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0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点导学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重要知识点和记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重要知识点和记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重要知识点和记忆点1. 人口增长:* 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等,它们通过影响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 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分为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 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导致人口压力大,需要控制人口(如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可能导致人口老龄化,需要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2.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 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13亿人口”(2005年1月6日)。

* 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3. 人口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进而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的变化。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是人口增长的根本影响因素。

* 时间变化:人类人口自然增长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有时间差别。

如工业革命之后,增长速度明显较快。

* 空间变化: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记忆点方面,可以关注以下几点:1. 牢记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

2. 掌握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分布地区。

3. 记住一些重要的人口日和相关数据,如“世界60亿人口日”和“13亿人口”。

4. 理解人口增长的时间和空间变化,以及它们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重要知识点和记忆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配套)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配套)

1.1人口的数量变化一、预习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一一揭示其原因。

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

3.识记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分析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

二、预习要点1.重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2.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三、预习问题预习课本P2—P5。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 世界人口变化的总趋是什么?时空差异有哪些?预习课本P5—P7。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有哪些?有什么特征3.促使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四、预习检测1. 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A. 人口出生率B. 人口死亡率C. 人口自然增长率D. 人口数量2. 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A. 自然灾害减少B. 没有战争C.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 农业的发展3. 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②①③D. ②③①探究案探究活动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探究材料】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探究问题】1.从上面的图表,我们看到了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庞大的数量,到1999年10月12日,已达到60亿,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 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

人口自然增长受哪些因素影响?2.结合材料中的图表和教材P2~P3图1.2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图1.3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分析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变化的原因。

3.俄罗斯总统签署一项政令,鼓励妇女多生育,以扭转人口数量下降趋势。

根据这项政令,俄罗斯设立“父母荣誉勋章”授予那些多生孩子的“英雄母亲”。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 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自然增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

2. 二战后, 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 ②民族经济的发展, 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3.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4. 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出现的人口问题是“高龄少子化”现象, 使社会和家庭负担加重, 可能使未来经济发展一蹶不振。

因此必须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并适当接纳移民。

5.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 其中: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全球: 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实质还是传统型)我国: 基本现代型9. 美国的人口迁移: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 还出现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0.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②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自然环境:气候、水、土壤、矿产等社会经济环境: 经济、交通、文化、家庭婚姻等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 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3. 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影响: 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利影响: 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迁入地】有利影响: 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 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影响:人口密度增加, 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14.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①资.(成正比. ②科技发展水.(成正比.③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而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资源状况。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①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②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综合题1、阅读我国流动人口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入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简述人口大量流动对流入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2、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为。

北京市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其原因是。

(2)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3)结合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普查,福建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11.42%,其中65岁及以占7.89%,而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材料二:某年份福建省部分设区市人口流动状况6省市,迁入人口相对集中来自四川、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湖南8个省区。

(1)根据材料一,说出福建省当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对福建省今后发展造成的影响。

(2)若材料二中甲、乙两城市代表是三明和福州,依据表格数据推测,甲城市是;乙城市是。

(3)说出影响福建省省际人口迁出和迁入的主导因素。

(4)简述大量外来人口迁入,对厦门市产生的影响。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1年以来的叙利亚内战引发了严重的难民危机,大量叙利亚难民涌入欧洲。

2016年2月共有67 797人在德国联邦移民与难民局申请避难,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159.9%。

2016年1~2月德国接收的难民人数已超过10万人。

下图为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

(1)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叙利亚难民经爱琴海进入欧洲可能遇到的危险。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

01人口数量变化概述Chapter人口数量变化定义与类型定义类型全球及我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全球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我国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人口数量变化对地理环境影响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人口数量的增长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压力,如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过度开发、能源消耗增加等。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等。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如劳动力供需变化、消费需求变化、社会保障压力增加等。

