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

合集下载

第5章 农村产业结构

第5章  农村产业结构

2、农业资本投入不足 ① 国家安排的基本建设总投资中,农业基
本建设资金比重降低;
②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减少; ③ 本该在农业投入中承担较大份额的地方 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也呈下降趋势,还时有
挪用、挤占现象发生;
④ 农业建设利用银行贷款与外资的难度大、
比重小;
⑤ 农村集体及农民个人对农业生产的投入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加快 发展第二产业,开拓市场,搞活流通,积极 发展第三产业; ◦保证第一产业绝对增长,相对比重逐渐下降, 第二、三产业快速增长,相对比重尽快提高。
㈢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1. 因地制宜的原则 各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均存在较大 差异,因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因地
第五章 农村产业结构
第一节 农村产业结构的内涵
一、农村产业结构的概念 (一)产业的划分
— 产业:人类所从事的各种生产活动的泛称, 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 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划分产业的方法有两种: 依据产业的性质来划分:
— 第一产业: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产品的物质生 产部门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 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通过价值与实物两种方式实现关联。 产业关联存在两个层面:
— 内部各产业间的关联; — 农村产业与农村之外的其他产业间 的关联。
因农村产业间存在着种种联系,所以农村 产业中某一或某几个产业的发展变化,必 然会影响到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产业结构演进遵循克拉克法则:以第一产 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以第三 产业为主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4.2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施行日期】2021.06.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21年4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产业发展第三章人才支撑第四章文化繁荣第五章生态保护第六章组织建设第七章城乡融合第八章扶持措施第九章监督检查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

第二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

第三条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

第四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裕,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五)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类推进。

农业经济管理(第二版)课后习题

农业经济管理(第二版)课后习题

第一章一、填空题1、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理机能,通过劳动去强化和控制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获得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2、“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反映的是农业的经济规律3、“农业的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反映的是农业的管理规律。

4、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农业的再生产过程既是一个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也是一个生产关系再生产过程。

二、选择题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B规律。

A.特殊规律B.普遍规律C.个别规律D.本国规律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ABCD 。

A.农业为工业和其他部门提供日益广阔的市场。

B.农业是积累国民经济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C.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原料基地。

D.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3、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一般意义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要区别是(A )。

A.生态作用B.社会文化作用C.经济作用D.政治作用三、简答题1、农业的农学特征是什么? P.91.土地是农业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2.农业生产的季节性3.农业生态的平衡性4.农产品的多样性2、农业的五大贡献第二章一、填空题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3. 农产品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这表明农产品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

4.农产品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这表明农产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是反方向变动关系。

5.当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时,就会使农产品的成本增加,从而在农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利润降低,供给量降低6.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水平越高,对一定价格农产品的需求量就越高7.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恰好相等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该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8.农产品供给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度,其大小用供给弹性系表示。

(水土保持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水土保持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2004 — 2005学年第二学期《水土保持学概论》课程( B 卷)专业年级: 2002 级地信专业命题教师:李会科审题教师:考生姓名:学号:考试成绩:一、名词解释( 10 分)1 .土壤侵蚀模数2 .土地生态设计3 .水分循环4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5 .可蚀性二、填空题( 20 分)1 、按水流侵蚀作用方向,水力侵蚀作用的方式可分为:水流搬运的基本方式。

2 、沙粒运动的基本形式:3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4 、泥石流发生的特点是:5 、牧草播种的基本方法:6 、水土保持防洪效益计算的基本方法:7 土地利用类型的基本特点:8 、蓄水保土效益计算的基本方法:9 、径流水区设计的基本内容:10 、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方法:三、回答问题( 60 分)1 、简述重力侵蚀的基本类型2 、简述水土保持典型造林设计的基本内容3 、简述水土保持规划工作程序4 、简述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主要步骤5 、简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6 、简述坡面径流研究的基本方法《水土保持学概论》习题库绪论一解释名词水土保持;二简要谈谈水土保持学的基本特点三思考题查阅相关资料,论述水土保持学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第一章习题一解释名词 1. 土壤侵蚀 2. 水分循环 3. 容许土壤流失量 4. 景观生态二简答题1 简述侵蚀的地带性规律2 写出通用水量平衡并解释公式中符号的含义3 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第二章习题一解释名词 1 土壤侵蚀强度 2 风力侵蚀 3 重力侵蚀 4 混合侵蚀二填空1 按水流侵蚀作用方向,水力侵蚀可分为,水流搬运方式。

2 土壤抗蚀性是指土壤抗冲性是指3 风力侵蚀必须具备基本条件,其作用包括4 泥石流发生必须基本的条件是5 按固体物质的组成,泥石流可分为,按泥石流性质,泥石流可分为,按泥石流的成因或主导因素分,泥石流可分为。

三简答题1 简述水力侵蚀的基本类型2 简述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3 简述风蚀的影响因素4 简述重力侵蚀的基本类型5 简述重力侵蚀的影响因素6 简述泥石流发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第三章习题一解释名词 1 水土保持工程 2 淤地坝二填空1 根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其可分为:2 梯田优化设计的基本要求:3 沟壑治理工程的基本类型:4 水库一般有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5 截留沟断面的计算公式为:,梯田断面的计算公式为:谷坊高计算公式为:。

乡土中国每章脉络梳理

乡土中国每章脉络梳理

乡土中国每章脉络梳理第一章:乡土中国的定义与特征乡土中国是指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

乡土中国的特点包括丰富多样的乡村自然环境、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农村经济结构的演变等。

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乡村的自然环境与资源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是乡土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山川河流、农田湖泊、森林草原等。

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是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活的重要基础。

第三章:乡村社会结构与乡村治理乡村社会结构是乡土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社会结构包括乡村居民、农民工、农民合作社等。

乡土中国的乡村治理是指乡村地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乡村治理是保障乡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四章:乡村经济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乡村经济发展是乡土中国的重要内容。

