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alevel化学真题3卷——国际考生必看
历年的alevel化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历年的a-level化学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列哪种化合物属于烷烃?A. CH4B. CH3COOHC. CH3OHD. CH2=CH2答案:A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转换的形式通常不包括:A.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B.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 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 化学能转化为核能答案:D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B. 同周期元素的性质相似C. 周期表中包含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元素D. 周期表可以帮助预测元素的性质答案:B下列哪个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A. Na+B. Cl-C. OH-D. Ba2+ 和SO42-答案:D有机化合物中,以下哪个属于醇类?A. CH3COOHB. CH3CH2OHC. CH3CHOD. C6H6答案:B在化学反应中,焓变(ΔH)为负值时,表示该反应为: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可逆反应D. 无法确定答案:B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描述,错误的是:A. 离子键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B. 共价键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C.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离子键D. 氢键不是一种化学键,而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答案:C在A-Level化学中,下列哪个概念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A. 键能B. 摩尔质量C. 氧化数D. 溶解度答案:C请注意,这些题目只是模拟题,并不代表真实的A-Level化学考试真题。
为准备真实的考试,建议您参考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教材和历年真题进行复习。
您可以通过教育机构的官方网站、学习平台或相关论坛获取更多历年真题的信息。
祝您考试顺利!。
2019年alevel化学真题5卷答案——国际考生必看
This document consists of 6 printed pages.© UCLES 2019[Turn overCambridge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Cambridg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Subsidiary and Advanced LevelCHEMISTRY9701/52 Paper 5 Plann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arch 2019MARK SCHEME Maximum Mark: 30PublishedThis mark scheme is published as an aid to teachers and candidates, to indicat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xamination. It shows the basis on which Examiners were instructed to award marks. It does not indicate the details of the discussions that took place at an Examiners’ meeting before marking began, which would have considered the acceptability of alternative answers.Mark schemes should be rea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question paper and the Principal Examiner Report for Teachers.Cambridge International will not enter into discussions about these mark schemes.Cambridge International is publishing the mark schemes for the March 2019 series for most CambridgeIGCSE™,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A and AS Level components and some Cambridge O Level components.Generic Marking PrinciplesThese general marking principles must be applied by all examiners when marking candidate answers. They should be applied alongside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mark scheme or generic level descriptors for a question. Each question paper and mark scheme will also comply with these marking principles.GENERIC MARKING PRINCIPLE 1:Marks must be awarded in line with:•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mark scheme or the generic level descriptors for the question•the specific skills defined in the mark scheme or in the generic level descriptors for the question•the standard of response required by a candidate as exemplified by the standardisation scripts.GENERIC MARKING PRINCIPLE 2:Marks awarded are always whole marks (not half marks, or other fractions).GENERIC MARKING PRINCIPLE 3:Marks must be awarded positively:•marks are awarded for correct/valid answers, as defined in the mark scheme. However, credit is given for valid answers which go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syllabus and mark scheme, referring to your Team Leader as appropriate•marks are awarded when candidates clearly demonstrate what they know and can do•marks are not deducted for errors•marks are not deducted for omissions•answers should only be judged on the quality of spelling, punctuation and grammar when these features are specifically assessed by the question as indicated by the mark scheme. The meaning, however, should be unambiguous.GENERIC MARKING PRINCIPLE 4:Rules must be applied consistently e.g. in situations where candidates have not followed instructions or in the application of generic level descriptors.© UCLES 2019 Page 2 of 6GENERIC MARKING PRINCIPLE 5:Marks should be awarded using the full range of marks defined in the mark scheme for the question (however; the use of the full mark range may be limited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of the candidate responses seen).GENERIC MARKING PRINCIPLE 6:Marks awarded are based solely on the requirements as defined in the mark scheme. Marks should not be awarded with grade thresholds or grade descriptors in mind.© UCLES 2019 Page 3 of 61(a)(i) M1 moles needed 0.100 × 250 / 1000 = 0.025(0) mol2 M2 M1 × 166.0 = 4.15 g1(a)(ii) (Re)weigh the empty weighing boat (and the difference should be 4.15 g) 1 1(a)(iii) M1(pour using a funnel and) rinse the beaker with (distilled) water2 M2add (distilled) water dropwise near the mark1(b) the solution in the burette is at the expected concentration 1 1(c) 12.50 (cm3) 1 1(d)(i) step4 1 1(d)(ii) the recorded times are repeatable / the recorded times can be duplicated / the repeated times are close to one another 1 1(d)(iii) 0.5(00)% 1 1(d)(iv) acid is in excess 1 1(d)(v) M1independent: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K I /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I–2 M2dependent: time (taken)© UCLES 2019 Page 4 of 61(e)(i)2v t av / s (1 / t av) / s–1 log(1 / t av)v / cm3 log5.00 0.699 219 0.00457 –2.3410.00 1.00 113 0.00885 –2.0512.50 1.10 100 0.0100 –2.0015.00 1.18 76.5 0.0131 –1.8820.00 1.30 59.0 0.0169 –1.7725.00 1.40 48.0 0.0208 –1.68M1column 3 and column 6 mathematically correctM2column 3 and column 6 to 3 sf1(e)(ii) M1 points plotted2 M2line of best fit1(e)(iii) M1 correct co-ordinates3 M2correct gradient (to 3 sf)M3 first order© UCLES 2019 Page 5 of 62(a) Ag+(aq) + C l–(aq) → AgC l(s) 1 2(b)(i) M1(buchner) funnel (with filter paper)2 M2sealed with a cork around the funnel2(b)(ii) increased rate (of filtration) 1 2(c)(i) warm / heat to constant mass 1 2(c)(ii) (5.736 g AND 5.736 / 143.4 =) 0.04(00) 1 2(c)(iii) M1 mol of MC l2 = 0.04 / 2 = 0.02(00)3 M2molar mass of MC l2 = 3.172 / 0.02 = 158.6M3A r of M = 158.6 – 71.0 = 87.6 and Sr2(c)(iv) increase because tap water contains chloride ions 1© UCLES 2019 Page 6 of 6。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ⅠⅡⅢ)
