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若干问题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思考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思考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一成就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对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提升的有力支撑。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取得了一些成就就满足于现状,反之应该进一步深化对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本文将就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我国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持续增加,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我国企业和农业科技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也为农业产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支持。
在农业产业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从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到农业装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我国农业产业技术的创新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抗病害、抗逆境的作物品种,不仅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降低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实现了绿色农业生产。
另外,在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方面,我国建立了全面覆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通过农技人员下乡、科技示范园建设等方式,我国有效地将先进的农业产业技术传递给农民,提升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益。
二、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的问题与挑战虽然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仍然存在瓶颈。
虽然我国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过程仍然面临一些困难。
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的交流不畅、技术推广的难度大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
杭州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问题研究
杭州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问题研究我国农业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正面临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的双重挑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国现有农业科研推广体制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对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应运而生,以谋求在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之间建立有效的链接机制。
一、杭州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从1990年起,我市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逐年提高,1994年-1997年实现快速增长,1998-2002年长幅趋于平稳,2003年我市开始都市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又一次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
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3.76亿元。
全年粮食总产量110.16万吨,水产品18.47万吨,肉类29.52万吨,禽蛋13.25万吨,水果76.79万吨。
1、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了区域和产业布局。
“十五”期间,我市出台了《杭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提出了优先发展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注重提升两大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重点,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是区域布局更趋合理,都市农业的整体框架已具雏形,城市、平原和山区“三大农业圈层”基本形成。
建成了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的产业基地,如淳安、建德、临安、桐庐等的蚕桑基地,萧山的规模化生猪和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余杭的生态鳖养殖基地,西部山区县的山地蔬菜基地等;建设了4个省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9个产业单项强县、18个产业强镇(乡)建设。
二是产业布局更加优化。
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2008年全市六大优势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85.79亿元,优势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7.9%,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更加明显(表一)。
我市的草莓、芦笋、蜂产品、花木、菜竹笋、蔬菜和特种淡水产品基地都成为位列全省同类产业规模之首。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盖春雨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7期摘要为了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简要介绍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并以德州市为例,分析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指出了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指导。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成效;问题;对策;山东德州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265-03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onnot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system,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pointed ou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system taking Dezhou City for example,and put forward the solving countermeasures,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achievement;problem;countermeasures;Dezhou Shandong21世纪,综合能力的竞争成为农业竞争的焦点,主要表现为农产品的品种、质量、价格和品牌等方面的竞争。
新时代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若干思考
新时代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若干思考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
当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快速发展,农村三产融合程度显著提升,社会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同时,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要全面把握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此外,要加强政府扶持,发挥市场引导,推进龙头企业带动,高度重视专业合作社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以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
标签:新时代;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乡村振兴战略;对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我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出发,提出了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的崭新理念;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之一,明确以“三大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方略;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同样的目标和途径。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为“三大体系”的核心,其重点在于解决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供给效率问题,对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我国学界对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特征、构建模式、未来发展思路以及典型地区案例研究等方面。
在内涵研究上,有学者提出所谓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由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实现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①,涉及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支持产业、产业组织等全过程②,通过专业化、社会化、一体化、网络化和综合性、复合性的系统不断深化农业分工③,形成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農产品④,从而促进各产业间形成融合协调、有效衔接、产出高效、竞争力强的综合产业系统。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文章标题: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思考1. 介绍在当今社会,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截至目前,我国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对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概念和内涵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指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通过良种、良法、良技等手段,建立起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它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以及农业科技创新、信息化应用等方面。
3.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成就我国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如发展了一批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高效抗病虫的作物新品种,提出了农业节水灌溉、高效肥料利用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我国还在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