乡村经济发展包括农业生产、农村产业发展等。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乡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五章:乡村文化传统与乡土中国的文化特点乡村文化传统是乡土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文化传统包括民俗风情、传统节日等。

乡土中国的文化特点是指乡村地区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习俗。

乡土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点是维护乡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六章:乡村教育与乡土中国的人力资源乡村教育是乡土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中国的人力资源是指乡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

乡村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乡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七章:乡村环境保护与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环境保护是乡土中国的重要内容。

乡村环境保护包括农田水利、生态保护等。

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乡村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保障社会公平。

乡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乡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第八章:乡村旅游与乡土中国的文化传承乡村旅游是乡土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成为了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并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农业一直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安排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传统农业仍然占据了较大比重,而现代农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因此,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逐步转变农业产业结构,加大现代农业的发展力度,注重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的推广与应用。

二、农村工业产业结构分析农村工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农村工业结构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大量小规模、低效益的传统工业仍然存在,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农村产业升级的需要。

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工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高农村工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三、农村服务业产业结构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也日益重要。

但目前农村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要优化农村服务业产业结构,需要加大对农村服务业的投入,推动农村服务业多元化发展,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四、农村能源产业结构分析农村能源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而目前农村能源产业结构还相对薄弱。

应加大对农村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清洁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农村能源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农村文化产业结构分析农村文化产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农村文化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应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培育力度,发展农家书屋、农民画等农村文化品牌,丰富农村文化内涵,提供农村旅游等多样化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农村金融产业结构分析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当前农村金融产业结构中金融服务供给相对不足。

要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促进农村经济的融资发展。

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整合方案

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整合方案

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整合方案第一章农业现代化概述 (3)1.1 农业现代化背景 (3)1.2 农业现代化目标 (3)1.3 农业现代化意义 (3)第二章农业产业链整合基础分析 (4)2.1 农业产业链现状分析 (4)2.1.1 农业产业链结构 (4)2.1.2 农业产业链发展特点 (4)2.2 农业产业链存在问题 (4)2.2.1 产业链条不完整 (4)2.2.2 产业链内部协同不足 (4)2.2.3 产业链技术创新滞后 (4)2.2.4 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 (5)2.3 农业产业链整合的必要性 (5)2.3.1 提高农业产业链运行效率 (5)2.3.2 促进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5)2.3.3 推动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 (5)2.3.4 优化农业产业链利益分配 (5)第三章农业产业链整合策略 (5)3.1 整合模式选择 (5)3.2 整合关键环节 (6)3.3 整合实施步骤 (6)第四章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6)4.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4.2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 (7)4.3 农业产业链延伸 (7)第五章农业生产组织与管理 (7)5.1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7)5.2 农业生产管理体系 (8)5.3 农业生产技术指导 (8)第六章农业科技与信息化 (9)6.1 农业科技创新 (9)6.1.1 创新背景及意义 (9)6.1.2 创新方向与重点 (9)6.1.3 政策支持与保障 (9)6.2 农业信息化建设 (10)6.2.1 信息化建设现状 (10)6.2.2 信息化建设目标 (10)6.2.3 信息化建设措施 (10)6.3 农业科技服务 (10)6.3.1 服务体系构建 (10)6.3.3 政策支持与保障 (11)第七章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11)7.1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11)7.1.1 市场定位与目标 (11)7.1.2 市场主体培育 (11)7.1.3 市场基础设施完善 (11)7.1.4 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1)7.2 农业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12)7.2.1 资源配置与市场机制 (12)7.2.2 农业要素市场培育 (12)7.2.3 农业要素交易平台建设 (12)7.2.4 农业要素市场政策支持 (12)7.3 农业市场服务体系 (12)7.3.1 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12)7.3.2 农业市场服务内容 (12)7.3.3 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12)第八章农业产业链金融支持 (13)8.1 农业产业链金融需求 (13)8.1.1 农业产业链资金需求特点 (13)8.1.2 农业产业链金融需求规模 (13)8.1.3 农业产业链金融需求结构 (13)8.2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 (13)8.2.1 政策性金融服务 (13)8.2.2 商业性金融服务 (13)8.2.3 保险金融服务 (13)8.3 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 (14)8.3.1 金融科技创新 (14)8.3.2 跨界合作创新 (14)8.3.3 政策创新 (14)第九章农业产业链政策保障 (14)9.1 农业产业链政策制定 (14)9.1.1 政策背景与目标 (14)9.1.2 政策制定原则 (14)9.1.3 政策内容与措施 (14)9.2 农业产业链政策实施 (15)9.2.1 政策实施主体 (15)9.2.2 政策实施流程 (15)9.2.3 政策实施保障 (15)9.3 农业产业链政策评估 (15)9.3.1 评估指标体系 (15)9.3.2 评估方法与流程 (16)9.3.3 评估结果应用 (16)第十章农业产业链整合效果评价与展望 (16)10.2 整合效果评价方法 (16)10.3 农业产业链整合展望 (17)第一章农业现代化概述1.1 农业现代化背景农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乡村振兴促进法》重点内容解读及全文(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乡村振兴促进法》重点内容解读及全文(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乡村振兴促进法》重点内容解读及全文(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制定了《乡村振兴促进法》,旨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本文将对该法律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并附上全文。

1. 重点内容(1)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该法要求国家编制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并辅之以明确的政策引导,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2)支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障农民权益和农地资源利用。

此外,该法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为30年,可再续期,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3)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政府将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农村企业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村产业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待遇:法律规定应该建立健全农村居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住房保障和社会救助等制度,提高农村社保政策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5)建立科学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体系应该突出基层自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推动乡村稳定和文明进步。

2. 全文《乡村振兴促进法》全文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宜居农村、增强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农村地区。

第三条国家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辅之以明确的政策引导,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第二章农村土地第四条发展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支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和农地资源利用。

