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地及设施

合集下载

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安全防范措施

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安全防范措施

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安全防范措施首先,确保场地的平整与干燥。

在场地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应注重场地的平整与排水功能,确保场地表面的平整度和排水能力,避免因地面不平整或积水导致运动员摔倒或滑倒。

此外,对于天气条件复杂的场地,应及时清除雪、冰或积水等不良天气状况,确保场地的干燥和安全。

其次,加强设施的维护和检修。

运动场设施包括围栏、看台、灯光、喇叭、计时器、屏幕等,这些设施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观众和运动员的安全。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设施的使用状况,检修受损的设施,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防止设施的老化和破损。

第三,加强器材的安全管理。

各种体育项目都需要配备相应的器材,如球类、击剑器械、赛车等,这些器材的质量和使用状况对运动员的安全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器材的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并对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复。

第四,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

在体育场地周边和危险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警示参与者注意危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警示标志应明显可见,语言简明扼要,提醒人们遵守规则和注意安全,同时还可以设置警戒线或阻隔物,限制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第五,加强培训和教育。

运动场地的负责人和保安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对于运动员和观众,也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增加监控设备和安全人员的配置,加强对场地和设施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比赛期间,要加强秩序维护和安全保障,保持现场秩序,组织观众入场和离场,避免发生踩踏和拥挤等事件。

总之,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安全防范措施是保障运动员和观众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通过加强场地和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加强培训和教育,以及增加监控设备和安全人员的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体育场地的安全。

体育行业体育馆场地布局与设备配置建议

体育行业体育馆场地布局与设备配置建议

体育行业体育馆场地布局与设备配置建议体育馆作为一个供人们进行体育运动、娱乐和观赏体育比赛等活动的场所,其场地布局和设备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体育馆场地布局和设备配置进行建议和探讨。

一、场地布局建议在体育馆的场地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到运动项目的需求和观众的舒适度。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多功能区域:体育馆应该设立多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体育项目的需求。

例如,篮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应该设置专门的场地,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同时,也应设有供观众休息和观赛的休闲区域。

2. 合理利用空间:在场地的布局上,应充分利用空间,确保不同项目能够有充足的活动区域。

比如,可以采用可伸缩座椅的设计,这样在不同比赛时期能够根据需求调整座位数量,以最大程度地有效利用空间。

3. 合理安排场地之间的距离: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运动员的便利性,体育馆内不同项目之间的距离应该合理安排。

相关设施和场地之间的距离应尽量缩短,减少运动员和观众在移动过程中的时间成本。

二、设备配置建议除了场地布局,设备配置也是体育馆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建议:1. 运动器材: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配置相应的运动器材,确保运动员能够进行高质量的训练和比赛。

例如,篮球项目需要配备标准的篮球架,羽毛球项目需要配备专业的羽毛球场地和网,游泳项目需要配备专业的泳池等。

2. 观众席位:为了提供良好的观赛体验,观众席位的设置也非常重要。

应该根据体育馆的容纳能力合理规划观众席位,并配置舒适的座椅和良好的视线。

同时,还可以考虑增加包厢和贵宾席位,以满足部分观众的特殊需求。

3. 媒体设备:在现代体育馆中,媒体的参与和报道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因此,在设备配置上应考虑到媒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场地和相关设备,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地进行报道和直播。

