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读书笔记
第一章史前中国气候变化65Ma BP以来,气候持续变冷,称为新生代气候衰落。
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地球轨道参数变化驱动。
地球气候呈现出寒冷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两种基本状态交替变化。
冰盖大规模扩展是最盛期全球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
全新世全球气候变化,全新世始于11.5ka BP。
最突出的标志是寒冷的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气温大幅度上升。
8.2ka BP前为早期,之间为中期,称为全新世大暖期,之后是4.3ka BP以后为后期,开始降温。
季风气候是在新生代气候衰落背景下在中国气候系统中出现的最大的事件。
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空间格局。
导致中国现代气候分布不仅有了一般意义上纬向分布特征,又具有显著的东西干湿分布的区域性特点,并具有显著的季节性。
中世纪以来,疾风环境和内陆型干旱环境的产生和发展相互关联,影响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夏季风系统开始出现,西北地区逐步沦为干旱区。
青藏高原隆起使得中国第四纪气候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
中国第四纪气候冰期与间冰期气候旋回主要表现形式是冷干-暖湿周期性震荡,冷暖波动幅度超过10℃。
全新世中国气候变化分为早期增暖、中期温暖和晚期转冷三个基本阶段。
在气候千年震荡的背景下,全新世中国曾出现多个持续时间不同的寒冷时段或事件。
全新世大暖期,中国降水量较今普遍偏多。
故大暖期盛期是中国原始农业文化最发达的石砌。
夏商周:大暖期后及其延伸夏商周是由全新世大暖期最后1000年及其结束后的近千年构成,因而可看成是大暖期后一阶段亚稳定暖湿期及其延续。
4.2~4.0 ka BP气候事件中国发生了一次显著降温事件。
(世界这一时期也发生降温事件,称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降温,是历史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一次小冰期),标志着世界许多地区气候最适宜期的结束和后全新世的开始或现代气候的形成。
此阶段,西北显著干旱,东南降水增加。
夏到商早期,气候相对温暖。
大部分时间中国温度比今高2℃左右。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摘要: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将二者结合观察,发现气候温暖有利于社会安定,王朝兴盛,反之,便会引起战争,甚至威胁到王朝的统治。
本文从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两方面论述气候变迁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迁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引言自古至今,许多历史学者在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王朝兴衰,朝代更替等问题都会考虑到封建统治者的治国手段,统治的经济基础,被统治阶级的生活等方面,而且,在分析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和背景的时候,都会采取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三步分析法。
至于地理环境这一因素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往往会被人忽略。
张全明先生认为,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人”本身的因素,其二是地理环境的因素。
笔者并非“环境决定论”的信奉者,但纵观中国历史,我认为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当然,这影响不是绝对的,就如张全明先生说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联系实在复杂,当然,这结论放在中国也是适用的。
在诸多地理环境因素中,我想重点讨论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古人讲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是取胜的关键。
考虑到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农业的发展程度对整个社会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而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农业很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天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意义甚大。
本文将试图通过探究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两方面的影响,探索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
1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概述气候是一个范围很大的概念,包括了气温,降水和风等因素,由于我国降水地域差异较时空差异明显,不易分析,因此,本文把气温作为气候变迁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冬季的温度。
至于对中国历史气候的气候变迁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已有许多学者为之贡献一己之力,当然,提到前后变迁,不得不参考竺可桢先生所写的丰碑之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学术论文:浅论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朝代兴衰
学术论文:浅论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朝代兴衰学术论文:浅论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朝代兴衰学术论文:浅论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朝代兴衰:2013-5-19 20:33:57浅论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朝代兴衰【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朝代兴衰之间的联系。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朝代,分析兴盛与衰亡各自对应的气候特征。
进而由农民起义和游牧民族南进这两个历史上频频发生的事件入手,阐述气候间接影响朝代命运的方式。
接着探寻对朝代兴衰作用较大的气候因素,发掘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影响朝代兴衰的整体规律。
【关键词】气候变迁朝代兴衰中国历史时期纵观中国历史,从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起步一直到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为止,演绎着浩浩荡荡的朝代变迁历程。
