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合集下载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点
1、本质特征
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根本原因
产能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消费者有效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3、周期性特点
再生产的循环进行,使经济危机的过程具有周期性。

典型的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

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

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

高涨又使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

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更新。

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

1。

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17课1929_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17课1929_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材料三: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 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 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 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 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 价格卖出。连学生都成为证券市场的主顾。 他们受到的宣传是:“买股票就能赚钱, 早买早赚,不买就让别人赚”。
股票投机活动 严重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国际 市场争夺,彼此矛盾尖锐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 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小结
贫富差距扩场虚假繁荣 股票投机冲击金融市场稳定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引发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影响
材料二: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 元月供,”就能把汽车开回家,住进别墅。 汽车、收 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 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 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分期付款 加剧供需矛盾 市场虚假繁荣 扩大生产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经济危机的特点
材料1: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了其他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范围特别广
材料2: 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 ,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 有的国家甚至更长一点。
时间相当长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破坏性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 46.2% 40.6% 28.4% 16.5% 8.4% 下降 外贸 70% 69.1% 50% 50% 缩减 近300 失业 1700 600万 85万 300万 人数 万 万 破坏性特别大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 因、特点和影响

当前资本主义危机的新特点及其原因探讨

当前资本主义危机的新特点及其原因探讨

探讨 。


当前 资本 主义 危机 的新 特点:
( 一) 与 战后任 何一 次危机 相 比 , 此 次危机 的周
期 明 显拉 长 了。
二战以后 , 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 的经济危机周期
大 约每 次延 续 3— 5年 。这次 危机 从 2 0 0 7年 底美 国 出现次 贷危 机开 始 , 已经经 历 了近 5个 年 头 , 却 至今 仍 未看 到危 机 的尽头 。西 方发 达 国家经 济仍 然持 续 低迷 , 导致 大规模 失业 和社 会福 利 削减 , 政府 陷入 沉 重 的债务危 机 而不 能 自拔 , 欧美 各 国政 要 都 在 为 如
然而 , 这些政策在这次危机 中却失灵 了, 不仅没有使
从资本主义产生 以来 , 中产阶级一直处于不断
扩大 的趋 势 。在 以往 的危 机 中 , 中产 阶级 虽 然 在 收
[ 收稿 日期 ] 2 0 1 2—1 2—1 0
经济摆脱危机 , 相反却使预算赤字达到空前水平 , 各
国政府陷入深深的主权债务危机之 中, 在欧洲一些
从2 0 0 7年 底 开 始 的资 本 主义 危 机 已经走 过 了 近 5个痛 苦 的年头 。世 界主要 资本 主义 国家 仍然 没
入 和 生活上 会受 到 影 响 , 但 与 受 到沉 重打 击 的底 层 劳 动者 、 少 数 民族和 外来 移 民等群 体相 比 , 中产 阶级 的境况 要好 许 多 , 中产 阶级 的人 数 不会 出现 大 幅 下 降 。但 在这 次危 机 中 , 中产 阶 级 受 到 的 冲击 和 影 响 表现 得尤 为 突出和严 重 。 中产 阶级及其 子 女失 业 现 象 严重 , 收 入下 降 , 许 多 中产 阶级 家 庭 负 债 累 累 , 能 够 维持 中产 阶级 生 活 方 式 的家 庭 不 断 减 少 , 在 收 入 中 间值 范 围 的中产 阶 级 人 数所 占比例 大 幅 下 降 , 西 方 发 达 国家普遍 出现 了中产 阶级 萎缩 的 “ 危机” 。 与此 同时 , 贫 富 两极 分 化 日益 加 剧 。据 美 国一 些经济学 家统 计 , 美 国 人 口最 富 有 的 l % 获 得 了 2 0 1 0年 经 济 增 长 的 9 3 %, 而 2 0 0 1年 这 个 比 例 为

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应对方法分析

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应对方法分析

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应对方法分析(一)经济危机的实质及爆发原因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

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

其特点是: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

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

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爆发,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是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具有了周期性。

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其间所经历的时间便是一个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从周期性来看,经济危机的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最基本的阶段,它既是上一周期的结束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又会落后于生产的增长,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市场上的商品再度严重过剩时,就不可避免地再一次爆发经济危机。