4. 安全设备:体育馆是大型场馆,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应该配备适当的安全设备,包括灭火设备、应急疏散通道、医疗急救设备等,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一、田径(一)田径场地基本要求1.4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占地面积为172.60×91.52=15796㎡2.3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占地面积为136.02×67.92=9240㎡(二)田径器材配备标准二、篮球(一)篮球场地基本要求1.场地净面积为28×15=420㎡2.场地占地面积为32×19=608㎡3.场地以上至少7米不得有障碍物4.灯光照明至少为1500勒克斯,照明设备的安置不得妨碍队员和裁判员视觉(二)篮球器材配备标准三、足球(一)足球场地基本要求1.足球场地必须是长方形,长度必须大于宽度2.足球场地的尺寸范围:长度120米——90米,宽度90米——45米3.国际比赛场地长度为110米——100米,宽度最短64米,比赛地面为草地4.球场外距边线5——6米处应设有裁判台区域,其他障碍物应在距边线和球门线6米以外(二)足球器材配备标准四、排球(软式排球)(一)排球场地基本要求1.场地净面积为18×9=162㎡2.场地占地面积为26×14=364㎡3.场地上空至少12.5米不得有障碍物4.灯光照明为1000——1500勒克斯(二)排球器材配备标准五、沙滩排球(一)沙滩排球场地基本要求1.场地净面积为18×9=162㎡2.场地占地面积为23×14=322㎡3.场地上空至少12.5米高无障碍物(二)沙滩排球器材配备标准六、乒乓球(一)乒乓球场地基本要求1.场地净面积为2.74×1.525=4.1785㎡2.场地占地面积为14×7=98㎡3.场地上空至少4米无障碍物4.场地灯光不低于1000勒克斯(二)乒乓球器材配备标准七、羽毛球(一)羽毛球场地基本要求1.单打场地净面积为13.4×5.18=69.41㎡,双打场地净面积为13.4×6.10=81.74㎡2.单打场地占地面积为15.4×7.18=110.57㎡,双打场地占地面积为15.4×8.10=124.74㎡3.场地上空至少9米内无障碍物4.场地灯光至少1200勒克斯(二)羽毛球器材配备标准八、网球(一)网球场地基本要求1.单打场地净面积为23.77×8.23=195.627㎡,双打场地净面积为23.77×10.97=260.757㎡2.单打场地占地面积为27.43×14.63=401.3㎡,双打场地占地面积为28.8×14.63=421.344㎡3.场地上空至少12米内无障碍物(二)网球器材配备标准九、击剑(一)击剑场地基本要求1.击剑剑道或击剑台的场地长14米,宽1.8——2米,场地的延伸部分长1.50——2.00米,场地延伸部分以后应有一定距离的斜坡,剑道的高度不应超过50厘米,场地及延伸部分应铺设金属网,一般长17——18米2.一般性比赛场地可缩短,但包括延伸部分在内不得少于13米3.击剑场地可由木、油毡、橡胶、软木、塑料及金属等材料制成,场地应平整,坡度和光线对双方应均等(二)击剑器材配备标准十、自行车(一)自行车场地基本要求1.场地:250米、300米、333.33米、400米2.公路:柏油公路、路面平整、有一定的坡度、15公里以上3.山地:森林公路和跑道、原野、土或砾石小路,不超过全程15%的柏油公路路段(二)场地自行车器材配备标准(三)公路自行车器材配备标准(四)山地自行车器材配备标准十一、水球(一)水球场地基本要求1.水球场地宽度为10米——20米,两球门线之间的距离为20米——30米。

中小学体育场地及器材标准(完整资料).doc

中小学体育场地及器材标准(完整资料).doc

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分成三部分:体育运动场地要求、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要求、体育器材等三部分。

一、体育运动场地1 场地内容:应包括田径运动场、室内活动场、器械活动场地、室外篮、排球场、器材室。

2 体育活动场地及装备要求序号名称主要性能高中初中小学 1田径运动场四道100m直跑道,300m~400m环形跑道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2 四道100m直跑道,250m环形跑道-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3 四道60m直跑道,200m环形跑道-- 1个,18班(不含18班)以上4 室内活动场(略)760m2 650 m2 360 m2 5器械活动场地装有爬杆、平梯等 200m2150 m2 100 m2 6室外篮、排球场篮、排球场的比例为2∶1每六个班配1每六个班配1每六个班配1(或相应面积的体育活动场地)二、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小学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初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高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24个班以上40平方米,30个班以上60平方米,36个班以上100平方米,60个班以上120平方米。

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制订的。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目录一、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1.体育场地选址要求:校园周边环境宜好,尽量远离噪音、尘土等干扰因素;尽量靠近学校的主要交通路线,方便学生和教师的进出;并具备一定的自然景观和绿化环境,增加体育活动的舒适感。

2.体育场地面积要求:大型高等学校应配备综合体育馆,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中型高等学校应配备综合体育馆,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小型高等学校至少应配备具备开展常规体育活动的体育场地,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

3.场地标准尺寸要求:为方便运动项目的进行,体育场地标准尺寸应符合国家体育运动规则和标准,如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

4.跑道要求:体育场地中应有一条标准的400米环形跑道,用于田径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

跑道的表面应平坦、硬度适中,防滑,耐磨性好。

5.设施设备要求:体育场地应具备较为完善的设施设备,包括休息场所、更衣室、洗手间、储物柜、观众看台、灯光设备等。

1.田径运动:田径运动器材包括起跑器、跨栏、铁饼、铅球、标枪、撑杆跳杆等。

2.球类运动:球类运动器材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其中,足球和篮球应配备多个,方便举行多场比赛。