正如《历史朝代歌》中所唱:“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寥寥四十二字之间就囊括了兴衰演变的完整历史,一个个朝代在历史夜幕上升起后又坠落。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重复着相同的命运,循环更替,历朝历代的兴衰历程引人关注。
为了解析朝代兴衰规律,寻找浮沉命运背后的推动力量,我借着期末论文的契机尝试通过这学期所学的历史地理的一般分析方法,以历史气候地理为切入点,探索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朝代兴衰之间的联系。
1 朝代兴衰与气候原因历史车轮浩浩荡荡,王朝兴衰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进程。
按照惯性思维,人们往往通过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视角来解读朝代更替。
为了洞悉王朝兴衰之谜,诞生了许多试图解释这种历史轮回的理论。
譬如有西方学者用朝代循环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社会演化、经济兴衰等历史现象,即所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
但是循环论把这些因素完全归结为社会演化和管理失误的结果,却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历史会反复重演。
再如“黄宗羲定律”就试图从农民税赋方面阐述这种现象:历朝的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农民种粮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中间受商人的一层剥削;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
气候变化对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人口迁移的影响研究——以115°E为例
1秦 汉 以来 中 国”5 。E的气 候 变化 与疆 界变 化 分析
1 1秦 汉以来 中国 1 5 . 1 。E 的气 候变 化情 况 根 据竺 可 桢 的 《 国近五 千 年 来气 候 变迁 的 初步 研 究 》 中 ” 、王 育 民等  ̄ 0 0年来 气候变 化 》 、郑 景云 等 《 20 】 中国过 去 2 0 0 0年气 候变 化 的评估 》 ]
根 据 《 国历 史地 图集 》上 各游 牧 民族 政 权 南部 边 界 资料 , 到 中 国 中 得 15 各 历史 时期游牧 民族 南部疆 界图 。 1 。E 秦汉 到 明清时期 疆界经 历 了五次 大 的变化 。1 ()秦汉 时期, 游牧 民族 和农耕 政权两 个世 界的界 线基本 上维 持在长 城 一带 。 秦与 匈奴的 分界线 位于 4 . 。N 西 汉与秦 相 同。2 16 , ()魏 晋南 北朝 时, 前 秦疆域 南界推 进到 3 。 1 N 到南 北朝后 期, 2 8 。 北齐 政权 的 南界 甚至扩 展 3 O
1 秦汉历代 1 5 2 1 。E游牧 民族疆界 变化
参 考 文 献
[ ]李文雄 . i 中国古代人 口迁移与 现代人 口流 动 [] 武汉 大学学报, 9 8 J. 19,
4: 2 2 . l — 1
[ ]彼特 生. 口[ . 京 : 学 出版社 , 0 4 2 — 2 2 人 姗 北 科 2 0. 93 .
期 气候复 暖, 界再 次北 移至 4 。N 3 5 。从五代 到宋 , 边 4 ~4 . 。N 气温 总体 呈下 降趋 势, 界再 次南移 至 3 . 4 ~ 3 . 。N 边 9 2 。N 2 3 。而 元 明清 时期 , 元清两 代, 游
牧人 建立 的政权 的疆 界达 到 了中国大 陆边 界 的最 南部 分 ( 2 5 ) 2 . 。N 。而在 明 朝 时, 位于寒冷 时 期然 农耕 文 明的疆域 也很 靠北, 由于传统 社会生产 力发 展 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自然环境变化与游牧民族的迁徙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自然环境变化与游牧民族的迁徙作者:王雷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20期摘要: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对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国后内蒙古地区历年因雪灾、旱灾造成大量牲畜死亡的数据表明,自然灾害对牧区经济生产的破坏巨大,对比在防灾手段匮乏、社会制度落后的古代,若自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并引发巨大自然灾害破坏了游牧经济的自然物质基础,将会导致整个游牧经济的破产和毁灭,以致生活于此的人们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只能迁徙离开。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是包括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共同促成的结果,其中自然环境变迁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自然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社会生产物质基础民族迁徙【中图分类号】I2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20-0057-2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迁的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北方游牧民族相继建立后汉、后赵、前秦、北魏等地方政权,在黄河流域形成了一种胡汉杂居的局面,客观上为各民族大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
各民族的杂居混居,使得包括汉族在内的多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等方面相互影响和渗透,逐渐融为一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其后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动因有许多解释,其中之一便是草原游牧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使得生活于此的游牧民族难以维持其生存与发展而不得不迁徙离开。
大自然在人类进入工业化以前,基本上是遵循其自身规律的演化而变化,深刻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社会活动。
大自然的变化势必引发人类族群对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这种变化往往迫使人类族群的社会活动主动、被动的分化、变形,导致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发生改变,而当自然环境发生巨大的灾难性变化以致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就只能迁徙离开,亦就是说人类族群迁徙的原动力归根结底是希望生存并更好的生存下去。
气候冷暖变迁关乎历史朝代兴衰
气候冷暖变迁关乎历史朝代兴衰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过去两千多年的气候冷暖变迁,与我国历史上一些朝代的兴衰更迭存在对应关系,大多数朝代的垮塌都是发生在气候变冷的低温区间。
