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_孔雪松

合集下载

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

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

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s Vol.26No.1Jan.,2012第26卷第1期2012年1月收稿日期:2011-08-20修稿日期:2011-12-22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镇住宅土地利用分区管制技术研究”(2008BAJ08B03)。

第一作者:徐保根(1963-),男,河南焦作人,博士,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E-mail:xubaogen@zufe.edu.cnFeasibility Assessment on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Types in the Land Use Planning at Village-levelXUBao-gen,ZHAOJian-qiang,XUEJi-bin,GUHui-na,FANGAi-jun,DONGChuan-de(InstituteofRealEstate,Zhejiang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Hangzhou310018,China)Abstract:Thepurposeofthispaperistoassessthefeasibilityofruralresidentiallanduseinordertoprovidesufficientreferencesforlanduseplanningatvillagelevelandruralresidentiallandreconsolidation.Methodsusedincludedliteraturereview,expertconsultation,comparativeanalysis,andsumofweights.Theresultsindicatedthatruralresidentiallandusetypesinnewresettlementareascouldbedividedintothreebasicones,i.e.,urban-type,town-typeandcentral-villagetype.Themaininfluencingfactorswerethestructureoffarmers’employment,theeconomiccapacitiesoffarmers,villagecollectivesandthetownandcitythevillagelocates,etc.HuoyutangVillageandXichengVillageinYiwuweretheurban-type;HenggangvillageandBailianVillageinHaiyanwerethetown-typeruralresidentialareas.Itwasconcludedthattheindexsystemandmethodforthesuitabilityassessmentofruralresidentialareashadcertainvalueofapplicationandcouldguidetheruralresidentiallandreconsolidationandlanduseplanningatvillagelevel.Key words:landadminstration;ruralresidentialland;usetypes;suitabilityassessment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徐保根,赵建强,薛继斌,顾慧娜,方爱军,董传德(浙江财经学院不动产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摘要: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整治提供依据。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固始县蒋集镇为例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固始县蒋集镇为例

87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固始县蒋集镇为例陈泽昊(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将河南省固始县蒋集镇的各村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收集和整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本文从人地关系、社会、环境要素三个方面来建立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进行评定的指标体系。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借助GIS ,采纳多因素综合评定的方法,来对研究区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

关键词:适宜性评价;农村居民点;蒋集镇一、引言土地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是极其大而多样的。

然而,目前我国可利用的土地特别是耕地非常希缺,且农村土地尤其是农村建设用地浪费十分严重。

按2006年末所统计的户均住宅面积128平方米的标准来计算,那么农村实际空余的住宅面积有61952万平方米。

因此,对农村开展居民点的整治工程成为处理现在我国土地问题的方式之一,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的适宜性评价是开展居民点整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根据。

国内外学者及研究人员对农村居民点的研究只限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方法与模式、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置特点和优化等方面。

而研究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评价的会少许多。

本文从人地关系、社会、环境3个方面来构建适宜性评定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固始县蒋集镇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

二、研究方法:1.查阅文献资料法;2.层次分析法;3.多因素综合分析法;4.聚类分析法三、实例研究———以蒋集镇为例(一)研究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蒋集镇是位于固始县的东北部,距离县城仅19公里,东与陈集、泉河交界,西与李店、洪埠隔河相望,南和分水、沙河铺互邻,北连丰港、徐集两乡,水陆交通特别方便,是县东北的交通枢纽。

距离105国道、312国道都十分近,固陈、固徐公路直通镇内,镇内还设有客运站,可直接联通全国各地。

2.自然条件蒋集镇地势东高西低,地面较平坦,雨水充足,气候宜人,景色优美。

蒋集镇物多样,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其分区管制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其分区管制

率 三项指 标来表 示 。常 住人 口比率 反 映农 村 居 民点 用 地
的实 际利 用效率 , 农 民人 均 年 收入 衡 量整 理 的经 济基 础 ,
房屋 成新 率反 映整理 的拆迁 补偿 成本 。
基础设施 状况是反 映居民点配套设 施 的完备 程度 的 因 素 。本文选取 道路状况 、 自来水 保证 率 、 宽带/ 电话/ 有线 电 视通达率 三项指标来 衡量农村 居 民| 基础设 施建设状 况 。
积三 项指 标来表 示 。居 民点 分 散 度 反 映居 民点 的离 散 情 况, 土 地 闲置率反 映村 庄 空 闲 用地 的 比例 , 户 均 居 民点 用
地 反映户 均宅基 地 占地 面积 。
特点, 2 0 1 1 年 人均农 村居 民点用 地 为 2 2 2 . 4 2 m / 人。 远 高
开展两 次分 村 的实地调 查 , 调查 范 围涉 及扬 州市 区 中心 城
区外的 1 0 6 个行政村。课题组通过各乡镇政府召集各 行
政村 的村干 部 , 现场 讲 解并 确 认 调查 内容 , 收集 包 括行 政
村基本 情况 ( 土地 闲置 率 、 基础设 施状 况 、 房屋成 新率 等 评
价指标 值 ) 。并从 农户 基 本情 况 、 农 户 对农 村 居 民点 整理
整理 与否 的决策行 为 。因此 , 本文 从整 理政 策 、 人 际交 往 、 生活 习惯 、 经济 压力 四方 面来 评 价农 户 整 理 意愿 的大 小 。 整理政 策包括 民意保 证率 和补 贴满意 度 , 整理 政 策 的顺利
施行 , 需 重点考 虑尊 重 民意 , 并 强化农 户补 贴 ; 人 际 交往 包
意愿及 需求 、 农户 对农 村居 民点整理 政策认 知 等方 面设 计

