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混凝土结构设计是指在建筑物或其他工程中使用混凝土材料进行结构设计,以满足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选用、结构设计、荷载计算、构件设计等内容。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其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1、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料和水经过一定比例的混合而成的材料,它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而且混凝土可以根据不同的配比和施工方法,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构件,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是指在给定的荷载作用下,确保混凝土构件在使用寿命内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满足强度要求,即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剪切强度等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
其次,要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即在荷载作用下结构不发生失稳。
第三,要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即结构在使用寿命内不会因环境作用或其他因素而产生破坏。
最后,要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尽量减少结构的自重和成本。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法1、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设计包括以下基本步骤:首先,进行结构荷载的计算,包括自重、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
其次,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结构的受力形式和工作性能要求。
然后,根据结构的受力形式和工作性能要求确定结构的布局和构件尺寸。
接着,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计算,确定各个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截面形状等。
最后,进行结构的检验和优化,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2、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主要有几种:首先,是弹性力学方法,即根据结构的受力形式和工作性能要求,进行弹性力学分析和计算。
其次,是有限元方法,即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结构的受力形式和工作性能要求进行数值分析和计算。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框架、桥梁等。
在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是主要的受力构件,钢筋则起着增强、加固混凝土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
混凝土的特性混凝土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强度大:混凝土的强度大于绝大多数其他建筑材料,可以承受大部分的建筑载荷。
2.塑性好:混凝土在强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具有很好的塑性和变形能力,可以适应一些较大的变形。
3.防火性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保持结构完整性。
4.抗震性好:混凝土可以承受地震的破坏性力量,能够保证建筑在地震中的稳定性。
混凝土结构的工作原理混凝土结构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承重:混凝土结构通过自重和外界施加的荷载,在原有构造中实现承重功能。
2.传递:混凝土结构将荷载传递到下层结构或者地基中,实现荷载分布均匀的目的。
3.抵抗:混凝土和钢筋的结合可以抵抗不同方向的力,包括拉力、压力和剪力等。
4.变形:当混凝土结构受到较大的力作用时,会产生不同形式的变形,通常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破坏性变形。
混凝土结构的分类混凝土结构按照不同的构造方式和使用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采用混凝土构成的框架矩形截面作为梁柱,在梁柱节点处和框架端部布置钢筋,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结构。
2.板壳结构:板壳结构是采用混凝土制作的薄板或者连续的曲面壳体,可以承担较大的荷载和传递力。
3.梁柱结构:梁柱结构是指将混凝土构件作为竖向构件(柱)和横向构件(梁),通过节点处的钢筋连接组成的结构。
4.特殊结构:特殊结构是指一些比较独特的结构类型,例如拱、墙、隧道、水坝等。
这些结构在构造上有较大的特殊性,但是混凝土仍然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材料,其结构性能稳定、承载能力强、防火性能高等优点使得混凝土结构在大型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设计中,应该根据具体的场地和使用要求,选择最佳的混凝土结构类型,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理一、引言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承载能力、耐久性、安全性、经济性等。
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理,以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二、承载能力设计原理1. 混凝土的力学性质混凝土具有压缩强度和拉伸强度,但拉伸强度较低。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通常只考虑混凝土的压缩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混凝土龄期的影响。
2. 稳定性设计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承受荷载时不会倒塌或失稳。
稳定性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几何形状、荷载、支座条件等因素,并采用适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3. 构件的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构件的尺寸、截面形状、受力状态等因素。
构件的设计需要满足结构的承载能力要求,同时要尽可能地减小构件的材料消耗。
三、耐久性设计原理1. 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需要考虑混凝土保护层的设计。
混凝土保护层可以保护混凝土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从而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保护层的设计需要考虑混凝土的龄期、环境条件等因素。
2. 钢筋的防锈处理钢筋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钢筋容易生锈,从而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钢筋的防锈处理,采用适当的防锈措施,如涂层、阴极保护等。
3. 结构的维护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还需要考虑结构的维护。
结构的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结构中的缺陷,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四、安全性设计原理1. 荷载的分配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荷载的分配。
荷载的分配需要满足结构的承载能力要求,并考虑荷载作用的方式和方向。
2. 结构的可靠性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可靠性。
结构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使用寿命内能够安全可靠地承受荷载,并满足使用要求。
结构的可靠性需要采用适当的安全系数,并进行可靠性分析。
3. 疲劳强度设计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反复荷载的作用,从而发生疲劳破坏。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最广泛应用的结构类型之一。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混凝土材料的特性、荷载的作用、结构的构造和设计方法等方面。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的全面了解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可靠、耐久性良好的基础。