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尽管我国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农业技术的应用不平衡,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依然存在。
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5.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合作,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应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扶持力度,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养殖,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我们还应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6.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我认为这不仅是一个产业升级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只有不断加强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才能推动我国农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在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概述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主要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人才缺乏、资源利用不高效以及外部环境不稳定等。
为了推动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有必要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分析1.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全市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传统产业,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
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限制了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潜力,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冲击。
2. 创新能力不足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存在不足。
缺乏创新能力,使得全市现代产业体系难以与国际市场接轨,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3. 科技人才缺乏全市现代产业体系中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缺乏人才储备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导致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在科技创新上的能力不足。
4. 资源利用不高效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对资源的利用不够高效,存在一定的浪费。
缺乏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这在长期的发展中可能会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5. 外部环境不稳定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如国际贸易壁垒、国际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对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调整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
引导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型升级,增加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的整体竞争力。
2. 提升创新能力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创新发展。
3.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培训基地,培育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通过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和保障,提高科技人才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沿江各城市坚持不懈转方式、调结构,突出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发展,既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速,也在产业转型升级上迈出了有力步伐。
因而,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猛,农业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升级,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快速增长,逐步成为各地区的支柱产业。
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农业产业体系建构更是成效明显。
但整体而言,沿江各线城市之间的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并不均衡,农业产业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健全。
当前长江经济带在农业产业体系建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产业结构相对滞后,产业竞争力不强近些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地区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说,农业结构并不协调,农产品加工产业并不发达,传统农业的特征还十分明显。
具体如下:一是农业结构不协调,与现代化农业结构差距大。
从近些年长江经济带农林牧渔各产业产值比重变化情况看,农业结构调整和变化的过程主要是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牧业和渔业产值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但整体而言,依然体现出典型的传统农业特点,牧业和渔业比例依然偏低。
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畜牧业占50%的农业结构相比,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农业结构显得有些不协调,与现代化的农业结构形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而从农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来看,种植业比重整体上处于下降的态势,但是近些年以来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加剧以及农产品价格的提高,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种植业比重出现了上升趋势。
畜牧业比重变化呈现出了与种植业基本相反的情况,增长相对缓慢。
可见,当前长江经济带农业结构呈现以种植业为主,辅以家庭饲养业,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的局面。
在现代化进程中,这种结构已明显造成工、农两大产业的结构断层,与社会需求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日益产生不协调的矛盾。
二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目前,长江经济带地区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群,但是与其他加工业发展相比,农产品加工业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提升国家和区域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本论文根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框架,结合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特点及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对四川省现代农业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效、农业科技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等予以分析阐述,尤其对政府主导下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制度化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践的指导意义。
本论文分析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四川创新团队的建设的现实背景,指出了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创新团队建设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作用,在介绍“四川创新团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政府主导下“四川创新团队”制度化建设、组织管理、团队构建、运行模式等各个方面的探索,总结了其在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和经验,其中对最大的亮点在于政府的强力推动,同时指出当前尚存在的组织体系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科技资源整合度不高、经费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等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其未来发展的思考。
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一、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深入探讨现代化产业体系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对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的持续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二、问题分析1.产业结构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产业结构的优化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
传统产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难以实现转型升级;另新兴产业发展不够成熟,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缺乏核心竞争力。
产业结构的优化成为当前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问题。
2.创新能力不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短板。
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科研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人才短缺人才一直是现代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但目前由于高校培养模式滞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企业以及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供给却无法满足,导致了人才短缺的问题。
4.环保压力增大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
