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数词表示法
触手可及:趣味文言文的量词和数词
触手可及:趣味文言文的量词和数词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大量的量词和数词。
这些词汇在文言文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辅助我们描述人物、事物的数量和属性。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趣味文言文中常见的量词和数词,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古代汉语的兴趣。
一、基本概念在文言文中,量词被用来计数、表示事物的数量或程度。
而数词则用来表示具体的数目。
量词和数词常常搭配使用,增强表达的准确性。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量词和数词。
二、量词1. “人”在文言文中,用“人”作为量词,表示人的数量。
例如:“三人成虎”、“十万人马”等。
通过使用“人”作为量词,不仅可以准确地描述出人的数量,还能够使句子更具生动感。
2. “口”“口”作为量词,表示人的口音、语言的种类或者口头上的语言。
例如:“一口老北京腔”、“乡音未改三两口”等。
通过使用“口”作为量词,不仅可以描述人们使用的不同语言,还能够展示出地域特色。
3. “只”“只”作为量词,用来表示动物或鸟类的数量。
例如:“一只鹰”、“五只小狗”等。
通过使用“只”作为量词,可以准确地描述动物的数量,带给读者视觉上的冲击。
4. “匹”“匹”作为量词,用来表示马匹的数量。
例如:“十匹好马”、“百匹千里马”等。
通过使用“匹”作为量词,可以有效地展现出军队的气势和战斗力。
三、数词1. “一”“一”作为数词,表示一个数目,用来计数单数。
例如:“一日千里”、“一往无前”等。
通过使用“一”作为数词,可以强调某个事物或状态的独特性。
2. “二”“二”作为数词,表示两个数目。
例如:“二者择一”、“二心同仁”等。
通过使用“二”作为数词,可以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或者展示出某种程度的关联性。
3. “三”“三”作为数词,表示三个数目。
例如:“三皇五帝”、“三朝元老”等。
通过使用“三”作为数词,可以对某个事物进行分类或者划分。
4. “十”“十”作为数词,表示十个数目。
例如:“十面埋伏”、“十全十美”等。
最新-文言文中的数字 精品
文言文中的数字
文言文中,各种数字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存在着一些差异,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概数表示法
文言文中常用“三”、“九”等表约数,在数字前加“约”“可”,数字后加“许”、“奇”、“余”等表示约数。
如:
1、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硕鼠》)
2、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4、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数词后置表示法
古汉语中,数词常后置。
5、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6、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入。
(《核舟记》)
三、两位数表示法
古汉语的两位数往往不直接相连,在两者间加一个“有”(又),表示前者为十位数,后者为个位数。
7、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8、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陈情表》)
9、溺死者千有余人。
(《察今》)
四、分数表示法
表示分数的两个数字,前为分母,后为分子。
中间省“分”与“之”。
10、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禅山记》)
11、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塞翁失马》)
五、两数相乘表示法。
有时两个数字相连,不是表示个位十位的关系,而是表示两者相乘。
1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项脊轩志》)
13、一个女子,年约二八。
(《灌园叟晚逢仙女》)。
文言文中的数词解读
《湖心亭看雪》拓挖思悟丁雪静2011年12月3日文言文中的数词解读《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其中的“五”和“十二”是确数,指时间。
“大雪三日”“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三”是虚数,“多”的意思。
“一小舟”“一痕、一点、一芥”“一童子”中的“一”都为确数,数词“一”。
“上下一白”中的“一”是“全部,全都”的意思。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的“两三”确数,就是指两三。
文言文中,“三”及“三”的倍数经常表示虚数。
比如,《三峡》里的“猿鸣三声泪沾裳”此外还有一些俗语,如“事不过三”、“举一反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我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三顾茅庐”了。
该成语本来是说刘备三次邀请诸葛亮的,而现在则表示对人诚心诚意,多次登门拜访邀请。
“三”在这里当然表示多了。
《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的“百”指“几百”。
“便得一山”中的“一”指一座;“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的“一一”为“一概,全部”。
“复行数十步”中的“数十”指“几十”。
《核舟记》“尝贻余核舟一”,“高可二黍许”,“左右各四,共八扇”,“船头坐三人”,“苏、黄共阅一手卷”,“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左手倚一横木”,“又用篆章一”,“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念珠各一”,“为字共三十有四”,这些语句中的数词都是基数词。
《杜甫诗三首》“一览众山小”中的“一”指“烽火连三月”中的“三”是约数,表示多的意思。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的“一何”是“多么”的意思。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中的“三、一”是确数。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中的“三、七”是确数。