3.游泳运动:游泳运动器材包括泳衣、泳帽、泳镜、耳塞、鼻塞、泳板、泳圈等。

4.健美操运动:健美操运动器材包括哑铃、扑克牌、魔术棒、绳子、瑜伽垫等。

5.武术运动:武术运动器材包括兵器(剑、刀、枪、棍等)、拳套、训练垫等。

6.体能训练:体能训练器材包括杠铃、哑铃、力量架、倒立器、健腹器、仰卧板等。

7.其他项目: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兴趣爱好的需要,可以配备其他项目的器材,如跆拳道、篮球运球器、足球门等。

《体育场地与设施》课件

《体育场地与设施》课件

结构设计
根据功能需求和使用人群,进行 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安全和舒
适。
施工工艺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确 保施工质量,提高场地性能。
设施维护
清洁与卫生
保养与更新
定期清扫场地,保持环境整洁,防止 细菌滋生。
根据设施的使用状况,进行适当的保 养和更新,延长使用寿命。
检查与维修
定期检查设施,及时维修损坏部分, 确保设施安全。
04
各类体育场地设施介绍
足球场地与设施
足球场地
标准足球场应为长105米、宽68米的 长方形,比赛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 不得少于45米和30米。
设施
包括球门、角旗、界碑、草坪、照明 设备等。
篮球场地与设施
篮球场地
标准篮球场应为长28米、宽15米的长方形,场地线条宽度不得超过0.01米。
设施
包括篮筐、篮网、记分板、计时器、照明设备等。
02
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规划原则
适应性原则
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应 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包括年龄、性别、身体
状况等。
安全性原则
确保场地设施在使用过 程中不会对使用者造成 伤害,并采取必要的安
全措施。
环保性原则
在规划过程中应考虑环 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 下,合理控制成本,实 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网球场地与设施
网球场地
标准网球场应为长36.60米、宽18.30米的长方形,场地界线颜色应为白色或黄色 。
设施
包括球网、网柱、记分板、照明设备等。
田径场地与设施
田径场地
标准田径场应为周长400米的椭圆形 ,直道长度不得少于220米。

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安全防范措施

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安全防范措施

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安全防范措施
一、运动场地、设施的管理制度
1.运动场地及运动设施是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的保证,因此,设立专管人员老师并负责场地的整修,布局的调整,设施的更换,并保证群体活动有场地器材并能顺利开展。

2.对室外体育设施每学年一次检修、油漆,做好检修、更换工作,保证能服务于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的开展及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

3.严禁在运动场内经营性施工、取土等破坏场地的现象出现,禁止机动车辆在场内行驶等有害场地的现象发生。

二、体育课安全防范措施的规定
1.严格杜绝无老师辅导的"放羊式"体育活动的现象出现。

2.带有器材的体育课教学内容,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

3.各班所任教师必须给自己的学生经常进行运动锻炼安全教育。

学生在课外业余锻炼时出现的运动创伤,由该任课教师负责处理,并承担教师责任。

三、运动会安全措施的规定
1.学校组织的各种运动会均需先写出活动计划和安全责任管理措施交学校审核订正,方能实施。

2.运动会前期训练器材的发放必须由各班、班主任凭借条从体育组将器材借出并口头协议安全措施,训练结束以后,按规定交还器材,训
练中出现的运动损伤均由借器材人负责。

辛店街道中心小学
2010年1月。

体育设施分类及运动地块区别

体育设施分类及运动地块区别

体育设施分类及运动地块区别
体育设施是社会上促进体育运动的场所和设备,可以根据其功
能和用途进行分类。

以下是体育设施的主要分类:
1. 体育场馆
体育场馆是供大型体育比赛和活动使用的场所,通常有固定座
位和专业运动设备。

这些场馆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游泳
馆等。

它们通常具备一定的观众容量,并提供各种设施,如更衣室、会议室和休息室。

2. 体育中心
体育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体育设施,提供多种体育活动的场地
和设备。

它通常包括健身房、游泳池、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


育中心旨在满足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提供各种运动项目的场地。

3. 运动公园
运动公园是一个开放的户外场所,提供多种体育活动的场地和
设施。

它可能包含操场、篮球场、足球场、跑道等。

运动公园一般
面积较大,适合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

运动地块是专门划定的地区,用于供运动活动使用,包括体育
场馆、体育中心和运动公园等。

它们的区别在于尺寸、设施和使用
范围。

体育场馆是专门用于大型比赛和活动的场所,通常具备大型观
众席和专业运动设备。

体育中心是为满足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而设
计的综合性设施,提供多种体育项目的场地和设施。

运动公园是一
个户外空间,提供多种休闲体育活动的场地,面积较大。

综上所述,体育设施的分类体现了不同场所和设施的功能和用途。

运动地块则是为了供人们进行各种体育运动而专门划定的地区,包括体育场馆、体育中心和运动公园。

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情况范文

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情况范文

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情况范文xx中心小学位于xx泥埠街道,现设有六个年级12个教学班,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积极筹建和开展学校的体育等相关工作。

