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古代文学史资料整理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Ⅱ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Ⅱ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今后胜任古文的教学与研究打好基础。
The course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velopment ven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to understand the basic theory and law of development,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on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reading,to cultivate better a aesthetic ability and humanistic literacy,to laya better foundation for further teaching and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2.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之关联(1)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以及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
课程教学目标2:使学生具备阅读和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各种文体作品的能力,为今后胜任古诗文教学和古代文学研究打好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
(2)本课程主要支持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毕业要求指标2-2: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有积极的情感和乐观的精神。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元明清 部分)剖析
◆考试题型与范围1、填空:零碎的,如西厢、水浒成书过程等。
(10分)2、名词解释:文学术语,杂剧过程中,一部作品、书名、《红楼梦》中的版本(4*5=20)3、选择:例如《西游记》中八十一难是哪一妖(10分)4、简答:《三国》、《水浒》(2个)加上具体的事例5、论述:《西厢记》情节梳理,重要场景,重要官目,成书前后《红楼梦》内容与人物◆考试复习脉络一、元·第一章概论1、元之社会2、曲之概念3、戏曲溯源4、杂剧体例二、元·第二章关汉卿三、元·第三章西厢记1、故事流变2、剧情梗概3、艺术成就四、元·第四章(略)五、元·第五章元代散曲1、散曲概论2、前期散曲3、后期散曲六、明·第一章三国演义1、成书过程2、基本内容3、人物举要七、明·第二章水浒传1、成书前后2、思想内容3、艺术成就八、明·第三章西游记1、成书前后2、主要内容3、人物形象九、清·第三章红楼梦1、作者版本2、盛时写衰◆填空题准备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2、窦娥三个奇异的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3、《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
4、三言二拍:指的是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
它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凌濛初对“三言”的模仿之作。
◆名词解释准备1、优孟衣冠: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典故《史记·滑稽列装》记载,有一个叫孟德杂戏艺人经常以谈笑旁敲侧击地劝说楚王。
楚相孙叔敖死后,他儿子很穷,孟就穿戴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王,神态与孙叔敖一模一样。
楚王以为是孙叔敖复生,让他做宰相。
孟以孙叔敖的儿子很穷为辞规劝楚王,楚王封赏孙叔敖的儿子。
2、《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作品的典型。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绪论及先秦文学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I)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绪论一.什么是“文学”?(一)“文学”概念的变迁(二)“文学”功能和地位的变迁二.文学史的基本任务(一)“史”的意识和脉络源流:风→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民歌雅(颂)→文人诗(古诗十九首)骚(楚辞)→汉赋→抒情小赋→骈赋作家、作品研究及其文学史坐标古诗十九首曹植、谢灵运(二)文学史的生成与演进及原因、规律1. 外因(外部研究):经济、政治、社会(家族、宗族)、哲学、宗教、考古、地理、文化、艺术(音乐、绘画)“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建安风骨《文心雕龙·明诗》: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2.内因(内部研究)语言:商周古体文言尚书甲骨卜辞青铜铭文春秋新文言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诗教上: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
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
战国始以竹帛代口耳体制:体裁、风格二言、杂言→四言→五言→七言古诗→永明体、宫体→ 律诗乐府、徒诗汉乐府的艺术体制山水诗3.规律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若无新变,无以代雄。
”三.文学史现象古诗十九首东晋玄言诗:王羲之《兰亭诗》: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世说新语.文学》: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
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
