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吧_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话语标记语“好吧”历时考察

话语标记语“好吧”历时考察

话语标记语“好吧”历时考察【摘要】“好吧”在言谈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能出现于不同位置且经常单独使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语用程度极高的话语标记语。

本文从历时角度考察“好吧”的历史来源及发展,探究“好吧”作为标记性功能词语的历时虚化演变过程,探讨“好吧”从原本词汇意义演变为话语标记语的进程中所体现的语用功能及意义。

【关键词】“好吧”;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及意义“好吧”在现代汉语尤其是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并且用法十分丰富。

对“好吧”的研究目前还很少,如李雪燕从具体语境及礼貌原则等角度来探讨“好吧”的语用意义;张晓传认为“好吧”不仅具有疑问和应答的意义,而且具有话语标记语的功能,并简单说明了这种功能的虚化线索及原因;刘娟娟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对网络微博用语中出现的“好吧”做了较详细的研究。

除此之外,涉及到“好吧”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作为“好”的变体衍生形式来附加阐述的,并未将“好吧”作为专门的对象来进行研究。

本文认为包含“好吧”在内的话语标记语是这样一种词语或结构:语法上,结构独立,不与相邻成分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其有无不影响句子的合法性;语义上,没有概念意义只具有结构程序意义,不构成话语的具体语义内容;功能上,衔接前后语句,从整体上对话语的理解起引导和调控作用。

(一)“好”的历时考察邵敬敏先生在《“好”的话语功能及其虚化轨迹》一文中将“好”成为功能词并对其历史发展轨迹作了相关探讨,他在文中指出功能词“好”是由形容词“好”发展演变而来,笔者赞同邵敬敏先生的看法。

许慎《说文解字·女部》:“好,美也,从女子。

”这是“好”的本义。

“好”作为形容词最初是指人的且特指“女子貌美”,如:①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诗经·魏风·葛屦)后来泛化成指物,如:②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世说新语·德行)再进一步就可以指事,如:③君若惠顾社稷,不忘先君之好,辱收其逋迁裔胄而建立之。

(国语·晋语)可以看出“好”的意义在发生变化,由最初表示“女子貌美”到表示物品的精美再到表示关系友好,“好”的词汇意义出现引申和转移,或者说已经呈现出语义虚化的倾向。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_吧_的教学策略_赵卫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_吧_的教学策略_赵卫

2006年11月N o v.2006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O FT I A N J I N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第8卷第6期V o l.8 N o.6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吧”的教学策略赵 卫,白晓红(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072)摘 要:语气词的教学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应占有重要地位。

在对留学生使用语气词“吧”的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中介语和偏误分析理论,对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出现的偏误句子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据此提出教学策略,力图为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语气词;吧;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06)S0-0438-05* 一、语气教学与语气词 语气是通过语法形式、说话人针对句子命题所要表达的一种主观意识[1]。

人们说出的每句话都带有一定的语气。

对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理解和运用语气能力的高低,是其语感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然而,运用语气却是一大难题。

不少已经达到中、高级水平的学生,在运用汉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仍然常常犯大量的语气方面的毛病。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语气和语气词本身都属高难语法点和其难教难学外,语气教学尚未引起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足够重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对外汉语教学界,语气和语气词的教学,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都相对薄弱。

正如赵春利所指出的那样,目前汉语教材对语气训练内容的编排没有整体的系统性、阶段性和连贯性,而是主要附着在语法问题上提到一点儿语气问题,缺乏明晰的目的性和注释说明[2]。

这就更给留学生的习得增加了难度。

语气教学在提高学生言语交际能力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汉语语气的表达可以借助于语调、语气词、语气副词、能愿动词以及叹词等。

“如果从所表功用的专用性和所表语气的多样性这一角度来看,使用语气词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3]。

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研究综述

[ 收稿日期]2 O 一I 一】 O8 】 j [ 作者简介]1 文芳( 0 )女 . 17 一 9 , 江苏盐城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 院硕_ 生, : 主要从事汉语语言学研究

8 ・ 7
气词 ( 、 、 、 、 、 、 的语气 意义 归纳 为 啊 吗 吧 呢 嘿 的 了) 四大类 : 陈述 、 问、 疑 祈使 和感叹 , 中陈述语 气又 其
l I ’J — f 一+ I l — I l —' l I
问语 气词和非 疑问语气 词之间 , 是一 个表示“ 疑信
之 间语气” 的语 气 词 。当带 “ 的句 子受某 种 语 吧” 境 的制约作 为疑问句 出现时 , 句子的语气“ 疑多于 信 ” 这时“ ” , 吧 就起 着 负 载疑 问信 息 的作用 ; 当带
第o 年 4 期 22 O 9卷 月 _9 第 2
人文 Ju ao Y n盐n 范ce 报i rt( m ni S c l c nc) or l f acegT a 院学 n e i Hu 学ie n h城 师 e学 r u ( sy 会科 a版 ) hs v 社 ts& oi i cs as e

V 1 9 o2 0. . 2N
A pr 2 9 . OO
现 代汉语 语气 词“ ’ 究综 述 吧’ 研
王 文 芳
( 京师 范大 学 文 学 院 , 苏 南 京 2 0 9 ) 南 江 lO 7
【 摘 要 】 本 文 对现 代 汉 语语 气词 “ ’ 吧’ 的研 究现 状 . 其 历 史 来 源及 发 展 、 气意 义 、 从 语 句法 分布 、 用 功 能 语
时 , 子 的语 气就“ 多于疑” 这 时“ 表示测度 句 信 , 吧”
或祈 使 的语气 。 ]