力争使学校的体育事业达到为学生服务和满足学生需求的目的。

在体育相关所需的器材方面,我校按照国家二类配备标准配置,可部分满足我校师生的所需,具体体现和不足为:一、我校体育器材方面:我校有专门的体育器材室,供学校陈列体育等相关的器材。

具体的数目为学校共有田径类,球类,体操类等各式器材40余件,其中接力棒4根,跳高架1个,跳箱1个,实心球4个,篮球6个,足球2个,羽毛球8副,乒乓球2副,短绳16根,长绳2根,大体操垫2块,气简一把,这些器材可满足我校体育课所需,也为我校体育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但通过自查发现与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上的二类必配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校正大力解决此事,争取在短期内解决器材不足等问题。

二、我校体育场地方面:在体育场地方面,我校有篮球场两块,乒乓球台两个,160米跑道田径场-块内含足球场一块。

在体育场地方面我校因为占地面积小且有被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办公楼等占去很多,再加上学生数量的增加,因此,显得不足,不能够达标。

但我校利用--切空地画出可供学生运动的场地,从而在-定程度上弥补了在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

三、今后打算:(一)继续加大投入,解决突出问题针对体育器材易消耗、磨损的问题我校将加大采购力度的经费,从而为器材的及时补充做好条件。

更为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自力更生、积极争取项目。

针对我校体育场所不足和不达标的情况,我校除积极的向上级部门寻求帮助外,主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三)利用优势、更上台阶。

我校有着坚实的体育师资队伍,在这样的优势中,我校将利用其团队力量,开展更为生动有效符合我校实际的体育课堂。

在此方面将发挥人员优势从而间接有效的弥补我校在场地等不足和不达标的突出问题。

体育认识不同的运动场地

体育认识不同的运动场地

体育认识不同的运动场地体育运动是人们保持身体健康、锻炼身体、提高体能的重要途径。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运动场地适合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和了解不同的运动场地及其特点。

一、室外运动场地室外运动场地是人们在户外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

常见的室外运动场地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等。

1. 足球场足球场是进行足球比赛和训练的场地。

标准足球场长约100米,宽约75米,场地中央有足球场中心圈、中线和两条边线。

足球场一般是草地铺设,其平整和软硬适中的特点有利于球员进行奔跑、传球和射门动作。

2. 篮球场篮球场是进行篮球比赛和训练的场地。

标准篮球场长约28米,宽约15米,场地通常使用硬质材料如柏油或水泥铺设。

篮球场地板的平整度和弹性决定了球的弹跳特性,对于球员的运动和技术要求有一定的影响。

3. 网球场网球场是进行网球比赛和训练的场地。

标准网球场长约23.77米,宽约8.23米,场地上有网球场中心线和两条边线。

网球场一般使用草地、红土或硬质材料铺设,不同材质的场地会影响球的滚动速度和反弹高度。

4. 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球场是进行高尔夫比赛和练习的场地。

高尔夫球场通常广阔且复杂,包含了各种障碍物例如球洞、河流、草坪和湖泊等。

不同的草地和障碍物布局将对球员的击球技术和策略提出各种考验。

二、室内运动场地室内运动场地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受限空间内进行体育运动的选择。

常见的室内运动场地包括体育馆、游泳池、健身房等。

1. 体育馆体育馆是进行室内体育运动的场地。

体育馆内通常设有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

室内场地的特点是无论天气如何,都可以进行运动;场地边界清晰,有助于球员进行技战术的训练和比赛。

2. 游泳池游泳池是进行游泳和水上运动的场地。

游泳池的标准尺寸有不同的种类和用途,包括标准游泳池、儿童游泳池、跳水池等。

不同种类的游泳池适合不同的游泳项目和水上运动。

3. 健身房健身房提供了各种器械和设施供人们进行体育运动和健身锻炼。

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管理办法

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管理办法

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以下简称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保证各项体育工作正常开展,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所属体育运动场地、建筑物和固定设备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主要用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师生课外体育锻炼和其他适合在体育场地进行的集体活动。

第四条体育部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使用实施监督、管理和指导,并依照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第五条体育场地设施优先保证体育课教学及运动队训练使用。

无课期间,无偿供本校师生使用。

第六条有关单位借用体育场地,需提前向体育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七条任何团体与个人不得在体育场内从事违反学校校规和国家法律的活动。