这一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学技术部等共同资助,相关论文已刊登在我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科学》杂志上。
据研究负责人、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禹介绍,科研人员通过研究青藏高原上的中国特有树种“祁连圆柏”现生树的年轮,并与唐朝古墓里出土的“祁连圆柏”的年轮相衔接,以树木年轮宽度作为温度变化的代用指标,成功构建了从公元前484年至公元2000年、共2485年来可以代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温度变化曲线。
这也是亚洲目前最长的树轮重建温度序列。
通过分析这条树轮重建的温度曲线图,科研人员发现,我国历史上的朝代垮塌几乎都与曲线图上的低温区间相对应,秦朝、三国、唐朝、宋朝(北宋和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的灭亡年代,都是处于过去2485年来平均温度以下或极其寒冷的时期。
例如,历史文献研究表明,公元1—6世纪(贯穿我国东汉、三国、魏和晋朝),我国气候相对较冷。
在温度曲线图上,这一时期的温度大部分都处于过去2485年来的平均温度值(2.07摄氏度)以下。
由于气候寒冷,晋朝时期的草场、牧地已延伸到黄河以南区域,农业用地也在往南退缩,整个中国西北部处于干冷气候中。
其中公元348年至366年间达到了过去2485年间寒冷的顶点,年平均温度仅为1.62摄氏度。
在这条温度曲线图上,虽然汉朝和东晋的灭亡相对于其之前的低温区域有一些滞后,但在朝代灭亡之前战乱早已经开始。
例如晋朝灭亡于公元420年,但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在公元386年就已经开始,而这一年正接近于温度曲线中的温度最低点。
树轮重建的温度曲线图还显示,唐朝灭亡的公元907年,相对于其之前和之后的温暖期来说,也是一个低温期。
公元1271年至1296年是一段寒冷时期,26年平均气温为1.82摄氏度,这一寒冷区域正对应着我国宋朝灭亡和元朝建立。
气候变化对我国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国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影响摘要:我国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影响其迁移发生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而气候变化的作用过去一直被大多数研究者所忽视。
本文的讨论表明历史上的一些人口迁移时期,尤其是中亚和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时期,往往也是我国北方气候偏干,早灾、尘暴和冬季雷暴出现频繁,湖泊退缩,土地沙漠化强烈和黄河决溢频率减小的时期。
湖泊面积变化的能量平衡计算表明,干早、半干旱地区这时的降水量较先前的湿润期减少了35~40%以上。
这种强烈的变化导致了畜牧业的严重减产,使其产量不能维持湿润期已增长起来的人口的需求而发生了人口的向外流动,并多次导致了全国性人口大迁移。
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也直接影响了汉族内部的人口迁移。
关键词:人口迁移气候变化历史时期我国历史时期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原因错综复杂,既与暴政统治、民族压迫、国家动乱、连年战争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与气候波动、环境变迁、自然灾害频繁互为因果。
本文则通过对历史人口大规模迁移时期气候变化分析,探讨气候波动、环境变迁、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对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影响。
一、历史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汉唐以前,我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气候温和的北方,黄河中下游长期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例如,北宋以前的盛世王朝的京都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秦汉之际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是渭河平原。
以后,因天灾人祸,战乱频繁,导致人口多次大规模迁移,而人口的主要流向自北而南,以致南宋时我国南方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历史人口大规模迁移有以下几个突出时期:1. 公元前九世纪,周族自陇东高原东进中原,取代殷商,建立西周。
2. 公元前八世纪犬戎东下渭河平原,灭西周,使平王东迁洛阳。
3. 公元前三世纪,秦人东出函谷,荡平六国,建立了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一秦朝。
为防东胡、匈奴南下,秦始皇联燕、赵、秦战国长城,建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
4. 公元初王莽篡汉,赤眉、绿林起义,黄河流域人口大量南迁长江流域。
气候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明史以前的古人类还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生存和发展基本依赖生态系统提供的生物源,而生物源的扩展和退缩受制于气候的变化。
即使人类到了新石器时代(文明史的前夕),有了农业,这种依赖也没有多大变化,大部分生活资料直接取之于自然界;狩猎和采集仍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总之,文明史以前的人类受生态学规律的控制。
中原古代文化的起源及发展与古代气候的变迁息息相关。
2、气候变迁与中国封建王朝的盛衰中国古代气候的变迁与封建王朝的盛衰息息相关。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出现过许多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治世局面在历史上都是以风调雨顺、万物蕃育、经济繁荣、国泰民安而著称的。
而它们都是农业社会的政权,气候环境的优劣便成为王朝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由于相对温暖湿润,草原生态环境良好,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压力相对较小,中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具备一个较好的外部条件。
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农业地区也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使中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具备了一个较为优越的外部条件。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基础.3、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演变气候的变迁还影响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王会昌先生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1)偏居塞外;(2)割占黄河流域;(3)游牧民族政权与农业王朝长期分庭抗礼;(4)入主中原。