“其间千二百里”中的“千、二”指基数“一千二”。
“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三”指确数。
总结这几课数词的用法:1、位置可放在名词之前(这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处在名词之后(这与现代汉语异)。
如: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2、基数中的数词“十”、“百”、“千”、“万”前的“一”字通常省略。
诗词中数词修辞的运用
诗词中数词修辞的运用一、例析文言文数量词在文言文中,数量词意义的表示,很多地方和现代汉语不一样,下面举例介绍。
1、“两次”或“第二次”的意思用“再”表示。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六国论》——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注意:现代汉语中“再”表示又一次,有时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
如“再次”。
当“又”意思讲的“再”,在文言中是用“复”表示的。
2、“四”用“乘”(shèng)表示。
古代一辆车配四匹马拉叫“一乘”,因而常用“乘”表示数目“四”。
①“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之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犒劳军队。
②“其以乘壶酒,束修,一犬,赐人。
”《礼记・少仪》——郑玄注:“乘壶,四壶也。
”孔颖达疏:“四马曰乘,故知四壶酒,亦曰乘壶酒。
”3、十位以上的数字中,个位数或十位数前往往加个“有”字。
“有”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①“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那时以来已有二十一年了。
②“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
”《韩非子・五蠹》——有三十六个国家向他割地朝贡。
4、零位数不专门表示。
文言文中无当“零”讲的词,“零”是“凋零”、“零散”的意思,遇到有零位数时,把间隔的位数连接在一起即可。
①“汉兴以来,三百二年。
”《后汉书・郭陈列传》——汉朝建立以来,已三百零二年。
②“户三千三百四十,口二万四十。
”《汉书・西域传》——这里的“口二万四十”就是“(有)二万零四十口人”。
5、有的数目用两个数相乘的形式表示。
①“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古诗十九首》——十五月亮又明又圆,可一过二十就缺损了。
②“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江夏行》——这里的“二八”即“十六”。
6、约数的表示。
如果是数目不大,往往连用相邻的两个数词表示。
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
文言文中数量词的用法辨析
文言文中数量词的用法辨析有同学问:“《晏子使楚》中有这样一句话:‘吏二缚一人诣王。
’数词‘二’、‘一’一会儿在实词前,一会儿在实词后,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问题提得好――它指出了文言文中一个普遍现象:数词的位置。
这就涉及了文言文中数词的用法。
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现代汉语表示数量一般的形式是:数词+量词+名词,如“一张桌子”、“一斤大米”等。
但在文言文中,除了度量衡的单位必须用量词外,其他情况一般无量词,而是数词直接与实词组合。
文言文中的数词在句中的位置,有时与现代汉语相同,有时不同。
一般来说,有下列三种情况:一、说明名词的数词可以放在名词之前(这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处在名词之后(这与现代汉语异)。
如上例中的“一”处在名词“人”前,词序与现代汉语相同;“二”放在名词“吏”之后,词序与现代汉语不同。
类似的句子我们还可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找到: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口技》)――总计全船,有五个人,八扇窗户。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子。
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按现代汉语的一般语序来翻译,并且在加上量词。
二、说明动词的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译成现代汉语时也需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变状语为补语,并加上量词。
如: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公输盘一连使用了九次机巧多变的攻城方法,墨子抵挡了九次。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劝学》)――骐骥跳跃一次,也不能超过十步远。
三、说明形容词的数词放在形容词之后,现现代汉语全然相反。
译成现代汉语时也要变动语序。
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有七八百里,几千尺高。
其次,还要注意:文言文中中数词虚用的现象较普通。
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其中,“百”、“十”都是数词虚用,表示概数,否则就不好理解下文的“同行十二年”了。
一会儿说“十年”后木兰回家,一会儿她的战友说与她“同行十二年”,那么木兰从军到底有多少年?其实它们都是数词的虚用现象,表示“多年”的意思。
文言文中数词的表示法
文言文中数词的表示法作者:毛润才来源:《作文周刊(初二版)》2007年第25期文言文中数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中的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零数表示法。
整数与零数之间用“有”(读yòu,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又”)字来连接。
如:①为字共三十有四。
(《核舟记》)②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二、分数表示法。
