸困难型和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型[2] 我国目前尚无准确肺栓塞流行病学资料,过去认为我国肺栓塞发病少, 但目前随着强化临床医师对肺栓塞诊断意识,提高警觉性并随着诊断技术提高,以及科技因素影响包括目前有创检查及治疗日益普及从而诱发肺栓塞1/ 16使得明确诊断肺栓塞病例明显增多。

在美国每年有万 65 万人患肺动脉栓塞[3], 其中 1 小时内死亡占 10%, 73%的病例不能及时诊断, 不经治疗的肺栓塞患者病死率可高达 20%--30%,病死率居第 3 位[4], 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塞, 而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5],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至关重要。

2. 病例摘要患者 XX,女, 28 岁,患者 5 天前因疤痕子宫在高明杨梅医院行剖宫产术, 4 天前开始出现右侧胸闷、心前区疼痛,病初无气促、发绀,伴有低热、乳房胀痛不适, 1 天前出现胸痛加剧,伴呼吸、口唇发绀,夜间不能平卧,外院胸片结果正常,血 D-二聚体升高,遂转我院急诊,急诊请内科会诊指出:未除外肺栓塞可能,考虑病情重,遂拟胸痛查因:肺栓塞?剖宫产术后于 2013-07-07 18: 30 收入 ICU 进一步治疗。

罗伊的适应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罗伊的适应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罗伊的适应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罗伊(roy)适应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作用。

方法:分析护生存在的适应问题:生理方面的适应问题、自我概念方面的适应问题、角色功能方面的适应问题、相互依赖方面的适应问题,针对这些适应问题,从四方面采取了干预措施:以人为本,关怀护生;做好岗前培训,巩固护生的专业思想;选择优秀的带教老师,改变传统的带教方式;采用多种途径,加强护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结果:通过以上干预措施,提高了护生的有效适应反应,提高了临床实习效果。

结论:罗伊适应模式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罗伊适应模式护生带教应用luo yi adaptation pattern in clinical nursing guidance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liu zhenhua tan wanwen yang yunabstract:objective:discusses luo the iraqi (roy) adaptation pattern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guidance and teaching function.methods:the analysis protects the survival in adaptation question:the physiological aspect adaptation question,the self-concept aspect adaptation question,the role function aspect adaptation question,the interdependent aspect adaptation question,in view of these adaptation question,has taken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 from fouraspects:humanist,the concern protects lives;completes in front of the hillock to train,protects the fresh specialized thought consolidated;chooses outstanding guidance and teaching teacher,the change tradition guidance and teaching way;uses many kinds of ways,the enhancement protects lives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the raise.results:through above intervention measure,enhanced has protected the fresh effective adaptation response,enhanced the clinical practice effect.conclusion:the luo iraq adaptation pattern quite is easy to understand and grasping,has the strong guiding sense to the clinical nursing guidance and teaching work. keywords:the luo iraq adaptation pattern protects lives the guidance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23-021 研究背景1.1 罗伊罗伊适应模式的内涵。

罗伊适应模式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脱机成功率的影响

罗伊适应模式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脱机成功率的影响
_ 际 护 理 学 杂 志 202丨年 6 第 40 卷第丨2 期 InU INurs,June 2021,V»l. 40. i\». 12
• 2245 •
续 护 理 中 的 应 用 〔门 .浙 江 临 床 医 学 ,2018, 20 (8): 112-115. [ 1 4 ] 李 秀丽,李 相 伟 .前 瞻 性 护 理 干 预 在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偏 瘫 病 人 早 期 护 理 中 的 应 用 〔J 〕. 临 床 医 药 文 献 电 子 杂 志 , 2017, 4 (63) :12389.
【摘 要 】 目 的 分 析 呼 吸 内 科 重 症 患 者 临 床 特 征 ,有针对性实施罗伊适应模式干预,探讨该模式对其脱 机成功率等方面影响。 方 法 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该院呼吸内科2018年 1 ~ 12月期间收治的8 8 例重症患者分
为 两 组 ,对 照 组 行 呼 吸 内 科 常 规 护 理 ,研 究 组 联 合 罗 伊 适 应 模 式 ,在 出 院 前 分 别 对 比 两 组 护 理 情 况 肺 功 能 改 善 情 况及生活质量。 结 果 两 组 住 院 花 费 与 住 院 时 间 方 面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〇. 〇5),而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 间(4.3±3.0) d 短 于 对 照 组 呼 吸 机 使 用 时 间 (7.8±4.0) d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0.05),研 究 组 脱 机 成 功 率 (97. 7 % )高于对照组脱机成功率(56. 8 % ) (P <0. 0 5 ) ;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护 理 30 d 后研究组 FEV1(2. 4±0. 6 ) 、FVC(2. 8±0. 6 ) 、FEV1/FVC(73. 9±5. 2 ) 均高于对照组 FEV1(1. 9±0. 6 ) 、 FVC (2. 1±0. 5 ) 、FEV1/FV C(61. 5±5. 5 ) ;护 理 30 d 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总分(105. 1±13. 0 ) 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 分 (63. 1±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 论 在 呼吸内科实施罗伊适应模式,可有效减少重症患者 呼 吸 机 使 用 时 间 ,提 高 脱 机 成 功 率 ,改 善 其 肺 功 能 ,提 高 生 活 质 量 。

