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讲课主要内容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讲课主要内容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第一章导论保护人民,促进就业,建设更美好的福利社会一、全球社会保障发展概况在全球化浪潮中,分工将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分裂成三类国家: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资本和消费型国家,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生产型国家,以中东、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型国家,也有人将这三类国家形象地比喻成“知识生产的头脑国家、物质生产的躯干国家、资源供应的手脚国家”。
当今世界格局中,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社会福利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世界仍然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线水平。
(一)欧洲地区的社会保障—欧洲地区的总人口接近10亿,其中5亿人生活在欧盟(EU)27个成员国中。
—大约16%的人口在14岁或以下。
—大约22%的人口在60岁或以上。
—欧盟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平均为GDP的27%,在非欧盟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平均为GDP的13%。
—在欧盟国家,社会保障基本上是通过社会缴费(59%)和税收收入(38%)来筹资的。
—大多数西欧国家已实现社会保障覆盖全体国民。
在该地区的其它国家,覆盖水平较低,常常是由于广大非正规工作部门带来的结果,以及正规经济部门瞒报工资的结果。
目前,面临的问题:高福利高赤字让欧洲骑虎难下欧元区国家长年采取高赤字财政,债台高筑,此时曾经引以为傲的福利政策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欧洲各国纷纷削减福利: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奥地利、匈牙利和波兰都借助当前经济危机削减教育经费;法国把退休年龄延后两年;爱尔兰被迫下调最低工资;西班牙将脱售更多国有资产和取消长期失业救济金。
与欧洲各国削减高福利的举措一直相伴相随的是,罢工潮在各国风起云涌。
(二)美洲社会保障—美洲由35个主权国家,19个海外地区和属地组成,总人口约9亿。
—虽然美国和加拿大是高收入的经合组织成员国,但几乎所有其它美洲国家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唯一的例外是海地,它属于全世界49个低收入国家之一。
—北美人口的近17%、加勒比和拉丁美洲人口的近10%是60岁及以上的老人。
第15章 慈善公益事业《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PPT课件
(4)参与城市公益服务,扩大社会服务的覆盖面。
三、我国志愿者服务存在问题
1.志愿者组织的业务主管部门不明确,相关法律的 滞后。
2.志愿者数量少,各地志愿者服务发展很不平衡。 3.志愿服务水平低、项目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三、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建国以来,大陆的慈善事业伴随着中国社会 的沧桑巨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调整和改造时期(1949~1954年) (二)停滞阶段(1954~1984年) (三)复兴与发展阶段(1984年后)
第二节 基金会
一、基金会的定义 《世界基金会指南》一书指出:“基金会是一
个非政府、非营利的组织它有自己的资金,由其 受托人或董事会管理,旨在资助教育、慈善、宗 教等社会公益事业。”美国“基金会中心”的权 威定义:“基金会是一种实体,它是一个非营利 组织或慈善信托基金,其主要目的是向独立的组 织、公共机构或个人进行科学、教育、文化、宗 教或其他慈善性捐赠”。
其次,基金会正式运营的任务分为两块,一项任务是“聚财”,即利用各 种办法以及用各种社会关系,使拥有较多财产的人把自己的财产捐献出来; 另一项任务就是“散财”,基金会把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捐献到自己基金会 服务的领域。
第三,基金会是运作财产的组织,这就对基金会的财产管理和使用提出很 高的要求。
第四,按照国务院2004 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基金会 信息公布办法》的要求,基金会在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年度检查后,应当于 30 日内按照统一的格式要求,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年度工作报 告的全文和摘要,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在民政部登记的基金会年检 信息披露指定媒体有两家,分别是《公益时报》和《中国社会报——民间组 织周刊》。
第8章 社会救助概述《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PPT课件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历史发展
一、社会救助的产生和演进 (一)慈善救济时期 二、《济贫法》与社会救助 三、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 1.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制度 2.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制度 四、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
五、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1.社会救助制度的萌芽(1949年前) 2.新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 3.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1978年至今 )
