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神经细胞: 是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突触: 神经系统由大量的神经元构成, 这些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 仅相互接触, 其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

3.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 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4.动作电位:神经细胞兴奋时产生去极化, 细胞兴奋产生的电位变化成为动作电位。

5.运动单位: α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

6.运动神经元池: 支配一块肌肉的所有α运动神经元。

7.陈述性记忆: 是显晰性的, 是有关自传性的或与个人有联系的事件的记忆, 依赖于评价、比较和推理等认知过程。

它不需重复测试, 往往只经过一个测试或一次经验即能建立, 并且能够用语言简明的表达出来。

某些陈述性记忆也可以经过不断的重复测试转变为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知识学习和记忆的位置是海马区。

8.程序性记忆: 又称反射性记忆,它是隐性的,是对感知觉和运动技巧等的记忆,比如学习走路、游泳、骑车等。

这种记忆需要经过多次重复测试才能逐步形成,它的形成和读出不依赖于意识或认知的过程,而一旦形成,即使常年不练习也不会被遗忘。

程序性知识学习和记忆的位置是杏仁核。

9.逆行性遗忘: 记忆再现, 对损伤以前发生的事情的记忆丧失。

10. 顺行性遗忘:记忆巩固, 在脑损伤之后不能形成新的记忆。

11.细胞集合: 脑内反映某外界客观物体的,是由被该外界刺激激活的所有皮层细胞组成的。

Hebb把这群同时激活的神经元称为一个细胞集合。

12.非联合型学习: 指对单一刺激做出的行为反应的改变, 分为两种: 习惯化和敏感化。

13. 联合性学习: 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 两种不同类型的刺激按照正确的顺序成对出现, 使前一种刺激成为预示后一种刺激即将发生的信号。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属于这种类型。

14.习惯化:指当一个不产生伤害性效应的刺激重复出现时, 对该刺激的反射性行为反应逐渐减弱的过程。

生理心理学13生理心理总相关复习

生理心理学13生理心理总相关复习
面部表情与肌肉反馈
情绪状态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身 体肌肉的紧张程度反映出来,同 时这些反馈也会影响情绪体验。
动机的生理机制
需求驱动
多巴胺奖励系统
动机源于内在需求,如饥饿、口渴、性欲 等,这些需求会驱动个体采取行动以满足 。
多巴胺奖励系统是与动机相关的神经递质 系统,当个体获得满足需求的目标时,多 巴胺会释放以产生愉悦感。
02 生理心理学的神经基础
神经元与突触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具有接收、整合、传导和发放信 息的功能。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部 位,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 触后膜组成。
神经递质与受体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 学物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区域。
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行为与结果之 间的关联学习,主要依赖于大脑皮 层和基底神经节的活动。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 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涉及大脑 皮层的社会认知网络和镜像神经元。
记忆与学习的相互作用
学习增强记忆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巩固记忆,提高记忆的持久性和 准确性。
动机满足或受阻也会引发相应的情绪反应,例如目标实现产生 快乐,挫败产生失望或愤怒。
情绪和动机在决策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判断和选 择。
情绪和动机的生理机制在大脑中存在重叠和相互联系,例如杏 仁核在情绪和动机反应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05 生理心理学的记忆与学习
记忆的生理机制
短期记忆
记忆巩固
短期记忆主要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神经 元活动,尤其是与注意力相关的神经 网络。
02 03

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1.生理心理学是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生理过程,主要揭示人类自身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的科学。

心理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2.生理心理学研究技术和方法:脑立体定位技术、脑损伤法、刺激法、电记录法、生物化学分析法、分子遗传学法、脑成像技术。

3.电刺激法:用无伤害性的电流刺激脑的特定部位,观察心理行为的变化以确定该脑部位的功能;或者在使用电流刺激脑的某部位时记录其他脑部位的诱发电位等,以推测两个或多个脑区之间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

4.化学刺激法:在脑的局部区域注射神经递质的激动剂等,观察它们对心理行为的影响。

警觉网络--影响注意系统从而改善对目标的动作速度脑内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胆碱、5-羟色胺)5.注意的神经网络定向网络--调整注意焦点到目标区域,并限制对指向区域的信息的输入。

顶叶、中脑的上丘和丘脑执行网络--注意的目标选择并执行。

额叶的部分区域包括扣带回6.注意从其产生的方式上来说是一种定向反射;注意产生的中枢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敏感化:神经系统中一些特殊细胞对任何刺激都有反应,随着刺激强度增大,更多的细胞参与反应,若某较弱刺激持续作用,相应的神经元放电也7.神经活动过程的双重模型会增加。

习惯化:某刺激重复出现时,参与相应反应的神经细胞就会疲劳;随刺激的每次重复,细胞的反应逐渐减弱。

8.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某能量形式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只需要极小强度就能引起相应的感觉。

这种能量刺激形式或种类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9.换能作用:感受器把作用于他们的各种有效刺激转换为相应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或峰电位。

10.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11.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刺激仍在持续作用,但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

12.三级细胞:光感受细胞(视杆+视锥);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13.外侧膝状体:给光中心和撤光中心通道;XYW通道;左右信息通道;方位敏感性信息通道;空间频率通道;运动方向信息通道;颜色信息通道14.视皮层功能柱:有相同功能特性的皮层细胞,按规则的空间结构排列起来构成柱状。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一、大脑的基本结构大脑是生理心理学的核心,了解其基本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至关重要。

大脑可以分为两个半球,每个半球负责不同的功能。

大脑皮层是大脑最外层的部分,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语言、记忆和决策。

脑干和下丘脑是大脑的其他重要部分,负责基本生命功能,如呼吸、心跳和体温调节。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原理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通过突触相互连接,传递信息。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了解这些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三、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感觉是指我们通过感官接收到的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知觉是指我们如何解释和处理这些感觉信息。

