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认识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认识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结合生物伦理问题,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颗种子,引发学生思考:“这颗种子能生长成什么植物?为什么它能生长?”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5.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一本与生物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生命的奇迹》、《自然界的奥秘》等,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本次作业的布置,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生物素养。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物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尝试进行分类和描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生物,为后续生物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生物的基本概念、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
2.教师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迁徙等。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分类,介绍常见的动植物分类特点。
2024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认识生物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认识生物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
2.教学难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素材。
3.生物特征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生物?生物与非生物有什么区别?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和想法。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的特征。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物的七大特征,包括: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
2.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生物的七大特征。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课时一、课堂复习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七大特征,谁能概括一下?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生物与非生物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判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点评。
三、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生物特征的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生物特征,通过表演展示该特征。
2.其他组学生观看表演,猜测所展示的生物特征。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1.学生绘制生物与非生物的对比图,标注生物的七大特征。
2.家长签字确认,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生物的特征,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为后续生物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对话设计:Teacher:"So,whatmakessomethingalivingthing?"Student:"Itgrowsandreproduces."Teacher:"Correct!Anythingelse?"Student:"Itneedsfoodandwater."Teacher:"Yes,anditalso"(继续引导学生说出其他特征)1.通过实例讲解每个特征,例如:营养:展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动物摄食的图片。
初中生物认识生物优秀教案

【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定义及特点。
2.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3. 了解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生物的定义及特点。
2. 生物的分类方法。
3.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生物的定义及特点。
2. 生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1. 生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1. 生物分类图表。
2. PPT课件。
3. 实验器材:显微镜、标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
二、讲授生物的定义及特点:1. 通过PPT介绍生物的定义及特点。
2. 带领学生讨论生物的特点。
1. 通过生物分类图表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
2. 让学生动手实践,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生物标本,进行分类。
四、探究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通过PPT介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所学内容。
【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掌握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1. PPT课件。
2. 生物分类卡片。
3. 实验器材:显微镜、标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引出问题:生物的分类是怎样的?二、讲授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1. 通过PPT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让学生动手实践,使用生物分类卡片进行生物分类。
三、探究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认识生物》优质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认识生物》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第一章《走进生物》中,深入学习第一节《认识生物》。
我们将详细探讨生物基本概念、生物特征、生物分类以及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生物基本概念,掌握生物主要特征。
2. 使学生能够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解生物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特征及生物分类。
教学重点:生物基本概念、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生物观察记录表、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自然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生物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生物主要特征。
a. 生物特征:生物需要营养、能进行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由细胞构成等。
b. 生物分类:根据生物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生物观察,分组讨论生物特征和分类。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生物特征和分类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基本概念2. 生物主要特征3. 生物分类4. 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生物基本概念。
b. 列举生物主要特征。
c. 简述生物分类方法。
d. 谈谈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
答案:a. 生物是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现象有机体。
b. 生物特征有:需要营养、能进行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由细胞构成等。
c. 生物分类方法有:根据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
d. 生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如食物、药物、环境保护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物基本概念和特征有深入解,但在生物分类方面仍有不足,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练习。
七年级上册生物《认识生物》教案(1)

七年级上册生物《认识生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第一章《走进生物世界》的第一节“认识生物”。
详细内容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
教学重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笔记本、教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它们的区别,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生物。
2. 基本概念:讲解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的本质区别。
4. 生物的分类: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5.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讲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7.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8.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生物的基本特征3. 生物的分类4.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身边的生物,并按照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
答案:例如,植物(如树木、花草)、动物(如猫、狗)、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
2. 作业题目:简述生物的基本特征。
答案: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更多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认识生物》复习课 课堂教学设计

《认识生物》复习堂教学设计《认识生物》复习堂教学设计复习目标①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②能力目标: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了解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能将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在大自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物具有一系列的生命特征,进一步加强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基本素养的培养,鼓励他们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与学生一起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的重点;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前准备学生:准备好调查表格(有条的可带照相机,放大镜等)。
教师:帮助学生分组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些生物适于环境的特点。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到植物园进行复习。
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预计给学生30分钟的时间)走出堂,走进自然。
让学生在自然中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感受生物的勃勃生机。
提出问题:“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经走进了美丽的大自然,就让我们尽情的呼吸洁净、清新的空气,尽情的放松自己,尽情的感受自然,在这优美的环境中,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仔细辨认在植物园中你看到了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在观察时请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辨认!②注意做好观察纪录。
③请注意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生物它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特点(如茎、叶)是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此处为下一章做好铺垫)”(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认识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