浅谈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浅谈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浅谈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作者:钟超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4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依据、评价方法,并就居民点用地的整治分区规划进行了阐释,旨在通过对科学方法的梳理和探究,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关键字: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整治分区规划前言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居民点所占据的城乡建设开发用地的适宜性、合理性需要在新的条件下做一番审视和布局。

土地的集约化、布局合理化成为发展农村生产关系与社会文化,实现农村土地综合利用、有效利用重要整治内容。

农村居民点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土地载体,成为土地整治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因此,科学的评价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适宜性,合理的提出整治分区的规划,既需要结合农村居民实际的用地现状,又需要按照农村建设规划综合评定土地结构和利用类型。

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基础1.1整治目的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催生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规划的命题。

农村居民点的整治规划,已经成为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它既是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也是承接现实意义于前瞻性的重要指标。

农村居民点的整治具有实际的目的和意义:(1)实现优美环境、方便交通、舒适居所、健全公共服务设施的结合,建设新农村,全面减少城乡差距。

(2)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化、集约化,协调人地关系,达到居住地与农耕地的平衡,在不减少农耕地的情况下,增加建设用地。

(3)通过农村居住点的整治,全面改善居住、生产环境,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1.2.整治原则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原则主要有:表: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原则2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2.1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但也有一定的缺陷。

具体方法如下:依据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适宜性评价所需要研究的方向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方法叫做范围法。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人居适宜性评价及整治分区研究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人居适宜性评价及整治分区研究

摘要:农村居民点人居适宜性研究是居民点整治分区的基础,也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伊犁河谷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研究区,结合研究区实际地形特点,综合运用分布指数、gis空间分析和结构熵权等方法建立了基于伊犁河谷地区的农村居名点人居适宜性评价体系,并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居民点的城镇影响分值。

结果表明,地势较陡且距离水系越近的区域,人居适宜性越低,适宜性分布指数表明察县面积73.41%的农村居民点位于最适宜区,建议通过对内部改造区、迁移并点区等不同整治分区的初步整合,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合理引导,为农村居名点的整治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分布指数法;适宜性评价;引力模型评价;整治分区评价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2-3249-07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2.0621 研究背景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居住在一起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1,2]。

由于中国长期对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控,因而引起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散乱、集聚能力差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目前进行居民点适宜性方面的评价案例较多,各学者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不同的研究区进行了评价。

如程文仕等[3]运用spss聚类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西南山区丘陵区进行适宜性评价及分区优化研究;郭月婷等[4]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三峡库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孔雪松等[5]对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整治进行了分区研究;李四高等[6]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土石山区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布规律及其评价体系;孟霖等[7]选取自然、社会、经济、政府和农户意愿5方面12个指标对江苏省徐州市农村居民点进行了整理适宜性评价;朱亮等[8]应用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居民点数据结合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三峡典型区进行了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双文元等[9]利用avc理论构建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体系,根据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评价值和其适宜性综合值,对大同市南郊区居民点进行了适宜分区;张颖等[10]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农村居民点适宜性分区,为金牛湖街道未来居民点整理和村镇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2. Ar i c u t u r a l Re s o ur c e s a n d En v i r o n me n t En g i n e e r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Ce n t e r o f He na n
Hi g h e r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2 , C h i n a )
v a l u a t i o n t o c a l c u l a t e t h e c o mp r e he n s i v e s c o r e s ,a n d b y me a n s o f 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 t o wn s h i p r e s i d e n t i a l
Q i C o u n t y , t a k i n g f o u r f a c t o r s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l a n d u s e , t h e d e g r e e o f l a n d u s e , t h e i n p u t s o f l a n d u s e
阐 述 各 级 别在 今 后 土地 集 约利 用 方 面 的对 策 . 关键词 : 农 村 居 民点 ; 集约 评 价 ; 聚 类 分 析
中 图分 类 号 : F 3 0 1 文献标志码 : A
Ev a l u a t i o n o f i n t e n s i v e u s e o f t o wn s h i p r e s i d e n t i a l l a n d
第 4 7卷 第 2期