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感知和理解世界。

四、记忆记忆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关键主题。

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指我们暂时存储信息的能力,而长期记忆是指我们长期存储信息的能力。

了解记忆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学习和记忆信息。

五、情绪和动机情绪和动机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情绪是指我们对特定事件的反应,如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

动机是指我们追求特定目标的原因。

了解情绪和动机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感受和行动。

六、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心理障碍是指影响我们心理健康的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

了解心理障碍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七、药物和心理治疗药物和心理治疗是生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药物可以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心理治疗是一种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了解药物和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我们如何治疗心理障碍。

八、跨学科研究生理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与其他学科如神经科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等密切相关。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这个学科中,我们探讨了影响心理功能的生理机制,以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生理心理学的复习题,帮助您复习和巩固相关的知识。

1. 什么是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心理过程如何受生理机制调节以及生理机制如何影响心理过程。

2. 什么是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们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从而形成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基础。

3. 描述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是一种电化学信号,通过神经元的细胞膜传递。

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元的终端,它会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这些化学物质将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4. 什么是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冲动的连接点。

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前者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后者则通过电流传递信息。

5. 生理心理学中的“脑电图”是指什么?脑电图是一种记录大脑电活动的方法。

它通过电极放置在头皮上,通过测量大脑中神经元的电流活动来获取数据。

脑电图可以用于研究睡眠、意识状态和脑损伤等。

6. 描述下丘脑-垂体系统在调节内分泌活动中的作用。

丘脑-垂体系统是控制和调节内分泌反应的关键。

它通过神经内分泌的方式,控制垂体腺体的分泌功能,并调节下游的内分泌系统。

7. 什么是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控制内脏器官和平衡体内环境的神经系统。

它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在相互协作中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8. 什么是“斯宾格勒效应”?斯宾格勒效应是指人体对于压力刺激产生的生理反应。

在斯宾格勒效应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学习和记忆功能受到影响。

9. 描述下大脑皮层的功能。

大脑皮层是大脑最外层的灰质组织。

它负责处理感觉信息、控制运动、进行高级认知功能,并且参与情绪和决策等过程。

10. 什么是“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指神经系统对于环境刺激产生的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改变。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生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从期中卷子中选第二部分生理神经病学基础知识: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神经系统结构神经元:②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参与信息处理与信息传递的物质。

大部分神经元都具有一下四个结构或区域:细胞体;树突;轴突;轴突终扣。

(1)神经元根据其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一种感受内外环境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控制着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的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是中间神经元。

包括局部中间神经元和中继中间神经元。

(2)神经元根据树突和轴突与胞体的关系不同分类:多级神经元: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细胞。

这种神经元的胞体发出一个轴突,却发出很多根树突。

双极神经元:胞体发出一根轴突,在和轴突相对的另一方发出一根树突。

单极神经元:它们的胞体只有一个分支发出。

这个分支在离开胞体后不久就分为两支。

一支感受环境中的信息,一支把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③神经元是一类可接受刺激、产生和扩布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的高度分化细胞。

是神经系统的解剖单位和功能单位。

受体:④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受体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

①能与受体蛋白结合的物质有神经递质、调质、激素和药物等,统称为受体的配基或配体。

逆信使:②突触后膜释放一种更小的分子,迅速逆向扩散到突触前膜,调节化学传递的过程,将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逆信使。

已知的逆信使有腺苷和一氧化氮。

神经递质:④凡是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中介的化学物质,统称神经递质。

①神经递质大都是分子量较小的简单分子,包括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和多肽类等30多种物质。

③由轴突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它们兴奋或者抑制感受器细胞的活动。

动作电位:③膜电位的非常短暂的逆转过程叫做动作电位,它可以导致信息沿轴突的传递。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主要内容导论(学科本质、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人体的神经系统各种心理现象的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知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注意的生理心理学基础●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言语、思维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本能与动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人格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第一章导论学科本质、研究意义、历史发展、研究方法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本质一、定义: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

二、研究对象: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尤其是脑机制。

三、研究任务:研究并揭示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活动方式。

四、学科特点:基础性;理论性;交叉性的边缘学科。

——生理心理学与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学、神经病学、神经心理学、内分泌学以及行为遗传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五、需具备的知识:1. 心理活动的基本概念心理活动是脑对外界世界的反映过程。

外部刺激→【心理活动】→反应[认识过程一一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一一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一一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一一注意、灵感、激情、心境、信心、犹豫等。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一一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一一能力、气质、性格2. 精神疾病与精神病学的基础知识精神病是一些心理活动发生障碍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记忆损害、人格改变)抑郁症(病态抑郁体验)儿童注意缺陷障碍(多动)。

精神病学(精神医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由重性精神障碍向轻性精神障碍转变服务模式:封闭式管理转向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管理新的药物出现、重视康复、预防复发精神障碍患者的预后已大为改观。

生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生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⑴神经解剖学技术:组织学方法(三个步骤:固定、切片、染色)和追踪神经通路(镀银技术、氨基酸自体放射摄影术、辣根过氧化酶)⑵活脑的研究方法:计算机轴断层摄像术(CA T)、正电子放射层描术(PET)、和磁共振扫描(NMR-S)、ERP⑶脑损毁术:①吸出法:麻醉动物-打开颅骨-切开脑膜-吸出大脑皮质②热烙:40-50 ºC 的烙勺烫坏皮质细胞③点损毁法:电极(一根只有尖端裸露的不锈钢丝)插入确定的脑结构-通以射频电流(一种高频交流电)-电流通过脑组织产生热量,将电极尖端部分的细胞烧伤致死④冷冻法:利用冷冻探头,放在开颅后的硬脑膜下,使温度降至20ºC 时,即可产生大脑皮质局部性短暂功能阻断效应。

