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堂练习题(有答案word)

合集下载

《桃花源记》练习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精品练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班级:姓名:说明: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赏析辨识选择题】【课外阅读训练】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缘】。

2、【鲜美】。

3、【落英】。

4、【缤纷】。

5、【异】。

6、【欲穷其林】。

穷,。

7、【林尽水源】。

8、【仿佛】。

9、【才通人】10、【豁然开朗】。

11、【俨然】。

12、【属】。

13、【阡陌交通】。

14、【相闻】。

15、【悉】。

16、【黄发垂髫】。

垂髫,。

17、【乃】。

18、【具】。

19、【要】。

20、【咸】。

21、【妻子】。

22、【绝境】。

23、【遂与外人间隔】。

遂、。

间隔,。

24、【乃】。

25、【无论】。

26、【为具言】。

为、。

27、【叹惋】。

28、【延】。

29、【语云】。

30、【不足】。

31、【便扶向路】。

扶,。

向,。

32、【志】。

33、【及郡下】。

及,。

34、【诣)】。

35、【规】。

36、【未果】。

37、【寻】。

38、【问津】。

津,。

二、重点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翻译:3、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翻译: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9、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写两个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2、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4、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5、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6 、渔人离开桃源后。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桃花源记 课时练习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桃花源记 课时练习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文学常识:选自《》。

作者:(约365-427),又名,字,东晋诗人,散文家,别号,谥(shì)号。

2、读一读、写一写、练一练。

huò( )然 yǎn()然 qiān( )mò( ) yì( )太守bīn( )纷垂tiáo( ) 叹wǎn( ) 刘子jì( )语()云便要()还家(2)对照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为业:夹岸:杂:异:穷:平旷:属:悉:怡然自乐:所从来:咸:问讯:先世:邑人:不复出焉:间隔:皆:语云:3、理解性默写:⑴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⑵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⑶写出本文出现的三个成语:⑷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⑸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⑹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⑺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⑻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有:⑼“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⑽“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二、课内精彩阅读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5分)①便要还家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遂与外人间隔④咸来问讯⑤不足为外人道也21.下面句子有三处省略,请用序号标出来,并对应写出省略的内容。

(3分)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22.你认为桃花源人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你喜欢这种生活吗?为什么?(4分) 20.①邀请②妻子儿女③于是,就④都,全⑤值得2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①余人)皆出酒食。

(②渔人)停数日,(③渔人)辞去。

22.第一问如:桃花源人过的是人们和睦相处、与世隔绝的生活。

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附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附解析

桃花源记练习一、积累运用(共10题;共93分)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屋舍________ 俨然________ 怡然________qiān________陌垂髫________ 邑人________诣太守________ 问津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缘溪行缘:________(2)落英缤纷缤纷:________(3)豁然开朗开朗:________(4)屋舍俨然俨然:________(5)阡陌交通阡陌:________(6)并怡然自乐怡然:________(7)具答之具:________(8)咸来问讯讯:________(9)皆叹惋叹惋:________(10)便扶向路扶:________(11)欣然规往规:________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________4.请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芳草鲜美古义:________今义:味道好(2)阡陌交通古义:________今义:运输事业(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______今义:对男子的配偶的称呼(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______今义:无出路的境地(5)无论魏晋古义:________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5.指出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活用现象。