4、气候变迁还成为影响中国古代人口分布格局和迁徙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秦汉之际的移民与人口流动方向就与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西汉末年起的气候连续转寒使得边境地区的农耕民族不得不大规模内迁。
5、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上战乱的关系。
东汉三国处于历史上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阶段。
东汉恒、灵以后,随着气象灾害等各种生态突变现象的频繁发生,瘟疫流行,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给本就盛行徽纬迷信的东汉社会带来日益严重的心理恐慌。
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提要论述了2000年来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气候温暖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气候寒冷时期,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二者对峙,甚至建立了“牧者王朝”。
; 关键词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气候变化南迁; 纵观中国,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王朝之间,由于、和文化冲突而伴随着军事征讨,形成波涛滚滚的历史大潮,越长城,席卷中原,激荡江淮,波及全国,秦汉偏居塞外的北方游牧民族到汉魏六朝之际开始割占中原,至两宋时代一统黄河流域,蒙元帝国和大清王室先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牧者王朝”。
在历史大潮的间歇期,游牧人遁居塞外,黄河―长江流域无风尘之警,天下太平。
以汉唐为代表的中原农业王朝国势鼎盛,“偃武修文”,登上了世界封建文化的顶峰。
历代王朝治乱相间、盛衰更迭,周期循环,游牧人步步南迁、冲击华夏神州。
本文试图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角度,探讨上述。
; 1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历史过程; 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1)]提供的历代行政区划沿革情况,系统了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南迁过程中所建立的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N)变化(表1),游牧民族的南下过程大致可划分4个阶段毕业论文; 表1历代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变化; Table 1 latitudinal variations of the southern boundaries of the state power for nomadic nationalities through the ages.; (附图)注:(1)以115°00?E经线上的纬度变化为准;(2)元、清二朝只取中国大陆纬度; 1.1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偏居塞外; 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处于奴隶阶段,它的南方屹立着封建农业文明大国。
北方游牧民族时时侵扰秦汉王朝北疆,秦将蒙恬和汉将卫青、霍去病等驰骋大漠,追歼犯境铁骑。
第一章 历史时期气候
三、黄河文明产生的气候机理
研究表明相对适中的气候、土壤、地貌条件 是文明产生的自然条件。在距今5000至4000 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比现在高 2度,降雨量高于现在,导致气候温暖湿润, 土壤、植被都有利于石器农具耕作农业的发展, 人口增长,城市形成,经济活动的频繁导致人 们交流的需要产生了灿烂的黄河文明。如偃师 二里头文化。
历史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 (另外一种表述):
1、冷暖交替:冰期、间冰期,五千年来四个 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2、温暖期变化趋势:短与弱 3、寒冷期的变化趋势:长与强 4、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特征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全新世大暖期 南宋寒冷期 明清宇宙期 二、简答 近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是什么?
(四)仪器观测时期:1900年以来的气候 波动时期 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仪器观测时期。1911 年,中国政府建立正规的气象站,从此进 入了仪器观察时期。
20世纪以来,我国的气候属于历史时期由 1400年开始的第四个寒冷时期。进入20世纪 后,我国的气候变化,大致以40年代为界,划 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 的40年代,是世界性的气候增暖时期,在我国 为近600年来第四个寒冷期的第三暖期。 此后,我国就进入了气温总的趋势是下降的时 期,也是我国近600年来第四个寒冷时期的第 四冷期。
1、第一冷期 这次冷期从明成化六年(1470)起,到正德 十五年(1520)止,大约持续了50年左右的 时间。 2、第二冷期 从明泰昌元年(1620),至清康熙五十九年 (1720)止,约100年之久。 3、第三冷期 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十六年(1840——1890) 止的50年间,为第三冷期。
第一章历史时期气候
第一章历史自然地理第一节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历史时期气候的总体特征:冷暖交替。
中国近万年的气温波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距今8000~5000年的全新世界大暖期。
5000年前到3000年前,气温相对下降,但仍然比较温暖。
竺可桢是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研究的开创者,他利用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中丰富的气候和物候的记载,提出了我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化的趋势。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考古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期(二)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的寒暖交错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从公元前1100年到前850年的西周时期,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
(2)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的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二年温暖期。
