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展望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展望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展望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不断更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它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首先,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对社会认知、情感与行为的研究。

社会认知研究探讨了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加工方式,包括社会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等。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了人们是如何对他人进行评价、归因他人行为的原因,并且揭示了人们常常存在的认知偏见和刻板印象等问题。

情感研究关注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探究了人们是如何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态度,以及自己的情感是如何影响着他人的。

行为研究探讨了人们的社会行为和合作行为,包括亲社会行为、依从行为、攻击行为等。

社会心理学的这些研究内容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基础。

其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观察研究等。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心理学家开始借助网络实验、虚拟实境实验等新的实验范式进行研究。

这些新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者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实验条件、获取更多的数据,并且可以模拟出真实生活情境,增加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也注重运用统计学和计算机模型等数学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得更准确的结论。

这些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进一步研究。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首先,在教育领域,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社会认知、情感和行为,从而设计出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教师在班级管理、学生评价和行为引导等方面进行干预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在组织管理领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理解员工的社会行为和心理需求,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社会认知理论(纯干货) PPT

社会认知理论(纯干货) PPT

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历程
03 02
04
05
Bandura (2001)运用SCT理论分析沟通如何影响 人类的思想、情感和行动”并将 SCT应用到职业 选择、组织行为、动机、学习和成就等方面。
Bandura (1986)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强调在编码和执 行行为过程中认知的重要角色,人类的行为是由个人、 行为和环境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的内容
(一)三元交互决定论
Bandura的理论在于探讨环境、人及其行为之间的动态
的相互决定关系。将环境因素、行为、人的个体因素三者看
成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理论实体。其
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
力等身心机能。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获得知识,并 与环境、行为和认知构成相互影响的 关系。
并引导其行为,行为及其结果反过来有影响并最终决
定思维的内容与形式以及行为主体的情绪反应;
2、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主体特征如性格、社会
角色等引起或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
3、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是人用以改
变环境,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
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的手段,而它不仅受人的需
要支配,同时也受环境的现实条件的制约。
例如,观察到的行为可以改变一 个人的思维方式(认知)。同样,环境 也可能会影响以后的行为,就像一个 父亲的心态(认知)将决定孩子成长的 环境。
Reference:
陈俊.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3,22(12):59-62.
Attention:
1、人的主体如信念、动机等往往强有力地支配
Reference:
(四)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旨在揭示教育过程中人类学习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心理学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学习理论的新发展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深化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动构建知识。

近年来,建构主义在教育中的应用更加注重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

研究者发现,真实、复杂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同时,小组协作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通过观点的交流和碰撞,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2、社会认知理论的拓展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学习。

当前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榜样示范、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优质的榜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自我效能感,使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此外,积极的社会支持,如来自教师、家长和同伴的鼓励和帮助,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有着显著的影响。

二、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心理学的融合1、大脑发育与学习的关系借助先进的神经成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大脑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模式。

研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同的学习任务会激活特定的脑区,而且大脑的可塑性使得适当的教育干预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优化。

2、情绪对学习的影响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情绪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

积极的情绪能够增强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而消极情绪则可能干扰学习。

因此,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以提高学习效果。

三、个性化学习与教育技术的应用1、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随着在线教育的普及,大量的学习数据得以产生。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教育者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势和不足,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教育学中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

教育学中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

教育学中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引言教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研究人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原则,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认知理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中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一、社会认知理论的概念与发展社会认知理论是心理学家艾米·维岳斯基(Lev Vygotsky)在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是通过社会性交往和文化交流来实现的。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认知过程的影响,强调了人的发展与社会交往的紧密关系。

这一理论被广泛用于教育学领域,帮助我们理解教育过程中的认知发展和知识传递。

二、社会认知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 强调学习社区的重要性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个体的认知活动,更是与他人的交流和协作有关。

因此,教育学中的社会认知理论关注学习社区的建立和发展。

学习社区提供了合作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交流。

通过参与学习社区,学生可以共同构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倡导社会文化分析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发展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

因此,教育学中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提倡进行社会文化分析。

教育者需要了解学生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以提供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并增加学习的可持续性。

3. 强调引导与合作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教育者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和合作的角色。

教育者应该提供恰当的学习支持,帮助学生进行认知活动。

通过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实现深度学习。

三、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展望目前,教育学中的社会认知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提出了许多有关社会认知理论的新观点和新理念。

例如,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教育评价模型和教育干预方法等。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社会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认知的心理学分支,它关注的是人类如何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形成和理解世界。

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认知心理学的领域已经涵盖了广泛的议题,包括自我认知、社会知觉、社会判断、社会影响、社会认知偏差等。

本文将对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一、自我认知的发展自我认知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个体如何理解自己的身份、动机、情感和行为。