(1)渔人甚异之异:________(2)复前行前:________(3)欲穷其林穷:________(4)处处志之志:________6.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乃大惊乃不知有汉B. 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C. 便舍船屋舍俨然D. 不复出焉不复得路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然 ( ) 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间隔( ) 语云( ) 诣太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缘溪行缘: (2)落英缤纷缤纷: (3)欲穷其林穷:(4)仿佛若有光仿佛: (5)才通人才: (6)屋舍俨然俨然:(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8)阡陌交通阡陌: (9)鸡犬相闻相闻:(10)悉如外人悉: (11)具答之具: (12)咸来问讯咸:(13)遂与外人间隔遂:间隔:(14)皆叹惋叹惋:(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16)此中人语云语:(17)便扶向路扶:向:(18)及郡下及: (19)诣太守诣: (20)欣然规往规: (21)后遂无问津者问津: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4.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芳草鲜美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古义:今义:(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6)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今义: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渔人甚异之异: (2)复前行前:(3)欲穷其林穷: (4)处处志之志:6.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舍①便舍船,从口入( ) ②屋舍俨然( )(2)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一一为具言所闻( )(3)寻①寻向所志( ) ②未果,寻病终( )(4)志①处处志之( ) ②寻向所志( )(5)乃①见渔人,乃大惊( ) ②乃不知有汉( )7.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人教部编版初二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二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然 ( ) 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间隔( ) 语云( ) 诣太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缘溪行缘: (2)落英缤纷缤纷: (3)欲穷其林穷:(4)仿佛若有光仿佛: (5)才通人才: (6)屋舍俨然俨然:(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8)阡陌交通阡陌: (9)鸡犬相闻相闻:(10)悉如外人悉: (11)具答之具: (12)咸来问讯咸:(13)遂与外人间隔遂:间隔:(14)皆叹惋叹惋:(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16)此中人语云语:(17)便扶向路扶:向:(18)及郡下及: (19)诣太守诣: (20)欣然规往规: (21)后遂无问津者问津: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4.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芳草鲜美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古义:今义:(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6)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今义: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渔人甚异之异: (2)复前行前:(3)欲穷其林穷: (4)处处志之志:6.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舍①便舍船,从口入( ) ②屋舍俨然( )(2)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一一为具言所闻( )(3)寻①寻向所志( ) ②未果,寻病终( )(4)志①处处志之( ) ②寻向所志( )(5)乃①见渔人,乃大惊( ) ②乃不知有汉( )7.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练习试题(含答案)

9.桃花源记A组1.给加点的字注音。

间隔()便舍船()便要还家()男女穿着(....阡陌()落英绚丽()黄发垂髫()豁然爽朗(....2.以下选项中加点字意思不同样的一组是()A.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B.缘溪行便扶向路....C.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鸡犬相闻闻有这人....3.以下加点字古今意义发生了改变,请你解说古义。

(1) 阡陌交通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运输事业..(2) 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男子的配偶....古义: ________________今义:没有出路的窘境(3) 不论魏晋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4) 芳草鲜美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菜肴、瓜果等) 新鲜美味..(5) 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不够..4.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2) 初极狭,才通人()..) )(3)后遂无津者()(4) 土地平,屋舍然 (....(5)及郡下,太守()(6) 便要家(..5.解以下句中的一多象。

(1)向所志()病()..(2)便舍船()屋舍然()..(3)遂迷,不复得路 ()遂与外人隔 ()..(4)志之()向所志()..(5)忘路之近()之,欣然往 ()..人甚异之()志之()..6.在文言文中,省略句子成分的象很广泛,在以下句子中上省略的成分。

(1) 山有小口, () 忧如如有光。

() 便舍船,从口入。

(2)() 初极狭,才通人。

() 复行数十步,豁然爽朗。

(3)() 人,乃大惊,所素来。

(4)() 具答之。

() 便要家,酒作食。

B ) )7.“然”常常作构的助成分,意思相当于代的“地”“⋯⋯的子”等,有也可不。

分解以下句中加点的含。

(1)豁然爽朗()(2) 屋舍然 ()....(3)黄垂髫,并怡然自 ()(4) 欣然往 ()....8.以下句子朗奏区分不正确的一是()A.复 / 行数十 / 步,豁然 / 爽朗。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9 课《桃花源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9 课《桃花源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9 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乃大惊乃不知有汉B.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C.便舍船屋舍俨然D.不复出焉不复得路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忽逢/桃花林D.后遂无问/津者3.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不能用“都”解释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问所从来,具答之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便舍船屋舍俨然B.寻向所志寻病终C.屋舍俨然并怡然自乐D.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B.渔人甚异之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问生活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7.按要求填空。

①《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②《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8.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①渔人甚异之②欲穷其林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⑤此中人语云⑥便扶向路⑦欣然规往9.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古今异义。

①缘溪行古义:;今义:。

②咸来问讯古义:;今义:。

③遂与外人间隔古义:;今义:。

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今义:。

⑤说如此古义:;今义:。

二、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部编版八年级初一下册语文桃花源记课时练习01(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初一下册语文桃花源记课时练习01(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7.B8.B9.C10.(示例)世外桃源终难觅人间仙境不复临11.C1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可以互相听到鸡鸣声和狗吠声。