02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Chapter自然增长率概念及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注意事项1 2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异城乡差异我国不同地区差异不同地区自然增长率差异比较影响自然增长率因素探讨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育政策医疗卫生条件03迁移对人口数量影响研究Chapter迁移类型和原因简介人口迁移的类型人口迁移的原因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影响分析对迁出地的影响对迁入地的影响人口迁入可以带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社会治安问题增多等负面影响。

当代迁移现象及趋势预测当代迁移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迁移呈现出规模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并存,永久性迁移和非永久性迁移交织。

趋势预测未来人口迁移将继续保持活跃态势,但迁移的流向和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国际迁移仍将持续;另一方面,国内迁移将更加活跃,特别是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将成为主流。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老年人口迁移和生态移民将成为新的迁移趋势。

04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数量变化特点Chapter城市化定义及进程概述城市化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以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城市化进程通常包括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2.自然增长率= =3.机械增长率= =4.机械增长率的概念:5.新增人口数的决定因素:、。

6.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是:、;解决措施是:、。

7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是:、;解决措施是:。

.8.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指标:、、。

9.三种增长模式的特征·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10.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世界的人口增长模式:。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空间变化的形式:、。

2.判断依据·人口迁移(条件):、、。

·人口流动(条件):、。

3.国际人口迁移(时间、原因、特点)4.国内人口迁移(时间、原因、特点)5.人口迁移的影响①对迁入地的影响:·有利:、、。

·不利:、。

对迁出地的影响:·有利:、、。

·不利:、。

6.影响人口的迁移因素①自然因素:、、、、。

②经济因素:、。

③社会因素:、、、、。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受、以及的影响,并且环境人口容量与呈负相关;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原因是,而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受决定。

3.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4.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关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13亿人口(2005/1/6)。

[记忆]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自然增长保持较低全,人口素质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特点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家为传统型,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二故乡4、新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考点大全笔记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考点大全笔记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考点大全笔记综合题1、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促进______________的融合: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新加坡等。

(2)促进了____________:促进了资源开发、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如落后的北美经过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长期开发,成为经济发达地区;西欧战后经济的繁荣以及中东石油生产国的崛起与外籍劳工迁入有很大关系。

(3)促进了文化的______________:随着国际人口迁移,各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国际人口迁移还促进了人种基因的交流。

如中华饮食文化已“走向世界”;巴西成为“人种大熔炉”。

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市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3.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6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6%,常住外来人口745.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4.6%。

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12%o,死亡率为5.49‰。

(1)近几年北京常住人口总数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经济下滑B.交通拥挤C.教育落后D.政策调控(2)据材料信息显示,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是________,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________。

(3)大量外来人口给北京市社会经济带来哪些有利影响________?(4)材料二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由________迁往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图为芬兰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说出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示意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

(1)指出重庆市流入人口的总体年龄特征。

(2)简述重庆市大量人口流入带来的有利影响。

(3)为重庆市落后地区劳动力流失提出应对策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思维导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思维导图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位含义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区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区位选择方法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区位变化因素差异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影响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机械劳动力农业地约的形成农业地域定义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生产结构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科技应用普遍应用现代科技(划区放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农业专业化专业化程度高地域化坚持“土-草-畜-市场”的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基地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自然因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均耕地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生产习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季风区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适度规模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己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大水稻生产需求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增加投入,兴修水利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因素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农业四次革命:机械化、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经营管理革命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发展历史19世纪后,横贯东西的大铁路修建,加速了农业向西扩展,并开始进行商品化生产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农产品市场扩大,粮价上涨,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农业技术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20世纪50年代,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发展措施兴修水利谋发展灌溉,实行休耕和轮休保证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的高产稳产特点建立全国农业科技和研究系统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自然因素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社会经济因素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业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农作物水稻分布亚洲季风区区位条件水特条件优越地形以平原为主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种植历史悠久主要特征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主要特征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品高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相同点都是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国家美国、阿根廷等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自然条件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特点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发展措施修建铁路便于牛肉外运,扩大销售市场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种植牧草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打井取水草原上打机井,保证人蓄饮水牧草生长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研究保证牛肉质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乳畜业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发达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位要求由于牛奶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分布地区紧邻消费市场;还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区位特点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乳畜业气候温和湿润草场人工为主分布人口密集地区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奶制品机械化程度高市场本地为主大牧场放牧业气候干旱半干旱草场天然为主分布地广人稀地区对象牛、羊产品肉、皮、毛机械化程度较高市场外地为主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关系业集聚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优势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迎合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量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自发形成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多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规划建设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经济、环境效益较高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工业分散的原因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工业分散形成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并不要求集聚,有些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区发展,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表现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结果引发了工业低于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动力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概念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地位在各国以致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问题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发展3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传统工业区特点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规模大;经历久德国鲁尔工业区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新工业区“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区位优势廉价劳动力新工业区兴起的劳动力保障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节省生产建设投资交通运输方便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降低运输成本国际经济环境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产品生产国内经济环境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国内经济高度开放;政府大力支持新工业区兴起的自己保障;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新兴工业区兴厂和发展有政策保障新工业区特点新: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小:以中小企业为主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内工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产品面向世界。