传统产业的高污染、高能耗特点与环保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环保压力也成为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发展方向1.产业结构调整针对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应当通过扶持和支持新兴产业,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淘汰和改造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向着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方向进行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2.加强创新驱动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上,应当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投入,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搭建创新评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人才培养和吸引针对人才短缺的问题,应当从高校教育改革入手,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度。
4.科技与绿色发展结合面对环保压力增大的问题,应当大力推动科技与绿色发展结合,在传统产业中推动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的升级,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德州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德州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问题研究王晓理;张红【摘要】近几年德州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也存在产业结构、流通体系及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通过强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体,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及政策扶持等对策,从而促进德州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
%In recent years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 of Dezhou has been found achivements . But some problems are fou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system ,circulation system and human re‐source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 ,perfect circul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rove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employ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 of Dezhou .【期刊名称】《德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2)002【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成就;问题【作者】王晓理;张红【作者单位】德州学院生态与园林建筑学院,山东德州 253023;德州学院生态与园林建筑学院,山东德州 253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为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德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地发挥农业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德州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路径,以此推动德州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定论,一些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如: 曹立群[1]认为现代农业体系是由关联效应较强的各种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市场、科技、教育、服务等主体,通过必要的利益联接机制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刘立仁[2]认为农业六大产业体系包括:优质粮产业体系、高效蔬菜园艺产业体系、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健康畜牧业体系、现代农业服务业产业体系、生物质和生态产业体系.张喜才[3]等认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以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依靠现代化技术进行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机整体,其内容包括:农业食品产业体系、农业文化产业体系、农业生态产业体系、农业科技产业体系、农业装备产业体系、农业信息产业体系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由多部门组织的综合体,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实现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点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型主体、构建现代化生产经营体系、构建现代化的加工体系、构建现代化的流通体系、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服务体系[4].3.1 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农业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近几年,德州市先后制定实施了畜牧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等现代农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按照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模式,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全市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德州市作为山东唯一入选的地级市,被列为全国5个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866.5万吨,实现“十二连增”,连续6年“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第4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扎实开展品质畜牧业示范区创建,奶牛、肉牛、生猪、家禽四大主导产业突显,全市规模化畜禽饲养场(小区)发展到3900多个,规模饲养所占比率达到70%以上.3.2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全市以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为中心,强化领导,创新举措,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强化产业招商,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28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8家、省级45家、市级289家.德州市诸多“农”字号龙头企业纷纷把“触角”延伸到农村,在优势产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企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本优势与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源优势有效对接,形成了以“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千家万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3.3 建立健全项目平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集群化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的区域化就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进行优势农产品的规模生产,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5].德州市抢抓京沪高铁开通机遇,在项目东区专门划定了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打造优惠投资政策环境,倾力培植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制高点;立足各县市的农业资源优势、种植传统和农业品牌特色,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和集群化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集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10余个.如:平原的玉米深加工产业,武城的辣椒产业,夏津的小麦加工产业,禹城功能糖产业,庆云、乐陵的枣产业等.特别是禹城市的功能糖产业,已形成了以低聚异麦芽糖、木糖醇、低聚木糖为主导的一系列产品体系,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质量最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功能糖产业生产基地.这些产业集群的出现有效地推动了农业龙头企业和地方农业生产的有效对接,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的就业增收.3.4 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广,现代农业产业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强化全市涉农企业自建或合建各类实验室、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技术中心等40多个,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4项,主持制定了粮食高产创建等1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全市有35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积极推进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农业科研设施条件水平.加大农技人员培训,打造农民培训平台,培训指导农户近40余万户.3.5 加强标准化生产与监管,现代农业产业质量安全体系初步建成积极引导建设优质安全蔬菜、畜牧、渔业、林果等高标准示范园区,搭建优质安全种养模式展示平台;建立健全了覆盖粮棉菜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和关键环节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贝州”食用菌、“向阳坡”蔬菜、“富硒”金丝小枣等一大批农产品品牌进入大中城市超市,强力推进了品牌建设.3.6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障能力增强整合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资金,集中向整建制高产创建示范区倾斜.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3.3万hm2,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30万hm2,主要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近几年,德州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虽然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的有以下几点.4.1 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协调与农产品生产环节相比,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其他环节差距较大,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影响和制约了整个产业体系发展和提升.到目前为止虽然形成了一支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群, 但是从事传统产业生产的多,初级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产品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偏低.