在过去十年中,关于自我认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在自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形成更为复杂的自我形象,包括对自己的能力、价值观和社交地位的认识。

此外,许多研究表明,个体的自尊心、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一致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行为。

二、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社会知觉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感知、印象和行为的理解。

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背景信息、社会期望、文化差异、刻板印象和偏见等。

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此外,社交媒体和在线互动也改变了人们对他人感知的方式,这为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三、社会判断的偏差在社会判断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判断出现偏差。

这些偏差可能源于个体的信念、价值观和经验,也可能源于情境的压力和限制。

例如,群体成员的刻板印象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判断,导致对少数群体的偏见和不公平待遇。

此外,情绪状态和压力也会影响个体的判断,导致过度自信或过度焦虑的情况。

四、社会影响的作用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受到他人的行为、观点和决策的影响。

在社会认知心理学中,社会影响的研究关注的是它如何影响个体的态度、信念和行为。

例如,群体压力、群体认同和群体成员身份等因素都可能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此外,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也为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可以探讨在线社交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认知心理学仍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和新的研究领域值得探索。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来自欧洲心理学界的成果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来自欧洲心理学界的成果

作者简介 : 刘 峰( 1 9 7 8 一) , 男, 甘肃陇南人 , 渭南 师范学 院教育 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 心理学博士 , 主要 从事认知心理学
研究.
过去 的 5 0年 , 社会 心 理学 的研究从 宏 观分析 水平 转 向 了更加 微 观 的水 平. 二 战后 的 l 0年 , 社会 心 理 学家趋向于把个体看作大的社会系统 中的一个成分 , 小群体的研究盛行 ; 到了 2 0 世纪 6 0 年代 , 社会心理 学研 究变 得越来 越个 人 主义 , 关 注社会 情境 中的人 际关 系事 实或 过 程. 在2 0世 纪 7 0年代 中期 , 这种 趋 势 越来 越强 烈 , 对 个体 和人 际水平 的心理 过程 愈加 强调 , 社会 认 知成 为这 一 时期 研 究 的主 流 , 社 会 认 知 的趋
是, 就这一脑

峰: 社 会认 知神 经科 学的研 究进展
1 . 2 行 为观 察 中的镜像 神经 元
就在 心理 理论研 究 开始 出现 时 , 在意 大利 帕尔 马 , G i a c o m o R i z z o l a t t i 的研 究 团 队通 过研 究 猴子 的镜像 神经元获得了一些重大发现. 1 3 当猴子观察到其他猴子的具体行为时 , 其镜像 神经元反应就好像猴子 自
1 欧洲学界研究的主题
近几 年 , 由于神 经系统 研究 在方法 和技 术上 的进步 , 社 会认 知 神经 科 学 的 出现 , 对 于 社会 心 理学 的研 究起 到 了促 进作 用 , 这 其 中美 国和欧洲 是其研 究最 为 繁荣 的地 方 , 但 是 其研 究 主题 和关 注 问题 不太 一 样 , 美 国学界 主要关 注 自我 、 刻 板印 象加工 、 情绪 调节 能力研 究 . 欧洲学 界 主要 关 注如何理 解他人 心理 , 其研 究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旨在深入了解和解释人类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个体需求的变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在不断进步与演变。

本文将就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探讨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社会认知的研究进展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人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环境的认知过程。

在社会认知研究方面,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理论和模型,如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知觉等。

其中,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在评价自己时,通常会与他人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和自尊感。

此外,社会认知理论还研究了人们对他人的推测和推理过程,包括对他人意图、动机和情绪的理解等。

二、社会影响的研究进展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到他人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社会影响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如社会规范、社会信息和社会比较等。

在社会影响的研究中,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理论和模型,如归属理论、规范影响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等。

这些理论和模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和决策。

三、群体动力的研究进展群体动力研究的是社会中群体行为和群体心理过程的科学方法和理论。

在群体动力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关注群体决策、领导力和集体行为等问题。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群体中的合作、竞争、集体思维和集体行为等现象。

群体动力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群体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机制,对于组织管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跨文化研究的进展跨文化研究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新增领域,它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

在跨文化研究方面,心理学家采用跨文化比较的方法,探索和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差异和共性。

这种研究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多样性,并促进了全球间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五、应用社会心理学的进展应用社会心理学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旨在解决社会和个体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概要