(3)从公元初年到600年的东汉、三国至六朝时代,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二个寒冷期。
(4)从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至北宋初期,为我国第三个温暖期。
(5)从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三个寒冷期。
(6)从1200年到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四个温暖期。
(三)方志时期:从1400年——1900年的寒冷时期在公元15世纪到19世纪的500年中,是我国近5000年来的第四个寒冷期。
一般认为这500年中还经历了3次寒冷的峰期。
1、第一冷期这次冷期从明成化六年(1470)起,到正德十五年(1520)止,大约持续了50年左右的时间。
2、第二冷期从明泰昌元年(1620),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止,约100年之久。
3、第三冷期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十六年(1840——1890)止的50年间,为第三冷期。
(四)仪器观测时期: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仪器观测时期。
1911年,中国政府建立正规的气象站,从此进入了仪器观察时期。
20世纪以来,我国的气候属于历史时期由1400年开始的第四个寒冷时期。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发展史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发展史一、引言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夏朝时期。
北方游牧民族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北方游牧民族的起源、演变和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北方游牧民族的起源北方游牧民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草原文明。
他们主要居住在中国北方的草原地带,依靠放牧和狩猎为生。
最早的北方游牧民族是以猎人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以牧民为主。
他们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区。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演变1. 部落联盟时期公元前2000年左右,北方游牧民族逐渐形成了以部落为基础的联盟体系。
不同的部落之间通过婚姻、贸易和联盟等方式建立了联系。
这一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以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同时也开始发展农业。
2. 部落国家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北方游牧民族逐渐形成了一些较大规模的部落国家。
这些部落国家通过不断扩张和征服其他部落,形成了强大的势力。
同时,他们也开始与中原文明进行交流和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草原文化。
3. 游牧帝国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4世纪,北方游牧民族达到了鼎盛时期。
匈奴、鲜卑、突厥等游牧帝国相继崛起。
这些游牧帝国通过征服和统一其他部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四、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国的影响1. 文化交流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明进行了长期的交流和融合。
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汉族的社会制度、服饰、音乐、戏剧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汉族文化也对游牧民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发展。
2. 军事征服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对中原进行征服和侵略。
他们以其出色的骑射技术和灵活的战术,给中原王朝带来了巨大威胁。
同时,游牧民族的征服也促使中原王朝进行军事改革和国防建设。
3. 经济贸易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进行了频繁的经济贸易往来。
游牧民族通过马匹、牛羊等农产品的贸易,与中原地区进行了深入的合作。
中国寒冷期
中国冷暖变化大致可划分为931~1320,1321~1920 和1921 年以后等7 个阶段. 其中, 公元前200~180, 541~810, 931~1320 和1921~2000 年等 4 个阶段相对温暖, 东中部地区的冬半年平均气温分别较今(1951~1980 年)高0.28, 0.48, 0.18 和0.27℃;181~540, 811~930 和1321~1920 年等3 个段相对寒冷, 东中部地区的冬半年平均气温分别较今低在各冷、暖阶段内,温度变化也存在较大的振幅. 如在931~1320 年的暖期中, 1081~1170 年的降温和1171~1260 年的增温,其幅度分别达1.0 和1.4℃; 在1321~1920 年的冷期中,1381~1470 和1741~1830 年的降温幅度分别为0.8 和0.9℃; 1441~1530 和1651~1770 年的升温幅度也分别达0.8 和1.2℃.3 世纪中期前降水呈波动逐渐变干趋势, 特别是901~1200 年时段, 转干趋势最为明显, 0.5/100 a(, 下同,显著性水平达95%); 13 世纪中期后降水则呈波动转湿趋势, 其中1201~1400 和1436~1760 年, 上升趋势分别为0.7 和0.5σ/100 a(显著性水平达95%); 1200 年以前的干湿指数平均0.14, 1200 年以后平均值为0.24. 其中, 魏晋南北朝期间(公元221~580 年)气候总体偏干, 仅240s~290s, 430s~450s 和480s~520s等时段相对湿润. 隋唐期间(公元581~907 年)干湿围绕过去2000 年的平均水平上下波动, 公元600, 730,820 和900 年前后气候偏湿, 而660, 760, 800 和850年前后气候偏干. 五代至北宋(公元908~1127 年)则在1000 年前后由湿转干. 南宋至元(公元1128~1368年)的气候总体偏干, 但在1250 年开始转湿. 明前期(约1369~1429 年)气候湿润, 中期(约1430~1550 年)持续偏干, 中后期虽曾两度(1570 和1600 年前后)短暂转湿, 但趋势为波动转干, 明末则出现了秦汉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持续性干旱. 清代(1645~1911 年)气候总体湿润, 但年代际波动极为显著, 1720, 1785,1810 和1877 年前后出现了持续性干旱. 20 世纪气候在波动中趋干, 40 年代中期至60 年代中期较为湿润,80 年代起则再次转干.第三个寒冷期是从公元1 000年至1 200年,这一时期在历史上正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挥戈南下,战事频繁的时期。
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
