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函数讲课教案
正比例函数公开课教案
14.2 一次函数§14.2.1 正比例函数教学目标1.认识正比例函数的意义.2.掌握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特点.3.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及特点.4.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理解正比例函数意义及解析式特点.2.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特点.3.能根据要求完成转化,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特点的掌握.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一九九六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128天后人们在25600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精确到10千米)?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千米)与飞行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只燕鸥平均每天飞行的路程不少于:25600÷(30×4+7)≈200(km)若设这只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km,那么它的行程y(千米)就是飞行时间x(天)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y=200x(0≤x≤128)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x=45时函数y=200x的值.即y=200×45=9000(km)以上我们用y=200x对燕鸥在128天的飞行路程问题进行了刻画.尽管这只是近似的,但它可以作为反映燕鸥的行程与时间的对应规律的一个模型.类似于y=200x这种形式的函数在现实世界中还有很多.它们都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Ⅱ.导入新课首先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看看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来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并找出函数关系式中的常量和自变量。
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2.铁的密度为7.8g/cm3.铁块的质量m(g)随它的体积V(cm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些的总厚度h(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物体的温度T(℃)随冷冻时间t(分)的变化而变化.答:1.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得:L=2πr . 2.依据密度公式p=m V可得:m=7.8V .3.据题意可知: h=0.5n . 4.据题意可知:T=-2t .我们观察这些函数关系式,不难发现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乘积的形式,和y=200x 的形式一样.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 func-tion ),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Ⅲ.例题讲练:判断下列哪些是正比例函数(1)x y 2= (2)2+=x y (3)3x y =(4)xy 3=(5)12+=x y (6)121+-=xy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正比例函数关系式的特点,那么它的图象有什么特征呢? [活动一]画出下列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并进行比较,寻找两个函数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考虑两个函数的变化规律.1.y=2x 2.y=-2x 结论:1.函数y=2x 中自变量x 可以是任意实数.列表表示几组对应值:画出图象如图(1).2.y=-2x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可以是全体实数,列表表示几组对应值:画出图象如图(2).3.两个图象的共同点:都是经过原点的直线.不同点:函数y=2x的图象从左向右呈上升状态,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经过第一、三象限.函数y=-2x的图象从左向右呈下降状态,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经过第二、四象限.尝试练习: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对它们进行比较.1.y=1x 2.y=-1x比较两个函数图象可以看出:两个图象都是经过原点的直线.函数y=12x•的图象从左向右上升,经过三、一象限,即随x增大y也增大;函数y=-12x•的图象从左向右下降,经过二、四象限,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让学生在完成上述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与图象特征之间的规律: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当k>0时,图象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正是由于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我们可以称它为直线y=kx.[活动二]经过原点与点(1,k)的直线是哪个函数的图象?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时,•怎样画最简单?为什么?让学生利用总结的正比例函数图象特征与解析式的关系,完成由图象到关系式的转化,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并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简单画法及原理.结论:经过原点与点(1,k)的直线是函数y=kx的图象.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时,只需在原点外再确定一个点,即找出一组满足函数关系式的对应数值即可,如(1,k).因为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Ⅳ.随堂练习用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画出下列函数图象:1.y=32x 2.y=-3xⅤ.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实例了解了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形式及图象的特征,并掌握图象特征与关系式的联系规律,经过思考、尝试,知道了正比例函数不同表现形式的转化方法,及图象的简单画法,为以后学习一次函数奠定了基础.Ⅵ.课后作业1、课本120页习题14.2─1、3题.2、《新课程标准同步练习》VII.活动与探究某函数具有下面的性质:1.它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2.y随x增大反而减小.请你举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函数,写出解析式,画出图象.解:函数解析式:y=-0.5x板书设计备课资料汽车由天津驶往相距120千米的北京,S(千米)表示汽车离开天津的距离,•t (小时)表示汽车行驶的时间.如图所示1.汽车用几小时可到达北京?速度是多少? 2.汽车行驶1小时,离开天津有多远?3.当汽车距北京20千米时,汽车出发了多长时间?解法一:用图象解答:从图上可以看出4个小时可到达. 速度=1204=30(千米/时).行驶1小时离开天津约为30千米. 当汽车距北京20千米时汽车出发了约3.3个小时.解法二:用解析式来解答:由图象可知:S与t 是正比例关系,设S=kt ,当t=4时S=120 即120=k ×4 k=30 ∴S=30t .当t=1时 S=30×1=30(千米). 当S=100时 100=30t t=103(小时).以上两种方法比较,用图象法解题直观,用解析式解题准确,各有优特点.。
《正比例函数》教案(优秀6篇)
《正比例函数》教案(优秀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6篇《《正比例函数》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正比例》优秀教学反思篇一刚刚上完正比例的教学内容,有以下几点心得:1、比例是建立在比的关系的基础上的,所以必须让学生回顾明确什么是是比。
两个数相除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比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比号写法,另一种是用分数写法。
2、单刀直入(其实学生已经预习知道)主题,告诉学生什么叫做正比例:两个量发生变化后(可以变大爷可以变小),他们的比值不变我们就说这两个量成正比例。
老师例子说明,并且请学生互动找例子。
3、现在这个环节是比较重要的,我不认同书本上就靠表格天数据来认知正比例。
首先强调这两个量都可以作为比的前项后后项,但是最好是写出有意义的比;其次,要求学生针对每一对数据表格都要写出一个比,并且求出比值,从而加深对正比例的意义的理解,也强化了正比例的计算方法。
我觉得这个环节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比起空洞地填写表格要实在的多,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基本上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能准确地判断正比例。
4、运用以上的知识和方法,请学生完成书上的作业。
检查结果基本上没有错误。
注意点:让学生自己找生活中的例子可能不是很准确;表达阐述正比例的关系中,有些例子需要加入前提,如直径和半径成正比例的前提是同圆或等圆。