漫谈“吧”

漫谈“吧”

种现 象 , 分别从外 来语 、 新词新语 的仿 拟构词 、 修辞 中的 双关 、 缀 的角度 。 词 结合人们 的社会 文化 心理对
“ ” 行 了分析 。 吧 进 关键 词 吧 仿拟

中图分 类号 : 3 . H164
nH
漫 邓 谈 渝 “ 伍
类推 作 用臼Βιβλιοθήκη , 新 词 新 语
了缓和句子的语气 , 也 是词 典里 表述 的“ ” 这 吧 用法 的主
要方 面 。 ・
现 出来 。这 样 , 语言 中就 必然 产生 出一批 新 词 语 和这些
事物相 对应 。
新词 语的产生主要是通 过合 成 和借用 的途径 。为 了
适 应快节奏 的生 活 , 在词语 运用 中人 们 总是追 求简单 、 快
指一些小而方便 的地方 。
前面谈 到 我们 翻 阅 了很多 的 词 典 , 很 难 找 到 “ 都 网 吧、 吧、 水 陶吧 、 吧” 迪 等词语 。认识它 们 、 接受他们 , 都是
从报纸 、 网络 、 广告牌 中意 会它们而 来 的。既然 以“ ” 吧 为 语素合成的这 样 一批 目前流行 的词 语 未收 录进 词 典 , 说
明现在 国家还没有把他们当成规 范的普 通话词 汇 系统 中
的成员 。可 以说 , 它们 还 是一 批接 受 社 会 考 验 的 新 词 。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大量 的新 事物 、 概念 如雨后 春 笋般涌 新
福> () )4 在句末 , 示不敢 肯定 , 表 但不 要求 回答 。如 , 了 过 十天 吧 , 黑李找我来 了。( 老舍< 白李> ( ) 黑 )5 在句 中, 表示 停顿 和假 设。常对举 , 含两 难意 味。如 , 走吧 , 不好 ; 不走 吧, 也不好 。读 阴平 调 “a 时 , 吧 ” 象 声词 使 用 。 b” “ 作 如吧 喳 、 嗒等 。由此看 来 , 吧” 为语 气 词使 用 , 吧 “ 作 主要 是为

喀麦隆学生汉语语气词啊、吧、吗、呢混淆偏误研究及教学建议

喀麦隆学生汉语语气词啊、吧、吗、呢混淆偏误研究及教学建议
语境模拟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语境模拟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让喀麦隆学生在实际交流中体验和学习如何正确 使用语气词。
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语境模拟教学
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为喀麦隆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学 习素材,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气词的使用。
语境模拟软件
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统计分 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研究问题进 行全面探讨。其中,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对象主要为喀麦 隆学生和汉语教师。
研究范围与限制
要点一
研究范围
本研究主要关注喀麦隆学生汉语语气词啊、吧、吗、呢 的混淆偏误问题,不对其他语种学习者及母语对语气词 习得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此外,本研究主要关注课堂 正规学习环境下的语气词习得问题,不对自然习得环境 下的语气词习得进行深入探讨。
要点二
限制
由于研究者自身条件和时间限制,本研究未能对所有类 型的语气词混淆偏误进行深入研究,仅选取了使用频率 较高且具有代表性的啊、吧、吗、呢四种语气词作为研 究对象。同时,由于受条件限制,本研究未能对所有喀 麦隆地区的汉语教学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主要以喀麦隆 首都雅温得的汉语教学情况为依据进行分析。
结合语境进行语气词教学
教师可以将语气词教学与语境结合起来,通过创设不同的语境,让喀麦隆学生在实际交流 中理解和掌握语气词的使用规则,增强记忆效果。
结合语境进行语气词教学
利用语境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利用上下文、对话场景等语境因素,为喀麦隆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 记忆语气词的使用。
01
02
03
喀麦隆学生汉语语气词的偏误类型主 要包括:错用、漏用、多余和语序不 当。

“五行”之火行造字组词的认知研究

“五行”之火行造字组词的认知研究

“五行”之火行造字组词的认知研究作者:高金林杜娟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2期[摘要] 从认知视角分析与“火”相关的字和词,探讨汉语造字组词认知机制。

分析表明:造字方面,范畴符号“火”和“灬”体现古人对火的类型,特征和功用的认知。

组词方面,火通过概念转喻指代火的状态,特征和功用;火通过概念隐喻,将燃烧、热度、破坏性和光等映射到抽象的速度、紧急、危险、麻烦、公开性、性格、情感、认知和后嗣等方面。

“火”通过范畴化,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进到汉语造字组词中,记录了中国人对火的认知和应用。

[关键词] 火;造字;组词;认知[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志码]A一、引言火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

火在人类的饮食、捕猎、农耕、居住、战争、交通、生产等方面被广泛使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人们认知和利用火的活动经验也在思维和语言中得以体现,汉语中大量与“火”相关的字和词是中国人认识和利用火经验的积累和记录。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这些与火有关的字词的范畴语义关系,能够展示人们对火的认知和使用经验,更能揭示火对人们认知思维活动的影响。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系统研究与“火”有关表达的研究还比较少,现有研究主要涵盖“火”部汉字研究,如宋歌[1]58、树炳妍[2]36和朱鸣[3]311等,这些研究以《说文解字》中的“火”部汉字为对象,分析其语义关联和文化。

