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薄束核 楔束核 内侧丘系交叉
深部感觉传导路损伤:
1、病人闭目站立 时,表现倾斜, 摇晃并易摔倒
2、精细触觉和 震动觉消失
2.非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通路
肌肉、肌腱 关节、骨膜
周围突
第一级神经元 中枢突 脊神经节
第二级神经元 胸核
中间内侧核
脊髓小脑后束 经小脑下脚
组成脊髓小脑前束 经小脑上脚
旧小脑 皮质
后 角 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侧束 固有核 粗略触觉纤维不交叉或经白质
前连合交叉组成脊髓丘脑前束
在脑干内 组成脊髓丘系
第三级神经元
丘脑腹 后外侧核
丘脑中央辐射 经内囊后肢
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上升2节段 后根
脊神经节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内囊后肢 丘脑中央辐射 丘脑腹后外侧核 脊髓丘系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交叉
舌下神经核 疑核
上、下、内直肌 下斜肌、上睑提肌 上斜肌
咀嚼肌
外直肌
睑裂以上表情肌 睑裂以下表情肌 舌肌 咽喉肌
副神经核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核上瘫、核下瘫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损伤部位
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细胞锥体束
临床体征 瘫痪范围 瘫痪特点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常较广泛 痉挛性瘫痪
少部分纤维不交叉 组成皮质脊髓前束 在脊髓内逐节交叉
脊髓 前角 运动 细胞
脊神经 躯干、四肢的 骨骼肌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前角运动细胞
中央前回中上部、中 央旁小叶前部 皮质脊髓束 内囊后肢 大脑脚底中3/5
锥体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侧束与躯干、四肢肌定位关系 内侧部:支配上半身纤维 外侧部:支配下半身纤维
深部感觉传导路损伤:
1、病人闭目站立 时,表现倾斜, 摇晃并易摔倒
2、精细触觉和 震动觉消失
2.非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通路
肌肉、肌腱 关节、骨膜
周围突
第一级神经元 中枢突 脊神经节
第二级神经元 胸核
中间内侧核
脊髓小脑后束 经小脑下脚
组成脊髓小脑前束 经小脑上脚
旧小脑 皮质
后 角 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侧束 固有核 粗略触觉纤维不交叉或经白质
前连合交叉组成脊髓丘脑前束
在脑干内 组成脊髓丘系
第三级神经元
丘脑腹 后外侧核
丘脑中央辐射 经内囊后肢
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上升2节段 后根
脊神经节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内囊后肢 丘脑中央辐射 丘脑腹后外侧核 脊髓丘系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交叉
舌下神经核 疑核
上、下、内直肌 下斜肌、上睑提肌 上斜肌
咀嚼肌
外直肌
睑裂以上表情肌 睑裂以下表情肌 舌肌 咽喉肌
副神经核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核上瘫、核下瘫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损伤部位
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细胞锥体束
临床体征 瘫痪范围 瘫痪特点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常较广泛 痉挛性瘫痪
少部分纤维不交叉 组成皮质脊髓前束 在脊髓内逐节交叉
脊髓 前角 运动 细胞
脊神经 躯干、四肢的 骨骼肌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前角运动细胞
中央前回中上部、中 央旁小叶前部 皮质脊髓束 内囊后肢 大脑脚底中3/5
锥体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侧束与躯干、四肢肌定位关系 内侧部:支配上半身纤维 外侧部:支配下半身纤维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ppt课件
第十八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Pathways of the Nervous System
1
掌握内容: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痛、温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损伤的表现。 视觉传导通路交叉部位,不同部位损伤的表现。 运动传导通路神经元的位置。 锥体系的组成,各束的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
蜗神经
外侧丘系
交叉与不交叉
第2级神经元
下丘
内侧膝状体
下丘臂
第3级神经元
第4级神经元
听辐射
经内囊后肢 颞横回
16
第二节、运动传导路 Motor Pathways
一、 锥体系 Pyramidal System (一) 皮质脊髓束 : ①起于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 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②下行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 脑桥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③在锥体交叉处约90%的纤维交叉 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行于 脊髓外侧索终止于脊髓前角,支配 四肢肌
④小部分终止于对侧面神 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 支配对侧的面下部肌、舌 肌
19