’”钟嵘《诗品序》: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最全大纲复习资料完整版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大纲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第二节神话传说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第二节社会政治诗第三节情爱诗第四节史诗及其他第五节《诗经》的文学成就第三章先秦散文第一节历史散文第二节诸子散文第四章屈原和楚辞第一节楚辞的产生第二节屈原及其创作第三节《离骚》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第五节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散文第一节李斯与秦代散文第二节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第三节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第四节东汉散文第二章司马迁与汉代史散文第一节司马迁及其《史记》写作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第三节班固《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第三章汉代辞赋第一节贾谊,枚乘与汉初辞赋第二节司马相如扬雄第三节西汉中后期其他辞赋作家及东汉辞赋的承变第四章汉代诗歌第一节乐府民歌第二节五言诗的起源第三节《古诗十九首》及其他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风骨第一节曹操与曹丕第二节曹植第三节建安七子及蔡琰第二章正始之音第一节时代思潮与正始诗歌第二节阮籍诗第三节嵇康诗第三章两晋诗坛第一节太康诗风第二节左思与刘琨第三节游仙诗与玄言诗第四章杰出诗人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第二节陶渊明的诗歌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第五章南北朝诗歌第一节南朝诗歌第二节北朝诗歌第三节南北朝乐府民歌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赋第一节建安赋作的繁荣第二节两晋赋坛的多样化倾向第三节精致化的南朝骈赋第四节北朝赋与庾信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散文第一节魏晋文章第二节南朝骈文第三节北朝散文第八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小说创作的繁荣第二节志怪小说与《搜神记》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第九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第一节魏《典论•论文》与《文赋》第二节刘勰《文心雕龙》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第三节钟嵘《诗品》及其他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文学第二节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第三节杜审言与沈,宋第四节陈子昂与张若虚等第二章盛唐诗歌第一节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第二节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第三节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第三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第二节李白的乐府歌行第三节李白的绝句第五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第四章杜甫第一节杜甫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杜诗的“诗史”性质及写实手法第三节杜诗的沉郁顿挫和律体成就第四节杜诗的集大成和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大历诗坛第一节韦应物与刘长卿第二节大历十才子第六章中唐诗歌第一节白居易,元稹等人第二节韩愈,孟郊第三节李贺第四节刘禹锡,柳宗元第七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一节李商隐第二节杜牧,许浑第三节贾岛与姚合第四节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第八章唐代散文第一节唐代古文运动第二节韩,柳散文的杰出成就第三节晚唐的讽刺小品文第九章唐传奇与变文,俗讲第一节唐代传奇小说第二节敦煌变文与俗讲第十章唐五代词第一节早期的民间词与文人词第二节温庭筠,韦庄与花间词第三节冯延巳,李煜与南唐词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识记:①《尚书·尧典》、《吕氏春秋·古乐》、《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浙江专升本中国古代文常
先秦文学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主要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先秦历史散文:一、《尚书》:我国第一部散文文献二、以叙事为主的历史散文:郑伯克段于鄢——《左传》本文选自《左传》(散文著作,尤其善于刻画人物,描写战争和外交辞令,如《崤之战》),属于先秦叙事散文,本文记叙了春秋时期,郑国内部为争夺至高无上的君位而进行的一场无情的手足相残的斗争,深刻揭示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并且宣扬了孝道“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文中出现的人物有:郑庄公、公叔段、武姜、公子吕、颖考叔、祭仲文中塑造了一个老谋深算、阴险狡猾、胸有城府、工于心计的郑庄公形象偏心溺爱的姜氏贪得无厌、狂妄愚蠢的公叔段文中“姜氏何厌之有”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姜氏有什么满足的呢本文中详写的是战争成败的原因文中的,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饥失教也;二十四史的“前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又叫《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位核心)《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著作,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总共130 篇,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开创了纪传体文学,司马迁在其《报任少卿书》中说到其写《史记》的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作品是:《山海经》出自其中的神话传说或寓言故事有: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追日三、诸子散文:季氏将伐颛臾——《论语》本文选自是《论语》,属于先秦散文,是孔丘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体裁),书中辑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言为主),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四书:《论语》、《大学》、《中庸》(《礼记》中的两篇)、《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仁和礼中心思想/政治思想:治国以礼,为政以德教学主张:开创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本文的成语有: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开柙出虎、季孙之忧季氏将伐颛臾的目的:进行领土扩张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解释《礼》的文集,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古代文学史(二)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建安七子: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X桢为“七子〞。