德州市是粮棉生产大市,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但目前粮棉加工企业数量、规模、档次与粮棉大市的地位不相称.德州市是全国第一个整建制吨粮市、夏粮12年连增市、全国粮食高产创建引领市,但没有一家规模大的系列加工企业.河北五得利集团拥有9家子公司、32条生产线,日处理小麦达1.8万吨,而德州市所有面粉加工企业总计日处理小麦仅为2万吨.德州市是全国全省的传统植棉基地,但没有一家著名的制衣厂.滨州魏桥集团年加工棉花80万吨,年销售收入1600亿元,而德州市棉花总加工量仅为其一半稍多.4.2 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够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落后,市场信息传递机制不完善,流通网点数量较少,基础设施简陋,市场监管弱,经营管理手段落后,农产品安全隐患较大;种植、养殖等农业产业生产中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偏低,生产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生鲜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保鲜储藏率、加工率都普遍偏低,农产品分级、加工和规格化包装等增值服务能力弱,标准化程度低,产品的质量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农业生产比较分散,又缺乏必要的代理组织从中协调,农产品的生产者在商品流通中处于弱势地位,往往被动接受经销商提出的价格,且由于缺少必要的约束机制,买方和卖方很少能够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致使农产品在市场流通中的风险加大.4.3 农业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短缺目前,农业生产的高投入和低产出,使大部分的农村青年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外出打工成为首选,打工收入也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13年,王裕栓[6]等对德州市13个地区的600户农民家庭1390名家庭成员的务农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务农人员仅占34.7%,半工半农人员占28.5%,外出打工人员占18.3%,其中,外出打工人员中18~37 岁的青年人占81%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和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人员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农业生产从业人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年龄较大,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德州市是农业大市,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可以有效利用德州自身优势,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德州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提出几条对策.5.1 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实质上就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协调优化的过程,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可以促进农业产业资源间的高效配置,实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7].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8],是农业产业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与企业的规模和综合实力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德州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把农产品加工产业作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中心,进一步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工作措施和落实力度,强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一是围绕全市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在大力推进本地和现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靠资源优势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到德州市兴办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二是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重点培育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竞争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导企业深化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加快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企业规模膨胀,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支持有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和品牌运作,在同一产业中整合资源,联强联大,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上下游产品的联合与合作,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全方位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构建综合性完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三是认真总结推广庆云中澳、临邑六和、平原大蔡、乐陵飞达等成功经验,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建立与基地、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公平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实现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和谐共赢加快发展.5.2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的流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9],也是提高农产品收益的重要途径.德州市政府应做好农产品市场建设体系规划,支持加快新的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和原有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加强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市场信息服务,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建立和完善德州市特色农产品网上展厅,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扶持现代农产品物流企业建设,尤其是高效、快捷、低成本的冷链物流产业体系的建设.加强龙头企业和国内外农业加工企业的合作,实行贴牌生产和销售的形式,到国外建立直销网络.5.3 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农业从业人员是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建立分工明确、结构优化、管理科学、功能完善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0].首先,应充分发挥德州市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和涉农大专院校的作用,积极推进公益性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德州市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和大专院校应强化公益性职能,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和省级、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吸引他们参与德州市的农业科技开发,促进优秀科研成果在德州市的转化和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同时,通过聘请农业专家下乡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利用乡村集市等农业人口密集的场所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普及科学种养知识等途径,向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理念.其次,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在农村建立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和农户签订订单种养合同,统一为农户提供良种、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进行种养技术培训和指导等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建立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等自我服务型科技服务体系,并帮助其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业务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咨询服务活动.5.4 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及农业部门要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和支持,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形成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合力.根据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需求,对农业项目建设、农业招商引资等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现代农业项目建设.设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增加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贴息,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对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列入财政重点扶持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对德州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扶持,力争在市场信息化建设、品牌建设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实现大的突破.安排一定比例信贷资金,提高扶持贷款在涉农贷款中的比例,专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给予税收优惠支持.。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概括介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创新提升的对策。
Abstract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was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agriculture,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were analyzed. Futher more,some suggestions on the innovation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recent development;existing problem;countermeasures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近20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综合增长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了由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历史跨越。