(三)上、下运动神经元(Upper,Lower Motor Neurons) ①上运动神经元:指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及其轴突 ②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细胞 ③上运动神经元(核上瘫)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硬瘫, 即肌张力增高、肌肉不萎缩、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 现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即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 和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对侧)。 ④下运动神经元(核下瘫)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软瘫, 即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深、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等; 在皮质核束表现为:即同侧全部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伸舌 时舌尖偏向同侧)。
1
掌握内容: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痛、温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损伤的表现。 视觉传导通路交叉部位,不同部位损伤的表现。 运动传导通路神经元的位置。 锥体系的组成,各束的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
蜗神经
外侧丘系
交叉与不交叉
第2级神经元
下丘
内侧膝状体
下丘臂
第3级神经元
第4级神经元
听辐射
经内囊后肢 颞横回
16
第二节、运动传导路 Motor Pathways
一、 锥体系 Pyramidal System (一) 皮质脊髓束 : ①起于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 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②下行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 脑桥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③在锥体交叉处约90%的纤维交叉 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行于 脊髓外侧索终止于脊髓前角,支配 四肢肌
④小部分终止于对侧面神 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 支配对侧的面下部肌、舌 肌
19
(三)上、下运动神经元(Upper,Lower Motor Neurons) ①上运动神经元:指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及其轴突 ②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细胞 ③上运动神经元(核上瘫)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硬瘫, 即肌张力增高、肌肉不萎缩、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 现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即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 和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对侧)。 ④下运动神经元(核下瘫)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软瘫, 即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深、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等; 在皮质核束表现为:即同侧全部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伸舌 时舌尖偏向同侧)。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课件PPT
副交感神经传导通路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信息通过副交感 神经纤维传向效应器,引起内脏器官 和皮肤的血管舒张、心跳减慢等反应 。
03
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部位,通过电 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神经递质是突触传递的关键物质,它能够将一个神经元的电化学信号转化为另一个 神经元的化学信号,从而完成信息的传递。
控制躯体运动,由脊髓前角细 胞和脑干运动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
控制躯体运动,由大脑皮层运 动区神经元组成。
锥体系
控制躯体运动,由大脑皮层、 脑干和脊髓组成。
锥体外系
控制躯体运动的协调和平衡, 由小脑、基底节和脊髓组成。
自主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交感神经传导通路
交感神经兴奋时,信息通过交感神经 纤维传向效应器,引起内脏器官和皮 肤的血管收缩、心跳加快等反应。
神经系统的学习与记忆
神经系统具有学习与记忆的能力, 这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突
触强度的改变来实现的。
学习是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 反应能力,通过反复的刺激和强 化,神经系统能够逐渐适应和学
习新的任务。
记忆是指神经系统对过去经验的 存储和回忆,记忆的存储与神经 元之间的连接和突触强度的改变
有关。
04
基于神经元网络模型,构建人工神经 网络,实现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自 然语言处理等功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神经系统的疾病与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由脑血 管病变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脊髓疾病
如脊髓炎、脊髓压迫症等,影 响脊髓传导功能。
神经退行性疾病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信息通过副交感 神经纤维传向效应器,引起内脏器官 和皮肤的血管舒张、心跳减慢等反应 。
03
