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文内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件

•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 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 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 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 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 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 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 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 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 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 流水》。
朗读感悟
请同学 们仔细朗 读课文, 注意课文 下方的翻 译,并找 出通假字。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 善听。伯牙鼓琴,志 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 山!”志在流水,钟 子期曰:“善哉,洋 洋兮若江河!”伯牙 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 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朗读停顿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 /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 • • •
•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 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 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 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 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作业布置
• 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课文。用自己的话 翻译原文。 • 抄写字词解释,熟悉字词用法,抄写课文 及翻译。 • 课后练习题:读一读,说出下列句子的意 思。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课堂讨论
•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2,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 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 友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批注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批注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批注一、课文分析《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钟子期与伯牙之间的深厚友谊。

文章语言简练,情感丰富,是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

二、重点词语注释及翻译1. 伯牙:人名,钟子期的朋友。

2. 绝弦:断弦,指毁琴,不再弹琴。

3. 善哉:赞美别人的美好,意思是“好极了”。

4. 志在太山(泰山):心中向往的是泰山。

5. 锺子期听之:之,代词,代指伯牙弹奏的音乐。

三、重点句子理解1. 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只要伯牙弹琴,锺子期就能理解他。

2.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锺子期赞赏他说:“好啊,这琴声高耸如同泰山。

”四、课文感悟这篇文章讲述了钟子期与伯牙之间的深厚友谊,表现了知音难求的境界。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真正的知音总会相互理解、支持、包容。

这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要寻找真正的朋友,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

五、批注分享以下是我对这篇文章的批注:1. 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故事情节,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2. 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如“善哉”和“不善”,表现了钟子期对伯牙的深深理解和支持。

3. 句子“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让我深感知音之可贵,也让我明白了理解与支持的重要性。

4. 结尾处再次强调了知音难求的境界,引人深思。

总的来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批注》是一篇对教材课文深入分析、注释和感悟的文档,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的培养。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学习愉快!。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伯牙绝弦及点评9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伯牙绝弦及点评9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伯牙绝弦及点评9篇伯牙绝弦及点评 1一、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四、说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自制课件五、说教学方法1、注意朗读和默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功夫;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每句话的意思,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组织相应的汇报交流活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

这篇课文虽篇幅短小,但毕竟是文言文,因此开课伊始要求学生首先将课文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然后要结合已有经验,参照注释,参看插图,查阅相关资料理解句意,把握主要内容;之后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拓展阅读,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的情感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背诵课文。

简评《伯牙绝弦》

简评《伯牙绝弦》

简评《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小学六年级的一篇文言文。

仅仅只有77个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耐人寻味的故事: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

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

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

”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但是,此文乃小学阶段的第二篇古文,而且“知音”之意学生较难领会,梁老师能选择此文来教学,勇气可嘉。

此节课上,学生基本点上能领悟到知音之意了,实属不易。

我想这主要源于教师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到位:一、铺垫拓展比较到位。

一开课,让学生通过朗读课件上的词语“孤月皎皎”、“白雪皑皑”、“依依杨柳”等,让学生以轻松的节奏走进课堂,在融洽的氛围中开始了学习。

这个环节的设计也在为后文做准备。

二、朗读训练比较到位。

对小学生来说,接触的文言文不多,文言词的拗口是学生对文本的学习第一道障碍。

为了推开这个“拦路虎”,梁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从刚开始接触时自读、到指名读、评价读到全班齐读;从要求读准确,读通顺,到读出节奏,再到一句一句感悟读,引读,配乐读等。

每次的朗读并不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

语文课中的读应规避那种单纯的技术演练,否则,即使读得再“正确、流利”,也很难真正“有感情”。

梁老师问学生“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山?”“你想到了那些有关江河的词语或者诗句”,其目的就在于充分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固有存储和相关视像,为之后的朗读“造势”“蓄力”。

三、紧抓主干比较到位“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是一场人生的悲剧,是一个人生的寓言,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叹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件PPT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件PPT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方鼓琴而志在——(花开),少选之间而志在——(鸟鸣)
wèi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zhōng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
shāng
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
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zhōng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方鼓琴而志在——(
),少选之间而志在——(

高山流水遇知音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 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 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资料袋
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 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伯牙鼓琴
zhōng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
shāng
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
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六年级-第八单元-伯牙绝弦

