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4.1常见的金属材料(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
![4.1常见的金属材料(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083f5cd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d.png)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金属材料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掌握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以及合金的特点,了解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实验技能:学生通过金属性质实验的操作和观察,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学会使用实验方法来验证金属的性质。
(4)小组讨论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金属材料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具体教学活动如下:
(1)金属材料知识问答: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关于金属材料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小组展示的逻辑性和表达能力。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价学生对金属材料基本概念、性质、冶炼方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九年化学全册)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九年化学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20f453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1.png)
常见的金属材料(一)课标要求: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
2.初步建立“混合”能改变物质性质的化学观念。
知道在一种金属中熔合进一种或多种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能得到适合人类不同需要的合金。
内容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制品的经验,也初步了解金属制品的某些特殊用途。
但学生对金属的了解还不够系统,也不十分清楚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他们不了解铁矿石是怎样冶炼成钢铁的,不了解自己使用的金属制品都是用合金材料制成的,更不了解性能各异的合金竟是通过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
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使其将自己对金属制品的成分和各项性能及其用途的认识逐渐清晰、系统、深入,进而产生学习有关金属性质和生产知识的积极心态。
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与用途的关系,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课前准备:多媒体;化学教育的多媒体素材,导线、铝箔、易拉罐、订书钉、水龙头,铝片、铝合金、铜片、黄铜片、锡片、焊锡,铁架台、酒精灯等。
板书设计: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都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都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
2.金属的用途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二、合金1.常见的合金:青铜、黄铜、硬铝、不锈钢等。
2.合金的性质实验探究: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实验结论: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de7a7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6.png)
《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解读】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
利用身边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和参与社会的意识,认识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具体课标要求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教材分析】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
教材把金属知识安排在酸碱盐等化合物之后,让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物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来比较全面的认识金属的相关知识,既有助于形成比较系统的元素化合物体系、全面认识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本节从金属的存在形式、分类、物理性质、合金组成与性能以及应用角度,勾画出认识化学物质的基本框架,即从物质存在、分类、组成结构、性质等视角对物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
对金属以及金属物理性质的学习,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获知:一是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和金属制品的性能反推其具有的物理性质,如铜用作导线,推知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二是通过实验探究比较铜片与黄铜片的硬度大小、锡片和焊锡熔点的高低;三是通过“在线测试”让学生分析数据信息,获取金属物理性质及相应的用途。
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途径和方法,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推理,实验探究的能力。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建立三个基本观点:第一个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不同的金属既有物理通性,又有各自特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第二个基本观点是: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又决定物质的用途;第三个基本观点是通过混合能改变物质的性质,从而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服务。
教材先从学生身边的金属制品入手,最后又介绍了广泛使用的合金,凸显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d2f370fe4733687f21aa09.png)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炼铁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合金的性质、还原反应。
四、教学过程:【引入】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是金属制成的?2.你知道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生产和使用金属制品?我国现代金属工业生产状况如何?举出一些常见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你认为金属有哪些共性?【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课下收集的有关资料及金属制品。
各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提出问题】不同的金属性质是否完全相同?请阅读课本55页第一段,同时分析“在线测试”内容。
【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金属制品是纯金属制成的吗?究竟什么是合金?为什么要生产合金?【设问】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是否相同?【实验探究】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引导)金属在熔合了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后,不仅组成发生变化,其内部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高碳钢、低碳钢、不锈钢三种不同的铁合金。
(引导)利用这种方法,人工制得一些特殊需要的金属材料。
(练习)课本P60“挑战自我”(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
九年级《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c6c49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f.png)