但是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也迫切需要在体系上进一步创新,在质量上进一步提升。
我国农业产业化最早是1993年在山东潍坊提出来的。
它是指在农民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各种类型的龙头组织的带动,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用利益机制联结成一体的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中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刘涛来源:《当代经济管理》 2013年第4期刘涛(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3)眼摘要演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物流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三个环节。
从这三个环节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总体上呈现出“侧S 型” 增长态势,但也存在着农业结构不协调、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弱和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加快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要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业,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大力培育现代农产品物流主体,增强农产品物流业的素质。
眼关键词演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问题;对策眼中图分类号演F321[文献标识码] A 眼文章编号演1673-0461(2013)04-0047-05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十二五” 规划纲要都专门论及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构建的基本思路。
笔者曾对多功能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1] 以及中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原则、目标、基本要求和模式[2] 等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深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理论研究意义重大。
在此基础上,我国当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实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该如何应对,这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必须要解决的。
本文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分为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物流业三个环节,通过对这三个环节的发展状况及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完善加快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1. 农业持续增长(见图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产值持续增加,1991 年农业产值仅为8,157 亿元,到2010 年增长到69,319.8 亿元, 20 年间增长了7.5 倍,年均增长37.5%。
但是不同时期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侧S 型” 发展态势。
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
江西农业学报㊀2020,32(10):131 135ActaAgriculturaeJiangxi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http://www.jxnyxb.comDOI:10.19386/j.cnki.jxnyxb.2020.10.25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刘修礼㊀㊀收稿日期:2020-03-27基金项目: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智库项目 江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16ZK25);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江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2018BAA208032);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㊁预警与决策支持协同中心招标项目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研究 ㊂作者简介:刘修礼(1962 ),男,江西于都人,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农业发展㊂(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13)摘㊀要:介绍了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对其体系建设绩效进行了分析,发现江西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存在农业产业链不强㊁专业品牌建设水平不高㊁新产业发展创新性不足㊁产业联动不够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优化农业产业㊁强化产业融合㊁增添现代元素㊁培植产业主力㊁加强产业品牌建设等对策建议㊂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327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1-8581(2020)10-0131-05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nModernAgriculturalIndustrySystemConstructioninJiangxiLIUXiu-li(EconomicDevelopmentandReformInstitute,Jiangx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Nanchang330013,China)Abstract:TheachievementofJiangxi smodernagriculturalindustrialsystemconstructionwasintroduced,anditssystemconstructionperformancewasanalyzedinthepaper.Theinsufficiencyincludingagriculturalshortchain,professionalbrandcon⁃struction,newindustrydevelopment,andindustriallinkagewasanalyzed.Inviewofthis,th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suchasoptimizingtheagriculturalindustry,strengtheningindustrialintegration,addingmodernelements,cultivatingthemainforceoftheindustryandexpandingthebuildingofindustrialbrandswereputforward.Keywords:Modernagriculturalindustry;Developmentofsystem;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㊀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及其体系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内容㊂世界各国各地均十分重视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体系建设㊂近年来,江西与全国其他省市区一样,将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体系建设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和历史使命抓实抓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当然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切实化解,以便更加有效地推进,产生更大的效能㊂1㊀江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及其体系建设绩效分析江西作为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近70年连续不断外输商品粮的2个省份之一,在基本解决农产品供给不足后十分重视农业产业的做大做强,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㊂2012年就对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问题做出了规划部署,从现代农业市场体系㊁绿色食品名牌体系㊁产业布局体系㊁农产品加工体系㊁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㊁物质装备体系㊁科技支撑体系㊁经营制度体系㊁金融服务体系㊁风险防范体系10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1],努力延伸㊁拓宽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㊂1.1㊀农产品及其加工衍生品日益丰富2010 2018年江西粮食㊁油料㊁茶叶㊁水果㊁油茶籽㊁肉类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均有长足发展,产量分别增长了12.1%㊁12.3%㊁118.1%㊁58.3%㊁153.5%㊁5.7%和18.9%;江西农副产品加工衍生品的产量也有显著增加,配混合饲料㊁罐头㊁软饮料㊁精制茶㊁卷烟㊁纱㊁人造板㊁机制纸㊁家具㊁中成药产量各增长了85.1%㊁80.9%㊁125.3%㊁107.7%㊁14.1%㊁87.8%㊁10.4%㊁15.0%㊁259.2%和41.4%㊂1.2㊀涉农产业和企业持续增多增强江西农产品种类丰富,经过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增加价,有力地促进了涉农产业的发展㊂2010 2018年江西农副食品加工业㊁食品制造业㊁酒和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㊁烟草制品业㊁纺织业㊁纺织服装和服饰业㊁皮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㊁木竹草制品业㊁家具制造业㊁造纸和纸制品业企业数各增加了92㊁36㊁18㊁3㊁141㊁478㊁165㊁0㊁405㊁4个,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159.7%㊁36.2%㊁112.9%㊁134.4%㊁67.1%㊁196.0%㊁178.7%㊁38.5%㊁403.9%和86.3%,企业数量和产业收入均有较大增幅,涌现出一批大型加工企业㊂1.3㊀农业主导产业日趋明朗突出粮食㊁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在全国的地位越加明显,赣南脐橙㊁南丰蜜桔㊁广昌白莲㊁瑞昌山药㊁泰和乌骨鸡㊁遂川狗牯脑茶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生产越来越扬名海内外,水稻㊁生猪㊁水果和茶叶等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大米㊁油茶㊁畜禽㊁水产品等农副产品加工初具规模,粮食㊁畜牧㊁果蔬㊁水产业已具千亿元级水平[2],初步构建了江西特色的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㊂1.4㊀农业新兴产业不断繁荣壮大这些年来,江西农业紧跟时代步伐,突出现代理念,努力发展立体农业㊁生态农业㊁设施农业㊁休闲农业㊁信息农业㊁电商农业㊁数字农业㊁智慧农业,涌现出许多新农业,壮大了一批新兴农业产业㊂当前,全省 农(渔)家乐 ㊁休闲农庄㊁观光采摘园等休闲农业企业3200多个㊁农家乐16200多家,拥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46个[3]㊂2018年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和产量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104.0%和65.9%,各占全国的5.1%㊁5.1%,分别位列全国第6位和第7位㊂1.5㊀农业产业运作能力日益提高随着农业产业的纵深发展,江西农业产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也有很大提高㊂自2015年开始,江西围绕 农业生产智能化㊁经营电商化㊁管理高效化㊁服务便捷化 的目标,在全国率先采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农业,按 123+N 