罗伊适应模式在肺癌放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罗伊适应模式在肺癌放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罗伊适应模式在肺癌放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作者:高丽娟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8期高丽娟摘要目的:总结罗伊适应模式在肺癌放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放化疗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给予罗伊适应模式,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经过护理,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6%(48/50),顺利进行放化疗,无死亡情况。

结论:罗伊适应模式在肺癌放化疗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而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罗伊适应模式;肺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7.18.037作者单位:224500盐城市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人民医院肿瘤科高丽娟:女,本科,副主任护师肺癌放化疗患者存在不良情绪、营养失调、放射野皮肤受损、口腔感染等护理诊断,因此,探究肺癌放化疗患者的有效、可靠护理方案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及早日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

罗伊适应模式主张将人作为适应系统,带来相互依赖、角色功能、自我概念及生理功能4个维度改变[2]。

本研究将罗伊适应模式应用于肺癌放化疗患者护理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放化疗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

年龄52~76岁,平均(67.96±0.36)岁。

6例为小细胞未分化癌,23例为腺癌,21例为鳞癌。

经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

1.2护理方法1.2.1一级评价(1)生理功能。

患者身患癌症,身体机能明显下降,而且原发性癌痛、放射野皮肤疼痛增加对患者身心的折磨。

罗伊适应模式对TP方案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罗伊适应模式对TP方案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罗伊适应模式对TP方案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作者:罗艳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2年第17期【摘要】目的:分析羅伊适应模式对TP方案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TP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罗伊适应模式干预。

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护理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与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2.50%)低于参照组(85.00%)(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参照组(77.50%)(P<0.05)。

结论:对于晚期NSCLC患者,采用罗伊适应模式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化疗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推广。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罗伊适应模式心理状态生活质量The Effect of Roy Adaptation Model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TP Chemotherapy/LUO Ya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17): -107[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Roy adaptation model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TP chemotherapy. Method: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ho received TP chemotherapy in Department of Oncology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nan Medical College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Roy adaptation mode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ar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unted. Result: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and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role function,cognitive function, emotion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32.50%)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85.00%)(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95.0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77.50%)(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the use of Roy adaptation model for intervention can help improve the mental stat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reduce complications after chemotherapy,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Key words]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Roy adaptation model Mental state Quality of life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nan Medical College, Ganzhou 341000,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17.026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癌症中均位居榜首[1]。

肺栓塞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肺栓塞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肺栓塞患者临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7-05-24T16:23:32.56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5期作者:韩冰[导读] 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实施方案,并观察其疗效。

(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0)【摘要】目的: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实施方案,并观察其疗效。

方法:通过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0例,临床通过有效的护理总结其有效的方法。

结果:通过对护理问题的探讨及对护理目标的综合分析,采取有效的休息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20例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

结论:通过综合的有效的护理,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趋于正常,护理目标明确,护理方法的使用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栓塞;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190-02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而肺血栓栓塞症为PE的最常见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本文中所称PE即指肺血栓栓塞症(FFE)[1]。

2015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0例,总结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5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0例,其中男性病例11例,女性病例9例,年龄45~58岁,平均年龄50岁,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下列标准,栓塞面积<20%)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发热、短暂气急、胸背疼痛、咳嗽、咯血、心悸、多汗和血压下降等,约半数患者出现发热,多为低热,可持续一周左右,合并肺部感染时也可以出现高热,部分病人可有发绀、心动过速、颈静脉怒张和低血压。