刘斌[4]6从造字和组词两个层面分析了“火”的语义范畴和隐喻,但对于大量“火”组词中的概念转喻未能涉及。

贾冬梅、蓝纯[5]36和王洋[6]28以含“火”字的语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火”的隐喻和转喻。

吴汨平[7]35和王东山[8]24对比分析英汉“火”的隐喻和转喻。

一些学者从文学(丁濛[9]28)、哲学(张欲晓[10]45)以及医学(刘惠金、贾春华[11]3158)等方面对火的隐喻进行研究,但对于“火”的造字和组词未有论述。

_吧_的意义_功能再议

_吧_的意义_功能再议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吧”的意义、功能再议周士宏提要 本文重新考察了语气词“吧”的语法意义和话语功能,认为“吧”是信疑(确信与疑问)之间表示“不确定”的情态语气词,可以用在陈述、疑问和祈使句中。

作为话语缓和成分,“吧”的主要功能是削弱句子的肯定性语气。

由此可以统一解释“吧”的各种用法。

关键词 信疑情态;不确定;话语功能零 引言“吧”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常用的语气助词,但它在句子中的语法意义、话语功能是什么,却一直没有定论。

关于语气词“吧”的研究,争论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吧”是否表疑问语气?2.“吧”的语法意义到底是什么?3.与此相关的是“吧”的分合问题,即“吧”到底应该看作一个语气词,还是分立为两个或更多个语气词。

本文认为“吧”是确信与疑问(以下简称为“信疑”)之间表示“不确定”的情态语气词,是一种话语缓和成分(m itigat or),其作用是削弱句子的肯定性语气。

下面我们简述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然后从语料出发,考察“吧”的分布及语法意义,最后尝试从交际策略角度解释“吧”作为话语缓和助词(m itigat or)的使用动因。

一 “吧”的分合从总体上看,以往对“吧”语法意义的概括主要有两派观点:一派观点主张“分”,即根据“吧”在句子中的用法区分意义,用法不同意义也不同。

一派观点主张“合”,认为“吧”是一个语气词,句子的意义是由“吧”和语境、句式等相关因素共同决定的。

1.1主张“分”的观点朱德熙(1982:211)根据“吧”出现的句式环境,将“吧”分成两个:吧1表疑问,吧2表祈使①,例如:(1)今天星期三吧1?(2)你把它吃了吧2!吕叔湘(1999:56-57)将“吧”的分布和意义概括为5种:例(3)用在祈使句末尾,表示命令、请求、催促、建议等;例(4)用在疑问句的末尾,一般有揣测的语气;例(5)用在句中停顿处,用于举例、让步小句,用于交替的假设,有左右为难、犹豫不决的意思;(6)用在“好”、“行”等应答语的后面,表示同意;例(7)用在“动+就+动”的句子的末尾,表示“没关系”、“不要紧”。

语气词“吧”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语气词“吧”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语⽓气词“吧”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摘要:本⽂文总结归纳了语⽓气词“吧”的语⽓气功能,并在对北京语⾔言⼤大学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关于“吧”的偏误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对外汉语教学中“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气词吧对外汉语教学绪论学好⼀一门语⾔言的标准就是要说得地道,因此语⽓气绝对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而语⽓气词是汉语特有的⼀一类词,再加之其意义较抽象,留学⽣生使⽤用语⽓气词时常常出错,所以这要语⽓气词教学须引起对外汉语教师们的⾜足够重视,尽量找到简明易懂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一.语⽓气词“吧”的语⽓气功能语⽓气词“吧”在不同类的句⼦子中的表达语⽓气的功能虽不尽相同,但总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其主要功能就是缓和句⼦子的语⽓气。

1.表疑问语⽓气语⽓气词“吧”可以⽤用在是⾮非疑问句末表疑问,这时说话⼈人往往已经有了肯定的猜测,或者希望对⽅方给予肯定的回答,这也是“吧”和“吗”最⼤大的不同之处,“吗” 也可以⽤用在是⾮非疑问句末表疑问,但⽤用“吗”表疑问时说话⼈人的⼼心⾥里往往没有任何猜测,全凭对⽅方告诉⾃自⼰己答案。

试对⽐比:①今天去的⼈人很多吧?②今天去的⼈人很多吗?第⼀一句说话⼈人的意思是肯定地陈述“今天去的⼈人很多”这个事实;第⼆二句是说话⼈人猜测“今天去的⼈人很多”,⽤用是⾮非疑问句表⽰示⾃自⼰己不太确定,希望对⽅方给⾃自⼰己肯定的答案;第三句话是说话⼈人不知道今天去的⼈人多还是不多,想要对⽅方给⾃自⼰己肯定或否定的答案。

也正因为如此,是⾮非疑问句中的“吧”往往和“可能”“也许”“⼤大概”“⼀一定”“肯定”等副词搭配使⽤用来修饰说话⼈人猜测的确定程度,如:“今天去的⼈人肯定很多吧”;⽽而“吗”则不能和这些副词搭配。

除此之外,表⽰示疑问语⽓气的“吧”和“呢”都可以置于特指疑问句或选择疑问句的末尾,不同的是“吧”表⽰示不满的态度,⽽而“呢”⽤用于表疑问,或商量的语⽓气①,试⽐比较:①你今天去不去吧?②你今天去不去呢?第⼀一句说话⼈人的态度不满,急着催促对⽅方给出最后的答复,⽽而第⼆二句则是单纯地表⽰示疑问。