第二章日常管理第八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人员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树立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理念,加强对体育场地设施的监督、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证体育场地设施的完好和使用安全。

第九条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及大型集体活动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体育场内活动。

对影响、干扰正常秩序的人员,场地管理人员应及时处置,必要时立即通知安全工作处进行处理。

第十条任何人不得翻越围栏或强行进入体育场内,不得携带宠物及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品进入场地,不允许任何车辆入内。

进入体育场内的人员必须穿运动鞋,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爱护场地及场内器材设施,保持场内整洁与卫生,不得进行拔河、玩轮滑等有损场地的活动,不得有赤背、乱丢杂物等不文明举止。

因过失或故意造成的场地、设施等损坏或人员伤害的行为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归学校体育部。

体育场馆设施标准

体育场馆设施标准

体育场馆设施标准体育运动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增强国民体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体育场馆作为承载体育活动的场所,对于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舒适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立高质量的体育场馆设施标准是确保运动员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比赛的基础。

一、场地设施标准体育场馆的场地设施是保障运动员进行比赛和训练的基础。

以下是针对场地设施的标准要求:1.1 运动场地面:运动场地表面应该平坦、结实,没有地面裂缝和明显障碍物。

在比赛场地上,特别是田径运动场地,应具备良好的弹性和适当的摩擦力,以减少运动员跑动和跳跃时的受伤风险。

1.2 照明系统:体育场馆应具备光线充足、均匀的照明系统,以确保比赛和训练环境的良好可见性。

照明强度和光源的色温应符合相关标准,减少眩光和影响运动员表现的因素。

1.3 观众席位:观众席位应舒适、安全,并能够提供良好的视野和听觉体验,保证观众能够以合适的角度观看比赛。

在设计和设置观众席位时,还应考虑到易于疏散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安全。

二、设备设施标准体育场馆的设备设施是支持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针对设备设施的标准要求:2.1 运动器材和用具:体育场馆应配备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的运动器材和用具,以满足不同体育项目的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器材和用具应保持良好的状态,确保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

2.2 健身设施:体育场馆应提供各种先进的健身设施,如跑步机、力量训练器械和有氧健身设备等,以便运动员和观众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

设施的数量和种类应根据场馆规模和需求合理配备。

2.3 洗浴和更衣设施:体育场馆应提供齐全的洗浴和更衣设施,满足运动员比赛前后的需要。

洗浴设施应清洁、卫生,更衣室应宽敞、明亮,并配备足够的储物柜和舒适的座椅。

三、安全设施标准体育场馆的安全设施是保障运动员和观众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针对安全设施的标准要求:3.1 紧急疏散通道:体育场馆应规划和设置合理的紧急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离开。

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体育场:体育比赛和表演的主要场所,内设有看台供观众观看比赛。

体育场一般有道跑赛道、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以及其他运动场地等。

2. 游泳池:专门用于游泳比赛和训练的场所,分为室内游泳池和室外游泳池。

游泳池通常有标准的泳道、起跳平台和观众看台。

3. 体育馆:室内设施较为齐全,多功能的体育场地,可举办室内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

4. 网球场:专为网球比赛和训练而设的场地,常见的有室内网球场和室外网球场。

网球场一般呈矩形,有网球场线和视觉屏障。

5. 乒乓球馆:专为乒乓球比赛和训练而设的场馆,配备乒乓球桌、球拍和球。

乒乓球馆一般有标准的比赛场地和观众席。

6. 跑步道:专门供跑步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场地,通常设有标准的跑道和计时装置。

7. 健身房:供人们进行健身锻炼的场所,设有各种健身器材如跑步机、哑铃、健身操等。

另外,还有篮球场、棒球场、橄榄球场等专用设施,以及露天健身区、演出场地等其他形式的体育场地设施。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目录体育场地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其基本要求和体育器材配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场地要求:1.田径场:标准400米塑胶跑道,两个弯道和两条直道,且需要有八条跑道。

田径场应设有足够的跳远、跳高、三级跳、标枪、铅球、铁饼等竞技设施。

2.篮球场:标准室外篮球场地,篮球场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篮球标准场地尺寸以及合适数量的篮球架。

3.足球场:标准足球场地,国际标准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应符合标准尺寸,并且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足球门。

4.羽毛球场:标准室内羽毛球场地,羽毛球场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羽毛球场地尺寸以及合适数量的羽毛球场地、网和发球区。

5.游泳池:标准泳池,分为标准25米及标准50米的泳道,应设有起跳台和游泳辅助设备。

6.乒乓球场:标准室内乒乓球场地,乒乓球场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乒乓球场地尺寸以及合适数量的乒乓球桌。