竹林七贤: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X伶、王戎与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XXXX、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建安风骨:建安文学基本上继承了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直抒胸臆、言情务尽的传统,但许多诗中又采用了比兴手法,是诗歌形象鲜明又耐人寻味,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因为建安文学有这些特点,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刚健悲凉、清峻通脱的格调,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正始之音:指魏晋玄谈风气。
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
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士风流,盛于雒下。
世称正始之音。
正始之音是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
永明体:魏晋以来,中国音韵学有了新的发展,在南朝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同时对音韵很有研究的学者沈约用四声叠韵的原理来研究诗歌中的音韵配合,指出八种声病必须避免,音韵搭配要合协。
在沈约的倡导下,一些作家将这些诗歌音律和晋宋以来诗歌中的排偶、对仗的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诗体:新体诗,又叫“永明体〞骈文:骈,辆马拉的车,引申为偶,对偶。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文以双句为主,句子叫骈句、俪句,讲究对仗与声律,其中以四、六句相间作为固定的格式,唐中时称为四六文。
骈文是一种诗化的散文,讲求形式之美,助长形式之风流行。
宫体诗:就内容而言,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如:女性;在情调上,清艳,风格柔媚,注重辞藻、对偶与声律。
大小谢:谢灵运、谢眺阴何:阴铿、何逊《昭明文选》:《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教辅资料
自考一本通&密押宝典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目录第一编先秦文学 (3)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 (3)第二章《诗经》 (4)第三章先秦散文 (6)第四章屈原和楚辞 (8)第二编秦汉文学 (11)第一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 (11)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 (13)第三章两汉辞赋 (15)第四章两汉诗歌 (18)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20)第一章建安诗歌 (20)第二章正始诗歌 (22)第三章两晋诗歌 (23)第四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25)第五章南北朝诗歌 (26)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31)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36)第一章南北朝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36)第二章盛唐的诗人们 (38)第三章李白 (41)第四章杜甫 (42)第五章大历诗坛 (44)第六章中唐诗歌 (45)第八章唐代散文 (50)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51)第十章唐五代词 (52)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的歌谣一、初民的歌谣(单)P42:1、《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2、《河图玉版》: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
3、《宋书·符瑞志》: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二、上古歌谣的产生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单)P42:1、《周易·贲卦》六四爻辞: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匪寇,婚媾。
2、《周易·中孚》九二爻辞:鹤鸣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3、《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4、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一、神话(名)P42: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的现实生活;二、神话的特性(简)P42:1、想象或幻想;2、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3、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4、产生于远古时代,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
杭州师范大学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考研必看)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绪论一、古代汉语与汉语史古代汉语属于历史语言,是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汉语历史发展分成四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汉代)、近古汉语(宋代至民国)、现代汉语(民国以来)。