_吧_的语法意义再探

_吧_的语法意义再探

吧 的语法意义再探*卢英顺提要现有关于 吧 的研究虽有可取之处,但有些现象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通过对现代汉语中含 吧 的语料的分析,本文认为, 吧 不表示疑问语气,其语法意义是 削弱 或者 降低 语气。

其他种种复杂的用法都可以由此得到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吧 语气词语法意义吧 是现代汉语中用得较频繁的一个词,学术界对此讨论得比较多,看法也不尽一致。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吧 是语气词。

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 吧 是不是表示疑问语气?二是它表示什么语法意义?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到底有几个 吧 ?现有的研究虽有可取之处,但有些现象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通过对现代汉语中含 吧 的语料的分析,本文认为, 吧 不表示疑问语气,其语法意义是 削弱 或者 降低 语气。

其他种种复杂的用法都可以由此得到合理的解释。

以前关于 吧 的语法意义的概括与此有相近之处,但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先讨论 吧 的语法意义,然后再讨论它是不是疑问语气词。

一关于 吧 的语法意义1.1对现有说法的反思关于 吧 的语法意义,学术界的看法很不一致。

从数量上来看,有的概括为一种,有的概括为多种;从概括的结果来看,也很不相同。

同是概括为一种的,胡裕树(1995:376)认为, 吧 表示 半信半疑 ;胡明扬(1981)认为, 吧 赋予说话内容以不肯定的口气 ;贺阳(1992)认为, 吧 表示 非确认 语气。

这三者表述不同,意思差不多。

刘月华等(2002: 424)认为, 吧 的作用是 缓和语气 ;徐晶凝(2003)将 吧 的语义表述为 对命题内容作出推量,并要求确认 。

朱德熙(1982:211)把 吧 分为 吧1 和 吧2 。

吧1 是用在是非问句里的 吧 ,是语气词,表示 说话的人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还不能确定,提问是为了让对方证实 。

用于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反复问句之后的 吧 是 吧2 ,朱德熙认为, 这类句子实质上是*非常感谢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笔者很重视这些修改意见,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作了修改。

两个新兴的类后缀——“吧”和“秀”

两个新兴的类后缀——“吧”和“秀”

两个新兴的类后缀——“吧”和“秀”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汉语与其他语言广泛地接触。

一些外来词尤其是英语词汇大量涌入汉语,并且逐渐虚化为词缀。

现代汉语中的词缀,如“子、头、手、化”等,本是现代汉语中的实词,作为构词手段,与其他词结合后意义趋于虚化或变得抽象概括。

而“吧”“秀”作为词缀,却来源于英语,音译词作后缀,这种现象目前在现代汉语里是不太常见的。

一、“吧”和“秀”的来源及融入汉语的过程在英语里,bar最初有杆、棒、栅栏等意思,后来由“栅栏”引申为将酒店服务员与顾客隔开的“柜台”,又引申指休闲娱乐的室内。

当我们的生活中也出现类似的室内活动休闲场所,比如“酒吧”一类的,需要用词汇来概括时,自然就借用英语中已有的bar了。

bar和“吧”发音相似,汉语里就用“吧”来指室内休闲娱乐的地方。

在现代汉语中,“吧”作为语气词和象声词,本来没有构词能力,而音译外来词“吧”(bar)不仅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还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派生出了许多“x/ xx 吧”类的新词。

英语的show,是“展览、表演”之义。

汉语用音近的“秀”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秀” 的本义指植物抽穗开花以及人清秀、优秀,和“展览、表演”等意思没有联系。

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秀”越来越多地替代“展览、表演”,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派生出了许多“x秀”“xx秀”类的新词,它们一出现很快就被人们理解、接受,并反复地使用。

二、“吧”“秀”作为新兴类后缀地位的确立酒吧、餐吧、茶吧、话吧,以及表演秀、模特秀、歌舞秀、车模秀之类的名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逐渐被人们接受和使用。

至于“吧”和“秀”作为类后缀语素意义的确立,就更晚了,所以说它们是新兴的。

“吧”“秀”作为类后缀的理由。

吕叔湘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类语缀”这一术语,“指介于词根和地道的语缀(词缀)之间的语素”。

吕先生认为:“汉语里地道的语缀不很多,……有不少语素差不多可以算是前缀和后缀,然而还是差点儿,只可以称为类前缀和类后缀。

X+吧的语言现象

X+吧的语言现象
其简洁新颖的表达形式充分体现出经济性而能大量存在和流行也离不开类推的影响人们总是趋向于用简洁的信息进行交流和表达语言作为人们表达的一种方式所以一般符合经济简洁的原则
X+吧的语言现气词 2,“吧”的初始语义 3,“吧”的语义扩大 4,“吧”现象产生的原因


三、“吧”语义的扩大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新事物的出 现,为了满足表义功能的需要,人们仿造 “酒吧”而类推出了“网吧”、“茶吧” 等词语。 例如:茶吧、书吧、琴吧、玻璃吧、文化 吧、车吧、咖啡吧、冰吧、果吧、水吧、 迪吧、球吧、音乐吧、彩妆吧、摄影吧、 漫画吧、书画吧、布吧等等 。
B “吧”用在句中,表示假设、不敢肯定的 语气。常对举,有两难意味。 例如:去考吧,没把握;不去吧,又不甘心 走吧,不好;不走吧,也不好。