二、体育器材配备目录:1.运动器械:如跑步机、动感单车、划船机等有氧健身器械,以及举重器材、器械体操器械等力量训练器材。

2.球类器械: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器械,应有足够数量和质量。

3.田径设施:如高低起跑器、铁饼、标枪、撑竿跳竿、跳远板等田径器材,应配备齐全。

4.游泳设备:如泳镜、防水耳塞、鼻塞、泳帽等游泳辅助设备。

5.小组器械:如参考学校教学课程需要,可以配备柔道垫、瑜伽垫、蹦床、爬岩墙等小组器械。

以上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目录的大致内容。

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同时,学校还应确保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以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目录》一、体育场馆设施1.田径运动设施:包括足球场、田径场、飞镖跳场、标枪投场等。

其中,足球场应符合国家标准,田径场应符合国家田径运动场地标准。

2.篮球运动设施:包括篮球场和篮球馆。

篮球场应符合国家标准,篮球馆应具备正常的比赛、训练和观看比赛的条件。

3.足球运动设施:包括足球场和足球训练场。

足球场应符合国家标准,足球训练场应具备正常的训练条件。

4.游泳运动设施:包括游泳池和跳水池。

游泳池应符合国家标准,跳水池应具备正常的训练和比赛条件。

5.羽毛球运动设施:包括羽毛球馆和室外羽毛球场。

羽毛球馆应具备正常的比赛、训练和观看比赛的条件。

二、体育器材配备1.田径运动器材:包括起跑器、运动员参赛用鞋、田径标志牌等。

2.篮球运动器材:包括篮球、篮球架、比赛计分牌、篮球技术训练器材等。

3.足球运动器材:包括比赛用足球、门柱、足球技术训练器材等。

4.游泳运动器材:包括泳衣、泳帽、护目镜、浮板等。

5.羽毛球运动器材:包括羽毛球、球拍、比赛计分牌、羽毛球技术训练器材等。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基本要求及体育器材配备目录》是根据《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制定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以保障高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的质量。

该目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体育场地基本要求1.场地面积:不同项目的场地面积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2.场地的配置:体育场地的布局要合理,符合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需要。

3.场地的地面材料:场地的地面材料要具备良好的弹性、耐磨、防滑等特性,确保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安全和舒适。

4.场地的围护设施:场地应配备安全可靠的围护设施,保障比赛和训练的秩序和安全。

二、体育器材配备1.设施和器材的数量:根据学校的规模和体育教学的需求,合理配置足够数量的体育器材。

2.器材的种类和质量:体育器材的种类要齐全,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学生的训练和比赛质量。

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

2、比赛器材的规格
边线

端线
中线
0.3厘米
1.525米
2.74米
2、比赛器材的规格
• 1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 方形,长为2.74米,宽为1.525米,离地面的高度为0.76 米。台面应包括球台上面的边缘,不包括上面边缘以下的 侧面。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但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当 标准从离台30厘米的高处落下时,弹起高度应约为23厘 米。台面应一律为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2.74米长的边 线边缘及1.525米长的端线边缘应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线。 比赛台面由一个垂直的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 并且在各区的整个面积应被看作是一个整体。球网与端线 平行。双打是,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 为两个相等地“半区”,此线与边线平行,叫做“中线”。 中线应视为双打时发球运动员的右半区和接发球运动员右 半区的一部分。
三、排球
• • • • • • 1、比赛场地规格 标准场地为18×9,场地上空至少12.5米,无障碍,四 周至少3米无障碍空间。 所有的线宽5厘米,其颜色与画法和其他项目的场地画线 不同。 长方形比赛场地,长的为边线,短的为端线。边线和端线 均包括在比赛场地的面积内。 中线在网下,是两条边线中点的连线。每个场地各画一条 距离中线3米的进攻线(线宽包括在内),中线与进攻线 之间为前场区。 两条边线延长线上,距端线20厘米,个画两条15厘米、 垂直于端线的短线,两短线之间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 在发球区内。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一侧是记录员,另一侧为换人区。
• 三分投篮区是由场上两条拱限制出的地面区域。在此区域 外投篮得分为三分。以球场两端篮圈的中心与地面的垂直 投影微圆心,以6.25米为半径,各画半圆(包括线宽), 半圆线的两端连接两条平行于边线的线,与端线衔接。 • 从罚球线两端画两条线至距离端线中点各3米的地方(均 从外沿量起)所构成的地面区域称限制区。作用是:球要 本队控制时,限制本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的时间不 得超过3秒。 • 罚球区是限制区加上以罚球线中点为圆心,以1.8米为半 径向限制区所画的半圆区域,它是执行伐区的区域。罚球 区的其中半圆在限制区内,用虚线画出,虚线的每段长为 0.35米,线段间隔为0.4米。 • 罚球区两侧的位置区:第一条线距离端线内沿1.75米 (沿发球区两侧边线丈量),第一位置区的宽度为0.85 米。其旁是0.3米的中立区。第二位置区与中立区相连, 宽度为0.85米。与第二位置区相连的是第三位置区,宽 度为0.85米。分为线长度为0.1米,宽度为0.05米(不 包括在位置区内),并与罚球区边线垂直。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标准
一、场地设施
1. 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各类运动场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满足各类运动项目的需求。