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存在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称为文言,高校学习范围),一是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称为古白话)。
文言两大特点:脱离口语(超方言性);带有人为的仿古性(超越时代)。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性质:古代汉语课既属于基础理论课,又属工具课。
任务:提高学习者语言科学的理论素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基本内容:通论和文选。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和意义1.学习古代汉语史继承历史遗产的需要2.学习古代汉语史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需要3.学习古代汉语史语言学自主创新的需要四、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1.处理好语感和语理的关系2.处理好分解与综合、微观与积累的关系3.处理好古代与现代的关系4.处理好一般与重点的关系5.处理好文选与通论的关系通论第一章汉字形体演变与构形分析第一节汉字形体的演变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可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大类。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的发展变化体现在字形、字音和字义三方面。
汉字的形体是其构形、笔道形态和书写体式三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一、汉字字体的演进汉字的形体演变可划分为两大阶段:(一)古文字阶段:殷商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卜辞、殷墟卜辞,主要指商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具有笔画瘦削、多有方折、刀笔味重的书写风格(别名“契文”),构形方面图画性、异构多、异字同形,行款(字的刻写顺序)不定。
两周金文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古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战国文字(金石竹帛文)——特点:形体歧异多。
为隶变准备条件。
秦代小篆——史大篆汉字构形进一步简明化、系统化;抽象化、线条化、符号化(二)今文字阶段:汉代隶书、楷书隶书,历史上称左书、史书、八分,以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详细课件讲义.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详细笔记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识记:①《尚书。
尧典》、《吕氏春秋。
古乐》、《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尚书。
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
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②《弹歌》、伊耆氏《蜡辞》和《周易。
贲卦》六四爻辞。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周易。
贲卦》: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理解:①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②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神话传说1).神话及其产生识记:神话的性质。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的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认为神话伴随着初民的劳动生活而产生,宗教起源说指实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内容总是反映着劳动生活,初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漫长时期的劳动生活有直接关系,劳动生活是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初民的敬畏和崇拜观念,产生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最初思考,这便是最初的宗教观念。
当他们从崇拜敬畏,变而为企图解释和支配自然力时,神话也就产生了。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吐血整理)复习应考资料(完整版)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的歌谣识记:1、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①《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②《河图玉版》: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
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
③《宋书·符瑞志》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2、《周易·贲卦》六四爻辞、《中孚》九二爻辞、《弹歌》、伊耆氏《蜡辞》①《周易·贲卦》六四爻辞: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筮辞)②《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③《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④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理解:1、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2、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识记:神话的基本特性①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②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③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④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与传说的联系与区别。