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部位,通过电 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神经递质是突触传递的关键物质,它能够将一个神经元的电化学信号转化为另一个 神经元的化学信号,从而完成信息的传递。
控制躯体运动,由脊髓前角细 胞和脑干运动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
控制躯体运动,由大脑皮层运 动区神经元组成。
锥体系
控制躯体运动,由大脑皮层、 脑干和脊髓组成。
锥体外系
控制躯体运动的协调和平衡, 由小脑、基底节和脊髓组成。
自主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交感神经传导通路
交感神经兴奋时,信息通过交感神经 纤维传向效应器,引起内脏器官和皮 肤的血管收缩、心跳加快等反应。
神经系统的学习与记忆
神经系统具有学习与记忆的能力, 这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突
触强度的改变来实现的。
学习是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 反应能力,通过反复的刺激和强 化,神经系统能够逐渐适应和学
习新的任务。
记忆是指神经系统对过去经验的 存储和回忆,记忆的存储与神经 元之间的连接和突触强度的改变
有关。
04
基于神经元网络模型,构建人工神经 网络,实现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自 然语言处理等功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神经系统的疾病与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由脑血 管病变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脊髓疾病
如脊髓炎、脊髓压迫症等,影 响脊髓传导功能。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增高
减低
亢进
消失
减弱或消失
消失
亢进
减弱或消失
有(+)
无(-)
早期无,晚期为废用 早期即有萎缩
性萎缩
(二)锥体外系
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 的传导路径。主要机能:调节肌张力、协 调肌群活动、维持和调整身体姿势、进行 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等。
主要由三条: 1、皮质-纹状体-皮质环路 2、黑质-纹状体环路 3、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皮质脊髓前束 中有一部分纤维始 终不交叉而止于同 侧脊髓前角细胞, 支配躯干肌,故前 角内侧运动细胞受 双侧皮质脊髓束支 配,所以,躯干肌 是受两侧大脑皮质 支配。
皮质脊髓束 损伤:
对侧前角运 动细胞瘫痪
对侧上、下 肢瘫痪
中央前回下部的皮质 Ⅰ
后内 肢囊
束体锥
脑干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1、皮质-纹状体-皮质环路
皮质纹状体纤维
额、顶叶
新纹状体
纹
大脑 皮质
4、6区
腹前核
状
腹外侧核 苍白球丘脑纤维 体
皮 质 | 纹 状 体 系 图
2、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大脑 皮质
额、枕、颞叶 皮质脑桥纤维 脑桥核
小脑皮质
4、6区
腹前核 腹外侧核
结合臂
齿状核
苍白球丘脑纤维
红核
交叉
红核脊髓束 交叉
诊断:脊髓半截综合症。 请请你用所学解剖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受损的部位是哪里? (2)左、右的症状为什么会有不同,损伤了哪一些传 导束会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
参考答案
(1)受损的部位是胸8或胸9脊髓节段右侧半。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感受器
效应器
神经系统内两大类传导通路: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 听觉传导通路 平衡觉传导通路 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锥体系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锥体外系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节后纤维
睫状N节 视N
动眼N
动眼N副核 中脑 顶盖前区
听觉传导通路
①
②
周围突
螺旋器
.
中枢突
(大部分纤维交叉形成斜方体至对侧上升)
.
蜗神经
(小部分纤维不交叉在同侧上升)外侧丘系
蜗神经节 蜗神经核
③
④
. 下丘臂 .
听辐射
听辐射
颞横回(听觉区)
内囊后肢
内侧膝状体
下丘
下丘 内侧膝状体
外侧丘系
蜗N核
听觉冲动为双侧传导,若一侧通路在
右小指背面皮肤被蚊子叮咬产生痛觉,试用传导 通路知识解释这一过程。
右小指背面皮肤感受器右尺N右脊N节 右脊N后根右脊髓背外侧束上升1-2 个节段右脊髓后角固有核经白质前连 合交叉左脊髓丘脑束左背侧丘脑腹后 外侧核左丘脑中央辐射左内囊后肢 左中央后回中部
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
三叉神经脊束
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
右小指背面被蚊子叮咬产生痛觉,用左手拍打, 试用传导通路知识解释这一过程。
右小指背面皮肤感受器右尺N右脊N节右脊N根 右脊髓背外侧束上升1-2个节段右脊髓后角固有核 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左脊髓丘脑束左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左丘脑中央辐射左内囊后肢左中央 后回中部胼胝体右中央前回中部右皮质脊髓束 右内囊后肢锥体交叉左皮质脊髓侧束左脊髓 前角外侧核左脊N前根左脊N干左脊N前支 左臂丛左腋N、肌皮N、正中N、桡N、尺N左上肢肌
大脑皮质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感受器
效应器
神经系统内两大类传导通路: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 听觉传导通路 平衡觉传导通路 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锥体系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锥体外系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节后纤维
睫状N节 视N
动眼N
动眼N副核 中脑 顶盖前区
听觉传导通路
①
②
周围突
螺旋器
.