总之,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得到暂时的,强制性的缓和。

并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加强,第三世界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这些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变化,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许多新的特点: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小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再生产周期各阶段的交替进程不甚明显,各阶段的特征减弱;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再生产周期中的经常现象;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相互交织,危机阶段物价任然上涨。

简述当前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简述当前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简述当前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当前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新冠疫情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此外,由于封锁和隔离措施的实施,许多行业遭受了巨大损失,尤其是旅游、航空、餐饮和零售业。

2.数字化转型加速:疫情促使了许多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封锁期间,许多公司迫于无奈转向线上业务,推动了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等行业的发展。

数字化技术已经积极助推了经济复苏并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3.消费结构变化:由于封锁、社交距离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发生了变化。

在线零售和外卖服务得到了大幅增长,而传统实体零售、旅游和餐饮等行业则遭受了较大损失。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健康、安全和品质,对家庭用品、健康食品、健身器材和居家娱乐设备等需求增加。

4.政府干预加大: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危机,许多国家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措施。

政府提供贷款、减税、补贴和经济刺激计划等,以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市场和消费市场。

此外,一些国家还加大了对战略性产业的保护和支持。

5.全球贸易动荡: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贸易受到了严重的干扰。

封锁和旅行限制导致国际供应链断裂,全球贸易量大幅下降。

此外,各国出于保护本国企业和就业的考虑,也推行了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这些动荡使得全球贸易环境更加不稳定和不确定。

6.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疫情对环境的影响也使得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重视程度增加。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开始将环境和社会责任纳入其发展战略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投资。

同时,一些国家也在重启经济的过程中提出了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方案。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按照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

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产生根源1.经济政策错误;2.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3.自然灾害;4.全球化的后果;5.金融政策错误。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

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

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随着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每个资本主义企业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

它在客观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应受社会调节的。

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统治,生产完全从属于资本家的利益,生产成果都被他们所占有。

而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他们“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是取决于无酬劳动的占有以及这个无酬劳动和物化劳动之比,或者按照资本主义的说法,取决于利润以及这个利润和所使用的资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润率。

因此,当生产的扩大程度在另一个前提下还远为不足的时候,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限制已经出现了。

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在需要的满足要求停顿时停顿,而是在利润的生产和实现要求停顿时停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88页)。

后国际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争端的新特点与广东应对策略

后国际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争端的新特点与广东应对策略
补贴、 “ 买国货、雇 国人 ”、 “ 再工业化 ”、 “ 产 业 回归”、“ 币贬值 ” 货 等更加隐蔽和复杂的形式。
危机 中,催生了 比较 隐蔽的反倾销税 、反补贴税 、 保 障措施 、绿色环 保、知识 产权领 域及技 术壁 垒 等 新型 贸易保 护措施 。2 0 年 上半年爆 发的次贷 07 危 机 ,引发 全球金 融危机 和世 界经济危 机,为 了
这 些 贸易保护主 义行 为方式对 中 国外经 贸发展 造
收稿 日期 :2 1-4 1 0 10 .2
基金项 目:广 东国际战略研 究院课题 ( 目 项 编号:2 1Z 0 ) 00B 8 。
作者简介:陈万灵,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 ,博士,教授 ( 140 50 2 ) 蔡春林 ,男,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 贸易学院博士 、教授;广 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 究中 心兼职研究员。 ( 10 6 50 0 )
中图分 类号 :F 1 7l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 17.052 1) .021 6496 (0 1 60 2—0 0


引 言
成 了极大危 害 。广 东对外 贸依存 度 比较 高,遭遇
的贸易摩擦 量 占全 国三分 之一 多,所 受影 响和危
害 也 比较严 重 。有必 要对广 东外经 贸所遭遇 的 国
增 强市场 的信 心和美 元 的全 球流动 性;再 次,对
国际资本流 动从限制外资转 向限制 内资对外投 资,
查 1 起 ,分 别 占全 球 案件 总 数 的 3 % 和 7 %。 O 5 1 20 0 8年全年 中国企业遭遇 的各类 贸易救济 调查 总 涉案金额 为 6 2亿美元 ,贸易摩擦 数量之多 、涉案 金额之大 ,超越 了以前所有 时期 。