拿掉冷冻探头,脑组织温度回升,其功能不仅可以恢复,尚无组织变性的继发性后作用。

可逆性脑损伤。

⑤药物性损毁发:药物是红藻氨酸、6-羟多巴胺。

特异性高、选择性强永久性的脑损伤2、生著作理心理学诞生的年代以及主要:1879年冯特《生物学纲要》3、脑的五叶及功能划分五叶:额叶。

顶叶。

枕叶、颞叶、边叶功能:前中央回(中央沟前面,在额叶上)——运动皮质后中央回(中央沟后面,在顶叶上)——躯体感觉皮质枕极(枕叶的最后部分)——视觉皮质颞横回(颞叶上部最里面)——听觉皮质布洛卡区(前中央回下前方)——语言区4.神经元的构成胞体——含有细胞核,核内有染色体,带有遗传指令,称为基因,是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的蓝图。

轴突——从胞体出发的一根均匀一致的神经纤维,是神经冲动的起始部位。

一根轴突可以对许多神经细胞施加影响,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

树突——一至多个,树状,主干,分支。

功能:接受刺激。

5.透出传递中钙离子的作用:神经冲动到达突出中断引起的。

钙离子进入终端膜(其进入量由丐调素控制),钙离子的流量越大,释放的突出跑越多。

如果细胞外的钙离子浓度降低,则只有少量的跑释放递质,突触延迟时间大部分是与钙离子进入轴突终端的过程有关6.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①刺激引起神经纤维膜透性发生变化,Na+大量从膜外流入,从而引起膜电位的逆转,从原来的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这就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顺序传播即是神经冲动的传导;②纤维内的Na+继续向外渗出,从而使膜恢复了极化状态;③Na+-K+泵的主动运输使膜内的Na+流出,使膜外的K+流入,由于Na+:K+的主动运输量是3:2,即流出的Na+多,流入的K+少,也由于膜内存在着不能渗出的有机物负离子,使膜的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和Na+、K+的正常分布得到恢复。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裂脑手术:为治疗一种癫痫偶尔进行的脑手术,医生切开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

P32.实验性切除: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动物在脑的一部分损伤以后不再出现的行为推断那部分脑的功能。

P73.演化(进化):植物和动物物种结构和生理的逐渐变化——通常产生更复杂的有机体——作为自然选择的结果。

P114.精神药理学:研究药物对神经系统和行为的效应的科学。

P715.药物作用点:药物分子与体内细胞膜或细胞分子的交互作用点,药物通过这些作用点影响细胞的生化过程。

P716.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并排除的过程。

P717.实验毁损法:实验动物脑组织的部分移除或毁损;可以推测,动物丧失的功能即是被毁损脑区的功能。

P938.免疫细胞化学法:使用放射性抗体或染剂分子耦联抗体来定位特定蛋白质或抗原的组织学方法。

P999.微透析:通过植入脑内的半透膜制成的细管,分析细胞间液的化学成分的过程。

P10510.大细胞层:外膝体背核内侧的两层,传递与形状、运动、深度以及亮度微小差异有关的信息至初级视皮层。

P12111.小细胞层:外膝体背核外侧的四层,传递与色觉和细节有关的信息至初级视皮层。

P12112.尘细胞亚层:存在于外膝体背核每个大细胞层和每个小细胞层腹侧的亚层,将来自短波(“蓝”)视锥的信息传递至初级视皮层。

P12113.橄榄耳蜗束:一束传出性轴突,从延髓中的橄榄复合体到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

P14514.上橄榄核群:延脑中的一组核团,具有一定的听觉功能,包括对声源的定位。

P14515.孤束核:延脑的一个核团,接受由脏器和味觉系统传递来的信息。

P16116.下丘泌素:一种肽,也叫食欲素,由位于下丘脑内的神经细胞分泌;它的缺乏会引起嗜睡症。

P17317.中缝核:位于延髓、脑桥、中脑的网状结构内的一组核团,沿着一条中间线分布,包含5-羟色胺能神经元。

P18118.桥膝枕波(PGO):突发的阶段性的电活动,位于脑桥内,伴随着外侧膝状核和视皮层活动,是快速眼动睡眠的一个特征。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1、静息膜电位:在静息状态下,由于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同,存在着电位差,这种电位差就称为……或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较高,这类带电离子因膜内外的浓度差造成了膜内外大约负70-90毫伏的电位差,称之为静息电位(极化现象)。

2、神经冲动的传导:全或无定律、级量反应All-or-none law: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即“无”反应;而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即“全”反应。

(该定律只适用于单根神经纤维中,只说明兴奋的传导过程,而不是产生过程)级量反应:在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中,首先引起一个局部反应,而局部反应的大小与刺激的大小有关,只有当总和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累加超过了阈值,就会产生一个脉冲。

3、突触类型:轴-轴、轴-胞体、轴-树4、突触传递的特点:(1)单项传递:前膜——〉后膜(2)突触延搁:从感应器接收到刺激到效应器开始出现反射活动所经历的时间。

(3)易化作用:部分去极化后对下一次冲动更容易引起反应。

(4)抑制:前膜释放的递质并不能使后膜产生兴奋,反而是抑制。

(5)总和:微弱刺激反复作用,使后一神经元阈下兴奋产生叠加,足以使其产生神经冲动。

(6)疲劳:当递质的消耗比释放更快的时候,突出产生疲劳。

(7)药物的作用:特异性的阻断或促进突触传递。

5、EPSP:若突触前神经元所释放的神经传递物质与突触后神经元的接受器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去极化的反应,使更容易达到阈值而产生动作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IPSP:若突触前神经元所释放的神经传递物质与突触后神经元的接受器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过极化的反应,使更难达到阈值而产生动作电位,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6、神经递质:凡是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中介的化学物质,统称神经递质。