一、混凝土材料的特性混凝土由水泥、砂、石料和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混凝土的主要特性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收缩、膨胀、渗透性等。
这些特性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都有很大影响。
1. 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正向压力时的抵抗能力。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材料组成、水灰比、浇注和养护等因素有关。
2. 抗拉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到拉力时的抵抗能力。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低很多,因此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通常采用钢筋等钢材来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 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弹性变形与外力之间的比值。
弹性模量是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混凝土的刚度。
4. 收缩和膨胀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和水泥水化反应,会产生收缩。
混凝土的收缩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和变形。
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必须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的影响。
5. 渗透性混凝土的渗透性是指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和孔隙率。
渗透性越大,混凝土的耐久性越差。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混凝土的渗透性,采取一系列防水措施。
二、荷载的作用荷载是指施加在混凝土结构上的各种力和力矩,包括静载荷、动载荷、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荷载的作用是使混凝土结构产生内力和应力,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静载荷静载荷是指施于混凝土结构上的不随时间变化的荷载。
静载荷包括自重、活荷载、温度荷载等。
静载荷的作用会使混凝土结构产生弯矩、剪力和轴力等内力,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2. 动载荷动载荷是指施于混凝土结构上的随时间变化的荷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一、引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结构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优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造价低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设计原理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1.材料强度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材料强度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特性。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胶比、养护条件等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强度等级等因素来确定材料的强度特性,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荷载与响应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另一个基本原理是荷载与响应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荷载的作用和结构的响应。
荷载是指结构所承受的外部力,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
结构的响应是指结构对荷载的反应,包括变形、应力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荷载的作用和结构的响应来确定结构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参数,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等效荷载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三个基本原理是等效荷载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将不同的荷载作用转换为等效荷载,以便更好地考虑结构的响应。
等效荷载是指能够产生与原始荷载相同响应的荷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荷载的作用和结构的响应来确定等效荷载,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4.极限状态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四个基本原理是极限状态设计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极限状态包括强度极限状态和使用极限状态。
强度极限状态是指结构在达到破坏强度之前的极限状态,使用极限状态是指结构在达到使用极限状态之前的极限状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来确定结构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参数,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5.可靠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五个基本原理是可靠度设计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结构在使用寿命内的可靠性。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领域中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特性,将混凝土材料与钢筋配合使用,形成一个具有承重能力的结构体系。
下面将从混凝土材料、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等方面对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是由水、水泥、骨料和添加剂等组成的人工制品。
水泥在水的作用下会发生水化反应,形成坚硬的胶状物质,即混凝土。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质量和水泥与水的反应程度。
骨料是混凝土中起填充和增强强度的作用,可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
细骨料主要用河沙或石粉,粗骨料主要用砂石或碎石。
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如延缓凝结时间、调整初始凝结时间和增强凝结后的强度。
其次是钢筋。
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起到增加抗拉强度和刚度的作用。
钢筋通常以螺纹形式出现,以增加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钢筋的使用需要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包括钢筋的种类、直径、宽度、间距等。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混凝土的黏结力和摩擦力来实现的。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包括浇筑、振捣、养护等步骤。
浇筑是将准备好的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模板中,并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度。
振捣是利用振动器将混凝土中的气泡排除,使混凝土达到更高的密实度和强度。
养护是在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对其进行恰当的保湿和保温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良好硬化和强度发展。
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方面。
混凝土的受力特性主要包括弯曲、剪切、压力和拉伸等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压力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较低。
为了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常常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和性能。