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气候变迁是地球长期以来的自然现象,它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古代人民凭借着智慧与勇气,与气候的变迁进行了长时间的斗争。
本文将以气候变迁为线索,探讨气候变迁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一、气候变迁与古代农业生产在中国古代,农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而气候变迁则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气候变迁带来的温度、降水和风力的改变,直接影响着庄稼的生长和丰收。
例如,在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的北宋时期,中国经历了一个暖期,气温较为温暖,雨水充沛,农作物丰收。
而到了14世纪,进入了一个寒冷干旱的时期,许多地区的农田干旱歉收,人们面临着饥荒和灾难。
这种气候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活,也间接地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动荡和政治的变革。
二、气候变迁与政治演变气候变迁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也对社会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的某些时期,气候变迁引发的饥荒和灾害导致了政治的变革和动荡。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公元907年至960年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正值寒冷干旱的气候变化,加上农田生产的严重损失,导致了大规模的饥荒和灾难。
国家社会几度更迭,政权更替频繁。
此后,北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农田治理政策,通过引导水利和土地整理来改善农田生产状况,并成功地稳定了政权。
三、气候变迁与迁徙与文化交流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存在着差异。
气候变迁迫使人们迁徙寻找更适宜居住的地方,这也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例如,在遥远的秦汉时期,西部的干旱气候迫使许多中国人迁移到南方地区,这导致了北方和南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进一步促进了统一的中国化进程。
此外,封建时期的南方水乡和北方草原地区因气候变迁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风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四、气候变迁与社会公平问题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明显的不公平问题。
在旱涝频繁的地区,经济和社会资源往往集中在一部分人手中,而其他人则因缺乏水资源而生活困难。
论述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影响
论述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影响作为人地关系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气候变迁影响到中国历史发展的诸多方面。
以农为本的中国,在气候变化面前显得格外脆弱。
人类的历史与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体,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当生产力水平低下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就越大,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也越大。
从新石器时代至清朝, 中国气候温暖期与寒冷期周期性变化的过程,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两种生态环境较量与整合的过程。
三四千年以来,中国气候发生数次转寒转暖交替变迁,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格局的演化和发展。
一、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冷暖变化特征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充分说明10000—5000 年前,在北起黑龙江,南至长江流域以南,西至天山南北、云贵和西藏高原的广大范围内,都处在较今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之中。
这种温暖气候大致下延至公元前20 世纪的殷商时代。
根据竺可桢先生在《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的论述,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可表述如下:近四、五千年来,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三个温暖湿润期和三个寒冷干燥期。
第一个暖湿期为“仰韶暖期” (约公元前3000 年—公元前1000 年)。
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这一时期创造了仰韶—龙山农业文化,诞生了灿烂的黄河流域文明。
第二个暖湿期为“秦汉暖期” (公元前770 年—公元初年)。
历时七百余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第三个暖湿期为“隋唐暖期”(公元600 年—公元1000 年)。
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风调雨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
与暖湿期相间隔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干冷期。
第一个干冷期为西周干冷期(公元前1000 年—公元前850 年)。
第二个干冷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初年—公元600 年),这个寒冷期在公元 4 世纪前半期达到极值。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动乱岁月经历了这次寒冷期。
第三个干冷期在北宋初年至清末(公元1000 年—公元1900 年)。
文明与气候的关系
文明与气候的关系柏杨先生在所著《中国人史纲》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跟黄河相反,长江是一条欢愉和慈悲的河,凡河流应有的利益,它无不具备……长江的地理背景比黄河更适于产生文明,而两条巨河又相距甚远,我们不知道什么契机使中国文明发生在黄河而不发生在长江,这恐怕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大的困惑之一。
”①(见参考书目,下同)柏杨先生的这个“人类进化史上最大的困惑”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困惑”的。
一、文明的发祥黄河从春秋时代至今决口1500多次,大改道26次②,的确是一条害河。
春秋至今近三千年,那么春秋之前的黄河呢?要知道中华文明恰恰是至今七八千年到三千年前这段时间产生的。