13.桃花源中的人为桃花源外世道的变迁、百姓遭受的苦难以及战乱不断而叹惋。

14.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自由幸福。

虽然泰山妇人的公公、丈夫、儿子都死于虎口,但是她深知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

[参考译文](乙)孔子路过泰山脚下,见到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

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贡前去询问说:“您这样哭,实在像一再遇上伤心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

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含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 解释下面句子加点的词语。

(2分)(1)缘.溪行()(2)处处志.之()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练习题

《桃花源记》练习题一、字词书写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jìn) 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海市蜃楼。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按图索骥找到桃花源。

(甲)。

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实际上,陶渊明在归隐前也曾参与过政治,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离开官场。

从此,他就一直在乡下种地、读书、思考。

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的《桃花源记》。

他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让人们不断去寻找;他勾(lè)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给出了一种人生智慧,让人们得到了解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ìn)___________泡勾(lè)_________(2)填入语段中(___________)处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喜闻乐见B.脍炙人口(3)填入语段中“(甲)”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A.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不同的人对理想家园的理解认知。

B.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二、选择题2.下列对《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世外桃源”语出自《桃花源记》,已成为理想境界的代名词。

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的地方。

B.《桃花源记》中写道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C.陶渊明,—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和《饮酒》组诗等。

D.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客观的记叙方式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应立足现实,切勿异想天开。

3.找出下列作品、作者与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B.《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C.《爱莲说》——周敦颐一一《周元公集》D.《背影》——老舍——《朱自清散文集》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9 桃花源记(带答案)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9 桃花源记(带答案)

第三单元9 桃花源记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2.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悉.如外人(都,全)C.才.通人(刚刚)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欲穷其林”。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怡然自乐”。

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却“不复得路”。

5.按要求填空。

(1)文中描绘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记叙桃花源人来到此处的原因的语句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问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9课、桃花源记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便舍.船shè屋舍.俨然shě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C.男女衣着.zhuó便要.还家yào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2.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 B.来此绝境C.遂与外人间隔..魏晋.. D.无论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外人间隔..(互相通达)..(隔断,隔绝)B.阡陌交通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义和今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7、填空(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_________ ___。

(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8.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9、请你参加以“建好我的微信朋友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签名之寓】请将下面的文字作为你的微信签名,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下列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诗言志(名词,志向)B.寻向所志(动词,寻找)未果,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C.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明灭可见(动词,可以,能够)D.潭西南而望(连词,表顺承)乃记之而去(连词,表修饰)2. 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3. 下列对《桃花源记》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4. 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1)阡陌交通()(2)妻子邑人()(3)无论魏晋()(4)来此绝境()(5)黄发垂髫()(6)欣然规往()(7)屋舍俨然()(8)阡陌交通()(9)皆叹惋()(10)妻子邑人()5. 《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的________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虚构了美好境界“________”。

寄托了自己的________ ,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6.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桃花源记》中写武陵人刚进入桃花源,看到桃源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9桃花源记(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9桃花源记(附答案)

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落英缤纷..()(2)仿佛..若有光()(3)阡陌..交通()(4)咸.来问讯()(5)便扶向.路()(6)诣.太守()(7)欣然规.往()2.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 B.来此绝境C.遂与外人间隔..魏晋.. D.无论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B.渔人甚异之.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不足为/外人/道/也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其中/往来种作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按原文填空。

(1)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2)文中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①,。

”②“,。

”(3)《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

”7.文学文化常识。

本文作者,一名潜,字元亮,(朝代)著名诗人。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8.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后来寻找桃花源时“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A.暗示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

B.暗示通往桃花源的路曲折而遥远。

C.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境界的。

D.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无法寻觅。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同步测验(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同步测验(含答案)
A.暗示渔人虽发现桃林,但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地点。
B.沿着溪水走,没有留神路程的远近。
C.两岸景色很美,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很远。
D.带点神秘色彩,故弄玄虚。
12.下列对《桃花源记》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D.潭西南而望(连词,表顺承)
乃记之而去(连词,表修饰)
3.下列画线词古今意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B.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假设的连词。)
C.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D.余弟宗玄。(古义:你;今义:剩下。)
11.【答案】B
【考点】
桃花源记(陶渊明)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忘”字说明“渔人”只顾好奇要“欲穷其林”,而不在意走了多少路。
故选B。
12.【答案】B
【考点】
桃花源记(陶渊明)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文言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带给人们的战争灾难。
四、文言文翻译(本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20.翻译下列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五、文言文阅读
2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部编八下语文9 《桃花源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八下语文9 《桃花源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9《桃花源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