第五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享有的权益有:(一)依法占有、使用、收益、转让、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二)依法接受土地承包方案调整并实施后,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或者安置。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特点及对策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特点及对策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特点及对策#陈柳钦$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天津&’’(’()摘要*过去我们狭隘地把农村产业结构理解为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单一的农业结构%这已经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从理解农村产业结构不同于农业结构的基本内涵入手%探讨了调整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者之间及各行业内部关系的相应对策+关键词*农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图分类号*-&’./0文献标识码*1文章编号*2’’342(536(’’.7’24’’.24’.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总体上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加入89:后%我国农业要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受市场约束的程度加深+面对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特别是我国加入89:后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进一步更新我们的观念!体制和生产经营方式%尤其是如何适应国际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要求%加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深度和广度上挖掘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能否在开放的世界!开放的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与发展+一!正确理解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内涵产业结构现状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和国际经济竞争力强弱的反映+产业结构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二是研究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这两方面的差异仅仅在于人们对产业结构的审视角度不同+简单地说%产业结构是只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质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从行业构成来看%它包括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数量比例关系和各种产业在社会生产总量中的构成状态+根据产业发展的历程和阶段%我们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划分为三大产业%其构成状况表现为量的组合和质的组合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将国民经济中的若干行业按一定标准划分为第一!二!三三大产业%并分析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及三大产业中各行业的内部数量比例关系+三大产业又各自分为若干行业%如农业可以细分为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等%服务业可以分为商业!金融业!保险业等,工业可以细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等,第二个层次是从质的结构看%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技术素质的分布状态%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分布状态+一般说来%产业结构的质的结构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627产业加工的深度!附加值的高低!资本密度的大小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6(7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由于产业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上形成和存在%因此从区域分布来看%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空间分布状态+农村产业结构则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它是指农村这个地域内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层次之间及其产业各层次内部的相互关系的结构%包括农村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各项目之间!项目中各产品之间的关系+农村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不是一个意义上的概念%农村产业结构强调的是产业在农村这个地域%是个区域性概念,而农业产业结构强调的是产业结构中的行业构成+从组成内容上看%农村产业由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农村工业!第三产业;;农村服务业组成,而农业产业主要指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因而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局限性太大+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者之间互不协调的状况进行改变%同时改变其各行业内部的关系+过去我们狭隘地把农村产业结构理解为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单一的农业结构%并按照这种思路发展农村经济%导致农村产业结构颇不合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产业结构的层次是在农村经济活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同<2.<重庆邮电学院学报6社会科学版7(’’.年第2期=>?@A B C>D E F>A G H I A GJ A I K L@M I N O>D P>M N M B A Q9L C L R>S S?A I R B N I>A M总第03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期"收稿日期*(’’&4’24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U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V6项目号*’(W=X’’.7的一部分成果+作者简介*陈柳钦623Y347男%湖南邵东县人%经济学硕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等单位的特聘研究员+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及省部级课题的主要研究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时又受着消费需求!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影响"因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其趋于合理化!高级化是生产力发展规律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客观要求"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能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社会稳定!保证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农村产业结构是全国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农业结构又是基础的基础"但农村非农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的链条#沟通着全国地区产业之间的联系$包括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因此我国农村的区域广大!人口众多!生产落后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没有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不可能有全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二!准确把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性"从上述农村产业结构的内容可知#农村产业结构不是单一的一个概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不仅仅是就农村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而是要将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个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综合调整"只调整某一个产业的内部结构#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的#更谈不上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只有对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个产业结构及各个产业内部结构放在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这样一个平台上进行合理地调整#才能真正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没有准确把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性#则是我们近年来反来复去进行农业结构大调整的原因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四次规模较大的农业结构调整#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由于没有将农业与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联动调整#而致使每次调整都难以真正到位#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三元主体性"从农村产业的构成来看#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企业是农村工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政府是农村服务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各主体直接调整的对象和内容是不同的#因而既不能越位#也不能错位"在整个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主体错位是我国不少地方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区域性过剩和对农民增收不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不少地方政府越俎代疱#包揽一切#使农民不能独立地依据市场变化来调整农业结构"当然#我们在这里强调的主要是各主体不要错位#但并不否定各主体之间密切联系的必要性#认为各个主体在行使其职能时同样需要其他主体的力量来协助"比如#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始终是主体#但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是决不可或缺的"同样#政府作为主体在调整产业结构时#也不能没有农民的响应和实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二元导向性"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少地方将过去的完全政策主导型急转为现在的完全市场主导型#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同等重要#特别在目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过渡时期#更应兼顾政策主导与市场主导作用的适宜发挥"国家为了确保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对粮食采取限量!限质的高价保护收购政策#在欧盟!日本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均已采用#我国更应如此"政策导向还体现在农业投资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确保财政支农资金逐步增加的政策框架下#政府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目标#通过政府投资重点支持市场调节不到或农民自己办不了!办不好!影响和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投资效益"市场导向是农业商品生产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措施#它对商品性生产!农村工业和农村非政府性服务业的结构调整都起着导向作用"但必要的政府的宏观调控又是不可少的"因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时#必须坚持以市场导向为主#兼顾政策导向#以科技为动力#根据当地资源条件#选择适合的发展项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植则植#形成自己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才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打破了原有的以单一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世纪-,年代以来的./0总量中#农村部门所占份额已经达到1,2左右"在这一背景下#国民经济结构能否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转换和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太相适应#与国民经济结构演变的态势和格局相比#农村经济结构转换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应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与产业政策#合理地综合进行统一整合#以加强带动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加快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与产权结构的调整#实现资产的优化重组和企业的机制创新#发挥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创造竞争优势"从我国目前的农村产业结构现状看#我们应该调整农村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村服务业#在此基础上调整农业结构"通过农村工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农副产品加工的问题3通过农村服务业的调整和发展#解决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解决农产品相对过剩和农民增收的问题"4*54*,,5年第&期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7809!"