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绿色勘查管理办法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绿色勘查管理办法(试行)根据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绿色勘查开发年活动的通知》(青国土资[2016]83号)文件精神及《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绿色勘查管理办法(试行)》(青地矿办[2016]26号)要求。
为大力推进我院矿产资源勘查的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我院地质勘查工作有效开展,特制订绿色勘查管理办法。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131”战略部署,科学谋划地勘工作。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切实做到在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工作,促进地勘工作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2.工作目标坚持“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科学部署地质勘查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将生态环境与安全生产、施工质量放在同一水准提出明确要求,并自觉执行“五同时”原则,即地勘工作与生态保护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
按照绿色勘查工作要求,层层落实绿色勘查责任,建立院、专业所(中心、公司)、项目组、职工及外协探矿工程施工单位全员参与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体系,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部署和检查考核力度,确保在地质勘查整个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使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或扰动降到最小。
3.组织机构成立院绿色勘查委员会。
主任:吴正寿副主任:温得银林文山王秉璋成员:徐卫芸霍志强王树林古剑平常涛金长城薛万文宋泰忠鲁海峰王建军张焜李善平白宗海职责:(一)研究绿色勘查的有关政策,部署、指导和协调全院绿色勘查工作。
(二)研究全院绿色勘查的重大决策,解决绿色勘查中的重大问题。
(三)推动全院绿色勘查发展和文化建设。
(四)制定和完善绿色勘查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事项。
(五)负责全院绿色勘查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制定工作。
下设办公室在生产保障部,负责处理绿色勘查日常管理工作。
办公室主任:温得银副主任:金长城成员:曲德军胡永凯浦杰方钊4.绿色勘查工作职责4.1院长的职责4.1.1对本单位的绿色勘查工作全面负责。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强绿色地质勘查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强绿色地质勘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4.03.19•【字号】浙自然资规〔2024〕2号•【施行日期】2024.04.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强绿色地质勘查工作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24〕2号省地质院,各市、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加快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地质勘查活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新时代地质勘查更好地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现结合《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DZ/T0374—2021)、《绿色勘查指南》(T/CMAS0001-2018),就全方位全周期全过程推进我省绿色地质勘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绿色地质勘查内涵和范围(一)牢固树立绿色地质勘查理念。
绿色地质勘查是指在矿产勘查和地质调查全过程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坚持因地因时制宜,通过运用高效和环保的方法、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等,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对环境扰动进行针对性修复的地质勘查工作和谐发展模式。
(二)明确界定绿色地质勘查范围。
绿色地质勘查涉及矿产资源(固体矿产、液体矿产、气体矿产)勘查、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等地质调查及勘查活动。
二、加强绿色地质勘查全过程管理(三)优化地质勘查布局,强化项目源头把控。
一是严格落实项目准入要求。
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项目的设置必须遵循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分区管控要求。
二是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优先实施规划明确的各类矿产勘查和地质调查项目,矿产勘查项目以战略性矿产为重点,围绕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重要成矿区带和矿集区、大中型矿山外围及深部等进行布局。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绿色勘查管理办法》的通知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绿色勘查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0.12.31•【字号】青自然资规〔2020〕6号•【施行日期】2020.