《中国文化概论》指出:在据今七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基本为草原覆盖,而且拥有大量森林,极适宜作物生长和人类繁衍③。
这一带甚至有白猿、犀牛、大象②,可见其环境比现在的长江还好。
良好的植被生态环境自然使得黄河灾害较少。
产生中华文明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均在这一时代,均在黄河中下游就不难理解了。
虽然距今四五千年时长江中下游也产生了屈家岭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但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而只有黄河文明才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呢?这与当时的物质条件有关。
《中国文化概论》指出:“中国的农耕文明虽然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但由于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于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的运用和粟、稷等旱作物的生长,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水平,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也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
”③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中国文化概论》只分析了气候和工具对黄河流域成为文明中心的作用,却没有分析气候和工具对长江流域的不利作用,这是其不足。
长江流域是黏性较大的红土层,而且多为水田,显然不适于木石铜器农具的运用。
当时的长江流域并不像现在这样“欢愉慈悲”,既然当时黄河流域温暖湿润得能有犀牛大象,可以想见长江流域会酷热潮湿到什么程度,大概有点像现在的亚马逊原始热带雨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第3期1996年8月地 理 科 学SC IEN T I A GEO GRA PH I CA S I N I CAV o l.16N o.3A ug.,1996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王会昌(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 武汉430070)提 要 论述了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气候温暖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气候寒冷时期,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二者对峙,甚至建立了“牧者王朝”。
关键词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 气候变化 南迁纵观中国历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王朝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冲突而伴随着军事征讨,形成波涛滚滚的历史大潮,越长城,席卷中原,激荡江淮,波及全国,秦汉时代偏居塞外的北方游牧民族到汉魏六朝之际开始割占中原,至两宋时代一统黄河流域,蒙元帝国和大清王室先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牧者王朝”。
在历史大潮的间歇期,游牧人遁居塞外,黄河-长江流域无风尘之警,天下太平。
以汉唐为代表的中原农业王朝国势鼎盛,“偃武修文”,登上了世界封建文化的顶峰。
历代王朝治乱相间、盛衰更迭,周期循环,游牧人步步南迁、冲击华夏神州。
本文试图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角度,探讨上述问题。
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历史过程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1〕提供的历代行政区划沿革情况,系统研究了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南迁过程中所建立的民族政权Ξ疆域南界的纬度(N)变化(表1),游牧民族的南下过程大致可划分4个阶段1.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偏居塞外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它的南方屹立着封建农业文明大国。
北方游牧民族时时侵扰秦汉王朝北疆,秦将蒙恬和汉将卫青、霍去病等驰骋大漠,追歼犯境铁骑。
游牧民族和农耕政权两个世界的界线基本上维持在长城一带。
1.2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割占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从三国鼎立到司马炎代魏立晋的近百年间,匈奴、鲜卑、羯、Ξ本文所指“游牧民族政权”含义包括:独立的游牧民族政权;藩属统一的中央农业王朝时期,在王朝内部所建立的具有民族自治性质的地方民族政权;元、清“牧者王朝”时期的中央政权亦暂归此类。
氐和羌族纷纷内迁。
晋室偏安江南,内迁各族则割占中原,相互混战,黄河流域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
前秦疆域南界推进到淮河一线(32°18’N )。
到南北朝后期,北齐政权的南界甚至扩展到长江岸边(30°24’N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南北“画江而治”的政治格局表1 历代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变化T able 1 T he latitudinal variati ons of the southern boundaries of the statepow er fo r nom adic nati onalities th rough the ages .阶段时代政权界线(北 南)纬度(N )相当于今地名秦匈奴 上谷郡41°42’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炮台营子西汉乌桓 幽州刺史部上谷郡41°18’河北省张家口市二台东东汉鲜卑 幽州刺史部上谷郡40°56’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北三国鲜卑 魏 幽州上谷郡40°56’同上西晋鲜卑 幽州上谷郡40°56’同上东晋前秦 东晋 豫州戈阳郡32°18’河南省息县临河镇南北朝北朝 北齐 南朝 陈30°24’湖北省浠水县下巴河镇间歇期隋突厥 涿郡44°00’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嗄旗南唐回纥 河北道 妫州43°30’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查干诺尔五代十国契丹 北周39°24’河北省涞源县塔崖驿北宁辽 北宋39°6’河北省易县南管头南宋金 南宋32°18’河南省息县临河镇 元中国大陆南缘22°30’广东省惠东县港口明鞑靼 京师开平卫42°40’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北清中国大陆南缘22°30’广东省惠东县港口 注:(1)以115°00’E 经线上的纬度变化为准;(2)元、清二朝只取中国大陆纬度1.3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与农业王朝长期分庭抗礼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还只是混乱而短暂地占据黄河流域的话,到宋、辽、金时期,从辽与北宋的对峙(边界在河北省中部的39°N 附近的淮河一线)都表明,一个单独的游牧民族政权已经能够稳居黄河流域并敢于同农业王朝分庭抗礼。