1.与现代汉语一样,用“几分之几”表示,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
(《汉书·地理志》)2.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表示法。
如: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塞翁失马》)——“十九”即“十分之九”,省去了“分”与“之”,翻译时应补上。
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十一”是“十分之一”的意思。
③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参(三)国之一,五之一,九之一”分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九分之一”。
中间均省略了“分”,翻译时应补上。
三、虚数表示法。
虚数是带有夸张的数字,用来突出数量的“少”或“多”,与实际数目关系不大,有的甚至全无关系。
1.用数词“一”表示“少”。
如:若九牛亡一毛。
(《报任安书》)——“一”,极言其少。
2.用“三”“九”“十二”“百”“千”“万”及其倍数作虚数,一般表示“多”。
如:①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②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但这类数词并非都表虚数,要根据上下文内容辨其虚、实。
如:船头坐三人。
(《核舟记》)——此处的“三”即为实数。
四、概数表示法。
概数,即约数,表示与实际数目接近的数目。
1.用“十”“百”“千”“万”等整数表示概数。
如:①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石钟山记》)——“百人”不是具体数。
②《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诗经》实际上有三百零五篇,这里说“三百”篇,是取其概数。
文言文中为什么亿是十万,兆是百万
文言文中为什么亿是十万,兆是百万如果大家常读古书,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遇到比较大的数的时候,其意思与今天表示不同。
比如:兆,代表百万,亿代表十万。
天子兆民,诸侯万民。
(兆:百万,兆民,泛指天下之民)今夫差衣水犀甲者亿有三千。
(现如今,(吴王)夫差手下穿着水犀皮做成的铠甲的武士十万三千人左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文言文中,比较大的数字所表示的数与今天的不同呢?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已经意识到数字的重要,生活中,我们常用到大数的不多,然而在研究一些关于数的问题时,势必探讨当数越来越大时,我们该怎么去识别和称呼?数的进制首先是进位法,这个出现的时间难以考证了,几乎文明出现同时就已经出现数字进位法。
如果没有进位法,一个数就要造一个字来表示,仅仅记数都要烧坏脑子。
有了进位法之后,再产生不同的进制,人们最熟知的是十进制。
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二进制、四进制、六进制、七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二进制、十六进制、六十进制、百进制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一般进制都是偶数进制,而七进制是怎么回事呢?七这个数有着特殊的含义。
七是人事的最基本周期,比如你感冒了,无论吃药不吃药,至少是七日才会好,若七日未好,便是十四日。
七,表示阳之正也,一个事物的发生到结束是七个过程。
生、长、成、壮、衰、老、死。
故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有人死七日还魂的说法。
七表示君。
一,孤。
二,对立,互立,所以不存在君臣关系,三,则是最小的组,以一君二,所以三是稳定结构的最小数,所以代表一派,而为君者,至少统领两派,就是六。
以一君六,合起来就是七。
所以七表示君。
话题好像扯远了,总之,七进制是中国文化的特殊产物,这点了解即可。
诸如文王囚禁在羑里百日,其实用的就是七进制,这里的百日是四十九天。
(信不信由你)十等三用产生了进制,也就产生了表示进制的基本数字。
一、十、百、千、万。
这是最最基本的进制数。
进制在古代称之为数等。
按照《五经算术》记载,黄帝为法,数有十等,十等不包括一、十、百、千、万。
文言文数词翻译的规律
夫文言文者,古人之言也。
其中数词繁多,用法各异。
然欲译之准确,须探求其规律。
本文将就文言文数词翻译的规律略作探讨。
一、数词的基数与序数文言文中的数词,可分为基数和序数两类。
基数表示数量,序数表示顺序。
翻译时,需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1. 基数翻译规律(1)直接翻译:对于常见的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可直接翻译为阿拉伯数字。
例:吾有一书。
(我有一本书。
)(2)换算翻译:对于较大的基数词,需进行换算。
如“亿”、“万”、“千”等,可分别换算为10的相应次幂。
例:吾有亿万之财。
(我有亿万之财。
)2. 序数翻译规律(1)直接翻译:对于常见的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可直接翻译为阿拉伯数字加“第”。
例:吾居第一。
(我居第一。
)(2)意译:对于一些表示顺序的数词,如“初”、“末”、“终”等,可意译为“开始”、“结尾”、“最终”等。
例:春之初,万物复苏。
(春天开始,万物复苏。
)二、数词的连用与倍数1. 数词连用翻译规律文言文中的数词连用,往往表示数量上的累加。
翻译时,可将其分开,分别翻译为两个或多个基数词。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2. 倍数翻译规律文言文中的倍数,通常用“倍”字表示。
翻译时,可将其翻译为“倍数”或“若干倍”。
例:吾之马,倍于常马。
(我的马,比普通的马多一倍。
)三、数词的省略与隐含1. 数词省略翻译规律文言文中的数词,有时可省略不译。
翻译时,需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是否需要补充。
例:今日事,吾必办之。
(今天的事情,我一定会办。
)2. 数词隐含翻译规律文言文中的数词,有时隐含在句子中,需通过理解句子意思来推测。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四、数词的转换与比较1. 数词转换翻译规律文言文中的数词,有时需要根据语境进行转换。
如“半”可转换为“一半”,“两倍”可转换为“二倍”。
例:吾之马,半于常马。
(我的马,比普通的马少一半。
文言文中的三