另外,设计混凝土结构时还需要考虑底层地基的承受能力和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总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配合钢筋的抗拉能力,形成一个具有承重能力的结构体系。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振捣和养护。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一、力学行为原理: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是由水泥的胶凝反应和骨料的力学性能决定的。
水泥通过与水发生反应,形成胶凝物,与骨料共同构成混凝土的基本骨架。
强度与水泥的用量、质量和骨料的物理性质有关,一般通过实验来确定。
2.受力特性:混凝土结构在受力时具有良好的延性和韧性,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变形,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和拉伸强度。
这是因为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是由水泥胶体和骨料组成的,水泥胶体具有一定的粘结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荷载,而骨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抵抗剪切力和拉拉作用。
3.刚度:混凝土结构的刚度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变形量与荷载之间的关系。
在负载下,混凝土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弹性行为,具有良好的刚度。
这是因为混凝土中的水泥胶体能够快速吸收和释放应力,使结构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二、荷载传递原理:1.直接应力传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能够直接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通过基础将荷载传递到地基,实现荷载的均匀分布。
2.剪切传递: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能够有效地承受横向荷载,使其传递到相邻构件,实现整个结构的整体稳定。
3.拉伸传递: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的受拉钢材,能够抵抗拉力,将荷载传递到相邻构件,并通过粘结力将拉力传递到混凝土中,形成整体受力。
三、结构稳定性原理:1.整体稳定性: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荷载作用下能够保持平衡,不发生倾覆和失稳。
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设计、适当的布置筋筒、设置防倾覆设施等措施,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构件稳定性:混凝土结构中的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抵抗荷载作用产生的剪切、弯曲、压力和拉力等各种力学效应。
通过采取合理的横截面形式、适当的筋材加固、设置加劲肋等措施,提高构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涉及材料的力学性能、荷载的传递方式以及结构的稳定性。
只有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达到预期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要求,从而保证结构的使用安全性和持久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讲解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讲解一、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工程的要求和使用条件,选定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和结构形式,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混凝土各部分的尺寸、配筋、荷载和钢筋的数量等设计要素,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使用功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力学基础理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需要基于力学基础理论,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力学基础理论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石,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2.工程经验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还需要依据工程经验和规范进行,这些经验和规范包括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混凝土标准等。
这些规范是根据实践经验总结的,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3.工程实际情况:混凝土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包括工程的使用条件、地质环境、气候条件、荷载情况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实际情况,才能进行合理的混凝土结构设计。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荷载分析荷载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是指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和力矩,包括静载荷、动载荷和温度荷载等。
荷载分析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荷载种类和大小的确定:荷载的种类和大小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常见的荷载有自重荷载、活载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温度荷载等。
2.荷载分布形式的确定:荷载分布形式是指荷载在结构上的分布情况,包括集中荷载、均布荷载、三角形荷载、梯形荷载等。
荷载分布形式的不同会对结构的受力情况产生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计算。
3.荷载组合的确定:荷载组合是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各种荷载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
荷载组合需要根据规范的规定进行,以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材料力学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材料力学分析是指对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混凝土的强度计算:混凝土的强度是指其抗压和抗拉的能力,需要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制作工艺、养护条件等进行计算。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指通过在适当的比例下将水和水泥混合,再掺入细骨料和粗骨料进行搅拌,使混凝土形成坚硬的固体材料。
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硬化过程:在混凝土发生硬化过程中,水泥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
这些水化产物会填充骨料中的空隙,并与骨料粘结在一起,从而形成坚固的混凝土结构。
2. 构造作用:在混凝土中,粗骨料起到增强结构强度的作用,可以承受大部分的荷载。
而细骨料充当填充物,填充粗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3. 拉力和压力:混凝土在承受荷载时,承受的主要是压力。
由于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较高,所以在结构中通常用来承受压力荷载。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混凝土还会受到拉力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到其抗拉能力。
4. 变形和裂缝:由于施加荷载或温度变化等原因,混凝土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形和裂缝。
为了控制和减小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和裂缝,需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使用适当的预应力或钢筋加固。
总而言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通过混合水泥、水和骨料,利用水化反应形成固化产物,以及骨料的填充和粘结作用,形成坚固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和一定抗拉能力。
合理