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绿色勘查管理办法》的通知QHFS12-2020-0006青自然资规〔2020〕6号各市(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各事业局、厅机关有关部门、有关地勘单位:为规范全省绿色勘查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推动我省地勘工作绿色高质量发展,我厅制定了《青海省绿色勘查管理办法》,已经厅务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2020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章实施与管理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五章附则青海省绿色勘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切实做好地质勘查工作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我省地勘工作绿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绿色勘查,是指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符合科学、高效、环保等要求的方法、技术和设备,在地质勘查各方面和全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控制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地勘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勘查模式。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青海省内开展的所有地质勘查项目(以下简称“地勘项目”),包括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市(州)级财政、县级财政及社会资金出资的项目。
第四条绿色勘查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管理,一岗双责”“保护中勘查,勘查中保护”“谁勘查谁负责,谁破坏谁治理”“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与地质勘查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设计、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青海省自然资源厅职责:(一)研究制定全省绿色勘查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完善全省绿色勘查管理机制。
(二)负责全省绿色勘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

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陆域地质勘查工作中在道路保建和场地平整、驻地建设与管理、勘查施工,环境修复等方面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活用于在陆域开展的地质勤查工作,其他地质工作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在日期的有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90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T 5005钻井液材料规范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2959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程GB 14500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 15989一般工业固体度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50869生活垃圾卫生地埋处理技术规范GB /T 0078国体矿产院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EJ 275铀矿地质斯查安全生产规程EJ/T 995放射性矿产资源坑探规程EJ / T 1052放制性矿产资源钻探规程EJ /T 1070铀矿岩矿心管理规定3术运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质勘查gological sarvey and misetal explorstion为满足经济社会发是中的资源供给。
环境保护。
防灾减灾以及其他生产生活需要。
运用地球科学理论和相关技术。
方法、手段。
对本客观地质体或矿产资源进行调查、勘查、监测测试。
评价、科学研究及相关的技术服务等行为或过程。
3.2绿色地质勘查绿色勘查intnizine enfroramentel lapacta of field operatlons in geological survey andinersi eryioraton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运用高效、环保的方法、技术、设备等,在地质勘查各方面和全过程中避免、减少或控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地质勒查目的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新勒查模式。
4总则4.1目的任务在地质勒查工作中,通过合理选择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方法、手段和设备等,在道路施工和场地平整、驻地建设、勘查施工、环境修复等方面实施管控,在满足地质勘查目的前提下,实现对生态环境扰动最小化,推动地质勘查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绿色勘查技术要求

山东省绿色勘查技术要求(试行)为在地质勘查工作中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和规范我省绿色勘查工作,特编制本技术要求,作为我省绿色勘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与相关技术标准配套使用。
1 范围本技术要求主要规定了开展绿色勘查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绿色勘查内容编制要求、场地建设、现场管理、生产矿山和废弃矿区勘查、水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噪声粉尘与废弃物管理、环境恢复治理、智能化和科技创新、和谐勘查、绿色勘查管理等有关规范内容。