中枢突
(大部分纤维交叉形成斜方体至对侧上升)
.
蜗神经
(小部分纤维不交叉在同侧上升)外侧丘系
蜗神经节 蜗神经核
③
④
. 下丘臂 .
听辐射
听辐射
颞横回(听觉区)
内囊后肢
内侧膝状体
下丘
下丘 内侧膝状体
外侧丘系
蜗N核
听觉冲动为双侧传导,若一侧通路在
右小指背面皮肤被蚊子叮咬产生痛觉,试用传导 通路知识解释这一过程。
右小指背面皮肤感受器右尺N右脊N节 右脊N后根右脊髓背外侧束上升1-2 个节段右脊髓后角固有核经白质前连 合交叉左脊髓丘脑束左背侧丘脑腹后 外侧核左丘脑中央辐射左内囊后肢 左中央后回中部
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
三叉神经脊束
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
右小指背面被蚊子叮咬产生痛觉,用左手拍打, 试用传导通路知识解释这一过程。
右小指背面皮肤感受器右尺N右脊N节右脊N根 右脊髓背外侧束上升1-2个节段右脊髓后角固有核 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左脊髓丘脑束左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左丘脑中央辐射左内囊后肢左中央 后回中部胼胝体右中央前回中部右皮质脊髓束 右内囊后肢锥体交叉左皮质脊髓侧束左脊髓 前角外侧核左脊N前根左脊N干左脊N前支 左臂丛左腋N、肌皮N、正中N、桡N、尺N左上肢肌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视N
鼻侧半的f交叉-对侧视束 视交叉 颞侧半的f不交叉-同侧视束
外侧膝状体
● 视辐射 距状沟上、下 内囊后肢 的视区皮质
视路损伤最具诊断 价值的临床表现是 视野缺损
A单眼全盲 B B双眼鼻侧视野偏盲
A B D
C
C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D双眼同向偏盲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视网膜
视神经 上丘臂
视交叉
顶盖前区
两侧视束
前庭N核
●
丘脑腹后核
●
颞上回前方
前庭神经核的纤维联系
内侧纵束:
上升→动眼N核、滑车N核、展N核 下降→副N脊髓核、上段颈髓前角
前庭脊髓束
发出纤维经小脑下脚入小脑 发出纤维与脑干网状结构、 迷走N背核、疑核联系
内脏感觉传导路
一般内脏感觉传导路 特殊内脏感觉传导路:嗅觉、味觉
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
第19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分为: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感受器→数级传入神经元→大脑皮质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数级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只有不经过大脑皮质的上、 下行传导通路才称为反射通路
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
第19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一节 感觉传导通路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两侧动眼神经副核 节后纤维 瞳孔括约肌收缩
两侧瞳孔缩小
损伤表现
患侧眼 直接对 间接对 光反射 光反射
视神经 损伤 动眼神 经损伤 丧失 ( -) 丧失 ( -) 存在 ( +) 丧失 ( -)
健侧眼 直接对 间接对 光反射 光反射
存在 ( +) 存在 ( +) 丧失 ( -) 存在 ( +)
鼻侧半的f交叉-对侧视束 视交叉 颞侧半的f不交叉-同侧视束
外侧膝状体
● 视辐射 距状沟上、下 内囊后肢 的视区皮质
视路损伤最具诊断 价值的临床表现是 视野缺损
A单眼全盲 B B双眼鼻侧视野偏盲
A B D
C
C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D双眼同向偏盲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视网膜
视神经 上丘臂
视交叉
顶盖前区
两侧视束
前庭N核
●
丘脑腹后核
●
颞上回前方
前庭神经核的纤维联系
内侧纵束:
上升→动眼N核、滑车N核、展N核 下降→副N脊髓核、上段颈髓前角
前庭脊髓束
发出纤维经小脑下脚入小脑 发出纤维与脑干网状结构、 迷走N背核、疑核联系
内脏感觉传导路
一般内脏感觉传导路 特殊内脏感觉传导路:嗅觉、味觉
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
第19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分为: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感受器→数级传入神经元→大脑皮质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数级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只有不经过大脑皮质的上、 下行传导通路才称为反射通路
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
第19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一节 感觉传导通路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两侧动眼神经副核 节后纤维 瞳孔括约肌收缩
两侧瞳孔缩小
损伤表现
患侧眼 直接对 间接对 光反射 光反射
视神经 损伤 动眼神 经损伤 丧失 ( -) 丧失 ( -) 存在 ( +) 丧失 ( -)