7、受体: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地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受体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第一章导论]一、神经解剖学知识1.神经解剖将神经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即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由颅腔里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组成。

颅腔里的脑又可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和延脑六个脑区。

椎管内的脊髓分31节。

3.外周神经系统是中枢发出的纤维,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躯干、头、面部的感觉与运动信息。

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称之为植物神经(自主神经)。

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彼此拮抗,共同调节和支配内脏活动。

4.神经组织学根据脑与脊髓内的细胞聚集和纤维排列将其分为灰质、白质、神经核和纤维束。

灰质和神经核是由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细胞树突组成。

白质和纤维束是由神经细胞的轴突(神经纤维)组成。

5.在大脑中,灰质分布在表层,称为大脑皮层;白质在深部,称为髓质。

在脊髓中正好相反,灰质在内,白质在外。

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新皮层(占大脑皮层90%)。

6.根据解剖部位从前向后,又可将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

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

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

额叶以躯体的运动功能为主。

7.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8.边缘叶: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的皮层-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其海马回深部的海马结构)。

9.边缘系统:边缘叶及皮层下一些脑结构,如丘脑、乳头体、中脑被盖等,共同构成边缘系统,具有内脏脑之称,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

10.在大脑髓质(白质)深部有一些神经核团,称基底神经节,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核和屏状核。

尾状核与豆状核组成纹状体,对机体的运动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11.间脑位于大脑与中脑之间,被大脑两半球所遮盖,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大部分组成。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第一章导论1.生理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行为的生理过程,特别是脑的机制。

2.上述中生理过程具体指什么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或身体其他部分对行为的控制,以及行为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3.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什么自然选择,行为选择优势,环境的强化学习4.人脑的脑发育与行为的规律从发育的一般顺序而言,感知觉先于运动,运动先于语言,语言先于其他的复杂认知功能。

就一般规律而言,动物的演化等级越高,神经系统就越发达,脑的成熟期也越长。

5.脑功能的整体论与定位论整体论认为脑是以一个整体来活动的,如果某些部位由于疾病或外伤而丧失功能,则别的部位将对其功能进行代偿;定位论认为不同的功能按特殊的脑区控制。

第二章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1.动物行为有哪两种可观察的表现形式一是本能动作模式的变化,二是习得行为的变化。

2.动物实验必须遵守什么原则3R原则,即减少、替代、优化原则。

3.脑的研究方法包括一类是脑干预的研究方法,另一类是观察性的研究方法第三章心理与行为的神经基础1.卡哈的神经元学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必须通过接触来相互沟通。

2.神经元的形态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神经突构成,神经突由树突和轴突构成。

3.神经元的功能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支配效应器活动。

4.神经胶质在形态上与神经元细胞相比有何特点其功能是什么神经胶质比神经元要小得多,但数量上几乎是神经元的10倍;神经胶质与神经元相比,其突起不具备树突与轴突的功能,且终生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但神经元不可再生。

其功能: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和保护作用;代谢物的清除和免疫保护;对神经元的功能支持作用;对神经系统结构的支撑作用。

5.内脏神经又称什么神经又称自主神经或者植物神经。

6.简述植物神经的分类与功能。

植物神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交感神经,一类是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机体消耗能量);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维持人体安静时的生理需要(机体存储能量)。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生理心理学复习重点(申洪)一、生理心理概述1、生理心理学的定义生理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生理活动的生理机制(脑机制)的一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的区别生理心理学以心-身关系问题作为研究的基本命题,借助于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试图阐明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脑在整体形态,细胞和分子等各个水平上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心理生理学:以人类被试为实验对象,在无损伤的条件下测定一些生理功能参数,主要研究脑在整体水平上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

二、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1、脑损伤法:不可逆性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可逆性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法、神经化学损伤)2、脑刺激法:电刺激法、经颅磁刺激、化学刺激法3、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定义: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激,作用于感觉系统的某一部位,在给予刺激或撤消刺激时,(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从头颅表面记录的大脑的电位变化。

ERP的特性:两个恒定:潜伏期、波形。

4、(平均)诱发电位(AEP)的定义:平均诱发电位(AEP)多次进行重复刺激,对相同刺激下记录到的电位数据进行叠加平均以虑去噪声,得到的与刺激相关的电位事件相关电位受到心理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的AEP5、(平均)诱发电位(AEP)的成分(三种成分及发生的时间)AEP的成分刺激10毫秒之内出现的5个波为早成分;10-50毫秒之间的5个波称为中成分;50-500毫秒之间的一组波为晚成分3、无创性脑成像技术的分类(分为结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技术)和功能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正电子放射层扫描技术PET),(每种成像技术有两个具体的技术,要掌握他们具体的内容。

)三、感觉过程(一)、视觉过程1、眼的主要结构●眼球壁:纤维膜(角膜、巩膜)、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内容物:晶状体、玻璃体、房水●视神经2、视网膜的信息传递3、眼内折光装置及其反射活动●瞳孔反射:强光---瞳孔缩小暗光---瞳孔变大●瞳孔皮肤发射:身体任一部位的皮肤---疼痛感,引起瞳孔扩大。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理⼼理学复习资料⽣理⼼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朝向反射: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机体现⾏活动突然中⽌,将感受器(眼、⽿)朝向新异刺激的⽅向,以便更好地感知这⼀刺激,探究其性质对机体的意义的⼀种反射活动。

2.感受野:指视⽹膜上的⼀定区域或范围,当该区域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中与该区域有联系的各级神经元的活动。