《正比例》优秀教学反思篇二正比例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从内容上看,正比例在整个小学阶段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仅要理解其意义,还要学会判断两种量是否是成正比例的量,同时还要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正比例关系。
教师要渗透给学生一些函数的思想,为他们以后的初中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图象的同时,我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给学生提供了有利于探索和理解两个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材料,使学生理解正比例关系图象的特征,并掌握其画法。
人教版正比例函数教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y= 8.54x (0≤x ≤12.88)
[活动二].导入新课 一、(1)下列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来
表示? 1.圆的周长 L 与半径 r 的函数关系. 2.正方形的周长 C 与边长 x 的函数关系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 0.5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
度 h(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 n 的变化而变化.
补 救 措 施 教 后 反 思
(二)能力目标 1.经历思考、探究过程、发展总结归纳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
述自己的观点. 2.体验数形之间联系,逐步学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其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形成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1.理解正比例函数意义及解析式特点. 2.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特点. 3.能根据要求完成转化,解决问题.
4.冷冻一个 0℃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 2℃.物体的温度
T(℃)随冷冻时间 x(分)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2)认真观察以上出现的四个函数解析式,分别说出哪些是常
数、自变量和函数.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
函数解析式
常数 自变量 函数
(1)l=2πr
(2)c=4x
(3)hn
(4)T= -2t
述.
学生活动:利用描点法正确地画出函数图象,在教师的引导下
完成函数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并能准确地表达出,从而加深对规
律的理解与认识.
(2)尝试练习: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对它
们进行比较.
1.y= 1 x 2.y= 1图像的形状
思考
教学难点 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特点的掌握.
《正比例函数》教案
《正比例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2.能够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正比例函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特点。
3.能够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5分钟)1.反思:回顾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的线性函数,谈谈它的特点和性质。
2.引入新知:今天我们将学习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和线性函数有什么异同之处?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定义:什么是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线性函数,其表达式为y=kx(k≠0),其中k为常数,叫做比例因子。
2.性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必经过原点(0,0);正比例函数的图象都通过同一点(如(1,k)或(k,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总是经过第一象限;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通过原点,且不会经过其他象限。
步骤三: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15分钟)1.提示学生如何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利用比例因子k的值来确定斜率,y轴上为k,x轴上为1/k的点,连接得到的点,绘制图象。
2.利用绘制的图象让学生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让学生从图象中确定比例因子k的值。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20分钟)1.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是否正比例关系,并求出比例因子k的值。
2.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利用正比例函数求解,如:张璐每天跑步30分钟能消耗300卡路里的热量,如果她每天跑步60分钟,能消耗多少卡路里的热量?3.提供足够的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正比例函数的理解和掌握。
步骤五:实际应用(15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如:手机话费与通话时间的关系、汽车行驶里程与耗油量的关系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可能存在的正比例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正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步骤六:课堂小结(5分钟)1.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强调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象特点。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图象特点。
学生能够运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索其性质。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体验数学的乐趣。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图象特点。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难点:理解和运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相关素材。
练习题和作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函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实际例子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 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图象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其特点。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总结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3. 讲解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正比例函数性质的掌握。
4. 应用与拓展: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根据课堂练习题和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巩固学生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理解。
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2. 练习题解答: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应观察学生的解答过程,了解学生对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应用能力。
对于学生解答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应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答案的正确性和解题过程的完整性。
通过作业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19.2.1正比例函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九章《函数》的第二节“正比例函数”,主要内容包括:
1.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时,函数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斜率为正的直线;当k<0时,函数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斜率为负的直线。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能想到的其他正比例关系有哪些?”