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适宜性评价与决策

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适宜性评价与决策

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适宜性评价与决策周智;贾丽;黄英;高泽崇【期刊名称】《水土保持通报》【年(卷),期】2015(35)1【摘要】[目的]通过对影响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适宜性的指标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适宜性评价体系。

[方法]引入配对比较法和1—7标度理论法确定指标因素权重,通过综合分值测算法对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适宜性进行评价。

根据离散度分析法对适宜性综合分值进行级别划分。

[结果]河北省唐县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适宜性可划分为4等,即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综合作用分值划分区间为:77分以上为适宜区,68.59~77分为较适宜区,61.37~68.59分为一般适宜区,61.37分以下为不适宜区。

[结论]相关部门应谨慎决策选址的时空顺序,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总页数】5页(P323-326)【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决策;河北省唐县【作者】周智;贾丽;黄英;高泽崇【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3【相关文献】1.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研究 [J], 梁照凤;袁媛;陈文波;阳海鸥2.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人居适宜性评价及整治分区研究 [J], 邵新娟;张永福;郑丽;王俊智3.基于\"源\"\"汇\"景观理论的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研究\r——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为例 [J], 张红伟;王占岐;柴季;魏超;陈一璐4.山区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性评价——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 [J], 袁增光; 周国华; 汪雄5.五常市北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J], 周浩;雷国平;赵宇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探讨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探讨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探讨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居民点的整治工作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工作。

在整治农村居民点用地时必须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然后因地制宜,制定出相应的整治模式,确保农村土地得到集约性使用。

文中从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应性评价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区特征来说明城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的规划。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应性评价;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区特征农村用地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和管理致使土地资源遭到浪费,而城镇的快速发展使得城镇建设面临土地资源供给不足。

为了加强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我国实施了建设新农村、整理农村居民点、规划村镇等活动。

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的基础是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的评价,通过对居民点用地的适应性评价和合理的整治分区规划确保土地被节约集约性的使用。

一、村镇农村居民点的界定村镇农村居民点是相对于城市居民点、城镇居民点而言,是城乡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为了生活和生产而聚集的居住场所,是农村人口的归宿地。

但是,由于农村居民点用地缺乏整体系统的规划致使大量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的浪费,如住宅基地闲置较多、宅地面低超标等现象。

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治,以便实现土地的集约性使用。

农村居民点用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农村居民使用的所有土地,如宅基地、耕种地等;狭义的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农村居民的宅基地,整治农村居民点时要对农村所有闲置地、低效率用地等进行盘点,挖掘出整理潜力,然后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与分区,最后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整治模式。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应性评价由于农村居民点用地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整治,致使许多土地被闲置、被浪费。

完整的、合理的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基础。

以下就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就行论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是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而采取的一种社会经济行为,受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整治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采取整治模式,建立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上海市青村镇公共设施可达性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研究

基于上海市青村镇公共设施可达性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研究

基于上海市青村镇公共设施可达性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研究谷晓坤;庞林芳;张正峰【摘要】研究目的:探求镇域小尺度的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方法,通过农村居民点整治实现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研究方法:GIS方法,综合指标法,空间可达度评价法.研究结果:以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为例,评价不同农村居民点的公共设施优劣条件,并据此研究其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适宜性等级和适宜类型:(1)青村镇农村居民点的教育、医疗及交通等可达性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差异,可作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分析的依据.(2)最适合集中扩建整治模式的农村居民点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青村镇南部南张村为中心区域和东部北港村附近区域,共计7个村166.80 hm2,占全镇农村居民点面积的29.59%;(3)适合拆除归并整治模式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西北以及北部边缘地区的13个村,共计193.78 hm2,占全镇农村居民点面积的34.37%.研究结论:从乡村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角度评价居民点整治适宜性,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有益探索.【期刊名称】《中国土地科学》【年(卷),期】2014(028)007【总页数】5页(P71-75)【关键词】土地整治;农村居民点;可达度;上海市【作者】谷晓坤;庞林芳;张正峰【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浙江杭州310018;浙江工商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浙江杭州310018;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实施土地整治,整治对象由农用地逐渐扩展至农村建设用地[1]。

在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中,农村居民点整治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需要科学的整治适宜性评价指导规划方案[2]。

目前,随着国家与大部分省级整治规划的完成,以及县级整治规划试点的验收,对大尺度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

主要从整治潜力、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和分级[2-4]。

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

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

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徐保根;赵建强;薛继斌;顾慧娜;方爱军;董传德【期刊名称】《中国土地科学》【年(卷),期】2012(026)001【摘要】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整治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对比分析、权重和法。

研究结果:新安置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可分为城镇型、集镇型、中心村型三种基本类型,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农民就业结构、农民经济实力、村集体经济实力、村所在乡镇和县市的经济实力等;义乌市活鱼塘村和西澄村可建成城镇型农村居民点,海盐县横港村和百联村可建成集镇型农村居民点。