通过社会救助的定义,其至少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首先,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或社会的行为。作为政府行为,它表现为政府通 过立法,为贫困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它又表现为民 间或社会团体通过自发性的募捐和其他慈善性活动,对救助对象进行援助。
其次,享受社会救助的条件不是缴费而是低于贫困线,但对是否低于贫困线 仍要经济状况调查,通过核实后才能享受。社会救助的主体既具有广泛性, 又具有特殊性。从广泛性而言,任何社会成员都有可能得到社会救助,或者 说,任何社会成员都有享有社会救助权的可能性,但是对个体的某一个社会 成员而言,社会救助权是否能够从可能的权利转化为实际的权利,还要看其 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与其他社会保障权的法律条件不同,社会救助的 享受并不要求权利人履行缴费义务,但是社会救助权的行使有一个特殊的要 求,即权利人必须证明自己贫穷而且无法维持基本生活。
第一节 社会救助的含义和特征
一、社会救助的含义 1.社会救助的含义
“社会救助”一词源自英文“Social Assistance”, 又称为“社会救济”或“社会援助”,是指对因 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人员或者 家庭,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给予现 金、物资或其他方面的援助与支持,使其基本生 活得到保障的制度。
不需符合被救济者愿望
二、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课程授课计划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课程授课计划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教案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教案
指定教材: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执行教案的自我分析:
教研室指导教师或观摩教学意见:
第二章(生活社会救助)教案
执行教案的自我分析:
教研室指导教师或观摩教学意见:
第三章(医疗社会救助)教案
执行教案的自我分析:
教研室指导教师或观摩教学意见:
第四章(生产社会救助)教案
执行教案的自我分析:
教研室指导教师或观摩教学意见:
第五章(住房社会救助)教案
执行教案的自我分析:
教研室指导教师或观摩教学意见:
执行教案的自我分析:
教研室指导教师或观摩教学意见:
执行教案的自我分析:
教研室指导教师或观摩教学意见:
月
执行教案的自我分析:
教研室指导教师或观摩教学意见:
执行教案的自我分析:
教研室指导教师或观摩教学意见:
执行教案的自我分析:
教研室指导教师或观摩教学意见:。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一流课程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第一部分:社会救助的概念与意义1.社会救助是指政府或社会组织为解决特定裙体的困难生活而提供的救济和帮助。
2.社会救助的意义在于弥补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保障弱势裙体的基本生活。
第二部分:社会救助的方式与形式3.社会救助的方式包括直接提供生活物资、金钱救助、提供就业机会等多种形式。
4.社会救助的形式多样化,包括老年人福利、残疾人救助、失业救助等多个方面。
第三部分: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5.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福利国家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社会公平理论等。
6.福利国家理论认为,政府应当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积极介入,提供各种社会福利服务。
第四部分:社会福利的实践模式7.社会福利的实践模式包括北欧福利国家模式、美国社会福利模式、我国社会主义福利模式等。
8.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福利体系主要围绕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
第五部分: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关系9.社会救助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它们有机地通联在一起。
10.社会救助是社会福利的延伸和弥补,是社会福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部分: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未来发展1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领域将会面临新的挑战。
12.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公平、可持续和创新,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裙众的需求。
总结: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与完善将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希望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能够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体系,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共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和挑战。
除了传统的社会救助方式和社会福利模式外,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趋势和发展方向。
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成为现代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重要趋势。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第一章
0.40<E≤0.50为小康;
0.20<E≤0.40为富裕; E≤0.20为最富有。
二、衡量贫困的指标(4)--贫困发生率