总体来说,今天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了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然而,我也认识到,作为教师,我需要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不断调整和完善,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在难点解析和数学语言表达方面,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3.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且该直线必经过原点。
4.正比例函数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正比例函数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1.理解并 Nhomakorabea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像,培养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2.能够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能力。
3.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正比例函数图像,培养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素养。
4.在小组合作探讨正比例函数性质的过程中,提升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能力,增强数学交流素养。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第一章:正比例函数的定义1.1 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如长度和宽度、速度和时间等)引导学生理解正比例关系。
解释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形如y = kx (k 是常数)的函数称为正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1.2 解析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引导学生分析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如通过观察图像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单调性、过原点等性质。
引导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斜率k 的意义,如k 的正负决定了函数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k 的绝对值决定了函数图像的倾斜程度。
第二章:正比例函数的图像2.1 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函数式y = kx 理解函数图像的形状,如直线、通过原点等。
利用计算器或绘图软件,让学生实际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观察不同k 值对图像的影响。
2.2 分析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图像的几个关键点,如原点、正半轴、负半轴等。
第三章:正比例函数的性质3.1 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斜率解释斜率的概念,即函数图像在任意两点间的斜率等于这两点的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的比值。
引导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斜率恒为常数k,与x 的取值无关。
3.2 探讨正比例函数的单调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像或分析函数式,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单调性,即在定义域内,随着x 的增大,y 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第四章:正比例函数的应用4.1 实际问题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正比例函数的应用,如人口增长、商品价格等。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正比例函数问题,即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4.2 解题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给定的两个点的坐标求斜率、通过已知斜率求点的坐标等。
第五章:巩固与拓展5.1 练习题提供一些有关正比例函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图像绘制、性质分析、实际应用等。
5.2 拓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如何利用正比例函数模型预测未来的趋势。
八年级数学上册《正比例函数》教案、教学设计
3.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正比例函数。从简单的判断题、选择题到综合应用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正比例函数的知识。
4.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目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5.课后反思:要求学生撰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后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正比例函数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反思内容:可以包括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解题方法的掌握、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等。
6.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作业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提问:“那么,我们如何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这种关系呢?”
(二)讲授新知
1.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教师给出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并解释相关概念。
-解释:“正比例函数是指一个函数,当自变量x的值增大或减小时,其对应的函数值y也按照相同的比例增大或减小。”
2.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引导学生根据定义推导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kx(k≠0)。
-提示:在解决提高题时,鼓励学生运用图像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创新实践: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创新题目,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正比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要求:学生需将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创新。
4.小组合作:布置小组合作作业,让学生在组内共同探讨、解决一个综合性的正比例函数问题。
-提问:“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数学表达式?”