六年级-第八单元-伯牙绝弦

/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
不复鼓。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 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 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
断绝
伯牙绝弦
提示
在朗读时我们还要注意读好两个表示 感叹的语气词“哉、兮”。请同学们再练 读一遍,争取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能读流畅, 最好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
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 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 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
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 也不弹琴。现在用来比喻知己丧亡后,弃 绝某种专长爱好,来表示悼念。
“绝弦 ”意味着什么,向世人 宣告了什么?
它意味着伯牙终身不再弹琴, 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
方法运用:参看注释。
1.绝:断绝。 2.鼓:弹。 3.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4.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5.峨峨:高。 6.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7.洋洋:广大。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30张PPT)

锺子期曰
志在春花 志在秋月 志在红日 志在白雪
善哉乎鼓琴, 萋萋兮若百芳 善哉乎鼓琴, 皎皎兮若玉盘 善哉乎鼓琴, 圆圆兮若火球 善哉乎鼓琴, 皑皑兮若瑞玉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 绝弦,毕生不复鼓琴,以 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锺子期死了,伯牙 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钟子 期更了解他的人了,于是,他 把心爱的琴摔碎,毕生不再弹 琴。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 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概括主旨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 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 伯牙 与 锺子期 的 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 赏的真挚友谊,以及 知音难觅 、 珍惜知音 的情感。
学力延伸
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关于友谊的名言佳句。
这是一个关于 什么的故事?
知音
了解人物
他们为什么能 成为知音呢?
国籍 身份 穿着
俞伯牙 锺子期
楚国 上大夫 绸缎
晋国 樵夫 布艺
从哪些话可以看出锺子期堪称伯 牙的“知音”?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 琴,巍巍乎若太山。”
译文:伯牙弹琴,心里想着 巍峨的泰山,锺子期说:“好啊! 这琴声像大山一样高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布置作业
将这则故事改写成一则300字左右的白 话故事,讲给他人听。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鼓:弹琴。
方:正,正在。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志:心志,情志。
若:像。
巍巍:高大的样子。
善哉:好啊,哉,语 气词,表示感叹。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伯牙绝弦》说课稿15篇_2

《伯牙绝弦》说课稿15篇_2

《伯牙绝弦》说课稿15篇《伯牙绝弦》说课稿1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和各位考官分享一下我对《伯牙绝弦》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伯牙绝弦》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中的一篇文言文。

__的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他们二人是知音。

当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黯然神伤,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

__虽然短小简洁,却用寥寥数语写出了一个荡气回肠、耐人寻味的感人故事。

学习本篇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从而感悟到要珍惜友谊的道理。

二、说学情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了解教材,更要深入学生,了解学情。

我所教授的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很多首诗词,虽然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与诗词基本相同,所以对于本课来说,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是难点,只要对学习方法进行复习、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在课上适当点拨即可。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__大致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了解伯牙和子期成为知音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将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认识主人公的交往过程设置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而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设置为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通读感悟法、圈点勾画法、角色扮演。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从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三个维度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伯牙绝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伯牙绝弦》

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 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 善听。
善:善于、擅长。 鼓琴:弹琴。听:欣赏
子期死了,这对伯 牙来说意味着什么?
“世再无知音”
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 没有了知音,再也没有人能 真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 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 “绝弦”。同时他的举动也 是对知音的悼念。
俞伯牙 钟子期
所念 必得之
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讲的是知音难求的一个故 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 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 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来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 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 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终 生不再弹琴了。
25
解 题
“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 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 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 再也不弹琴了。
人物简介
钟 子 期
伯 牙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人。相 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穿蓑衣,背冲 担,拿板斧的樵夫。 伯牙 :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 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 被人尊为“琴仙”。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 言名句;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4、扩写故事。(3、4二选一)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峨峨:高大。 若:像,好似。 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流水。 洋洋:广大。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 得之。

《伯牙绝弦》读后有感(精选3篇)

《伯牙绝弦》读后有感(精选3篇)

《伯牙绝弦》读后有感(精选3篇)《伯牙绝弦》读后有感篇1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主要内容: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辨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心得感受:我感到非常的惋惜,伯牙只因为失去了知音,就放弃了他的艺术生涯,失去信心,从此精神一蹶不振,决不弹琴。

