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理解(40题)
片段阅读(50%)
1.审题干
2.读题面(找核心语句)
3.看选项(找标志):正确选项的标志:与题面的核心语句间关系为:1.同义替换2.精简压缩 3.1和2结合.
一、主旨概括(50%):
辨别: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旨在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
找重点(找到题面重点与选项标志匹配)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找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关键)
做题原则:1.找重点 2.对比选项 3.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4.通常为对策(大部分)或核心观点(需要必须等词引导对策指出、说明、显示、表明等词引导观点)
解题技巧: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
递进副句:把握和找对关键词(即重点)
不但…A…,而且…B…。(A为B服务,重点在B)
【多重递进】不但…A…,而且…B…,甚至…C…(重点在C)
【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反面论证发:标志词:否则、如果不、如果没有、不然等为加强正面论点本身并不是重点,为补充说明,重点一般在这些标志词前面。而选项中围绕反面论证的并不是主旨的答案,比如选项中探讨如果不这样的危害或不良反应等都不是答案。
成分紧缩法:应对长难句,找出句中的主、谓、宾。宾语通常为复合结构或小句。
标志词:的——定语(前置:定语在前,即的字后面的是重点)地——状语(前置)得——补语(后置)转折副句:【典型格式】虽然…A…,但是…B…强转折(A为B服务,重点在B)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弱转折
强弱转折同时出现使重点在强转折上。
【关联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但=不料
观点援引法(引用、举例、XXX说过、等):援引目的:为了引出作者观点,援引之后的语句很重要。
援引类型:正向援引(正如)反向援引(一家之言比如:有一种看法,有一种观点,有些人认为,人们以为,传统认为、往往以为,大都以为等带出的的观点都是作者不认同的观点。围绕反面论证的选项不是答案。)
因果复句:【典型格式】因为…A…,所以…B…(A为B服务,重点在B)
【关联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等词后一般带的是结论是重点。
【特殊格式】之所以…A…是因为B(B为A服务,重点在A)出现导致、造成、使得、致使等词时注意结论在该词的后面。
举例论证法:例子的作用是证明前后(观点可能在前可能在后)出现的观点,例子本身并不重要。
例子可以由数据、故事、事例等来充当。
例子的标志词:比如、例如、以…为例、….就是例证等。
围绕例子的选项并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必要条件副句:【典型格式】只有…A…,才…B…(A为必要条件前提、保证、保障、基础,B是可能结果重点在A)
【关联词语】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等词一般接得为对策答案
隐性:才才字前面的语句为对策答案
必要条件用来引导对策,常为文段主题句
并列复句:并存【关联词语】单用:又、同样、同时等,多用于后续分句中。
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A,有的…B。(A、B都为非重点)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
【关联词语】是……,不是……、不是……,而是……、有的……,有的……
表现形式:1、关联词语
2、标点符号:顿号、逗号、分号(句式一致)
3、表达并列内容的分句关系(隐性并列,藏于句中)
注意:并列副句没有重点,主旨应概括全文,不可偏颇。(A、B都不是重点,答案应该选择A+B的形式)
杂糅复句:【关联词语】
➢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甚至
➢ 转折复句:虽然……但是;其实
➢ 因果复句: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 必要条件复句:只有……才
➢ 并列复句:既……又;不是……而是;隐性并列
【承接复句】
【典型格式】(首先)……然后……、……便……、……就……、……于是……等有次序之分,并列副句无次序。行文脉络:一、总——分——总
1.点明观点——阐述观点/举例论证(因为、由于、例如等词引导)——重申观点
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举例论证——解决问题(提出对策)(解决问题才是重点)
二、分——总三、总——分
注意问题:首尾句原则(重点一般在首尾句)总论点才是重点,分论点并不是重点。
辅证法:为了辅助或证明核心观点(围绕辅证的选项不是答案)
类型:列举举例(重点在前或在后)
说明原因(重点在前或在后)
援引观点(重点在后)
反面论证(重点在前)
二、意图推断题(30%)
【辨别标志】
➢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阐明、强调)的是?
➢ 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说明)的是?
➢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
➢ 这段话告诉我们?
➢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推出必须选引申,不能选原文,而得出必选选原文,不能引申)
➢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做题原则】1、把握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即文段的言外之意
2、排除字面含义的选项(即不能选原文直接给出字面的选项,要把握文段意图)
3、社会现实类:呼吁的声音、正面的举措(选项中有呼吁…应……是必要的等词)
4、故事寓言类:寓意深刻的原理
5、注意选项与原文的关联性,不能直接选原文字面直接给出的选项,也不能过度引申脱离原文.
6、排除字面含义、表意肤浅不符合社会主旋律和生活常识的答案。
7、有效利用文体的主体含义(行文脉络+关联词)来推测作者意图。
三、细节判断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