贫困发生率又称绝对贫困指
标,是指贫困人口与全部人 口之比。H贫困发生率, N
全部人口,Q贫困人口,那么:
(3)卡尔多(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受益者让出部分利 益给受损者而自身损害不大或基本无损害。 A的 蛋糕
A让给 B的蛋 糕
B的 蛋糕
如果一种变革 使受益者所得足 以补偿受损者的 F F 所失,这种变革 就叫卡尔多-希 克斯改进。
材料分析:
《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受助一年 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 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 资助者寒心。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 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 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二、衡量贫困的指标(2)--基尼系数
2.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是从洛伦兹曲线推导出来
收 入 线
绝对均等线 A 洛伦兹曲线 B 人口线
的,用数值表示洛伦兹曲线背 离完全平均状况的程度,表明 不均等的比率(G)。基尼系 数就是A与B的比率, 即 G=A/B。
绝对不 A—--“不平等面积” 等线 (折线) B—“完全不平等面积”
H=Q/N。 它的基本特点是不考虑贫困 线以下人口的收入变化和收 入的分布,重在测定贫困人 口比重。
二、衡量贫困的指标(5)--贫困缺口率
贫困缺口率又称相对贫困指标,是 每个贫困人口的平均纯收入与贫困 线收入的差距除以贫困线收入所得 出的比率。贫困缺口率为I,平均收 入为U,贫困线收入为L,那么: I=1-U/L。 主要用来说明贫困人口的实际收入 与贫困线之间的差距及贫困状况的 变化情况。I的数值高—贫困程度高, I=0,说明贫困已消除。 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困状况必须 同时使用贫困发生率与贫困缺口率 两个指标。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课件 第十四章 慈善公益事业
学习目的: 1、掌握慈善公益事业的几个相关基本概念、 慈善公益事业的主要领域和社会功能、 慈善公益事业的基本定位。 2、了解相关政策、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慈 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情况。
第一节 概述
一、慈善公益事业的几个基本概念 1、慈善在英文中对应的两个词:charity和 philanthropy。其中charity更注重于针对 穷人或困苦状态的人进行帮助和救济, 而philanthropy则不仅限于帮助穷人,它 还带有提高福利水平的意思。 2、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二)社会功能 慈善公益事业成为人类社会互助行为在现 代社会的基本载体,具有不可替代性。 第一,提供市场无法提供而政府又不便提 供的“公共物品”,即“拾遗补缺”作 用。 第二,协助政府更好地实现“公共物品” 的提供,更加有效、全面地发展国家公 共事业。
第三,协调社会利益,促进社会融合,提 高社会道德水平。 四、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概况
二、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基础 1、慈善之心是慈善事业的道德基础。 2、贫富差距是慈善事业的社会基础。 3、社会捐助是慈善事业的经济基础。 4、民营机构是慈善事业的组织基础。 5、捐献者的意愿是慈善事业的实施基础。 6、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是慈善事业的发展 基础。
三、慈善公益事业的主要领域及社会功能 (一)主要活动领域 1、扶贫济困 2、紧急救助 3、社会福利 4、社会公益活动 5、其他领域
第二节 慈善公益事业的定位
一、慈善公益事业的性质定位 首先,慈善公益事业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 要内容。 其次,慈善公益事业是民营的事业。 再次,慈善公益事业是调节社会分配的重 要方式之一。 最后,慈善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
二、慈善公益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定 位 慈善公益组织的行为客观上是对政府提供 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 三、慈善公益事业的若干关系处理 (一)慈善公益事业与社会价值观取向 (二)慈善公益事业与经济发展 (三)慈善公益事业与政府
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的复习大纲
1.如何理解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的区别?
2.社会福利的目的是什么,对象是什么,政策主要有哪些
3.教育社会救助是概念与内容有哪些
4.美国救助救助的内容与特点是什么
5.所谓食品券计划是指什么内容
6.如何理解主要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7.如何理解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革
8.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社会救济角度是来怎么理解。
9.衡量贫困的指标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0所谓“GB”模式是在哪个国家推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有哪些
12.瑞典残疾人社会福利主要有哪些
13.社会救济的对象有哪些对象是什么,政策主要有哪些。
14.社会福利主要提供形态主要有哪些。
15.社会福利是满足社会成员哪些方面的需要。
16.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17.所谓残疾人的无障碍环境主要指什么,最早在哪个国家。
18.我国近年对老年人社会福利实施最主要的福利计划是什么,有何内容。
19,社会救助政策中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怎么确定的。
20.社会救助发展有哪个几个阶段?
21.美国、英国在医疗社会救助有什么特点?与我国有什么异同?