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山东省辖区内从事的各类地质勘查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技术要求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500-2002 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 16423-200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2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8599-2013 一般工业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848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4161 矿山安全标志GB/T 33444-2016 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GB/T 13908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280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DZ0141-94 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T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 0287-2015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D2019-01 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AQ2004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SY 6349 地震勘探钻机作业安全规程DB11/T212-2009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17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HJ651-201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3 -JGJ46-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LY/T 2356-2014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TD/T 1031-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 1036-2013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44-201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HJ 651-201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QB/XNNK/001-2017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标准(2017年试行)QB/XNNK/002-2017 煤层气绿色勘查技术标准(2017年试行)T/CMAS 0001-2017 固体矿产绿色矿山建设指南(试行)T/CMAS 0001-2018 绿色勘查指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关于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面实施绿色勘查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关于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面实施绿色勘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24.07.03•【文号】自然资发〔2024〕122号•【施行日期】2024.07.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关于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面实施绿色勘查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1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及林草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林草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关系,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促进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以全面实施绿色勘查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矿业领域高质量发展。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深刻理解绿色勘查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
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领域,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安全和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
要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面实施绿色勘查,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地质勘查领域的具体实践,是新形势新要求下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地质勘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地质勘查全行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实施绿色勘查,严格执行绿色勘查有关标准规范,全面提升绿色勘查技术方法、装备水平,高质量完成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
二、健全绿色勘查标准体系,明确项目实施要求(一)加快推进标准规范落实。
DZT 0374-2021 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

础稳定,周边截、排水良好,无地质灾害及山洪灾害隐患,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区域进行建设,尽量采用对环
境破坏较小的设施。
6. 1.2应控制驻地占地面积,合理规划布局项目驻地工作区和生活区。生活区应保障相关配套设施,保
K
度、形状和大小进行人工剥离,并保留足够的护根腐殖土;剥离的草皮采用平铺、叠置或支架架空等方
式,存放于底部铺有腐殖土的临时存放场,必要时进行洒水养护。对扰动范围内的树木必要时进行
移植。
5. 1.9对施工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应因地制宜,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粉尘污染。
5.2.1在满足地质勘查目的的前提下,探矿工程施工场地的选择,应尽可能避开耕地、林地、水源地、珍
附录D(资料性)绿色勘查档案资料清单16