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综合体系#其第一层次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在内的部门结构%第二层次是农$林$牧$渔各部门内部的生产项目结构%第三层是产品的品种结构#因此&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指农$林$牧$渔业各部门之间$生产项目之间以及产品品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质的相互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按照市场原则&遵循价值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将农业各业及各业内部重新进行选择$优化&使其由低级向高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其实质是对农业各种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历次调整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现在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非常突出&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使得农业增产目标和农民增收目标不一致#农产品品种重复多&特色品种少&低质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优质优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农业各业和各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高&养殖业比重低&粮食作物比重大&经济作物比重小#(+)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特色经济不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附加值低&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抗御风险的能力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科技支撑&劳动者文化素质低&商品意识差&农业基本上还属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调整农业结构的方向是’(!)要以消费为主导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要调整传统的粮食与饲料用粮的关系&改.粮食作物0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为.粮食作物0经济作物0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要大力发展畜牧业&重点建立畜禽商品基地$现代化养殖示范工程和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市场前景看好的特种畜禽和蜂产业&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提高畜产品卫生质量标准&扩大畜产品出口份额%要加快林业的发展&其调整的方向是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基础&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综合开发利用林业资源#(*)要积极调整农业的区域结构&加强农业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行区域化$规模化开发&同时注意避免区域农业产业结构雷同&着力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关联产业群#(+)要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从制度经济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现代组织形式&是结构调整重要的推动力&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还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龙头企业和各种金融机构投入为骨干&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 *"农村工业结构的调整改革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农村工业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但自12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工业高速增长$整体推进的势头受阻#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明显放慢&出口增长大幅度下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减缓甚至下降&农村工业经济效益指标明显下降&亏损企业数量增多&亏损额增加#导致农村工业目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农村工业结构与城市工业的重复率高&农村特色工业少&不能充分发挥农村工业的比较优势#12年代中期农村工业$交通运输$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的产值结构&与城镇国营$集体经济相应的四大部门的相似系数高达231-以上%乡村工业++个行业的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相对应的++个行业的产值结构&其相似系数为234+#(*)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很低&关联系数只有23,56&不能使绝大多数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产流动的封闭性#(,)布局结构的分散性#分散布点$遍地开花的状况&不符合工业聚集的基本规律&从而加剧了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的不协调%使企业规模的扩大受到土地$社区关系等因素的牵制&往往损失了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企业资产结构的不合理&农村集体工业的传统产权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形势&并导致过高的负债与过低的盈利能力# (5)农村工业企业的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要求#调整农村工业结构的方向是’(!)要调整农村企业组织结构#要打破社区限制&以市场为导向大力促进专业化的发展&在加强城乡工业联系的基础上&要使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各类企业之间&尤其是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要彻底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之间$企业之间的各种制度与观念壁垒&在市场作用下&进行广泛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要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必须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发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通过开发档次不同的系列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不同层次的要求#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与培养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对农村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至关重要#(+)要调整农村企业产权结构#目前农村工业的改革面临的问题更复杂&难度更大’一方面&社区政府必须彻底从企业的产权主体地位退出&把集体资产的产权&交给真正的所有者#另一方面&改制后的公司制企业&还面临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任务&其核心是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与制衡关系#(,)调整农村工业布局结构#发展小城镇是调整农村工业布局结构的7+,7陈柳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8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特点及对策关键环节!因为乡镇企业的过于分散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而通过发展小城镇"则可以促使乡镇企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彻底改变#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的分散状况"实现连片发展!同时"小城镇建设将为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城乡之间形成统一的产业链条"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未来&’年小城镇的建设"必须与农村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必须使城镇建设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结合起来!()农村服务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村服务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农村服务业历来主要重视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销售和农业技术推广等生产性服务"而严重忽视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建立和市场信息发布等经营性服务!调整农村服务业的方向是*+&,必须改造传统农村服务业!改造传统农村服务业的关键是要建设好为农服务的流通网络和流通设施!建设为农服务的流通信息网络"重在抓好三件事*一是要建立内部经济信息中心!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若干个#龙头%或集团公司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体"建立一个经济信息中心"以信息中心为核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销售站建立信息站"进行信息采集$过滤$分析$综合"形成科学抉择"引导生产$沟通产销!二是要完善经济信息市场的服务体系!在建立内部经济信息网络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民间信息网络建设"完善系统化服务功能"注重信息价值和使用价值"加快经济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更有价值地促进农副产品的流通!三是要创造条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使农副产品信息的传递达到快$准$全$新$特的效果!建设为农服务的流通设施"重在四个方面*一要改善仓储条件"二是要增加必要的加工设施"三要强化运营功能设施"四是建立多层次的专业市场!+-,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农村现代服务业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要大力发展农村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旅游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除了要大力发展农村现代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业外"要重点发展农村现代金融和旅游业!发展农村现代金融业*一是要发展银行$信用等金融组织!银行$信用社服务农业的重点是支持讲信用$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和农户"使资金发挥作用"滚动发展!二是要发展农村保险业!我国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抗灾能力弱"客观上需要通过保险来转移风险!发展农业保险要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制定和颁布.农业保险法/"要建立农业风险专项基金"完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必须建立配套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专门从事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按社会化分工协作的要求组成的服务系统!农村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优化农村服务业结构"提升农业运行质量的必然选择!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总目标应是*建立健全农业服务组织"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具体说来"是要完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科教服务体系$完善农村资金服务体系$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等等!当然"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规范政府服务行为!从目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看"有政府办的农业服务组织$农村集体服务组织$新型合作服务组织和民营服务组织等形式"要将二者的市场方向和宏观调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并得到充分发展!参考文献*0&1阎占定2论我国农业结构与市场的错位问题0312学术论坛"-’’-+(,20-1陈文科2论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0312江汉论坛"-’’-+(,20(1薛邦城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0312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41许经勇2城乡结构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0312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51章新华2试论农村服务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调整0312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678879:9;78<:8=6>:?:@9A ?;<9;@<7B C D ?:E F 8=D <9?;:E G 9?D @9D ?AH =I D <9J A 89:8=67??A <K 78=;8LMA :<D ?A <N O P Q R S T U V S W+X Y Z [\Y []^_[_‘Y ^a b c b d _e ‘b [f g [h f Y f i f b "X Y Z [\Y [(’’-’-,H j <9?:@9*k T l m n S W o T p q l S m n p q l T r q T l s T p s oq t u s v S s w s om p p S W x n s o S y s W p S t W m n U x l m S Wr T n q S v m q S t W 2z {S p S p W tn t W x s l q {sr m p sq t o m |2z {S p}m }s l }t S W q pt T q q {m q q {sl T l m n S W o T p q l S m n p q l T r q T l sS po S ~~s l s W q ~l t y m x l S r T n q T l m np q l T r q T l sS Wq {s S l o S p q S W r q r t W W t q m q S t W p "m W oq {s WS q }l t }t p s pp t y sy s m p T l s pt Wo s m n S W xw S q {q {sl s n m q S t W p {S }u s q w s s Wm x l S r T n q T l s m o !T p q y s W q "l T l m n S W o T p q l S s p m W ol T l m n p s l v S r s S W o T p q l |"m W oq {s l s n m q S t W p {S }w S q {S Ws m r {t ~q {s q {l s s p s r q t l p 2"A #$7?=<*l T l m n m l s m p %l T l m n S W o T p q l S m n p q l T r q T l s %m o !T p q y s W q &44&-’’4年第&期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N ()z。