22.描述英国布莱尔“第二代福利”的主要内容
23.论述政府和市场在社会福利中的作用
24.我国在残疾人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制度上有哪些政策,有哪些不足。
25.公共教育有哪些内容和作用?。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温州出现民众捐助的“施粥摊”,喝粥免费!
在温州华盖山的山脚下,一个名叫“红日亭施粥摊”的 摊档正在给穷人施粥。
社会救助的特征
(一) 权利、义务的单向性 (二)救助对象的限定性。 (三)救助目标的低层次性。 (四)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五)救助资金运动的单向性。
社会救助的对象
剥夺最弱势群体的“低保”权,就是剥夺他们的“生存权” ----------这无异于“谋财害命”
固始县2006年农村低保金每人每月是30元,2007年是 每人每月30元,2008年上半年,也是每人每月30元,在 发第三季度时,前6个月每人每月又补了10元,从7月份 后每人每月是50元。付寨村全村52户低保户,共计106人, 这些低保户基本上是靠国家的低保金过日子。
贫困的含义与标准
贫困线的含义 贫困线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方法,将社会成员为 购买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或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物 品或服务,而必须获得或花费的一定数量的货币 金额确定为一条具有法律参照意义的标准线,这 条标准线就是贫困线。
贫困的含义与标准
贫困线测算的方法
恩格尔系数法 市场菜篮子法 国际贫困线法
社会救助制度仅能提供最低水平的生活保障标准
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有何区别?
慈善事业亦是民间社会关系建构的基本形式之一。长 辈对晚辈的爱被称为“慈”,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被 称为“善”。慈善事业是人们在没有外压力的情况下自 愿地奉献爱心与援助的行为和从事扶弱济贫的一种社会 事业。 郑功成认为:慈善事业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以 社会成员的慈善心为道德基础;(2)以社会成员之间的 收入差距和资源捐献为经济基础;(3)以社会性的民间 公益团体或公益组织为组织基础;(4)完全以捐助者的 意愿为实施基础。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Aistance) 课程类型:本科生专业教学课程开课学期:第6学期学时学分:32学时(2×16周),2学分指定教材:钟仁耀,《》,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年.基本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了解发达国家、中国的各项相关制度的演变历程、现状及等,使得学生能够从理论与实践、国外与国内、历史与现状等各种角度去解读,并对中国相关制度的特点有所把握。
内容提要:概述;城市贫困救助;农村;自然灾害救助;慈善救助;社会福利概述;公共社会福利;特殊人群社会福利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专题研究+班级课堂讨论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小组专题研究及班级课堂讨论30%,期末学分论文70%部分班级采用笔试的形式考核第一章概述课时: 1周,共2课时第一节的基本含义第二节的制度构成第三节制度的地位第二章的历史演变课时:1周,共2课时第一节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第二节制度的问题与困境第三节制度的与完善第三章城市贫困救助课时:3周,共6课时(含2课时课堂讨论)第一节城市贫困的发展与变迁第二节城市贫困救助概述第三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章农村贫困救助课时: 1周,共2课时第一节农村贫困的现状与原因第二节农村贫困救助概述第三节农村五保救助第四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五章自然灾害救助课时: 1周,共2课时1 第一节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内容第六章慈善救助课时: 1周,共2课时第一节慈善救助的概念第二节慈善救助的特点第三节慈善救助的运作过程第四节慈善救助的问题与发展思路第七章社会福利概述课时: 1周,共2课时第一节社会福利的基本含义第二节社会福利的制度构成第三节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第八章社会福利的历史演变课时:1周,共2课时第一节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社会福利的产生和变革第三节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与第九章公共福利课时:1周,共2课时第一节公共福利概述第二节教育福利第三节住房福利第四节基本卫生保健第五节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第十章特殊福利课时: 3周,共6课时(含2课时课堂讨论)第一节特殊福利概述第二节老年人福利第三节儿童福利第四节妇女福利第五节残疾人福利第十一章职工与公务员福利课时:1周,共2课时第一节职工福利第二节公务员福利第十二章社区福利服务课时:1周,共2课时第一节社区福利服务的概念第二节社区福利服务的特征2 参考书目:[1] 曹立前,《》,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2] 陈良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3年9月第1版 [3] 陈银娥主编,《社会福利》(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第2版 [4] 廖益光主编,《概论》(21世纪全国高校民政类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2月第1版[5] 韩克庆、郑功成主编,《社会福利与案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3年8月第1版 [6] 王齐彦著,《中国城乡体系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8月第1版 [7] 蒯小明著,《中国农村发展中的国家责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第1版 [8] 曹艳春著,《我国城乡系统建设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23年6月第1版 [9] 朱德云著,《我国贫困群体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2月第1版 [10] 彭华民、景天魁,《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23年7月第1版[11] 戴安娜•M•迪尼托著,何敬译,《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12] 巴尔(Barr)著,郑秉文、邹明洳译,《福利国家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13] 吉尔伯特(Gilbert Neil)著,郑秉文译,《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全球发展趋势与展望》,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14] 彭华民著,《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2月第1版 [15] 钱宁著,《社会正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论社会福利的政治与道德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7月第1版 [16] 高鉴国、黄智雄著,《社会福利研究》(第1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23年07月第1版[17] 威廉姆H.怀特科著,解俊杰译,《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法律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18] 保罗•皮尔逊著,汪淳波译,《福利制度的新政治学/社会政策译丛》,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1版[19] 诺曼•巴里著,储建国译,《福利》,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20] R•米什拉(Ramesh mishra)著,郑秉文译,《社会政策与福利政策:全球化的视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3年9月第1版《《》课程教学大纲.doc》。
