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

合集下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集约化、集群化、集聚化"战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集约化、集群化、集聚化"战略
于消 费者 潜在 的 、 多元 化 的消 费 欲 望 , 于是 只 有 大量
这样 的 发展 才 是 可 持 续 的 。然 而 , 经 济 发 展 及 其 从
对社会 进 步 的 影 响 来 看 , 种 旨在 实 现 包 容 性增 长 这
的经 济发 展方 式 , 最 基 本 的要 求 就 是 建 设 资 源 节 其 约型 和环境 友好 型 社会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重 以人 为本 , 加 注 更 更
和“ 结构 ” 的优化 , 现 产业 结构 高 度化 , 实 即产业 结构 随着市 场需 求 结构 的变化 由低 端 的粗 放 型 向高 端 的
集 约型 演进 提 升 , 目前 就 是 要 大 力 推 动低 碳 化 高端
产业成 长 。
商学院 首任 院长 、 士 生导 师) 博 自2 0世纪 8 O年代伴 随着 高新 技 术革 命 而 出现 的经 济全球化 , 进入新 世 纪后 高 速 发 展 , 在 已经 把 全 球 各个 国家 的生 产 、 易 、 本 和 消 费 连 为 一 体 , 贸 资 世 界 市 场经济全 面进 入高 端发展 期 。2 0 0 8年 7月 在 全

增值 过程 , 当是 一 个 基 本 面 的 因素 ; 构 变迁 , 这 结 即 包括 产业 组 织 、 业 技术 、 业 布局 、 源 分 配 等 方 产 产 资 面结 构调 整优 化 , 高经 济 社 会 的效 益 , 是产 业 结 提 这 构高 度化 的根 本标 准 ; 利 改善 , 业 发 展 的根 本 目 福 产
重 全面 协调 可持 续 发展 , 加 注重 统 筹 兼顾 , 加 注 更 更
地更 高层 次 地 运用 先 进 的科 技 知 识 去 创 造 新 产 品 、 新 产 业 和新 的 消费 模 式 , 能 刺 激 消 费 者 潜 在 的消 才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

一、旅游景区管理的概述(一)旅游景区管理的概念旅游景区管理,指景区的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高效率的实现预定管理目标的过程。

“(二)产业集群的演变过程产业集群由来以久。

早在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以后,就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以手工业为生人群中来,这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使得人们在生产水平和专业分工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商业的发展、殖民主义的盛行使得一部分人积累了大量资本,从而促使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工业革命的产生。

三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分布由分散明显地趋向集中,同时也使部门分工与地域专门化获得迅速发展。

此后,随着经济地域体系初步建立并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国际地域分工和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慢慢凸显。

在马歇尔时代,产业集群的的基本形态业已成型。

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奥芬堡与海德堡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

随着欧美一些国家陆续进入并完成工业化,产业集群在这些国家大量出现并成型。

在我国清朝年间,一些地区曾以原料资源优势、地理区位优势和工艺传统优势,有了诸如“桑梓之乡”、“丝绸之乡”、“刺绣之乡”、“蜡染之乡”、“苎麻之乡”之称,它们都是产业集群的雏形。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国内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产业集群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其中,以美国的底特律汽车制造、硅谷IT、欧鲁佳特哲纺织印染印度有“亚洲硅谷” 之称的班加罗尔几大产业集群尤为著名,零星的分布于各大洲的板块。

(三)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区别与产业集群相关的一个词是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一般包括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产业的集聚,是一种聚集经济。

根据对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在确定的研究对象上,产业集群与聚集经济并无多大区别。

实际上,在研究聚集经济的文献中,多数是以产业集群为具体研究内容的。

两者的差异在于:①产业集群强调产业关联,而产业集聚只是形态上的产业集中;②聚集经济更加一般和抽象,或是聚集经济的一种新的说法。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循环经济理念受到广泛关注。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理范围内,由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企业组成的产业群体。

本文将探讨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并探索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理念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与产业集群的理念相互契合。

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产业集群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再利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1. 优化产业布局在循环经济理念下,优化产业布局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可以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循环利用。

例如,将资源密集型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布局在相邻区域,使得资源的共享和回收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2. 建立资源循环体系建立资源循环体系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核心。

通过建设完善的回收和再利用系统,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

例如,建立废弃物回收中心,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再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为产业集群提供持续的原材料支持。

3. 促进企业协同创新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促进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创新,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利用,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例如,可以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共同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

4. 加强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产业集群的发展。

例如,可给予产业集群在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入到循环经济模式中,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发展,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的浪费和消耗。

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产业集群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区域内,一系列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紧密集聚,形成产业链条、价值链条的集群形态。

本文将分析产业集群的概念、优势以及促进其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产业集群是地理上紧密相连、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信息流通的一群相关产业企业在特定区域内的集聚。

这些相关产业企业之间通过采购、生产、销售等方式形成紧密的联系,并形成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产业集群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地理位置、行业特点和资源需求。

二、产业集群的优势1.资源优势:产业集群能够将相关产业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和资源共享。

比如,在一个电子产业集群中,电子零部件供应商、生产企业、加工企业以及销售企业可以互相合作,从而减少成本,提升效率。

2.创新优势:产业集群中企业的集中程度高,创新环境良好,有利于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享技术、人才和信息资源,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市场优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共赢来拓展市场份额。