点拨:本题意在要求同学们读懂课文,并背诵全文,具体来说,即掌握文章的故事情节,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而不仅仅是翻译全文或简单地记忆。

参考答案:东晋年间,武陵郡有个渔夫,一次,他出去捕鱼时划着船迷路了,遇见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

他走到桃林的尽头,发现了一个山洞。

他下船从洞口进去,来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地方。

这里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富足欢乐。

桃花源的人见到渔夫很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夫向他们详细地述说了自己的见闻,并受到了款待。

渔夫在那里逗留了几日便告辞离开了。

他在回去时,沿途做了记号。

回到城里,他便向太守禀报了桃花源的事情。

太守派人随渔夫去寻找,却没有找到。

二、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有所不同。

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点拨:本题意在引导同学们比较桃花林的自然景色描写与桃花源中的社会生活景象描写的异同,并体会这两种景象给人的感受。

参考答案:桃花林的景色:一条清澈的小溪向远处流去,溪水两边是大片美丽的桃花林。

桃林里绿草如茵,花朵芬芳馥郁,一株株桃树像娇艳的少女,柔臂细腰,随风轻扬的花瓣如同漫天春雨,纷繁美丽。

桃花源中的景象:田地平整宽阔,房屋整齐有序,一丛丛翠竹迎风摇曳,一排排桑树伸展出绿油油的枝叶。

往前走,那映着天光的田地、纵横交错的小径,一直蔓延到黛绿的山下。

远处,白墙灰瓦的村落上空炊烟缭绕,一阵阵孩童的嬉闹声传来……仰望天空,天是那样蓝,白云在蓝天上悠悠地飘着。

感受:美好、宁静、温暖,是理想中的家园。

三、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2.诣太守,说如此。

(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点拨:本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的省略部分,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及写作艺术特色来理解。

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豁.然( ) 俨.然( ) 舍.船( ) 阡.陌( ) 垂髫.( )邑.人( ) 间.隔( ) 语.云( ) 诣.太守( )2.下面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复前行,欲穷其林B.便扶向路C.处处志之D.渔人甚异之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悉如外人咸来问讯B.此中人语云鸡犬相闻C.缘溪行便扶向路D.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4.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渔人甚异之B.具答之C.闻之,欣然规往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思一致的一项是()A.便舍船,从口人屋舍俨然B.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C.处处志之寻向所志D.具答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是东晋诗人。

B.“晋太元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帝王的年号。

C.“黄发垂髫”指的是老人和小孩,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世外桃源、豁然开朗、落英缤纷、怡然自乐这些成语都出自《桃花源记》。

7.根据意思,写重点词语(1)渔人甚异之惊异,诧异。

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2)欲穷其林(尽) ()(4)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3)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5)悉如外人(全,都)()(6)便要还家(同“邀”,邀请)()(7)咸来问讯(全,都)()(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9)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10)欣然规往(打算,计划)()(11)乃不知有汉(竟然,居然)()(12)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向)()8.根据意思写句子或者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桃花源记》同步测验(适中)一、单选题1. 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林尽水源:桃林没有了,溪水的源头却发现了。

B.诣太守,说如此:(渔人)拜见了太守,叙述了他进出桃花源的情况。

C.未果,寻病终:没有结果,因为寻找时病死了。

D.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渡口的人了。

2. 下列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渔人)既然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B.(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扶着树枝向着道路的方向走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C.(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每一处都记着它。

D.(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3.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4. 下列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便要还家(同“邀”,邀请)C.便扶向路(沿着、顺着)D.寻病终(寻找)5. 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6. 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林尽水源。

译文:桃林没有了,溪水的源头却发现了。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C.未果,寻病终。

译文:没有结果,因为寻找时病死了。

D.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渡口的人了。

7. 下列选项翻译例句正确的一项是()例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A.刚进去很窄,只通过一人。

又走几十步,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B.初时很窄,只能人通行。

再走数十步,一下子明亮起来。

C.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D.刚进去时,洞口很窄,只能人通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课堂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渔人所见村落、房舍、良田、美池以及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展示了桃花源生活的风貌,勾勒出了一个理想社会的雏形。