听诊P2亢进或有胸膜摩擦音。

罗伊适应模式在护理一例外伤致肋骨骨折、血气胸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罗伊适应模式在护理一例外伤致肋骨骨折、血气胸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罗伊适应模式在护理一例外伤致肋骨骨折、血气胸伴呼吸衰竭
患者中的应用
江巧琳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3(032)029
【摘要】罗伊适应模式(RAM)认为所有患者都是包含生理、心理、社会性的适应系统.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概念框架引导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健康评估、问题确定、目标建立、计划、干预及评价.ICU的患者病情严重且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在ICU应用RAM可以引导护士有效地确定患者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全面的护理.笔者选择了一例外伤致肋骨骨折、血气胸伴呼吸衰竭患者选用RAM进行护理,进行详细阐述及经验总结,认为应用RAM在ICU护理危重患者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总页数】2页(P148-149)
【作者】江巧琳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6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优质护理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整体护理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3.优质护理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
者护理中的应用4.舒适护理应用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护理中的有效性5.整体护理干预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罗伊适应模式在肺癌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罗伊适应模式在肺癌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罗伊适应模式在肺癌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赵艳丽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18(032)014
【摘要】[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肺癌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肺癌术后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罗伊适应模式,干预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命质量.[结果]试验组病人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腹泻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肺癌术后病人采用罗伊适应模式进行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总页数】3页(P2297-2299)
【作者】赵艳丽
【作者单位】030032,山西省肿瘤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相关文献】
1.罗伊适应模式在产后抑郁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J], 罗旭雯;谢玉珍;杨凤英;刘晓
2.罗伊适应模式在1例血液透析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J], 刘荣娟
3.罗伊适应模式在1例癫痫大发作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J], 刘梅
4.罗伊适应模式中自我概念在慢性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J], 蔡婷婷;曹梅娟
5.罗伊适应模式中自我概念在慢性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J], 蔡婷婷;曹梅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模式护理肺栓塞患者Patient Care Study 病人护理个案2013-7-17[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内容1.前言…………………………………………………………………. P22.病例摘要………………………………………………………P23.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治疗.………………………………….. P2-34.解释罗伊适应模式(RAM)………………………………….. P35.为病者进行体检并诊断出其问题……………………………P3-66.建立护理计划(目标+措施+评价)……………………….. P6-97.患者其后进展…………………………………………………P98.讨论及反思……………………………………………………P99.总结……………………………………………………………. P910.参考资料………………………………………………………P9-101.前言肺栓塞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它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内的血栓及其他异物流入肺动脉,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PE的栓子99%为血栓性状[1],其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血栓的大小形状及堵塞肺血管床的部位和范围有关,因而表现不同的临床类型,即猝死型、急性肺心病型、肺梗塞型、不可解释的呼吸困难型和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型[2]我国目前尚无准确肺栓塞流行病学资料,过去认为我国肺栓塞发病少,但目前随着强化临床医师对肺栓塞诊断意识,提高警觉性并随着诊断技术提高,以及科技因素影响包括目前有创检查及治疗日益普及从而诱发肺栓塞使得明确诊断肺栓塞病例明显增多。

在美国每年有万65万人患肺动脉栓塞[3],其中1小时内死亡占10%,73%的病例不能及时诊断,不经治疗的肺栓塞患者病死率可高达20%--30%,病死率居第3位[4],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塞,而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5],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至关重要。

2.病例摘要患者XX,女,28岁,患者5天前因“疤痕子宫”在高明杨梅医院行剖宫产术,4天前开始出现右侧胸闷、心前区疼痛,病初无气促、发绀,伴有低热、乳房胀痛不适,1天前出现胸痛加剧,伴呼吸、口唇发绀,夜间不能平卧,外院胸片结果正常,血D-二聚体升高,遂转我院急诊,急诊请内科会诊指出:未除外肺栓塞可能,考虑病情重,遂拟“胸痛查因:肺栓塞?剖宫产术后”于2013-07-07 18:30收入ICU进一步治疗。