集群内的企业可以互相支持,形成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从而共同开拓市场。

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途径和方法1.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和土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加入产业集群。

政府还可以提供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2.创新驱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政府可以设立科研机构和创新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资金,促进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3.人才培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产业集群的人才素质。

政府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建立产学研用联盟,推动人才培训和科研成果转化。

4.合作交流: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

政府可以组织产业展览、技术交流和商务考察等活动,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机会。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极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形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产业集群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1、空间集聚性:企业和相关机构在地理上相对集中,形成了特定的产业区域。

2、专业化分工:集群内的企业专注于产业链的特定环节,实现高度的专业化分工。

3、协同创新: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与学习,促进了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

4、网络关系:存在着复杂的生产、交易、技术创新等网络关系。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1、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集聚效应,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促进创新企业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和频繁交流,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扩散,激发创新思维。

3、形成区域品牌集群内众多企业共同打造的区域品牌,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吸引投资和人才良好的产业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优秀人才的聚集。

三、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挑战1、内部竞争过度企业之间可能存在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

2、创新能力不足部分集群内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依赖模仿和引进技术。

3、产业链不完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影响产业的整体发展。

4、外部环境变化如市场需求波动、政策调整、技术变革等,可能对产业集群造成冲击。

四、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制定1、明确产业定位根据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确定集群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

2、加强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

3、完善产业链条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延伸和完善产业链。

产业集群化与河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产业集群化与河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 摘 要】 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提供技 能人才的职业教 育要 积极应对产 业集群化 带来的挑
战 , 向 园 区化 发 展 。 走
【 关键词 】 产业集群化 ; 职业教 育; 职教 园区
【 中图分类号 】 70 G 1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01 89 (02 0 — 02 0 10 — 74 2 1)7 08 — 2
82 一
要将 职业教 育 纳入 产 业 集群 规 划 , 之培 养 企 使 业 需求 的人才 。将职业 教育 院校 布局纳入 产业集 群 发 展规划 , 一方 面 , 以完 善 产业 集 群 构成 , 进 产 可 促 业 集群发 展 ; 一 方 面 , 经 济 和企 业 的 紧密 联 系 , 另 与 有 助于 职业 院校 的发 展 。在 同 一产 业 集群 中 , 院校 和企业 之间可 以共 享教 师 和 技术 专 家 等 人力 资 源 , 共享实 验设备 和实 训 条件 ; 重 要 的是 有 利 于 实现 更 企 业需 求与 院校能 力 的对 接 , 给 职业 院校 带来 项 既 目, 为企业解 决 生 产 和技 术 难题 。这 将 有 助 于 职 又 业 教育 工学结 合人 才 培养 模 式 的建 立 ; 助 于 职业 有 教育找准定位 , 在实践中创新 ,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 。河 南职业 教育 在 规模 上 已 占据 了全 省 中 、 高等 教育 的半壁 江 山 , 在 质 量 和社 会 认 可度 上 处 在 最 但 低层 。在布 局上 , 大城 市 或 经济 较 发 达 地 区 比较 集 中 , 城 乡人才 资 源 上 的差 距 拉大 。 这就 要 求 我 造成 们必须 规划 职业教 育 规模 和 布 局 , 避兔 重 复 和 无 序 的竞争 。为 此 , 要遵 循两 个原则 : 一要适 应 河南产业 集群的发展; 二要符合河南未来产业集群 的需求 。 所 以河 南省 职业教 育一定 要借 鉴 国外 或发 达地 区先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方式_产业集群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方式_产业集群
— — 产业集群 计,目前全国多个省市都有产业集群,但主要集中在广东省 与浙江省境内, 尤其浙江, 全省范围内处处皆集群, 产业集群 的产值已占全省 !"# 的 $%& 。 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看, 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 () 非公有制企业担纲。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来 看, 我国产业集群是于改革开放初在广东、 浙江与北京同期出 现的, 且三种形成方式与结果各不相同。 其中, 广东珠三角的 产业集群是由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下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 浙 江温州一带是依靠当地企业家和工商业传统发展起来的特色 品产业集群, 而北京中关村则是依托密集的国家高科技资源 形成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在广东珠三角产业集群区和浙江省产业集群区内,由于 这些产业集群形成之初的企业投资基本上来源于外资与本 地私人资金,决定了这些集群内的企业基本上都是由非公有 制企业构成的。截至 *%%( 年底, 东莞市拥有各类纺织、 服装 其中 - 三来一补 - 企业 (*(% 家, 三资企业 ($** 企业 $+*, 家, 家, 民营企业 .$$% 家。作为浙江产业集群的发源地, 温州市 原本就没几家国有企业,产业集群内的国有企业更是不到千 分之一。在其它地方的产业集群中, 情况基本如此。 档次低, 集群效应仍处初级阶段。 我国的产业 *) 规模小、 集群绝大多数是由农村发展而成的,且主要集中在与日常生 活用品有关的产业, 如纺织、 服装、 鞋业、 标牌、 玩具、 家具、 燃 气灶具、 不锈钢器具等。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 技术、 劳动 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 产业的进入壁垒低, 因此, 一些农民通 过模仿与学习,以 * / , 人组成的家庭工厂就开始了产品的 生产, 形成了 “ 一村一品 ” 与“ 一镇一业 ” 的大量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中企业使用的是低技术,但获得了低成本 的优势,如市场上出售的每双几元钱的袜子,在大唐袜业集 群中仅需六毛钱的成本。然而,这些集群由于缺少必要的规 模, 技术整体难以升级, 只能生产这些低档产品, 难以形成一 具有一定知名度的 定的品牌, 如纺织业的 ,0 个产业集群中, 品牌产品并不多。 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和 ,) 产业集群的发展潜能巨大。 推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产业集群在我国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除浙江与广东外,其它地方也有零星 的产业集群,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可以发展产业集群,然而 很多地方政府却无力利用产业集群来发展地方经济,即使在 广东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作为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方式,产业集群实际 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 性, 有效地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作 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最适合的是那些产业 链长、 中间产品交易量大、 迂回生产方式明显的产业, 如汽车 业、装备业等都具有此特性,然而我国只有有限的地域和少 数产业形成了较为有效的产业集群,对大部分地域和大多数 产业来说,产业集群还是一个空白,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 争力 政府在产业集群战略的实施中,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 倾向是政府包办,导致过度干预;另一种倾向是政府部门对 产业集群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意识不到在产业集群发展过 程中政府所应发挥的作用,尤其是不知道如何发挥作用,以 至于无所作为。 “ 政府在产业集群战略的实施中应 “ 有所为 ” , 有所不为 ” , 所谓 “ 有所不为 ” , 即不让企业因不必要的政府行为而增加交 易成本, 所谓 “ 有所为 ” , 即通过政府的作用, 不仅解决市场失 灵的问题, 而且促进市场更为有效, 使企业从政府提供的公共 服务中尽量降低运行成本, 帮助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 政府应在以下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 政策制定者的观念必须转变。这种转变包括: 从直 接对中小企业干预转向间接干预、从以少数大企业为重点支 持对象转向对大多数企业的支持、从以供给政策为导向转向 需求政策为导向、从以创新项目为作用对象转向以改善创新 环境为对象。 其次, 创造一种能够让所有创新活动主体对未来有稳定 预期的政治与经济环境。 创新产业集聚的体制和机制环境。 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是产业集群的保障。 要从理顺体制, 健全 制度入手, 营造产业集中的氛围。 一要塑造区域文化。 促进企 业相互合作、 互动发展, 建立企业间互动关系, 促进低成本型 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升级。 二要建立区域服务体系, 积极发展中介机构, 采取政府引导、 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大力 发展服务产业的代理商、 生产力中心、 技术信息中心、 质量检 测控制中心、 开放性行业技术中心等集群发展机构。 整合中 介机构, 形成区域性行业协会, 在投融资、 技术创新、 市场开 拓、 人才培训、 产业损害预测预警和反倾销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 优化生产力布局, 优化产业选择。从区域整体发展 出发, 围绕产业联动,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集群, 合理布局区域 生产力, 形成产业集聚。并与推进城市化统一起来, 既充分利 用城市的基础设施、 人才、 资金、 技术优势, 以城市为依托, 发 展壮大产业集群。 第四,把工业园区整合为产业功能区。目前工业园区多 为政府主导, 数量过多, 企业间缺乏产业联系。要按照功能区 的发展方向,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扩容和功能提升 出发, 整合工业园区。 第五,把产业链做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脉。一是把大项 目做成大产业。二是变大企业规模拉动为产业带动。重视大 企业本地化和与产业价值链的中小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推动 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是强化产业内部联系。 提高交易效率, 政 府应研究政策,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配套。实行积极的财 税、 金融政策, 促进产业集聚。 1 责任编辑: 昱 文2 远未得到有效利用, 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三、 发挥政府应有作用, 发展产业集群, 提高我国经济竞