研究结论:建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及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in order to provide sufficient references for land use planning at village level and rural residential land reconsolidation. Methods used included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consulta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sum of weigh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types in new resettlement area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basic ones, i.e., urban-type, town-type and central-village typ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the structure of farmers' employment, the economic capacities of farmers, village collectives and the town and city the village locates, etc. Huoyutang Village and Xicheng Village in Yiwu were the urban-type; Henggang village andBailian Village in Haiyan were the town-type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index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had certain value of application and could guide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reconsolidation and land use planning at village level.【总页数】5页(P27-31)【作者】徐保根;赵建强;薛继斌;顾慧娜;方爱军;董传德【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不动产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浙江财经学院不动产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浙江财经学院不动产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浙江财经学院不动产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浙江财经学院不动产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浙江财经学院不动产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3【相关文献】1.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及现状居民点分类整理研究--以黄陂区为例 [J], 倪帅;刘艳芳2.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 [J], 严召进3.乡村振兴背景下景洪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J], 张银;张翊;宋星运4.乡村振兴背景下景洪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J], 张银;张翊;宋星运5.基于村级尺度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及分区管控研究 [J], 李鹏;范树平;章飞飞;王栋;肖泽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分区

湖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分区

湖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分区姬文周;刘艳芳;王程程【摘要】本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湖北省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区域,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整理能力和整理迫切度3个方面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结合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分值,进一步结合人均居民点面积现状和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五类整理区.该研究可以为制定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划、遴选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 China's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Taking the rural residential area of Hube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is built up. First, according to the three aspect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potential, sorting ability and consolidation urgency, ten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to construct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Then, entropy method and expert evaluation method a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s. Finally, based on the status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per capita and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rural residential consolidation, the whole study areas ar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the selec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in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期刊名称】《地理信息世界》【年(卷),期】2017(024)004【总页数】6页(P69-74)【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熵值法;整理分区【作者】姬文周;刘艳芳;王程程【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9;武汉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 430079;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85.2+30 引言农村居民点是我国农村人口集中生产生活的主要载体,是农村人地关系互动的核心,也是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潞城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和可行性分析

论潞城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和可行性分析

论潞城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和可行性分析【摘要】论文从农村居民点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面积、农村居民点的用地情况、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理论潜力以及集约现实潜力等方面对潞城市各乡镇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

研究表明潞城市的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面积潜力较大,并结合潞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提出了有关提高土地节约集约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潞城市农村居民点是历史长期形成的,在当时生产条件的限制下,农民为了方便生产和劳作,在一定的耕作半径内,在可耕地上聚居,这样的居住方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既方便了生产又方便了生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在全国也形成了满天星式的农村居民点。

零散、无规划、自然扩张是以前农村居民点总的特点[1]。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用地需求不断增多,再加上我国地少人多、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当今中国农村居民点的粗放利用现象十分严重,大大阻碍了社会的发展[2]。

在这种背景下,只有实现建设用地的内涵挖潜,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在规模不扩张的前提下加大对土地的投入,集约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才能长期、有效地缓解这一矛盾。

全国土地资源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点面积达1470×104hm2,人均占地182m2,远远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上限150m2[3],居民点的角度来谈保护耕地节约土地集约利用土地,不论是从土地的数量上还是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上都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潞城市整体概况潞城市地处太行山中麓西侧,属上党盆地东北部。

地理位置界于东经112°59′36″-113°25′40″,北纬36°14′00″-36°29′30″之间,土地总面积为612.5平方公里。

全市现辖4镇、3乡、2个办事处,202个行政村,总人口21.98万。

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中部和西南部平川地区,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高,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大;东部、西部丘陵区和北部、南部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较低,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小。

秦巴山区土地整治工程的适宜性评价与整体分区规划

秦巴山区土地整治工程的适宜性评价与整体分区规划

秦巴山区土地整治工程的适宜性评价与整体分区规划发布时间:2021-12-09T02:47:37.05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6期作者:刘宇宝[导读] 秦巴山地区的地形地势相对比较复杂,从而出现了宜耕后备资源少的特点。

刘宇宝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商洛分公司陕西省726000摘要:秦巴山地区的地形地势相对比较复杂,从而出现了宜耕后备资源少的特点。

通过人们的不断合理开发,积极探索适宜的土地整治方式,在新形势下,秦巴山地区的生态环境,景观功能,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经济建设基础文明化,农田高标准要求都得到了有所提高。

经过工程不断整治,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起以下的生态文明基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实现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