健侧眼 直接对 间接对 光反射 光反射
存在 ( +) 存在 ( +) 丧失 ( -) 存在 ( +)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前束
皮质脊髓前束
锥体系
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核束× 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束 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 前部和附近区域的皮质 内囊膝部 脑运动神经核
眼外肌、咀嚼肌 面肌、咽喉肌 舌肌
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束
内囊后脚 大脑脚底 脑桥基底 延髓锥体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 在脊髓内逐节交叉 脊髓前角 运动细胞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瘫痪特点 肌张力 深反射 浅反射 病理反射 痉挛性(硬)瘫 增高 亢进 减弱或消失 阳性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弛缓性瘫 降低 消失 消失 阴性
后角固有核 (C8、T1)
尺神经
损伤后表现
脊髓丘脑束损伤: 对侧伤面1-2节段以下痛觉、 温觉消失。
脊髓以上通路损伤:对侧躯 干、上下肢感觉障碍。
(三)头面 部的浅感觉 传导通路
中央后回下1/3
内囊 后肢
浅感觉传导路
( 头面部 )
丘脑腹后内侧核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节 头面部 皮肤粘膜
周围突 中枢突
本 体 感 觉
损伤后表现
薄束(传导躯干下部及下肢的信息) 楔束(传导躯干上部及上肢的信息) 受损: 不能确定同侧关节位置、运动方向及皮肤的两点 距离,闭目站立身体倾斜、摇晃、易跌倒。
脑干以上损伤 功能障碍在对侧
(二)躯干和 四肢的浅感觉 传导通路
中央后回上2/3 中央旁小叶后部
内囊 后肢
浅感觉传导路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周围突
中枢突
节细胞
损伤后表现
1.一侧视神经损伤: 患眼全盲。
3.视交叉中部损伤:
双眼视野颞侧偏盲。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前束
皮质脊髓前束
锥体系
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核束× 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束 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 前部和附近区域的皮质 内囊膝部 脑运动神经核
眼外肌、咀嚼肌 面肌、咽喉肌 舌肌
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束
内囊后脚 大脑脚底 脑桥基底 延髓锥体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 在脊髓内逐节交叉 脊髓前角 运动细胞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瘫痪特点 肌张力 深反射 浅反射 病理反射 痉挛性(硬)瘫 增高 亢进 减弱或消失 阳性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弛缓性瘫 降低 消失 消失 阴性
后角固有核 (C8、T1)
尺神经
损伤后表现
脊髓丘脑束损伤: 对侧伤面1-2节段以下痛觉、 温觉消失。
脊髓以上通路损伤:对侧躯 干、上下肢感觉障碍。
(三)头面 部的浅感觉 传导通路
中央后回下1/3
内囊 后肢
浅感觉传导路
( 头面部 )
丘脑腹后内侧核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节 头面部 皮肤粘膜
周围突 中枢突
本 体 感 觉
损伤后表现
薄束(传导躯干下部及下肢的信息) 楔束(传导躯干上部及上肢的信息) 受损: 不能确定同侧关节位置、运动方向及皮肤的两点 距离,闭目站立身体倾斜、摇晃、易跌倒。
脑干以上损伤 功能障碍在对侧
(二)躯干和 四肢的浅感觉 传导通路
中央后回上2/3 中央旁小叶后部
内囊 后肢
浅感觉传导路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周围突
中枢突
节细胞
损伤后表现
1.一侧视神经损伤: 患眼全盲。
3.视交叉中部损伤:
双眼视野颞侧偏盲。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人体解剖学课件)
感觉传导通路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脊髓丘脑系) 2.头面部(三叉丘系)
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三级神经元)
感受器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脑桥核(触)、 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
皮肤 粘膜
三叉神经 (周围突)
三叉神经根、 (中枢突)
第1级神经元
第2级神经元
腹后内侧核
三叉丘系
一侧动眼神经损伤 信息传出中断
患侧直接对光反射 消失 患侧间接对光反射 消失
患侧
感觉传导通路
•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脊髓丘脑系) 2.头面部(三叉丘系)
感受器
脊神经节
后角固有核
皮肤
脊神经
中枢突
上升1~
(周围突)
经后根进入脊髓
2个节段
1.病灶在内侧丘系交叉以上,表 现为病灶对侧深感觉障碍;
2.在内侧丘系交叉以下,则表
