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论》第3卷导读
第一篇至三篇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引言
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也是分配理论和竞争理论。剩余价值相对说来是看不见的,在现象上,可以看见的是利润。利润又是与资本成比例的。这似乎是与价值规律相矛盾的,这也是“三位一体”公式的基础。
因此,应当进一步研究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格的直接基础不再是价值而是含有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因此,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同时要说明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起作用的特殊方式。
与剩余价值和价值相比,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是更加具体的东西,也是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意识中、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形式。这样,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从理论上再现具体的最后一个环节或层次。这个环节所在的层次正好是或直接操作的经济运行层次,以颠倒的方式表现的内在关系与范畴,在这个层次中成为可操作的对象,同时具有与内在关系不同的规律或机制。
因此,研究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不仅要注意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价值如何转化为平均价格,注意分配关系的制度特征,而且要注意利润、平均利润对资本的调节作用,资本如何在
利润、平均利润的作用下,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流动,即资源是如何在利润、平均利润的作用下进行有效配置的。实际上,从运行层次看,利润、平利润提供了一种关于效率标准的尺度。
1.方法与结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数量方法、动态方法
2.重点阅读范围:《资本论》第3卷第1——5.1章,第8——10章,第12章。
一、成本价格、利润和利润率
1.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P30.2——41.2)
[1.)(v c +→k ,m k m v c w +=++=
2.成本价格的两重意义。
3.成本价格掩盖了价值生产的真象。
x w m v x c +=+++)(,w x m x v c =-+++)()(]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P41.3——45.3)
[1.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和所用资本的一个超过额。
2.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m k w +=→π+=k w
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必然性。
4.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不一致的可能及其意义。,π+==k w p ,若w p ≠,则m ≠π]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P49——57)
[1.转化是一个客观过程。 2.)v c m +='π。
3.
4.利润率和利润使资本关系神秘化。]
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第3章)
5.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第4章)
6.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P92——103)
[1.以延长工作日为条件的节约。
m v c c b a +++,v c c m b a ++='1π;m m v v c c c b b a ∆+++∆+∆++,m
c m v c c m b b a ∆+∆∆+++='2π] 显然12
ππ'>'。 2.以劳动的社会结合为条件的节约。
3.以技术进步、劳动生产力提高为条件的节约。
4.靠牺牲工人而实现的劳动条件的节约。
5.不变资本的节约是一种趋势。]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差别(P159——172)
[1.假定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一个统一的剩余价值率。
2.在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周转速度不同,利润率就会不同。
3.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似乎与价值规律相矛盾。]
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P173——192)
[1.平均利润的形成。∑∑==+='n i i n
i i v c m 11)(π] 2.生产价格的形成。)1(ππ'+='+=k k k p p
3.决定平均利润率的因素: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从而各个不同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每个特殊部门因而有特殊利润率的资本的相对量,或每个特殊生产部门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吸收的相应份额。]
3.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三、利润平化的形成机制
1.商品按价值交换先于按生产价格交换(P193——201.1)
2.部门内竞争与市场价值的形成(P201.2——208.1)
3.供给、需求同市场价格的关系(P208.2——218.1)
4.部门间竞争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P218.2——222.1)
5.引生产价格变化的原因(P228——229)
[1.一般利润率发生变化。
2.一般利润率不变,价值发生变化。]
6.中位构成的商品的生产价格与价格(P230——231.1)
7.资本家的补偿理由(P231.2——234)
四、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1.一般利润率因资有机构成的提高而趋向下降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
2.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可以同时并存。
[1.在总资本的增加过程中,可变资本的相对量下降,但绝对量可以增加,资本支配的活劳动和劳动量可以增加。
2.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这个规律,只能在总资本的增加比利润率下降更为迅速时表现出来。]
3.商品价格下降和商品总量所实现的利润量增加可以同时并存。
五、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
1.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
2.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
3.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
4.相对过剩人口。
5.对外贸易。
6.股份资本的增加。
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平均利润与资本效率
二、平均利润与产业政策
三、市场竞争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
四、成本价格与资本效率
五、节约不变资本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资本论》提要
一、劳动力价值理论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1.分析的起点是商品。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包含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乃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一切矛盾的胚芽。
2.使用价值及其特点
使用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
3.价值的质和量
交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