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导学案-《苏轼词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导学案-《苏轼词两首》

《蘇軾詞兩首》導學案【學習目標】朗讀並背誦這兩首詞,通過品評、分析、鑒賞,感受詞人抒發的情感。

【學習方法】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1、反復誦讀,揣摩體會蘊含的思想情感。

2、找准切入點:(1)從題目入手——找准題眼;(2)從作者入手——知人論世;(3)從內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4)從手法入手——分析藝術手法,賞析藝術特色。

《念奴嬌·赤壁懷古》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積累相關文學常識。

2、誦讀、背誦、嘗試默寫。

3、反復誦讀,感受蘇詞的豪放風格。

【課前自學】一、文學常識積累1、作者簡介:“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詩賦傳千古,蛾眉共比高。

”詩中“三父子”即文學史上著名的“三蘇”(、、)。

蘇軾(1036—1101),字,號,四川眉山人,代文學家、書畫家。

蘇軾才情奔放,詩詞文均有獨到成就,特別是在詞作創作上大膽創新,開創了派詞。

有“蘇黃”(黃庭堅)、“歐(歐陽修)蘇”、“蘇辛”(辛棄疾)”之說。

(三蘇:蘇洵、蘇軾、蘇澈。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豪放派詞)2、寫作背景:宋神宗年間,蘇軾因反對新法,屢遭貶謫。

元豐三年春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實則等於充軍。

被貶黃州期間,生活困難,極度苦悶,卻又是他創作豐富、成就突出的時期,尤以“兩賦”(前後《赤壁賦》)“一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最為著名。

詩人政治上的不幸卻成就了文學上的大幸。

現代著名學者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這樣評價:“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了。

”3、詞牌、題目:《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是詞牌名,題目是“”。

5.《苏轼词两首》导学学案1

5.《苏轼词两首》导学学案1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3、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4、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3教学难点:情与景的自然结合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知识链接:1、宋词的风格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风格。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体裁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2、关于苏轼生平: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

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

苏轼为人耿直,才意迈峻,重节操。

3、写作背景: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

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材料人教版高中语文- 2 -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编制人:黄海霞审核人:李慧班别:姓名:学号:组号:【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词作的内容及情感。

2.学习诗词中的表现手法,品味意蕴丰富的语言。

3.体会“豪放”词的特点,背诵两首词。

【学习重点】把握词作的内容及情感。

【学习难点】品味意蕴丰富的语言。

【知识链接】一、解题念奴娇,著名词牌之一,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著名歌妓“念奴”,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因取念奴为词牌名。

相传《念奴娇》词调就由她而兴,意在赞美她的演技,共有一百字,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使用这一词牌填写的名篇,因句中有“大江东去”,“一尊还酹江月”等句,该词牌又得名《大江东去》、《酹江月》等。

在这里,苏轼所游的赤壁,指黄冈城外的赤壁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古代文人学士,登临山川胜地,凭吊前人遗迹,发为吟咏,叫做怀古。

这类作品往往联系历史往事来抒发个人的感慨。

定风波,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本义应为平定变乱之意,始见于五代后蜀欧阳炯词。

二、衬托手法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衬。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是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主要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以桃花潭的水深正面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主要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三、双关手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它分为:(1)意义双关利用词的同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编号:gswhywbx4----004文华高中高二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编制人:董华山审核人:陈海霞编制时间:2015/6/26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两首词的写作背景。

2、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2、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和合作探究法相结合学习过程:《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6 一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嘉佑进士。

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

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散文堪称大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代表作有《赤壁赋》《石钟山记》《喜雨亭记》等。

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书李世南所画秋景》等。

其词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的开创者,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等。

苏轼擅长书画,善写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有名画《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

注重提携后人,有出自其门下的“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苏轼对词的革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新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新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
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轼、辛弃疾为主。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
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
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观、清照等
2、乌台诗案
轼被贬到时写了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
得其乐: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
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
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儒释道的积极融合标志着轼人生哲学观的正式形
成,而"超脱旷达"便成为他人生的真谛。
4、怀古咏史诗:写景(迹)——怀古(人事)——抒情(感悟)
《赤壁怀古》
风格的作品来,这是东坡的修养。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
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3、轼和儒释道
轼一生宦海沉浮,反复面临着人生的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
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然自幼饱读诗书经文的轼,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
想的积极因素,因而往往能做到处变不惊,在顺境中积极进取,在逆境中自
冈城外赤鼻矶,,此时47岁。
...
.
...
.
..
..
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 景色,引发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
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 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自觉功业无成的慨叹。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因事感怀)之作,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