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产业集群是指在其中一地区或其中一行业内,经济主体以一定的产业基础、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依托,通过充分的互动、协作和联动,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产业集聚和集约发展的区域经济现象。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可以从组织架构、创新驱动、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次,创新驱动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

创新是集群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源泉。

在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技术创新是指通过研发和创造新的技术和产品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核心能力。

管理创新是指通过改进和创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管理方式和机制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制度创新是指通过和创造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会。

因此,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的工作,提升集群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政策支持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

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来提供支持和保障。

政府可以从财政资金、产业政策、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产业集群相应的扶持和激励。

跨部门的合作和协调也是政策支持的重要内容,不同领域的部门可以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管理和监管,鼓励集群内部的企业遵守规则和法律,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最后,市场导向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和目标。

市场导向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在市场导向下,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法来引导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导向要求产业集群具备良好的市场分析和市场预测能力,能够准确定位自身的优势和定位,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定位和选择。

总的来说,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既需要有组织架构的支撑,也需要强调创新驱动、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

只有在良好的组织架构下,产业集群才能形成互动、协作和联动的局面,实现资源的共享、协同和优化配置。

汽车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汽车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汽车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策略汽车行业是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产业集群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

本文将探讨汽车行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并分析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1. 产业集群的定义和重要性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在某一具体产业领域内集聚形成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以其内部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合作,形成了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繁荣和升级。

汽车产业集群由汽车制造、零部件供应商、销售渠道等多个环节组成,具有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2. 汽车行业产业集群的战略定位汽车行业产业集群的战略定位主要包括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的选择。

在发展方向上,汽车行业应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拓展。

技术创新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品牌建设是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和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国际市场拓展是实现产业升级和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国际汽车企业和跨国公司合作,增加出口量和国际市场份额。