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可以控制和减小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和裂缝。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及施工技巧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及施工技巧一、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材料等混合制成混凝土,再通过浇筑、振捣、养护等工序形成结构体系。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成分混凝土的成分主要包括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材料。
其中,水泥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骨料为混凝土的骨架,水为混凝土的流动介质,掺合材料为对混凝土性能调节和改善的辅助材料。
2.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的性质包括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变形性能等。
其中,强度是混凝土最基本的性能指标,其受到混凝土成分、配合比、养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混凝土的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形式包括梁、柱、板、墙等,其中,梁和柱为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构件,其主要作用是承受和传递荷载。
4.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需要根据荷载特点、工作环境、使用寿命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其中,混凝土结构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荷载特点的不同也将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形式和尺寸。
二、混凝土结构施工技巧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保证结构质量的关键环节,其施工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多种因素。
在制定配合比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问题;其次,要注意混凝土的流动性,避免混凝土过于干燥或过于湿润;最后,要注意混凝土的密实性,避免混凝土出现空隙或孔洞。
3.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和密实性的重要环节。
在振捣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保证振捣器的质量和振动频率;其次,要注意振捣的时间和频率,避免过度或不足;最后,要注意振捣的位置,避免出现局部空鼓或孔洞。
4.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标准,合理选用混凝土材料,并设计出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技术可行的建筑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包括结构力学原理、材料力学原理、结构可靠性原理和经济性原理等。
一、结构力学原理结构力学原理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平衡条件、受力分析和构件设计三个方面。
1.平衡条件: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结构的每一个构件都必须满足平衡条件,即力的合力和合力矩为零。
根据平衡条件,结构的受力分析和构件设计才能进行。
2.受力分析: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是确定结构中每个构件的受力大小和作用方向,以及受力形式的转化和传递关系。
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有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等。
3.构件设计:根据受力分析,确定结构中每个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进行构件的尺寸、形状和布置设计。
构件设计要满足受力性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例如承载力、变形、稳定性等。
二、材料力学原理材料力学原理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混凝土抗力和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1.混凝土抗力: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设计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基础,可以通过试验获得。
混凝土在受压时会发生应力-应变关系,设计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受压变形和应力分布等。
2.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用来承受拉力的主要材料。
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是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依据,常用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可以通过试验获得。
根据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确定钢筋的配筋率和受拉构件的尺寸。
三、结构可靠性原理结构可靠性原理是指结构的抗弯承载能力应大于工作受力的大小,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结构可靠性的判断需要考虑荷载的大小和组合,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材料的性能和不确定性等。
1.荷载:荷载是指作用在结构上的外部力量,包括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永久荷载是指结构自身的重力和永久性的荷载,可变荷载是指结构受到的短期性荷载。
2.系数:结构设计中引入系数是为了考虑结构荷载的不确定性和结构的可靠性要求。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形式构成的建筑结构。
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混凝土材料的特性、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施工工艺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子等。
混凝土的特性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融性、耐久性等。
其中,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而抗拉强度和抗冻融性则关系到混凝土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性能。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并通过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工程需求。
其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是保证结构安全和合理使用的关键。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荷载情况、构件尺寸和钢筋配筋等因素。
通过结构分析和计算,确定混凝土构件的尺寸、配筋要求,确保结构在承载荷载时不发生破坏。
同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变形和挠度控制,以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变形,影响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最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是保证结构质量和使用性能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浇筑、养护、模板拆除等工艺环节直接影响着结构的质量和性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质量和速度,避免混凝土内部产生空洞和裂缝。
养护工艺则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模板的拆除也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变形情况进行合理的拆除顺序和方法,避免产生结构缺陷和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混凝土材料的特性、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施工工艺等方面。
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总结

