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学军版实验心理学(国内最新最全,比郭秀艳朱滢更好),记忆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复习书目汇总

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复习书目汇总

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复习书目汇总北京大学作为综合实力最强的院校,心理学专业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所以每年也是受到众多学子的关注,2015年的研究生考试中,北京大学的学硕也退出了统考,但是并没有特定的复习书目;而专硕考试向来是自主命题的,所以现在北大是完完全全自主命题的院校了。

所以在此井老师帮大家整理了一下考取北大需要复习的科目。

北大今年是第一年自主命题,没有指定的书目,想必今年的考生也是按照全国大纲来复习的。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2、《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淡蓝色封皮)3、《实验心理学》(第三版) 朱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5、《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白底红皮)6、《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白底红皮)7、《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8、《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招生的方向主要还是基础、发展与教育、应用和临床方向,但是从考试内容来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统计依然是重点,社会心理学也逐渐加大了比重。

所以想考北大学术的亲们,基础一定要扎实。

心理学的各个学科的概念和理论都要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各个知识点彼此也是有联系的,学习的时候注意每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说完了学硕还要说说专硕的考试科目。

北大的专硕也是无指定书目的,而且考察的范围是非常广泛和全面的。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师大出版社2.《心理学与生活》(16版)格里格,津巴多著。

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3.《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教版4.《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大出版社5.《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6.《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8.《心理咨询与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9.《临床心理学》王登峰,人民教育出版社10.《现代管理心理学》程正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11.《人格心理学》美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2.《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此呢,井老师是比较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北大的专硕的,北大专硕同样是三年制,考的虽然并不简单,但是比学术招的人数多了许多,那么你的竞争压力会小一些。

心理学考研科目—实验心理学复习方法

心理学考研科目—实验心理学复习方法

心理学考研科目—实验心理学复习方法实验心理学在312统考中所占分值约为60分,是仅次于导论的重要科目,也是跨专业考研学生最为头疼的一科。

尤其实验设计这一块儿,每年必考论述题,且分值非常大,考辄30分。

‘成也实验,败也实验。

可见实验之重要,所以博仁老师提醒大家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对报考学硕同学。

那么,对于这样一门科目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复习呢?跨专业同学如何在短时间内改变甚至缩小自己的劣势?下面由博仁老师来为大家讲解实验心理学主要内容以及相应复习方法。

在讲解之前我们先要明白实验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理论都要经过实验证实,所以实验其实就是一种工具,用来证实理论的观点,为研究假设做服务的。

复习方法还是涉及到四个部分:教材的选取,习题和真题的利用,易混淆知识点的整理,最后关于实验设计。

重视科目的交叉。

第一、教材的选取《实验心理学》(郭秀艳版)这本书在内容和版式上都比较贴合大纲,且在每一章后面都列出两个实验让大家思考。

这对于跨专业的同学而言会有很大帮助。

但这本书有一个致命的不足——对于实验设计讲解的不是太详细,实验设计类型不够全。

实验设计是最为重要的考查点,所以仅这一本教材是不够的。

另给大家推荐一本教材:《实验心理学》(朱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真的是非常不错,尤其对实验设计,结构层次分明,相当贴近于大纲,甚至高教版的大纲解析也参照了他的版式。

比如实验设计,分为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

然后每一个实验设计如何评价,优缺点,该用何种统计方法统计公式都有讲解。

并且每一个实验设计都结合了实际例子,这有助于大家的理解。

如果考生复习时间不够,建议只需要看朱版教材前4章就可以了,因为后面都是具体实验讲解。

我们看下这本教材的基本结构导论——实验设计——心理物理学方法——反应时——具体实验(视觉、听觉、知觉、注意、记忆、情绪、思维……)所以,这本教材大家重点看前四章,后面的实验部分对于跨专业同学看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专业型很强。