第11章 农村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PPT课件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原则
一是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 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
二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
三是当地物价水平。
3.农村低保家庭收入的核定 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个别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已经实现了城乡低 保一体化运行,城市化水平高,工作基础较好,可以做到 在较准确地核定低保申请人家庭收入的基础上,原则上按 照申请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与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低保金;
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③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④提供疾 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⑤办理丧葬事宜。
供养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 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 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国务院民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 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制定工作的指导。
第一,坚持低标准开始的原则。 第二,保障贫困农民最基本生活的原则,这是制订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依据。 第三,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遵循当地实际经济情况的原则。
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具体实施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由于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以地方人民政府为
主,实行属地管理,所以低保标准都是由县以上 各级地方政府自行制定和公布执行。各地确定低 保标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6章 妇女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PPT课件
二、妇女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 妇女的社会福利需求很多,涉及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不过按照在现实中的突出 和严重程度,大体上可以分为: (一)妇女就业福利 (二)妇女生育社会福利 (三)妇女健康发展福利和儿童成长福利
下面再通过几个行动来说明改革开放后 我国在妇女社会福利方面建设的成就。
1.“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 2.“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 3.“关爱女孩行动”。
二、我国妇女社会福利的成就与问题 (一)我国妇女社会福利取得巨大成就 1.妇女福利开始走上制度化。 2.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3.妇女福利有了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妇女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 1.福利社会化程度不高。 2.妇女福利水平仍然较低。 3.妇女的福利差异很大。 4.妇女保护仍需加强。 5.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2.制度化发展
妇女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大发展和女性主义运动有着直接关联。女性主义运动产生 于19世纪末,是女性走出家门、个体主体意识和权利觉醒的表现。虽然在1960年代之 前,女性主义运动主要是要求政治参与权,之后才要求社会福利权利。不过,这可以 看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政治上的参与权,单纯的社会福利权是很难得到较好体 现和维护的。二战后,英国率先宣布建成“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开始成为国家社会 政策层面的中心议题,自然妇女社会福利的议题也进入了国家政治生活。
三、妇女社会福利的作用
妇女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分支福利项目,它在社会面。
(一)有利于实现男女平等。
由于自然的生理局限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作崇,女性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时常常受 到各种阻碍,特别是在就业中,常受到不平等待遇,这一切又会影响到妇女在社会上 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女地位的改变,男女平等是社会发 展的一种潮流。实现男女平等的关键是妇女享有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权利和平等 的发展机会。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妇女的劳动权利,实施女工劳动保护,加强妇女保健 工作,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这些都能为妇女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坚定牢固的基础,是 实现男女平等的必要条件。
339《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3510069课程名称: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英文名称:Social Assistance and Social Welfare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先修课程:人口学、社会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一起构成了社会保障的三大核心领域。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明确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重要功能和实际操作过程。