三、经济大危机

三、经济大危机

一.罗斯福新政(1933.美国)
二.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经 济 危 机
1.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法西斯暴行:(1)国会纵火案(2)反犹狂潮(3) 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 2.意大利: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专政 4.影响: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侵 略战争的步伐。
• 材料二 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 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 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 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 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 个政府挽救了它。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以前 的资本主义政策相比,美国采取的政策最突 出特点是什么?说说其实质。 •国家(或政府)干预经济; •罗斯福新政力图拯救资本主义而不是在消 危 机 特点
影响 解决 方式
1929-1933
生产相对过剩
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 坏性特别大
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美国:罗斯福新政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一.罗斯福新政(1933.美国)
1.中心措施:调整工业(国家工业复兴法)
经 济 危 机
3.日本: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亚洲策源地)
图1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图2美国失业率曲线图
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 (5)结合图4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采取的重 1929-1933年失业率直线上升,1933年后逐渐 2、依据图二,说明1929-1941年美国失业率 1、上面图片共同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 (4)针对图1和图2呈现的历史情况,美国采取了什 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3)图1内容同图2现象有什么内在关系? 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罗 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兴建 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 么重大举措?试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大举措取得了什么成效? 回落。 的变化。 国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史? 福实行新政 制与管理得到加强;联邦政府权力明显增强。 大型公共工程。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表现及新特征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表现及新特征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表现及新特点摘要:资本主义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危机,不同时期危机的表现和特点也不尽相同。

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危机造成的后果严重,而且后危机时代它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经济危机;当代表现;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特点;资本主义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危机,2008年之前,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被认为是历史上空前的一次经济大危机,堪称资本主义历史上爆发的危机中波及范围最广、破坏性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危机。

但从2008年这场起源于美国次级贷款问题的金融危机来看,这次危机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过去更为突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表现(一)危机表现的综合性当前这场危机是从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虽然起源于美国金融领域的次级贷款,但是由于链条效应,危机先是从金融机构最初的数万亿美元的次贷危机损失开始,紧接着是10万亿美元的房贷危机,然后又冲击到了60万亿美元的企业债市场,尤其是规模不断膨胀的金融衍生品,更是使这场危机的影响空前广泛。

危机不仅出现在金融领域,也蔓延到了政治、社会等其他领域,既有虚拟经济,也有实体经济层面。

如美国许多大银行、保险机构、企业的纷纷倒闭,失业率的不断攀升,消费需求的减少等。

综合来看,经济危机已经影响到美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甚至可能演变成为深刻的社会危机。

(二)危机范围的全球性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发生在资本主义的中心地区——美国,但从影响的范围来讲,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危机也迅速地向边缘国家和地区扩散。

不仅包括欧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且也涉及到了社会主义国家、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经济。

世界银行2009年年初时预测,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大幅下滑,将新增 5 500—9 000万赤贫人口。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09年处于长期饥饿状态的人口将从危机前的8.5亿飙升到10亿,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比例超过18%。

西工大作业集-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作业集

西工大作业集-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作业集

第一章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一定时期内,由主要矛盾所决定并反映时代基本特征对未来发展具有全面性战略意义的问题是_______。

(A)时代主题(B)时代潮流(C)时代趋势(D)时代特征答案A2: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

(A)发达国家的发展(B)发展中国家的发展(C)发达国家的和平(D)发展中国家的和平答案B3:冷战后两极格局瓦解向多极化格局转变的主要推动力是_______。

(A)政治因素(B)社会因索(C)军事因素(D)经济因素答案C二.多选题1:战后时代主题转换的国际背景条件有_______。

(A)两大阵营的分化(B)第三世界的形成(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D)三个世界格局(E)两大阵营的形成答案ABCD三.简答题1:什么是时代主题?答案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主要矛盾所决定并反映时代基本特征,对未来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问题。

它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内政策和对外战略必须考虑的前提和基础。

2: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答案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即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世界发展向题的含义是什么?答案世界发展问题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的问题。

4: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案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途径有:(1)坚定不移地反对簕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积极推动裁军和军备控制,消除战争隐患。