本文通过对秦巴山的具体区域划分,重点描述了该地区的工程项目建设利用方面。

对该地区进行土地整治工程的适宜性评价与整体分区规划。

关键词:秦巴山适宜性评价整体分区规划秦巴山地区指秦指秦岭山脉,巴指大巴山脉。

秦巴山区就是指长江最大支流--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地跨甘肃、四川、陕西、重庆、河南、湖北六省市,其主体位于陕南地区。

其中以汉中盆地、西乡盆地、安康盆地、汉阴盆地、商丹盆地和洛南盆地最为著称。

秦巴山区的地下宝藏也十分丰富,除金、银、铜、铁、硫等矿等矿产资源。

为了搞好片区攻坚,首先要编制好片区规划。

为了加快推动规划编制工作,陕西省的国家片区将按照国家安排部署,由陕西省发改委牵头。

以秦巴山区扶贫连片开发为契机走产业强县之路,以生态关山水美为支撑走旅游兴县之路。

一、研究背景1.1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经济建设,城乡统筹构建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秦巴山地区的城镇化是一个集约土地资源的过程。

对于村镇稳定,建设方面来说,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农村土地资源,加上人类的活动不断扩大,高效的土地利用资源要更加科学地去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基于物元模型的村镇建设用地综合适宜性评价

基于物元模型的村镇建设用地综合适宜性评价

基于物元模型的村镇建设用地综合适宜性评价王山海;刘耀林;孔雪松;毛艳【摘要】从自然、经济、空间布局、生态4个角度构建了村镇建设用地综合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将物元模型运用到村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进行实证论证,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其与区域综合发展状态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大冶市建设用地现状存在差异性,高适宜、中适宜、低适宜、不适宜比例分别为:31%、25%、13%、6%、25%,评价结果与大冶市城镇化水平、农村现代化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村镇发展水平、工业现代化水平呈较相关,基本符合大冶市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相比传统的加权求和方法,物元模型可以更详尽地描述单指标的分异性,在村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上具备精确、客观等优势,将有效提升村镇空间评价的准确性,为村镇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7页(P803-809)【关键词】村镇建设用地;综合适宜性;物元模型;大冶市【作者】王山海;刘耀林;孔雪松;毛艳【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1.1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以及土地资源本身的稀缺性与有限性,促成了延续多年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可反映土地质量、数量在空间上的差异,为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提供指导[1]。

建设用地作为生活场所、生产空间和工程的重要载体,具备较强的地域性[2]。

针对村镇建设用地评价其适宜性,分别从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的现状利用做出探讨,是高效整合利用村镇土地资源的前提,是提高村镇空间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基础工作。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及现状居民点分类整理研究——以黄陂区为例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及现状居民点分类整理研究——以黄陂区为例

Sui t a b i l i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s o r t e d
r e a d j u s t me n t o f r u r a l r e s i d e n t i a l a r e a s
NI S h u a i e t a l

设 用地 总 面 积 的 3 0 %。 c h i c a l l y f r o m f o u r a s p e c t s o f t o p o g r a p h y s u i t a b i l i t y ,p r o d u c t i o n s u i t — 1 . 2数据 来 源 与 处 理 a b i l i t y ,l i f e s u i ab t i l i t y a n d l a n d u i t l i z a i t o n .B a s e d o n GI S ,d e v e l o p - 研 究 所 用 的黄 陂 区 基 础 数 据 包 括 空 间 数 据 和 属 me n t s u i ab t i l i t y o f r u r a l r e s i d e n t i l a a r e a s wa s e v lu a a t e d .T h e n , 性数 据 两 部 分 。其 中空 间数 据包 括 : 2 0 0 9年 黄 陂 区地 c u r r e n t r u r l r a e s i d e n i t l a a ea r s we r e s o r t e d b a s e d o n e v lu a a t i o n 形 图, 比例 尺 为 1 : 1 0 0 0 0 0 , 以及 黄 陂 区 土 地 利 用 现 状 r e s u l t .T h e es r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Hu a n g p i d i s t r i c t i s i f t f o r d e v e l o p - 图,比例尺为 1 : 5 0 0 0 。数据来源 为黄陂 区基 础数据 me n t o f r u r l a r e s i d e n i t l a a r e a s nd a h i g h e r s u i t a b i l i t y a r e a s c o n c e n - 库。对提取 的空 间矢量数据进行转栅格处理 , 转换 为 t r a t e o n he t S O U he t  ̄ r e , o n .C o m b i n i n g w i h t t h e w a y o f s p a t i l a 3 0 m x 3 0 m 的栅 格 数 据 , 用 于进 行 单 因子 评 价 和 综合适 mi g r a t i o n f o r s c a t t e ed r r u r l a r e s i d e n i t l a a r e a s a s s u b s i d i a r y o n e s , 属 性 数 据包 括 : 2 0 0 9年 黄 陂 区乡 镇 、 街 i n t e i r o r r e f o r ma i t o n s h o u l d b e he t ma i n w a y t o r e a d j u s t es r i d e n i t a l 宜性 评 价 分 析 ; a l ' e a s o f Hu a n g p i . 道 的经济发展数据 , 数据来源为 2 0 0 9 ~ 2 0 1 0黄陂 区统 Ke y wo r d s :l a n d u i t l i z a t i o n ;r u r a l r e s i d e n t i a l a ea r s ; 计 年鉴 。数 据 处理 与 空 间分 析基 于 A r c G I S 1 0 . 1 与