(完整版)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完整版)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编号:gswhywbx4----004文华高中高二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编制人:董华山审核人:陈海霞编制时间:2015/6/26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两首词的写作背景。

2、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2、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和合作探究法相结合学习过程:《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6 一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嘉佑进士。

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

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散文堪称大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代表作有《赤壁赋》《石钟山记》《喜雨亭记》等。

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书李世南所画秋景》等。

其词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的开创者,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等。

苏轼擅长书画,善写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有名画《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

注重提携后人,有出自其门下的“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苏轼对词的革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苏轼词两首 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    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 导学案高一语文组 主备人:宋老师 2011-04-17【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以及两首词的时间和背景,体会作者仰慕英雄、感叹年岁将老却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和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 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3、 学习作者借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抒发人生哲理的方法。

【重点难点】1、 体会作者仰慕英雄、感叹年岁将老却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和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2、 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借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抒发人生哲理的方法【学习方法】诵读、讨论、展示、评价。

【知识链接】知识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故垒.(l ěi ) 还酹.(l âi ) 樯.橹(qi án ɡ) 纶.巾(gu ān ) 公瑾.(j ǐn )料峭.(qi ào ) 一蓑.(su ō) 萧瑟.(s â) 2.多音字二、字形 ⎪⎩⎪⎨⎧躲避避白璧无瑕璧赤壁壁 ⎪⎩⎪⎨⎧觐见觐谨慎谨周公瑾瑾 ⎪⎩⎪⎨⎧斟酌酌酎咎酎酹江月酹⎪⎩⎪⎨⎧俊俏俏讥诮诮料峭峭 三、词义 1.重点词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萧瑟: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②形容冷落凄凉。

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2.近义词何妨·不妨何妨:用于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如:“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妨碍。

用在陈述句中。

如:“如果有意见,不妨当面提出来。

”一时·时时一时:一个时期,短时间内,临时、偶然的。

如:“一时多少豪杰”。

时时:常常。

如“时时不要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

”四、文学常识1.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苏轼词两首 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  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这首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了解豪放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嘉佑进士。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⒉背景介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词中的代表作,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谪。

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

但他毕竟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

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预习展示】1.听课文范读,指导朗读,正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2.以各种形式朗读本词,读出气势。

3.辨形组词。

①纶()②墙()③瑾()伦()樯()谨( )④蓑( ) ⑤峭( ) ⑥啸()衰()俏()潇()【合作探究】研读课文,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⒈开头三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来为人们称道,它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有几个字用得非常妙,请找出赏析,并探讨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

重点高中语文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重点高中语文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4第5课苏轼词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念奴娇)【课标定向】学习目标: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的思想情§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千堆.()雪羽扇纶.()巾伦.()理樯橹..()早生华发.()还酹.()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千古风流..人物(2)樯橹..灰飞烟灭(3)早生华发..(4)一尊还酹.江月3.名句默写(1)大江东去,,。

(2),,卷起千堆雪。

(3)遥想,,。

谈笑间,。

(4)人生如梦,。

§文本精要探究1.朗读这首词听录音或老师范读,根据诵读指导,划出节拍,按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浪涛尽惊淘拍岸堆积故国神游B.人道是羽扇纶巾樯橹谈笑风生C.念奴骄雄姿英发酒樽怀瑾握愉D.赤鼻玑灰飞烟灭还酹无与伦比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在郑州举行,广东参展的出版物至少有4500种以上,其中《王蒙自传》、《我在央视》等一批精品各受读者青睐。

B.叶永烈编着的《天文知识》,丰富而系统地介绍了浩瀚太空里星球演变、星云飘移的科学原理,为我们展现了宇宙中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C .我们必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D .如今,拉萨市堆龙德庆县“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出产的草莓、土豆、豌豆尖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4.“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借代水军。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 )A. 终岁不闻丝竹..声B. 举酒欲饮无管弦..C. 足下蹑丝履D. 君当作磐石 ①不平则鸣,有感便发②有感便发,不平则鸣③却容不了当权派 ④却不见容于当权派⑤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⑥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7—8题。