第一章1.钢筋和混凝土的共同工作的前提和为什么能够共同工作?1)共同工作前提:(P21)两者之间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能够承受由于变形差沿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产上的剪应力。
2)为什么能够共同工作:(P2)①混凝土硬化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产生良好的粘结力,从而保证在外载荷作用下,钢筋与周围混凝土能协调变形,共同工作②钢筋与混凝土两者之间线膨胀系数几乎相同,当温度变化时,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温度变形使粘结力遭到破坏。
③钢筋位于混凝土中,混凝土包围在钢筋可防止钢筋锈蚀,从而保证了钢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2.钢筋按作用性质分类:受力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1)梁中钢筋有:纵向受力钢筋、架立钢筋、弯起钢筋、箍筋2)板中钢筋有:受力钢筋、分布钢筋3.钢筋的徐变:应力不变,随时间的增长应变继续增加钢筋的松弛:长度不变,随时间的增长应力降低4.0.2%为钢筋的条件屈服强度5.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养护时的温度、湿度、水灰比、施工方法、龄期等因素有关,还与试验方法和试件尺寸有关;标准试件150X150X3006.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来确定,C40表示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0MPa,C50以上为高强混凝土7.混凝土的抗剪强度随拉应力的增加而减少,随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大8.混凝土双(三)向受压时,一向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双向受压时,强度几乎不变;一向受拉一向受压时,其抗压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线性的降低9.压应力<0.6fc时,σ↑抗剪强度↑;压应力>0.6fc时σ↑抗剪强度↓110.原点切线模量Ec (弹性模量)>变形模量E'c(割线/弹塑性模量)>切线模量E'’c11.规范中C50以下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为一段抛物线和一段直线组成12.泊松比vc :混凝土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规范取vc=0.213.混凝土剪切模量:规范取Gc =0.4Ec14.混凝土徐变:在长期持续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变形随时间而增加1)当初应力σ≤0.5fc时,徐变大小与持续应力大小呈线性关系2)当初应力σ>0.5fc时,徐变与持续应力呈非线性的关系3)当初应力σ>0.8fc时,徐变不收敛,不断发展导致混凝土破坏4)在实际工程中,取σ=0.8fc作为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15.徐变的不利影响:1)使构件的变形增加2)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引起预应力损失3)使结构或构件产生内力重分布或截面中引起应力重分布4)引起结构或构件应力松弛16.徐变的有利影响:1)结构或构件产生的内力或应力重分布,使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可能同时达到各自强度,有利于材料强度的充分利用2)对于存在温度应力的结构,混凝土徐变引起的应力松弛可能会使温度应力降低17.收缩对混凝土结构的不利影响:1)使未受荷之前构件产生收缩裂缝2)预应力构件中PC筋与混凝土一同回缩引起预应力损失3)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18..减小混凝土收缩影响有哪些工程措施:配置构造钢筋减小收缩应力、设置施工缝减小超静定结构内力19.粘结力由化学胶着力、摩擦力、机械咬合力组成20.锚固强度:钢筋达到屈服强度而不发生粘结锚固破坏的最短长度21.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措施):1)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太低22)钢筋的形式(螺纹;光面):受力较大钢筋采用变形钢筋,光圆筋在端部做成弯钩3)保护层厚度(相对保护层厚度c/d>5-6)与钢筋间距:保证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保护层有足够的厚度4)横向配筋:接头部位、锚固区箍筋加密5)侧向压力(锚固区)6)受力状态(反复荷载)7)(措施)保证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第二章1.结构功能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2.有哪几个极限状态?(P29)答: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达到不能继续承载的变形或者因局部破坏而引发的连续倒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达到影响正常使用和耐久性的某项规定的限值)3.什么是结构可靠性?什么是结构可靠度?(P29)结构在规定的设计基准使用期内和规定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修)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可靠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探讨影响结构设计的因素。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1. 强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结构的安全强度。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结构的荷载情况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及钢筋的布置和数量。
同时,还需考虑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2. 受力分析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以确定各个构件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
通过施加适当的荷载和力学参数,可以计算出结构中各个部位的内力和反力。
基于这些计算结果,可以进一步确定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方案。
3. 构件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涉及到各种构件,如梁、柱、楼板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荷载和结构要求确定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并进行合理的配筋设计。
同时,还需考虑施工和使用的实际情况,以确保结构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步骤1. 确定设计荷载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结构的设计荷载。
设计荷载包括常设荷载、活荷载、风荷载等,它们对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合理的荷载计算和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设计荷载,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 进行结构荷载计算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对各个构件施加适当的荷载,并进行荷载计算。
通过力学分析和公式计算,可以获得结构中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这些计算结果将用于后续的尺寸和配筋设计。
3. 设计结构尺寸和配筋方案基于荷载计算的结果,可以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形状。
根据结构的强度要求和钢筋的粘结性能,进行合理的配筋设计。
在设计中,还需考虑施工和使用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4. 进行结构分析和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结构分析和验算,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验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对结构进行计算核验,以确保其满足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要求。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详解PPT课件

下表面受到垫板向内的摩擦力,阻碍试件横向变
形,就如在试件上下端设置了一个“套箍”。破坏 时
试件中部外围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受约束小,首先发
生剥落。
影响机理:“套箍作用”→约束横向变形→限制裂缝开展
→
强度提高。
思考:如果试件的尺寸变小(或变大),这种“套箍作用”
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变化?