基于适宜性的乡村闲置宅基地整治类型识别与优化

基于适宜性的乡村闲置宅基地整治类型识别与优化

基于适宜性的乡村闲置宅基地整治类型识别与优化基于适宜性的乡村闲置宅基地整治类型识别与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村地区的闲置宅基地问题日益突出。

闲置宅基地的存在既浪费了土地资源,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为了实现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闲置宅基地进行整治。

本文将基于适宜性的方法,实现乡村闲置宅基地整治类型的识别与优化,以促进乡村发展与改善。

首先,通过对乡村闲置宅基地的适宜性评价,可以了解宅基地的现状和特征,及其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适宜性评价可以包括宅基地所处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土地质量、交通设施、产业需求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评估宅基地的适宜性,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适合用于不同类型的整治。

其次,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将乡村闲置宅基地分为不同的整治类型。

常见的闲置宅基地整治类型包括:恢复农田利用、建设公共设施、发展农业产业、开发旅游资源等。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整治需求和效果进行研究,可以优化整治方案,提高乡村宅基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恢复农田利用是一种常见的宅基地整治类型。

许多乡村地区存在着大量废弃的宅基地,往往被草木丛生和杂草覆盖。

通过适当的整理和改造,可以将这些闲置宅基地恢复成农田,增加农业生产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另一种整治类型是建设公共设施。

在许多乡村地区,公共设施不足是制约乡村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通过将闲置宅基地改造建设成公共设施,如学校、医疗中心、体育馆等,可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人口留在乡村发展。

发展农业产业是另一个可行的宅基地整治类型。

许多乡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缓慢,闲置宅基地的整治可以成为农业产业的延伸。

通过适当改造宅基地,种植特色农产品,养殖家禽家畜等,可以发展乡村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最后,闲置宅基地的整治也可以通过开发旅游资源来实现。

许多乡村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通过适当整治闲置宅基地,开展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可以吸引游客,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五常市北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五常市北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五常市北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周浩;雷国平;赵宇辉【期刊名称】《土壤》【年(卷),期】2016(48)3【摘要】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农村土地合理布局、挖掘土地整理潜力的重要依据。

以五常市北部地区为例,从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构建典型粮食产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地区内部特点量化指标因子;依据适宜性评价分级和区域模式差异,综合考虑人口城镇化影响实现居民点的整治分区规划。

结果表明:北部12个乡镇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区间为0~3.9968,不存在最高适宜的居民点用地,域内以高适宜和中适宜用地为主,低适宜和不适宜的居民点用地相对比例之和5.02%,地区仍有部分居民点需重点整治;兴隆乡、营城子乡、民乐乡等部分地区应引导村内人121外迁,八家子乡、常堡乡、牛家镇等应积极迁村并点,兴隆乡部分地区、八家子乡和卫国乡实施内部改造,保留发展型均有分布。