苏轼词两首 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  导学案
【进阶作业】
A.背诵默写全词。
B.正确认识苏轼思想。
C.就苏轼积极人生态度写一段自己的感悟。
归纳总结所学内容
【视野·推荐】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学习主题
1.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
2.你学会了哪些新方法?
3.你发现了哪些新规律?
4.你还有哪些疑问、困惑需要解决?
过程与方法
1、体会词中流露的作者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感慨。
2、反复诵读,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课标及考纲要求
1.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2.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究,有发现有创新;
3.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整体感知
20分钟
生本对话
生生对话
解读文意,体悟作者思想
【精读•思考】作者在最后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叹。对作者的这种情绪,你是如何评价的?
主动思考,发现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分享个性化阅读体验
8分钟
与大师对话
比较阅读,体悟哲人情怀
【比读•发现】
《赤壁赋》
主动思考,探究规律
6分钟
与心灵对话
课题:《苏轼词两首》
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
上课时间
2015年6月第1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理解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难点
1、背诵、默写全词并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
2、2、理解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豪放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3、通过对比赏析,体会词的不同的妙处和作者含蓄深刻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赏析,体会词的不同的妙处和作者含蓄深刻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理解其“人生如梦”的思想感情。

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豁达坚韧、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情怀。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嘉佑二年。

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

因与当权派政见不和,屡被贬官,甚至在1079年被人告发作诗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

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爽,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对后代很有影响。

书擅长行、楷,既取法前人,又自创新意,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可以说,他的诗、词、文所表现的豪放气概及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背景介绍]《念奴娇》:本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是苏轼游览黄冈城外赤鼻矶后所作。

被贬斥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的苏轼,身感年岁渐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郁郁于心,观景顿生种种联想。

《定风波》: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学习过程】1、自主预习(给加点字注音)故垒.lěi羽扇纶.巾guān樯橹..huá fà公瑾.jǐn..qiáng lǔ早生华发还酹.江月lèi吟啸..yín xiào料峭.qiào蓑.衣suō萧瑟.sè2、解释下列词语:风流:人生得志、事业有成,取得骄人成就故垒: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雄姿英发:姿容雄伟,英气勃发樯橹:这里指代曹操的水军尊:同“樽”,酒杯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高考诗歌鉴赏题枚举【学习目标】1、把握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方向和方法。

2、学习豪放词派杰作杰出作品在词风上的特点,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手法。

3、学习苏轼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诗歌鉴赏方法点拨】1.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

(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

(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对大自然、生活、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

(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

2..鉴赏步骤:(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

3.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苏轼词两首》创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苏轼词二首》导学案(含答案解析)

《苏轼词二首》导学案(含答案解析)

◆14苏轼词二首责任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当心打坏了街坊家的玻璃。

街坊向他索赔美元。

在当时,美元是笔不小的数量,足足能够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可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错负责。

男孩犯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取出美元说:“这钱能够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此后,男孩开始艰辛的打工生活。

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往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

他在回想这件事时说,经过自己的劳动来肩负过错,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微感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集》赏读:君子的行为,应寂静地涵养自己,用节俭来培养品德。

淡泊以明志,寂静而致远。

德高莫高于仁爱人,为政莫高于博利人。

——《新书》赏读:道德高的没有高过对人广泛施爱,当政者最高的治理方式莫过于对广大人民有益。

拥有仁爱之心,是为人之道。

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荀子》赏读:用善行来洁身自爱,就能够比较尧舜。

可见人们增强自我涵养是多么重要啊。

易穷则变,变则通,公则久。

——《周易》赏读:《易》这门学识,走到终点就要变化,变化此后就能通畅,通畅此后便能(使你的事业)长远。

变通一词,启迪人们遇事不用死钻牛角,而应当懂得通融、屈伸。

一、作者视窗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隐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在文学艺术方面可谓全才:其文汪洋恣肆,理解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辈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善于行书、楷书,能开创新意,用笔丰腴跌荡,有天真绚丽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作品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二、写作背景《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准确熟练地背诵这两首词,明确豪放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诵读吟唱,合作探究,掌握借古咏怀、情景交融的方法。

3.激情投入,准确把握词人感情,学习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文,读准句读;借助“教材助读”,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我的疑问处”。