参考文献17
上■・
本文件按照GB/T 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自然资源部
4.3. 7地质勘查单位应对因其开展勘查工作受影响的区域生态环境修复负责。
5道路施工和场地平整
5. 1道路施工
在征求相关管理部门和单位同意后,修建临时道路。在确保安全通行的条件下,应控制新修道路规格,有
条件可修建桩架路作为临时道路。
5.1.2道路修建要规划最佳行车路线,在满足地质勘查目的条件下,对环境敏感目标(如珍稀动物栖息
生动植物、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等的环境影响,确定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制定环境保护和修复措施,根
钻探绿色勘查要求

第六章绿色勘查第一节绿色勘查目的任务固体矿产绿色勘查的任务是,在矿产勘查标准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些优化(对生态保护红线的避让)、防护(对各类勘查施工的防护)、限制(对各类废弃物排放的限制)和恢复治理措施。
绿色勘查首要是要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施工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将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到每一处工程、落实到每一个参加勘查工作的项目人员身上,努力做到依法勘查、绿色勘查、环保勘查、文明勘查。
按照“勘查布局最优,环境扰动最小”的,合理有效地布置槽探点,采取最佳的工作方案,选用最少的工程,达到最大的工作目的。
用最小的破坏获得最好的收益,是本次绿色勘查实施方案工作手段、方法选择的目标要求。
第二节绿色勘查工作部署一、开挖工程(道路、场地及地表山地工程)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将机械设备运送至离钻孔设计位置最近的公路附近,原则上尽量采取人工搬运方式运送机械设备至施工场地。
在条件允许,不损毁自然生态环境情况或可恢复情况下,修建临时道路等工程。
1、基本要求a)修筑道路及施工场地,应根据自然条件及安全文明、环境保护等管理要求进行规划布置,尽可能减少土地的占用和树木及植被的破坏,可移植的树木,应移植后用于后期复绿;b)耕作层、覆土或适合复垦的粘土,必须收集存放管理,作为施工结束后的恢复用土。
开挖的土石一般用于路基及边坡填筑,应采用可降解的编织袋装袋堆填,确保边坡堆码稳定。
需外运土石应指定位置规范管理;c)挖、填形成的边坡及土石堆场边坡必须做好支护或拦挡,预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减少土石压占面积。
2、施工道路a)勘查区施工道路应统筹规划,在满足项目勘查各施工区、工程点基本需求的同时,应兼顾项目各勘查阶段施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充分利用当地现有公路、村道、居民区通道及农耕道等,以满足人工运输通行为主,原则上不新修车辆运输道路;b)道路修筑应尽可能减少挖损,对保护对象能让则让,能绕则绕,在确保安全情况下,严格控制道路宽度。
绿色勘查实施方案

3.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勘查方案,提升绿色勘查水平。
4.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对勘查活动的环境保护进行监督和评价。
四、实施方案
1.勘查前期准备
-收集区域环境资料:包括地质、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信息,为勘查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估提供依据。
-编制绿色勘查计划:依据收集的资料,制定具体的勘查方法、设备选择、环境保护措施等。
(3)项目评价:项目结束后,对绿色勘查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借鉴。
四、预期效果
1.实现勘查活动合法合规,降低法律风险。
2.提高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减少环境污染。
3.提高勘查效率,降低勘查成本。
4.提高勘查人员的绿色勘查意识和技能。
5.为我国绿色勘查工作提供有益经验。
1.勘查前期准备
(1)收集相关资料:收集项目区的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基础资料,为勘查设计提供依据。
(2)编制勘查设计:根据收集的资料,结合勘查目标、勘查类型、勘查方法等因素,编制绿色勘查设计。
(3)环境影响评估:对勘查活动可能产生的环பைடு நூலகம்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勘查方法与工艺
绿色勘查实施方案
第1篇
绿色勘查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勘查与开发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勘查的环境保护水平,降低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绿色勘查已成为当前勘查行业的发展趋势。本项目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绿色勘查实施方案,确保勘查活动在满足资源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本实施方案旨在指导勘查单位在勘查活动中遵循绿色勘查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勘查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确保绿色勘查目标的实现。
钻机绿色勘查施工方案模板

钻机绿色勘查施工方案模板1绿色勘查总体要求(一)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构建和谐勘查氛围,规范绿色勘查行为。
(二)依法勘查,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相关管理规定、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共建和谐勘查环境。
(三)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开展勘查工作,鼓励科技与管理创新,推行勘查工作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做好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扰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保障互利共赢、协调发展。
(四)坚持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原则,充分考虑勘查工作各阶段、多矿种综合评价的要求,统筹规划和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高效、节能、降耗、减排、环保,防止重复勘查造成生态环境的二次破坏,减轻勘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五)坚持绿色勘查工作全覆盖的原则,要在项目立项论证、项目设计、勘查合同、项目实施、野外检查验收、报告评审等各个环节体现绿色勘查理念。