正比例函数教案
正比例函数教案教案:正比例函数一、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识别出正比例关系;3.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正比例函数的数学模型;4.能够利用正比例函数求解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如何利用实际问题建立正比例函数模型。
三、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定义和性质,并举一些例子。
2.提出问题:什么样的关系是比例关系?有没有其他特殊的比例关系?Step 2: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1.定义:如果两个量的比等于一个常数,那么这两个量成正比。
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常数的意义。
2.性质:a.通过两个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b.过原点;c.直线图像过原点的函数。
Step 3:举例说明1.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a.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行驶t小时能走多远?b.一包饼干每包10元,那么买n包共需多少钱?2.让学生分析上述两个问题是否是正比例关系,找出比例常数的意义。
Step 4:建立正比例函数模型1.将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进行整理,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建立数学模型:设已知量为某,未知量为y,那么可以写出y和某的比例关系式y=k某,其中k为比例常数。
Step 5:练习和拓展1.通过练习题巩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利用正比例函数进行求解。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正比例函数的理解情况。
2.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应用题,以测试学生对正比例函数解题的熟练程度。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动,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辅助教具(如绳子、计算器等)可以在教学中使用,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正比例函数。
3.在课堂练习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及时的反馈和纠正。
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正比例函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正比例函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节讲述了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函数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正比例函数,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代数基础知识,对变量、常量、方程等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正比例函数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学生可能对其概念和性质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有一定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2.能够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正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正比例函数,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正比例函数的应用,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子和练习题,用于课堂讲解和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例子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如“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1小时后,行驶的路程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同时,给出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y=kx(k为常数,k≠0),并讲解其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正比例函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9篇)
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9篇)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正比例【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
【复习导入】1、复习引入。
用投影仪逐一出示下面的题目,让学生回答。
①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板书:=速度。
②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板书:=单价。
③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板书:=工作效率。
2、引入课题: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的一些特征,首先来研究这些数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板书课题:成正比例的量。
【新课讲授】1、教学例1.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例1的.图和表格。
学生观察上表并讨论问题。
(1)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有关系吗?(2)铅笔的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3)铅笔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
根据观察,学生可能会说出:①铅笔的。
总价随着数量变化,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数量增加,总价也增加;数量降低,总价也减少。
③铅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即单价一定。
教师指出:总价和数量有这样的变化关系,我们就说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总价和数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2、教师出示: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路程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路程和时间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汇报: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扩大,时间也跟着扩大;路程缩小,时间也跟着缩小;但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写成关系式是=速度(一定)。
教师小结:所以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路程和时间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3、归纳概括正比例关系。
①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上面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规律?②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函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案
《正比例函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案正比例函数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的函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变量和函数的概念及图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正比例函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正比例函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1)通过对不同背景下函数模型的比较,接受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在用描点法画正比例函数图象的过程中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2、能力目标(1)利用发现的性质简便地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结合函数图象揭示性质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在画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动手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体验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教学方法:1、教法:本节教材实例取自生活实际,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让学生认识到大量活生生的正比例函数模型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贴近于现实生活,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精心设问,适时适度运用激励性语言,采用引导讨论法,让学生主动、愉快的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
2、学法:倡导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观察、思考、探索、归纳”整个思维过程。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重现生活中事物变化过程,将教材中的静态画面转变为动态画面,从视觉、听觉吸引学生观察、体验,从而进一步思考、探究,得出结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1、实物情境:春天到了,燕子又飞回来了。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燕欧飞行图片),1966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欧(候鸟)套上标志杆;4个月零1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八年级数学正比例函数说课(附教案)
八年级数学正比例函数说课(附教案)第一章: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与性质1.1 教学目标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能够运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1.2 教学内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正比例函数的图像1.3 教学步骤1. 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的正比例关系。
2. 给出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4. 讲解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让学生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
1.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和实例分析,评价学生对正比例函数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正确描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征。