2019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试题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H++Cl−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务必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需用铅笔将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需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2.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共平面的是()。
A。
甲苯B。
乙烷C。
丙炔D。
1,3-丁二烯3.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
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
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
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4.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
水中的NO3、SO4、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B。
c(H+)=c(H2PO4)+2c(HPO4)+3c(PO4)+c(OH)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
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D。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实验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涤、分液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7.为了提高电池的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的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
(精校版)2019年全国3卷化学高考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2.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3.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我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4.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 .水中的3NO -、24SO -、Cl −通过阳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 ++OH −H 2O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B .c (H +)= c (42H PO -)+2c (4HPO -)+3c (34PO -)+ c (OH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目的实验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7.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 —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
(word完整版)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化学试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高考化学权威辅导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9.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我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10.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 .水中的3NO -、24SO -、Cl −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 ++OH −H 2O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B .c (H +)= c (42H PO -)+2c (4HPO -)+3c (34PO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目的实验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13.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 —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
2019高考全国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2021年整理)
2019高考全国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全国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全国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答案】C【解析】A、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正确;B、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可用于高铁建设,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
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
甲苯 B。
乙烷 C。
丙炔 D. 1,3−丁二烯【答案】D【解析】A、甲苯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不选;B、乙烷是烷烃,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不选;C、丙炔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不选;D、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因此1,3-丁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选。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全国卷Ⅲ)(含答案)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全国卷Ⅲ)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 .甲苯B .乙烷C .丙炔D .1,3−丁二烯9.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我10,X 与Z 同族,Y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 次外层电子数,且Y 原子半径大于Z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熔点:X 的氧化物比Y 的氧化物高B .热稳定性:X 的氢化物大于Z 的氢化物C .X 与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 .Y 的单质与Z 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 10.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 .水中的3NO -、24SO -、Cl −通过阳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 ++OH −H 2O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B .c (H +)= c (42H PO -)+2c (4HPO -)+3c (34PO -)+ c (OH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目的实验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13.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 —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
2019年全国III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全国III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全国III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全国III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理科综合化学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43-数目为0。