“三”是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数词,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和用法却不一样,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
1、表确切的数,在这种情况下能通过上下文找出“三”所表示的具体内容,如
(1)“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核舟记》
此句中的“三”即为确数。
句中的“三人”即东坡、佛印、鲁直。
(2)“专享其利三代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与是,吾父死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捕蛇者说》
句中的“三代”即“吾祖”为第一代,“吾父”为第二代,“吾”为第三代。
2、表虚数,意为“多次、多数或几个、几次”,往往表示数量多,不是实指。
在这样的带“三”字的文中,是找不出“三”字所指具体内容的,如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此句中的“三”即为“多次”的意思,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三次”。
(2)“遂率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六则》
以上两例中的“三夫”“三人”皆应译为“几个人”,不是指具体的“三个人”。
PPT《掌握文言文中数量词的用法》部编版中考高考文言文知识系列指导(以确数代替概数,数词直接修饰名词
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 (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 之,或两者都省略掉。 如: 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司马迁《陈涉世家》)
(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 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
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 千万亿等。
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
如: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数词三放在动
词顾的前边。
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 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 前面作定语;
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 前置,还可以后置。
如: 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关于数词和名词的搭配: 1.如若重点在名词上,数词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
中考高考语文文言文 阅读技巧系列指导
文言文里 的数量词
1. 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 第一,量词不发达。 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 如: 鬯 (chàng,一种香酒)二升。 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
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 以后才逐渐发达。
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 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 使用动量词。
如: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 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5.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林嗣环《口技》)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 词结合起来使用。
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 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 动词。
三在古文中的意思用法及例句
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
1、[数词] 三:数目,二加一的和。
【例句】《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2、[数词] 三:表示多数或多次。
【例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我屋上三重茅。
3、[数词] 三:三倍。
【例句】《周礼·考工记·庐人》:凡兵无过三其身。
过三其身,弗能用也。
4、[名词] 三:指君、父、师。
【例句】《国语·晋语一》:民生于三,事之如一。
5、[名词] 三:指天、地、人。
【例句】《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平之以六。
6、[名词] 三:指三皇。
【例句】《越绝书·篇叙外传记》:兴败有数,承三继五。
7、[名词] 三:指三王。
【例句】《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上咸五,下登三。
8、[名词] 三:指三颗星。
【例句】《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9、[哲学用语] 三:中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例句】《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高考复习文言文数词表述集锦
六,分数表示法
分数是表示事物是某个单位的几分之几 的数 • 1,分母与分子之间有"分"字和"之"字,形 成"分母+分+名词+之+分子"的格式.这是 文言文中分数表达最完备的格式.例如: • 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 十三 “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即“八十 一分之四十三日 • 2,有时,分母与分子之间的名词也可以省 略,形成"分母+分+之+分子"的格式.这与 现代汉语是一致的.例如: • 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