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概要
同样,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被试根据交流的准则理解问题的意义。Schwarz等[16(1991)请被试回答"你认为你在生活中有多成功?"这一问题,同时呈现给被试一个11点评估量表,范围从“完全不成功”到“极端成功”。11点量表上的值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从0(完全不成功)到10(极端成功),另一种是从-5(完全不成功)到5(极端成功)。结果发现,量表上的数值对于研究结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后一种情况下,有34%的被试在“不成功”这一端选择一个值,而在前一种情况下只有13%的人在同一端选择一个值。这种结果的出现,与被试对于“完全不成功”的理解是密切相关的,它是指缺乏杰出的成就还是指生活中的失败。结果表明,当它在量表中的值是0时,被试解释为“缺乏杰出的成就”,当它与-5联系在一起时,量表中的中点是0,被试理解"完全不成功"是“生活中出现失败”。
从90年代开始,对人的隐喻转变为,人是“目标明确的策略家”[3](motivated tactician)。“目标明确的的策略家被认为有多种信息加工的策略,在目标、动机、需要和环境力量的基础上,对策略进行选择”[4]。人能够实用地采取加工策略以适应当时的情境的需要,努力使事情完成。因此,在需要时,人会更多地注意复杂的信息,进行系统的费力的加工;当目标不存在这种需要时,人会依赖于认知捷近、简单的策略和先前的知识结构。人能够灵活地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以适应情境的需要。"目标明确的策略家"的隐喻对于90年代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Grice [13认为,社会交流应依据“合作的”原理,它可以用四个准则加以表示:质的准则,要求交谈者不说自己认为是假的或缺乏确切证据的东西;关系的准则,要求交谈者为达到交流的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提供的信息应与交流的目标有关;量的准则,要求交谈者为达到交流的目标提供更多的信息,但不要提供与目标无关的信息;方式准则,要求交谈者提供的信息是清楚的,不是模糊、模棱两可的。交流的信息应该是“信息的、真实的、相关的和清楚的”。同时,听者应该根据合作原理及其准则对说者提供的信息进行解释。

研究报告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报告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报告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研究报告: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一、引言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在过去几十年里,社会心理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我们深入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本文将回顾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进展,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二、社会认知与知觉社会认知与知觉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关注个体是如何感知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

例如,研究者探索了认知偏差、刻板印象和其他社会心理现象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个体在信息获取和处理中的偏好,以及多元文化社会中不同群体间认知和知觉的差异。

三、集体行为与社会影响集体行为和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关注团体决策、领导力、从众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研究者揭示了群体中的思维惯性、社会规范和权威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研究群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模式,以及社会影响力的形成和传播机制。

四、情绪与人际关系情绪与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的又一关键研究领域。

过去的研究发现,情绪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决策过程起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研究者发现情绪共鸣和情绪调节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情绪的传播机制、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以及情绪对决策和合作行为的影响。

五、群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群体认同和社会认同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

过去的研究揭示了个体对于群体身份和社会身份的认同对行为与心理的影响。

例如,研究者探索了群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对态度和行为的塑造作用。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研究群体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形成和变化机制,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促进群体认同与多元一体化。

六、社会心理学与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仅停留在学术范围内,也对社会实践和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例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为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培养等领域的实践提供指导。

社会认知理论(纯干货)

社会认知理论(纯干货)

h
12
社会图式
社会认知就是一个形成社会图式,并且已形成的社会认
知又会对我们今后的认知产生影响的过程。其实社会图式是根
据认知心理学中图式的概念发展而来,我们知道图式就是对获
得的信息进行组织和加工后在人脑中形成的认知系统。社会图
式就是指经过对来自社会环境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后在人脑
中组织起来的认知系统。总结起来社会图式可以分为4种类型:
内隐自尊:是人自发的无意识的对自己评价倾向。
内隐刻板印象是调节着某个社会范畴所具有的属性中无法 内省辨认(或不能准确辨认)的过去经验的痕迹。(刻板 印象是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 与预期的认知结构)如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内隐种族刻板 印象的研究。⋅
出的,所有动物的行动是基于 “感觉、情感和愿望”等心理需求的满足。
h
5
社会认知理论的内容
(一)三元交互决定论
Bandura的理论在于探讨环境、人及其行为之间的动态
的相互决定关系。将环境因素、行为、人的个体因素三者看
成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理论实体。其
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
有的事件图式影响对新信息的加工。
h
17
社会认知的阶段
编码:即对社会性信息给予充分地注意和感知,并选取有意义的信息。 解释:将获得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图式、原型等)进行比较,
解释该信息的意义。
搜寻反应:在理解社会性刺激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反
应计划,从中选择合适的行为反应。
反应评估:在形成各种反应计划后,还要对其进行比较评价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3,22(12):59-62.
Attention:

社会认知的研究现状

社会认知的研究现状

社会认知的研究现状
人类作为社交性动物,我们需要不断与他人交流,把握彼此关系。

社交交往涉及到人类认知范畴中的很多方面,包括注意力、情绪、社会情境知觉、人际冲突解决、恐惧和冒险等等。

这些认知机制构成了我们的社会认知体系。

社会认知已经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旨在揭示人类如何理解和相互作用。

社会认知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其中,一个核心领域是了解人们如何理解、解释和响应社会情境。