如果将试件的高度加大, 这种“套箍作用”对强度
3. 轴心抗压强度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a) 轴心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fc (compression)
标准试件:150mm× 150mm ×300mm的棱柱体 标准养护条件 标准试验方法 在上述条件下测得的抗压强度为 fc
b)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fck c) 轴心抗压强度的工程意义
土木工程学院
①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1. 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强度等级
a) 立方体抗压强度 fcu (cube) (单位:N/mm2、MPa) ● 标准试件: 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 ● 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3℃、相对湿度90%、养护28天 ● 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加载速率、试件表面不涂油在上述条 件下测得的抗压强度为 fcu。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第 2 章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
1
17.05.2020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本章主要介绍:
1. 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2. 钢筋的基本力学性能; 3. 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性能。
.
2
17.05.2020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2.1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答案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答案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指利用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廉价性,通过将钢筋与混凝土组合在一起来构建建筑和工程结构的方法。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 强度原理: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来源于其中的水泥胶体和骨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水泥胶体在水中水化反应后会形成胶凝物质,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而骨料则在混凝土中起到骨架作用,增强其抗拉强度。
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得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整体强度。
2. 钢筋原理: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用于增加其抗拉强度。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相对较低,但由于钢筋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因此将钢筋嵌入混凝土中可以增加整体结构的抗拉承载能力。
钢筋与混凝土通过黏结力相互作用,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3. 应力原理:混凝土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会产生内部的应力。
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使其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应力变形,实现结构的抗弯、抗剪、抗压等功能。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在工作状态下能够满足力学要求,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耐久性原理:混凝土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抵御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侵蚀性因素。
混凝土具有相对耐久的性质,但仍然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加入适量的掺合料、进行防水处理等,以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总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通过混凝土和钢筋的组合,利用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以及钢筋的抗拉性能,构造具有抗压、抗拉、抗剪等综合力学性能的建筑和工程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工程领域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建筑物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和原则。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一、材料选择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砂、骨料和外加剂等。
水泥是混凝土的粘合剂,砂和骨料用来填充空隙和增加强度。
而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结构所要承受的荷载和环境条件。