1N A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X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10.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B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 + CuSO4===Cu + ZnSO4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 + CO2===CaCO3↓+ H2O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 + O2↑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 + 2FeCl3===2Fe(OH)3 + 3MgCl2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2019新课标全国三卷化学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理科综合(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 O 16— Mg 24— P 31— S 32— Mn 55— Fe 56—选择题: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 A .甲苯 B .乙烷 C .丙炔 D .1,3−丁二烯9.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 与Z 同族,Y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 次外层电子数,且Y 原子半径大于Z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熔点:X 的氧化物比Y 的氧化物高 B .热稳定性:X 的氢化物大于Z 的氢化物 C .X 与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 .Y 的单质与Z 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10.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 .水中的3NO -、24SO -、Cl -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2H OH H O +-+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 2=的34H PO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ANB .()()()()()232444H H PO 2HPO 3PO OH c c c c c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24NaH PO 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目的实验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13.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 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 Zn Ni0OH --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化学(三)(含解析)
绝密 ★ 启用前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化 学(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级脂肪酸乙酯是生物柴油中的一种成分,它属于油脂B .天然纤维、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 .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在氯碱工业中使用的阴离子交换膜D .国产大客机C919大规模使用先进的材料铝锂合金,该合金密度小,强度高 8.从废铅蓄电池铅膏(含PbSO 4、PbO 2和Pb 等)中回收铅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浓硫酸不与PbO 2反应,K sp (PbCl 2)=2.0×10−5,K sp (PbSO 4)=1.5×10−8,PbCl 2(s)+2Cl −(aq)=PbCl 2−4(aq)。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合理处理废铅蓄电池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和防止重金属污染B .步骤①中可用浓硫酸代替浓盐酸C .步骤①、②、③中均涉及过滤操作D .PbSO 4(s)+2Cl −(aq)⇌PbCl 2(s)+SO 2−4(aq)的平衡常数为7.5×10−4 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 CO 和CO 2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为N AB .14g 分子式为C 5H 10的烃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2N AC .0.1mol/L 的CH 3COONH 4溶液中,含铵根离子数目小于0.1N AD .标准状况下2.24L Cl 2通入足量水中或NaOH 溶液中,转移电子数目为0.1N A10.依据反应2NaIO 3+5SO 2+4H 2O=I 2+3H 2SO 4+2NaHSO 4,利用下列装置从含NaIO 3的废液中制取单质碘的CCl 4溶液并回收NaHSO 4。
完整版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三卷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 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2.(6 分)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 .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3.(6 分)X 、Y、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0.X 与Z 同族,最外层电Y)次外层电子数,且Y 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子数等于X的氢化物X 的氢化物大于Z B.熔点:A X 的氧化物比Y 的氧化物高.热稳定性:的单质与Z 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X 与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Y C)分)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4.(6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2﹣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SO、4Cl、NO B.水中的 3.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C+﹣ H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O═H+OH 2页)7页(共1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5.(6分)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PO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4A+数目为0.02NA.每升溶液中的H A﹣+23﹣﹣)B.c(H﹣)=c(HPO)+2c(HPO)+3c(PO)+c (OH4424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加入NaHPO固体,溶液酸性增强246.(6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实验选项目的将.Cl通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入碳酸钠溶液中A2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B2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C.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D.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 7.(6分)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Zn(s)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化学】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Ⅲ卷(精校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答案 C解析利用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可制造光感电池,A正确;铝合金具有质地轻、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制造高铁车厢等,B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除去异味,但没有杀菌消毒能力,C错误;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
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答案 D解析甲苯中有甲基,根据甲烷的结构可知,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A 错误;乙烷相当于2个甲基连接而成,根据甲烷的结构可知,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B错误;丙炔的结构简式为H3C—C≡CH,其中含有甲基,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C错误;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为H2C==CH—CH===CH2,根据乙烯的结构可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D正确。
9.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X与Z同族,Y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答案 B解析MgO为离子晶体,碳的氧化物为分子晶体,故镁的氧化物的熔点高于碳的氧化物,A错误;非金属性:C>Si,故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H4>SiH4,B正确;C、Si形成的化合物SiC为共价化合物,C错误;Mg能溶解在浓硝酸中,Si不与浓硝酸反应,D错误。