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分析

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分析

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分析农村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居民谋求生计的重要来源。

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从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主要产业领域、产业转型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态势。

一、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占主导地位:由于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口结构,农业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农业生产具有较长的历史传统,农民在经济活动中仍然以农业为主。

2. 产业分散、结构单一:农村产业相对城市产业而言较为分散,单一的产业结构也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农村经济主要依赖于传统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较少涉及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

3. 人力资源受限: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相对城市地区较为有限。

由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限制,农民的技能水平较低,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主要产业领域的分析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主要涉及到农业、林业、畜牧业等领域。

1. 农业: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传统农业主要包括粮食种植、园艺、养殖等。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种植的农作物也从粮食向经济作物转变,如水果、蔬菜等的种植成为农民的一项重要收入。

2. 林业:农村地区的林业资源丰富,林木的伐木和销售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此外,林下经济的开发也逐渐兴起,如蜂蜜养殖、竹木制品加工等,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 畜牧业:畜牧业是农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

农村地区人口较多,养殖场养殖家禽、牲畜等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同时,畜牧业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资源。

三、农村产业转型的挑战与机遇农村产业转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虽然农村产业转型面临许多挑战,但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1. 挑战:(1)土地资源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日益减少,耕地面积减少,而非农业产业对土地的需求增加。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产业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道。

从总体上判断,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已基本上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的阶段。

1949年以前的中国经济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经济并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近代工业几乎没有得到发展。

1949年至1952年,我国用了三年时间进行了恢复性建设,到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解放前的最高水平。

1953年开始的工业化是在人均收入水平极低、工业生产能力很弱的基础上艰难起步的。

1953年至1980年,我国在产业结构方面发生了两次大的超前转换和一次大的被动调整。

第一次大的产业结构超前转换是“大跃进”时期,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使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出现严重失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由1957年的43.3:31.2:25.5变为1960年的21.8:26.1:52.1。

在经过5年的被动调整,初步扭转了产业结构的失衡状况后,十年文革片面强调为备战服务,使产业结构重又步入“重型化”的轨道。

1976—1978年,在经济发展上又出现了“急于求成”,通过大规模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发起了对工业化的新一轮强攻。

这第二次产业结构的超前转换进一步加剧了各产业间、轻重工业间、重工业内部的结构性的矛盾和比例关系失调,造成生产与消费的尖锐对立,社会经济关系全面紧张。

在整个80年代,在需求总量迅速增长和需求结构快速变动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新的格局。

工业以重工业的主导向优先发展轻工业转化,第三产业出现了历史上最快的增长时期。

1951年至1990年期间,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更为显著,变动幅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幅度,以此评价,产业结构的演进趋于合理。

1991年至1997年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变动较大,从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体的结构变化看,第二产业增长最快,比重增加较大;第一产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增长较快,比重也有所增加。

乡村经济管理自测题

乡村经济管理自测题

《乡村经济管理》自测题第一章市场经济与乡村经济管理一、名词解释1、市场经济2、价值规律3、管理二、填空题1、管理工作的二重性是:()和()。

2、乡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点是:()、()和()。

3、乡村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是:()、()、()、()、()、()和()。

4、农村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和()。

三、判断题1、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

()2、在乡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用经济方法是最根本的,而法制方法是执法部门的事。

()3、乡村经济管理方法中的思想教育方法的基本特点是长期性、广泛性和直接性。

()4、追求管理效益最优是经济管理活动的又一普遍规律。

管理活动的目的只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5、制约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是科技落后。

()6、建立市场体系是发展乡村经济的龙头。

()7、农户家庭分散经营是我国乡村经济的主要经营形式。

()四、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竞争规律B、价值规律C、供求规律2、我国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的发展方针是()。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B、坚持公有制的大方向C、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在乡村经济发展中,采用行政方法的特点是()。

A、间接性B、权威性、命令性C、直接性、无偿性D、严肃性、无偿性五、问答题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是什么?2、我国乡村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什么?4、管理的组成要素是什么?5、搞好乡村经济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6、管理工作的方法有哪些?第二章家庭承包经营一、名词解释1、家庭承包经营2、农业承包合同二、填空题1、家庭承包制管理的终点是(),其基本形式是()。