3.进行一次家庭小实验,观察并记录金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情况,分析原因,并撰写实验报告。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他们为人类福祉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金属材料的了解也初具雏形。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好奇心强:学生对金属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2.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但仍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
4.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合理利用。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金属材料在国家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金属材料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强调金属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福祉做出贡献。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金属材料的科普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金属材料的题目,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常见的金属材料》(第1课时) 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常见的金属材料》(第1课时) 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d07632333687e21af45a9a8.png)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时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中很多由金属材料制成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物照片等多角度介绍金属具有光泽,能够导电等多种共同的物理性质。
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
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常见的金属矿物以及金属的冶炼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2.能区分生铁和钢,知道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
3.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合金的概念与性质。
【教学难点】合金的性质。
◆课前准备大小形状相同的铝片、铁片、铜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黄铜片、铜片、硬铝片、铝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播放视频“金属材料”。
【导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学生活动1: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它们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2.你还知道金属的哪些性质?【导入】下面,我们就以铜、铁为例,来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
【活动探究】学生分组进行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感受一下同体积不同金属块的质量以及硬度大小。
初三化学教案 常见的金属材料1
![初三化学教案 常见的金属材料1](https://img.taocdn.com/s3/m/0974733feefdc8d376ee325e.png)
年级学科初三化学课题常见的金属材料(1)备课人毛仁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材料的作用;认识合金的重要性,了解合金的性质,知道生铁、钢等重要合金;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用途;学会运用调查研究等多种手段查找资料,并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加工有关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等事例,进一步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重难点重点: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课时 1 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引入】生活中金属材料处处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说出下列金属制品各应用它们的什么性质?1、铝锅、铁锅_______________2、白炽灯中的钨灯丝__________________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引导阅读】P28大多数金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大,熔沸点较_____,具有良好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能,除_______外,金属在常温下都是______体。
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使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请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举例。
金属的物理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机械强度金属光泽应用(二)、金属材料的分类【引导阅读】P29工业上常把金属材料分为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两大类。
黑色金属材料通常包括,其余的金属材料都属于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稀土金属、稀散金属和贵重金属。
【练习】1、制造飞机和制造机器底座,对所用金属的密度和硬度会有什么要求?2、电炉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你认为它利用了钨的哪些性质?3、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4、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5、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6、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三)、合金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九年级化学 7.1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1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 7.1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1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3d2edcccbff121dc368391.png)
第七单元金属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第1课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总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学习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一些重要的合金。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学生活动1:列举常见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总结它们的性质。
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26-27。
大多数金属都具有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较大,__________、______点较高,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_______性能,室温下,除__________外,金属都是固体。
学生活动3:在线测试(课本P27)学生活动4:阅读课本P27“多识一点”《金属材料的分类》学习任务二:认识合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合金,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学生活动5:实验探究:金属与合金的性质的比较。
结论:(1)合金比其组成金属的颜色更鲜艳;(2)合金的硬度___________组成它们的金属;(3)合金的熔点___________组成它们的金属;(4)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一般___________组成它们的金属;原因: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或非金属后,不仅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其___________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学生活动6:阅读课本P29,了解几种常见合金。
二、合作共建1、在我国北方用的暖气片,是用___________制作的,暖气管是用___________制作的。