运作方式对全省农业产业发展进行行之有效的综合管理和协调指导[4]㊂围绕农业产品生产㊁贮藏㊁加工㊁运输㊁销售以及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建立了为数众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16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户数达5.40万户,同比增长了22.85%;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总数达90.20万人,同比增长了18.22%,农业互助合作经营力度提速较快[5]㊂2㊀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问题及其制约因素近年来,江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及其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起色和亮点,但是由于农业产业纵横向集聚不够,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力不强,农业产业要素投入欠缺,加上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脆弱,农产品市场开拓占有乏力等原因,其产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受到牵制和约束,步履较为艰难㊂2.1㊀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问题2.1.1㊀农业产业链偏窄偏弱㊀江西农副产品生产丰富,但涉农企业数量较少,农产品加工度和农业生产资料自给度较低,农业与涉农产业之间的配置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较短㊁较窄,农业产业体量不够大㊂从农产品加工来看,2018年江西农副产品加工业企业数在中部六省中居第5位,每百万元农业总产值拥有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14个,比2010年还少6个;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来看,2018年江西氮磷钾肥施用量占全国的2.1%,而产量只及全国的0.1%,依次低于2010年的占比水平2.3和1.8个百分点,自给率低下,生产长期满足不了消费需求,前后向产业发展仍显不足㊂2.1.2㊀农业专业化品牌化水平不高㊀与过去相比,江西各地大小农业 眉毛胡子一把抓 的现象有了很大改观,适宜性㊁优势度㊁基地化越来越突出,但是各地市之间㊁东南西北中各片区之间无论种植业㊁养殖业,还是加工转化业,自然成分㊁传统成分依然较高,小规模㊁小产业仍然较多,特㊁优产品生产量少面窄,品种专业化㊁集约化㊁规模化经营不明显,名品牌㊁大产业不多㊂据‘201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显示,江西食品饮料品牌无一入榜,而邻省少则1家㊁多则10家上榜㊂近年来,江西省大力推进 生态鄱阳湖㊁绿色农产品231江㊀西㊀农㊀业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2卷品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成效更多的是局限在省内,在省外,江西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品牌知名度多数不高,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㊂2.1.3㊀新兴产业运作创新性不足㊀近年来,我国农业新产业㊁新产品层出不穷,各地巧抓机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新兴农业产业,构筑㊁改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取得了不俗的业绩㊂江西在这些方面虽然也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相较而言,体制改革㊁机制创新较为滞缓,运作方式㊁经营模式革新力度略显不足,新产业的发展及其产业体系的建设不尽如人意㊂以绿色食品为例,绿色食品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㊁朝阳产业㊂江西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并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在具体的运作经营中,创新意识㊁开拓胆识不强,发展依然差强人意㊂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在许多县㊁市㊁区还是空白,已有的绿色食品发展也较为零散,集中连片的绿色农业发展区不多㊁前后向产业相互融合的绿色食品产业链十分稀少,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获证企业和产品几乎没有,有待于开拓创新㊂2.1.4㊀农业产业联动差强人意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以农业及其产出品为核心㊁前后向产业协助发展的多功能综合体,强调且需要农业各子产业之间㊁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共生共荣㊁融合发展㊂近年来,江西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一些成效,但是各市㊁各产业各自为政的现象仍然突出,农业产业融合度不高,以下2个方面尤其突出:一是农业及涉农产业物流㊁信息流不畅㊂农产品及生产资料流通机制不活,农村物流设施建设不全,信息收㊁传不灵便,物流㊁信息流滞后,生产㊁经营盲目,农民和涉农企业 买难 卖难 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㊂二是农技产学研融通不足㊂农业技术从研制㊁引进到推广应用是一个有机传导的过程,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农技研制㊁教学㊁推广分属管理且沟通不畅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技术㊁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教学与应用㊁研制与教学㊁研制与推广互为脱节,导致不少新研制的技术㊁产品㊁工艺不受农民和企业待见,推广应用价值不大,而农民和企业急需的技术和设备又缺乏㊁难找的现象多处可见,影响了农业产业的纵深发展㊂2.2 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2.2.1㊀农业产业聚集乏力㊀20世纪80年代,江西农业基于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从方位角度将全省分为6个片区,即:赣北鄱阳湖平原粮食㊁棉花㊁油料㊁畜牧㊁水产区,赣西北丘陵山地粮食㊁林业㊁畜牧㊁麻㊁茶区,赣东北丘陵山区粮食㊁林业㊁畜牧㊁茶区,赣中西部丘陵㊁盆地粮食㊁林业㊁油料㊁畜牧㊁麻区,赣中东部丘陵山地粮食㊁林业㊁畜牧㊁麻㊁桔区,赣南山地丘陵林业㊁粮食㊁甘蔗㊁烟草㊁桔区[6]㊂据此可见,各片区农业产业虽然重点有所凸显,但是重叠也十分显见,大一统㊁泛而散现象仍然较为普遍㊂21世纪以来,江西农业突出资源与产业的优化配置,注重区域优势的开发利用,着力打造粮食㊁生猪㊁水禽㊁渔业㊁蔬菜㊁果业㊁茶叶㊁油菜八大生产基地,促使粮食形成三区一片,生猪形成一片二线,蔬菜形成一环二带,茶叶形成三大优势区,果业形成南橘㊁北梨㊁中柚的发展态势,油菜聚集赣中北,水禽集聚赣江沿线㊁环鄱阳湖,渔业聚集环鄱阳湖的生产格局[3]㊂农业主要产业的区位发展轮廓渐渐清晰,但是从行政区看,近10多年来,江西农业产业的集聚程度变化不大,种植业㊁林业㊁畜牧业㊁渔业㊁服务业及其产出品的集聚度仍然不高,设区市农业产业发展广而散㊁重而泛㊁小而弱的问题依然存在,主导产业集聚不力㊁支柱产业凸显不明,农业产业区域化㊁专业化不突出,制约着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与纵深发展㊂2.2.2㊀农业龙头企业动能不足㊀农业龙头企业和组织对广大农户参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也是农业产业融合和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力,但江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带动能力还比较小,尚未充分发挥出来㊂有资料显示,2016年上半年,江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807亿元,省级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362万户,户均增收3200元,比2014年分别减少了151亿元㊁增加9万户和1600元[7]㊂由此可知,江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增量不多,总量上也尚有近200万户农户有待吸纳;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更少,成员数只及农业劳动力的1/10左右,仍有不少农民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单打独斗,有赖于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增强能动性㊂2.2.3㊀农业产业要素量能欠缺㊀农业产业发展要素的高质量投入是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的必要保障㊂从农业生产角度看,江西农业生产资料和劳331㊀10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刘修礼: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动力的投入略显不足㊂2018年江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2%,而小学文化和未上过学的劳动者高达46.8%;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省总额的2.7%,远远低于其占全省GDP的比重;耕地灌溉率仅有65.8%㊂从农产品后续加工角度看,2018年江西每万元农业总产值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为1.25万元,基本接近全国水平,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尚有差距㊂江西农业产业各环节生产要素投入相对较少,对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推动能量相对较弱㊂2.3.4㊀农业抗灾、抗险能力不强㊀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有利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㊂近年来,江西虽然对农田水利仓储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重视,增强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物质装备能力,但是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依然不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较为脆弱,农产品生产和供应波动性较大,动摇了农业产业体系的根基 农业产业的稳定性㊂2010 2018年江西因干旱㊁洪涝㊁风暴㊁冷冻等因素而受灾的农作物面积少则44.14万hm2㊁多则207.52万hm2,成灾率低则39.7%㊁高则达72.7%,直接经济损失少则58.8亿元㊁多则达520.0亿元,对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稳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掣肘影响㊂2.2.5㊀农产品市场占有量不大㊀强大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高水平的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拉力和必要保障㊂江西是农业产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农副产品较为丰富,但是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差,市场占有份额不多,从外贸出口可见一斑㊂2018年江西出口活动物及动物产品,植物产品,动植物油㊁脂及其分解产品㊁精制的食用油脂㊁动植物蜡,食品㊁饮料㊁酒及醋㊁烟草及烟草代用品制品,分别只及山东的1.3%㊁3.4%㊁2.0%㊁4.3%;每万元农业总产值出口活动物及动㊁植物产品7.72美元,比山东少92.52美元,为其7.6%㊂弱小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难以支撑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做大做强㊂3㊀促进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3.1㊀优化农业产业,健全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既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部分,也是江西各市㊁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集合体㊂江西在构建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过程中,要切实对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分工与协作,努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改进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彰显江西农业产业发展优势,巩固江西农业产业发展地位,做出江西应有的贡献;要顶层统筹各市㊁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提高农业产业集聚度和联动性,促使农业各产业及其相关环节适配于最佳地带和市县域,缔造区域分布合理㊁行业分工有序㊁系统运行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㊂3.2㊀强化产业融合,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江西是农业大省,但农业各产业之间及其与上㊁下游产业之间联结不够紧凑,融合度不高,现代农业各产业体系的体能还不够大㊁综合实力还不够强,有待于做大做强㊂事实上,任何一个农业产品和农业产业都有做大㊁延伸的可能,况且在当今社会,任何一个农业产品或农业产业的竞争往往也不是单纯的该产品或该产业的竞争,而是由该产品或产业前后结成的产业链或产业体系的竞争㊂要加强农业产业融合,做大现代农业产业链体量,一方面以产业链为纽带,抓住核心环节,将产前㊁产中㊁产后各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形成 