二、“吧”的初始语义 “吧”最早出现于外来词“酒吧”中。“酒吧” 译自英语的“bar”,指“西餐馆或西式旅馆中 设有售酒柜台的地方”。从译介方式上看, “酒吧”属于音译加意译。
B 语言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
1,语言经济机制、类推机制的作用。

其简洁新颖的表达形式充分体现出经济性,而能大量存在
和流行也离不开类推的影响
2,语言经济简洁的原则。
人们总是趋向于用简洁的信息进行交流和表达,语言作 为人们表达的一种方式,所以一般符合经济简洁的原则。


一、“吧”最常做语气词 A “吧”用在句末,表示商量、推测、请求、命 令、同意等 例句: (1)表示商量:酒凉了,换一换吧! (2)表示推测:这是你的书吧 。 (3)表示请求:咱们走吧。 (4)表示命令:你去吧! (5)用在“好、行、可以”等词后,表示 同意:好吧,我去。

句末标记语“吧”的功能

句末标记语“吧”的功能

句末标记语“吧”的功能作者:苗佳佳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4期摘要:“吧”字在汉语中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它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表达不同的色彩,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许多方面的细节,在这篇论文中,主要从语用学角度的语句功能、语境功能、表露说话人的情绪这几方面进行展开叙述的。

关键词:吧;句末标记语语用学在我国发展历史并不长,但它是一门生机勃勃的独立的新学科。

它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句末标记语“吧”的功能。

在现代汉语字典中吧主要有三种词性,即助词、动词、名词。

而在语用学中“吧”的研究可以从它的语句功能、语境功能、表露某种情绪。

一、语句功能“吧”的语句功能可以视为一种静态思考,在句中表示“将信将疑”或“信大于疑”的语气之外的话语。

“吧”的语用功能在表示肯定语气中,有请求某人做某事的意思,如在句子“我们在一起吧!”,在这个句子中,加上“吧”时,这个句子就含有一种请求的口气,有征求对方意见的感觉。

而当去掉“吧”时就变为“我们在一起!”,语气生硬且让人有种未受尊重的感觉,用这种语气时,常常会让人产生厌恶之感,并且会遭到对方的拒绝。

所以我们在日常交际中会常用到“吧”,这也是很好一种交际手段。

1.婉转功能“吧”的婉转功能是指在话语后加吧,而原话意义并未发生改变,但却有了婉转的效果,这类情况多用在拒绝、否定的话语中,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所以在拒绝或指正他人错误时常用婉转的表达方式,使听话者听到后减少尴尬。

如:“你这话说的不对吧!”,加“吧”时,表示的意思好像是在给别人提意见,但在实际上表达的一个意思是告诉说话人你这种说话方式不好,你应该改变一下说话方式,使话语保留余地,容易使人接受。

去掉时就变为“你这话说的不对”,虽然意思没变,但是却很难被对方接受,甚至会让人觉得说这话的人有些自傲。

2.求同功能“吧”的求同功能是指说话人似乎是征求他人意见,但更多的是想引起对方的共鸣,同意自己的看法、观点或态度。

从“~吧”的流行看社会生活的变化

从“~吧”的流行看社会生活的变化

从“~吧”的流行看社会生活的变化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社会生活的变化可从语言的词汇中折射出来。

从“酒吧”的出现到各种时尚“吧”的流行,多姿多彩的“~吧”系列词语反映了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

标签:酒吧“~吧” 流行社会生活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是人类社会的产物”[1],“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2]。

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早在1964年,美国学者布赖特(W·Bright)就在他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提出了“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理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

”[3]我国学者陈原也说过:“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语言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

”[4]语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词汇同社会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从词汇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到社会生活的奥秘。

语言中的词汇可以说是社会变化的镜子,社会生活的任何变化,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的在词汇中有所反映。

诚如王力先生论述的:“社会要求语言用工作上需要的新的词和新的语来充实它的词汇”,“多数的新词是由新概念产生的”[5]词语对社会生活的变化极为敏感,社会中出现了新事物、新观念,就立刻会有相应的新词语产生,同时为适应社会需要,一些许久不用的词语又有可能启用被重新。

又如陈原先生所说:“凡是社会生活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观念,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新的东西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

不表现出来,那就不能在社会生活中起交际作用。

”[6]改革开放以来,新事物、新概念的大量涌现,随之涌现出一大批表达这些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语。

从“酒吧”的出现到各种时尚“吧”的流行,多姿多彩的“~吧”系列词语就反映了我们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

如今,在繁华的大都市,名目繁多的“~吧”令人目不暇接,酒吧、网吧、书吧等早已深入人心,为人们理解并接受。

转载 吧 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18页文档资料

转载  吧 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18页文档资料

转载吧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原文地址:"吧"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作者:SISU猴哥作者:刘玉梅发表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1).(引用时请最好参看杂志上的原文,这里的图表上传时可能出现变异。

) 摘要:以认知构式语法为视角,以溯因推理的方式探讨"吧"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酒吧"及"吧"族词的形成受到多重构式的压制;"吧X"与"X吧"构式能产性差异与该构式的频率、统计占先及包容度有关;不同构式中的"X"受到的制约因素不同,并在音节、语义、句法属性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吧"族词的高频使用使"吧"具有获得基本范畴词地位的倾向。