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的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C.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后来人们就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

2. 下列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诗言志(名词,志向)B.寻向所志(动词,寻找)未果,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C.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明灭可见(动词,可以,能够)D.潭西南而望(连词,表顺承)乃记之而去(连词,表修饰)3. 下列画线词古今意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B.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假设的连词。

)C.不可久居。

(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D.余弟宗玄。

(古义:你;今义:剩下。

)4. 下列句中画线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B.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右手指卷,如有所语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D.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5. 下列画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B.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然后能自强(qiǎng)也C.屋舍俨(yǎn)然下者飘转沉塘坳(ào)D.佁(yǐ)然不动凄神寒骨,悄怆(cāng)幽邃6. 古诗文诵读,首先是读准字音。

下列句中画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B.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C.征蓬(pén)出汉塞(sè),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7. 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并且高高兴兴,自得其乐)B.渔人甚异之。

(捕鱼的人很奇怪)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8. 下面对诗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B.《春望》中“家书抵万金”一句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C.《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两句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D.《爱莲说》中用莲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来象征君子庄重质朴、豁达大度的美好品质。

9. 下列有关课文和作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充分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B.《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本身就是苏州人,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的特点,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

C.“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现多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它来源于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名文《桃花源记》。

D.《爱莲说》是唐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

作者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表明了他浊世独立,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的人生态度。

10.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A.《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B.《使至塞上》—-王勃—-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爱莲说》—-周敦颐—-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的含义是()A.暗示渔人虽发现桃林,但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地点。

B.沿着溪水走,没有留神路程的远近。

C.两岸景色很美,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很远。

D.带点神秘色彩,故弄玄虚。

12. 下列对《桃花源记》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填空题13. 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可叙述________ ,可描写________ ,可介绍________。

写法上大多以________为主,而兼有了________。

14. 读《桃花源记》,作者是从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15. 读《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________的心情,“欲穷其林”中的“欲”字表现了渔人________的心理。

三、默写题16. 默写。

(1)《桃花源记》中的“,,,”道出了村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

(2)《共工怒触不周山》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共工触不周山造成了天地覆的变化。

(3)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其实《己亥杂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4)温庭筠的《望江南》中以“________,________”写女子天天盼望归人,但船尽江空,希望破灭。

(5)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默写。

(1)________,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2)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

(《孟子·尽心上》)(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设想日后重逢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学校诗文大赛筹备会上,主持人拟写了一句开场白:“洞庭湖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小明提出可以串联一句台词:“桃花林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

”(请选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填写)18. 默写。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刘禹锡《秋词》)(2)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3)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5)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6)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7)而现在,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8)子曰: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9)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塞外冰雪世界想象成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情怀。

19.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2)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3)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4)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6)_____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四、文言文翻译(本题共计2 小题,每题15 分,共计30分,)20. 翻译下列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五、文言文阅读2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1)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余顾而慕之C.以为此一家之中D.有万物得所之意(2)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答案解析1.【答案】D【考点】桃花源记(陶渊明)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文言文)【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D项,“柳暗花明”不是出自《桃花源记》。

2.【答案】D【考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小石潭记(柳宗元)桃花源记(陶渊明)【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D项,前一个“而”表修饰,后一个“而”表顺承。

3.【答案】C【考点】古今异义小石潭记(柳宗元)桃花源记(陶渊明)【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项,“妻子”的古义是妻子儿女;B项,“无论”的今义是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D项,“余”的古义是我。

故选C。

4.【答案】A【考点】核舟记(魏学洢)马说(韩愈)桃花源记(陶渊明)多音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项,读音均为shǔ;B项,qí/jī;C项,yǔ/yù;D项,shí/sì。

故选A。

5.【答案】D【考点】虽有嘉肴(《礼记》)小石潭记(柳宗元)马说(韩愈)桃花源记(陶渊明)易误读常见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D项,“悄怆幽邃”的“怆”应读作“chuàng”。

6.【答案】C【考点】出师表(诸葛亮)使至塞上(王维)鱼我所欲也(《孟子》)桃花源记(陶渊明)易误读常见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C项,“蓬”应读作“péng”,“塞”应读作“sà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