二、虚数表示法
• 虚数是指不实在的数字,一般用来突出数量的 “少”或“多”,与实际数目关系不大,有的 甚至全无关系。 例5 用数词“一”表示“少”:若九牛亡一 毛。(《报任少卿书》)“一”,极言其少。 例6 用“三、九、十二、百、千、万”及其 倍数作虚数,一般表示“多”。 ①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②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 ③策勋十二卷,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但并非上述数词都表虚数,要根据上下文内容 辨其虚、实。如“船头坐三人”。(《核舟 记》)此处“三”即为实数
四、序数表示法
• 例11、 在基数前加“第”。这种情况 较少见。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活板》) 例12、不用“第”而直接用数字表示。 这种情况较常见。省略相同的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五,倍数表示法
• 倍数是指一个数的若干倍的数.古汉语的倍数表示法 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 1,用专字表示固定的倍数.两倍用"倍",五倍用"蓰". 例如: • ①种豆三亩,粟倍之.(宋濂《王冕传》) • 2,只用数词直接表示倍数,而省略"倍"字.例如: • ①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什,不易器. • 3,表示几倍于某个数时,往往两数连写,前面的数表示 倍数,后面的数表示基数,形成"倍数+基数"这种格式. 例如: • ①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 "三五"即"五的三倍(十五)","四五"即"五的四倍(二 十)","二八"即"八的二倍(示。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 例9 在基数词前加“且、将、约、几、 盖、可、无虑”等表示。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 山》) 例10 在基数词后加 “所”“许”“余”等表示。 ①一车炭,千余斤。(《卖炭翁》) ②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 子十人所。(《西门豹治邺》)
文言文词类活用—动作名及数词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动作名及数词活用文言文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或功能发生临时变化,被用作另一类词语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以及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这一期重点来讲一讲词类活用中的——动词作名词和数词活用。
一、动词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作名词是一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这种用法使得动词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从而在句子中充当名词的角色。
举例: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分析:奔的意思是“奔跑”,在这里动词用作名词,意思为“奔驰的骏马”。
翻译: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分析:奔的意思是“奔跑”,在这里动词用作名词,意思为“奔跑的马”。
翻译:汹涌的浪潮就像奔跑的骏马。
3.宜枉驾顾之。
《隆中对》分析:驾的意思是“乘坐,驾驶”,在这里动词用作名词,意思为“车、马”。
“枉驾”整个意思是屈尊前往。
翻译:应该屈尊前去拜访他。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分析:骑的意思是骑马,在这里动词用作名词,意思为“战马”。
翻译:但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5.传不习乎?《〈论语〉十则》分析:传的意思是传授,在这里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老师传授的知识”。
翻译:传授的知识是否得到实践了呢?6.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分析:能的意思是善于做某事,在这里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有才能的人”。
翻译:选拔任用贤能的人7.照无眠。
分析:无眠的意思是睡不着觉,在这里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无眠的人”。
二、数词活用1.数词用作基数词:文言文中,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等,绝大部分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一致,用于表示数目多少。
举例:“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的“三”即表示数量为三。
2.数词用作序数词:文言文中表示序数时常用“次、其次、次之、次者……”“伯(孟)、仲、叔、季、长、末……”等来表示。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翻译——数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翻译——数
(1)名词
①数目,数量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触龙说赵太后》)
希望能让他补充黑衣卫士的数目,来保卫王宫。
②算术
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周礼》)
第三叫作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知识和技能)。
③法则,规律,命运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那么谁胜谁负的命运,谁存谁亡的道理,在和秦的较量中,或许还不容易估量。