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居民点整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9页(P606-614)【关键词】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整治分区;五常市【作者】周浩;雷国平;赵宇辉【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沈阳110004;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11【相关文献】1.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研究 [J], 梁照凤;袁媛;陈文波;阳海鸥2.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探讨 [J], 任江滨;李淑杰;刘兆顺;王楠3.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及现状居民点分类整理研究--以黄陂区为例 [J], 倪帅;刘艳芳4.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J], 孔雪松;刘耀林;邓宣凯;罗媞5.山区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性评价——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 [J], 袁增光; 周国华; 汪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区域土地利用节地潜力评估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区域土地利用节地潜力评估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区域土地利用节地潜力评估周克昊;谭荣辉;刘艳芳;孔雪松【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年(卷),期】2012(028)019【摘要】为定量测算和分析湖北省区域节约用地情况,依照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以2009年为基期年,通过限制性修正系数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估算了湖北省83个县(市、区)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潜力,并调查了各个县(市、区)规划期间闲置空闲与废弃地复垦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土地利用以粗放利用为主,限制性修正系数与地形地貌存在一致性,置换潜力与闲置空闲及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存在空间上的负相关性;到2020年湖北省共可节约土地25.24万hm2,其中城乡置换潜力占18.66万hm2,闲置空闲与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占6.58万hm2,今后全省建设用地利用的方向是以现有建设用地内部挖潜为主,且逐步控制城市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无序蔓延.该文为今后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计划等提供决策依据.%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and analyze intensive land use potential on regional scale in Hubei province, according to per capita construction land standards, the potential use of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as calculated with restrictive correction coefficients which amend to the theoretical potential and the amount of idle land and waste land was investigated for 83 counties of Hubei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20. Results showed that extensive use pattern still dominated intensive use pattern in Hubei province and the restrictive correction coefficien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geographic and geomorphic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transposition potential was spatially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potential from idle and waste land. The construction land can be saved 25.24 ten thousands hectares by 2020, in which transposition potential was 18.66 ten thousands hectares and potential from idle and waste land was 6.58 ten thousands hectares. In the future, the land use of construction would be put on internal exploitation of existing construction land. Meanwhile, unlimited urban sprawl and the area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must be controlled gradually.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a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land use planning and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in the future.【总页数】11页(P222-231,封3)【作者】周克昊;谭荣辉;刘艳芳;孔雪松【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4【相关文献】1.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调整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J], 孙久文;叶振宇2.地理标志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区域产业化水平、人均资本存量和从业人员素质的实证分析 [J], 苏平;全骞;杨霄飞;赫雅琼;3.基于评价决策法构建区域通信潜力评估模型及实证分析 [J], 卜凡;范云凌4.基于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法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 [J], 许小亮5.论我国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过低和成因与对策 [J], 周建高; 刘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8 卷 2012 年
第 18 期 9月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l.28 No.18 Sep. 2012 215
・土地整理工程・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以各单项因子的分析为基础,结合权重值,计 算各单项因子的适宜性得分,多因子加权叠加汇总 确定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级别,综合的适宜性评 价公式为
指标层/权重 准则层 目标层 一级指标层 二级指标 (权重) (权重) 层(权重) S11 地形 (0.30) S111 坡度/(°) (1.00) 分类标准 <6 >6~15 >15~25 >25 S121 河流缓冲 距离/m (0.33) >100 ≤100~70 ≤70~50 ≤50~30 ≤30 S122 湖泊、 水库 ≤2 000~1 500 缓冲距离 ≤1 500~1 000 /m ≤1 000~500 (0.67) ≤500 农村居民点 S13 土地利用 类型 (0.50) 耕地 >2 000 评价 分值 5 4 3 2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第 18 期
孔雪松等: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217
分适宜的现象,保证其评价客观现实性。 在此基础上,根据嘉鱼县乡镇规划编制过程中 的多轮调查与问询,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不同层次 指标权重与量化标准(表 1)。
表 1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与分类标准 Table 1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ndex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0