①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②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③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④在实际的存在形态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应用:1、我国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①创世神话《三五历纪》:盘古开天辟地;《风俗通》:女娲造人②自然灾害神话《淮南子》: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山海经》大禹治水③战争神话《山海经》:阪泉大战2、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特征①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②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③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3、我国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2022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目录第一章考前知识浏览1.1浙江师范大学招生简章......................1.2浙江师范大学专业目录........................1.3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历年报录比....... 1.4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科目解析......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2.1浙江师范大学专业综合介绍.................2.2浙江师范大学专业就业解析.................2.3浙江师范大学各方向对比分析.......第三章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内部信息传递3.1报考数据分析..............3.2复试信息分析..............3.3导师信息了解........第四章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4.1参考书目分析..........4.2真题分析................4.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第五章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复习计划分享5.1政治英语复习技巧5.2专业课复习全程详细攻略5.3时间管理策略及习题使用第六章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复试6.1复试公共部分的注意事项6.2复试专业课部分的小Tips【学校介绍】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
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
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
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
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现由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19个学院(含独立学院)组成。
浙江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全套考研资料
(注:一共包含名词解释315道,简答题和论述题347道,题库按照考试题型整理,在历年真题中,基本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这些题目可以全部命中。
这份题库是所有同学都梦寐以求的考试题库,对于同学们最后冲刺背诵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料,背完一个打个勾,知道自己每天进步了一点,走上考场一点不胆怯。
)四、硕竹文学复习精编系列四:浙江师范大学精品考研资料之《政治英语海量赠送资料》(电子版发邮箱)
(说明:知名辅导机构的政治英语数学基础班强化班视频和讲义,公共课的最经典的一套资料。
)。
文学考研浙江省全科复习资料整理
文学考研浙江省全科复习资料整理考研是许多同学在大学毕业之后选择的一条进修深造的道路。
而文学考研是其中一个专业的复习重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文学考研,以下是对浙江省全科复习资料的整理。
一、文学概论1. 文学的定义和范围文学是人类通过语言感知、表达和审美的艺术形式。
它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文体。
2. 文学史文学史是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整理和研究,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等各个阶段的文学成就。
3. 文学批评方法与理论文学批评方法与理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的方法和理论体系,包括传统批评、新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
二、古代文学1. 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经、楚辞、论语、庄子等经典作品的研究。
2. 唐宋文学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包括李白、杜甫的诗歌创作,以及白居易、辛弃疾的词作等。
3. 元明清文学元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包括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形态的研究。
三、近现代文学1. 白话文学运动白话文学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白话文的兴起和文学形式的转变,包括鲁迅的代表作品。
2.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提倡科学、民主、新文学的兴起,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方向。
3. 当代文学当代文学包括解放初期文学、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文学成就等,对于理解中国当代社会和思想有重要意义。
四、外国文学1. 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荷马史诗《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等经典作品。
2. 现代英美文学现代英美文学涵盖了20世纪以来英国和美国的文学作品,包括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弗朗兹·卡夫卡的《变形记》等。
3. 俄国文学俄国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
五、文学理论与研究方法1.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强调文本的内在结构和符号体系的研究。