2019-2020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程标准: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

3.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

4.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措施。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时间差异(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差异性3.空间差异(1)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2)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1)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基数共同决定的,即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因此不能仅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比较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2)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图中A出生率;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征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空间差异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③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④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发达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不一定比发展中国家的低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属于“传统型”模式,且人口的死亡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

相反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虽然已经属于“现代型”模式,但是由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大,在不同年龄段人口死亡率中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比较高,往往使这些发达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发展中国家的高。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不一定属于“传统型”模式当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传统型”模式,但有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如古巴。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2011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5.292%。

材料二:2011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2011年初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2)据图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说明将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问题及措施。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

材料2: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单位:%)(2)三亚市流动人口____素质较低,推测三亚市的产业结构可能以____导向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

(3)调查发现三亚市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的规律性,试分析三亚市人口迁入最多的季节是____。

主要原因为____。

(4)人口迁移对三亚市有何影响?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美国人口数量达3.267亿,为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国家。

美国人口数量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

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夏季干旱,冬季多雨。

加州经济总量高,境内有洛杉矶、旧金山等大都市,硅谷的电子工业发达,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

下图分别为美国本土人口分布图、美国本土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华盛顿和旧金山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据图中信息,描述美国人口的分布特征。

(2)近年来大量人口从东北部迁入加利福尼亚州,简述其原因。

(3)说明美国人口增长对本国的影响。

4、阅读驻马店市某县建国以来部分年份的户籍人口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1970年该县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为型,请说出判断依据。

(2)简析1970年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的原因。

地理人教版必修2备课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转变 Word版含解析

地理人教版必修2备课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转变 Word版含解析

备课资料一、世界人口最新数字中国人口网2005一03—15 09:08:31今年7月n日是第15个世界人口目。

二战后,世界人口进入了快速增加时期,这一快速增加的趋势今天还在继续。

人口的爆炸式增加对地球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庞大压力。

连年来,许多国家的政府为操纵人口增加作出了艰巨尽力。

以下是摘自联合国人口司报告中的一些世界人口最新数字。

世界人口70年增加了2倍:1930年全世界人口大约为20亿,1960年上升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冲破50亿,1999年达到60亿。

目前,世界人口约为64亿。

如打算生育方法有效实施,世界人口在2050年将有望被操纵在89亿左右。

世界人口5大国:中国(13亿),印度(10亿),美国亿),印度尼西亚亿)和巴西亿)。

世界人口目前年增加率为%,其中最不发达国家年增加率最高,达%。

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人口年增加率别离为%和%。

世界人口目前每一年净增加7700万,每秒增加2人到3人。

对世界人口年增加“奉献”最大的7国为:印度(21%),中国(13%),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印尼和美国(均为4%)。

世界各主腹地域的人口排名依次为:亚洲亿)、非洲亿)、欧洲亿)、拉美和加勒比地域亿)、北美亿)、大洋洲(3300万)。

其中,非洲人口增加最快,年增加率为%。

而欧洲人口在过去10年中一直在减少,每一年平均负增加%。

世界育龄妇女目前人均生育个婴儿,大大低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均5个婴儿的水平。