《认识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篇:《认识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认识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认识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复习目标①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②能力目标: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了解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能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在大自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物具有一系列的生命特征,进一步加强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基本素养的培养,鼓励他们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与学生一起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好调查表格(有条件的可带照相机,放大镜等)。
教师:帮助学生分组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些生物适于环境的特点。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到植物园进行复习。
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预计给学生30分钟的时间)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让学生在自然中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感受生物的勃勃生机。
提出问题:“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经走进了美丽的大自然,就让我们尽情的呼吸洁净、清新的空气,尽情的放松自己,尽情的感受自然,在这优美的环境中,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仔细辨认在植物园中你看到了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在观察时请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辨认!②注意做好观察纪录。
③请注意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生物它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特点(如茎、叶)是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此处为下一章做好铺垫)”(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初中生物复习课优秀教案

初中生物复习课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生物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生命的特征和生物分类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 遗传与变异4. 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5. 生物体的调节和协调教学步骤:一、复习生物知识点(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生物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生命的特征、细胞结构、遗传规律等。
2. 整理生物知识点的脑图,帮助学生理清复习重点。
二、生物知识运用(15分钟)1. 设计生物知识运用题,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答,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情况。
三、实验与观察(15分钟)1. 安排简单的生物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
2. 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规律,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四、小组讨论与展示(10分钟)1. 分组讨论生物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问,并共同解决。
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互动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生物学学习中的问题。
2. 总结生物知识,强调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复习生物知识点,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参与了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积极互动,提高了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价学生学习的水平和学习态度,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指导。
扩展延伸:学生可以继续进行生物知识的拓展学习,参加生物学科竞赛或科普活动,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生物科普读物,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强化了生物知识的复习和应用,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索生物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七年级生物上册《认识生物》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实物展示、互动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以确保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在新课讲授和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非常受学生欢迎。他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展示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未来我需要在引导讨论时更加明确主题,确保讨论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对学生的表现感到欣慰。他们能够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应用提出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并通过分享成果,使全班同学受益。但我也意识到,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观点较为片面,需要我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全面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物的七大特征和生物分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生物的适应性,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生物特征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如观察植物的向光性。这个操作将演示生物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的基本原理。
4.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生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周围的生物?”(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生物的奥秘。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复习教案

第一章认识生物复习课教学设计复习目标①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②能力目标: 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与思考,调查和技能训练),了解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能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在大自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物具有一系列的生命特征,进一步加强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基本素养的培养,鼓励他们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与学生一起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好调查表格(有条件的可带照相机,放大镜等)。
教师:帮助学生分组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些生物适于环境的特点。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到植物园进行复习。
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预计给学生30分钟的时间)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让学生在自然中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感受生物的勃勃生机。
提出问题:“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经走进了美丽的大自然,就让我们尽情的呼吸洁净、清新的空气,尽情的放松自己,尽情的感受自然,在这优美的环境中,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仔细辨认在植物园中你看到了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在观察时请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辨认!②注意做好观察纪录。
③请注意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生物它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特点(如茎、叶)是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此处为下一章做好铺垫)”(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认识生物》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认识生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第一章《走进生物》的第一节“认识生物”。
详细内容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2. 学会分类生物,认识不同类别的生物。
3. 理解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如动植物标本),生物科普视频。
学具:生物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生物与非生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2)生物的特征:介绍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等。
(3)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类别。
(4)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介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如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强调生物对环境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并尝试对其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解答教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生物的基本特征3. 生物的分类4. 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
(2)根据生物分类,列举至少5种植物、5种动物、3种微生物。
(3)简述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答案:1. (1)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细胞结构、遗传变异、生长发育、应激性。
(2)植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动物:如狗、猫、牛、羊、猪等;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3)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产者(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消费者(如动物摄取有机物,维持生态平衡)、分解者(如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初中生物认识生物复习教案