3. 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需要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来推动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减税政策等来激励企业在集群内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规范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运作,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群效应的发挥。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监管和服务,为集群内企业提供相关的咨询、培训和市场开拓等支持。

4. 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创新,企业应积极参与集群内的技术创新和资源共享,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企业可以通过联合研发、技术交流会议和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

此外,企业还应不断加大对科研和创新的投入,提高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战略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战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源于生态学 的“ 集群 ” 指以“ 是 共生 ” 系生 活在同一栖所中 的不 同 关 族群 , 把它应用到经济系统中 , 是指在 一定空 间中的不同企业组织 因“ 共 生” 关系而聚集形成 的空间经 济组织 形态 。产业集 群表 现出来 的强劲竞
争力引起了众 多国家和地区的关 注,无论是发达 国家还是发展 中国家 , 无论是区域的经济 中心还是经济腹地 , 制定者 纷纷制定产业集群战 政策 略来促进本区域 的经济发展 , 产业集群 的兴起 已成 为区域发展与产业进 步 的一支重要促进力量。
成机制。 但把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 模式来进行 系统研究 的并不多 见。魏守华等从区域经 济发展理论角度研究 产业 集群 , 认为产业集群理 论是继梯度论 、 增长极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 论之后 的新 型区域经 济发展 理论 。 周兵、 勇键 以索洛增长模型为基 础 , 蒲 结合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 原 因, 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理论上解释 了产业集群与经济增 长的关 系。
23 乘数效应 .
上集聚 , 并形成强劲 、 持续竞争优势 的现象 。这种 由独立的 、 非正式联系 的企业 及相关机构形成的企业集群代表着一种能在效率 、 效益及韧性方
面创造竞争优势的空间组织形式, 它所产生的持续竞争优势源于特定区
域 的知识 、 系及激励 , 联 是远距离 的竞争对手所不能达到 的。 1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的相关理论 . 2
个 主导产业为主 )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 的企业 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
成持续高速 的增 长率 ; 的扩散效应 , 较强 对其他产业 乃至所有产业 的增 长有决定性的影 响; 依靠技术进步从而获得更先进 的生产 函数 。罗斯托

现代产业集群的竞争规律及其发展战略

现代产业集群的竞争规律及其发展战略

现代产业集群的竞争规律及其发展战略现代产业集群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在不同的经济领域中,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等因素,企业形成一个紧密的生态系统。

这种集群经济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现代产业集群的竞争规律和发展战略。

一、产业集群的竞争规律1.资源要素的聚集效应现代产业集群的形成离不开资源要素的集聚。

资源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它们的聚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竞争力。

例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聚集了众多世界知名的电子产品企业,他们共同分享新兴技术、研发成果、市场信息等资源,形成了一条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条。

通过资源共享,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聚合出更多的竞争优势。

2.规模效应的扩大产业集群中企业数量的增加,不仅会带来更多的资源配置优势,还会带来规模效应。

如何扩大规模,实现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是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之一。

以深圳为例,2019年深圳光电信息产业集群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聚集了全球超过1000家企业,总产值达4300亿元,包括了芯片设计、智能终端等领域。

这种规模效应的扩大,不仅对深圳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极大的体现,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因而人才聚集效应也得到了巩固。

3.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现代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协作性和共享性非常强,一个企业的声音也能影响到整个产业链。

在消费市场上,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显著。

全球SMT设备行业的集群代表——深圳良辰美科技公司,通过多年的市场拓展和产品创新,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甚至成为了行业标杆。

企业通过共享行业资源,提高自己在品牌形象方面的色彩性,从而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据更大的优势地位。

二、发展现代产业集群的战略1.重视团队合作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现代产业集群,企业之间应该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和合作的优势。

其中,合适的合作方式给企业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智能化、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新机会。

产业集群广西经济发展的新战略

产业集群广西经济发展的新战略

产业集群:广西经济发展的新战略赵子健(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广西南宁530003)[摘要]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作为产业空间的集聚现象,研究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天,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产业集群的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也发展成区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广西;经济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06)S1-0049-02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

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工业化的有效突破口,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一、广西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崛起,广西各地尤其是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先后形成和出现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如在广西的工业基地——柳州,已形成了冶金、机械、汽车制造等的产业集群;桂林也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的产业集群;南宁的食品加工、桂西的有色金属、玉林的玉柴机器、福绵服装业等已基本形成了产业集群。

广西的锰业、制糖业、铝业等也逐步走向集群化。

锰业形成了以桂西南锰矿石原料及粗加工为主,以大锰锰业、新振锰业、三叠锰业为代表的一大批锰系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便利的交通、充足的电力,形成的以“八一”等为代表的桂中锰系铁合金产业集群,以及在北部湾畔即将崛起的超大型沿海钢铁冶金产业集群。

糖业以贵糖股份和南宁糖业两个上市公司为核心,发展形成了制糖、造纸、酒精、纤维板、复合肥等多样化产品的糖业产业集群。

铝业以百色平果铝为代表的集矿山开采、氧化铝、电解铝生产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性铝工业基地,配套的氟化盐厂、硫酸厂、碳素制品厂、铝型材厂,形成了一条铝产业集群链条。

产业集群与地区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与地区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与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产业集群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其作为一个产业价值链上的集中区域,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创造经济增长,对于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与特点产业集群是指一种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具有相似性和相互关联的相关企业集中分布,形成产业附加值链整合的现象。