入室时患者神志清,T37.9℃,R26次/分,P98次/分,BP111/61mmHg;SPO2在低流量吸氧下达98%以上,患者自动体位,端坐呼吸,表情痛苦,中度贫血貌,口唇无发绀,呼吸促,未见三凹征,右下肺叩诊音稍浊,左肺呼吸音正常,右肺呼吸音低,以右下肺降低明显,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腹稍膨隆,腹部伤口外辅料干洁,子宫触硬,阴道流血少,肠鸣音正常,肢体活动好,肢端暖,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辅助检查:外院D-二聚体2642.23ng/ml,入院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H:7.48,PO295mmHg,PCO232mmHg,BE0.4mmol/L,HCO3ˉ23.8mmol/L,血氧饱和度98%,Lac0.3mmol/L,血糖5.1mmol/L,总血红蛋白68g/L。

入院完善CT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肺栓塞。

2.1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对青霉素过敏!儿时左下肢烫伤史,先见一约10cm*20cm大小疤痕。

2007年行剖宫产术。

2.2个人史原籍地()出生、长大,2003年到广东工作,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无嗜烟酒,无传染病及毒物接触史。

2.3婚育史已婚,结婚年龄22岁,配偶体健,孕4产2.2.4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者,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3.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治疗3.1发病机制及病因肺栓塞栓子主要是血栓。

血栓形成有三个因素,即血流淤滞、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损伤。

在老年人、长期卧床、外科手术、妊娠、心脏病心衰等具有血流淤滞,利于血液凝固,形成血栓。

高凝状态存在于外科手术后、妊娠、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状况可有促凝物质进入血液,血小板增多,凝血因子增多。

抗凝血酶III减少或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减弱等。

血管内皮损伤亦为重要因素,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还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促进纤溶一旦内皮损伤,促进血液凝固,形成血栓。

肺栓塞的栓子多来源于下肢,多为深静脉血栓,据报道下肢血栓79.1%,盆腔静脉为11.5%,右心8.2%,下腔静脉5.3%,其他0.4%[6].肺栓塞后发生肺梗塞不多10%--30%,主要因为肺含有氧气,双重血液供应,既有肺动脉供血又有支气管动脉供血,肺动脉栓塞后仍有支气管动脉供血,它们之间有吻合支,栓塞后吻合支扩大,从而减少肺梗塞发生,但原有心肺疾患较易发生.肺栓塞病因研究中,3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中,基础病是结缔组织病和下肢静脉病变,还有近1/3无明显诱因;在60岁以上老年组中,肺栓塞最多见原因是心血管病,其次恶性肿瘤、下肢静脉病变;40--60岁的患者中,除下肢静脉病变、手术、恶性肿瘤等因素外骨折、糖尿病、肾病及乘飞机也是常见危险因素[7]。

3.2肺栓塞病理生理较为复杂,但主要影响呼吸系统、血液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从而产生一系列心肺功能异常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影响程度取决于既往是否患有心肺血管疾病、肺动脉阻塞范围及速度。

3.3治疗药物治疗:一般处理为卧床休息、吸氧,疼痛剧烈者可给度冷丁、吗啡、可待因等;呼吸及循环支持;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

4.解释罗伊的适应模式罗伊的适应模式引用系统论的观点,假设人是一个具有复杂适应能力的系统,能够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人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也与其它系统一样,是通过输入、控制、输出和返馈来完成的。

为了增进病人的有效适应,护理需要不失时机的介入这个过程,对病人的适应问题、各种刺激因素加以评判,尽早强化病人的生理调节器,认知调节器,防止不良适应的发生,减低或避免无效适应,促进人创造性地运用自身的适应机制,保持健康。

罗伊的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五个基本要素的阐述,即人、护理目标、护理活动、健康和环境。

5.为病者进行体格检查并诊断出患者问题(2013-7-7 18:30)利用罗伊适应模式的概念去为病者进行体检、并按其所诊断出的结果,建立护理计划.(一)生理功能模式:1)氧和状况一级行为评估a)患者有自主呼吸,端坐位,低流量(2L/min)双鼻腔吸氧,监测到患者的情况:SpO298~100%,T:37.9℃R:26次/分,ABG:PH7.48,PaO295mmHg,PaCO232 mmHg,HCO3ˉ23.8mmol/L。

