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师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名师课堂,感受魅力数学[引用]

2010-01-12 11:46:28| 分类:数学| 标签:论文发表名师学周刊河北师大课堂教学|字号订阅

学周刊的走进名师课堂,感受魅力数学

秦丽(商丘市实验小学,河南)怎样的数学课才是好课?怎样的数学教师才称得上是好教师?回味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笔者不仅感到获益匪浅。

一、设计新颖

下面是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教师的《相遇问题》教学片断:

师:请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男同学走到讲台前,上来溜达溜达,散散步。

师:他这么一走路,你们能提出有关走路的数学问题吗?

生:陈琪同学每秒钟走几步?

生:陈琪同学每分钟走多少米?

师:假如陈琪同学每分钟走50米,这50米在数学上有个重要的名字,叫做什么?

生:速度。

师: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他60分钟可以走多少米?

生:60分钟走了3000米。

师:这里的60分钟是什么,3000米是什么?

生:60分钟是时间,3000米是路程。

师:速度、时间、路程有怎样的关系?

生: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师: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先面对面地站着,按照老师的口令进行表演。

[学生在吴老师的引导下表演,理解相对(静止中

的相对,运动中的相对)、同时(同时出发,同时行走)、相遇、相距等概念。]

课件出示例题:小强和小丽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出发,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小丽每分钟走50米,4分钟后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吴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物(铅笔和橡皮擦)模拟演示等手段理解题意。]

师:接下来是让吴老师讲明白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还是让你们自己试试看?

生:自己先试试。

师:绝大部分同学选择第二种学习方法。好!尊重你们的意见。

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生:100×4+50×4,(100+50)×4。

师:请板演的同学当“老师”,主持学习活动,请全班同学针对他们的解法提问。

这节课,为了让三年级的学生形象准确地理解“相

对”、“同时”、“相距”、“相遇”这几个数学概念,吴老师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先让他们面对面站着(有一定的距离),体验静止中的“相对”与“相距”;再听口令“一、二、三”走,体验“同时”以及运动中的“相对”;走几步后停下,体验运动后的“相距”;最后,走到相遇时又停下,体验“相遇”。从学生会心的微笑、认真的动作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学生对这几个词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其本身也是一种真实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完全可以为教学所用。如果利用好了,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变间接为直接,变静态为动态,而且能让枯燥平淡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课堂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过程流畅

如果一节课设计得流畅自然,气氛亲切,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掌握并巩固知识,那就是成功的。但设计流畅的课并不容易,首先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要做到逻辑清晰,然后要进行换位思考,假想自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些什么问题,哪里最

难理解,如何避免产生歧义与误会等,最后要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有层次地、紧凑地安排教学。

对于南京的张齐华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一课,笔者仍记忆犹新:从课一开始的“玩”对称,谈话激趣到初步的“识”对称,体悟特征;再到引导学生“做”对称,深化体验;最后再“赏”对称,提升认识,四个环节步步紧扣,悬念叠起。这节课单是导入部分就十分有意思,张老师抓住学生好动爱玩的年龄特点,欲擒故纵,先给学生一个不会玩的“界定”,再撕纸出示轴对称图形,从直观上来引发学生的美感,继而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动手操作中感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目之所及,手之触及,都是轴对称图形,从而形成一定的审美感知,完成了知识到能力的升华,直奔学习的主题。

三、难点细腻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情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分析与把握。记得北京的王丽娜教师讲授的《24时计时法》这节课,有一个环节的处理,让与会教师记忆深刻。王老师在处理昨天与今天的分界点0时时做得比较好,首先课件出示了

一个电子钟,时刻从23:59:55秒开始走,让学生观察到了0时会如何显示,最后大家看到,23:59:59秒后钟面显示为00:00:00。可以说,这一细节,对有些教师来说都是一个盲点,却成为了这节课的一个亮点。所以,细腻的课要体现在细节上,仔细的处理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难点。

四、内容扎实

扎实,就是教学中要讲求实效,要“到位”。即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在听了北京的刘德武教师的数学课《小数乘法与学习策略》后,笔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身为教师一定要上扎扎实实的课,任何训练都要到位。

刘老师认为,学生不仅仅要接受知识,还要提高思维能力。一个简单的小数乘法问题,经过仔细探究原来存在着很多策略:转化的策略,排除的策略,看尾数,看位数,估算的策略等。此外,刘老师语言的严密性也让人感受颇深。教师教学语言的严密性就对学生的表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样将思维外化成语言,能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从而更好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数学是充满魅力的,并不枯燥,

数学中有数学文化,数学中有学习策略,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数学。只要我们教师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就能讲出精彩的数学课。

总之,数学是充满魅力的,并不枯燥,数学中有数学文化,数学中有学习策略,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数学。只要我们教师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就能讲出精彩的数学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