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课堂的构建密码(重庆朱丽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课堂的构建密码

重庆市璧山区朱丽华

一、生长课堂从哪里来

“生长”是一个具有理论渊源的概念。近代以来,西方教育思想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卢梭、杜威为代表的教育生长论。“教育即生长”,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陶行知、陈鹤琴等国内学者、专家从对儿童深刻的爱出发,提出“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强调儿童教育必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长江学者李政涛认为:生长既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归宿,要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璧山,是一个小而美的国家级园林城市,集“秀美绿城,活力水城,文化古城”建设之大成,其绿色已成为这城市最醒目的颜色,处处充满了生机。“绿色教育”是这城市以生命底色赋予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倡导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个性,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一般来说,学生的学校生活8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就是生命的发展、变化、成长的关键性地方,需要生生之间、生师之间、师师之间组成学习共同体相互滋养,共同生长。璧山区在“教育即生长”理念的引领下,结合璧山“绿色教育”的理念构建了区域生长课堂。

二、生长课堂是什么样的

学生的最大特性是“生长中”。这种“生长”不是赋予的、外加的,而是“主体”自觉的、应然的。

“生长”具有个体性,生长既是个体生命的基本特征,也是个体生命的本能反映。由于先天的遗传和后天形成的不同个性,造就了生命的不同个体,其生长模式、成熟序列的差异性决定了生命具有个体独特性及在后天发展中的体质差异、认识结构、文化背景等。

“生长”具有生成性。儿童是未完成的存在,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未完成性”意味着儿童的生命处于不停息的变化之中。“非特定化”意味着儿童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意味着生命是一个历程,生命是一种有意义的、非确定的过程,儿童的发展永远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永远处在生成之中。

“生长”具有自主性。生命本身具有自主性,外界因素可以影响它,但无法取代它。儿童“天生”具有认识外部世界、求知于外部世界的本性,表现出自主的态度和自主的行为,自动完成一些生命活动。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遐想、乐于追根究底、敢于尝试探索,并在追问、探寻和创造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生命力量,获得生命的意义。

因此,“生长课堂"即生命的发展、变化、成长地方,这里的师生是真实的生命、真切的生成、真正的生长,倡导的是一种教育观的改变,即课堂从“教师中心”转到了“儿童立场”,而且赋予了儿童生长过程中的生命意义的建构。它具有三大“DNA”:

一是充实地生长

充实即丰富——着眼教学内容形式,强调内容的丰富性,资源的开放性,手段的多样性,方法的艺术性。课堂是学生快乐成长的地方,要把课堂放给学生,要把时间放给学生,空间放给学生,权利放给学生。要由唯一性向可能性、选择性、多样性开放。要由书本世界向学

生的生活世界开放,向体验和经验开放。

二是扎实地生长

扎实即过程的优化——着眼教学过程结构,强调过程的系统性,结构的完整性,体现学、教、练、评的一致性。扎实于四个清晰:起点清晰——学生现在在哪里;目标清晰——希望学生去哪里;过程清晰——如何带学生去那里;评价清晰——怎么知道学生到了那里。

三是真实地生长

真实即师生充满活力——着眼教学的主体,强调师生的主体性,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生动,师生充满活力,课堂生机盎然,师生共同成长。真实于四个有:有生成,课堂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有温度,教师真实地和学生一同成长,耐心的陪伴学生成长,让课堂充满温暖的气息;有不足,允许学生“犯错”,理解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允许课堂不完美,鼓励教师,自我反思;有常态,拒绝华丽的表演,课堂上教师除关注学生外要“目无他人”,还原课堂真实的价值,打造课堂真实的研讨氛围。

三、生长课堂如何实施

(一)生长课堂的实施策略——“学.教.练”三段式教学范式。

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包括宏观层次的培养目标,中观层次的课程与教材,微观层次的教育方法,上述三者构成了教育的循环系统。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构成了教学的三要素。而能联接教学结构中各要素并使之具有相对稳定性、范式性的教学范式,便是课堂教学的集结

点、落脚点,是课堂教学工作的枢纽,其地位及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璧山区推出了“学.教.练”三段式教学范式。

壁山区生长课堂实施策略--学.教.练教学范式特点的一览表:

学:突出自学,学会自主自觉,自主决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自学能力,逐步达到生命自觉。

教:突出合作,即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教师引导,全体参与,交流碰撞,合作中发展,合作中成长。

练:突出探究,练习、实验、实践、磨练、锻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二)生长课堂推进策略

1.给教师生长的土壤。

一是组建小学1+5,中学1+3学习共同体。二是每月2场现场会,以课堂为载体,采取同课异构、同案异教、挑战名师等多样化的校本研究方式,邀请市内外教育专家等进行现场指导,进行专题性讲座等。三是在北京、上海、南京建立了培训基地,把教师分批次送到先进地区去学习。

2.给学校生长的空间。

一是学校可结合生长课堂的三大“DNA”元素,形成学校自己的课堂文化,可结合区域的“学教练”范式形成本校的基本范式,大胆实践探索,切实改变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生成状态和课堂的呈现状态,建设校本的生长课堂。二是学校成立“生长课堂”校级达标评审小组,按照区教委制定的璧山区生长课堂相关理念、中小学“学·教·练”课堂教学基本范式评价量表对申请达标考核的老师进行评价。所有教师校内评价为“合格”的纸质评价记载和原始录像存档在学校备查。

四、生长课堂如何评价

区域内提出了一个评价基本标准,结合学科特点,由各学科生长出具体的评价标准。各学校可结合校本化的生长课堂,再具体细化。

生长性课堂关注“生长空间”。既着力于生长的“原点”,更着眼于发展的“远点”。既要关注学生当下的生长状态—课堂的深处充盈蓬蓬勃勃的生命律动,学生的语言、思维、精神在活泼泼地生长;又“指向远方”—课堂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积蓄了生长的力量.学生萌发了生长的向往.拥有了良好的生长态势和持续生长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