2、在签订农业承包合同时,合同的条款内容一定要达到()、()、()和()。

3、双层经营制实行两权分离,主要是指土地的()权和()权分离。

4、农户对其承包的土地具有()、()、()和()。

第四章 产业结构

第四章  产业结构

扬州大学商学院
二、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
二元: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 一元:现代化的农业和工业
基本理论:由于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 或接近于零,从而存在过剩的劳动力;只要城市支付的工资 水平高于农村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这些劳动力就会为 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所吸收;由于现代工业的利润储蓄和投资 倾向高于农业,所以吸收过程将一直持续到现代工业的劳动 生产率下降、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到同一水平为止。
扬州大学商学院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示意图
扬州大学商学院
(四)认识
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都存在一定 的片面性,这两种理论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在 资源稀缺和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不平衡增长理论 更容易得到政府的重视,因为该理论更符合实际国 情;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阶段,有了较牢 固的工业化基础,资本的积累也较为丰富时,平衡 增长理论就更多地被应用,以使国民经济能够得到 长期、稳定和协调地发展。
扬州大学商学院
二、雁行发展模式、产品循环发展模式和同时开 发发展模式
(一)雁行形态发展模式 进口→国内生产→出口
导入期
进口替代期
扬州大学商学院
出口期
雁行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于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日本、 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 以日本为例,从1956年起,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新 陈旧设备,建立了钢铁、电力、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电 等一大批新型企业(“导入期”)。随后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 规模的扩大,相应的产业逐渐形成(“进口替代期”)。最终 不但本国市场上赢得市场,也实现了产品的出口(“出口 期”)。
扬州大学商学院
(二)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第一章农业资源现状分析 (3)1.1 农业资源概述 (3)1.2 农业资源分布特点 (3)1.2.1 土地资源 (3)1.2.2 水资源 (3)1.2.3 气候资源 (3)1.2.4 生物资源 (4)1.2.5 社会经济资源 (4)1.3 农业资源利用现状 (4)1.3.1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4)1.3.2 水资源利用现状 (4)1.3.3 气候资源利用现状 (4)1.3.4 生物资源利用现状 (4)第二章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4)2.1 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5)2.2 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5)2.3 社会公平与区域均衡发展原则 (5)第三章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 (6)3.1 农业资源调查方法 (6)3.1.1 概述 (6)3.1.2 调查方法 (6)3.2 农业资源评价体系 (6)3.2.1 概述 (6)3.2.2 评价体系构建 (6)3.3 农业资源潜力分析 (7)3.3.1 概述 (7)3.3.2 资源潜力分析 (7)第四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8)4.1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8)4.2 产业结构优化方向 (8)4.3 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8)第五章农业生产布局优化 (9)5.1 生产布局现状分析 (9)5.2 生产布局优化原则 (9)5.3 生产布局调整方案 (10)第六章农业资源利用技术创新 (10)6.1 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10)6.1.1 技术创新成果 (10)6.1.2 技术创新问题 (10)6.2 技术创新方向 (11)6.2.1 高效节水技术 (11)6.2.3 精准农业技术 (11)6.2.4 绿色农业技术 (11)6.3 技术推广与应用 (11)6.3.1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11)6.3.2 加强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11)6.3.3 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 (11)6.3.4 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11)第七章农业资源环境保护 (11)7.1 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12)7.1.1 农业资源环境状况概述 (12)7.1.2 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具体表现 (12)7.2 环境保护措施 (12)7.2.1 农业生产环节的环保措施 (12)7.2.2 农业资源保护措施 (12)7.2.3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12)7.3 环境保护政策建议 (13)7.3.1 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3)7.3.2 加大农业环境保护投入 (13)7.3.3 创新农业环境保护机制 (13)7.3.4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13)第八章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 (13)8.1 市场化配置现状分析 (13)8.1.1 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背景 (13)8.1.2 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现状 (13)8.2 市场化配置机制 (14)8.2.1 建立健全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 (14)8.2.2 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主要途径 (14)8.3 市场化配置政策建议 (14)8.3.1 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 (14)8.3.2 加强农业资源市场化交易平台建设 (14)8.3.3 健全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政策体系 (14)8.3.4 加强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管 (14)第九章农业资源政策与管理 (15)9.1 政策现状分析 (15)9.1.1 政策体系概述 (15)9.1.2 政策实施成效 (15)9.1.3 政策存在问题 (15)9.2 政策优化方向 (15)9.2.1 完善政策体系 (15)9.2.2 优化政策实施手段 (15)9.2.3 政策创新与试验 (16)9.3 管理体制改革 (16)9.3.1 建立健全农业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16)9.3.3 加强农业资源法治建设 (16)第十章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实施策略 (16)10.1 实施步骤与方法 (16)10.1.1 明确目标与任务 (16)10.1.2 调查与分析 (16)10.1.3 制定实施方案 (16)10.1.4 推进实施 (17)10.1.5 监测与评估 (17)10.2 实施难点与对策 (17)10.2.1 难点分析 (17)10.2.2 对策建议 (17)10.3 实施效果评估与调整 (17)10.3.1 评估指标体系 (17)10.3.2 评估方法 (17)10.3.3 调整方案 (17)第一章农业资源现状分析1.1 农业资源概述农业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可以直接或间接用于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农业概论

农业概论

一、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及蔬菜、花卉、瓜果等生产。

广义的农业又称为大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

其中副业是主业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农副产品加工、农机具制造和修理、农业能源建设、农业服务业、养虫业。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一)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因为农业生产过程是通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变化来实现的。

生理变化同自然环境要素如光、热、水.气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全部过程都要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二)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由于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而自然条件在地表的分布是多种多样,具有地域特征。