(3)加大世界维和力量,促进和发展世界和平运动。

(4)健全和完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机制。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两极世界格局是什么?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两极世界格局,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

两极格局的对峙是以美苏为中心,两大集团、两大阵营的全面对抗,它反映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

6: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的内在关系是什么?答案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世界格局主要反映国际各种力量对比及其配置结构的客观状况,而国际秩序则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行为主体依据—定目标所建立的国际行为机制。

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

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导火线:股票投机使美国股市崩溃。
直接原因:人民贫困,消费水平低于生 产力水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扩大;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 的矛盾。
股票是:

晴 雨 计
$ 1000万
$ 5000万
100万股
$ 10
$ 50
$ 1000万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的主要表现: 工人大批失业,企业、银行纷 纷倒闭,市场萧条,商品被销 毁,人们生活水平下降等。
范围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部门 的危机。
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
5个年头。
破坏性大:整个资本主义
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 国际贸易下降2/3以上,失业 工人有3000万人之多。
读了这一材料你有什么疑问吗?
发生经济危机之后,并不是真正的经济过剩 ,而是市场上的商品按照正常价格无法出售(也 就是无法按照厂商所能承受的最低价格出售), 此时,厂商有两种选择,要么亏本销售,要么就 是销毁。 如果选择前者,商品是销售掉了,但对厂商 来说,不但无利润(因为低价销售后,市场需求 量更加少了),反而可能冲击了商品市场,从而 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选择后者,厂商可能一时损失,但会因 市场供给减少,产品价格维持,而有可能度过危 机。当然,如果危机时间较长,厂商无法长期维 持,就会出现经济瘫痪。
2.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1 82 5年爆发 于英国。 3.德国人选择希特勒的原因:一战中德国是战败国,1 9 3 3年的经济危机使德国陷入困境。希特勒利用了德国民众 的复仇心理,利用了人们摆脱危机的急迫心理,利用了人 们对社会现实和政府的不满,并许下了种种动人的欺骗性 诺言,成功地骗取了绝大多数德国人的信任。希特勒从而 夺 ‘取政权,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第4课经济大危机

第4课经济大危机

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年)
轮椅上的总统---自强不息、乐观豁达
◆1921年夏天,罗斯福 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 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 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 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 质炎症(俗称小儿麻痹 症)。高烧、疼痛、麻木 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 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 和信念,1924年,他又拄 着双拐重返政坛。1932 年竞选总统已双腿瘫痪。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横山县第二中学 冯海龙
什么是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 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 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 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 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自学指导一 经济大危机 1、背景: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基 本上处于 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的经济“ ”一时。 2、时间: 年;首发国: ; 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 暴跌。 3、特点:涉及的 广,持续 长, 特别大;影响: 深受其害,引发 了 危机。
100万股股票的现金价值(贬值)
$ 1000 万 $10
$100 万
$1
——之时间、标志
时间:1929——1933年 开始的标志: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 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和取得股息 的有价证券。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之所以有价格能买卖,就 因为拿着它可以向公司领取一定的股息。股票通常在证券交 易所进行买卖。股票价格与股票票面金额不一致。经济繁荣 时期,买进股票者多,股票价格猛涨。经济危机时期,卖出 股票者多,股票价格急跌。股票主要有融资等功能;资本主 义国家的企业都是私有的,采用股份制经营。 企业生产停滞 而其股票热卖,则多为炒作,纯属泡沫。

金融危机特点

金融危机特点

金融危机特点
1.周期性是金融危机最明显的特征,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既呈现短周期特性,也表现出长周期的特性。

短周期特征是指,每一个经济体,尤其是发达经济体,每隔几年都会发生程度并不是十分严重的金融危机。

例如,2000年后的互联网泡沫破裂等。

而从长周期的角度,资本主义每几十年会经历程度非常严重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例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和2007年开始的大衰退。

2.金融危机的另外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破坏性强。

金融危机会对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以危机影响最严重的1930年的大萧条为例,危机起源于股市大涨大跌导致的银行挤兑和银行恐慌,进而流动性异常紧张,国际间汇率体系被完全破环。