(填“生铁”或“钢”,2同)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刀、剪是用___________制作的。
3、一般干电池的负极是用___________制作的,正极是用___________制作的。
1《常见的金属材料》word【一等奖教案】1
![1《常见的金属材料》word【一等奖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bed735a3169a4517623a326.png)
4.1.1常见的金属材料【学习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学习重点】1、引导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在交流学习中认识常见的合金并了解其广泛的用途。
【学习方法】引导实验探究;指导调查考察,收集资料整理归纳;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及分享等。
【仪器、药品及其它】1、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
2、学生查阅有关金属材料发展前景资料。
3、酒精灯、火柴、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砂纸、铜丝、铁丝、铝丝、铁架台、黄铜、铜、焊锡、锡、铁片、铅、铝片、铝合金。
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引入】以图片的形式引入,鸟巢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从青铜器到铁器到铝制品材料的应用,引入今天的课题。
活动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提问】你们知道的,见过的金属元素有哪些呢?请完成下表。
【交流展示】请学生列举身边的金属材料【图片展示】投影展示图片: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提问】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呢?先回忆物理性质指的是物质哪些方面的性质。
【讨论归纳】出示一些金属物理性质数据。
【讨论问题】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5、为什么现在高压电线用铝丝而不用铜丝了?【联想应用】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金属,它的一些性质如下:熔点2500 ℃;密度 3 g/cm3;强度与钢相似;导电性良好;导热性良好;抗腐蚀性优异这种金属的表面有一层氧化物保护层,试设想这种金属的可能用途。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0871e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0.png)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
2、初步建立“混合”能改变物质性质的化学观念。
知道在一种金属熔合进一种或多种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能得到适合人类不同需要的合金。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和合金的重要用途。
【教学难点】:金属和合金的重要用途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小组分工:实验操作员、记录员、中心发言人)、竞争学习(同小组之间可以自救,左右两边互相PK)、自主研学,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铝片铝合金铜片黄铜等金属
【教学过程】。
《常见的金属材料》市级优课教学设计
![《常见的金属材料》市级优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a2064a49649b6648d747c4.png)
《常见的金属材料》市级优课教学设计
6、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3、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干冰
B 液氧
C 钢
D 冰水混合物
4、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生铁
B 青铜
C 钢
D 氧化铁
5、用赤铁矿炼铁,CO是()
A.助燃剂B.还原剂
C.氧化剂D.催化剂
6、某学生改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
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先给氧化铁加热,再通入
一氧化碳,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
(2)装置B中产生的现象可判断
反应是否开始发生,则B中的试
剂是(填名称)__________,
该现象说明反应生成了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读《长话短说》
安全教育一氧化碳有毒,使用时须小心,避免泄露污染空气。
板书设计
9.1常见的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三、金属矿物及其冶炼 1
1、物理性质的应用1、铁矿石及其主要成分
2、金属的分类2、工业炼铁的原理:
二、合金①实验现象:
1、概念②化学方程式
2、常见的合金:铁的合金(生铁、钢)
3、还原反应及还原剂
3、合金的优点:颜色艳、硬度大、熔点高、抗腐蚀。
九年级《常见的金属材料》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常见的金属材料》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a2de9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a.png)
3.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介绍我国金属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国家战略角度认识金属资源,培养他们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4.反思与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旨在帮助他们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通过自我反思、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找到不足之处,实现自我提升。
5.实践性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本案例在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实践性。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金属制品、讨论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金属提炼和加工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金属的美妙和加工的神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针对金属的性质、分类、应用等方面,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常用金属制作导线?”“为什么有些金属容易生锈?”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1.结合教材内容,总结金属的性质、分类、应用等知识点,制作成思维导图。
2.调查生活中金属制品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3.撰写一篇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短文,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节约使用金属资源。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教学案例在设计过程中,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金属制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触摸、讨论身边的金属物品,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金属的性质、分类和应用。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f1f17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c.png)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锅、铁钉、电线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突破重点:结合课本,详细讲解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质、用途以及合金的概念和优点。运用图表、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金属材料的特点。
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案例、讨论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此基础上,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尚存畏惧心理,担心操作失误。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掌握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性质、用途及合金的特性。
2.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鉴别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金属材料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合金的概念及其优点,尤其是不同金属元素组成合金后性能的变化。