b)胸部听诊左肺呼吸音正常,右肺呼吸音低,以右下肺降低明显,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二级刺激评估主要刺激:右肺病变(肺炎、肺梗塞),通气灌注失衡相关刺激:与低热、胸腔积液,呼吸费力有关固有刺激:无诊断:气体交换受损2)循环功能一级行为评估a)T:37.9℃,BP:111/61mmHg,心率98次/分(偏快),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极左偏b)患者心音清,各瓣膜区未听及杂音,颈静脉无怒张c)患者四肢肢端皮肤未见苍白,皮温暖,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抬高肢端,按压甲床,毛细血管恢复充盈时间<2秒。

d)患者HGB:68g/L↓,RBC2.46×1012/L↓,HCT:0.215↓,PLT:320×109/L,贫血,PT:13.4sec↑,APTT:40.7sece)患者自行排尿,14小时总入量1078ml,总出量800ml二级刺激评估主要刺激:相关刺激:贫血与产后失血有关。

心率快与患者肺炎、肺梗塞高代谢有关。

固有刺激:无诊断:组织灌注不足3)神经功能一级行为评估神智清醒二级刺激评估无刺激因素诊断:没有发现明显问题4)体液和电解质一级行为评估a)患者液体出入量为正平衡,皮肤弹性正常,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b)PH7.48 ,血钠140.mmol/l,血钾3.3mmol/l↓,血氯106mmol/l,血钙2.05mmol/L↓,ALB31g/L↓主要刺激:胸腔积液至电解质,蛋白质丢失相关刺激:电解质摄入量不足固有刺激:无诊断:低血钾、低血钙、低蛋白血症,有体液不足的危险5) 营养一级行为评估患者体正常,TP:53g/L,ALB:31g/L↓协助患者进食流质。

二级刺激评估主要刺激:胸腔积液至蛋白质丢失相关刺激:营养摄入不足固有刺激:无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6) 排泄一级行为评估患者尿量正常,色黄肠鸣音存在,正常,没有大便二级刺激评估主要刺激:卧床-体位改变有关相关刺激:进食流质,胃肠血管灌注不足固有刺激:无诊断:潜在并发症-便秘7) 感觉一级行为评估胸背部疼痛,深呼吸加重,不能平卧;产后腹部伤口疼痛;二级刺激评估主要刺激:肺部病变、手术伤口相关刺激:无固有刺激:无诊断:胸痛8) 保护- 包括:皮肤的保护一级行为评估患者皮肤不完整,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主要刺激:低蛋白相关刺激:卧床固有刺激:无诊断:皮肤完整性受损免疫的保护一级行为评估a)体温有低热37.9℃, 支原体抗体阳性,胸部CT示双肺炎症改变,有感染征状b)患者TP:53g/L,ALB:31g/dl,球蛋白:22g/L。

二级刺激评估主要刺激:肺部感染相关刺激: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潜在性感染。

诊断:有感染加重的危险9) 活动和休息一级行为评估患者卧床,自动体位,端坐呼吸二级刺激评估主要刺激:呼吸急促,无法平卧相关刺激:本身的疾病固有刺激:无诊断:睡眠形态紊乱、发生压疮及DVT的风险增大10) 内分泌功能一级行为评估血糖5.1mmol/l,患者无糖尿病病史及其它内分泌疾病二级刺激评估无刺激因素诊断:没有发现明显问题(二)心理功能模式1) 自我概念一级行为评估患者意识清二级刺激评估无刺激因素诊断:没有发现明显问题2) 角色功能一级行为评估患者的家庭、社会工作的角色受到影响,患者配合治疗。

二级刺激评估主要刺激:住院相关刺激:本身的疾病,与家人暂时的分离固有刺激:无诊断:没有发现明显问题3) 相互依赖一级行为评估a)病人卧床,依赖护理人员b)亲人探望,对病情表示关注二级刺激评估主要刺激:良好的家庭、社会关系相关刺激:病房隔离制度诊断:焦虑经过评估(体检)后,患者被诊断出以下11个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2)组织灌注不足3)低血钾、低血钙、低蛋白血症4)有体液不足的危险5)有感染加重的危险6)胸痛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8)浅在并发症(便秘)9)皮肤完整性受损10)睡眠型态紊乱11)发生压疮风险增大焦虑12)焦虑6.建立护理计划(目标+措施+评价):由于病人存在多个护理诊断,本计划书只详写前7护理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