4、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书写认真、规范。

I教材助读一、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苏轼考中进士。

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后发生“乌台诗案”,差点被杀。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后,又不能容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八年后回京,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二、了解背景:1、《念奴娇》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

2、《定风波》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元丰五年三月五日,作者在沙湖游玩。

三月七日,忽逢大雨,因为作者和同行的人都没有带雨具,同行之人皆觉狼狈。

(完整word版)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完整word版)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理解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词中流露的作者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学法指导】本文的学习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在早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本导学案。

第二课时,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预习案为序,完成知识积累;然后,按271课堂模式,完成探究案。

预习案【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嘉佑进士。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苏轼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散文堪称大家,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代表作有《赤壁赋》《石钟山记》《喜雨亭记》等。

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等。

其词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的开创者。

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苏轼擅长书画,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注重提携后人,有出其门下的“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苏轼对词的革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线,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

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到他影响的作家。

⒉写作背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词中的代表作,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谪。

苏轼词二首导学案

苏轼词二首导学案

高一语文 YW-B4-01-O5《苏轼词两首》导学案编写:王芹审核:高一语文组编写时间:2010年-05-04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能理解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能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

2、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炼哲理的方法。

【学习重点】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学习方法】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品味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

请牢记:句不离篇,并非一枝独秀;篇不离句,篇因句而生辉。

【知识链接】1、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

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

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

《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大概都是这期间写的。

2、关于周瑜和“小乔初嫁了”周瑜在孙策手下担任将领时,才24岁。

他在34岁时,与28岁的诸葛亮,统帅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用火攻战术,将久历戎行、老谋深算年已54岁的曹操打得一败涂地。

他的婚姻很美满,娶的是当时著名的美女,乔家的二女儿小乔。

词作中“小乔初嫁了”似乎违背了历史的真实,这时距周瑜纳小乔已有十年之久。

但是艺术的真实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的真实。

周瑜结婚早晚在词中关系并不大。

写赤壁之战这样的大事,周瑜作为战争一方的主帅,有许多事可写,词人却偏偏要花费笔墨去渲染他的婚姻,说是一个国色天香的美女刚刚嫁给了他。

这一句看似闲笔,其实不闲。

词人有意用小乔这位美女去衬托周瑜这位英雄,使下句“雄姿英发”成为有血有肉的丰富饱满的艺术形象。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学习目标:1、了解两首词的艺术特色;学习作为豪放词派杰作的两首词在词风上的特点。

2、学习怀古诗把写景、咏史、抒情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的写法。

3、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要点:1、理解作品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情怀。

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相关知识:1、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嘉佑进士。

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

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散文堪称大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代表作有《赤壁赋》《石钟山记》《喜雨亭记》等。

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书李世南所画秋景》等。

其词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的开创者,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等。

苏轼擅长书画,善写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有名画《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

注重提携后人,有出自其门下的“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苏轼对词的革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柔靡纤细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线,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

《苏轼词两首》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苏轼词两首》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苏轼词两首》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学习目标】1.了解两首词的艺术特色;学习作为豪放词派杰作的两首词在词风上的特点。

2.学习怀古诗把写景、咏史、抒情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的写法。

3.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理解作品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情怀。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任务一:认真阅读注释,完成以下填空。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

”一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即、、。

苏轼(1037—1101),字,号,四川眉山人。

苏轼是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

其文明白畅达,为“ ”之一。

其诗清新豪爽,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与合称“ ”,对后代很有影响。

书擅长行、楷,既取法前人,又自创新意,与、、并称“宋四家”。

可以说,他的诗、词、文所表现的豪放气概及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2.《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时因“ ”被贬黄州。

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定风波》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是一首之作。

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使苏轼得了一场病。

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

3.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羽扇纶巾()樯橹()()一尊还酹江月()同行()吟啸()一蓑烟雨()料峭()4.解释下列词语:风流人物:故垒:雄姿英发:樯橹:一尊:酹:已而:向来:芒鞋:吟啸:料峭:知识链接:怀古诗一向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5、《苏轼词两首》精编教案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5、《苏轼词两首》精编教案

5、《苏轼词两首》教案教学参考0317 13235、苏轼词两首【教学目标】1.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3.了解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理解其“人生如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赏析,体会词的不同的妙处和含蓄深刻的思想感情。