2.金属材料鉴别方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后,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金属材料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而对于金属材料的性质、分类及合金的原理等方面的理解尚显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金属材料的内在特性及其应用原理。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常见的金属材料优质word教案(1)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常见的金属材料优质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5792bbc4028915f804dc2c7.png)
常见地金属材料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故事引入: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地船只,在去南极地途中,天气十采撷短小、精致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地学习热情!【学生猜想】:可能是因为金属锡在较低温度下容易挥发或者是因为金属锡在较低温度下像水一样流入地下不见了。
【教师链接媒体1】:原来是因为白锡怕冷,在温度低于-18摄氏度时,体积就会骤然膨胀,原子间空隙加大。
如果温度下降到-33摄氏度,这种变化就像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
这种现象人们称为“锡疫”,使整块地趣。
给见多识广地学生一个自我展示地机会,使其他同学分享观点并从实自我。
使学生对金属地物理性质形成一个完整地知识体二、探究新知 【活动天地】举出一些常见或常用地金属制品,想一想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地?分别应用了金属地哪些性质?你认为金属有哪些共性?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各组派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链接媒体2】:金属地物理性质和用途 【提出新问题】:不同地金地活动舞台,激发学生地学习动力。
了解合金地概念,引入一个新问题地探究。
通过开放性地实验探究地设计,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属地性质是完全相同?阅读课本P61第一段,同时完成“在线测试”地内容。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完成在线测试。
【拓展练习】:关于金属物理性质应用地同步练习题。
【知识共享】: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金属材料?你能说出它们地用途吗?反过来,通过它们地用途,你能推测出它力,让学生体验探究地整个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地科学精神及合作意识。
使学生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地化成地吗?究竟什么是合金?为什么要生产合金? 【学生活动】:阅读、回答、总结,得出合金地定义。
【提出问题】:纯金属与合金地性质是否相同?【实验探究】:合金材料与纯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地差异性: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地合金材料与纯金属材料,自己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颜色、有效促进内化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地能力。
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案
![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a606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3.png)
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案教案名称: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金属材料。
教学重点:金属的特性及应用。
教学难点:金属的冶炼和纯净化。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实验器材、试验材料、范例展示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入学生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金属材料。
2.观看PPT展示,学生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用途和特性。
Step 2:金属的特性(30分钟)1.通过实验展示金属导电性和导热性的特点。
教师可以准备一块导电性好的金属板和一块导电性差的非金属板,通过连接电路和加热,观察两者的区别。
2.讲解金属的延展性和韧性。
教师可以展示金属丝的拉伸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金属丝的特性。
3.讲解金属的熔化点和熔化特性。
通过实验展示不同金属的熔点和熔化过程。
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金属的特殊熔点和熔化特性,如汞的低熔点。
4.学生讨论金属的特性并整理笔记。
Step 3:金属的应用(30分钟)1.通过范例展示金属的应用,如铜的导电性被应用在电线电缆中,铝在制造飞机中的应用等。
2.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思考并分享金属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学生讲解自己的发现,教师点评并补充。
Step 4:金属的冶炼和纯净化(40分钟)1.讲解金属的冶炼过程。
教师通过PPT图解讲解金属的冶炼过程和主要方法。
2.教师展示化学实验演示,如铜的冶炼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学生自主学习,并整理金属冶炼的笔记。
Step 5:金属的纯净化(30分钟)1.讲解金属的纯净化过程。
教师通过PPT图解讲解金属的纯净化过程和主要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独立完成一道相关习题,锻炼学生对金属纯净化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3.学生讲解答案,教师点评并提问。
Step 6:课堂总结(10分钟)1.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顾课上所学的金属材料的特性、应用和冶炼纯净化过程。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金属材料》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金属材料》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b2798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f.png)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2.教师定期组织课堂小结、单元测试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3.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口头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金属为什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同金属材料的性质有哪些差异?等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帮助他们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
3.通过问题导向,促使学生主动查找资料、开展讨论,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金属资源、保护环境的态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学习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4.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实例,如自行车、手机、家电等,引出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对金属材料的探究欲望。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金属材料的性质、分类、用途等方面的知识点。
2.帮助学生梳理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强调金属材料在科技、工业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2.创设实验情景,通过金属的提炼、鉴定等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变化,增强他们对金属材料的认识。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216f5bcf84b9d528ea7a4f.png)
新授::常见的金属材料(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了解合金的概念;知道金属与合金性质上存在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逐步养成实验、观察、思维的习惯并学会其方法,能利用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