④技艺、方术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孟子学弈》)
下棋作为一种技艺,是一种很小的技艺,如果不专心致志,也还是学不会。
(2)数词,表示约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
读音二:shǔ
动词
①点数,计算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刘表训练水军,大小战船多得竟然用千来计算。
②列举罪状,加以斥责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指南录〉后序》)
列举吕师孟叔侄叛逆的罪状。
读音三:sho
副词,屡次
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范增屡次给项王使眼色。
读音四:c
形容词,密,与疏相对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不用细密的鱼网到池塘里去捕鱼,鱼鳖也就吃不完了。
百的文言文用法
百的文言文用法
百的文言文用法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表示数量或程度:百是古代计数的一种单位,可以表示数量或程度,如“百姓”、“百倍”、“百口”等。
2. 表示时间:在古代,百被用来表示时间的一种单位,如“百年”、“百岁”等。
3. 表示“全部”或“众多”:百也可以表示“全部”或“众多”,如“百家争鸣”、“百般折磨”。
4. 表示“百分之一”: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百也可以表示“百分之一”,如“一百分之一”。
5. 用于联合其他数词:百也可以用于联合其他数词,表示更精确的数量,如“三百五十人”、“一百零八颗珠子”。
总之,百在文言文中具有较为广泛的用法,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
- 1 -。
数在古文中的意思
数在古文中的意思古文中“数”有以下10个意思:1、用作名词,意思是:数目;数量。
古文出处:北宋·司马光《赤壁之战》:“众数虽多,甚未足量。
”释义:数量虽然非常多,但是还不够。
2、用作数词,意思是:几;几个。
古文出处:战国·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释义:农家的田地只要不错过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冻馁的忧患。
3、用作名词,意思是:算术。
古文出处:两汉·周公旦《周礼•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释义: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节、音乐、射箭、驾驶、书法、算术。
4、用作名词,意思是:方法;技艺;方术。
古文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昌传》:“时赵谬王子林好奇数。
”释义:当时赵谬王子林爱好特别的技艺。
5、用作名词,意思是:命运;定数。
古文出处:北宋·苏洵《六国论》:“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释义: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还要看与秦国的较量。
6、用作名词,意思是:规律;法则。
古文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天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释义: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
7、用作动词,意思是:计算;计数。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请数公子行日。
”释义:让我计算公子的行程日期。
8、用作动词,意思是:数说;列举。
古文出处:南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释义:我暗自揣度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叛国的罪状。
9、用作副词,意思是:屡次;多次。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
”释义:范增多次用眼光示意项羽。
10、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密,与“疏”相对。
古文出处:战国·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中数词表示法概要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主要包括基数、序数、分数、倍数、概数等。
文言文中的数词表示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下面作些具体说明。
一、基数
表示数目多少的词叫基数词。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半”等。
文言文中绝大部分基数词沿用至今,只要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就行。
如: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
①、②句中“十五城”、“二从子”即“十五座城池”、“两个侄子”。
文言文中表示基数词,遇到零位数时,一般在整数和零数间用“有(又)”字。
如: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也,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张溥《五人墓碑记》)
“十有一月”即“十一个月”。
有时也可不用“有(又)”。
如:
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荆楚岁时记》)
“一百五日”即“一百零五日”。
另外,文言文中有时会出现两个基数词连用的情况,它们的乘积即为要表达的实际数目。
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五”即“十五”。
二、序数
现代汉语中,序数通常由基数词加“第、初、老”等构成,如“第三、第五、初一、初六、老四、老八”等。
文言文中表示序数有一种与现代汉语一样,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