具体内容要在相关章节、相关文件中体现。
参与各阶段评审、检查、验收的各类人员和专家要对绿色勘查设计内容和执行情况进行评审验收,并附施工前、后照片佐证。
(六)优先选取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开展绿色地质勘查工作。
(七)绿色勘查工作除应符合本技术要求规定外,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钻探施工要求(1)施工技术①钻探施工优先采用模块状、轻便化、小型化、集成度高的全液压便携式中勘普华F600E型、启航KY-400型系列钻探施工及其配套设备。
施工设备具备安装、拆卸快捷,便于搬运,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较高,施工操作安全简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工程质量好、节能、环保等特点。
②钻探施工技术工艺应先进合理,切合勘查施工要求,钻进效率高,质量优,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经济效益好。
应积极采用定向钻探、绳索取芯金刚石钻进、冲击回转钻进、空气潜孔钻进、不提钻换钻头等先进的钻探施工方法及技术工艺。
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

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一、目的建立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维护自然环境,在全面履行利益相关者期望,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供优质可持续的地质勘查服务。
二、原则1. 科学规范: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流程,遵循国家有关标准和政策,以保证工作质量。
2.环境可持续:确保环境友好的活动,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为后续发展创造更有利有条件。
3.安全可控:确保所有施工活动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法规,实施全流程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安全可靠高效工作。
4.法律合规:遵循有关法律法规,以地质勘查作为活动对象,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准许程序,为业主应用获得合法的地质勘查成果。
三、措施1. 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全法规,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地质勘查正常安全施工;2.强化环境管理:健全环境保护体系,按照环境保护标准施工,尽量减少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危害;3.技术规范: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使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流程,高效率、准确率和可持续率工作指标的高标准;4.优质服务: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支持,以满足客户对服务质量的期望;5.精益求精: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管理,加强服务和施工程序的完善与实施,持续改善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不断追求卓越。
四、考核1. 所有施工项目都应该按照本规范要求仔细响应,加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经营管理;2.按期对实施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进行识别、评估和征求意见,以完善落实本规范;3.定期检查评估,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提升绿色地质勘查的施工和管理水平;4.每年进行定期审核,尽量保证可持续性,达成绿色地质勘查工作指标;5.对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进行主体分析,定期反馈,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提供更好的服务。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行业标准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行业
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
•【公布日期】2021.06.18
•【文号】自然资源部公告2021年第39号
•【施行日期】2021.07.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资源其他规定
正文
自然资源部公告
2021年第39号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行业标准的
公告
《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推荐性行业标准已通过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现予批准、发布,自2021年7月1日起实施。
标准编号及名称如下:
DZ/T 0374-2021 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
自然资源部
2021年6月18日。
绿色勘查实施方案(共3篇)

绿色勘查实施方案(共3篇)一、绪言(一)基本情况1.探矿权申请人基本情况2.勘查单位基本情况(二)勘查目的和任务1.本次地热勘查目的2.本次地热勘查任务(三)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二、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一)区域地质及构造背景(二)勘查区地质构造特征1.勘查区结构(1).断裂(2).褶皱2.勘查区地层(1)蓟县系(Jx)(2)青白口系(Qn)(3)寒武系()(4)第三系(R)(5)第四系(Q)(三)高精度重力工作成果1.重力勘探方法技术(1)工作原理和部署(2)野外工作方法2.重力资料计算处理(1)固体潮校正(2)零点位移改正系数(3)正常场校正(4)布格校正由下式计算(5)布格重力异常由下式计算3.重力资料解释资料解释遵循的原则:(1)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