现为病灶同侧深感觉障碍。
视觉传导通路(三级神经元)
视野
眼球固定,平视前方时所看到的空间范围 正常单侧视野: 颞侧80-90 度. 鼻侧45度 上方受上睑限制
45 80-90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视区
概念: 光照一侧瞳孔,
引起双眼瞳孔都缩小。
光照侧的瞳孔缩小,称直接对光反射。
未照侧的瞳孔也缩小,称间接对光反射 。
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上丘臂
顶盖前区
双侧动眼神经
双侧动眼 神经副核
睫状神经节
节后纤维
双侧瞳孔 括约肌收缩
两侧瞳孔缩小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pt课件
-5-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 头面部
意识性 非意识性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听觉传导通路 平衡觉传导通路
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一般内脏感觉 特殊内脏感觉
躯干、四肢 头面部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6-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ppt课件
-15-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又称浅感 觉 传 导 通 路 , 由 3级 神 经 元 组 成。 (一)躯 干 和 四 肢 痛 温 觉 、 粗 触 觉 和 压 觉 传导通路
ppt课件
-16-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第1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胞体中、 小 型 , 突 起 较 细、 薄 髓 或 无髓 , 其 周 围 突 分 布 于 躯干 和 四 肢 皮 肤 内 的 感 受 器 ; 中 枢 突经后根进入脊髓。 其 中 ,传 导 痛 温 觉 的 纤 维 ( 细 纤 维 ) 在 后 根的 外 侧 部 入 脊 髓 经 背 外 侧 束 再 终 止 于 第 2 级 神 经 元 ; 传 导 粗触 觉 和 压 觉 的 纤 维 ( 粗 纤 维 ) 经 后 根内 侧 部 进 入 脊 髓 后 索 , 再终止于第2级神经元。
②
薄束核 楔束核
①
中枢突
脊神经节
薄束楔束
③
对侧内侧丘系
脑干各部
-10-
内囊后肢
ppt课件
此通路在内侧丘系交叉的下方或上方的不同部位 损伤时,患者在闭眼时不能确定损伤同侧 (交叉下 方损伤)和损伤对侧(交叉上方损伤)关节的位 置和运动方向。此外,患者相应部位皮肤的精细 触觉也丧失。
ppt课件
-11-
说说两组概念。 一、躯体神经,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与骨骼肌的神经 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与腺体的 神经 二、一般,特殊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头部出现高度特化的视、听、 嗅、味觉感受器,以及有腮弓演化而来的的面部和 咽喉部骨骼肌。 因此产生了头颈部与躯干四肢不一样的感觉和运动, 一般,特殊就是因此而来。头颈部与躯干四肢一样 的,便是一般;不一样的便是特殊。举个例子:听 觉属于特殊感觉,只有耳朵有,躯干四肢没有。
ppt课件
-8-
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薄、楔束核内,由此二核发出的 纤维形成内弓状纤维向前绕过延髓中央灰质的腹侧,在 中线上与对侧薄、楔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称内侧丘系 交叉,交叉后的纤维转折向上,在锥体束的背侧呈前后 方向排列,行于延髓中线两侧,称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在脑桥呈横位居被盖的前缘,在中脑被盖则位 于红核的外侧,最后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锥体外系
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ppt课件
感觉传导通路
ppt课件
-7-
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 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第1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纤维较粗有髓鞘,其 周围突分布于肌、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和皮肤的精细 触觉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进人脊髓后索,分 为长的升支和短的降支。 其中,来自第5胸节以下的升支行于后索的内侧部,形成薄束。 薄束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本体感觉;来自第4胸节以上的升 支行于后索的外侧部,形成楔束,楔束传导上肢和躯干上部的 本体感觉。两束上行,分别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 短的降支至脊髓后角或前角,完成脊髓牵张反射。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二、运动传导通路
ppt课件
-1-