社会情境是指发生在个体或群体之间、经常与被认为是社会话语或行为方式互动有关的场景。

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并且已经引发了进一步研究。

另一个在社会认知领域的经典研究是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个体之间的交互涉及到从构想他人的内在感觉到表达自己内在感觉的一系列认知过程。

人类有时会误解他人的情感反应,这种误解可能会导致冲突和不愉快的结果。

因此,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感反应是增进人类之间交往的关键。

近年来,人们也开始关注取决于社会认知的个体行为如何、在基础认知水平下,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以及定量研究框架。

千禧一
代成员更是受到了特殊的研究特别关注,他们受到了崭新而复杂的社会情境和社交环境特别的影响。

这些技术使人们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能够测试社会认知的工具。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对社会认知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缺乏横向和纵向比较研究。

由于社会情境和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我们难以了解有关不同类别和种族的研究结果。

在未来,我们需要对社会认知进行更多找事研究,以更全面的了解社会认知的机制,并推动社会认知研究更好地实现其理论和实践价值。

社会认知理论(纯干货)

社会认知理论(纯干货)


内隐态度:是个体对事物所持的积极或消极的认知、情感 或反应,由不自觉的以往经验或不能归因于以往某一确定 经验所引起。 内隐自尊:是人自发的无意识的对自己评价倾向。 内隐刻板印象是调节着某个社会范畴所具有的属性中无法 内省辨认(或不能准确辨认)的过去经验的痕迹。(刻板 印象是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 与预期的认知结构)如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内隐种族刻板 印象的研究。⋅
Environment
与环境、行为和认知构成相互影响的
关系。
例如,观察到的行为可以改变一 个人的思维方式(认知)。同样,环境 也可能会影响以后的行为,就像一个 父亲的心态(认知)将决定孩子成长的
Individual
Reference:
Behavior
环境。
/wiki/Social_cognitive_theory 陈俊.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3,22(12):59-62.
(四)事件图式Fra bibliotek人们在某种情境下所发生事件的有序组织的信息。即许多 事情均涉及一系列典型的活动次序,犹如戏剧或电影的脚本中所 列出的一个又一个场景。比如我们在餐厅吃饭,去医院看医生, 都是属于一种事件图式,事件图式将影响人们对事件的记忆,原 有的事件图式影响对新信息的加工。
社会认知的阶段

编码:即对社会性信息给予充分地注意和感知,并选取有意义的信息。 解释:将获得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图式、原型等)进行比较,



自我效能感的来源: (1)实践成败经验
(2)替代性经验
(3)言语的劝导 (4)身心状态
社会图式

社会认知就是一个形成社会图式,并且已形成的社会认 知又会对我们今后的认知产生影响的过程。其实社会图式是根据 认知心理学中图式的概念发展而来,我们知道图式就是对获得的 信息进行组织和加工后在人脑中形成的认知系统。社会图式就是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中自我研究的新进展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中自我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简 介:蔡晨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专业 ,方向 :学 习与认 知。

理论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8 卷 总第 1 4 3 期 2 0 1 3 年第 2 期 总第 1 5 2 页
我的研究 人认知中与 自己本身有关 的内容 ,是 自我知觉的 解释心理现象。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关于 自 组织 系统和个人看待 自身的方式 。一般认为,自 也是在这三个层 面上进行 的 ,而文化对 自我的影 响 我概念包括 了 自我体验 、 自我评 价 、自我意象 、 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在这三个层面上。 自我效能感等心理 内容。近年的研究热点包括 以 下几个方面 :自我概念产生 的脑区定位 ;灵长类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8 卷 总第 1 4 3 期 2 0 1 3 年第 2 期 总第 1 5 1 页
・ 理论 研 究 ・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中 自我研究的是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神 经科 学相结合 的新兴 多学科研究领域 ,其强调在社 会、认知与脑神经三个层面上去理解心理现象。随着文化心理学对 自 我研究的深入 ,文化对 自我的影响也有 了不同程度地体现 。 目 前,自 我概念产生的脑区定位、灵长类的 自 我意象、 精神疾病患者的 自 我概念变化等研 究已成为社会认知神经科 学的热点问题。未来的研究将在 系统准则研究发展 的基础上 ,把 当今社会对 自 我认知的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在理论和方法论 上整合起来,为揭示人类高级社会心理现象的神经基础开辟一条崭新的研究道路。 关键词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自 我 认知神经科学 文化
和各种社会认知障碍等。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为社 高度关注。 会心理学的研究提供 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这为研
究 自我开拓 了广阔的前景 。本文根据最近几十年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新进展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新进展