初中生物认识生物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2.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圈的概念。
3. 能够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重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生物圈的构成。
教学难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归纳和概括。
2.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素材(图片、图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提问:“你们对生物学有什么印象?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圈等内容的研究。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15分钟)1. 教师展示生物的基本特征的PPT课件,引导学生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
2. 学生跟随PPT课件的提示,共同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需要营养、呼吸、排出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能够生长和繁殖等。
3. 教师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等。
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5分钟)1. 教师展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PPT课件,引导学生复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学生跟随PPT课件的提示,共同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等。
3. 教师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沙漠中的植物适应干旱环境、蚯蚓改良土壤等。
四、生物圈的构成(15分钟)1. 教师展示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的PPT课件,引导学生复习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2. 学生跟随PPT课件的提示,共同总结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3. 教师举例说明生物圈的构成,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
五、生物的分类(10分钟)1. 教师展示生物的分类的PPT课件,引导学生复习生物的分类。
2. 学生跟随PPT课件的提示,共同总结生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照形态结构特点、生活环境、用途等。
初中生物_六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生物》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识记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能够根据常见的生命现象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理解生物的特征,学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方案。
(3)理解生物分类的标准,尝试对常见生物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建立“识别提干——提取考点——理顺思路——得出答案”的良好答题习惯(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理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记忆本章节的知识要点,完成知识体系构建。
教学难点:完成“知识→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自由复习知识点→生物知识竞赛→小组合作,构建知识体系→考点分析→综合练习→小组合作,达标测试,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教育学生热爱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展示复习目标由“温故而知新”导入,表明复习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出示提纲,自由复习结合复习提纲,自由复习5分钟学生自由背诵生物知识竞赛将全班分成两大组:Number1组和Top1组,抽签的方式选择题目,进行知识竞赛两个大组选一名代表通过掷骰子的方式,选择答题优先权,每一题目有不同的分数,取得分值后,在飞行棋表格中前进相应的步数,图形中暗藏奖励或处罚。
构建知识体系四人一小组,共同完成知识体系构建:组长带领组员合作学习考点分析结合抢答方式,让学生学会总结考点,表学生自由回答述解题思路。
问题。
综合练习Number1组和Top1组再次通过抽签的方式选择题目,进行知识竞赛每题1分,回答正确前进1步。
达标检测四人一小组,限时完成达标检测题组长带领组员合作学习小结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学生小结板书设计表彰奖励评选出优胜组,并给予奖励《认识生物》复习课学情分析而且他们通过电视、书籍等途径,已经积累了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但是没有构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他们在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不足。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 认识生物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A、竹和山石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松和丹顶
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
C、公鸡打鸣
D、葵花向阳
6、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B)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7、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C)的特
征。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曲中的非生物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
13、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
何种基本特征:
(1) 小猫长成大猫属于生长与发育现象。
(2) 猫生小猫属于生殖现象。
(3) 猫生猫,鼠生鼠属于遗传现象。
(4) 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变异现象。
(5) 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二)认识生物的方法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
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
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
这就是______,人口普查也是__ ___。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狗和水草
11、下列关系相近的一组生物是(A)
A、玉米和大豆
B、鱼和水草
C、空气和水
D、岩石和苔癣
提高训练:
12、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认识生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认识生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如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2.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能够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合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方法。
难点:如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分类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如植物、动物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生物和非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区别,引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2. 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展示PPT,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
4. 生物分类: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如何对生物进行分类。
6.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2. 生物分类植物界动物界微生物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身边的生物,并对其进行分类。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并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分类,培养生物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物的基本特征讲解。
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方法。
3. 生物分类的理解和应用。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
5.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物的基本特征讲解生活需要营养:生物需要摄取食物以获取能量和物质,维持生命活动。
能进行呼吸: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复习教案