例如,如果设计的是高层建筑,需要选择强度较高的材料;如果结构所处的地区有强腐蚀性,需要选用具有耐蚀性的材料。
二、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结构设计原则。
首先,需要确定结构的荷载,包括静载荷、动载荷和温度荷载等。
根据这些荷载,可以计算出结构所需的强度和刚度。
其次,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布局和尺寸。
布局要合理,能够满足使用功能和空间要求。
尺寸要经过计算和优化,以达到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平衡。
最后,结构设计需要确定混凝土的配筋和预应力布置。
配筋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以提高其拉压强度。
预应力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前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以减小结构的变形和开裂。
三、施工工艺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最后一步是施工工艺的确定。
施工工艺包括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和维护等。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浇筑顺序和充实度,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
养护是指在混凝土刚浇筑后给予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促进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发展。
维护是指结构的长期管理,包括定期检查和维修。
四、验收和评估混凝土结构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和评估。
验收是指对结构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评估是指对结构的性能和耐久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使用寿命和维护要求。
结构的验收和评估可以通过非破坏性测试、荷载试验和监测等方法来完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分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分析1.受力原理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受力分析,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使结构在规定使用寿命内能安全、稳定地承担所受的荷载。
混凝土结构承受的主要荷载有自重荷载、活载和温度荷载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结构进行静力学受力分析,确定梁、柱、板等构件的截面尺寸和钢筋配筋。
2.材料力学分析: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也需要对材料力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钢筋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多相材料,其力学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灰比、水胶比、粒径分布等。
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主要起到抵抗拉力的作用,其力学性能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3.结构稳定性分析: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是指在荷载作用下,结构能够保持平衡并不发生倾覆、失稳等现象。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和构件稳定性分析。
整体稳定性分析主要考虑结构整体抗倾覆能力,如设置抵抗倾覆的构件、采取合理的连接方式等。
构件稳定性分析主要考虑构件的稳定性,如柱的屈曲强度、墙的剪切稳定性等。
4.结构刚度分析: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分析是指结构对荷载的变形能力,即结构的刚度。
结构刚度的大小对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荷载分配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刚度,使结构能够满足规定的变形限值要求。
刚度分析主要考虑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构件的刚度,如层间刚度、柱刚度、梁刚度等。
5.工程经济性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还需要进行工程经济性分析,使得设计结构能够在经济上是最优的。
工程经济性分析主要考虑结构的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并进行综合评价。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材料的选择、结构形式的选择等,使结构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凝土的优良性能来承受和传递荷载。
混凝土由水泥、砂、石料和适量的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经过浇筑、凝固和硬化后形成坚固的结构材料。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压力传递: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自重和外部荷载的压力。
在混凝土结构中,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连接钢筋,使混凝土和钢筋共同承担荷载,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2.弯曲承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弯强度,能够承受梁、柱等构件的弯曲荷载。