2. 场地的布局和设计应合理,方便使用和管理。

3. 场地的地面材料应符合环保、耐用、防滑等要求。

二、设备器材
1. 各类运动器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满足各类运动项目的需求。

2. 器材的布局和设计应合理,方便使用和管理。

3. 器材的质量和性能应达到相应的标准,确保使用安全和效果。

三、场馆设施
1. 体育馆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满足各类运动项目的需求。

2. 场馆内部设施应包括观众席、比赛场地、运动员更衣室、裁判员休息室等。

3. 场馆的布局和设计应合理,方便使用和管理。

四、服务设施
1. 公共体育设施应提供各类服务设施,包括卫生间、饮水处、售票处、寄存处等。

2. 服务设施的布局和设计应合理,方便使用和管理。

3. 服务设施的质量和性能应达到相应的标准,确保使用安全和效果。

五、安全设施
1. 公共体育设施应设置各类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等。

2. 安全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满足各类运动项目的需求。

3. 安全设施的质量和性能应达到相应的标准,确保使用安全和效果。

六、指示牌标识设施
1. 体育馆正门和主要场馆等应有相关标识标牌,方便观众和游客识别。

2. 特别是该体育馆的使用功能和各场馆的使用范围、面积大小等应有相关标识标牌,方便管理和使用。

体育场地与设施02汇总

体育场地与设施02汇总

体育场地与设施02汇总
首先是足球场,足球场有一个长方形的草坪,用来玩足球。

它通常有
一个大外围,用以防止足球进入草坪,还有两个目的地,用于放置球门网。

足球场通常配有适当的球场照明,以便在晚上比赛。

足球场还配有观众席,以便观众可以观看比赛。

接下来是篮球场,篮球场也是一个长方形的草坪,用来玩篮球。

它通
常有一条边缘,用来防止篮球进入草坪,还有两个3分线用于投篮,形成
一个大的三角形。

同样,篮球场也会配有适当的照明系统,以便于晚上进
行比赛,以及观众席,以便观众可以观看比赛。

再来是网球场,网球场是一个圆形的或方形的草地,用于打网球。


有两个平行的边线,用来发球,以及两个斜对角线,用于发球及返回球。

同样,网球场也会配备适当的照明系统,以便晚上进行比赛,以及位于观
众席旁边的椅子,供观众观看比赛。

另外一个体育场地是游泳池,游泳池是一个大水坑,有水深和水温的
要求,用来游泳,潜水,游泳等。

它还可以提供相应的游泳设备,如游泳道,游泳器材,以及支撑架支持所有的比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姓名:袁猛班级:体教1102 学号:80)
[摘要]目前,城市社区的体育设施存在着种类少、规模小,配置不合理等主要问题。

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专项规划,提高新老小区的体育设施水平,促进社区的群众体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 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现状;思考
城市社区建设从提出到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到逐渐成为城市转型合的基础性工程,不到十年时间。

在这很短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先后对城市社区建式、管理体制和模式等等方面都做出了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社区的现状要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社区建设和管理主体的素质问题
当前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社区建设和管理格局是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单位、组织和群众支持、参与为总体格局的。

政府、街道及各职能部门派出机构是社区建设的主导主体,他们承担着大量实际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支队伍整体素质问题突出,主主要表现在:
1.1 主导主体思想观念陈旧.尽管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城市功能大大增加,社区建设基层组织中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却还停留在过去那种纯粹“行政执行式”领导的惯性思维中,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部门领导于部,仍然习惯于计划经济下传统的管理方式,许多事情习惯于老套套,因而这种“计划、统一、权威”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发展。

1.2 当前城市社区基层组织管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缺少年富力强、文化层次高、懂得现代社区管理、熟悉市场经
济条件下基层政权运作与广大居民之间互动规律的干部。

1.3 对社区建设理解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社区建设理论的相对滞后,也由于人们对相关社区及其建设理论认识不够、准备不足,还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不重视社区调查研究,不少基层干部对社区建设的理解、认识及活动开展等力面存在误解。