非洲妇女生育率最高,为;欧洲最低,为。

世界人均预期寿命为岁。

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地域为北美岁),最低的为非洲岁九婴儿死亡率最高的地域为非洲%),最低的为北美%)。

艾滋病已成为阻碍世界人口状况的重要因素。

截至去年末,全世界共有约40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去年一年就有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创单年感染人数最高记录。

去年全世界共有近300万人死于艾滋病。

世界人口整体趋老。

目前,60岁及以上的全世界老年人口为亿,2050年将达到近19亿。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复习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复习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复习❤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如:教育水平、文化观念等),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3.人口的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区上)都存在差异。

4.人口的自然增长除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人口基数有关,这就是虽然我国的出生率已经处于低水平,但人口依然增长迅速的原因。

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增长特点、存在的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6.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或人口再生产类型)包括原始型(高高高型)、传统型(高低高型)和现代型(低低低型)。

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答题分析时可从这些要点出发。

8.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其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度阶段。

我国由于搭理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9.古巴,韩国,新加坡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

10.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标志是死亡率的下降,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11.人口金字塔的读法:参照第二教材问题探究1。

12.要学会熟读各种人口增长曲线图,善于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确保答题要有思路,读图要有理有据。

❤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前者就是自然增长,后者我们通常称之为机械增长。

2.人口迁移的条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根据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3.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特点,流向,原因。

参照第二教材重难点突破部分第2题。

要注意时间段的划分。

4.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对迁出地:缓解了人口压力,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但可能造成人才流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13亿人口(2005/1/6)。

[记忆]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自然增长保持较低全,人口素质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特点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家为传统型,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二故乡4、新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地理人教版高一必修2教材梳理_第一章第一节_人口的数量变化_word版含解析

地理人教版高一必修2教材梳理_第一章第一节_人口的数量变化_word版含解析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世界60亿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居民诞生,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世界60亿人口日之所以备受重视,是因为60亿人口对于地球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

况且,世界人口仍以每年7 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

2006年2月,全球人口突破65亿。

2.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数减去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它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要点提示出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3.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1)从时间上看,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各时期人口的增长速度是不均匀的。

人口的增长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农业革命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和20世纪以来。

各阶段的人口数量和增长状况及人口变化的原因如表1-1所示。

图1-1方法点拨人口增长曲线图的阅读此类图的阅读一定要把纵、横坐标表示的含义看清楚,注意相邻两坐标值间的差值是否相等,以免出现判读失误。

图中曲线表示了世界人口的变化,人口增长曲线坡度的陡缓、起伏的大小能反映出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

在同一幅图中,曲线坡度越陡,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反之越慢;曲线起伏越大说明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越剧烈,反之则平和。

要点提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增长更加迅猛。

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世界上发生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二战后占世界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获得飞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使得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世界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误区警示人口增长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的共同影响。

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但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的绝对数仍然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的数量变化考纲解读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知识清单 1.2.参考答案1.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 时间 空间2.原始 传统 现代 原始 传统 现代 发达 发展中 传统 现代 现代 要点精析要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2.人口“三率”(1)人口出生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2)人口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拓展:人口增长的方式除人口的自然增长外,还有人口的机械增长(后面将专门讲述)。

【典型例题】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回答下面(1)~(2)题。

决定因素:______和______ 趋势:不断____________差异______差异农业革命之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以来 发达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差异 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______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______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______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类型及特征 历史转变:______型→______型→______型______国家:现代型 ______国家:传统型全世界:由______型向______型过渡 中国:已经属于______型 空间差异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1)由图表可知,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苏南;经计算,苏中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不等于苏中与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不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

(2)阅读三角形统计图要注意两点:一是每边自左向右,0为三角形左边“顶点”,100%为三角形右边“顶点”,二是图中“▲”或“●”的三边百分比之和为100%或1。

从图表可知2010年0~14岁人口比例下降;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数增加;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意味着老龄化进程加速,江苏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