开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是适应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特定的理论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但是在我国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基本理论和实践正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比较系统的理解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基本理论,也要掌握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实践工作。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社会救助篇第1讲社会救助的理论基础一、贫困理论二、社会救助的思想基础三、社会救助的一般理论教学要求了解:1、世界和中国贫困人口的基本状况2、2006年中国社会救助对象的基本情况理解:1、贫困的涵义和类型2、贫困的测度和指标3、贫困问题对社会的影响4、社会救助的思想基础和一般理论重点:1、贫困的涵义和类型2、贫困的测度和指标3、贫困问题对社会的影响4、社会救助的思想基础和一般理论难点:1、贫困的涵义和类型2、贫困的测度和指标3、社会救助的思想基础和一般理论第2讲社会救助概述一、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外延二、社会救助的产生与演进三、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与改革教学要求了解:1、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2、社会救助的特征3、社会救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4、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过程理解:1、社会救助的内涵2、社会救助的必要性3、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重点:1、社会救助的内涵2、社会救助的必要性3、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难点:1、社会救助的内涵2、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第3讲生活社会救助与医疗社会救助一、生活与医疗社会救助概述二、我国的生活与医疗社会救助教学要求了解:1、生活社会救助概述2、医疗社会救助概述理解:1、我国的生活社会救助2、我国的医疗社会救助重点:1、我国的生活社会救助2、我国的医疗社会救助难点:1、生活社会救助概述2、医疗社会救助概述第4讲生产社会救助与住房社会救助一、生产与住房社会救助概述二、我国的生产社会救助与住房社会救助教学要求了解:1、生产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2、住房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理解:1、生产社会救助的内涵2、生产社会救助的必要性3、我国生产社会救助的实施情况4、住房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功能5、我国的住房社会救助实施情况重点:1、生产社会救助的内涵2、生产社会救助的必要性3、我国生产社会救助的实施情况4、住房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功能5、我国的住房社会救助实施情况难点:1、我国生产社会救助的实施情况2、我国的住房社会救助实施情况第5讲教育社会救助一、教育社会救助概述二、我国的教育社会救助教学要求了解:1、教育社会救助的内涵与主要内容2、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社会救助理解:1、教育社会救助的地位与作用2、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救助3、我国教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重点:1、教育社会救助的地位与作用2、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救助3、我国教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难点:1、我国教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第6讲灾害社会救助一、灾害社会救助概述二、我国的灾害社会救助教学要求了解:1、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2、我国灾害社会救助的负责部门和相关职责理解:1、灾害社会救助的内涵与主要内容2、灾害社会救助的地位与作用3、我国灾害社会救助的负责部门和相关职责4、灾害社会救助的具体应对措施5、我国灾害社会救助面临的问题重点:1、教育社会救助的地位与作用2、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救助3、我国教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难点:1、我国教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第7讲案例研究一案例:2006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教学要求:了解:1、了解2006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的发生发展情况,以及对我国的影响理解:1、分析台风发生过程中,各级政府采取的灾害救助措施2、运用灾害社会救助理论,对台风“桑美”引起的灾害社会救助过程进行分析重点:1、分析台风发生过程中,各级政府采取的灾害救助措施2、运用灾害社会救助理论,对台风“桑美”引起的灾害社会救助过程进行分析难点:1、运用灾害社会救助理论,对台风“桑美”引起的灾害社会救助过程进行分析第二部分社会福利篇第8讲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一、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二社会福利的思想基础三、社会福利的一般理论教学要求:了解: 1、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2、功利主义社会福利思想3、权利和义务的对等理论4、社会福利多元化和私有化理论理解:1、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2、《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福利思想3、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4、政府和社会在社会福利事务中的共同作用重点:1、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2、《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福利思想3、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4、政府和社会在社会福利事务中的共同作用难点:1、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2、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3、政府和社会在社会福利事务中的共同作用第9讲社会福利概述一、社会福利的内涵与外延二、社会福利的产生和变革三、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改革教学要求了解: 1、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2、功利主义社会福利思想3、权利和义务的对等理论4、社会福利多元化和私有化理论理解:1、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2、《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福利思想3、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4、政府和社会在社会福利事务中的共同作用重点:1、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2、《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福利思想3、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4、政府和社会在社会福利事务中的共同作用难点:1、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2、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3、政府和社会在社会福利事务中的共同作用第10讲老年人社会福利一、老年人社会福利概述二、我国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教学要求了解:1、老年人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2、