人,抽象的看就是一个大反射弧;感受器接受机体 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向其转变成神经冲动,沿 着神经元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最后到 达大脑皮层产生感觉;大脑皮质将这些信息进行整 合之后发出指令,沿着传出纤维,经脑干和脊髓的 运动神经元到达躯体和内脏效应器,引起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两大类的传导通路:感觉(上 行)传导通路,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二)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实际上是反射通路的上行 部分,为传人至小脑的本体感觉, 由两级神经元组成。
ppt课件
-12-
第1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肌、 肌腱、关节的本体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的内 侧部进人脊髓,终止于C8 ~L2节段胸核和腰骶膨大第 V ~VII层外侧部的第2级神经元。 由胸核发出的第2级纤维在同侧脊髓外侧索组成脊髓 小脑后束,向上经小脑下脚进人旧小脑皮质; 由腰骶膨大第V ~ VII层外侧部发出的第2级纤 维组成 对侧和同侧的脊髓小脑前束,经小脑上脚止于旧小脑 皮质。 上述第2级神经元传导躯干(除颈部外)和下肢的本 体感觉。传导上肢和颈部的本体感觉的第2级神经元 胞体位于颈膨大部的第VI、VII层和延髓的楔束副核, 这两处神经元发出的第2级纤维也经小脑下脚进人旧 小脑皮质。
ppt课件
-13-
(二)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Fra bibliotek感觉传导通路同侧脊髓侧索 2级纤维 脊髓小脑后束 小脑下脚
ppt课件
-14-
(三)头面部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面部的躯体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 (第V脑神经)传导,该神经在脑桥入脑。神经有 两根。每侧一根。三叉神经分布于面部,口、舌的 外2/3和硬脑膜。耳、鼻和明咽周围皮肤的感觉由其 他颅神经传导:面神经(V)、舌咽神经(IX)和迷走神经 (X )。三又神经中较粗的轴突传导来自皮肤机械感 受器的触觉信息,然后与同侧三叉神经核内的第二 级神经元(三叉神经中脑核)形成突触联系。三叉 神经核的轴突交叉后投射到对侧丘脑腹后核的内侧 部,然后投射到躯体感觉皮层。
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纤 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 (central thalamic radiations ), 经内囊后肢主要投射至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 叶后部, 部分纤维投射至中央前回。
ppt课件
-9-
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 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pt课件
-5-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 头面部
意识性 非意识性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听觉传导通路 平衡觉传导通路
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一般内脏感觉 特殊内脏感觉
躯干、四肢 头面部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6-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ppt课件
-15-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又称浅感 觉 传 导 通 路 , 由 3级 神 经 元 组 成。 (一)躯 干 和 四 肢 痛 温 觉 、 粗 触 觉 和 压 觉 传导通路
ppt课件
-16-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第1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胞体中、 小 型 , 突 起 较 细、 薄 髓 或 无髓 , 其 周 围 突 分 布 于 躯干 和 四 肢 皮 肤 内 的 感 受 器 ; 中 枢 突经后根进入脊髓。 其 中 ,传 导 痛 温 觉 的 纤 维 ( 细 纤 维 ) 在 后 根的 外 侧 部 入 脊 髓 经 背 外 侧 束 再 终 止 于 第 2 级 神 经 元 ; 传 导 粗触 觉 和 压 觉 的 纤 维 ( 粗 纤 维 ) 经 后 根内 侧 部 进 入 脊 髓 后 索 , 再终止于第2级神经元。
②
薄束核 楔束核
①
中枢突
脊神经节
薄束楔束
③
对侧内侧丘系
脑干各部
-10-
内囊后肢
ppt课件
此通路在内侧丘系交叉的下方或上方的不同部位 损伤时,患者在闭眼时不能确定损伤同侧 (交叉下 方损伤)和损伤对侧(交叉上方损伤)关节的位 置和运动方向。此外,患者相应部位皮肤的精细 触觉也丧失。
ppt课件
-11-
说说两组概念。 一、躯体神经,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与骨骼肌的神经 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与腺体的 神经 二、一般,特殊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头部出现高度特化的视、听、 嗅、味觉感受器,以及有腮弓演化而来的的面部和 咽喉部骨骼肌。 因此产生了头颈部与躯干四肢不一样的感觉和运动, 一般,特殊就是因此而来。头颈部与躯干四肢一样 的,便是一般;不一样的便是特殊。举个例子:听 觉属于特殊感觉,只有耳朵有,躯干四肢没有。