3.金融危机的第三个特征是它具备系统性和传染性。

金融机构在危机中通常扮演经济危机传染的放大器。

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深化,导致了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很快就会传导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4.金融危机下市场通常呈现失衡的状态。

从均衡假设出发进行分析,当实体经济中的某种商品或虚拟经济中的某种资产的价格下跌时,通常需求会增加而供给较少,直至需求平衡;相反,当其价格上升时,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也会达到新的均衡。

然而,金融危机发生时,资产价格和供需关系通常会呈现出与平时相反的走向。

当繁荣阶段,高价格将激励更旺盛的需求,而当向下走的崩盘阶段,价格的下跌导致更多的抛售。

进而这种正反馈和相互加强的特性使资产价格离均衡分析得出的市场出清价格越来越远,整个市场越来越失衡。

二战后的经济危机资料整理

二战后的经济危机资料整理

战前经济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这次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波及所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称为“三十年代的大危机”。

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各种矛盾激化的条件下发生的。

危机长达4年之久,生产下降和失业增长都达到了空前猛烈的程度。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几乎下降了44%,比1913年的水平还低16%,倒退到1908年至1909年的水平,失业人数达到5000万人左右,一些国家的失业率竟高达30~50%。

资本主义世界的对外贸易总额下降了66%,倒退到1913年的水平以下。

就美国来说,工业生产下降了56.6%,其中生铁产量减少了79.4%,钢产量减少了75.8%,汽车产量减少了74.4%, 整个加工工业工人人数减少42.7%, 支付工资总额降低57.7%, 全失业人数达1200多万人。

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德、意、日三国法西斯乘机上台,它们相继发动了侵略战争,直至1939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1929~1933年的危机过去以后,转入了一个长时间的“特种萧条”阶段。

以后在生产还没有发展到明显的新高涨的情况下,又爆发了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至1939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打断。

1929~1933年的大危机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不够发展、资本主义的所谓“自动调节”还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发生的。

它证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种矛盾已经尖锐化到这种程度,如果不由国家去进行调节和干预,则资本主义制度将岌岌可危。

于是以这次大危机为转折点,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乃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

到80年代,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看,发生经济危机的次数是:美国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1980~1982)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联邦德国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法国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英国7次(1951~1952、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在战后各国的历次危机中,有的是属于部分国家同期发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未来经济危机的特点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未来经济危机的特点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未来经济危机的特点摘要:当代资本主义经过近70年的变迁,取得了进步和新发展,但其基本矛盾深化和加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一方面是高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达到了空前发达和强大的程度,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调整的余地已接近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极限。

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当代资本主义经过近70年的变迁,取得了进步和新发展,但其基本矛盾深化和加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一方面是高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达到了空前发达和强大的程度,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调整的余地已接近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极限。

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方面的情形就越实在;而对还不发达或者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则预示着它们的未来景象。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继续存在,决定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仍将摆脱不了经济危机。

因此,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未来经济危机的根源,只有共同的一个,即其基本矛盾;而其表现则必然是多样的和繁杂的,呈现为一致性中的多样性局面。

一、传统经济危机仍是基础性经济危机所谓传统经济危机,就是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实质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这种经济危机自1825年在英国首次爆发,1847年演化为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以来,始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正统形式。

为什么说生产相对过剩的周期性危机是未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表现形式呢?首先,生产相对过剩的周期性危机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有完全的同在性,前者是后者的必然而直接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它的两种派生性矛盾或必然表现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科学分析和论证,至今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变化使得经济危机具有了新特点或变形,因而在资本主义制度范畴内表现出历史进步性;但是,这不是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消除,而是对它的调和。

这种调和所以能够进行和一定程度地实现,不过是因为垄断资产阶级、金融寡头、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力量强大罢了。

但是归根到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为客观存在,是无法依靠资本主义制度之内的不断调和而消除的,因而生产相对过剩的周期性危机就将继续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从根本上说,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统治地位以后,经济危机总是有规律地、周期地发生,使资本主义生产处于“恶性循环”之中,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医治的病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新的不平衡,由于资本主义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统治的加强,使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条件发生了某些较为明显的变化,造成爆发危机和干扰危机进程的各种因素并存的局面,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

