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复习,巩固酸碱盐的相关化学性质
②巩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利用复分解反应原理进行除杂、鉴别、离子检验等,提高学以致用能力
③创设情景,置身于中考,从亲身体验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
②让学生通过具体题目的要求和条件,学会分析题意,掌握做题的方法,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生活态度。
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讲题,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其在除杂、鉴别、离子检验等方面的应用。
2、教学难点:建立起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具体题目要求和条件,会分析题意,掌握做题的方法,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
学情分析:
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学生对酸碱盐的一些化学反应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结合复分解反应让学生对酸碱盐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知识后的一个回顾和总结。酸碱盐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多,且相互联系,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学起来感觉很乱。而本章在中考中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通过复习归纳,目的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在复习过程中尽量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讨、自主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教学过程
环节1 酸、碱、盐定义回顾
【提问】我们已经逐个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现在回忆下什么叫酸、碱、盐?
【学生回答】酸=氢离子+酸根离子
碱=氢氧根+金属离子
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以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为接下来的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做铺垫
环节2 回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提问】酸、碱、盐有哪些通性呢?
【学生活动】回顾酸、碱、盐的通性。
【小结】补充完全PPT上有关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网络图。
【提问】1、根据图表回答,哪几类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2、如何从微观上来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不是任意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小结】以NaCl和KNO3为例分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设计意图】巩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条件。
环节3 实验探究久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展示】一瓶实验室久置的瓶盖没有盖紧氢氧化钠
【提问】实验员发现实验室有一瓶氢氧化钠,瓶盖没有盖紧,放置了一段时间,不知道这瓶氢氧化钠有没有变质,怎么处理?
【幻灯】1、氢氧化钠保存方式?
2、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3、如何检验是否变质? 有几种方法?
【学生活动】互相讨论,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的运用能力。
【提问】运用幻灯上所给的仪器与药品,设计实验检验这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教师】实验过后,教师提问,设计的目的、方案、步骤、现象以及得出的结论。
【小结】有没有变质:检验没有碳酸根离子,
①把碳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取少量待测液加入BaCl2或CaCl2或Ba(OH)2或Ca(OH)2
②把碳酸根离子转化为气体,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酸如:盐酸,硫酸。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教会学生对于鉴别题的解题思路:找现象!
【交流讨论】请用尽可能多的方法鉴别下列2组物质:
⑴H2SO4与NaOH溶液
⑵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
【交流讨论】氯化钠溶液中溶有少量碳酸钠,下列可用来除去碳酸钠的是()
A、锌粉
B、氢氧化钙溶液
C、盐酸
D、硫酸
课堂练习:1、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A.Na2CO3固体(KCl):加水溶解过滤
B.CaO固体(CaCO3):加稀盐酸
C.FeSO4溶液(CuSO4):加过量铁粉过滤
D.KCl溶液(HCl):加碳酸钠溶液
【解题技巧】除杂题: 不增(新物质)
不减(原物质)
最好(生成原物质)不过在本题中这个最好不适用!
【练习】课堂练习评论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学案上相对应的题目
【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点作出合理的解释,使得学生的思路更加的顺畅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本节课同学们出现的错误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加以重复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