在 于社 会认 知 中 。杨治 良和钟毅平等人 [ , 2 周
爱 保 等 人 [ , 大 真 等 人 [ 随 后 的 研 究 也 证 明 社 会 7徐 ] 8 ] 认 知 中存 在 内隐 记 忆 , 现 和 证 明 了 内 隐 社 会 认 知 发 的存在 。
2 社 会 认 知 具 有 更 强 的 内 隐 性 . 内 隐 社 会 认 知 的 发 现 与 证 明 , 宽 了 社 会 认 知 拓 的研 究 领 域 , 起 了 社 会 认 知 心 理 学 研究 界 的关 注 , 引
心理学教 育学研究 ・
内 隐 社 会 认 知 研 究 新 进 展
徐 大 真
( 阳 师 范 学 院 教 育科 学 学 院 , 南 信 阳 4 4 0 ) 信 河 6 0 0
摘 要 : 隐 社 会 认 知 是 指 在 社 会 认 知 过 程 中 虽 然 个 体 不 能 回 忆 某 一 过 去 经 验 , 这 一 经 验 潜 内 但 在 地 对 个 体 的 行 为 和 判 断 产 生 影 响 。 隐 社 会 认 知 研 究 采 用 的 是 内 隐 记 忆 的 间接 测 量 技 术 和 方 法 ; 内
行 为 主 义 、 神 分 析 学 派 等 无 法 实证 研 究 的 内 部 心 精
理 过 程 和 传 统 的认 知 心 理 学 忽 视 的 无 意 识 加 工 活动 得 到 了直 接 的实 验 室 观 察 。 随着 内 隐 记 忆 研 究 方 法 的 不 断 进 步 与 创 新 , 隐 社 会 认 知 已成 为 社 会 认 知 内 领 域 的一 个 研 究 热 点 ] 。本 文 是 对 我 国 近 年 来 关 于 内 隐 社 会 认 知 研 究 进 行 的综 述 。
隐 记 忆 , 果 发 现 : 有 意 识 的 注 意 指 向 下 的 记 忆 学 结 在

人格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与研究进展

人格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与研究进展

人格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与研究进展人格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中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人类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个性、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个体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格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和研究进展。

一、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是人格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由弗洛伊德提出,它认为人类的行为和个性是由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冲突所驱动的。

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童年经历对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父母和家庭环境对个体形成的影响。

这一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解释个体的防御机制、冲突解决和人格形成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人格发展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它强调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并根据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这一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探索个体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学习和适应过程,以及社会认知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三、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是人格发展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它认为个体在追求自我实现和满足基本心理需求的过程中,会发展出不同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以及自我决定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探索个体的自我决定过程、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的机制,以及自我决定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四、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人格发展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它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是由个体与社会、文化和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这一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探索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对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人格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心理动力学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个体在不同阶段中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研究进展表明,个体的人格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童年经历、社会环境、自我决定和环境因素。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_研究进展及应用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_研究进展及应用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研究进展及应用高山川Ξ 孙时进(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433)摘 要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将心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整合起来,动态地揭示人们如何形成职业兴趣,做出职业选择并取得不同的绩效。

基于该理论,针对不同的人群已有大量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该理论还对职业咨询提供了多种发展性、干预性的及补救性的策略。

关键词: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研究进展 职业咨询 干预策略 职业理论从20世纪初兴起并蓬勃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Bandura (1986)的一般社会认知理论的影响下,逐渐兴起了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 2ry )[1],简称SCCT 。

下面将简要地介绍该理论的基本模式、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职业咨询中的应用。

1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简介1.1 SCCT 的三个核心概念SCCT 强调在职业发展中起作用的三种个人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即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及个人目标。

自我效能指的是人们对组织和实施所要得到的行为结果的能力的信念(如“我能干得了吗”)。

自我效能与具体的活动领域有关,其形成与改变主要取决于四种信息来源:过去的绩效成就、观察学习、社会劝说以及生理和情绪状态等。

结果预期指的是个人对从事特定行为的结果的信念(如“如果我这么做,会发生什么事”)。

个人目标是个人从事特定活动或取得一定结果的意图(如“我有多想这么做”),又可分为职业目标和绩效目标两种。

1.2 SCCT 的三个子模式SCCT 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子模式,在每一个子模式中,上述三个核心变量与个人的其它重要特点、背景及学习经验是相辅相承的,共同影响着职业选择和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

1.2.1 职业兴趣模式对特定职业的自我效能与结果预期会塑造个人的职业兴趣。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擅长于从事某种职业,或预期从事该职业将带来满意的回报,将会形成对该职业的兴趣并坚持下来。

职业兴趣形成后,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一起,将促进个人产生目标;目标又将促成行动并达到一定的绩效成就,绩效成就又会反作用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形成一个动态的反馈环路。