3.突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连接的特化结构4.受体:细胞膜上能与神经递质特异结合并诱发⽣物效应的特殊⽣物分⼦5.失认症:是⼀类神经⼼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觉功能正常⽆恙,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

6.神经胶质细胞:遍布于神经元胞体与突起之间,构成神经元⽣长、分化、修复和功能活动的微环境。

具⽀持、营养、保护和绝缘等功能。

⼴泛地分布于胞体和神经纤维之间。

神经胶质细胞终⽣保持分裂能。

7.顺⾏性遗忘:凡不能在储存新近获得的信息8.逆⾏性遗忘症:正常脑功能发⽣障碍之前⼀段时间内记忆内容丧失9.全或⽆定律:“全或⽆”定律:每个神经元都有⼀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

10.神经递质:在化学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简称递质11.长时程增强:指对神经元的短暂⾼频刺激所引起的某些突触反应增强现象。

12.长时程抑制:指当轴突兴奋的速度较慢时,他们的突触反应强度下降的现象。

13.动作电位: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变化。

它使Na+⽐K+和Cl-更容易通过。

Na+进⼊细胞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于膜外电位。

这⼀电位变化过程叫动作电位。

14.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外正内负)第⼀章绪论第⼀节⼀、研究对象:⽣理⼼理学是研究和揭⽰⼈类⼼理和⾏为的⽣理机制,特别是神经机制的学科。

⼆、学科性质:是⼼理学和⽣物学的交叉学科三、⽣理⼼理学与⼼理⽣理学的异同同:⼆者同是探讨⼼脑关系。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及复习材料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及复习材料

第一章行为神经科学的起裂脑1.胼胝体是连接大脑两边相应部分的大束神经纤维。

2.癫痫病人一边脑的过度活动,会通过胼胝体传递到大脑的另一半,于是大脑的两边都进行着强烈的活动并彼此刺激,导致泛化的癫痫发作。

3.切断胼胝体的神经外科手术(裂脑手术)可以极大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

4.大脑半球会从对侧身体接受感觉信息,也控制对侧身体的运动。

5.感觉信息交叉表征的一个例外是嗅觉系统。

当一个人用左鼻孔嗅一朵花时,只有左半球接收到了这种嗅觉信息。

6.裂脑人人格方面也存在分裂。

研究目标:解释所研究的现象。

采用还原的解释,用简单的术语解释复杂的现象。

如及肌肉细胞膜的变化,特定化学物质的进入、细胞内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运动解释特定的肌肉运动。

行为神经学的生物学渊源1.笛卡尔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主张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机械实体。

要理解世界,只有理解它是怎么运作的。

这类反应不需要心理的参与,自动的发生,称这些反应为“反射”。

他是二元论者,每个人都有心灵,不受宇宙规律支配的独特的人类属性。

他第一个提出人类心灵和其纯粹的物理居所——脑的联系。

心灵控制身体的运动,身体通过感官提供环境中的信息给心灵。

2.缪勒:提倡实验技术应用于生理学,而不仅仅是观察。

只有实验的方法移走或隔离动物的器官,检验他们对不同化学物质的反应,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尽管所有的神经承载着相同的电冲动,但是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知觉不同的信息。

开始了直接对脑进行实验的阶段。

实验性切除:切掉一块脑,观察动物不能够在做什么。

布洛卡将实验性切除原则应用于人脑,观察中风导致的脑损伤病人的语言功能,发现布洛卡区。

(前额叶制定运动的计划)。

4.赫尔姆霍茨:能量守恒定律,颜色视觉和色盲理论,发明了检眼镜,研究了听觉,音乐。

第一个直接试图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的科学家,大约每秒27米,神经传导的不只是简单的电信息。

5.达尔文强调有机体的特征,结构、色彩、行为都有功能意义。

有机体的特征都是有功能的,要理解行为的生理基础,必须理解这些行为完成了什么。

《生理心理学》复习提纲-zjg汇总版v1.0

《生理心理学》复习提纲-zjg汇总版v1.0

《⽣理⼼理学》复习提纲-zjg汇总版v1.0简述、论述题⽬很多分析不⽤展开、点到为⽌《⽣理⼼理学》复习提纲第⼀章:绪论第⼀节:⽣理⼼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性质⼀、研究对象与任务1、定义邵郊:⼼理现象的⽣理和⽣物学基础沈政:各种⼼理现象的⽣理机制李新旺:研究⼼理现象的⽣理机制,即研究外界⾷物作⽤于脑⽽产⽣的⼼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e.g. 感知觉、注意、学习与记忆、情绪、⾔语和思维2、主要任务:研究并揭⽰⼼理现象产⽣过程中有机体的⽣理活动过程,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脑活动⽅式。