这些企业之间通过协同互补、共享资源、共同创新等方式,形成互联互通的合作关系,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

产业集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聚集效应:由于产业集群中企业相互靠近,便于资源和技术共享,可以形成聚集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2. 协同效应: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通过合作与竞争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整个集群的发展。

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创新、共享渠道、分工合作等方式,提高整体竞争力。

3. 供应链集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往往涉及到一条产业价值链的多个环节,形成了供应链的集中。

这种供应链集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二、产业集群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1. 促进创新与升级: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之间进行技术、经验和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

通过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与升级,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2. 增加就业机会: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由于集群中企业往往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其就业机会也更具吸引力,有利于吸纳人才。

3. 提高地方经济竞争力:通过产业集群的形成,地方经济不仅能够从集群内企业的协同效应中受益,还能通过吸引外部投资和提升产业形象,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4. 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地方经济能够更加专业化和分工合理化,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地方经济的整体水平。

三、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因素1. 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通过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便利和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评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评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评述杨丽内容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而集群式发展是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

本文通过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涵,进一步理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理论,然后重点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最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做了进一步展望分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规律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内涵动力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内涵近年来,学术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已经进入深层视角,开始从产业集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产业发展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其发展的核心内容,由相关或者互补企业组成有界的地理集聚体。

根据万钢(2010)的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指具备一定的产业化能力,已形成一定的产业链,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发展的产业群落,其核心资源(技术与资金)将通过集群形态逐步加强。

具体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内涵,可以从以下4个维度去认识:第一个维度涉及空间布局,即“地理邻近”。

这种“邻近”,一方面有效节约成本和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为集群成员间创造了高效地合作机会,并通过共性和互补性进一步加强企业集聚过程。

同时,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的集聚,生产要素的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

第二个维度涉及产业分工。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众多中小企业围绕某个或某几个核心企业开展活动,形成跨产业链的产业综合体。

李扬、沈志渔( 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存在密切的水平和垂直联系,产业分工明确,产业链完备,产业活动始终贯穿于科学研究一产品开发一产业化三个过程。

第三个维度涉及组织机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调“机构稠密性”,既涉及生产部门,又涵盖营销部门、研发部门、中介服务部门、政府机构甚至智囊机构等,是一个多机构的综合体。

喻登科等(2012)指出,在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区域内的科研、大学、中介、金融等机构在技术与知识创新上提供服务,形成了共生、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是由一群具有相关产业链或某类产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企业所组成的群体。

它具有独特的组织特征和经济效益,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验和成功,为其他地区或国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和启示。

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模式和路径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从产业集群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路径和模式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点产业集群是一种以某种行业或产业为核心的经济组织形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大企业集团、单一企业等传统经济组织形式,而是由大量小企业和中小企业组成。

产业集群在经济活动中其作用的独特性在于,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地理聚集、同质性、互补性和共享性。

地理聚集是指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具有相互接近的空间分布特征,这种空间上的接近在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同质性是指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存在同样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产生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互补性是指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不同的环节和方面互补而形成的合作关系和包容性。

共享性是指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共享一些共同的资源,如技术、市场和品牌等,从而形成了一种方便和互惠互利的关系。

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是一个复杂系统性问题,需要结合产业特点、地域条件、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但是,有一些共性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可供参考。

在初期的发展阶段,产业集群的成长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必要的金融和技术支持等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通过垂直和横向的政策支持,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产业集群能够快速形成。

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企业在竞争中愈加激烈,需要依托自身的创新和提高,构建竞争优势。

因此,产业集群需要在比较成熟的阶段,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和差异化发展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并且面向全球市场积极拓展。

产业集群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产业集群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陈 和 平
( 中南 民族 大学 经济学 院,武汉 40 7 ) 304
羼翰现 选择

要 :产 业集群是 一些产业链上 相互联 系的企业和 机构在 特定 地域形成 产业 空 间集 聚 ,并形成 强劲 、
持 续竞争优 势的现 象。产业集群对 区域 经济 的发展是有很 大作 用的。产业集群 的路子是 落后 地 区跨 越 式发展
收 稿 日期 :20 - -6 0 60 2 4 作 者 简 介 :陈 和 平 (94 ) 17 一 ,男 ( 家族 ) 土 ,湖北 巴东 人 ,硕 士 研 究 生 ,从 事 区域 经 济 、投 资 经 济 研 究 。



维普资讯
边疆经济与文化
维普资讯
2O 第 l 0 6年 O期 ( 总第 3 4期)
边疆经 济与 文化
TH B E OR R CON DE E OMY AND CUC URE T
N .0.∞6 o1 2 G nr . o3 e ea N . 4 1
产 集群鹱醑堇 现区域经
竞争 力。
二 、产业集群对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1 .产业 集 群是缩 小 区域 差距 ,实 现落后 地区跨 越式 发展 的捷径 。产 业集 群 实 际上 是 把产 业 发 展 与 区 域经 济 ,通 过 分工 专业化 与交 易 的便利性 ,有效 地结合 起来 ,从而 形成一 种有效 的生 产组 织方 式 ,是 推 动 地方 区域 经济 增长 的重要 方 式 。一 些贫 困和落后 的地 区 ,可 以通过 产业集 群 的发 展而 迅 速发展 起来 ,摆脱 落后 ,跨 人 先进 地 区的行列 。实践 证 明在落后 的 中西 部地 区一些经 济发 展好 的城市 ,几 乎无一 例外 地都 拥 有一 两 个 良好发 展产业 的集 群 。如河南 的漯河 、湖 北 的仙桃 、河 北 的清河 、湖南 的浏 阳 、内蒙 古 的鄂尔 多 斯等。