统考参考书目

统考参考书目
总之,普通心理学是整个复习的基础,一定要重视。
◆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这两门专业课放在一张卷子上考,无论是基本理论,还是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都是要考察的目标。所以,这些内容时光靠记忆是不行的,理论联系实际显得尤为重要,从实践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复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尤其是学习心理学部分是重中之重;
二、各科复习全攻略
具体到心理学专业各个课程的复习攻略,我有如下一些建议:
◆普通心理学
这本书是基础,复习应以细和准为原则,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要放过。每章的基本概念都应该加以注意,历年的考题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都考过。对于各种理论要了解得很清楚,包括代表人物,观点,主张等。推荐彭聃聆老师编的《普通心理学》,看完一章做一下后面的习题,你会受益匪浅的。
总结:前两本书必看。第三本书最好也看一看。如果你的教心部分想拿高分,那么皮的书也要看看。(4本书我全看了。)补:《教育心理学》
潘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简装)〓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2)发展心理学(精装)〓林崇德〓浙江教育出版社
同一个人写的两本书,前者精简,后者全面。个人感觉前一本书就足够应付统考了,但我两都看了。
社这本书稍微老了一点,而且带有比较明显的政治色彩。不过,它在人格部分写得不错。08大纲好几个新增的知识点都来自该书
(3)心理学与生活Gerrig Jimbardo
这本好玩是挺好玩,但对考试帮助不大
(4)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叶浩生
主要了解一下重要的那些流派如结构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格式塔,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这本书对初试没太大的用处,但是对复试很有用。如果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实验心理学笔记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笔记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笔记郭秀艳(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实验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贡献费希纳——奠基人1.费希纳定律:S=KlogR由刺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2.三种感觉测量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冯特——创始人1.把心理现象(感知觉,注意)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2.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3.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艾宾浩斯——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1.发现并证明实验法在整个心理研究中都是有效工具2.从根本上改变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人工材料3.新的测量方法—节省法4.遗忘曲线2.非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区别(各自特点)非科学方法的特点:1.听信权威2.注意凝聚3.先验科学方法的特点:1.经验观察2.自我校正3.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1.观察法特点:直接和描述性缺点:①无法对因果关系做出推论②提供的资料不充分③其描述性限制常常被忽略④观察法本身不一定客观无偏2.相关研究法——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3.实验法——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其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优点:①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②经济实验控制——泛指对实验精度的一切保障工作,以保证应变量确实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

①尽量消除无关变量②尽可能加以平衡4.试验心理学研究基本程序1.确定课题2.选择被试3.确定实验控制4.数据整合5.撰写研究报告第二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1.自变量分类自变量——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1.作业变量2.环境变量3.被试变量2.操作定义——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定义(布里奇曼)3.口语记录——被试在实验时对自己心理活动所作叙述的记录,或在实验之后,被试对主试提出问题所作回答的记录4.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指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造成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或最底端5.额外变量的控制方式1.排除法——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2.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3.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4.随机化法和抵消平衡法5.统计控制法6.实验者效应&要求特征(典型的额外变量)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的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要求特征——被试会自发的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7.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都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处理8.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内部效度——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外部效度(生态效度)——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9.几种常用实验仪器1.立体镜—证实双眼视差和产生立体知觉的仪器2.深度知觉仪—检验深度知觉敏锐度的仪器3.速示器—短时呈现视觉刺激的仪器(研究知觉、记忆和学习等方面)4.记忆鼓5.警戒仪—测定个体警戒状态(加工定向注意的研究)6.镜画仪—研究练习效果和技能迁移作用,考察被试的反转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7.眼动仪—测试人眼活动情况,研究有关心理过程第三章如何读和写心理学实验报告1.重要中外信息检索源中——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外——通用的目录社会科学引用索引科学引用索引生物学摘要工效学摘要医师索引心理学文摘2.核对清单阅读法——提前列出一份问题清单,然后在阅读过程中逐一回答并核对有关清单上的问题及答案3.标准实验报告格式题目和作者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第四章反应时1.反应时研究历史1.天文学——贝塞尔(人差方程式—天文学家在观察星体的时候,他们之间形成系统的恒定的差异,它反映了两个观察者之间的个体差异)2.生理学(第一阶段)——赫尔姆霍茨&唐纳斯→减数法3.心理学(第二阶段)——冯特及其学生&斯滕博格→加因素法2.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并且两者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就是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可能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对每个刺激都要求被试做一个不同的反应,但刺激出现的顺序事先是不知道的3.影响反应时的基本因素1.简单—复杂反应时任务2.速度—准确性权衡——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间的反向关系,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3.刺激变量4.机体变量即被试变量4.减数法&加因素法1.减数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分析信息加工过程(即每个阶段的加工时间)A反应(简单反应)—一个刺激一个反应B反应(选择反应)—两个或以上刺激和对应的刺激C反应(辨别反应)—两个或以上刺激,只有一个刺激要求反应C-A=辨别反应的时间 B-C=选择时间2.加因素法—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辨认它们的先后顺序第五章心理物理学1.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差别感觉阈限—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2.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测量方法1.最小变化法(最小可觉差法、序列探索法)—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2.恒定刺激法(正误法)—选定几个固定刺激与最小变化法实施上无大差异,不同在于阈限值的计算上3.平均差误法(均误法、调整法)3.韦伯定律△φ/φ=C△φ差别阈限大小φ刺激的强度水平 C韦伯分数4.费希纳定律(对数定律)ψ=Klgφψ心理感觉的量值 K固定的系数φ物理刺激高出绝对阈限以上的单位数量5.史蒂文森定律(幂定律)S=bI aS感觉量 b由量表单位决定的常数 a感觉道和刺激强度决定的幂指数6.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思想1.信号和噪音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所有背景都是噪音。