⼼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1、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各个学科的融合)与⽣理学、神经⽣理学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相同点:以动物为实验对象;以⽣理活动的控制为⾃变量,以⼼理和⾏为反应为因变量不同点:研究范围;学科性质:⾃然科学vs边缘科学与普通⼼理学相同点:都涉及⼼理活动的⽣理机制问题不同点:主⼲课程vs分⽀;重社会因素vs局限于⼼理活动和⾏为的⽣理基础与神经⼼理学神经⼼理学:神经⼼理测验、脑损伤病⼈、脑损伤位置及性质;介于⼼理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之间相同点:了解⼼理活动的解剖学和⽣理学基础不同点:采⽤神经⼼理测验⽅法,以脑损伤为⼿段认知神经⼼理学:采⽤认知科学⽅法,以正常⼈为研究对象与认知⽣理⼼理学认知⽣理⼼理学:在⽣理⼼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理⼼理学:⼀般采⽤损伤性⽅法,以动物为研究对象重视对⾼等灵长类的复杂认知活动的研究○细胞微电技术○微机控制的各种认知实验模式○现代神经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提供的精细⼿段2、⼏个与⽣理⼼理学有关的概念⽣理⼼理学与⼼理⽣理学⽣理⼼理学:⽣理对⼼理的影响,以⽣理为⾃变量,以⼼理和⾏为反应为因变量,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研究⽅法较多,研究范围更⼴,发展历史:很早⼼理⽣理学:⼼理活动对⽣理的影响,以⼼理为⾃变量,以⽣理为应变量,以⼈为被试,⼀般采⽤多道⽣理记录仪,发展历史:上世纪50年代※6种主要反应:⼼率、⾎压、⾎容量、脑电、肌电、⽪肤电精神病学:⼀些⼼理活动发⽣障碍或疾病的总称神经病学: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相同点:都与脑或神经系统障碍的问题有关;可以丰富、补充⽣理⼼理学的知识不同点:属于临床医学的两个并列分⽀;退⾏性痴呆病⼈,如帕⾦森第⼆节:⽣理⼼理学的研究历史(⼀般了解)主要是指研究⼼理活动与脑功能关系的历史。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及复习材料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及复习材料

第一章行为神经科学的起裂脑1.胼胝体是连接大脑两边相应部分的大束神经纤维。

2.癫痫病人一边脑的过度活动,会通过胼胝体传递到大脑的另一半,于是大脑的两边都进行着强烈的活动并彼此刺激,导致泛化的癫痫发作。

3.切断胼胝体的神经外科手术(裂脑手术)可以极大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

4.大脑半球会从对侧身体接受感觉信息,也控制对侧身体的运动。

5.感觉信息交叉表征的一个例外是嗅觉系统。

当一个人用左鼻孔嗅一朵花时,只有左半球接收到了这种嗅觉信息。

6.裂脑人人格方面也存在分裂。

研究目标:解释所研究的现象。

采用还原的解释,用简单的术语解释复杂的现象。

如及肌肉细胞膜的变化,特定化学物质的进入、细胞内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运动解释特定的肌肉运动。

行为神经学的生物学渊源1.笛卡尔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主张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机械实体。

要理解世界,只有理解它是怎么运作的。

这类反应不需要心理的参与,自动的发生,称这些反应为“反射”。

他是二元论者,每个人都有心灵,不受宇宙规律支配的独特的人类属性。

他第一个提出人类心灵和其纯粹的物理居所——脑的联系。

心灵控制身体的运动,身体通过感官提供环境中的信息给心灵。

2.缪勒:提倡实验技术应用于生理学,而不仅仅是观察。

只有实验的方法移走或隔离动物的器官,检验他们对不同化学物质的反应,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尽管所有的神经承载着相同的电冲动,但是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知觉不同的信息。

开始了直接对脑进行实验的阶段。

实验性切除:切掉一块脑,观察动物不能够在做什么。

布洛卡将实验性切除原则应用于人脑,观察中风导致的脑损伤病人的语言功能,发现布洛卡区。

(前额叶制定运动的计划)。

4.赫尔姆霍茨:能量守恒定律,颜色视觉和色盲理论,发明了检眼镜,研究了听觉,音乐。

第一个直接试图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的科学家,大约每秒27米,神经传导的不只是简单的电信息。

5.达尔文强调有机体的特征,结构、色彩、行为都有功能意义。

有机体的特征都是有功能的,要理解行为的生理基础,必须理解这些行为完成了什么。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肾上腺素E 去甲肾上腺素NE 多巴胺DA 5—羟色胺5—HT第一章绪论一、研究途径1实验研究2非实验研究二、具体方法1行为测量方法2神经化学方法一)行为测量方法学1、非条件反射:先天的,由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在进化过程中被固定下来的神经联系所决定,S-R间有固定的联系,出生后即发挥作用或随个体的生长发育而出现。

2、条件反射:后天形成,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

种类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具体刺激----第一信号;语言词语----第二信号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经典性—巴甫洛夫:食物性条件反射,防御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斯金纳(二)神经化学方法1、神经解剖学技术2、活脑的研究方法3、脑损伤法4、脑刺激法5、脑电记录6、生物化学技术1、神经解剖学技术1 组织学的方法---脑组织的细微的解剖知识2 追踪神经通路2、活脑的研究方法/脑成像术1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2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 3核磁共振技术MRI3、脑损伤法1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或切除术;吸出损伤;电解损伤2可逆损伤:扩散性阻抑;冰冻法4、脑电刺激法弱电流或化学物质作用于脑个别部位。

5、脑电记录1脑电图EEG:头皮表面或头皮下电极针记录的电位2 皮层电图ECOG:皮层表皮或皮层内记录的电位6、生物化学技术1微离子透入法2 免疫学技术3 药物作用4 其它化学物质第二章心理与行为的神经解剖学基础一、神经解剖的术语关系平面(上下)水平面/横切面(左右)正中平面,矢状面(前后)冠状面二、神经系统概貌一基本结构1、神经元2、神经结构胞体→灰质1中枢:神经核;皮层/皮质2周围:神经节突起→白质1神经纤维;神经束;神经2网状结构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一、脑(一)大脑(二)间脑(三)脑干:中脑、脑桥、延脑(四)小脑二、脊髓一、脑(一)大脑1、大脑皮层/皮质外部结构:1 沟、裂、回2叶3区----组织学上52个;按机能分3类(感觉运动联络)内部结构:六层从外到内(1分子层2外颗粒层3外锥体细胞层4内颗粒层5内锥体细胞层6多形细胞层)2、基底神经节1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统称纹状体系统2杏仁核3屏状核3、边缘系统(二)间脑1、丘脑2、上丘脑3、下丘脑4、底丘脑(三)脑干1、中脑(1)顶盖:上丘(视),下丘(听)(2)被盖2、脑桥:大小脑联系3、延脑(四)小脑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一、脑神经12对二、脊神经31对三、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包括1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2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1按照解剖分脑神经脊神经3按照功能分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躯体运动神经植物神经|自主神经)第三章神经系统的活动机制第一节神经元类型按突起分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多极细胞功能分形态大小分大神经元小神经元第二节静息电位: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由于膜内外离子的种类和浓度不同,而存在着内负外正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称作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神经细胞没有受到刺激,内反外正,为极化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生理心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脑机制)的一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它以心-身关系问题作为研究的基本命题,借助于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试图阐明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脑在整体形态、细胞和分子等各个水平上的运动与变化规律。