浙师大古代文学史资料整理资料
1.韦柳P282、P354(二)(wanli gei)韦应物和柳宗元的并称,两人人品诗品都多有相似之处。
韦应物吟咏山水田园寂寥低沉,多归隐之思。
诗风冲和淡泊,意境宁静悠远,语言锤炼精工。
代表作有田园诗《观田家》、,山水诗《幽居》等等。
柳宗元诗的最大特色是似淡实浓,清峻简洁,诗歌风格特点与韦应物相似。
代表作有《田家》三首、《别舍弟宗一》等。
苏轼称两者皆为“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薄”。
后世称其“韦柳”。
2.姚贾P368、P363(二)中唐诗人贾岛、姚合的并称,两人皆以苦吟为诗。
贾岛诗构思奇、意境冷、遣词硬、用韵险、句法新,形成了奇险瘦硬的风格,造语费力,以苦吟著称。
代表作有《朝饥》、《暮过山村》等。
姚合也以苦吟为诗。
他写景状物,合时切地,刻画精工,类似贾岛但比贾岛更平淡,多抒闲适自放之情,较少苦涩酸僻之感。
代表作有《武功县中作》三十首等。
与贾岛并称“姚贾”。
他们的诗歌对晚唐五代以及唐后诗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皮陆P405、P407(二)晚唐作家皮日休、陆龟蒙的并称。
皮日休、陆龟蒙散文中有些忧时愤世的小品文和咏史吊古的诗歌,愤世嫉俗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但陆文较少像皮日休那样坐而论道的长篇大论,而有取材新、状物细、剖析论述、引类取譬,深刻精醒的特点。
他们的诗歌除了直陈时弊外,还吟咏隐逸。
二人多有唱和,称“皮陆”。
代表作有皮日休《七爱诗》、小品文《鹿门隐书》,陆龟蒙诗歌《白莲》、散文《野庙碑》等。
4.温韦P467、P472(二)温庭筠与韦庄的并称,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也是《花间集》中成就最高的两位诗人。
他们是个内容大致相同,仍以男欢女爱,离愁别恨为主。
但是温词秾艳,意象绵密;韦词清丽、意象疏朗,善于用清丽疏淡的意境表达深沉浓郁曲折的情感。
分别代表《花间集》中两种不同的风格。
代表作有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更漏子》六首等,韦庄《菩萨蛮》五首、《喜迁莺》等。
5.花间词P476(二)晚唐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编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敻、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尹鹗、阎选、毛熙震和李珣等十八家词人的词五百首为《花间集》,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韦柳P282、P354(二)(wanli gei)韦应物和柳宗元的并称,两人人品诗品都多有相似之处。
韦应物吟咏山水田园寂寥低沉,多归隐之思。
诗风冲和淡泊,意境宁静悠远,语言锤炼精工。
代表作有田园诗《观田家》、,山水诗《幽居》等等。
柳宗元诗的最大特色是似淡实浓,清峻简洁,诗歌风格特点与韦应物相似。
代表作有《田家》三首、《别舍弟宗一》等。
苏轼称两者皆为“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薄”。
后世称其“韦柳”。
2.姚贾P368、P363(二)中唐诗人贾岛、姚合的并称,两人皆以苦吟为诗。
贾岛诗构思奇、意境冷、遣词硬、用韵险、句法新,形成了奇险瘦硬的风格,造语费力,以苦吟著称。
代表作有《朝饥》、《暮过山村》等。
姚合也以苦吟为诗。
他写景状物,合时切地,刻画精工,类似贾岛但比贾岛更平淡,多抒闲适自放之情,较少苦涩酸僻之感。
代表作有《武功县中作》三十首等。
与贾岛并称“姚贾”。
他们的诗歌对晚唐五代以及唐后诗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皮陆P405、P407(二)晚唐作家皮日休、陆龟蒙的并称。
皮日休、陆龟蒙散文中有些忧时愤世的小品文和咏史吊古的诗歌,愤世嫉俗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但陆文较少像皮日休那样坐而论道的长篇大论,而有取材新、状物细、剖析论述、引类取譬,深刻精醒的特点。
他们的诗歌除了直陈时弊外,还吟咏隐逸。
二人多有唱和,称“皮陆”。
代表作有皮日休《七爱诗》、小品文《鹿门隐书》,陆龟蒙诗歌《白莲》、散文《野庙碑》等。
4.温韦P467、P472(二)温庭筠与韦庄的并称,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也是《花间集》中成就最高的两位诗人。
他们是个内容大致相同,仍以男欢女爱,离愁别恨为主。
但是温词秾艳,意象绵密;韦词清丽、意象疏朗,善于用清丽疏淡的意境表达深沉浓郁曲折的情感。
分别代表《花间集》中两种不同的风格。
代表作有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更漏子》六首等,韦庄《菩萨蛮》五首、《喜迁莺》等。
5.花间词P476(二)晚唐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编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敻、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尹鹗、阎选、毛熙震和李珣等十八家词人的词五百首为《花间集》,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
十八名作者,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均为西蜀词人。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前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
风格以剪红刻翠,香软秾艳为主,尊温庭筠为鼻祖,史称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诗人大致可分两类,一类宗温词,风格秾艳,如牛峤、欧阳炯、和凝等;一类近韦词,风格疏淡清丽,如牛希济、孙光宪、李珣等。
也有少数介于两者之间。
其中温庭筠和韦庄最为突出。
代表作有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等。
6.郊寒岛瘦(苏轼:元轻白俗,郊寒岛瘦)P361、P363(二)中唐诗人孟郊、贾岛二人的并称。
二人诗多愁苦凄清之境,且诗风孤郁悲凉,凄寒局促,尚苦吟。
苏轼《祭柳子玉文》用“郊寒岛瘦”概括二人的风格。
孟郊长五古,崇尚古雅,颇有风骨;贾岛专工五律,状景抒情,幽细精致。
岛诗清幽平淡,郊诗苦涩激愤。
孟诗题材宽于贾诗,感情也较激愤。
贾岛凄幽苦冷的诗风与孟郊一脉相承,苦吟的创作态度,摄影造境的审美趋尚,也都受孟郊影响,世称“郊寒岛瘦”。
代表作有孟郊的《怀秋》十五首、《伤春》等,贾岛的《暮过山村》、《哭孟郊》等。
7.宋初三体P43(三)白体、晚唐体、西昆体。
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沿袭唐风,尚未形成宋诗的独特面貌。
白体主要是模仿白居易的诗歌,诗风平易浅俗,代表作家王禹偁等。
晚唐体宗法姚合贾岛,风格纤细,没有阔大,破碎小巧,代表作家魏野、九僧,林逋等。
西昆体效法李商隐,但失之偏颇,以才学为诗,多在辞藻华丽,对偶精工,讲究用典,音节铿锵上下功夫,显得雕彩太甚,浮艳过度,缺乏自然态度和内在气格,对宋诗影响最深。
代表作家是杨亿、刘筠、钱惟演。
8.江西诗派P149(三)两宋之交的诗坛出现了效法黄庭坚的“江西诗派”,亦称“西江诗派”。
南宋初,吕本中作《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五人列为江西诗派。