安排农业生产,特别需要重视因地制宜原则。

(三)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农业生产不仅要因地制宜,而且还要因时制宣,认真分析不同季节农业劳动力和各种农业技术设备的需求情况,力求使农业劳动力和各种农业设备,在一年四季中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农业的发展阶段: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

四、传统农业的特点:一,、生产工具已经从原始农业的石器进步到铁器手工工具。

(并利用畜力(牛、马)耕作,农业中已广泛运用快犁、风车、水车、石磨等工具。

)二、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水平逐年提高。

1、农时的重要性,农时是农业生产成功的前提。

不按农时,任何良种、良法都无法发挥作用。

2、精耕细作,表现为耕—耙—耖技术。

3、选用大量原始的品种资源。

4、积累了多种丰富多彩的技术经验。

5、注意用地与养地,有机质循环,保持生态平衡。

传统农业的局限性:在于是经验性农业,积累的经验长期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难以推广,缺乏现代自然科学和生物学知识,无法深入到解剖学和生理学领域中去。

只是局限于肉眼所见,无法认识细胞染色体等微观现象。

另一方面,缺乏大功率的机械用来耕种。

五、生态农业就是依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生态农业的特点:整体性、协调性、综合性、战略性、高效性、因地制宜性。

农村产业结构课件

农村产业结构课件
高效。
增加农民收入
政策支持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 入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政策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1 2 3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目前政策支持的力度有限,难以满足农村产业发 展的需求,尤其是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存 在较大缺口。
政策支持的针对性不强
不同地区的农村产业发展情况不同,需要因地制 宜的制定政策支持措施,但目前政策支持的针对 性有待加强。
农村产业结构的分类
根据产业特点,可以将农村产业结构分为传统农业型、城郊型、资源型、旅游型 等类型。
根据产业结构层次,可以将农村产业结构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初级阶段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中级阶段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高级阶段以 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
02
农村产业结构现状
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特色的农业产业。
推广农业科技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 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农产品品质。
促进产业融合
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 的融合发展,形成完整
的产业链条。
加强政策支持
加大对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的支持力度,制定相
关政策措施。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案例分析
某省特色农业发展
该省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特 色农业产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和管理
03
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发挥实效。
THANKS
感谢观看
优化农。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 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缩小城乡 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业概论论文

农业概论论文

农业概论是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一门关于农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农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充分认识了自己所学专业在农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学好今后专业课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过一学期学习,全面了解了我国农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理解了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农业与农村、农民的关系,农业与国民经济及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同时,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了相关学科知识,开拓了新的学习领域,丰富了知识结构。

毋俊芝老师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介绍农业全貌,从农业与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介绍农业在自然—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从农业、农村各部门之间的物质联系和社会经济关系等方面分析介绍农业及农村内部结构的整体性,从中国农业发展史、农业资源与规划及各主要生产部门等方面分析介绍中国农业现状,同时还分析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历程和前景。

一学期以来,我们先后学习了农业的概念内涵及特点,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人口与粮食问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农业生产(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林业等)以及农业的生产结构和农村的经济改革等内容。

在第一章中,学习了农业的概念,内涵,分类和特征。

(1)农业是人们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的内涵是指农业是一种人类的活动(不是自然活动);这种活动是以土地和生物为基础的;活动的主体内容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这种活动包括生产和经营两方面;这些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

(3)对农业的认识有:狭义农业(即种植业),广义农业(农林牧渔四业)和现代农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在内的农业产业系统。