它首先有威廉.冯特提出。

二、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的关系生理心理学是以高等动物为实验对象,采用有创性实验技术,并采用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理论观点研究认知过程的脑机制的分支学科。

心理生理学是以人类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参数为自变量,记录和分析生理参数随心理认知活动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理机制,而心理生理学研究生理参数变化与心理活动的关系,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传统方法(自己了解)2.无创性脑代谢成像技术:1.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此方法是测定血氧水平信号在认知活动中不同脑区的变化。

2.正电子发射层描技术(PET),此方法是测定含放射性同位素(18F或15O),在脑区域性代谢率,以次作为脑认知功能的生理指标。

3.无创性脑生理成像技术:脑电图(EEG)和脑磁信号分析技术。

脑电信号反映出大脑皮层与深层之间的功能变化,脑磁信号反应大脑表面切线方向的功能变化。

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s)和脑磁图(MEG)的共同特点是时间分辨率较高,但是空间分辨率差。

第二章: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一、视觉的生理基础(了解)二、视觉信息的传递、加工与编码(详见课本P35-P37理解后记忆)传导路径:外界光线—瞳孔—折光系统—视网膜感光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形成视神经—视交叉—左、右视束(小部分纤维到中脑上丘,光探究反射等)—外侧膝状体——枕叶17区—视觉。

三、功能柱在大脑视觉皮质中,具有相同视功能特性(相同图像特征选择性和相同感受野)的皮层细胞,以垂直于大脑表面的方式排列成柱状结构,被称为视皮层功能柱。

大体有两种功能柱理论,即特征提取功能柱和空间频率功能柱。

特征提取功能柱包括:方位柱、眼优势柱、颜色柱等。

超柱:由感受野相同的各种特征功能柱组合而成。

在超柱范围内,包括有整套能分析图形方位、空间频率和颜色等基本视觉特性的各类神经元,它们对一个共同的视网膜区域(感受野)内的图像的各个基本视觉特征进行平行的信息处理,它是视皮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是简单知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定位。

感受野:指视网膜(视野)上的一个区域,照明该区域时则影响某一神经元的电活动,这一视网膜区域就是该神经元的视野。

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至少可以分三类,其特点为:简单型:感受野呈狭长型,分给光区和撤光区,最佳刺激是线条。

具有最佳朝向的线条(与给光区朝向相同)能诱发最强反应,反之则抑制。

复杂型:感受野较大,无明显光区、线条运动方向检测,只对朝向敏感,对位臵不敏感。

超复杂型:感受野的反应特征与复杂型相似,但有明显的终端抑制,即长方形的长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则有抑制效应(检测端点)。

四、听觉信息的神经编码听觉的共振假说:黑尔姆霍兹1863年提出,某一频率的声波传来,只引起谐振频率与声波频率一致的基底膜振动,因此,基底膜振动为分离振动。

高频声波——蜗底低频声波——蜗顶行波学说:行波学说是贝克西1969年提出的,不同频率的行波引起不同感受细胞的最大兴奋,在耳蜗内对声音频率进行着细胞分工编码。

特点:振动从底部向顶部传布时振幅逐渐增加而速度逐渐变慢,当达到基底膜某一部位即其谐振频率与声波频率一致的地方振幅最大,离开该处后迅速变小,再稍远完全停止。

不同频率引起最大兴奋地部位对应:高频声波——蜗底低频声波——蜗顶所以,音高的神经编码包括两个原则:一是部位原则:不同频率的声音可兴奋基底膜上不同部位的毛细胞,并能引起相应部位放电。

二是频率原则:根据声音频率,听神经发放不同频率的冲动来传递频率信息。

五、声源空间定位的神经编码1.锁相-时差编码:由声波达两耳之间的时差所形成的空间定位。

2.强度差编码:声波强度在两耳之间形成的时差所形成的空间定位。

第三章:知觉的生理学基础一、失认症类型:视觉失认症(统觉性失认症、联想性失认症、颜色失认症、面孔失认症)、听觉失认证、体觉失认症。

失认症: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和功能正常,但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

二、视知觉加工通道1.初级知觉通路:(1)、P通道:处理视觉对象的形状信息。

路径:视网膜小型神经节细胞-外侧膝状体小细胞层-β层(V1 4C)-V1 2 3层(斑点间区)-V2的亮带区-V4。

(2)、K通道:处理物体色彩信息的中枢位于V4区,该区大多数细胞对光的波长具有选择性。

(3)M通道:处理运动和深度知觉的信息。

2.高级知觉通路:(1)、物体知觉腹侧通路(what通路、枕-颞通路)自纹状皮质由腹侧投射至颞叶,主要负责物体的知觉和识别,决定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通路:V1-V2-V3-V4-IT(颞下回)。

(2)、空间知觉背侧通路(where通路、枕-顶通路)从纹状皮质由背侧伸向顶叶,负责运动视觉和物体的空间知觉。

决定我们看到的物体在哪里。

通路:V1-V2-V3-MT(颞中回) –MST、FST –顶叶。

What-where 二分法为高级视觉处理提供了功能上的解释,这种差别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背侧和腹侧通路不是相互分离而是相互联系的。