2.了解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理解其“人生如梦”的思想感情。

3.感受苏轼的旷达和洒脱、豁达坚韧、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

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简介和写作背景苏轼( 1036 ~ 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人。

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

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

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

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教学参考
1207 1106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词,通过品评、分析、鉴赏,感受词人抒发的情感。

【学习方法】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1、反复诵读,揣摩体会蕴含的思想情感。

2、找准切入点:(1)从题目入手——找准题眼;( 2)从入手——知人论世;(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4)从手法入手——分析艺术手法,赏析艺术特色。

《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2、诵读、背诵、尝试默写。

3、反复诵读,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课前自学】
一、文学常识积累
1、简介: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


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
(、、)。

苏轼(1036—1101),字,号,四川眉山
人,代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均有独到成就,特别是在词作创作上大胆创新,开创了派词。

有“苏黄”(黄庭坚)、“欧(欧阳修)苏” 、“苏辛”(辛弃疾)”之说。

(三苏:苏洵、苏轼、苏澈。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豪放派词)
2、写作背景:
宋神宗年间,苏轼因反对新法,屡遭贬谪。

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

被贬黄州期间,生活困难,极度苦闷,却又是他创作丰富、成就突出的时期,尤以“两赋”(前后《赤壁赋》)“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著名。

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大幸。

现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评价:“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了。


3、词牌、题目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是词牌名,题目是
“”。

词牌限定词的格式(字数、句数、押韵、平仄等),题目表明词的内容或范围。

(念奴娇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
二、自主诵读,读准字音,把握大意
1、给加点字注音:
羽扇纶巾()樯橹()()一尊还酹江月()
(guān)( qiánglǚ)(lèi)
2、解释下列词语:
风流人物:杰出的英雄人物。

故垒:旧营垒。

雄姿英发:姿容雄伟,英气勃发。

樯橹:
一尊:
酹:【课堂探究】
1、有感情地齐读全词,把握词的感情基调,感受词的豪放风格。

诵读感知: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
得,表现出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和对英雄
的。

2、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诵读并尝试背诵默写。

【当堂检测】
1、、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3、默写填空:
(1)大江东
去,,。

(2),,卷起千堆雪。

(3),小乔初嫁
了,。

[来源学,科,网]
(4),谈笑
间,。

(5)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词的内容,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了解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课堂诵读赏析】
1、听名家范读。

2、学生朗读
读中赏
在读中赏(1):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全词一遍,了解大意。

在读中赏(2):男生集体朗读,思考讨论: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

本词的上片中,你认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所见
所想
在读中赏(3):女生集体朗读,思考讨论:下片主要写词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忆的是什么?慨的是什么?
所忆
所慨
赏中读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那么,你最喜欢
词中的哪一句?为什么?(学生自由发挥,边赏边读,见仁见智)在赏中读(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在赏中读(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
【课堂探究】
1、苏轼为何仰慕周瑜?在描写周瑜的才华和功勋前,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能否谈谈你的看法?
2、探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体现的情感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学生讨论:见仁见智)
【课堂小结】
本词融、、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个人的、的感慨。

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使迅速从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情怀。

【课堂背诵】
有感情地试背全词。

《定风波》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古诗文的诵读技巧并能背诵、默写这首词;
2、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课前自学】
1、注音
同行()吟啸()一蓑烟雨()料峭
()
2、字词释义
已而:
芒鞋:
吟啸:
料峭:
*补充注释:
竹杖芒鞋:是失意潦倒、穷困下贱的标志。

骑“马”则是属于官运亨通的达官贵人之列。

向来:刚才,方才之意。

如“失向来之烟霞”
3、自行翻译词前小序(在课本上做记录)。

4、反复诵读,尝试背诵。

【课堂诵读赏析】
1、自主诵读,把握节奏,了解大意。

2、小组诵读展示(诵读形式由小组自创)。

【课堂探究】
1、讨论下列问题: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2)“何妨吟啸且徐行”,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3)如何理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你是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课堂小结】
《定风波》记叙的虽说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达
了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之情。

饱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当堂背诵、默写】
将这首词默写在下面:
∙ (1207 083814)
∙ (1207 082508)
∙ (1207 080504)
∙ (1206 154509)
∙ (1206 145504)
∙ (1206 145500)
∙ (1206 124039)
∙ (1206 123231)
∙ (1206 122330)
∙ (1206 1203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