(2)定性解释和半定量解释相结合原则。
(3)单一物探方法与多种物探方法向结合原则(4)认识再认识,不断提高的原则资料处理及解释方法:(1)压制和消除原始资料中的干扰因素,消除浅层不均匀体对重力异常的影响。
(2)线形信息及位场图像解译技术(3)LCT剖面反演解释4.地质综合推断解释(1)重力局部异常特征(2)断层解译(3)地层认识1)2剖面重力地层推测2)1剖面重力地层推测(四)地热井成井可能性及环境影响分析1.勘查区地热地质条件(1)导热、导水通道(2)地温场特征(3)热储盖层(4)热储层2.地热井的成井地质条件分析(1)井位选择(2)地层及井深预测(3)出水温度预测(4)出水量预测3.成井参数初步设计(1)地热井成井参数设计(2)地热井井深结构设计4.风险预测及环境影响(1)地热井成井风险1)地质风险2)施工风险(2)风险对策1)正确选定井位2)合理选择钻井设备3)优化选择钻井设备(3)环境影响5.本次勘查工作意义四、勘查工作部署(一)总体工作部署1.工作部署基本原则2.技术路线(1)收集现有资料(2)开展补充物探工作(3)根据已有资料及物探成果进行地质设计(4)地热井钻探设计(5)钻井工程野外施工(二)工作部署1.物探工作部署2.钻井施工总平面部署(1)施工总平面部署的原则(2)施工总平面部署内容(3)施工总平面图设计1)确定生活性施工设施位置2)确定水电网和动力设施位置A.临电布置B.临水布置C.确定井位及施工场地(三)年度工作安排1.年度工作安排见后附《项目进度横道图》2.由于本项目总体勘查期限为一年,因此年度经费预算即为项目总体经费预算即:4910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陆域地质勘查工作中在道路保建和场地平整、驻地建设与管理、勘查施工,环境修复等方面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活用于在陆域开展的地质勤查工作,其他地质工作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在日期的有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90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T 5005钻井液材料规范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2959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程GB 14500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 15989一般工业固体度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50869生活垃圾卫生地埋处理技术规范GB /T 0078国体矿产院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EJ 275铀矿地质斯查安全生产规程EJ/T 995放射性矿产资源坑探规程EJ / T 1052放制性矿产资源钻探规程EJ /T 1070铀矿岩矿心管理规定3术运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质勘查gological sarvey and misetal explorstion为满足经济社会发是中的资源供给。
环境保护。
防灾减灾以及其他生产生活需要。
运用地球科学理论和相关技术。
方法、手段。
对本客观地质体或矿产资源进行调查、勘查、监测测试。
评价、科学研究及相关的技术服务等行为或过程。
3.2绿色地质勘查绿色勘查intnizine enfroramentel lapacta of field operatlons in geological survey andinersi eryioraton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运用高效、环保的方法、技术、设备等,在地质勘查各方面和全过程中避免、减少或控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地质勒查目的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新勒查模式。
4总则4.1目的任务在地质勒查工作中,通过合理选择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方法、手段和设备等,在道路施工和场地平整、驻地建设、勘查施工、环境修复等方面实施管控,在满足地质勘查目的前提下,实现对生态环境扰动最小化,推动地质勘查高质量发展。
4.2基本原则4.2 1 秉承健康安全绿色理念。
地质勘查全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保护和人身健康安全。
4.2.2科技引领绿色勘查。
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工艺和设备进行地质勘查工作,有效酸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
4.23坚持综合勘查。
依据勘查工作各阶段、多矿种综合评价要求,统筹规划和优化勘查设计,对主矿种外的共、伴生矿种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避免重复勘查对生态环境的二次影响。
4.2.4坚持因地制直。
基于勘查区植被覆盖情况,自然修复能力等差异情况,采用适宜的勘查手段、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分类实施绿色勘查,4.3 基本要求4.3.1依法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且地质勘查工作部署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自然保护地体系等管理规定。
4.3.2编制地质勘查设计前,应就地质勘查工作部署对水、大气、声,土壤、野生动植物、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等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确定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制定环境保护、环境修复措施,编制经费预算,作为绿色勘查内容体现在勘查设计中,可以单独成章,也可以融入到相关章节。
绿色勘查内容参见附录A.4.3.3地质勘查工作实施前,应对工作人员进行绿色勘查培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草握绿色勘查要求。
地质勘查施工前,应对拟施工的道路和场地原始地形地貌拍摄照片或视频留存。
4.3.4地质助查工作实施中,开展的绿色勘查应保留相关记录。
新修道路、驻地及探矿工程场地平整施工,应按附录B中表B.1填写登记表:钻探工程施工,应按附录B中表B.2填写登记表;探槽、浅井等工程施工,可参照附录B中表B.2填写登记表。
必要时,可拍摄绿色勘查施工照片、视频等资料保存。
绿色勘查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3.5地质勘查工作施工后,应按照地质勘查设计中绿色勘查内容要求,开展环境修复工作。
对己恢复的道路和场地可拍摄照片、视频等资料留存,在勘查报告中进行绿色勘查总结,可以单独成章,也可以融入到相关章节。