如: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更多的是用“次、其次、次之、次者”、“伯、仲、叔、季、长、末”(表示排行),“孟、仲、季”(表示季节)等来表示。
如: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苏轼《石钟山记》)
“长子”即“大儿子”。
②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次”即“下一个”、“再下一个”。
另外,文言文中的“再”也表示序数,专指“第二次”。
如:
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一战、再战、三战”分别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去战斗”。
三、分数
现代汉语中的分数常用“几分之几”的固定格式来表示,而文言文中的分数表示法相对来说要灵活得多。
1、当分母是十或百以上的整数,分子为个位数时,分母与分子连用,中间不用“分”和“之”。
如:
①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记·陈涉世家》)
①中“十一”连用,即“十分之一”,②句中“十六七”连用,即“十分之六”或“十分之七”。
2、分母和分子之间用“分”和“之”,又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分母+分+之+分子
秦地,天下三分之一。
(《汉书·地理志》)
“三分之一”这种表示法与现代汉语相同。
(2)分母+分+名词+之+分子,如:
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
“十分吴楚之一”即“吴楚的十分之一”。
(3)分母+名词+之+分子,如:
大都不过三国之一(《郑伯克段于鄢》)
“三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
(4)分母+之+分子,如: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洪亮吉《治平篇》)
“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二”。
四、倍数
现代汉语中的倍数通常由基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六倍”等。
文言文中表示倍数有一种与现代汉语相同。
如:
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洪亮吉《治平篇》)
文言文中表示倍数时,如果是“一倍”就用“倍”,如果是“五倍”有时还可以用“蓰”。
如: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许行》
“倍蓰”即“一倍、五倍”,“什百”即“十倍、百倍”,“千万”即“千倍、万倍”。
有时虽然不用“倍”字,但结合上下文,也不难理解。
如: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谋攻》)
“十、五”即“十倍、五倍”,“倍”即“一倍”。
五、概数
概数,表示与实际数目相差不远。
现代汉语中,它的表示法主要有两种:
1、基数词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
如“二百多”、“千把人”、“十来种”、“四千左右”。
2、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七八(条)”等,习惯用语如“三五(个)”也表示概数。
文言文中经常用以下几种方法表示概数:
1、基数词前加“且、将、几、可”等,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愚公移山》)
②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将近)(《孟子·滕王公上》)
③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几乎)(贾谊《论积贮疏》)
④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柳宗元《小石潭记》)
2、基数词后加“许、所、余、有余、无虑”等,如:
①从弟子女十人所(大约)(《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治邺》)
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多)(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多)(《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日暮,所击杀无虑百十人(大约)(徐珂《冯婉贞》)
3、用相邻的两个数字表示,这种方法与现代汉语相同。
如:
①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孔雀东南飞》)
②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蒲松龄《促织》)
①、②句中“二三年”、“三两头”即“几年”、“几头”。
六、虚数
文言文中,虚数以定数代不定数,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与概数不同,概数表示接近事实,而虚数与实际数目相差甚远。
文言文中的虚数,大致有两种情况:
1、极言其多。
文言文中往往用“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数词,它们作虚数时一般表示“众多”的意思,我们不能拘泥于字面作出牵强附会的解释。
如:
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三”即“多次”。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九死”即“多次死亡”。
③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十二卷”即言“军书多”。
④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千”、“百”即“一声接一声地叫个不停”。
⑤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万颗子”极言数量之多。
2、极言其少。
文言文中常用“半、一、二、一二”等数词来表示。
如:
①半匹红纱一丈绫(白居易《卖炭翁》)
②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而陛下详择其可亦足以中鉴于方今(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如果将表示极多和极少的词语对举使用,那么“多”与“少”就更明显了。
如:
①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