1.4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农业王朝从蒙元帝国到满清政权(其中明朝为例外)时期,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农业王朝。
公元13世纪,欧亚大陆的游牧人之王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半个世纪中,先后灭亡了西夏和金,倾覆了宋室江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牧者王朝”。
农耕世界的臣民听命于“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马背君王。
在朱明灭元270a 之后,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北方游牧民族再次登上金銮宝座,建立了第二个“牧者王朝”。
隋唐时代为北方游牧民族南进的间歇期。
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象秦汉时代的匈奴一样,遁居塞外,政治上虽相对独立,但仍藩属中原王朝统治。
中原王朝国势鼎盛,政权稳定,呈现相对太平景象。
2 2000a 来的气候变化将数千年来气候的冷暖波动(图1a )[2]、干湿变化(图1b )[3]与中国北方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变化(图1c )三者用一个时间座标绘制在同一图上后发现,无论是王朝的兴衰,还是游牧民族的阶段性南下及其南迁的幅度,都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变化程度存在着大体同步的共振关系。
5723期 王会昌: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最近四、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经历了3个主要的温暖湿润时期。
第1个暖湿期为“仰韶暖期”(约3000a D .C .~1000a D .C .),它与全球性的“大西洋气候期”相对应。
黄河中下游图1 4000a 来我国气候的冷暖波动(a )干湿变化(b )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纬度变化(c )的关系。
F ig .1 T he co rresponding relati onsh i p betw een the latitudinal variati ons of southern boundaries of the state pow er fo r nom adic nati onalities (c )and the cli m atic changes bo th in co ld 2w arm (a )and dry 2w et (b )since 4000years .游地区当时为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高出现代2℃~3℃。
先民在这里创造了仰韶-龙山农业文化,继而出现了光辉的黄河流域文明。
秦汉时代为第2个暖湿期(770a D .C .~公元初)。
司马迁在《史记 货殖列传》中记载的生长于黄河流域的桔、竹、漆和桑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今天在这里已无法种植。
历时七、八百年的温暖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
第3个暖期为“隋唐暖期”(600a A .D .~1000a A .D .),对应于672 地 理 科 学 16卷欧洲的“中世纪暖期”。
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国都长安的冬季无冰无雪,梅、桔等亦可在皇宫中生长、结果。
由于黄河流域雨量丰沛,水利事业发达,农业丰收,经济繁荣、政局稳定,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
综上所述,大凡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国势强盛的大一统农业王朝时代,都与上述的气候暖湿时期大体一致。
与暖湿气候期相间隔,2000a 来中国气候经历了3个寒冷干旱时期。
第1个寒冷期为西周冷期(1000a D .C .~850a D .C .)。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的第1个文化层与该时期相当。
其环境考古分析表明,当时气温明显下降[4]。
《竹书纪年》中有周孝王七年(903a D .C .)江、汉结冰的记载。
第2个寒冷期为魏晋南北朝冷期(公元初~600a A .D .)。
当时的年均温比现代低2℃~4℃。
《齐民要术》中记载的物候,约比今天推迟10d ~15d 。
这次冷期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动乱岁月。
第3次寒冷期出现在北宋初年到清末(1000a A .D .~1900a A .D .)。
其中北宋初年到南宋中叶的100a 出现了本次寒冷期中第1次明显的降温;南宋中叶到元朝初年(1200a A .D .~1300a A .D .)有1个短暂的回暖期;从15世纪开始,气候进一步向干冷方向演进,直到20世纪初气温才有所回升。
最后这个连续500a 的干冷阶段,即为“明清小冰期”,其中17世纪最为寒冷,尤以1650a A .D .~1700a A .D .最甚,形成中国最近四、五千年来气温下降的最低谷。
黄河流域从1627年到1641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连续14a 的流域性干旱。
第3次寒冷期几乎经历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最后1000a 。
它最初引发了辽、金与宋室江山的对峙,后期导致元、清两代“牧者王朝”对黄河-长江流域农耕世界的统治。
由上可见,最近几千年来我国气候虽然表现出以数百年时间尺度为周期的冷暖波动,但总的趋势是暖期不断缩短,冷期愈来愈长,冷期降温的幅度逐渐加大。
如,“仰韶暖期”历时几千年,秦汉暖期延续七、八百年,而“隋唐暖期”只有三、四百年。
相反,最初的西周冷期只有100多年,魏晋南北朝冷期则经历五、六百年,而第3次寒冷期则长达八、九百年,到17世纪中叶又形成了中国最近四、五千年来最寒冷的气候。
众所周知,中国季风气候的特征表现为温暖与湿润同期,寒冷与干旱同期,历史时期亦复如此。
因此,最近几千年来,由于寒冷气候期经历的时间越来越长,降温的幅度越来越大,历史时期以来我国气候干旱化的程度愈益加重。
根据历史上的旱涝记载,我国北方在9世纪以前,干旱年份出现的几率不超过17%;9~14世纪增加到27%;15~17世纪上升到43%;18世纪则为46%,干旱年份几乎隔年出现。
若以1000a A .D .为界,将最近的2000a 分成前后2期,那么前期干旱的年份共计350a (占35%),湿润年份共计650a (占65%),显然以湿润为主。
后期900a 间,干旱年份为580a (占64%),湿润年份只有320a (占36%),显然以干旱为主。
尤其是处于明清小冰期间的1431a A .D .~1820a A .D .的390a 间,旱期竟长达320a [5]。
图1b 中最近几千年干旱及大风出现次数的曲线再现了日益干旱的趋势。
如果将我国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与历代王朝的兴衰荣枯进行对应分析,发现,正是由于2000多年来温暖湿润气候期的不断缩短、寒冷干旱气候期的不断延长和干旱化程度的日益严重,才一次又一次引发了塞外游牧民族步步深入到黄河-长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