有的甚至扩展到以生物生产为中心的产业系统。

也称大农业。

)对于农业的分类,还讲到了于光远的十字形大农业以及李昌的飞鸟形大农业。

(4)关于农业分类,按生产区位分为三色农业(即绿色、蓝色、白色),按农业发展目标分为三高农业(即高产、高质、高效),按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方式,分为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
•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 • 一、农业的产业化Agricultural integrated 农业的产业化 management • 农业的产业化:从农业开始向现代产业转 农业的产业化: 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 化,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可以称 之为农业的产业化。 之为农业的产业化。我国农业产业化最早 出现在山东。 出现在山东。
• 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1、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与市场的供需状 、以市场为导向, 况相适应。 况相适应。 • 2、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 2、 会经济资源, 会经济资源,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 生产的经济效益。 生产的经济效益。 • 3、能符合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的要求,以 、能符合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的要求, 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
• 三、农业生产结构的划分 1、第一层次,广义农业层次划分,包括种 、第一层次,广义农业层次划分, 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四大部门。 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四大部门。 2、第二层次,各部门内部的划分。 、第二层次,各部门内部的划分。 3、第三层次,按照产品种类和经济用途 、第三层次, 生产和消费)的划分。 (生产和消费)的划分。 •
• 四、农村城市化 农村城市化Urbanization和小城镇 和小城镇 • (一)农村城市化的定义: 农村城市化的定义: • 农村城市化是指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农村 农村城市化是指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人口日益向农村小城镇集中, 人口日益向农村小城镇集中,农村地区日 益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益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农村城市化也 可称为农村城镇化。 可称为农村城镇化。 • *纳瑟姆曲线。 纳瑟姆曲线。 纳瑟姆曲线
• 农业产业化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 农业产业化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 有机结合起来, 有机结合起来,既克服了小生产与大市场 的矛盾,又延长了传统农业的产业链,提高 的矛盾,又延长了传统农业的产业链 提高 了附加值,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 了附加值,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 业竞争力, 业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 途径。 途径。
• 二、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Structure of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农业产业结构:亦称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பைடு நூலகம்称农业生产结构,是指 在一定区域(国家、地区或企业) 在一定区域(国家、地区或企业)内,农 业各部门、 业各部门、各生产项目及其产品品种的构 成情况,包括它们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 成情况,包括它们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 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 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 •
• 4、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我国农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 能力。公司+农户 公司+合作社 农户, 合作社+农户等 能力。公司 农户,公司 合作社 农户等 • 5、政府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 、政府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
农村产业结构Structure of Rural 第二节 农村产业结构 Production
• 4、农村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 、 • 5、经济政策 、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1、必须适应经济新形势,转换增长方式: 、必须适应经济新形势,转换增长方式: 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增加产量 提高质量 • 2、调整好农村三类产业的相互关系 、 • 3、东部出口创汇,中部粮棉油基地,西部 、东部出口创汇,中部粮棉油基地, 生态农业 • 4、乡镇企业的深化改革与发展 、 • 5、发展小城镇 、
• • • • • • •
(二)小城镇的分类 1、政治型城镇 、 2、商业型城镇 、 3、工业型城镇 、 4、交通运输型小城镇 、 5、消费型小城镇 、
• 思考题三: 思考题三: • 一、名词解释:集约经营 土地效益递减规 名词解释: 律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 • 二、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思路? 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思路? • 四、农业资本的来源有那些? 农业资本的来源有那些? • 五、简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及对策? 简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及对策? •
• 三、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Structure of RurProduction • (一)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农村各 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个产业部门之间、 个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 关系。即在农村经济中:第一产业产值: 关系。即在农村经济中: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 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例关系 所占的比例关系。 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例关系。 (二)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因素 • 1、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主要因素 最主要因素 • 2、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条件 、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条件——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 • 3、人口及消费构成 、
• 该曲线有两个临界点:30%和65%(或 该曲线有两个临界点: 和 ( 70%)。在30%以前,这个国家的工业化 )。在 以前, )。 以前 进程开始启动, 进程开始启动,而30%~65%(或70%) ~ ( ) 的高速发展阶段正是这个国家的工业化和 现代化进程;当该国城镇化水平达到65% 现代化进程;当该国城镇化水平达到 以后, 或70%以后,这个国家就基本上实现了现 以后 代化社会。 代化社会。这个规律基本上是发达国家城 镇化进程的共同规律, 镇化进程的共同规律,同时也适用于中国 的现实。 的现实。
• 4、能保证国家全局性的、长远的利益,同 、能保证国家全局性的、长远的利益, 各地区的局部性的、 各地区的局部性的、眼前的利益的正确结 合。 • 5、要因地制宜地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
• 六、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 1、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充 、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区域布局, 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 2、大力发展养殖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增加 、大力发展养殖业与农产品加工业, 动物性食品成品、半成品的供给。 动物性食品成品、半成品的供给。 • 3、利用我国部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积极 、利用我国部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开拓国际市场, 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农产品的出口和经济 效益。 效益
• • • • • 一、农民的非农化 1、离土又离乡:非农民 、离土又离乡: 2、离土不离乡:非农产业农民 、离土不离乡: 3、不离土不离乡:兼业农民 、不离土不离乡: 农村工业化Rural Industrialization的 二、农村工业化 的 概念

• (一)概念:是指通过在广大农村合理布 概念: 局工业, 局工业,使农村居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 时也从事非农产业活动, 时也从事非农产业活动,或农村居民的一 部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另一部分从事非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以农村工业的发展来带动 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 (二)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途径
• 3、农村工业企业应继续实行大中小企业相 、 结合的方针,但必须重视规模效益, 结合的方针,但必须重视规模效益,要上 规模、上水平:企业集团,上市公司。 规模、上水平:企业集团,上市公司。 • 4、农村工业应根据 的规则, 、农村工业应根据WTO的规则,及时调整 的规则 产品结构,尽可能扩大出口, 产品结构,尽可能扩大出口,争取国外市 场。 • 5、农村工业的发展一定要走持续发展的道 、 杜绝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 路:杜绝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尽可 能耕地。 能耕地。
• • • • • • • •
四、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因素 1、自然资源 2、经济发展水平 、 、 3、人口变化 、 4、粮食的供求状况,及其对农业布局的制 、粮食的供求状况, 约情况 5、交通、运输、加工、商业等因素 、交通、运输、加工、 6、农业经营的体制 、 7、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产业结构及其特点 、 8、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
• 纳瑟姆曲线中包含着以下丰富内容: 纳瑟姆曲线中包含着以下丰富内容: • 所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大体上都经 历了类似正弦波线上升阶段的过程。 历了类似正弦波线上升阶段的过程。此过程包 括三个时期:即初期的准备阶段平缓, 括三个时期:即初期的准备阶段平缓,中期的 高速阶段陡升,后期的成熟阶段再次平缓( 高速阶段陡升,后期的成熟阶段再次平缓(见 )。城镇化水平 图2-2)。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30%以下代表发展势头 以下代表发展势头 较为平缓的准备阶段; 较为平缓的准备阶段;30%~65%或70%之间 ~ 或 之间 代表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超过70% 代表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超过 代表发展石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 代表发展石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
• 6、农村工业要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形式共 、 同发展:提高集体工业的同时, 同发展:提高集体工业的同时,积极发展 非公有制的农村工业,进一步吸引外资, 非公有制的农村工业,进一步吸引外资, 发展各种混合制、股份合作制等企业。 发展各种混合制、股份合作制等企业。 • 7、在继续巩固、提高东部农村工业的同时, 、在继续巩固、提高东部农村工业的同时, 要缩小农村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要缩小农村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努力发 展中、西部的农村工业。 展中、西部的农村工业。 • 8、农村工业的布局要相对走向集中:聚集 、农村工业的布局要相对走向集中: 效应
• 1、农村工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迅速转移到 、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产品质量和 劳动生产率的轨道上来。 劳动生产率的轨道上来。 • 2、农村工业的产业结构要继续优化:发展 、农村工业的产业结构要继续优化: 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地处理轻重工业 的比例;要以市场供求为导向,压缩、 的比例;要以市场供求为导向,压缩、关 停那些产品无销路的工业企业, 停那些产品无销路的工业企业,寻找新的 增长点。 增长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