Where通路的空间信息对解决―what‖问题非常有益,例如深度线索可以将复杂情景分解为不同物体的组成部分。

第四章:注意的脑机制一、非随意注意非随意注意是由外界较强的新异刺激或引起主体意外感的刺激所引发的不由自主的注意过程,又称被动注意,其生理基础是朝向反射。

朝向发射: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

是非随意性注意的生理基础。

朝向反射从形式上来讲与注意的初级形式—无意注意有某些相似之处,系统探查朝向反射的生理反应确实有助于了解其生理机制。

朝向反射的生理基础:1.瞳孔散大2.交感神经兴奋,如皮肤电导迅速增强,躯体血管收缩、头部血管舒张,心率一般变慢。

3.头颈部肌肉和眼外肌肉收缩,使感觉器官朝向刺激源。

4.脑电弥散性去同步化反应(α波的阻抑),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

朝向反射的特性:非特异性1)刺激的性质:无论声、光、温度、痛等刺激,只要是新异的,都会引起上述生理变化。

2) 刺激量的差异:刺激接通或撤除都会引起朝向反应。

朝向反应的非特异性与适应反应或防御反应是不同的二、神经活动匹配理论前苏联学者Sokolov(1969)认为,朝向反射是一个包括许多脑结构在内的复杂系统的功能表现。

这个功能系统的最显著特点是在新异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新的刺激模式与先前相关的神经系统活动模式之间不匹配时,将产生不随意的定向反射。

主要观点: 1 )新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新异刺激模式与原有神经系统的活动模式之间的不匹配。

2) 感觉神经元传入的信息模式和中间神经元保存的以前刺激痕迹的模式加以匹配匹配--不反应不匹配--反应 3) 无论刺激接通或撤除引起的朝向反应都有相同的神经机制。

新刺激(出现、消失、变化)→原有神经系统活动模式|→匹配→不反应|→不匹配→反应三、丘脑网状核闸门控制理论-随意注意的生理机制朝向反射和神经活动模式匹配理论可以解释无意注意的生理机制,对有意注意生理机制,以及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之间相互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丘脑网状核闸门控制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中脑网状结构弥散地调节着脑的活动,是无意注意产生的基础;而额叶—内侧丘脑系统对无关刺激引起的神经信息发生抑制作用,从而选择性调节有意注意。

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两个机能系统中,丘脑网状核起着闸门作用,调节着选择性注意机制。

1.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非随意注意:新异刺激中脑网状核兴奋|→广大皮层区的觉醒反应|→抑制丘脑网状核↓不能对丘脑感觉接替核实施抑制↓丘脑感觉性接替核高度兴奋保持非随意注意状态2.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随意注意:从上而下的作用刺激重复→额叶皮层-内侧丘脑系统兴奋↓丘脑网状核兴奋↓抑制丘脑感觉接替核抑制了对无关刺激的感受保持随意注意机制第五章:学习与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一、学习与记忆的分类1.联想式学习:指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的学习。

实际上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所引起的脑内两个以上中枢之间的活动形成联结而实现的学习过程。

联想式学习,又可分为尝试与错误学习(桑代克)、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和操作式条件(斯金纳)反射三类。

2.非联想式学习学习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形成某种明确的联系。

主要指单一刺激长期重复作用下,个体对该刺激的反应增大或减退的神经过程。

(发生于某一感觉中枢,是同一中枢反应性变化,因而无中枢间联想过程.)非联想式学习又分为两类:(1)习惯化(habituation)(2)敏感化(sensitization)。

这种学习形式发生在某一刺激的感受中枢内,是同一中枢反应性的变化,因而没有脑内中枢间的联想过程,因此统称为非联想式学习模式习惯化:习惯化指一个不具有伤害性效应刺激重复作用时,机体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过程。

敏感化:一个强刺激或伤害性刺激存在的情况下,机体对一个弱刺激的反应变大。

它使动物对敌人可能的伤害性刺激保持警惕。

(高度警觉状态)3.程序性学习或熟练与技巧性学习4.认知学习,又称为顿悟式学习,存在于高等灵长类和人类中,不是建立在重复的个体经验上,往往一次性观察或模仿就会完成。

5.情绪性学习最常用的是阴性情绪行为模式冲突性行为模式:冲突性情绪反应模式是在实验程序中同时引起动物的阳性情绪和阴性情绪,使之产生冲突。

将饥饿动物放在动物箱的一端,每当光或声刺激呈现时,在箱的另一端呈现食物,动物在跑去吃食物的途中会遇到足底的电击。

这样食物引起的阳性情绪和与足底电击引起的阴性情绪间就会产生冲突,对比哪种情绪行为占优势。

电击强度和食物运动反应的时间是这类实验的行为参数。

6.印记式学习。

存在于鸟类和低等哺乳动物中。

仅仅发生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

例如:鸡的印记式学习二、联络区皮层与与认知学习要点:1.80%的大脑皮层属于联络区2.最大的是前额叶皮层:复杂时、空间关系的学习(空间工作记亿)3.其次是颞、顶、枕联络区皮层:物体认知学习和贮存记忆痕迹。

( 一) 颞顶枕联络区皮层:次级视皮层、顶下叶和颞下叶共同构成颞顶枕联络区,与物体认知学习和贮存记忆痕迹有关。

总结:远离枕叶的颞下回在认知学习和物体记忆中重要。

颞下回在物体认知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需要与以下区域联系,形成学习记忆的神经网络。

(1)初级视皮层:物体不匹配模式的学习(2)与海马和杏仁核联系:复杂物体的认知学习;触觉认知学习(3)尾状核和内侧丘脑:简单图形的鉴别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