关键词:认知构式语法;多重构式压制;"酒吧";"吧"族词;认知机制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22X(2019)01-0000-00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ba"Constru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CxG LIU Yu-mei Abstract:Based on CCxG and abduction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ba"constructions is explored.The study shows that:the generation of"ba"constructions is coerced by poly-constructions;the different productivity of"ba X"and"X ba"constru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frequency,statistic pre-emption and degree of openness;"Xs"in the two constructions have different constraints and different properties in syllable,semantics and syntax;"ba"tends to enter basic level category and be an independent word as aresult of high frequency of"ba constructions".Key words:CCxG;poly-coercion of constructions;"bar";"ba"constructions;cognitive mechanism 0.引言"吧"是现代汉语中一个特殊的具有范畴化功能的语素,并具有独立成词的倾向,其来源可追溯到由英语"bar"翻译来的"酒吧"。

“吧”与“吧”类词族

“吧”与“吧”类词族

“吧”与“吧”类词族
吴毅;马敏;徐靖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年(卷),期】2000(0)2
【摘要】“吧”是指从事某类活动(如:休闲、娱乐、学习等)的特定的场所,通常是一间较小的屋子,如“酒吧”、“网吧’、“书吧”。

吧,英文 bar 的音译,指西餐或西式旅馆中卖酒的地方。

汉语译作“酒吧”,又由套用“酒吧”一词构成“网吧、乐吧、果吧”等新词。

“吧”成为一个有独立意义的名词性语素,出现了较强的构词能力,形成“吧”类词族。

【总页数】1页(P58-58)
【作者】吴毅;马敏;徐靖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3
【相关文献】
1.从指称性“X蜜”词族看“蜜”的类词缀化 [J], 程润峰
2.从"X精"词族看"精"的类词缀化 [J], 吴怡
3.从“X精”词族看“精”的类词缀化 [J], 吴怡
4.简论流行语"狂"族词的类词缀化现象 [J], 陈瑶
5.简论流行语“狂”族词的类词缀化现象 [J], 陈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外汉语教学中“吧”字的句法、功能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吧”字的句法、功能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吧”字的句法、功能研究
夏红娟
【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语气词在表达某种语气意义时,与各种句式的组合不是任意的,是受句法结构规则制约的,只有将语气词用于正确句法结构中,才能正确理解其所要传达的语气功能。

语气词'吧'是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的语气词之一,因此也是留学生们掌握的重点。

本文就从句法分布(句末、句中)和语法功能(表意、表态、表情)两个方面来浅谈一下'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句法位置和语气功能。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夏红娟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5
【相关文献】
1.中文句法建构中的声象与意象--四字格功能研究 [J], 申小龙
2.现代汉语典型助动词“要”字的句法功能研究 [J], 何伟;滑雪;张敬源
3."吧"字句法功能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J], 湛欣
4."的"字短语句法结构和"的"的句法功能研究 [J], 范晓倩
5.《红楼梦》四字格句法功能和审美功能特征研究 [J], 侯羽;赵莹莹;王润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吧组词一年级

吧组词一年级

吧组词一年级1. 什么是组词?组词是将两个或更多汉字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意义或词语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中文语言发展的一部分,也是汉字语言的特点之一。

通过组词,我们可以丰富表达的方式,扩展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吧组词的定义和特点吧组词是一种主要出现在汉字词汇中的组词方式。

吧组词的特点是将汉字“吧”加在其他的汉字前或后,形成一个新的词语。

例如:“水果吧”、“电脑吧”。

吧组词通常用于表示某个场所、某种商品或某种活动等。

吧组词的形式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3. 吧组词在一年级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吧组词作为一种常见的组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一年级的语文教育中。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汉字学习的初级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和记忆汉字。

吧组词正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学习方式。

3.1 吧组词能够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学习吧组词,学生可以学习并掌握更多的汉字,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同学合作,互相拼接汉字,形成各种各样的新词。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词汇应用能力。

3.2 吧组词能够帮助学生记忆汉字吧组词的形式简单明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记忆。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记忆汉字。

例如,“水果吧”中的“水果”,学生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记忆和理解“水果”的意义。

3.3 吧组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吧组词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已学的汉字,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组合。

这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创造。

通过吧组词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4. 一年级吧组词的教学方法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教授吧组词:4.1 游戏化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吧组词的学习。

例如,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字牌,每个字牌上有一个汉字。

学生们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将字牌组合成各种各样的新词。

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用吧字组词基本定义详细解释造句

用吧字组词基本定义详细解释造句

用吧字组词_基本定义_详细解释_造句
推荐文章
用暴字组词_基本定义_详细解释_造句热度:用滴字组词_基本定义_详细解释_造句热度:用除字组词_基本定义_详细解释_造句热度:用臭字组词_基本定义_详细解释_造句热度:用登字组词_基本定义_详细解释_造句热度:
吧字的组词如下:
酒吧、吧台、喀吧、吧娘、吧喳、吧友、吧哒、拧吧、哑吧、好吧、
吧蝇、吧椅、哥吧得、投诉吧、酒吧间、瞎吧吧、坑吧爹、吧主秀、
口吧吧、哈拉吧、哑吧亏、唵吧香、吧儿狗、猪头酒吧、格吧格吧、
啰里吧嗦、湿滴吧嗒、李思欣吧、骨架酒吧、打哑吧缠、网吧影院、
异形酒吧、小气吧啦、虎了吧唧
吧字的基本定义:
①拟声词,用来形容枪声、物体断裂等声音:“吧”的一声,树枝断了。

②某些休闲娱乐场所。

吧字的详细解释:

【象】
像东西爆烈或撞击的声音〖crack〗。

如:吧吧两声枪响

【动】
[方言]∶抽〖烟〗〖drawon(pullat)one'spipe〗
三老爷只顾吧着他的杂拌烟。

——《死水微澜》

【名】
英语bar的译音,小酒馆,又称酒吧
吧字的相关组词造句:
吧嗒——他吧嗒了两下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吧台——他在自己的新居里设置了一个小吧台。

吧女——他是一名吧女,每天很晚才下班回家。

网吧——国家明确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儿童不能进入网吧。

氧吧——山里的花草树木漫山遍野,空气十分新鲜,真是一个天然氧吧。

酒吧——他在酒吧里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03-09;修订日期:2009-11-23基金项目:重庆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构造语法研究0(2008-YY10);四川外语学院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多重压制观的现代汉语新词语研究0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刘玉梅(1972-),女,陕西汉中人,四川外语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和认知词汇学。

/吧0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刘玉梅(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外语学院英语学院,重庆400031)摘 要:本文以认知构式语法为视角,以溯因推理的方式探讨/吧0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

研究表明:酒吧及/吧0族词的形成受到多重构式的压制;/吧X 0与/X 吧0构式能产性差异与该构式的频率、统计先用权及包容度有关;不同构式中的/X 0受到的制约因素不同,并在音节、语义、句法属性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吧0族词的高频使用使/吧0具有获得基本范畴词地位的倾向。

关键词:认知构式语法;构式压制;酒吧;/吧0族词;认知机制中图分类号:H 13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10)01200102060.引言/吧0是现代汉语中一个特殊的具有范畴化功能的语素,并具有独立成词的倾向,其来源可追溯到由英语bar 翻译来的/酒吧0。

近几年,/吧0显出较强的能产性,形成了不少新词语,构成了一个使用频率较高、以/吧X 10/X 2吧0为主的/吧0族词构式,其语义及语法性质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

目前,/吧0族词的研究主要关注/吧0的意义、/吧0的词缀化或词汇化倾向以及影响/吧0族词形成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如范玲,2002;高燕,2000;童盛强、孙晓雯,2005)。

但对/吧0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的探索尚付阙如,也未见基于语料的系统分析。

本文利用/现代汉语新词语库0、5新词语词典6(亢世勇,2003)、因特网等资源建立/吧0族词封闭语料库,拟以认知构式语法(CCxG)¹为视角,以溯因推理(abducti o n )的方式探讨其形成的认知机制。

1./酒吧0形成的认知机制根据CCxG ,构式是约定俗成的形式与意义(或功能)的配对体,一切形义配对的语言单位均可视为构式。

其中,词素、词、复合词以及具体的短语或句子可归为具体构式,而半固定短语以上的形义配对体则视为抽象构式,二者构成一个连续统,其间的差别仅在于复杂程度和抽象程度的不同而已。

(Goldberg,1995;2006;Croft ,2001;M ichaelis ,2004)从构式的范畴和属性看,目前,bar 和/酒吧0均已成为各自语言系统中的具体构式。

那么,/酒吧0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是什么?为什么bar 在汉语中表达为/酒吧0而非/吧0呢?下面以溯因推理方式进行讨论。

首先,/名以物出,词随事来0。

随着新事物、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出现,为表达和思维的需要,人们需借助原有语言知识对这类现象进行概念化、范畴化和语符化,从而产生出新的表达。

这些社会文化语用因素是/酒吧0形成的初始动因。

其次,一个具体表达式或话式(construct)的形成是几个或多个构式整合的结果。

构式作为语言的心理表征形式,通过/原型-引申0(prototype 2extension)、/图式-例示0(sche ma 2i n stance)、/传承0(i n heritance)、/范畴化0等关系形成/层级性构式网络0,以一般知识的组织方式存储于大脑中。

比如,D i d you dri n k t w o beers ?是由4个具体构式(you 、dr i n k 、t w o 、beers 、d i d )、疑问构式、主语-助词倒装构式、VP 构式、NP 构式和复数构式等多个抽象构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除了社会文化语用因素的影响外,/酒吧0表达式的产生也会受到心智中业已存在的构式的压制(coerc i o n)。

1)从跨语言接触的角度来看,/酒吧0的形成#10#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 l of PLA Un i ve rs i ty of F oreign Languages 第33卷 第1期2010年1月受到英语bar 的音律及功能属性的压制。

音译是外来词翻译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在语音临摹动因驱使下产生的。

汉语中/吧0通过语音临摹与bar 的语音对应,其语义照理讲应已包含了/提供酒水服务的场所0的意义/吧0。

但实际上,bar 在汉语中表达为/酒吧0。

那么为什么/吧0没有成为汉语约定俗成的语言单位?为什么需要与其他语素整合才能形成合理的表达?这是因为,汉语对bar 类事物与现象的概念化、范畴化与语符化不仅受到源语的限制,还受到汉民族内在语言知识组织方式的制约,具体说是受到/双音构式0/属种构式0等高频构式的多重压制。

2)汉语/双音构式0的压制/双音构式0是现代汉语构词中使用频率最高、具有原型性效应的词法构式,在构词法中具有绝对先用权(pre 2e mpti o n)。

据王仁强(2008)对5现代汉语词典6(第5版)65815个条目的统计:/最典型的词是双字词,,,双字条目不仅自身成词比例高(99198%),而且在整部词典成词条目总数中所占比例也高(82191%)。

0º该构式的绝对先用权从韵律构词法的角度也得到了证实:双音节音步是汉语最小、最基本的/标准音步0,/具有绝对优先的实现权0,而其他音节音步则是标准音步的/变体0。