通过在混凝土构件中设置钢筋,形成混凝土与钢筋的复合结构,提高了结构的抗弯能力。
3.剪切承载:混凝土能够承受剪切力的作用,通过在构件中设置横向钢筋,增加了混凝土的抗剪切能力。
一般在梁、板、墙等构件中会设置横向钢筋,以增强结构的抗剪切能力。
4.抗震性能: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通过在结构中设置纵向和横向的钢筋,使结构具有一定的延性,能够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减小震害。
5.耐久性: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能够抵抗环境的侵蚀和永久荷载的作用。
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养护措施以及防水、防腐等措施可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总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混凝土的抗压、抗弯、抗剪切等性能来承受和传递荷载,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合理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措施也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实
验
指
导
书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试验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3、通过钢筋砼简支梁破坏试验,熟悉钢筋砼结构静载试验的全过程。
4、进一步学习静载试验中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试验内容和要求:
1、量测试件在各级荷载下的跨中挠度值,绘制梁跨中的M —f 图。
2、量测试件在纯弯曲段沿截面高度的平均应变受拉钢筋的应变,绘制沿梁高的应变分布图。
3、观察试件在纯弯曲段的裂缝出现和开展过程,记下开裂荷载P t cr (M t cr ),并与理论值比较。
4、观察和描绘梁的破坏情况和特征,记下破坏荷载P u (M u ),并与理论值比较。
三、试验设备及仪表: 1、加载设备一套。
2、百分表及磁性表座若干。
3、压力传感器及电子秤一套。
4、静态电阻应变仪一套。
5、电阻应变片及导线若干。
6、手持式应变仪一套。
四、试件和试验方法: 1、试件:
试件为钢筋砼适筋梁,尺寸和配筋如图1所示。
图1.1 实验梁
2、试验方法:
(1) 采用分级加载,开裂前每级加载量取5%~10%的破坏荷载,开裂后每级加载量增为15%的破坏荷载。
(2) 试验准备就绪后,首先预加一级荷载,观察所有仪器是否工作正常。
(3) 每次加载后持荷时间为不少于10分钟,使试件变形趋于稳定后,再仔细测读仪表读数,待校核无误,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荷。
加荷时间间隔控制为15分钟,直至加到破坏为止。
3、试验步骤:
(1)安装试件,安装仪器仪表并联线调试。
(2)加载前读百分表和应变仪,用放大镜检查有无初始裂缝并记录。
(3)在估计的开裂荷载前分三级加载,每级荷载下认真读取应变仪读数,以确定沿载面高度的应变分布。
在加第三级荷载时应仔细观察梁受拉区有无裂缝出现,并随时记下开裂荷载Ptcr。
每次加载后五分钟读百分表,以确定梁跨中及支座的位移值。
(4)开裂载荷至标准荷载分两级加载,加至标准荷载后十五分钟读百分表和应变仪,并用读数放大镜测读最大裂缝宽度。
(5)标准荷载至计算破坏荷载Pu (Mu)之间分三级加载,加第三级荷载时拆除百分表,至完全破坏时,记下破坏荷载值Ptu (Mtu)。
五、注意事项:
1、试验前应明确本次试验的目的、要求,熟悉试验步骤及有关事项,对不清楚的地方
应首先进行研究、讨论或向指导老师请教,严禁盲目操作。
2、试验时要听从指导老师的指挥,试件破坏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3、对与本试验无关的仪器设备不要乱动,否则损坏仪器由自己负责。
实验二:钢筋混凝土梁受剪试验
一、试验目的:
1、了解无腹筋受弯构件裂缝的出现及发展过程;
2、观察斜截面“剪压破坏”和“斜压破坏”的破坏过程及破坏特征;
3、观察了解控制截面主应力的分布状态;
4、通过钢筋砼梁的斜截面破坏试验,了解粱的斜截面破坏形态,并观察构件的裂缝发展过程,验证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二,试验内容和要求:
1、量测纵向受拉钢筋及箍筋的应变,分析其应力情况。
2、观察裂缝出现时的荷载及裂缝开展的过程。
3、量测剪压区砼的应变。
4、确定破坏荷截值,验证理论公式,并对理论值和试验值进行比较。
5、测量构件的挠度值,并画出挠度图。
三、试件、试验仪器设备:
l、试件
试件尺寸及配筋如2.1图所示
图2.1
2、仪器设备
(1)静力试验台座及反力架
(2)传力梁、支座及支墩
(3)荷重传感器及显示仪器
(4)YJ-2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及电阻应变片
(5)读数显微镜及放大镜
(6)导线、钢板尺等其它仪器
3、试验方法
用竖向反力架,分配梁和油压千斤顶施加荷载,利用静态电阻应仪和应变片量测钢筋的应变和砼的应变,用百分表量测构件的变形。
四、试验步骤:
1、试验准备
(1)试件设计、制做。
(2)进行砼和钢筋力学性能试验。
(3)用稀石灰水刷白试件。
2、安装试件
试件安装就位,要求试件稳定、加载着力点的位置正确,接触良好
3、安装仪器仪表并检查
(1)粘贴钢筋应变片和砼应变片
(2)安装百分表,支架及百表百分表布置见图2.2。
图2.2 试验装置
(3)将已贴好的电阻应变片的引线焊好连线,编好号,并连接到电阻应变仪上,予调平衡,使其进人工作状态。
4、加载
(1) 先进行梁的斜截面剪压破坏加载试验,然后再利用梁的另一端做斜压破坏加载试验;
(2) 两种试验均采用分级加载,每级加载量约取15%破坏荷载;
(3) 每级加载后,持荷时间不少于10分钟,在持荷的过程中,对梁进行认真观察,记录有关测量数据。
5、正式试验
读好“0”荷载时各仪表及各测点的读数,然后分级加载,每级荷载为KN,每级加载后三分钟测读各仪表读数,并观察裂缝。
临近开裂荷载时,荷载减半,直至干裂,记下开裂荷载,开裂后逐级加荷,直至破坏,记下破坏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