我觉得他应该继续弹亲继续寻找知音,虽然这样,但是他的精神是可贵的,他是一个对朋友诚心诚意的人。

《伯牙绝弦》读后有感篇 2 我们几天前学习了感动《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开始我对这篇文言文并没有任何感觉,可是当我在明白这篇文章的意思,并反复读过后,我对这篇文章有了浓厚的感想。

文中的第一句“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

”这一句开始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作用,可是当我仔细思考后,我觉得这一句不可不有。

这句话不仅写了事情的原因,而且交待了本件事情的人物及他们的特长。

我迫不急待想知道这二人是怎么“善”鼓琴和“善”听的,所以继续往下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在读过老师提供的资料后,我知道了钟子期居然只是一句名山野村夫,只不过喜好听别人奏乐而已,可是却能听懂边,连音乐家都难以真正理解的《高山流水》。

这说明了钟子期一定也是音乐奇才,也说明音乐这种奇妙的东西是人与人心灵的桥梁。

我的目光继续贪婪地在文字间穿行,读到了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5《伯牙绝弦》课件

25《伯牙绝弦》课件

• • • • • • • • • •
绝:断绝。 善:擅长,长于。 鼓:弹。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乃:就。 复:再,又。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 谓:认为。
• • • • •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洋洋:广大。 峨峨:高。 善哉:语气词,表示“好啊”。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 • “洋洋”,广大。 •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妙极 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所念”,所想到的。“得”,懂得。 •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 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谓”,觉得。“知音”,理解 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破琴”,把琴摔碎。 “复”, 再,重新。 • 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 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琴摔 碎,终身不再弹琴了。
•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 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 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 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 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 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 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 提起,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 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 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 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 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 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 妙。
农人种菜,得一萝卜,其大如桶。献诸国王, 国王喜,厚赐之。 富人闻之,曰:“萝卜何足宝,我以宝石献王, 获赐当更厚。遂以宝石献王。” 王曰:“汝之宝石诚宝也,我之萝卜亦宝也。 汝以宝石献我,我无以为报,以萝卜赐汝, 可乎?” 富人不敢违,遂抬萝卜而去。

人教版小学语文《伯牙绝弦》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伯牙绝弦》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伯牙绝弦》课文原文及赏析《伯牙绝弦》课文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赏析:
《伯牙绝弦》是《吕氏春秋·本味篇》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古代音乐家伯牙与知音钟子期的深厚友谊。

首先,文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伯牙和钟子期的特长——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

这种独特的设定为后面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文章通过描写伯牙弹奏不同曲目的场景,展现了钟子期对音乐深刻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无论伯牙的琴声表达的是高山的峻岭还是江河的浩渺,钟子期都能准确理解和感受,并用诗意的语言进行赞美。

这不仅体现了钟子期的音乐鉴赏力,也揭示了他与伯牙心灵相通的深厚友情。

最后,当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感到世间再无理解自己音乐之人,于是决定“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一举动表达了伯牙对钟子期深深的怀念和对失去知音的痛苦,同时也展现了他对音乐的执着和对友情的坚守。

总的来说,《伯牙绝弦》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音乐和友情的故事,传达了对艺术、理解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启发读者珍视真正的知己和追求艺术的真谛。

这篇课文以其深情而富有哲理的内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和教师的推荐。

《伯牙绝弦》课件

《伯牙绝弦》课件
伯牙听罢,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时而雄壮、高亢,时而 舒畅、流利。樵夫时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时而曰: “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 姓?”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伯牙叹曰: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 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中秋再在此地相会。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善
哉,
!”志在
,钟子期
曰 :“善哉,
!”
清风徐徐 芳草萋萋 春雨绵绵
明月皎皎 杨柳依依 白雪皑皑
《伯牙绝弦》课件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绝弦》课件
伯牙作为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 下,虽然听者众多,但听到的都是些空 虚、肤浅的赞美,他始终觉得无人真正 听懂他的琴声,所以独自一人来到山间 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中秋之夜,伯 牙泊船在山崖下抚琴一曲,在山间砍柴 的钟子期被琴声所吸引,来到了岸边。 令伯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山野村夫, 竟如此懂得他的琴声……
《伯牙绝弦》课件
体会一下朋友间的 深情厚谊!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
情。
《伯牙绝弦》课件
成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个读书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欢弹琴,从小跟一位 语 名叫连城的先生学琴。伯牙天资聪颖,琴艺大进,但却很难捕捉到乐曲的神 故 韵。
事 一日,老师对伯牙说:“我带你去寻一个仙师点化点化,好吗? 《伯牙一口答应,高高兴兴地背着琴随老师乘船来到东海蓬莱山,老师让他坐地 高 休息,自己去找老师去了。
第二年中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 相隔,子期已离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 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 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 后人感其事,就在 汉阳龟山尾部,月湖侧畔筑一琴台,以资纪念。