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近年来,产业集群成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拓展市场的有效途径。

作为国家产业发展新动能,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产业集群中,企业是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和主体,如何加强企业的发展,提升其自身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了发展企业集群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针对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方案进行探讨。

一、产业集群的类型和特点产业集群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企业以相应的产业为基础,具有地缘、产业、供应链、利益等关联性,形成了紧密的经济联系和相对独立的市场体系。

产业集群有不同的类型,如制造业集群、服务业集群、现代服务业集群、信息技术行业集群等。

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其集群内涵和产业发展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具有以下特点:1.空间聚集性。

同类型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形成,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优势和经济关系。

2.供应链集成度高。

企业之间紧密关联,形成了一条完整地生产供应链。

3.企业密集度高。

同类型企业众多,企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4.产业聚合优势。

在产业集群内获得共同的技术、经验、市场信息等优势,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1. 企业的实力。

企业的【规模、技术、管理等,都会影响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2. 企业的创新能力。

对于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的能力是关键因素。

3. 产业集群地理位置。

产业集群地理位置的优劣决定了市场和产业环境,对企业综合素质影响很大。

4.产业集群环境。

包括人才、政策、人文等方面都会影响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发展。

5.行业政策。

国家的政策、行业协会的政策等政策因素对企业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

三、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1.产业集群聚集战略。

强化同行产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培植同行产业状况,推进配套服务配合的齐头并进。

2.产业集群大规模化发展战略。

大规模化的集群可以达到更好更强的产业规模化经济效应。

3.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

产业集群内企业通过技术改进、人才引进、管理创新等方式,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区域经济发展分析论文.pdf

区域经济发展分析论文.pdf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广西4385---是272543.443.336.78.21.2 中部 地区湖南6327-是--233438.839.539.012.02.4 湖北5951-是--192452.533.836.813.74.6 安徽5900-是--283389.736.337.48.12.3 河南9124-是--175516.629.347.511.11.9 江西4040--是-221933.143.235.710.92.4 山西3247是---151412.929.546.014.34.6 东北 地区黑龙江3642---是121631.029.143.715.76.6 辽宁4182是---81833.431.636.214.24.8 吉林2680-是--141057.232.038.819.76.1 其它 地区天津984---是3410.521.840.723.710.3 河北6668-是--113379.630.943.813.72.8 资料来源:根据《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有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证明,在现代经济中,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要素中,物资因素对经济差异的影响力度为 30%,其余的70%影响主要是来源于结构因素和知识因素。如上图表中存在的差异,说明了东、中西部地区要各自发挥自 己的优势,把矿产资源和人力、技术和资本资源有效结合,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地区发展途径不同。或许与传统有关,但是更主要的是与后 来采取的政策有关,整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从一开始就不相同,不相同的路径就产生不同的结果,特别是建国以来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事实上并没有在全国均等贯彻。比如东北地区、上海地区,计划经济在那里真正落实了,但是,像 浙江地区,由于各种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全面地落实。[2] 二是,立足于中央的发展战略的推进策略。大的战略最早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然后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 兴,现在是中部地区的崛起。从中央角度只要说要优先发展什么,就一定会对一些地区有优惠,对另外一些地区没有优 惠,这样,没有优惠政策的地区就会采取要素流动,到有优惠政策的地区去。因此,每个地区事实上执行的政策是不一 样的,而且,由于中国行政势力的特殊性,就造成了地区之间差异的存在。因此,各个地区就出现了为争取中央倾斜 ,不去致力于建设稳定的统一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在中央“跑”项目。 三是,人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差异。例如上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人均GDP,还是从受教育程度来说 ,东部沿海地区都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三、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 力,更加注重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和环境保护,实现既快又好发展,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在全国前面。继续 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二)对于西部地区:继续实施努力加大对西部地区重大项目支持;大力推进西部地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着力支持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确保青藏铁路、三峡三期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投产,新开 工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抓紧研究制定后续相关政策。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风沙源和 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支持发展优势产业和建设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 支付力度,加快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西部地区对外经济发展。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各地不同的产业基础、企业状况与地域情况,选定各自的具有 一定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带动自发形成的方式,结合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工业园区的调整 、老工业区的搬迁、招商引资等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将一些相同、相关与相近的企业逐步集中到某一特定区域内,加 以一定的政策扶持,快速培育与发展出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如沈阳原有金杯客车厂与中华轿车厂,加之新进入 的宝马轿车厂,具备了发展汽车制造业集群的良好基础;大连拥有大连新船重工、造船重工和渤海造船三家造船企业 ,具备发展成为船舶制造业集群的基础;鞍钢、本钢、抚钢以及为民营企业西洋集团公司所收购的沈钢、海城钢铁厂 ,具备发展钢铁制造业集群的良好条件。[3] (四)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充分发挥中部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才优势,重点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 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因此,无论从中部地区所具备的优势、发展潜力看,还是从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趋势看,只要中部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加强