绿色勘查总结参见附录C.4.3.6地质勘查单位应按照国家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及标准,采取相应的事故(事件)预防与控制措施,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健康与安全。
4.3.7地质勘查单位在整个地质勘查工作实施过程中,应与相关方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所在勘查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4.3.8环境修复工作完成后,地质勘查单位应组织绿色勘查初步验收,合格后提交相关部门验收。
绿色勘查验收应提交的资料清单参见附录D.4.3.9地质勘查单位应对其因开展勘查工作受影响的区域内生态环境修复负主要责任,其他相关方负连带责任。
5道路施工和场地平整5.1道路施工5.1.1地质勘查工作应充分利用现有公路、村道、居民区通道及农耕道等,确因工作需要而又无道路时,需征求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居民的同意后,进行道路修建。
在确保安全通行的条件下,应控制新修道路规格,并兼顾后续勘查开采阶段应用及当地杜会经济发展需要。
5.1.2道路修建要规划最佳行车路线,在满足地质勘查目的条件下,对环境敏感目标(如珍稀动物栖息地)采取避让措施,尽可能避开植被生长区,选择扰动小的季节和地段施工。
5.1.3 施工过程中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居民及野生动物的扰动,在居民区附近不应夜向作业。
5.1.4 应选用尾气排放符合相关排放标准的柴油机,井定期维护保养。
5.1.5应采取修筑截排水沟、挡墙、覆盖篷布、围挡等措施。
预防因施工可能引发的水士流失、崩墙、滑城等地质夫害。
5.1.6 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挖损、占用土地的面积。
草地、林地和耕地应进行表土剥离,耕地表土剥高厚度般不少于30cm;剥离的表土应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堆存,并采取围挡等措施维系土壤质量,以用于被损毁土地的复垦。
5.1.7在植被覆盖区施工时,开挖前对扰动范围内的草皮,应按适宜的厚度、形状和大小进行人工利离,并保留足够的护根腐植土:剥离的草皮采用平铺、叠置或支架望空等方式,存放于底部铺有腐植土的临时存放场,并适时进行洒水养护。
对扰动范围内的树木必要时进行移植。
5.1.8对施工和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应采取喷雾、酒水、加设除尘装置等措施防治粉尘污染。
5.2 场地平整5.21在满足地质勘查目的的前提下,探矿工程施工场地的选择,应优先避开耕地和林地。
场地平整范围应满足安全施工、表土堆放的需要。
减少开挖量,力求挖填平衡,控制场地占用面积。
以钻代糟的浅层取样钻,一般不需要平整场地。
5.2.2钻探场地,应依据现场地形条件和工作需要。
对钻探设备、附属设施、材料物资、临建设施等进行合理布置,优化功能分区。
其中,附属设施中的钻井液循环系统(清水池或泥浆池,废浆池等)可不与钻进施工场地在同一场地布置。
当设计多个钻孔在同区城同时施工时,宣布置一套共用的钻井液循环系统。
5.2.3 坑探,浅井、槽探场地,应根据需要进行布置和功能分区,一般不设临建设施。
5.2.4 场地平整应挖高填低,平整压实,截、按水良好,切填方边坡及渣土场均应做好工程栏挡,且预防崩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剥离物按以下方式处置:a) 草地、林地等植被覆盖较多的场地。
开挖前对扰动范围内的草皮按适宜的厚度、形状和大小进行人工剥高,并保留足够的护根腐植士:剥离的草皮采用平铺、叠置或支架架空等方式存放于底部铺有腐植士的临时存放场,并适时进行酒水养护;能移植的林木植被,应移植用于复绿。
开挖出的土石装袋到筑边坡,有序淮放,b) 植被覆盖较少的志场地,应尽可能避让植被,对无法证让的植被。
参照a)进行人工剥离和养护。
c) 耕地、园地等有作物覆盖的场地。
耕作层、覆土层及适宜复垦的壤士层,应集中收集存放管理,作为恢复复土。
d)碎石流区、基岩裸据区及风减砂等无植被覆盖的场地。
开挖出的上石装砌研筑边坡,有序堆放。
确保堆填稳定。
外运的土石指定位置规范存放,减少开挖土石压占破坏及预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火害的发生。
5.25浅井施工场地平整范围,应以工程开挖外径和井口施工设备安效、安全操作及开挖士石的堆放占地最小面积进行控制,一般为井口开挖线外延 5m—8m范围。
其中,井口外3m—5m为施工设备设施安装及施工操作区,5m—8m范围为开挖土石的临时堆放区。
特殊情况下开挖线外延范围可近当放宽。
6驻地建设与管理6.1驻地建设611项目驻地宣优先就近租用当地民居或公共建筑物。
新建项目驻地,应综合考虑安全、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选择在基础稳定,周边藏,排水良好,无地质灾害及洪涝安全隐患、对环境影有较小的区域进行建设。
6.1.2应控制驻地占地面积。
合理成划布局项目驻地工作区和生活区。
生活区相关配套设施应齐全,保持安全、卫生、整活。
临建设施宜基桩架空建设。
6.2驻地管理6.21项目驻地应明确绿色勘查岗位职责,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规范设置项目概况、环境保护措施等标示牌。
6.22优先采用公用电网,确需自行发电的应采用低噪音和低污染物挂放的发电设备。
6.2.3生活区的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定期送往就近垃圾处理地,进行公其垃圾处理,远离公共垃圾处理地的厨余垃圾可就地掩埋对有毒有害的垃圾应回收处置:自建厕所应远离水源,防止水环境污染。
6.24工作区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CB 50869要求处置,确保驻地人身、环境安全。
6.25野外原位测试应控制测试过程中试剂对职境造成的影响。
7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重砂测量7.1地质测量7.1 1在满足地质工作日的和质量的情况下,作业点和作业路线应避开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
必须穿行此区域时,开车不应鸣笛,行起不应向出现的野生动物投挥石块、恐吓,在、追逐和伤害;不应采摘,踩踏珍稀野生殖物。
7.12作业时产生的废纸,金属、玻璃、塑料袋(瓶),包装袋等垃圾和废电池。
化学试剂等有害废弃物来带回驻地,按规定分类处置,避免污染水、土坑壤和大气环境。
7.13穿行工作区城时,有道路的,车辆应在道路上行驶;没有通路的,车辆应尽量避开植被行驶;人员穿行茂密山林时。
尽量避免砍伐树本,同行人应走同一条道路;穿越农作物种植区或果画时,不得随意踩踏和采摘果实。
7。
2地球物理勘探7.21宜采用见进的轻型物探设备议器和探测方法;当使用重型设备时,应尽可能控制扰动范围。
视情况选择容易恢复的地段作业。
7.2.2物探仪器设备的安装和测量点、线的布设,应尽可能合理避让草地,林地、耕地及动物栖息地等。
7.2.3电法测量中应选用尾气符合相关排放标准和低噪音的运输车辆和汽(柴)油机,井定期维护保养。
鼓励使用清洁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