航空母舰 ;另一方面以产业区为纽带,突出主导产业,组配生产要素和发展力量,连接㊁延伸㊁拓宽前㊁后向相关产业,配齐㊁健全相关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㊂3.3㊀增添现代元素,夯实农业产业体系量能增加现代元素,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是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和夯实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必要保障㊂要加强农业产业发展技术研究,不断研制㊁引用㊁推广新技术㊁新工艺㊁新方法㊁新设备㊁新产品,尽快提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技术含量;要增强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㊁电气化㊁水利化发展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现代农业产业智能化㊁信息化㊁数字化建设,充分夯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物质技术装备能力;要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培育农业产业企业家,强化现代农业产业从业者职业技能,努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开发能力和体系运作水平;要鼓励金融资本㊁文化教育㊁商贸物431江㊀西㊀农㊀业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2卷流等行业部门参与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添砖加瓦㊂3.4㊀培植产业主力,增强农业产业体系推引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多产业融于一体的有机聚集体,无论哪个产业都有生成体系的可能,只是主次不同以及生成的难易程度㊁规模大小㊁时间长短㊁效应多寡不同而已㊂要又快又好地构建㊁发展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择优推进;以国计民生农产品产业㊁名特优农产品产业㊁资源富饶农产品产业为核心,分区㊁分片遴选主导产业㊁支柱产业,培植㊁扶持主导产业㊁支柱产业,延伸㊁配备关联产业,抓一个产业成一个产业,抓一个体系成一个体系㊂要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主体,切实抓好农业龙头企业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㊂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头羊,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骨干力量㊂要加大资金㊁技术扶持力度,完善农业龙头企业所有制结构,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着力建成一批国内外响当当的知名企业㊂现代农业园区是先进农业产业发展的代表者,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力量㊂要抓好现代农业园区的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扩大园区农业产业发展规模,提高园区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改造㊁升级园区档次,充分发挥园区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及其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和集散功效㊂3.5㊀加强产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竞争力江西农业产业门类齐全,地方名优特农产品及加工品较多,每一类产品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新老品牌,只是区域影响强弱有别㊁大小不同而已㊂前述已知,近年来江西省着力建设了 生态鄱阳湖㊁绿色农产品 品牌,对江西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产品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动作用,但是整体而言,江西农业产业及其产出品和加工转化品大品牌㊁有影响力的品牌不多,系列化㊁规模化生产经营不够,市场竞争力仍显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建设的支撑和促动仍显乏力㊂对此,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产品和涉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努力开发㊁利用㊁整合㊁创新品牌,做大做强㊁做多做实品牌;要广泛宣传品牌,扩大品牌农业及其品牌产品的影响度,巩固㊁提高市场占有份额;要细分市场,充分发挥品牌影响作用,根据不同的地区㊁不同的消费需求群体,生产㊁开发系列产品,形成产业优势,结成产业链,增强现代农业产业及其体系发展实力㊂参考文献:[1]轶名.江西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2 2020年)[N].江西日报,2012-09-27.[2]轶名.江西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2019-03-20]http://www.tjcn.org/tjgb/14jx/35783_4.html.[3]轶名.江西农业概况[DB/OL].[2019-11-26]http://nync.jiangxi.gov.cn/art/2019/11/26/art_27752_832807.html.[4]江西省农业信息中心.江西智慧农业㊁ 百县百园 建设成为2016江西工作亮点㊁2017江西改革新看点[EB/OL].[2017-01-25]http://nync.jiangxi.gov.cn/art/2017/1/25/art_27774_1042935.html.[5]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愈90万人[EB/OL].[2017-02-13]http://jx.people.com.cn/n2/2017/0213/c186330-29704191.html.[6]‘江西省农牧渔业志“编纂委员会.江西省农牧渔业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9:126-127.[7]宋海峰.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昂起[EB/OL].[2016-08-18]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6/08/18/015121284.shtml.(责任编辑:管珊红)531㊀10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刘修礼:江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一、引言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国家战略。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展开论述,探讨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背景1.国家战略需求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明确提出要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正是基于这一战略需求而提出的。
2.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增长。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旨在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农业科技发展需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有助于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效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组织架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两个层级构成。
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下设若干功能研究室,负责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综合试验站负责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科技创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聚焦于动植物品种培育、育种技术创新、节本降耗绿色生产技术、重大疫病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等方面,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3.成果转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实际转化。
4.人才培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作用1.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2.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通过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创新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本文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的重要性、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创新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引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是指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的重要性1. 推动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力,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创新,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增强我国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 促进农民增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有助于提高农业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4. 实现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有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现状1. 科技创新: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杂交水稻、超级小麦、转基因技术等,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制度创新:我国农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取得显著成效,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
3. 管理创新: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信息服务、农业市场体系等方面的创新,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面临的挑战1.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制约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
2.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