ppt课件
-8-
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薄、楔束核内,由此二核发出的 纤维形成内弓状纤维向前绕过延髓中央灰质的腹侧,在 中线上与对侧薄、楔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称内侧丘系 交叉,交叉后的纤维转折向上,在锥体束的背侧呈前后 方向排列,行于延髓中线两侧,称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在脑桥呈横位居被盖的前缘,在中脑被盖则位 于红核的外侧,最后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锥体外系
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ppt课件
感觉传导通路
ppt课件
-7-
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 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第1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纤维较粗有髓鞘,其 周围突分布于肌、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和皮肤的精细 触觉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进人脊髓后索,分 为长的升支和短的降支。 其中,来自第5胸节以下的升支行于后索的内侧部,形成薄束。 薄束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本体感觉;来自第4胸节以上的升 支行于后索的外侧部,形成楔束,楔束传导上肢和躯干上部的 本体感觉。两束上行,分别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 短的降支至脊髓后角或前角,完成脊髓牵张反射。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二、运动传导通路
ppt课件
-1-
人,抽象的看就是一个大反射弧;感受器接受机体 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向其转变成神经冲动,沿 着神经元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最后到 达大脑皮层产生感觉;大脑皮质将这些信息进行整 合之后发出指令,沿着传出纤维,经脑干和脊髓的 运动神经元到达躯体和内脏效应器,引起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两大类的传导通路:感觉(上 行)传导通路,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二)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实际上是反射通路的上行 部分,为传人至小脑的本体感觉, 由两级神经元组成。
ppt课件
-12-
第1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肌、 肌腱、关节的本体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的内 侧部进人脊髓,终止于C8 ~L2节段胸核和腰骶膨大第 V ~VII层外侧部的第2级神经元。 由胸核发出的第2级纤维在同侧脊髓外侧索组成脊髓 小脑后束,向上经小脑下脚进人旧小脑皮质; 由腰骶膨大第V ~ VII层外侧部发出的第2级纤 维组成 对侧和同侧的脊髓小脑前束,经小脑上脚止于旧小脑 皮质。 上述第2级神经元传导躯干(除颈部外)和下肢的本 体感觉。传导上肢和颈部的本体感觉的第2级神经元 胞体位于颈膨大部的第VI、VII层和延髓的楔束副核, 这两处神经元发出的第2级纤维也经小脑下脚进人旧 小脑皮质。
ppt课件
-13-
(二)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Fra bibliotek感觉传导通路同侧脊髓侧索 2级纤维 脊髓小脑后束 小脑下脚
ppt课件
-14-
(三)头面部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面部的躯体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 (第V脑神经)传导,该神经在脑桥入脑。神经有 两根。每侧一根。三叉神经分布于面部,口、舌的 外2/3和硬脑膜。耳、鼻和明咽周围皮肤的感觉由其 他颅神经传导:面神经(V)、舌咽神经(IX)和迷走神经 (X )。三又神经中较粗的轴突传导来自皮肤机械感 受器的触觉信息,然后与同侧三叉神经核内的第二 级神经元(三叉神经中脑核)形成突触联系。三叉 神经核的轴突交叉后投射到对侧丘脑腹后核的内侧 部,然后投射到躯体感觉皮层。
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纤 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 (central thalamic radiations ), 经内囊后肢主要投射至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 叶后部, 部分纤维投射至中央前回。
ppt课件
-9-
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 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