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法律基础3、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理解:1、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内涵2、老年人社会福利产生的原因3、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地位和作用4、老年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5、老年人社会福利的改革和发展重点:1、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内涵2、老年人社会福利产生的原因3、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地位和作用4、老年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5、老年人社会福利的改革和发展难点:1、老年人社会福利产生的原因2、老年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第11讲妇女儿童社会福利一、妇女儿童社会福利概述二、我国的妇女儿童社会福利教学要求了解:1、妇女儿童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2、我国妇女儿童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残疾人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PPT课件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残疾人社会福利实施中依然存在严重的行政 化现象。 (2)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水平低,供需矛盾突出。 (3)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筹资渠道单一,保障 基金的管理和运用较为混乱。 (4)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尚未走上规范化与法制 化的轨道。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二)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内容
残疾人社会福利
残疾人保障 残疾人预防
残疾人康复
残疾人救助 残疾人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初级预防 次级预防
医疗康复 心理康复 职业康复 社区康复 社会康复
残疾人教育 残疾人文化
三、残疾人福利相关理论
在不同时期,人们对于为什么要实施残疾人社会福利 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说有不同的价值理念。具体来说,关 于实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价值理念主要有以下三种。 1.供养理论 2.回归社会论 3.增能理论 现代普遍取得共识的残疾人社会福利理念为: ①平等、参与和共享; ②机会均等和全面参与; ③康复重于救助; ④强调社会责任。
单纯福利型模式。根据我国1987年的全国第一次残疾 人抽样调查,在15岁以上的残疾人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大约占到30%,除此,还有15.83%的1岁~14岁的尚无 劳动能力未成年残疾人,残疾人多且情况复杂。2007年全 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社会面临的伤残风险增加,残疾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残 疾人家庭收入低,贫困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残疾人的基本 需求与已经提供的服务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的残 疾人社会福利还必须以单纯福利型模式作为补充。其形式 主要有:①福利院;②残疾人之家;③残疾人日间护理中 心等。从长远来看,这些模式和形式都应该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力量,最大 限度地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的水平。
第10章 城市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PPT课件
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救助对象有限。 (2)救助标准低。 (3)救助经费严重不足。
在50—60年代形成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城市社会救济制度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 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也使得城市社会救助工作焕发 出新的生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城市社会救助工作经历两个阶段。
• (2)保障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 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费用以及 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各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最 低生活保障金标准。
• (3)保障资金的来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需资金,由地 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 理,专款专用。还规定,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提供捐款、资助;所提供的捐赠资助,全部纳入当地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这些规定虽然表明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于 财政和社会捐赠两个渠道,但是地方政府依然是资金的主要责任者。
另一方面,在低保制度正式确立后的最初两年里,低保工作的成效还不 是很明显,至少不像制度设计者和公众所预期的那样好。截至2001年6月底, 全国还只有458万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比1999年9月只增加了不到 200万人。而与此同时,还有数以千万计的城市居民有着最低生活保障需求, 城市低保制度的覆盖面非常有限,所谓“应保未保”的问题非常突出。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01-04
四、社会福利的目标与原则
(一)社会福利的目标
社会福利的目标源于社会福利的社会政策性。 社会福利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 量,它是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既定的生 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力提高被服务对象的生活质 量。社会福利不仅是要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更 重要的是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和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福 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在 福利服务方面,逐渐涉及医疗照顾、交通出行、 人居环境等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
(2)在“后福利国家”,社会福利作为再分配的工具,不一定必 须遵循“福利国家”论者所主张的统一于平等的原则,他要求社会福 利的多样性。正是由于社会福利项目繁多,各个项目的原则可能不同, 有的可能按价值分配,有的则可以按劳动贡献分配。“后福利国家” 强调生活享受的自我实现和文化教育的自我修养。