2020/11/2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来由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
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基地的创新能力建设,搞好农业基础研究和 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依托具有明显优势的省 级农业单位和高等学校,建设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负责推进区域 农业科技创新,开展重大应用技术攻关和试验研究。
透明化、民主化。要重新认识和利用社会团体。
• ——政府投资是要解决问题的,如何使项目承担 人的研究行为与责任相匹配(是否解决了问题)
• ——按支出行为进行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零结
余等新的财政财务方式,客观上也要求科研经费申报的
实事求是。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新变化新问题10
•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国际农产品贸易体系,有的正 在主导着国际市场。农业科技要在全球分工格局中找到 位置。 • ——转基因大豆进口、小麦进口 • ——2008年初南方冰冻雪灾时的油菜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新变化新问题8
•主动参加国际性农业科技合作 •
• 国际农业科技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大型国际性 的合作研究正日益兴起,已经由被动合作到主动合作、 由学生到老师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新变化新问题4
•发展模式
• 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已经进入 国际农业科技主流。在此基础上,应该有新的发展模式。
• ——国际性的农业科技大会主办国 • ——部分科学家担任国际农业科技组织领导人 • ——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培训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2008年中央1号文件:切实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重点支持公益性农
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先进实用技术集 成配套。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推动现代农业 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提纲:
• (一)为什么要建设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1985-2001年),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均由 各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自行进行试点。 • 第四阶段:2002—2006年,中央直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 农业部直属三院66个研究所分类成:
•非营利研究所:29个 •整体划转大学的研究所:4个
• ——国际性的植物基因组计划:茄科、葫芦科 • ——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愿望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新变化新问题9
•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
• ——政府的部门如何转变职能,摆脱琐碎的具体 项目管理;
• ——如何在政府和市场之间,介入社会组织或者 NGO(学术团体)参与科研项目管理,使管理专业化、
•转为农业事业单位:11个 •拟转制为企业:22个 •现状与问题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争论:一是如何定位农业的公益性;二是科技体 制改革与整个经济和社会改革的配套问题。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方针: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11个重点领域68个优先主题:能源 (1-5)水和矿产资源 (6-12)环境 (1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创新体系建设 •方式与争议
•第一种:科技体制改革方式(转企) •第二种:中国科学院方式(知识创新工程) •第三种:美国农业部方式(区域中心) •第四种: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方式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第一种:科技体制改革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农业科技面向市场的 能力越来越强,部分与市场联系紧密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 应考虑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公共财政更加强调公益性研 究。
• ——产品类技术:种子(种苗、种畜禽)、农药、肥 料、饲料、疫苗等 • ——制度类、标准类等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研究力量多元化
• 社会各界、各部门支持农业;综合性大学、企业 涉足农业科技;国外农业研究机构正在进入中国。 • ——十七届三中全会后的各部门行动 • ——先锋、孟山都、先正达、拜尔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新变化新问题11
•学术学风受到空前质疑
• 学术界求真务实的学风丧失,造假,抄袭,忽悠; 学术老板的课题承包发包,经费垄断,科技腐败,知识 分子独立、客观、清高的社会形象损伤,中国的知识界 正在受到全社会的空前质疑。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新变化新问题3
•研究范畴和功能拓展
• 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日益尖锐化,农村生产生活 环境恶化,新问题正层出不穷,客观上扩大了农业研究 范畴;能源危机的催生,农业功能得到拓展 • • ——食品安全事件 • ——禽流感、柑橘大食蝇事件 • ——面源污染、点源污染 • ——生物质能源
•深层次问题之一
•结构
•
•──产业不均衡 •──产业内部各学科不均衡 •──软技术与硬技术(产品)不均衡 •——单项技术与系统性技术不均衡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深一层)次背问景题概之要二
•体制
•──多头管理,缺乏协调沟通,重复分散 •──多头申请,过度竞争,专家疲于争取项目 •——研究工作短期化,难以形成长期积累和稳定研发 •——少数专家垄断科研项目和经费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深一层)次背问景题概之要三
• 机制
•
•
──立项脱离需求
•
──以论文考核评价
•
──成果难以应用推广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 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当下的中国,解决这
些深层次问题,需要通过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来最终建立起新的体制或者新的体系。但这种 创新既不能与现有体制发生大的冲突,又不能 为未来改革留下障碍;既要加大投入,又不要 因为新的投入而加剧或者固化已经存在的弊端。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新变化新问题2
•技术使用者变化
• 与现代生产相适应的新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出现, 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科技的服务形式发生变化,技术 使用者发生变化。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龙头企业基地 • ——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出现(农机队) •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后的土地承包大户 • ——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乡村劳力构成
•新变化新问题6
•科技人员更新换代
•
新一代农业科技人员大都有国外留学经历,学
位高、眼界宽、民主意识和市场意识较强(80后成为直
接研究主体),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管理提
出了新的挑战
• ——互联网民主 • ——聘任制、双向选择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新变化新问题7
•进入国际贸易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 主观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对中国
农业科技提出了新的需求动力,但是很显然,中 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而且已经不仅仅是经费投入不足问题。这其中, 深层次的问题制约显得越来越突出。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争议一:创新与创新体系的概念与本质意义
•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 “创新” 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新, 而更是指已经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后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 力。其中研究开发只是创新的一个阶段,设计、试验、制造和营销 是实现技术创新链环的其它阶段。 • 创新体系是一个网络,由科技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等创 新实体及其相互关系(联系和作用)两部分构成。 • 国家创新体系:1987年,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研究日本经济成 功时,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 1997年OECD 提出“创新是由不同参与者和机构的共同体大量 互动作用的结果,把这些看作是一个整体就称作国家创新体系” • 国家创新体系主体性要素包括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金 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由各主体性要素相互关联而形成的网络系统, 各主体性要素的联系是多向、互动的,联系和互动越频繁,系统效 率越好。
•2006年中央1号文件: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
基地和区域农业研究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 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 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
•2007年中央1号文件: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国家基地、
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启动农业行业科研专项,支持农 业科技项目。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
•(二)如何建设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行的 若干问题研究
•前期主要工作
•
• 中央层面的工作(2005年开始) • ——9部委成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 ——调研(国内外、中科院) • ——起草《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 ——两年多的反复修改和讨论,各部门态度 • ——2007年1月经国务院审定后下发 • ——基本思路和原则精神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 系建设。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
• 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 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 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 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 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