伯牙绝弦的课文原文

伯牙绝弦的课文原文

伯牙绝弦的课文原文伯牙绝弦的课文原文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伯牙绝弦的课文原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伯牙绝弦的课文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绝弦的课文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长江,黄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长江黄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伯牙绝弦的课文简说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

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

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

”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伯牙绝弦|人教新课标 (共24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伯牙绝弦|人教新课标 (共24张PPT)
22
有关“朋友”的句子: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③君子之交淡如水。 ④士为知己者死。 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⑦酒逢知己千杯少。
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
释疑解惑
①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它与后面两句话是 什么关系?
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擅长弹琴,而钟子期擅 长欣赏琴声。它与后面两句话是总分关系。
②文中多次出现“善”字,意思是否一样? 这几个“善”字意思不一样。“善鼓琴”的 “善”字是“擅长”的意思;“善听”的“善” 字是“善于”的意思;“善哉”的“善”字是 “好”的意思。
21
课内: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 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课外:含有故事的成语: 女娲造人 东施效颦 后羿射日 江郎才 尽 伯乐相马 夜郎自大 毛遂自荐 塞 翁失马 孟母三迁 叶公好龙 秦琼卖马 项庄舞剑 孔融让梨 程门立雪 莫逆之 交 管鲍之交 刎颈之交 忘年之交 患难 之交
伯牙绝弦
1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重点)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 友情。(难点)
2
读写错混提示
1.注意“弦”读“xián”,不读“x uán”;“哉”读“zāi”不要错读成 “zhāi”。
2.书写时,注意“琴”字的下面是“今”, 不要错写成“令”;“曰”与“日”要注意区 别。
9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zāi),峨峨兮(xī)若泰山!”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 (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 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 阅读材料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 阅读材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人教版六年级上半学期语文书版本: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人教版七年级上半学期语文书版本: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原版学习了三年,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

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恼,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

至于音乐的感受、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

我的老师万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

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俞伯牙闻听大喜,连声说好!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东海进发。

船行至东海的蓬莱山时,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蓬莱山稍候,我去接老师,马上就回来。

”说完,成连划船离开了。

过了许多天,成连没回来,伯牙很伤心。

他抬头望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回首望岛内,山林一片寂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像在唱忧伤的歌。

伯牙不禁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仰天长叹,即兴弹了一首曲子。

曲中充满了忧伤之情。

从这时起,俞伯牙的琴艺大长。

其实,成连老师是让俞伯牙独自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感受。

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海为伴,与树林飞鸟为伍,感情很自然地发生了变化,陶冶了心灵,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本质,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传世之作。

伯牙绝弦课文_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课文_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课文_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课文《伯牙绝弦》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教材简说】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

不管伯牙如何弹orG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

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

”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学习目标】1.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建议】1.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习本文首先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

25《伯牙绝弦》(完整)

25《伯牙绝弦》(完整)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 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善哉, 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 !” !”
!” !” !”
皎皎明月 徐徐清风 芳草萋萋 依依杨柳 皑皑白雪 蒙蒙云雾 ······
艺术的魅力
艺术理我们并不遥远,艺 术就在我们身边。他可以是一 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 不起眼的小饰品。有艺术的地 方就有美。本组课文将带你们 走进艺术的百花园。感受艺术 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第25课 伯牙绝弦
新课导入
课前欣赏:《高山流水》
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知音可遇不可求”。知音这词源于我 们今天要学的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相 信你读了这篇文章,对“知音”会有更 深的理解。
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君子之交淡如水 4、士为知己者死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人身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7、酒逢知己千杯少
······
有关知己朋友的诗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酒逢知己千杯少。 君子之交淡如水。 四海之内皆兄弟。 士为知己者死。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 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 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 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 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