2019年全国卷Ⅲ理综化学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高考真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9.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10.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 .水中的3NO -、24SO -、Cl −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 ++OH −H 2O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目的实验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13.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 —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全国卷Ⅲ)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0.2mol·L-1 K2SO4溶液300mL、0.2mol·L-1 MgSO4溶液200mL 和0.2mol·L-1 Al2(SO4)3溶液100mL,这三种溶液中SO2−4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6∶4∶3 B.1∶1∶1 C.3∶2∶3 D.1∶1∶32.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3.为验证甲烷分子中含有C、H两种元素,可将其燃烧产物通过①浓硫酸;②澄清石灰水;③无水硫酸铜。
正确的顺序是( )A.②③B.③②C.①②③D.②③①4.(2019·广东茂名高三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NaOH溶液可以使蛋白质盐析B.棉花、涤纶、维纶均属于合成纤维C.淀粉可以用于酿酒和酿醋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5.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乙烷(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B.溴苯(液溴):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然后分液C.乙烯(SO2):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D.乙醇(水):加足量的浓硫酸然后蒸馏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B.NH4HS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HSO3-+OH-=SO32-+H2OC.Fe(OH)2溶于稀HNO3:Fe(OH)2+2H+=Fe2++2H2OD.H218O2中加入H2SO4酸化的KMnO4:5H218O2+2MnO4-+6H+=518O2↑+2Mn2++8H2O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②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是最佳方案③聚乙烯、植物油都是混合物,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用饱和氢氧化钾溶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1-氯丙烷中含有氯元素⑤乙烯与乙醛溶液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原理相同⑥除去苯中混入的少量甲苯可加入适量的酸性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然后分液即可⑦乙醇与2mol·L-1的硫酸溶液混合加热到170℃制乙烯⑧裂化汽油可以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A.①②⑧B.①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⑦8.煤的干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年全国3卷化学试题分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 年全国3 卷化学试题分析的位豐,推断出相应元素所具有的性质和所形成化学键的特点,进而进行止确的选择。
这就要求考牛要熟练掌握短周期的各元素电了结构、离子结构,并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有全面的理解。
由题干信息“短周期主族元素”“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了数”,可推断岀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第二主族元素),且X为第二周期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o X与Z同族”可进一步推断出X为C元索,Z为Si元索;由“Y原子半径大于Z”及周期丧中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可确定Y为第三周期的Mg元素,血不是Be元素。
下面分別对四个选项做出判断。
A选项考查元素X和Y的氧化物的熔点:C元素的氧化物主要是CO和C02, 熔点分别为-205兀和-78寬,而Mg的氧化物MgO熔点为2800T,远大于C的氧化物的熔点。
选项A不符合题意。
选项B判断X的氢化物和Z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可以从键长、键能的角度比较其稳定性。
X与Z同族,故碳元素原了半径小于硅的。
原子半径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长,其键能就小,热稳定性较差。
其中碳原子半径小,所以H—C键较短,键能大,分子稳定性强;硅原子的半径较大,H-Si键较长,键能小,分子的稳定性弱° 例如,SiH°在773K以上分解为Si和比。
而CII4的脱氢分解反应温度比SiH4高岀1000K;713K 1773KSiH4^= Si+2H22CH4C2H2+ 3H2由此判断B选项是正确的,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选项C是判断元素C和Si能否形成离子化合物。
C和Si均为非金属元索,电负性差较小,不能形成离子型化合物SiC;高温下C与S反应生成共价化合物SiC, 其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
因此选项C的叙述是错误的。
选项D是判断Mg的单质与Si的单质能否溶干浓硝酸。
已知,Mg核外有两个电子,具有还原性,而硝酸极具氧化性,因此Mg可以溶于浓硝酸。
而硅为非金属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含氣酸中被钝化,不能够溶于浓硝酸,可见,本选项同样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rite your centre number, candidate number and name on all the work you hand in. Give details of the practical session and laboratory where appropriate, in the boxes provided. Write in dark blue or black pen. You may use an HB pencil for any diagrams or graphs. Do not use staples, paper clips, glue or correction fluid. DO NOT WRITE IN ANY BARCODES.
the water just above the base of the tub. ● Use the 50 cm3 measuring cylinder to transfer 50 cm3 of FA 2 into the conical flask. ● Fit the bung tightly in the neck of the flask, clamp the flask and place the end of the delivery
Answer all questions. Electronic calculators may be used. You may lose marks if you do not show your working or if you do not use appropriate units. Use of a Data Booklet is unnecessary.
Showyourworkingandappropriatesignificantfiguresinthefinalanswertoeach step of your calculations.
1 Several ores of copper contain both copper(II) carbonate and copper(II) hydroxide. This combination is called basic copper(II) carbonate. You will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of an ore of copper by reacting it with an excess of acid and collecting the gas evolved.
Candidates answer on the Question Paper. Additional Materials: As listed in the Confidential Instructions
9701/33 February/March 2019
2 hours
READ THESE INSTRUCTIONS FIRST
Session Qualitative Analysis Notes are printed on pages 10 and 11. A copy of the Periodic Table is printed on page 12.
At the end of the examination, fasten all your work securely together. The number of marks is given in brackets [ ] at the end of each question or part question.
(a) Method
● Fill the tub with water to a depth of about 5 cm. ● Fill the 250 cm3 measuring cylinder completely with water. Hold a piece of paper towel
firmly over the top, invert the measuring cylinder and place it in the water in the tub. ● Remove the paper towel and clamp the inverted measuring cylinder so the open end is in
CuCO3(s) + H2SO4(aq) CuSO4(aq) + H2O(l) + CO2(g)
FA 1 is a sample of basic copper(II) carbonate. FA 2 is dilute sulfuric acid, H2SO4.
The formula of basic copper(II) carbonate, FA 1, can be written as xCuCO3•yCu(OH)2. You will use your results to determine the ratio x : y in the formula.
Cambridge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Subsidiary and Advanced Level
*5713737338*
CHEMISTRY Paper 3 Advanced Practical Skills9 03_9701_33/5RP © UCLES 2019
This document consists of 12 printed pages.
For Examiner’s Use 1 2 3
Total
[Turn over
2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ad through the whole method before starting any practical work. Where appropriate, prepare a table for your results in the space provi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