产业集群发展趋势与战略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趋势与战略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趋势与战略研究在当今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下,产业集群已成为企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议题,而其发展趋势和战略则引发人们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从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类型入手,探讨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结合实例,深入研究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战略及其实施方法。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类型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地区内,以某种相关性产业为核心,周边产业环节有机联系,在规模、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产业影响力的特定产业聚集体。

其主要特征包括:产业内向聚集、外向联系、分工合作、技术借鉴、节约成本等。

在具体的产业集群中,还可以分为产业链式、产业稳定型、技术演进型等不同类型。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产业集群也迎来了发展历程中的新机遇和挑战。

下面我们将就其发展趋势进行讨论:(1)数字化数字化是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已逐渐成为各行各业间的一个标配,不论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都在各自领域中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效率和效益。

例如,以我国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为例,近年来已有大量企业开始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设备和智能制造技术在制造环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也进一步增强了智能制造集群的数字化程度,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2)绿色环保绿色环保成为产业集群发展重要趋势之一。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大量企业已经开始了绿色生产和绿色工艺的研究和应用,这些实践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例如,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纺织业,近年来已逐渐转型为环保型纺织集群,在生产工艺和废水排放方面做出了很多创新,成为全国环保型纺织创新试点地区,为国家绿色发展做出了贡献。

(3)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作为一种连结企业和合作伙伴、最有效地地利用各自资源的方式,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国际化和产业化程度高的产业集群中的一种标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一、产业集群的界定与特点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界定有多种,而哈佛大学教授波特的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波特,2003)。

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围绕某一产业而形成的,即产业特性。

特定领域是指某一产业,它可是三大产业中的任一产业,但一般以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为多,往往是与某具体产品联系在一起,且多是消费品。

二是在某一区域内相对集中,即地方特性。

该区域可大可小,但不是以行政区域来划分,而是以地理的邻近性为界限。

三是一般都包含五大类相互作用的机构。

一个典型产业集群中图1 产来集群的五大基本构成单位这五大类机构构成了产业集群的五大行动主体,这五大行动主体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它们的共同作用导致该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

其中,成品商是该产业集群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客商是最终产品的销售者,供应商是最终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与供应者,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成品商、供应商与客商服务的金融、保险、运输、教育、培训、研究所、行业协会等机构,规制管理机构是指为集群中各类经营性单位服务的本地政府部门、技术检测与监督机构等。

四是存在着显着的竞合关系。

最终产品制造商之间或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为了共同的市场,制造商之间或供应商之间都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但为了某种需要,这些单位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合作。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与机制1.形成诱因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有三种:一是诱致性自发形成,即因某些因素诱导而自发的形成;二是强制性培育而成,即通过有目的规划与培育而形成的;三是引导性培育而成,即在产业集群的早期即能识别出并加以有效地培育而形成。

诱导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有多种,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特定供给因素的存在,如马歇尔所说的存在适合某种产品生产的、独特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形成产业集群(马歇尔,1994)①,或是波特所说的特定历史背景、良好的相关产业状态、一两个创新性①注:马歇尔是最早关注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第一次讨论产业集群现象,不过他当时称之为“地方性工业”,意指“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

的企业(波特,1998)①;二是由于某种特定的本地需求导致生产要素的集聚而形成产业集群。

诱导产业集群形成的两大类要素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它们都是本地所特有的且是不可移动,属于不可移动的本地特有要素,如英国的斯塔福德郡形成陶瓷产业集群得益于本地特有的优良粘土(马歇尔,1994),美国麻州的几个高技术产业集群得益于MIT与哈佛大学(波特,1998),芬兰的环境产业集群是为了解决当地污染而出现的(波特,1998),这里的优良粘土与MIT、哈佛大学及污染治理的需要都是不可移动的本地特有要素;二是这些不可移动要素因稀缺、难以模仿、不可替代而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吸引其他可移动的要素向该地聚集。

2.形成机制产业集群一般都是自发形成的,并且是在形成之后才被发现,而有些产业集群形成以后也没有被发现。

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要经历诞生、雏形、成长、成熟、衰退、消亡六个阶段。

当某地因某种原因出现了一个关键性企业,该企业因某种原因而衍生出生产相同或相关产品的企业,②或因被模仿而引发新创企业的产生,或因产业联系而吸引了供应商向该地集聚,一旦同类或类似或相关的几家企业在一个地方出现,达到了最初的关键多数①注:波特是首位使用“产业集群”概念的学者,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中第一次使用“产业集群”概念,意指“一国之内的优势产业以组群的方式,借助各式各样的环节而连系在一起,并在地域上集中”(波特,2001);在1998年发表的一篇题为“集群化与新竞争经济学”中,波特初步表达了他的产业集群思想(波特,1998);而在1999年出版的《竞争论》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一文,波特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产业集群思想(波特,2003)。

②注:最经典的是硅谷IT产业集群中的肖克利半导体公司衍生出仙童公司,后者又衍生出因特尔公司、阿内尔科公司等一系列公司,从而形成了早期的产业集群(李钟文等,2002)。

另外,德国印刷机产业集群中的关键企业是创办于1817年的K&B公司,它衍生了一系列印刷企业(波特,2002)。

时,意味着形成了某产业集群的雏形,而该关键性企业则是这一产业集群诞生的标志。

产业集群的雏形一经形成,产业集群的效应开始产生并不断扩大①,产业集群进入了内部自强化的良性循环过程,即产业集群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与单位向该集群聚集,而新增的企业与单位又增大了集群效应,此时,该产业集群处于成长阶段。