他们并非都是江西人,只是他们都师法江西黄庭坚,故称“江西诗派”。
产生期代表人物是黄庭坚、陈师道。
扩展期代表人物是吕本中、曾幾、陈与义等。
余波期影响到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
以吕本中、曾幾、陈与义等人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文学主张与黄庭坚的旨趣有相似之处,都讲工力,重淹博,但他们更强调循规矩而多变化,倡活法而主悟入,重锤炼而归于自然。
主张广泛师法前人的基础上更注重表现内心的体会。
创作上倡导学杜,除陈与义成就较高外,大都也仅在外部形式的瘦硬通神上,而没有老杜雄浑沉郁的气韵精神。
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9.江湖诗派P259(三)南宋后期,“江湖诗派”诗人多以反江西诗派的姿态出现,学习晚唐诗风,他们语言都较为平实,气魄较小,少用典故,喜作律诗。
是受永嘉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
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或乡愿之人。
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
代表诗人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10.永嘉四灵P260(三)指浙江永嘉四位名、字或号中都带有一“灵”字的四位诗人,分别是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
四灵论诗、作诗都反江西而尊晚唐,尤以贾岛姚合为宗。
他们讲究苦吟注重格律,喜用白描,不用典,追求野逸清瘦、冰清玉洁、玲珑幽渺的境界。
内容上对现实问题较为冷漠,多以抒发个人感受、吟咏田园、流连光景为主要内容,贫弱而幽微。
立志太卑,间架太窄,取法太拘,使其诗风更为脆弱破碎。
作品有翁卷《野望》、徐玑《夏日怀友》等。
11.诚斋体P171(三)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后人称为“诚斋体”。
“诚斋体”以“活”字为中心,杨万里在创作上纯以活法取胜,且以轻灵小巧的绝句最能体现,因此,杨万里以绝句成就最高。
诚斋体的活法体现在:一是细腻小巧,机智敏锐,善于捕捉瞬间的景物、动作、心情、感受,于他人忽略或难见处提炼诗情,且能使之富有情趣;二是想象奇特,立意新巧;三是层次曲折,深婉多致,变化无穷;四是善于调侃谐谑,使作品充满幽默风趣,又体现一定的理趣;五是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通俗、口语化,以自然美取胜。
但缺陷在取材过于细碎,诗料过于狭小,表达起来或不能不太尽太露,或不能不浅率无味。
代表作有《小池》、《夏日绝句》等。
12.易安体P159(三)李清照,是两宋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被称为“婉约正宗”。
她在词的艺术上自成一家,被后人誉为“易安体”,因她号易安而得名。
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首先,善于将个性化的抒情和完美的意境结合在一起;其次,善于将清新朴素与精美雅洁的风格结合在一起。
有《漱玉词》传世。
代表作有《如梦令》、《武陵春》、《声声慢》等等。
13.大历十才子P284(二)所谓大历十才子,是指代宗大历年间活跃于诗坛的十位诗人及其所代表的诗歌流派。
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他们的诗歌艺术向深细工巧出着力,精于选料,善于言情;风格淡远、意境清幽。
受王、孟影响明显。
但是诗工巧有余,浑厚不足;重于研字炼句,疏于炼意谋篇。
诗歌以羁旅、赠别和山水景物诗为主,且最能代表他们艺术风格,另外,也有一些边塞诗。
代表作有卢纶的《晚次鄂州》、司空曙的《江村即事》等。
14.《沧浪诗话》(南宋严羽)P281(三)严羽的《沧浪诗话》代表了宋诗话的最高水平。
《沧浪诗话》中心观点十分明确,理论性、系统性、针对性都很强,而且善于以禅论诗,别开蹊径。
在结构与行文上也一反只言片语的札记笔法,注意在重点问题上详尽深入地加以论述,在保有生动活泼的可读性基础上,又增加了严肃、系统的学术性。
《沧浪诗话》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诗证”五部分。
其最有见地者有两方面。
首先,能明确而自觉地从美学的角度论述诗歌的本质特征。
其次,在“妙语”说的基础上,该书对诗歌的体制、流别、风格、法则也作了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和论述。
《沧浪诗话》对后世影响甚深,“妙语”说的提出,直接引发了后代“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等,对探讨诗的美学本质有首创之功。
15.宋诗的特点:《沧浪诗话》:“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
”16.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背诵)选注P347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意象叠加,表面上为写景,实际表现政途坎坷。
“江流曲似九回肠”比喻政途坎坷。
【诗文解释】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赏析】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
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
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
元和十年,诗人初到柳州,夏日登楼怀友,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慨叹世路艰难,人事变迁,故诗中情感多悲凉哀怨。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
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
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
“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
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
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
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
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
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
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又云:世俗之所服。
”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
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
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
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