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报告

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报告

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报告1.引言1.1 概述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两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社会心理学主要探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而行为科学则关注个体行为的观察、分析和干预。

本报告将对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重点介绍其在教育、组织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通过深入探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包括社会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影响与社会影响理论、社会关系与社会关系理论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接着,我们将探讨行为科学的研究进展,包括行为观察与行为观察方法、行为分析与行为分析方法、以及行为干预与行为干预方法的最新发展。

最后,本文将详细阐述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在教育领域、组织管理中以及交叉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希望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系统性总结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社会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影响与社会影响理论、以及社会关系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其次,我们将探讨行为科学的研究进展,包括行为观察与行为观察方法、行为分析与行为分析方法、以及行为干预与行为干预方法的最新发展情况。

最后,我们将重点关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和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并探讨两个领域之间的交叉应用。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我们旨在促进学术界对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领域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并为相关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4 总结本文对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如下:首先,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我们了解到社会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的重要性,它们帮助我们理解人们是如何认知和解释社会世界的。

社会科学视角下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社会科学视角下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社会科学视角下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传统的行为主义到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再到当代的社会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心理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社会科学的视角,探讨当前心理学研究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展望。

首先,社会科学视角下的心理学研究在理论层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过去,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强调个体精神的发展与心理健康的维护。

然而,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心理学开始分析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更加重视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社会认知理论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社会认知理论探讨个体是如何获取、处理和储存与社会相关的信息的。

通过社会认知理论,心理学研究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个体是如何感知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并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会做出特定的行为反应。

此外,社会认知理论还帮助研究者了解人们如何判断他人的动机和意图,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他们的行为。

这一理论的进步,为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另外,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过去,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个体进行实验观察来推断普遍规律。

然而,随着心理学研究中对社会因素的重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要求研究者采用更加多样和灵活的研究方法。

比如,近年来流行的现场研究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通过在真实世界的环境中观察个体的行为,帮助研究者获得更真实、准确的数据。

同时,现场研究法还可以提供对社会行为和互动的细致描述,帮助心理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动力和机制。

此外,社会网络分析、大数据分析等方法的应用也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社会科学视角下的心理学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的兴起给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和研究平台。

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心理学一直在不断发展,探索着人类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讨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一、实验研究的进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问卷等。

在实验研究方面,社会心理学家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以探究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实验研究方法能够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从而使得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得到保证。

在实验研究方面,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实验设计的改进社会心理学家在实验设计方面进行了持续的努力。

在实验材料和测量指标的设计上,不断地寻求精细的方法。

比如,使用可以控制实验的时间和空间的在线实验方法,以及基于脑成像技术的神经科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的引入使社会心理学可以更加准确地探索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的本质,为真正理解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实证证据。

2. 社会认知研究社会认知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分支,着重于研究人类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上的心理过程。

社会认知研究的进展使我们在理解人类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情感管理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研究表明,在倾向于批判性地思考的人中,批判性思维可以在降低人们对负面信息的反应,从而增强其情感管理和心理适应能力。

3. 社会影响研究社会影响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在社会交往中被他人的言语、行为和态度所影响的心理过程。

社会影响研究的进展为我们理解和管理社会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研究表明,当我们对自己的身份和自我价值感持有较强且稳定的信念时,即使遭受到严重的负面评价,也不会受到过度的负向影响,而是能够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负向情绪。

二、未来展望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以智能化和跨学科为特征。

其中,智能化主要指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辅助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跨学科则主要指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整合。

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概要

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概要
这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有充分的表现。Bodenhausen等[7](1994)研究发现,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当人处于好的心情时增加了刻板印象的运用;心情不好时较少运用刻板印象,更多地运用有个性的信息,较少出现晕轮效应,较少受呈现信息次序的影响,对人评价也更为精确。
3 社会的情境认知
与"目标明确的策略家"的隐喻一致,社会认知过程会根据情境的需要,在不同的社会情境采取不同的认知策略。社会认知的双过程模式[8]认为,人对于目标和社会情境的特殊性是十分敏感的,根据不同的情境需要,或采取需要花费大量认知资源的系统加工策略,或采取花费较少认知资源的策略性加工策略。
从70年代开始,社会认知过程的研究一直在社会心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方面的研究称之为社会认知或社会认知心理学。90年代以后,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取得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成果。
1 从“朴素科学家”、“认知吝啬者”向“目标明确的策略喻(metaphor),它是对人的社会认知特点的总看法,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有重要的影响。社会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是与这些隐喻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70年代以前,社会认知研究中的隐喻是,人是一个"朴素的科学家",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象科学家一样,寻找、确定事件产生的原因,以达到预测和控制的目的。社会心理学家在这些隐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社会认知的模式。Kelly(1967)就提出了归因协变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会考虑客观刺激、行动者、情境三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根据一贯性信息、一致性信息、区别性信息来对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归因。但是随着社会认知研究的深入,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多地发现,人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并不完全地、精确地运用所获得的信息,导致社会认知、社会判断中出现大量偏差,特别是随着信息加工心理学对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从70年代开始,社会认知中“朴素科学家”的隐喻开始向"认知吝啬者"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认知的概念社会认知的研究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结合的产物,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