心理学考研教材之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考研教材之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考研教材之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考研统考与自主命题,心理专硕与学硕考试范围之一,《实验心理学》开篇即三章之多的内容,详细介绍了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随后才进入按照实验心理学研究对象分类的不同章节。

除了秉承传统的科学精神,《实验心理学》还力求向学生展现实验心理学的现代风貌。

下面勤思考研网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简介郭秀艳,1994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获得硕士学位1994年7月~1998年7月福建师范大学心理系讲师1998年9月~2001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9月至今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讲师、副教授教学工作本科生课程:实验心理学研究生课程:实验心理学进展、记忆心理学研究方向: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主要科研成果:1. 实验心理学(坎特威茨等著)(译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论文)心理学报,2002年第4期3. 再认中意识和无意识的贡献大小——兼论内隐记忆的抗老化现象心理科学(论文)心理科学,2002年第5期4. 意识-无意识成分贡献的权衡现象(论文)心理学报 2003年第4期5. 内隐学习(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2003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郭秀艳,女,1970年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市。

200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基础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代表性科研成果有:2001年引进并主译国外很有影响的‚实验心理学‛教材――《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坎特威茨等著,郭秀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至2003年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意识-无意识成分贡献的权衡现象‛、‚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以及‚再认中意识和无意识的贡献大小――兼论内隐记忆的抗老化现象‛等;2003年博士论文‚内隐学习的理论和实验‛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同年出版专著《内隐学习》(郭秀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获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2-2003)著作类二等奖;2004年出版《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时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笔记考点课后答案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笔记考点课后答案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笔记考点课后答案《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杨治良审订,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实验心理学经典教材。

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的复习笔记以《实验心理学》为主并结合其他实验心理学教材对本章的重难点知识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实验心理学》的课堂笔记,因此,2.精选考研真题,编写强化习题。

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实验心理学的由来现代意义上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在1879年,以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现在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生之初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贡献。

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他们是:费希纳、冯特与艾宾浩斯。

(_)费希纳(G.T.Fechner, 1801 〜1887)1.费希纳对心理学的贡献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以及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方法,即影响深远的心理物理法,从而为实验心理学指明了方向。

他于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奠定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费希纳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①费希纳定律的提出1860年,费希纳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采用物理学方法研究感觉生理,以探讨哲学心理学中身心关系的问题,提出了用以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即知觉大小)的费希纳定律。

其公式为:S=K logRo其中,S 为感觉到的刺激强度,R为实际刺激强度,K为常数,log为取对数。

费希纳定律表明: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

当刺激量越大时,产生一个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简称jnd)所需要的变化量也越大,即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

②费希纳定律的意义a.这一定律证明了内部世界(心理和经验的世界) 与外部世界(物理和环境刺激)之间存在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表达。

朱滢 怎样学习实验心理学

朱滢 怎样学习实验心理学

要读懂心理学实验报告、学会做心理学实验,一个有效 的办法是通过学习目前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来实现。因此, 《实验心理学》尽可能选取各心理学领域近10年来比较 典型的实验报告作为教材。通过阅读这些典型的实验报 告我们可以了解,目前人们在研究哪些问题?最近有哪 些新的概念来指导研究?人们都使用什么样的实验范式 来研究? 在这方面,《实验心理学》一书中“社会认知”一章是 一个恰当的例子。该章末尾的问题包括:移情,主观报 告与脑区激活的相关,morphing技术,文化对自我参照 效应的影响,自传体记忆,合作行为,文化与品牌,社 会脑,等等。该章的文献除了一两篇经典文献外,全部 是2000年至2007年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附录4“道德的本原”。