答案:B B要点二: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历史阶段农业革命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增长特征极其缓慢,人口数量少前期增长快,后期缓慢,人口数量多人口总量庞大,增长较快原因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生产力大大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抵御各种灾害和疾病的能力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以欧美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长将趋于缓慢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亚、非、拉国家为主读世界及各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拉丁美洲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②北美洲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没有变化③亚洲的人口死亡率始终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④欧洲的人口出生率始终低于同期大洋洲的人口出生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看懂坐标图,横坐标是人口死亡率,坐标原点在右侧;纵坐标是人口出生率,原点在下侧;图中斜线表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同时还要能正确找到各大洲相关的六个点的数据变化情况。

读坐标图可知:拉丁美洲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千分之十几上升到千分之二十,80年代后又降到千分之十几;北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亚洲的人口死亡率基本低于同时期其他大洲,故也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期欧洲人口出生率都低于大洋洲。

答案:C要点三: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原始型高高低增长缓慢传统型高低高增长迅速现代型低低低增长缓慢记忆口诀:由死(死亡率下降开始)到生(出生率下降结束)来实现,生产力发展是关键。

区分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的方法(1)从特征上区分区分三种模式,特征很重要:现代型是三低,传统型高低高,原始型高高低。

简单图示如下:(2)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0%以下。

(3)“高低高”模式和“高高低”模式区别:传统“高低高”模式和“高高低”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高低高”模式的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较低,尤其是死亡率明显下降,使自然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高高低”模式。

(4)“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的区别在于“高低高”模式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高于“低低低”模式,“低低低”模式的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0%。

【典型例题】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1)考查人口再生产相关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结合题干叙述可知:甲市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所给的四个城市中,只有上海符合以上情况。

(2)结合图示分析可知,①地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低,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

答案:C A要点四: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1.造成空间差异的原因: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2.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1)欧美:已步入现代型。

(2)亚、非、拉: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3)中国:目前已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典型例题】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家是()。

A.韩国B.日本C.新西兰D.埃及(2)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C.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3)由上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目前甲国城市化水平高B.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D.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解析:(1)从上图中曲线变化规律及出生率、死亡率数值可知,甲国在1890~1920年期间,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选项中只有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故答案为D项。

本题也可用排除法解得,A、B、C三项所示的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均为现代型。

(2)自然灾害和政局动荡与人口出生率无关,因此A、B两项可以排除。

根据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可知,乙国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因为抚养孩子成本上升而不愿多生孩子的现象还不多见,答案D项可以排除。

再联系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实际,不难得出C项为正确答案。

(3)由上图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特点可以推知,甲国为发达国家,因此A项“城市化水平高”正确,甲国由于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所以C项“为人口净迁出国”错误。

乙国应为发展中国家,但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非常迅速,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死亡率大幅下降,20世纪70年代出生率大幅下降,这些特征不符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因此B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仍较高,因此不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因此D 项错误。

答案:D C A要点五: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人口年龄构成表示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因形似金字塔而得名。

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段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

一般表示形式如下图: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塔的底座越宽,顶端越尖,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大,反映出人口高出生率、高增长率的特征;塔身越接近下窄上宽的形状,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小,反映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低增长特征。

常见几种形式见下图:(2015福建卷)图示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通过人口金字塔图,判读人口结构。

(1)图示表明人口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口比重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少年儿童比重差异最大,a方案比c方案小得多。

故选D。

(2)a方案少儿比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过重;而b 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和少儿人口比重都较合适。

故选B。

答案:(1)D (2)B要点六:人口问题主要突出问题是:人口迅速增长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

1.发展中国家地区:人口迅速增长问题(表现:基数大、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影响:①粮食供给不足;②就业问题严重;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妨碍人力资源形成;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措施:控制人口增长,计划生育。

2.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表现: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老龄化严重影响: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