农村居民点是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的主要组成 部分,是农户的重要生活空间与居住场所,是农村 人地关系互动的核心和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随着 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点 已成为农村城镇化和集约化的重要载体与转化内 容,其空间布局不仅反映了农村聚落的生产关系与 社会文化,而且决定了农村土地利用系统的功能结 构与综合效益。农村居民点整治是新一轮土地整治 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土地整治的薄弱环 节与实施难点,需要科学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合理 的整治分区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是进 行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的基础,即根据区域农村居 民点用地现状与社会经济条件,按照新农村建设规 划对农村居民点结构和空间的要求,综合评定区域 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特征对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
其布局的一大特点, 接近水源的农村居民点生活 便捷、生产方便;但从水系的生态保护而言,农 村居民点应保持与水系的适当距离。 土地利用类 型则直接影 响着地类转 变为农村居 民点的适宜 性大小与改造成本。 社会经济因子对农村居民点布局起到规划引 导、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的作用,主要包括交通可 达性与增长极核两个方面。交通可达性的衡量可以 通过在道路周围建立不同半径的缓冲区,以缓冲区 距离划分等级作为交通可达性评价标准,离道路距 离近,交通便捷,适宜程度相对高。增长极核是指 区域的发展往往需要以点带面,不同层次的区域都 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相对的社会经济中心,如村层 次的基层村中心,围绕几个基层村形成的中心村, 以及镇层次的城镇中心。这些不同层次的中心都会 在不同范围和程度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指引 着农村居民点集约化布局的方向。 生态因子对农村居民点整治起到限制性作用, 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布局不能以降低生态效益为代 价。这些生态因子主要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水体 保护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等。其中,基本农 田保护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特殊区域,区内的耕地 是严格保护的,是农村居民点建设布局的禁地。水 体保护区承载重要的生态功能,在河流、湖泊与水 库等水体保护控制范围内,除可实施与保护需要直 接相关的建设外,严禁从事其它建设。自然与人文 景观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游憩功能,应根 据自然保护和人文景观保护的需要,结合相应的规 划要求,设定不同半径的缓冲区,以维持区域生态 平衡。 1.3.2 适宜性评价量化方法 根据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适宜性要求,将各评 价因子划分为不同的适宜性等级,并分别进行赋 值,评价分值为 1~5,值越高,相应适宜性等级越 高;由此生成各单项因子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 等级分级图,如坡度分级图、中心村缓冲距离分级 图、交通缓冲距离分级图等。其中,适宜性影响因 子中的地面坡度、中心村、公路与河流等缓冲距离 的分类标准参考了《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及相关研 究[18,26],并结合了嘉鱼县实际情况和农村居民点整 治的具体目标。在指标分级量化过程中,考虑到基 本农田保护区严格保护的国家政策要求与重要意 义、水体保护区和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的生态重 要性以及其他建设用地转变为农村居民点的可能 性与成本等,在分级指标量化时将这些区域赋空 值,即作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的禁区而存在, 以避免分析过程中因子叠加后这些区域适宜或部
孔雪松 1,2,刘耀林 1,2 ,邓宣凯 1,2,罗 媞 1,2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
摘 要: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规划的基础,该文以湖北省嘉鱼县鱼岳镇和官桥镇为 例,选取自然因子、社会经济因子与生态因子,构建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农村居民点 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量化体系与表征方式; 统筹城乡发展与适宜性评价分级, 实现村镇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规划。 研究结果表明,鱼岳镇与官桥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存在较大差异,以平原为主的鱼岳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体 适宜性明显高于以丘陵为主的官桥镇,鱼岳镇应以城镇化区为重点,官桥镇应以迁村并点为主要方向,通过不同 分区间的空间整合,实现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合理引导与规划布局,为农村居民点整治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土地使用,分级,整治,村镇,农村居民点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2.18.031 中图分类号:F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2)-18-0215-08 孔雪松, 刘耀林, 邓宣凯, 等.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18): 215-222. Kong Xuesong, Liu Yaolin, Deng Xuankai, et 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d consolidation divis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villages and towns[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2, 28(18): 215-22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
1.1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研究区概况 鱼岳镇地处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N 2948~ 3019,E 11339~11422),为嘉鱼县城区所在
216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年
地,东距武汉 80 km,西临岳阳 90 km,南与京广 线、京珠高速相连,北与荆州隔江相望。鱼岳镇地 形以平原为主,全镇镇域面积 111.53 km2,辖 7 个 行政村,6 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10.32 万人,是 嘉鱼县乃至咸宁市的财政收入大镇,也是武汉城市 圈内小城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典型代表。官桥 镇,位于嘉鱼县南部,西离鱼岳镇 7 km,南离赤壁 市 26 km,东离咸宁市温泉镇 73 km,北距武汉市 区 108 km。官桥镇地形以丘陵为主,全镇镇域面积 161.72 km2,辖 13 个行政村,2 个社区居委会,总 人口 3.60 万人。2010 年,鱼岳镇和官桥镇农村居 民点面积分别为 308.25 和 578.00 hm2,鱼岳镇农村 居民点在空间分布上体现出典型的大散居、小聚居 的特征;官桥镇农村居民点则在空间上体现出明显 的“星状”分散分布特征。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嘉鱼县国土资源 局提供 2010 年嘉鱼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制图比例 尺为 1:10 000。 对照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过渡期) ” 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的转换关系,将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重新划分为耕地、园地、林 地、其他农用地、城镇、农村居民点、其他建设用 地、水域、未利用地共 9 类;并将矢量数据转换为 50 m×50 m 的栅格数据。其他相关资料主要包括 1997-2010 年嘉鱼县统计年鉴、 嘉鱼县城市总体规 划 (2008-2020) 、 嘉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5 -2020)等,基于 MapGIS 6.7 与 ArcGIS 9.3 工作 平台进行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 1.3 研究方法 1.3.1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建立在现有农村居民点自 然和生态基础上的社会经济行为,是改善农户生 产、生活方式的过程,受多重要素不同程度的制约 和影响。按照新农村居民点建设模式与区位要求 , 遵循因地制宜、效益兼顾和便于生产等原则,结合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限制因子和驱动力因素,分 自然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和生态因子建立农村居民 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自然因子主要包括地形、 水系与土地利用类 型等,是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自然基础。地形因子 决定着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和转化方向, 地形复 杂、 坡度较大区域的农村居民点容易造成各种地 质灾害,是整治搬迁的重要对象,而新建农村居 民点则首选地势平坦区域, 以减少工程建设的难 度与经济投 入,便于农 户生活以及 配套基础设 施。 水系与农村居民点形成空间上的关联性和生 态上的限制性, 农村居民点依水系而建至今仍是
收稿日期:2011-12-27 修订日期:2012-08-15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J22B02) ;中 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11679) ;武汉大学青年教师自主科研项目 (121030) 作者简介:孔雪松(1979-) ,男,江苏扬州人,博士后,主要研究方 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信息系统。 武汉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 院,430079。Email:xuesongk@ ※通信作者:刘耀林(1960-) ,男,湖北黄冈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江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 GIS 理论与土地信息技术。武汉 武汉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4300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