认识生物参考教案【课题】认识生物【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共1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 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3.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4. 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
【重点难点】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媒体】小黑板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导入:【视频导入】利用【百度搜索】生物图片,引出生物概念。
设疑自探:根据学习目标,你认为本节课我们需要学习的重点知识有哪些?请你说出来。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2. 认识生物的方法有哪些?3.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什么?4.调查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哪些?5.生物的归类方法是什么?解疑合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讨论。
学困生展示,中、优等生点评补充,教师总结。
展示评价分工表点评要点:1.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认识生物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1)生物:有生命现象的物体(2)非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4.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1)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2)调查的范围太大时,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3)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4)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或者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5.生物归类法:(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质疑再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请大胆提出来,咱们共同解决。
运用拓展:1. 学生自编习题2. 教师出示预设习题【易错点1】生物都能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而能运动的都是生物。
认识生物-教学设计-教案

认识生物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二节《认识生物》。
本节主要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方法和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关爱生物、保护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难点:生物分类方法的运用,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生物标本、分类卡片。
学具:分类卡片、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的生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介绍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等基本特征。
3. 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介绍生物分类的依据和生物分类单位的大小顺序。
4. 讲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通过实例讲解生物的多样性,如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讲解生物的统一性,如生物的共同祖先、生物体内共生的微生物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生物特征对生物标本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6. 板书设计: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7. 作业设计题目1:列举你所知道的生物,并说明它们属于哪个分类单位。
答案:如猫(哺乳动物)、狗(哺乳动物)、树木(植物)、花草(植物)等。
题目2:根据生物的特征,将下列生物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答案: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鸟类(有翅膀,会飞)、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心脏三腔)等。
题目3:讨论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生活中的实例,并结合实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答案:如生物的共同祖先、生物体内共生的微生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
《认识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①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②能力目标: 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与思考,调查和技能训练),了解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能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在大自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物具有一系列的生命特征,进一步加强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基本素养的培养,鼓励他们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与学生一起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好调查表格(有条件的可带照相机,放大镜等)。
教师:帮助学生分组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些生物适于环境的特点。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到植物园进行复习。
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
(预计给学生30分钟的时间)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让学生在自然中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感受生物的勃勃生机。
提出问题:“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经走进了美丽的大自然,就让我们尽情的呼吸洁净、清新的空气,尽情的放松自己,尽情的感受自然,在这优美的环境中,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仔细辨认在植物园中你看到了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在观察时请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辨认!②注意做好观察纪录。
③请注意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生物它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特点(如茎、叶)是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此处为下一章做好铺垫)”(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二、利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学生休息,席地而坐,围成一圈,以“击鼓传花”的方式来回忆生物的基本特征,花到谁手,谁就说出一个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需要营养;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生物能呼吸。
在游戏中完成单调的复习回忆过程。
学生回忆做过的调查以及刚刚完成的第二次调查,并交流调查表格的最佳设计方案,对于2片相似的树叶,应该会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亲自进行调查也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一种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畅所欲言:松树的叶子细长如针适合干旱环境、莲的叶子宽大适于水生,等等。
教师主要起鼓励、协调的作用。
(让学生从以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巩固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教师启发:通过这一章的学习,除了获得许多知识外,你是否获得了一些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技能呢?
同学们,请问我刚才提出的第三个问题,你们谁能告诉我一点你的看法?很好,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那么生物与环境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从下节课开始,我们将系统的学习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三、通过对sars病毒的分析,巩固和延伸所学知识
是由sars病毒引起的。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通过平时视听获得的感性知识,结合第一章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sars病毒是生物的原因。
例如,生物有一定的寿命,sars病毒可以存活一定的时间;生物能繁殖,sars病毒在人体内可以增殖;等等。
同学们,去冬今春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是由什么引起的?很好,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sars病毒是生物吗?如果是,请你说出它具有哪些生命特征?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四、小结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心里的感受说出来,包括对祖国的热爱,对环境的珍视,学
生之间互相交流,达成共识。
这一章我们先告一段落了,那么学完这一章之后。
你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吗?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有多少可爱的生物呀,就让我们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创我们的美好家园吧!
●五、反思反思这节课是否达到了我们第一章要求达到的目标。
这节课通过教师带领学生真
正走进自然,使学生亲自感受大自然,理解大自然中的生物,自然而然的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知识的引入,拓展了学生已有知识。
利用小游戏,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复习有关知识,加深了同学间的交流、帮助。
通过这节课增强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