不同的教科书各有自己的优点,如果对某个问 题觉得不好理解,可以尝试读另一本教科书。
例如,对信号检测论,朱滢主编的《实验心理学》
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学生容易理解;但郭秀艳著 的《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叙 述了信号检测论在认知研究中的应用;而张学民、 舒华编著的《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4年)对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作了更多的介 绍。 又例如“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可参考(美) 黄一宁著《实验心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脑成像的结果表明,与这两个过程相关的脑区是不同的, 因而该研究在神经水平上确证了这两个过程的存在。在 这项研究中,用学过字与未学过字的比例不同,区分了 企图回忆与成功回忆(提取)这两个过程。换句话说, “企图”这种主观的东西被实验地捕捉到了!这就是实 验设计的威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仅仅有低目标条 件我们也捕捉不到“企图”,还必须设置“企图”的对 照组,基线,或控制组即高目标条件,我们才能将“企 图”过程与“成功提取”过程区分出来。由此我们知道, “企图”过程是不可能孤立地单独研究的,推而广之, 其他任何一种心理过程也不能单独研究,它必须有一个 对照的过程或条件,这就是控制组的意思(在这个研究 中是高目标条件)。

15年心理学考研复习规划(怎么复习—考研必备大全)

15年心理学考研复习规划(怎么复习—考研必备大全)

15年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大全及复习计划(考研必备)15年考研的号角也在不知不觉中敲响了,应各位同学的要求,今天主要说一下15年考研的复习规划,希望可以帮助15年考研学子更好的进行复习。

第一,关于书目的选择:1.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章节基本上都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是主要参考书。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有些内容跟上本不同,可以作为参考,在认知部分写得比较详细。

《普通心理学》——孟昭兰北京大学出版社相对比较老,本书在情绪调节部分写得很实用。

《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对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表象理论和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等方面讲述的比较详细。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人格部分写的不错。

08考试大纲好几个新增的知识点都来自该书。

《社会心理学》(第2版)——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

包含了多个社会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文章。

《社会心理学》——戴维-麦尔斯人民邮电出版社本书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读本,作者是社会心理学科的泰斗级的心理学家。

总结:彭聃龄老师的《普通心理学》是必看教材。

2011年心理学考研大纲新增了社会心理学的部分,请考生注意学习相关的知识。

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章节基本上都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是主要参考书。

《发展心理学》(精装)——林崇德浙江教育出版社内容更全面,是主要参考书。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人民教育出版社本书中对儿童的一些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讲得很全面、很透彻。