(3)“后福利国家”主张对社会福利实行分散管理,恢复社会福 利管理的“地方主义”和“教区主义”,加强发展社会福利管理部门 的横向联系,是社会福利管理的组织系统像“一张蜘蛛网”而不是 “一棵倒立的树”。
(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原因
1.社会福利供需关系发生变化,要求社会福利社 会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社会福 利社会化
3.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的改革,要求 社会福利社会化
4.社会福利的本质特征,要求社会福利社会化
二、社会福利财力资源的供给 (一)财政转移支付
1.显性财政转移支付 2.隐性财政转移支付
为未成年人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劳动者福利等。 2.按社会福利的项目或具体内容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Assistance)
课程类型:本科生专业教学课程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学时学分:32学时(2×16周),2学分
指定教材: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基本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了解发达国家、中国的各项相关制度的演变历程、现状及改革等,使得学生能
够从理论与实践、国外与国内、历史与现状等各种角度去解读社会救助与社会福
利,并对中国相关制度的特点有所把握。
内容提要:社会救助概述;城市贫困救助;农村社会救助;自然灾害救助;慈善救助;社会福利概述;公共社会福利;特殊人群社会福利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专题研究+班级课堂讨论
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小组专题研究及班级课堂讨论30%,期末学分论文70%
部分班级采用笔试的形式考核
第一章社会救助概述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社会救助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社会救助的制度构成
第三节社会救助制度的地位
第二章社会救助的历史演变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社会救助制度的问题与困境
第三节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第三章城市贫困救助课时:3周,共6课时(含2课时课堂讨论)
第一节城市贫困的发展与变迁
第二节城市贫困救助概述
第三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章农村贫困救助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农村贫困的现状与原因
第二节农村贫困救助概述
第三节农村五保救助
第四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五章自然灾害救助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慈善救助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慈善救助的概念
第二节慈善救助的特点
第三节慈善救助的运作过程
第四节慈善救助的问题与发展思路
第七章社会福利概述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社会福利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社会福利的制度构成
第三节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
第八章社会福利的历史演变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社会福利的产生和变革
第三节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与改革
第九章公共福利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公共福利概述
第二节教育福利
第三节住房福利
第四节基本卫生保健
第五节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
第十章特殊福利课时: 3周,共6课时(含2课时课堂讨论)第一节特殊福利概述
第二节老年人福利
第三节儿童福利
第四节妇女福利
第五节残疾人福利
第十一章职工与公务员福利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职工福利
第二节公务员福利
第十二章社区福利服务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社区福利服务的概念
第二节社区福利服务的特征
第三节社区福利服务的内容与资金来源
参考书目:
[1] 曹立前,《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陈良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3] 陈银娥主编,《社会福利》(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2版
[4] 廖益光主编,《社会救助概论》(21世纪全国高校民政类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5] 韩克庆、郑功成主编,《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案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6] 王齐彦著,《中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7] 蒯小明著,《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发展中的国家责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8] 曹艳春著,《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设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6月第1版
[9] 朱德云著,《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2月第1版
[10] 彭华民、景天魁,《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1] 戴安娜•M•迪尼托著,何敬译,《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2] 巴尔(Barr)著,郑秉文、邹明洳译,《福利国家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3] 吉尔伯特(Gilbert Neil)著,郑秉文译,《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全球发展趋势与展望》,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14] 彭华民著,《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15] 钱宁著,《社会正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论社会福利的政治与道德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16] 高鉴国、黄智雄著,《社会福利研究》(第1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07月第1版
[17] 威廉姆H.怀特科著,解俊杰译,《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法律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18] 保罗•皮尔逊著,汪淳波译,《福利制度的新政治学/社会政策译丛》,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1版
[19] 诺曼•巴里著,储建国译,《福利》,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0] R•米什拉(Ramesh mishra)著,郑秉文译,《社会政策与福利政策:全球化的视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