第二章: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解析式2.1 教学目标了解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掌握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能够通过解析式确定正比例函数的图像2.2 教学内容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通过解析式确定正比例函数的图像2.3 教学步骤1. 回顾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
2. 讲解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如通过原点、斜率为常数等。
3. 引导学生通过解析式来确定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解释k的取值对图像的影响。
2.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和图像分析,评价学生对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正确写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能够通过解析式确定函数的图像。
第三章:正比例函数的应用3.1 教学目标掌握正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解决涉及正比例函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3.2 教学内容正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决涉及正比例函数的问题的方法3.3 教学步骤1. 通过实例引入正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正比例关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3. 讲解解决涉及正比例函数问题的方法,如设置方程、求解等。
3.4 教学评价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评价学生对正比例函数应用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正确解决涉及正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
初中正比例的函数教案
初中正比例的函数教案教学目标:1. 初步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的特征。
2. 能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3. 能够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构成正比例函数关系。
教学重点:1.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1.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变量和函数的概念。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图像,那么函数的图像有哪些类型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kx(k是常数,k≠0),那么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 讲解正比例函数的性质:a.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b. 正比例函数的斜率k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c.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给出几个实例,让学生判断是否为正比例函数。
2. 让学生尝试画出这些函数的图象。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正比例函数的练习题。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巩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提问: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了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并能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正比例函数(优质课教案)
正比例函数(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绘制正比例函数的方法;•能够解决与正比例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知识点概述正比例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特殊函数,它的特点是变量之间存在着“成比例”的关系。
正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花费与购买数量的关系等。
学生在初次接触正比例函数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困惑。
因此,本节课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达到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正比例函数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首先,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如:假设小明骑自行车到学校的路程是30公里,他分别以10公里/小时和15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行。
请问他分别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学校?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 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进行简要介绍。
如:正比例函数是指变量之间存在着“成比例”的关系。
如果两个变量 x 和 y 的比值始终保持不变,我们可以称它们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函数的表示形式为 y = kx,其中 k 是常数。
正比例函数有以下性质:•函数图像经过原点;•函数图像是经过原点的直线;•随着 x 的增加,y 也会相应地增加。
3. 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通过一个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函数的特点和性质。
如:给定一个正比例函数 y = 2x,我们可以通过选取一些点(如 (1, 2)、(2, 4)、(3, 6) 等)并将它们连接起来,得到函数的图像。
请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际绘制,让他们直观地感受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形态。
4.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几个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正比例函数知识解决问题。
如:•问题一:某餐厅的每小时能服务30桌客人,如果餐厅准备了300桌餐具,需要多少时间才能用完?•问题二:某班级有30名学生,班长将代表信发给每位同学,如果每份信需要2分钟发完,班长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任务?请学生尝试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并将解决过程写成算式,最终求得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正比例函数》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正比例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3. 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解正比例函数的未知量;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特点;2. 如何描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正比例函数的概念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正比例函数。
2. 讲解- 介绍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特点;- 给出正比例函数的示例,并解释其特点;- 通过图像展示正比例函数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其理解。
3. 练设计一些简单的练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分析实例,进一步巩固对正比例函数的理解。
第二课时:描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2. 讲解- 引入符号表示法,介绍如何用代数表达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解释如何确定正比例函数的比例常数。
3. 练设计一些练题,让学生通过代入数值和计算,掌握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引入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激发兴趣;2. 讲授结合练: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练相结合,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和巩固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练的情况,评价其积极性和理解程度;2. 练成绩:根据练题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小测验:布置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正比例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材;2. 板书:课堂讲解的重点和示例。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其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正比例》教案【3篇】
《正比例》教案【3篇】六年级数学《正比例》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例1,第55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二1,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能找到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通过探索正比例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事物中充满着运动、变化的思想,并且特定的事物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3、通过观察、交流、归纳、推断等教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感受事物中充满着运动、变化的思想,并且特定的事物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作业本,数学书。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1)下面是居委会张阿姨负责的小区水费收缴情况,用这个表中的数能写成多少个有意义的比?哪些比能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都写出来。
(2)揭示课题。
教师:在上面的表中,有哪两种量?(水费和用水量、总价和数量)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除了这两种量,我们还要遇到哪些数量呢?教师:这些数量之间藏着不少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数量间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1用课件在刚才准备题的表格中增加几列数据,变成表。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表,先独立思考后再讨论、交流: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并根据这种规律帮助张阿姨把表格填写完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表格完善,并作必要的板书。