《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刘金花老师的书可以和林崇德老师的书相互补充。

总结:林崇德老师的《发展心理学》是必看的经典教材。

3.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覆盖了考试大纲90%的内容,知识点讲解非常详细。

本书谈到了很多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考研心理学实验资料推荐

考研心理学实验资料推荐
考研心理学实验资 料推荐
汇报人:XX
目录
01 考研心理学实验资料概览
02 考研心理学实验资料推荐
03 考研心理学实验资料使用建议
考研心理学实 验资料概览
实验心理学教材
《实验心理学》:作者是郭秀艳,是一本经典的实验心理学教材,适合考研学生使用。
《心理学实验》:作者是张厚粲,是一本全面介绍心理学实验的书籍,适合考研学生使 用。
Inquisit:用于设 计、运行和记录心 理学实验的软件, 支持多种实验设计, 易于学习和使用
LabVIEW:用于设 计、运行和记录心 理学实验的软件, 支持多种实验设计, 易于学习和使用
Presentation:用 于设计、运行和记 录心理学实验的软 件,支持多种实验 设计,易于学习和 使用
SPSS:用于统计分 析心理学实验数据 的软件,支持多种 统计分析方法,易 于学习和使用
添加 标题
实验类型:包括认知、社会、发展、 人格等不同领域的实验案例
添加 标题
实验难度:从简单到复杂,适合不 同层次的考生
添加 标题
实验案例来源:国内外知名心理学 期刊、学术会议、教材等
添加 标题
实验案例更新:定期更新,保证案 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考研心理学实 验资料推荐
实验心理学教材推荐
《实验心理学》:作者郭秀艳,全面系统地 介绍了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易于学习和使用
Presentation:用 于设计、运行和记录 心理学实验的软件, 支持多种实验设计,
易于学习和使用
实验指导手册推荐
《心理学实验指导手册》: 全面介绍心理学实验设计、 实施和结果分析
《实验心理学》:详细讲 解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附标准答案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附标准答案
58.有意无意地、期望59.唐德斯、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60.经验观察、自我校正61.冯特、费希纳、艾宾浩斯、记忆62.被试、无关变量、重复验证63.电流、感应磁场、极微弱的磁信号64.心理感受、刺激大小、差异感受、刺激变化量65.先前呈现的顺序、开始位置、中间位置66.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67.视觉对象、头部、眼睛68.立体物体、前后相对距离69.习惯、期望、练习、疲劳70.报告标准、似然比值71.直接验证、系统验证、概念验证72.过滤器理论、资源限制理论、特征整合理论73.特雷斯曼、特定值、结合74.概念、程序75.肌肉线索、适应、辐合76.自变量、因变量、处理水平、被试77.相同或相似、随机分配78.强度差、时间差、周相差79.被试内设计、人数较少、单个80.实验方法、实验目的、准确性、有效性、内部、外部81.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82.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83.神经质、外向性、求新性、随和性、尽责性84.从众实验,服从实验,责任扩散实验85.社会知觉和社会态度86.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及内隐刻板印象87.勒温88.身体缓冲区89.系统的安全需求、操作上的方便需求。90.工作、活动91.直线透视、大小透视、视野中高度、纹理梯度92.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等级资料、描述性资料93.构思效度94.顺序比较阶段、决策阶段95.数量估计、数量生产、绝对数量估计96.外围提示、符号提示97.类型论、特质论98.相符行为99.逆向工作100.硬件匹配、软件匹配
8.被试内设计: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设计。被试内设计不但节省了被试人数,而且不同组的被试个体差异也得到了最好的控制。被试内设计比被试间设计更有力,能更好的考察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差异,这个优点使得许多研究者更倾向于使用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相反,被试内设计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的困扰,但却必须面对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可以采用平衡技术来控制这些差异。

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周广东;杨海波;白学军【摘要】针对我国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调查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20所大学的164名“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结果发现:大部分高校将实验心理学课安排在了第二学年;教学课时在60以上;实际课时越高,其期望课时也越高;讲授《实验心理学》课的教师主要是讲师和副教授,教授较少;实验室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的高校占了一半以上,但实验室建设仍被认为是教学的主要困难来源;86.3%的教师会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实验操作;教师大都受科研压力之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主要来自实验设计;针对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培训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期刊名称】《心理与行为研究》【年(卷),期】2017(015)003【总页数】9页(P424-432)【关键词】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教学改革;教师培训【作者】周广东;杨海波;白学军【作者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300074;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促进协同创新中心,天津30007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300074;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促进协同创新中心,天津30007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300074;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促进协同创新中心,天津30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该纲要同时指出,要“加大教学投入”,“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