我们知道认知心理学是对人们怎样获得和应用知识,以及在此过程中人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研究(比如,知觉、注意、记忆、学习、思维……)。

社会认知就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我们人在认知过程中会受到那些社会学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怎样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

1.1信息加工心理学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其实就是个体对外来信息进行表象与加工的过程,即个体是如何处理自己所接受的外来信息的。

怀威尔(Whewell)和斯库尔(Skule)在1986年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一直以来是众多社会认知理论的代表。

这一理论认为,对社会信息的早期理解方式会影响人的后期目标定向阶段的信息加工。

也就是说,人在组织不同信息来形成一个表征时会受到早期理解方式的影响,而且在权衡自己的主观判断并付诸实施时也会受其影响。

1.2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过程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

是指个人对他人或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感知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基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

社会认知过程不等同与某一单一的过程,而是各个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比如对他人的判断是建立在对他人的感知的基础上的,而我们对他人的感知也会受到先前已作出评价的影响。

社会认知是对人的认知,因此不同于对物的认知,它是一个知觉者和被知觉者可以互动、影响整个知觉的过程。

2.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当说到社会认知研究的内容时,我们就会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社会图式。

简单的说社会认知就是一个形成社会图式,并且已形成的社会认知又会对我们今后的认知产生影响的过程。

其实社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陈俊摘要:社会认知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

社会认知是指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和认知。

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认知研究的领域在不断地丰富。

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阐述了社会认知的起源,主要理论,发展趋势。

关键词:社会认知图式社会认知模型内隐社会认知作者简介:陈俊,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会图式是根据认知心理学中图式的概念发展而来,我们知道图式就是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组织和加工后在人脑中形成的认知系统。

社会图式就是指经过对来自社会环境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后在人脑中组织起来的认知系统。

总结起来社会图式可以分为4种类型:2.1自我图式就是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自己个性、外表以及行为的信息。

自我图式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概括。

它来自过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对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

自我图式概念的提出克服了行为论者不研究自我的倾向,也克服了只能对自我进行思辩论述的局限,明确地把“自我”或“自我概念”纳入了实验研究的范围,使人们对自我的本质开始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2.2他人的图式该图式包括有关他人行为特征和人格类型的信息。

我们经常会说“他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她是个开朗的人”这就是我们在认知过程中人为的将他人按照不同的性格特征分为不同的类型。

在对他人的认知过程中,一个最主要的概念就是“印象”,印象的形成是通过对他人的言谈举止、仪表神态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知觉而实现的。

在对他人形成初步印象时会受到一系列有趣效应的影响,比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

对他人情绪情感认知的研究。

在这一方面人们做了许多心理学的实验,比较著名的是埃克曼等人做的面部表情的比较文化研究,这个实验最终证明了面部表情反映情绪状态的超文化特点,也就是说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对相同的情绪都会有相似的面部表情反映。

从而说明了他人的面部表情能够成为我们判断他人情绪情感的重要线索。

2.3角色图式(或称群体图式)就是对社会上的一类人或一群人的预期个性和行为的信息。

比较经典的研究是“国民或种族刻板印象研究”,我们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很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差。

如果这种偏差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就会产生不正确的社会刻板印象,对群体就会产生一种偏见和歧视。

对偏见根源的产生也从文化、种族、社会地位等方面作了研究。

应该说这类的研究对我们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很有意义的。

2.4事件图式该图式包括人们在某种情境下所发生事件的有序组织的信息。

即许多事情均涉及一系列典型的活动次序,犹如戏剧或电影的脚本中所列出的一个又一个场景。

比如我们在餐厅吃饭,去医院看医生,都是属于一种事件图式,Schank与A-belson于1977年对事件图式进行了早期的研究。

他们在实验研究中发现,被试的事件图式将影响他对事件的记忆,原有的事件图式影响了被试对新信息的加工。

3.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首先我们大致介绍一下社会认知理论大致的发展过程:1947年,J.S.Bruner在《价值与需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纵观以往研究,首先提出了社会知觉概念,并且就此进行实验,从而开启了当代社会认知研究的大门。

1970年,社会认知研究开始广泛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受到信息加工理论的深刻影响,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1978年,在WesternOntario大学召开的第一次人格社会心理学Ontario主题研讨会上,首次选择社会认知作为大会的议题,而且,这次会议的有关论文被编成《社会认知专辑》。