总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危机的次数参差不等,世界性危机的周期性也不象战前那样明显,形成了同期性危机和非同期性危机交错发生的局面。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表现为同期性的重演,危机的爆发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大体上趋于同步,爆发时间和周期长短无明显差别。

从1857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差不多每隔10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直到二战以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周期变化不大,次数也大体相同,表现为同期性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二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条件相差很大,发展很不平衡,于是出现了同期性危机和非同期性危机交错发生的情况。

例如: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已发生五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第一次是1948一1952年,第二次是1957一1958年,第三次是1964一1969年,第四次是1973一1975年,第五次就是1979—1982年。

此外,美国、日本和英国还发生过两次个别危机。

美国另两次是1953一1954年和1960一1961年危机,日本另两次是1954年和1962年的危机,英国的另两次危机是1961一1962年和1971一1972年的危机。

其他国家,如意大利、联邦德国、法国等也出现明显的非同期性。

可以看出,其中除表现明显的同期性世界经济危机外,其余都是属于非同期性的或部分国家同期性的危机。

因此,与战前不同,同期性与非同期性交错发生,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新特点之一。

第二,经济周期出现了形态上的变化,危机的冲击力相对减弱,危机的深度和广度在某些方面也有所减轻。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由于资产阶级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采取了一系列反周期措施,如在危机和萧条阶段采取膨胀性政策,在复苏和高涨阶段采取紧缩性对策等等,使经济危机的周期发生了变形。

具体表现为:(l)危机过后的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不够明显,界限不清。

(2)萧条阶段不明显以及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的时间缩短。

从表现形式看,整个周期由危机、“回升”和高涨三个阶段组成的。

(3)高涨阶段经济增长无力,有时出现曲折和波动,呈下降—回升一再下降或几次下降与回升互相交错的周期形式。

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形,使战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冲击相对减弱,危机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如战前严重。

具体表现为:(1)从生产下降幅度来看,战后较战前为小。

(2)从失业率来看,战后也未达到战前三十年代大危机时的严重程度。

(3)从广度来看,战前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时,常常同时发生货币信用危机,而战后未出现这种明显的货币信用危机。

第三,战后经济危机周期有缩短的趋势,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比战前较为频繁的非同期性经济危机。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大体上每隔10年就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在二战以前,危机周期有所缩短,差不多每隔7一8年爆发一次。

二战以后,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多次受到经济危机的袭击,具体表现为:美国(1957—1958,1969—1970.,
1973—1975,1979—1982等),日本(1957—1958,1965,1973—1975,1980—1982等),法国(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等)等等。

因此,我们认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稍有缩短。

第四,经济危机的策源地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从1857年爆发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起,直至20世纪8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都是起源于当时经济最为发达或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

例如:美国,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等。

而在1997年,却是由一个小小的新型工业化国家—泰国爆发,进而席卷整个亚洲,甚至波及到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

第五,从20世纪70年代危机时的通货膨胀转变为全球性通货紧缩。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方面是经济停滞与高失业率并存;另一方面是由于石油危机的推动,促成了通货膨胀。

“滞胀”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连续10年左右的普遍现象。

而发展至今,由于严重的生产过剩带来了全球性的通货紧缩。

为应对此问题,发达国家已纷纷转向适度放松的政策,将重点从抑制通货膨胀转向缓解通货紧缩和减少失业率,例如:日本银行将再贴现率从0.5%下调至0.25%的极低水平等。

第六,由单纯的生产过剩转变为生产出口与虚拟财富的双重过剩。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危机表现为世界市场上的生产和出口过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全球经济危机,说到底都是由发展中国家传统制造业的生产过剩引起,而根本是由于美国过度发展金融衍生品,又相对缺少金融监管,导致基础货币异常增长,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极度扩张,金融货币的创造能力过度强化,证券化资产增长非常迅速,最终导致虚拟财富过度膨胀,诱发次贷危机,形成金融危机,再殃及其实体经济,产生经济危机,再通过“蝴蝶效应”,像海啸一样迅速波及全球,酿成了全球经济大危机。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危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形态,周期性,周期,发源地,市场通货及过剩形式都出现明显变化。

通过对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的研究,于我们分析世界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