参与实验探究认识金属与合金的性质差异活动,体会通过动手实验获得知识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学会对比、比较的科学方法,辨证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冶金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富国强民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知道金属与合金性质上存在的差异;能利用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混合”能改变物质性质的化学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并学会对比、比较的科学方法,辨证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四)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开篇让学生查看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有哪些,让学生知道金属元素的种类繁多,从而对金属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印象。
学生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制品的经验,也初步了解金属制品的某些特殊用途。
本节教材利用这点很自然地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
把对金属性质的学习置于这样一个背景下,让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金属制品,由用途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教材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常见金属制品的主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的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利于学生由定性到定量地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
教材由青铜器--司母戊鼎引出合金的概念,既联系实际有利于对合金概念的理解,又利于学生了解化学在古代冶金方面的巨大贡献,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金属与合金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呢?这是学生很容易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采取对比、比较的科学方法从颜色、光泽、硬度、熔点几方面进行实验探究,是本节重点之二。
那么金属与合金的性质为什么存在较大差异呢?引导学生辨证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建立"混合"能改变物质性质的化学观念。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优秀教案(河北省县级优课)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优秀教案(河北省县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ab90b7cf4431b90d6d85c76d.png)
学生观看
思考、总结
学生思考
学生观察思考
观察记忆
自主阅读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学生记忆
学生回忆
展示图片
引入新课
学会自主学习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方便记忆
让学生自己找出主要知识
自己探究新知
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补充
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与应用
板书设计
金属材料
一、金属
1.金属的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认识到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的性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用途,物质用途体现其性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根据生活经验,举出你所知道的金属及金属制品
课件展示例子
阅读课本总结出金属材料的定义
板书
纯金属
金属材料
合金
讲述金属的应用史
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铝的使用
展示几种常见的金属,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并总结,教师纠正并补充完整.
板书
1.金属
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物质用途时考虑多种因素
二、合金
1.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合金
2.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较少,比较容易学习,我通过图片的展示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出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马若弘
本节课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常见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开展学习,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归纳总结得出金属的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和各自的特性,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常见金属与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决定用途的,但并非唯一因素。
3.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收集、整合信息的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3.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
性质决定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二.学情分析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对金属的相关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生活中也经常的接触到一些金属制品,如:不锈钢炊具,铜导线,铁钉、金项链等等,并且学生对合金一词也并不陌生,铝合金窗户随处可见。
因此,学生对金属、金属材料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
通过前边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也能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一些分析总结和评价。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
2.查阅有关金属材料发展前景的资料。
3.酒精灯、火柴、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砂纸;铜丝、铁丝、铝丝、铁架台、黄铜、铜、焊锡、锡、铁片、铅、铝片、铝合金。
4.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搜集家中使用的各种金属制品,了解其组成,性能和用途。
2.(一周前准备)用纸巾将一个无锈铁钉无锈钢钉和不锈钢放在塑料袋中,再倒入少量盐水,在本节课上进行观察。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的教学,深感让学生认识身边的金属,了解身边的金属,熟习身边的金属对学好这节课十分重要,为了在整个教学中真正渗透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将教材中已有的预设方案改为学生自己设计,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从学生角色扮演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建构新的知识系统,通过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实验,探究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依据和金属活动顺序。
在教学中,注重构建具有个人意义的评价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学有所得。
最后,通过课堂延伸,强化了所学知识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题地位,一是让学生找出身边的金属,让他们分析为什么铜比铁更稳定;二是将教材中的实验改为学生主动的探究性实验,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三是灵活处理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不足之处是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比较适合于我所教的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在自行探究判断金属活动性的依据这一环节时,大部分学生很难完成。
因此,在这类班级中可将这一环节的学生活动改为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提出猜想,便于学生由易到难的学习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