2 社区参与问题
社区参与是社区成员自觉自愿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物的过程,是社区建设至关重要的内在动力,关系到社区力量的整合,关系到社区处没的成败。

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情况是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还相当低,社区单位和居民参与意识缺乏,不少地方居民从不参与社区活动。

分析其原因:一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社会流动的加剧和私人领域的隔离化趋势,都给社区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二是现代性意识所倡导的人的个性释放和社区中强势群体所具有的强烈的外向性特点,与城市社区建设强调的社区的内在发展相冲突。

这些都使以居住地为划分原则的街区社区与传统社区大相径庭,客观上也不利于社区意识、观念的确立,社区归属感、认同感更是难以形成。

3 社区类型单一,社区组织力量薄弱
社区类型单一,指在当前社区建设中,政府等行政组织占核心部分,社区内除了居委会这种政治性强的社区组织外,几乎没有形成其他成熟的社会组织。

尽管法律规定了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但事实上还存在着许多“非自治”特征和问题:一是任务过
多,履行职能与自身法律地位不符。

直接承担了街道与有关职能部门的任务,履行了过多的企业行为,还代替了社团的专业职能,工作定位是“办事”而非“议事”;二是居委会不具有法人资格无法维护自身权益,其权威来源是“政府”而非“社区”;三是与政府的关系是“领导”而非“引导”,由于街道干预太多,居委会工作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四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居委会工作主体过于单一等。

社区组织力量薄弱。

由于长期处在单位体制下,社会能动性减弱,社会中间层生长点披扼杀,因而社会组织的生长、发展相当缓慢、孱弱。

近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社区组织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总体来看,也还很不成熟,组织力量还比较薄弱。

如:基本不具备作为相对独立实体进行活动的能力,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来源、基本设施与所承担的职责任务不适应,此外,社区组织与政府职能错位、政府插手社区组织事务、社区组织与社区生活割裂等情况仍普遍存在。

4 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
4.1 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制约。

新的城市管理体制尚处探索发展当中,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制约还相当程度地存在。

表现在:一是建制散,工作负荷超出自身承载能力。

近年随着城市社区人口激增和流动加快,原有街道、居委会管理规模扩大但体制没有变化,由此与相当多的居民失去了联系。

二是基层组织权利小,权、责、利不相一致。

街道、居委会市和区政府的各个条条部门之间矛盾交叉,关系处理不当。

4.2 新的社区管理体制本身不够完善,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微观管理不够切入。

指“两极政府,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构架在实现其旨在解决行政管理与社区管理相融合问题目标的过程中并未起应有的作用,实践证明行政管理与社区管理仍然呈现“两张皮”状况。

二是宏观管理不协调。

指宏观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名义上民政部门承担着宏观管理职责,但其地位和职能性质又决定了其在工作中不可能大有作为,由此社区建设呈现出一种纷乱状念,各管理部门相互摩擦、相互制约甚至对立,无法形成合力。

4.3 对社区管理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

表现存:一是监督的主客体错位;二是监督的运作方式单一;三是监督缺乏必要的协调。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 随着市区群众不断增加的健身需求,现有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硬件质量差,设备简陋,数量也明显不足根本无法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健身需要。

2> 有限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闲置现象,未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另外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对普通居民而言,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作用。

3> 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损坏绝大部分是人为使用不当造成的,居民保护体育场管及自我监督的意识比较浅薄;当地体育主管部门的维护不力也是另一个原因。

综上所述,场地设施是影响社区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在当前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发展的初级阶段,要解决社区群众对体育场地设施的迫切需求,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和社会及社区自筹资金为主要途径,来改善社区配套体育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和保养,这是符合城市住宅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快发展社会体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5.2 建议
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体育活动参与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转变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的观念,使政府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到,社区体育惠泽千家万户,他们必须为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发挥当仁不让的主导作用。

当然,作为社区体育的直接利益相关者,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也至关重要。

2> 超前规划,提升我区体育设施建设水平
体育设施建设的目标是满足群众健身、体育消费和体育竞赛的需要,要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

各级政府要超前规划,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区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 切合实际,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步伐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首要任务是要保障群众有活动场所。

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共享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投资,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实际使用的需求。

一方面要加强以群众性的全民健身活动为主的公园、广场等场所的体育设施建设,满足一般性群众体育活动场地的需求,结合镇区内公园场地的实际,配置健
身器材区、乒乓球、健身步道、篮球场等设施,建成体育公园。

另一方面,在土地整合过程中,还要关注占据我区很大比例的农村人口的农村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达到全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