(冯胜利,1996:163)从理论上讲,/吧0对应于bar 这个具体构式,但是,具有绝对先用权的/双音构式0压制新表达式使其具有双音节特征,因而需要某个音节填充双音节音步中的空槽(slot),以满足音韵和谐的需求。

3)汉语/属种构式0的压制/属种构式0»是汉语构词的常规语义关系选择,在构词时优先得到提取,压制新表达式的语义特征。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音译词/吧0,对英语bar 的单纯拟音仅具有潜在的范畴化功能,不足以明晰英语中bar 的语义,不具有指称明示性,因而需要一个注明其类义属性区别的概念,而对此概念的选择受到识解的制约:在/吧0的概念框架中,/提供酒水服务0是最凸显的事件或活动,/酒0的概念因此获得认知凸显,可赋予/吧0以区别性意义,明确/吧0的指称义:/提供酒水服务的娱乐场所0。

4)/酒吧0形成的多重压制模型在/属种构式0与/双音构式0的协同下,/注释+音译构式0占先于/音译构式0,压制新表达式的内部语义句法关系,形成/酒吧0这个新表达式。

/酒0作为/吧0概念框架中的凸显成分,修饰并限制/吧0,使其指称义得到明示。

这样既可消除外来词的生疏性,又满足了汉语内在语言组织方式对韵律、语义、句法的要求,达到/准确、经济、易懂0的语用效果。

在高频使用中,/酒吧0逐渐成为一个心理固化构式,并作为约定俗成的语言单位存储在汉语言系统网络中,并影响其他新表达的产生。

上述多重构式压制关系可表示如图1,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压制关系及方向,实线箭头表示/酒吧0固化为具体构式,双向实线箭头表示图式与例示互为理据,双向虚线箭头表示同层构式之间的可能压制。

图1./酒吧0形成的认知机制图解/广义社会文化语用因素0是新表达式产生的初始动因,即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产生了语义表达的需求,在/双音构式0/属种构式0及/注释+音译构式0等多重压制下,/酒吧0得以产生,体现了客观现实经过体验性认知加工逐渐形成语言的过程。

/酒吧0在使用中接受社会性检验,通过高频使用为言语社团所接受,逐渐约定俗成为语言单位,而扮演临时/脚手架0(scaff oldi n g)作用的/注释+音译构式0等图式性构式被拆除。

通过类推机制,/酒吧0被视为/属种构式0与/双音构式0这种具有统计先用权的汉语常规构词法的一个直接、自然的例示,并互为理据(mut u a lly motiva 2ted)。

/酒吧0一旦成为汉语言系统中一个约定俗成的心理固化构式,这个貌似固定、不可拆分的表达式就具有了可拆分性,¼/吧0就有机会从/酒吧0构式中脱离、剥落出来,在音节构式、句法构式和/或语义构式的压制下,与其他字词重组形成新表达,指称新事物、新现象,继而形成高一层次的抽象构式/吧X 0和/X 吧0并存储于心智中。

这体现了语言对认知的反作用。

2./吧X 10与/X 2吧0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211封闭语料库描述本文对/现代汉语新词语库0、5新词语大词典6(亢世勇,2003)、52006汉语新词语6(周荐,2007)、5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6(邹嘉彦、游汝杰,#11# 第1期刘玉梅 /吧0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2007)、5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6(林伦伦,2000)、5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6(2005、2006、2007)进行了穷尽性调查,½共获得13条/吧X10新词语、44条/X2吧0新词语;并在因特网(谷歌、雅虎、新浪网)输入/吧0检索,通过手工排查,获得/吧X10新词语20条、/X2吧0新词语212条,因特网所得条目包含了词典所有的条目,不再重复计算。

从以上语料看,/吧X10与/X2吧0构式中/X0的音节特征、来源与语法性质、/X0与/吧0的句法语义关系及构式能产性有较大的不同。

下文对此做详细分析。

21111/吧X10族词的特征从音节角度看,/X10都是单音节,即便在/吧兄吧弟0这个四音节词的表达中,与/吧0组合的/兄0/弟0仍然是以单音节出现的,而非/吧兄弟0。

从/X10的来源和语法性质看,/X10都是名词的缩略,为名语素,如/凳、街、娘0。

从句法语义关系看,/吧0修饰、限制/X10。

/吧X10整体是名词,具有主语、宾语和定语等语法功能。

从词典对收录的/吧X10族词的释义看,除/吧街、吧站、吧客0中的/吧0不一定是/酒吧0的缩略外,其他9条均为其缩略形式,比如/吧凳、吧椅、吧蝇0。

谷歌网上获得的20条中,除词典兼有的13条外,其余7条中的/吧0既专指/酒吧0,也可泛指/从事某种(娱乐)活动的小型室内场所或空间0。

例如:(1)当你推开门,穿着性感的吧妹妖娆地向你走来时,你真的会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

¾(2)天津路至黎黄陂路为/吧街0休闲区域。

(3)并不是所有吧客都对这一带有学生味的交友方式表示赞同。

从词典收录及因特网获得的语料看,/吧X10构式的能产性不高。

21112/X2吧0族词的特征从音节角度看,/X20为单音节占36179%、双音节占50194%、三音节以上占9191%,/吧0与英文字母组合占2136%。

三音节和四音节中的/X20基本上为名词词组,如/侏儒酒吧、言情小说吧0。

从/X20的来源和性质看,有以下几种情况:1)/X20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缩略,为名语素,占59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