教师:同学们发现表格中的水费随着用水量的增加也在不断增加,像这样水费随着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说水费和用水量是相互关联的。
板书:相关联教师:你们还发现哪些规律?学生在这里主要体会水费除以用水量得到的每吨水单价始终是不变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便于其他学生观察:教师:水费除以用水量得到的单价相等也可以说是水费与用水量的比值相等,也就是一个固定的数。
《正比例函数》教案
《正比例函数》教案《正比例函数》教案《正比例函数》教案1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2)单价数量总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2、引入新课。
上面是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中,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
当其中有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今天,先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
出示例l。
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填表,并思考能发现什么。
指名口答,老师板书填表。
让学生观察表里两种量变化的数据,思考:(1)表里有哪两种数量,这两种数量是怎样变化?(2)路程和时间相对应数值的比的比值各是多少?这两种量变化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1)表里的两种量是所行时间和所行路程。
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时间扩大,路程也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缩小。
(3)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板书: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一定)因为路程和时间对应数值比的比值都是50。
提问:这里比值5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它的数量关系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板书补充成: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一定)2、教学例2。
出示例2和思考题。
要求学生按刚才学习例1的方法学习例2,然后把你学习中的发现综合起来告诉大家。
学生观察思考后,指名回答。
然后再提问:这两种相关联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枝数比的比值一定)你是怎样发现的?比值1、6是什么数量,你能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出来吗?谁来说说这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把板书补充成c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枝数比的比值一定)3、概括。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第一章: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与表达式1.1 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即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保持不变。
解释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 kx (k 为常数)。
1.2 学习正比例函数的参数k解释参数k 的含义,即比例常数。
引导学生理解k 的正负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第二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点2.1 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利用数轴和坐标系,引导学生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强调图象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且斜率为k。
2.2 分析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解释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斜率表示y 随x 变化的速率。
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截距为0,即函数在y 轴上的截距为0。
第三章:正比例函数的性质3.1 单调性解释正比例函数的单调性,即函数图象是一条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的直线。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象和分析表达式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3.2 过原点强调正比例函数图象一定经过原点(0,0)。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验证这一性质。
第四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4.1 横轴交点解释正比例函数与x 轴的交点为(0,0)。
引导学生通过表达式和图象来确定横轴交点。
4.2 纵轴交点解释正比例函数与y 轴的交点为(0,k)。
引导学生通过表达式和图象来确定纵轴交点。
第五章:正比例函数的应用5.1 实际问题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正比例函数的应用,例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成正比例的。
5.2 解题方法解释如何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建立方程和绘制图象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变换6.1 横向变换讲解正比例函数图象在x 轴方向上的变换,如平移、翻折等。
引导学生通过图象来理解和掌握变换规律。
6.2 纵向变换讲解正比例函数图象在y 轴方向上的变换,如平移、翻折等。
引导学生通过图象来理解和掌握变换规律。
第七章:正比例函数与坐标系的交点7.1 函数图象与坐标系的交点讲解正比例函数图象与坐标系的交点,包括原点、横轴交点和纵轴交点。
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函数教案
《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解析式的特征2.能够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函数关系3.会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实例中有大量的函数模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解析式的特征.【教学难点】正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复习回顾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函数?二、观察思考、归纳概念列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吗?如果是,请写出函数解析式?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2.铁的密度为7.8g/cm3,铁块的质量m(单位;g)随它的体积V的变化而变化。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度h(单位:cm)随联系标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4.冷冻一个0°C的物体,使它每分下降2°C,物体的温度T(单位:°C)随冷冻时间t(单位:min)的变化而变化.师生活动:教师多媒体呈现上述四个实际问题.学生独立解答,解答后小组交流,出代表进行反馈.教师要重点关注:(1)题中学生易将写成.(4)题中每分钟下降2℃应记为“-2℃”,避免学生将写为.关注学生能否准确找出中的常量.函数解析式常数自变量函数(1)l=2πr 2πr l(2)S=30t 30 t S(3)h=0.5n 0.5 n h(4)T= -2t -2 t T设计意图:通过指出常数、自变量、自变量的函数,对函数的概念进行回顾,从而为后续环节找正比例函数的共同点建立生长点. 通过对实际问题讨论,使学生体验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问题2:将上表中的前四个函数与第五个函数进行比较,思考:前四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小组交流,分析、归纳共同特点,出代表反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通过引导、点拨,使学生比较、观察得出共同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板书:共同点:常数×自变量.教师板书:y=kx概念: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 ≠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教师追问:这里为什么强调k是常数,k≠0呢?学生交流、讨论,互相补充.设计意图:通过将前四个函数与第五个函数进行比较,是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分析、概括出正比例函数的共同特点,使学生明白正比例函数的特征,从而归纳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有效地克服了因没有对比直接观察使学生出现的不适性、盲目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三、练习运用,内化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课时
主备人:王秀枝授课时间2012年11月12日
教学内容:正比例函数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够判断两个变量是否能够构成正比例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燕鸥飞行路程问题”的研究,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严谨学习,善于总结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通过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引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是由于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同时渗透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意义及解析式特点.能根据要求完成转化,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例题拓展,能根据要求完成转化,解决问题.
教法与学法:探究─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
学法指导:通过解题练习起到巩固知识深化概念的作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2.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对前段时间对函数的学习有初步的复习。
二、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一九九六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4个月零1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精确到10千米)?
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千米)与飞行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
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我们来共同分析:
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只燕鸥平均每天飞行的路程不少于:
25600÷(30×4+7)≈200(km)
若设这只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km,那么它的行程y(千米)就是飞行时间x(天)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
y=200x(0≤x≤127)
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x=45时函数y=200x的值.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