就心理学专业而言,《实验心理学》在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被定义为“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张学民,舒华,周爱保,张亚旭,韩在柱,2005)或“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 (舒华,韩在柱,张学民, 20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10-19
第十章
12
1. 感觉记忆
❖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象
容量大,但保存的时间短暂,约为0.5-3秒
❖部分报告法 (Sperling, 1960)
XMR J
高音
C NK P
中音
VFLB
低音
2012-10-19
第十章
13
2.短时记忆
❖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对信息的保持时间较短,约为十几秒到一分钟左右 ❖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短时记忆的容量可以通过测定记忆广度来获得
第二节 记忆的类型及实验研究中的变量 第三节 记忆实验研究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2012-10-19
第十章
4
第十章 记忆
教学目标:
1. 了解艾宾浩斯和巴特莱特研究记忆所采用的实验方法 2. 了解不同记忆类型的研究概况 3. 系统掌握记忆的经典研究范式及其演变发展 4. 明确记忆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5. 系统了解记忆实验研究中较易出现的问题,培养在已有
❖意识性提取的操作表现为全或无,而自动提取 则有对错之分
有两类测验: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
2012-10-19
第十章
19
扩展阅读:过程分离程序的操作特点
在包含测验中,P(“旧”|包含)=R+A(1-R) ……⑴ 在排除测验中,P(“旧”|排除)= A(1-R) ……⑵ 由⑴和⑵可知,
R= P(“旧”|包含)-P(“旧”|排除) A= P(“旧”|包含)/(1-R)
较为常用的有顺背广度法和倒背广度法
2012-10-19
第十章
14
3.长时记忆
❖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主要特点
存储的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
❖图尔文 (Tulving, 1972)
情景记忆(semantic memory) 语义记忆(episodic memory)。
关于Endel Tulving http://dev.science.ca/people/view/20
❖用不同的测验任务可以揭示不同的心理机能
如果同一自变量使不同测验任务有不一致或类似的 结果,便可据此推测完成这些不同测验任务的心理 状态和过程之间存在差异或类似
2012-10-19
第十章
18
过程分离范式
实验逻辑:
❖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是彼此独立的加工过程, 这一假设是过程分离程序的核心
❖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 性质是一样的
❖启动(priming) ❖任务分离范式(task dissociation) ❖过程分离范式(process dissociation)
2012-10-19
第十章
17
任务分离范式
任务分离(task dissociation)
采用间接测验的形式进行分离的研究范式
实验逻辑
❖假设完成不同测验任务所需要提取的信息是不 同的,因而参与的心理加工过程也不相同
研究的基础上找到研究切入点的能力
2012-10-19
第十章
5
第十章 记忆
学习重点:
1. 艾宾浩斯和巴特莱特的经典记忆实验所采用的方法 2. 斯伯林的部分报告法的逻辑,短时记忆的测查方法 3. 任务分离范式和过程分离范式 4.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 5. 詹金斯关于记忆实验的四面体模型 6. 记忆研究中的常见变量
2012-10-19
第十章
8
二、巴特莱特关于记忆图式的研究
❖有意义的材料:The War of the Ghosts ❖图式 ❖重复再现 (repeated reproduction) ❖系列再生 (serial reproduction)
Frederic Bartlett(1886-1969)
2012-10-19
第十章
9
扩展阅读:人类记忆研究方法的演变
纸笔的形式,计算机呈现与记录
❖观察被试对刺激的反应来间接推断人脑这一 “黑箱”中的秘密
事件相关电位(ERP)、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等脑指标
❖将心理规律与生理规律的探讨相结合,着力揭 示认知活动的脑
2012-10-19
第十章10Fra bibliotek第二节 记忆的类型及实验研究中的变量
——Endel Tulving
2012-10-19
第十章
7
第一节 艾宾浩斯和巴特莱特对 早期记忆研究的贡献
一、艾宾浩斯关于遗忘曲线的研究
❖无意义音节(nonsense syllables) ❖Savings Score = (OL-RL) / OL*100%
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实验心理学
白学军 编著
2012-10-19
第十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感谢
编写《实验心理学》一书的PPT的人员:
❖陈 璐 康廷虎 李士一 潘 运 王中婷 徐 玮 ❖杨海波 臧传丽 张锦坤 张慢慢
第一章
2
第十章 记忆
2012-10-19
第十章
3
第十章 记忆
第一节 艾宾浩斯和巴特莱特对早期记忆研究 的贡献
2012-10-19
第十章
6
"Don’t listen to authorities. Find out what the problem is, get
the facts, and make up your own mind. Use the scientific method to work things out. The scientific method can solve many problems. Trust your feelings and try out various things."
❖R表示被试利用意识性提取完成测验的概率 ❖A表示被试利用自动提取完成测验的概率。
2012-10-19
第十章
15
2012-10-19
第十章
16
(二)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
❖个体对生活中的事件或情景的有意识的回忆 ❖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包含个体对过去事件的提取,但这种提取无需个 体的意识性努力参与
一、记忆类型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三)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
2012-10-19
第十章
11
(一)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 忆
环境中 的刺激
感觉 记忆
注意
元认知 复述
知觉 输出
反应
复述
编 映 短时
长时


记忆 编码 记忆
检索
衰退 (消失)
衰退 (消失)
衰退 (可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