1982年,由Guilford出版社在纽约出版发行,这标志着社会认知进入了心理学主流的视野。

从1990年开始,心理学家逐渐把研究的触角伸向社会认知的内隐层面,从而加深了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的理解和把握。

应该说从J.S.Bruner开始,尤其是1970年以来,社会认知研究的范式不断调整变化,使社会认知的研究框架日益明确,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研究内容逐渐深化。

但社会认知研究至今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它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由内容向过程的研究转换,并随着研究深入进行结构与过程的整合。

3.1社会认知的结构研究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社会心理是以一定的结构存贮于人的头脑中的,结构及其部分之间具有相互关系。

有3种理论对社会认知信息的存在方式进行解释:第一种可以称为特征理论,认为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其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当受到相关的刺激时,人就会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再与长时记忆中的特征及联系进行比较,从而对某些社会心理现象做出反应。

第二种观点是原型说,认为某一社会心理形成的认知可以看成是这一社会心理各种具体现象的概括的表征,它是这一社会心理的基本特征。

第三种观点是样例理论,它认为社会心理现象是以具体的例子贮存于人的头脑中的,它们与外部的现象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当人受到相应的刺激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就会激活相应的样例,从而对某种社会心理现象产生相应的反应。

3.2社会认知的过程研究在研究社会认知结构的同时,心理学家注意到社会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开始倾向于社会心理获得的认知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将上述这些变化总结为由内容向过程的研究转换。

主要是受到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它的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明确社会信息加工的各阶段,即人面临刺激时经过几个加工阶段才能做出反应,以及各个阶段有哪些特点。

Dodge及其同事提出的儿童社会交往中的信息加工模式较好体现了社会心理认知的过程思想。

总结一下大致可以把社会心理认知过程分为5个阶段:(1)编码。

即对社会性信息给予充分地注意和感知,并选取有意义的信息。

(2)解释。

将获得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图式、原型等)进行比较,解释该信息的意义。

(3)搜寻反应。

在理解社会性刺激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反应计划,从中选择合适的行为反应。

(4)反应评估。

在形成各种反应计划后,还要对其进行比较评价,预测各种反应的效果。

对反应计划如何评价将决定采取何种行为反应。

(5)执行反应。

执行所选择的行动计划,做出真正的行为反应。

但我们知道社会认知与一般意义上的认知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认知要受到多种目标、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与动机倾向有关的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会由于动机、目标等因素的作用而在一定程度我们的社会认知并不是按照这样的信息加工流程进行的,而且由于情境、个性、文化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人们可能受到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作出一些不合规律的感知和判断。

3.3结构和过程的统一:社会认知模型的建构近年来,研究者们将社会认知研究的结构和过程结合起来提出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

(1)范畴模型社会认知研究一般比较关注关于社会群体的抽象的、概括化的观念。

在这种观点看来,一旦获得有关某个群体的信息,便会发展出该群体的一种概括化概念、即范畴。

范畴并不具有可以决定个体是否是某个范畴成员的定义性特征或标准,实际上某种范畴组织成员都是彼此变化的、只不过一定程度上在范畴框架下彼此相容的“模糊设置”,如果某客体特征与范畴社会认知特征充分相似的话,则该成员会被归属于该范畴。

(2)样例模型绝大多数社会认知模型都是说明一个归类过程的(就像上面所说的范畴模型也是一个规类的过程)。

按照这些模型,归类并不能通过客体与范畴原型之间的比较、而是通过客体与样例记忆集合中范畴成员之间的比较而获得。

这样的一种认知过程就是样例模型。

(3)群体表征的混合模型由于范畴模型和样例模型都有缺陷,因此有研究者认为有效的合理的社会认知模型必须包括抽象知识表征以及具体的样例表征。

就是综合范畴模型和样例模型而得出的。

(4)情境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存在两种知识结构,即情境模型和概化表征。

其中,情境模型代表人们对具体事件和事态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在传递社会信息的过程中自动完成的。

情景模型的建立,又为理解新信息及相关的人和事提供相应的基础。

3.4社会认知研究的新进展———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认为内隐的社会认知是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结构,这一结构影响是在显意识水平(如内省状态)上无从觉知的,但又潜在地作用于个体对社会对象的反应(如知觉、态度、判断和决策等)。

内隐社会认知现在主要涉及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及内隐刻板印象等方面的研究。

4.总结社会认知研究成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主流,也是当今心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这一理论将会不断深入和完善。

社会认知研究的核心是强调社会信息如何加工及其潜在的机制是什么等问题,同时未来研究还将会更加关注社会认知内隐研究。

我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国际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相比,对社会认知的研究比较分散、薄弱,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和系统,许多领域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