当产业集群成长到一定的程度,其五大行动主体基本都已出现,并且同类企业或相关企业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产业集群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产业集群的效应得到充分释放,此时,产业集群处于成熟期。

据波特的研究,一个产业集群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成熟期,此时的产业集群才能获得实质性的竞争优势(波特,2003)。

在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中,关键性企业是决定产业集群能否诞生的基础。

在强制性培育的产业集群形成中,可以通过人为选择而催生该关键性企业;在诱致性与引导性产业集群的形成中,该关键性企业只能事后回顾了,它的出现尽管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却往往是偶然因素引发的。

番多(Pounder)等把产业集群类比森林,而关键性企业则是第一粒树种。

他们认为,尽管没人能准确预测出第一粒树种何时会落于何地,但该树种一旦入土,它就可能会长出一片森林(Pounder et al,1996)。

三、产业集群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产业集群有不同的类型。

①注:产业集群效应的具体内涵见下面的分析。

一是根据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可分为诱致型、强制性培育型与引导培育型的产业集群。

其中,诱致性产业集群是“由下而上”的自发性产业集群,即先有企业的自发聚集,当产业集群进入成长阶段时,政府开始介入并主动承担应负的责任;强制性培育的产业集群是“由上而下”的人为性产业集群,即政府通过明确的规划,从关键性企业的催生开始介入集群的培育活动;引导培育的产业集群是“上下结合”的产业集群,即政府通过观察发现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后,即时介入产业集群的培育与指导。

二是根据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可分为供给因素驱动形成型与需求因素驱动形成型的产业集群。

三是根据产业集群中成品商的市场结构可分为轮轴式、多核式、葡萄式与混和式产业集群。

其中,轮轴式是指围绕一个特大型成品商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如日本的丰田汽车城就是围绕丰田汽车公司而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多核式是指围绕3-5个大型成品商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如美国的底特律汽车城是围绕着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而建成的汽车产业集群;葡萄式是指由众多规模悬殊不是很大的成品商构成的产业集群,如由众多中小企业而构成的“第三意大利”产业集群,也就是马歇尔最初观察到的那种产业集群,故又称之为“马歇尔产业集群”;混和式是指不符合以上三类的产业集群,如硅谷就是典型的混和式产业集群。

四是根据产业集群的深度可分为简单型与复杂型产业集群。

其中,简单型是指从成品商到原始供应商之间只有2-4层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如一些鞋类与服装类产业集群;复杂型是指从成品商到原始供应商之间有5层以上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如汽车产业集群。

五是根据产业集群中同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可分为松散型与紧密型产业集群,前者是指同类企业之间合作较少,后者是指同类企业之间合作较多。

此外,可根据成产品的属性分为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集群;根据成产品的产业归属而分为农、林等产业集群,制造产业集群与服务产业集群,往往根据成产品的名称而细分产业集群,如汽车产业集群、IT产业集群、花卉产业集群,等。

四、产业集群的效应产业通过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能够释放出一种集群效应。

这种集群效应既是产业集群合理存在的基础,也是产业集群不断完善的推动力。

根据纳德维(Nadvi)的研究(Nadvi,1996),集群效应是通过集体效率(Collective efficiency)而表现出来的,它体现在三个方面:1.外部经济性当一项经济活动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时,就存在着外部经济性(External economies)。

产业集群中的外部经济性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于1929年所称的“集聚经济效应”(The efficiency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即因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而导致社会分工深化、企业联系加强和区域资源利用提高所产生的成本节约(韦伯,1997)。

集聚经济效应以便利性而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接近的便利性,如接近市场的便利性、接近专业化员工与中间投入品的便利性、接近互补品的便利性、接近信息的便利性、接近公共服务的便利性;二是企业新生的便利性,产业集群中具有同类企业产生的各种便利要素,创业者很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较小的风险整合资源而创建新企业;三是创新的便利性,产业集群中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导致了“集群中飘荡着行业秘密的空气”(马歇尔语),致使技术溢出效应更强、默晦知识的扩散更容易、产业集群中的创新更容易发生;四是社会资本形成与积累的便利性①,集群中的行动者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情缘等因素很容易形成与积累良好的社会资本。

集聚经济效应是一种被动型的产业集群效应,即产业集群一旦形成,这种经济效应就会自发产生。

2.联合行动联合行动(Joint action)是指产业集群中厂商间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而进行有意识地合作。

舒米兹(Schmitz)认为,产业集群中的联合行动可用厂商间合作的数量与合作的方向两个维度来衡量(Schmitz,1997)。

合作的厂商数量是指产业集群中进行各类合作的厂商数量之和,厂商之间既可是两两之间的双边合作,也可是多个厂商之间的多边合作。

厂商间合作的方向是根据厂商间的合作关系建立的基础而定,在同类产品厂商之间的合作为横向合作,而沿①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教授于1988年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概念,意指在一个社会群体中,行动者之间的某种社会关系;社会资本的构成三要素:一是行动者之间的义务、预期与信赖,二是群体中的信息渠道,三是惩罚的规范与效果;良好的社会资本能促进社会群体中行动者的某些行动(Coleman,1988)。

着产业链分工的厂商之间的合作为纵向合作。

产业集群中的联合行动能够提高合作厂商的技术能力、生产能力与市场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与竞争力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