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全文)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XX:一.引言。
随着GJ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矿山开采时所产生的环境破坏因素也越来越被重视。
矿山开采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科学进展的辅助支撑,在矿山开采中,对地质环境因素的破坏不仅仅影响了生态环境,更关系到采矿地区地质环境整体。
面对矿山开采后带来的环境破坏和影响,GJ政府部门也制订了很多方案,同时相关部门也进行改善监督。
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现状。
矿山采矿易诱发地质灾害、影响大气环境,造成酸雨等,使土地和水均遭到破坏,产生“三废”污染等。
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对矿山治理中,受到GJ的高度重视。
在GJ“十一五”建设中,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被列入重点工程之中。
近些年以来,国土资源治理部门通过对各省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摸底,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规划,开展矿山公园的建设工作,保护矿业的遗迹,同时也加大了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力度,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推动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规章制度建设。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问题。
2.1 矿山治理缺乏经验参考,缺乏技术指导。
我国开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对大型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则是在近些年来才得以重视。
我国矿山数量众多,由矿山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影响区域也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较严峻。
由此可以看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长期战役。
通过国土资源治理部门的规范和调控,在总体上看来,有所改善,但由于治理工作巨大,问题相对比较突出,这对矿山地质环境后期治理工作增加了压力。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治理中很难借鉴以往的经验,需要通过分析检讨,制定治理方案。
由于无治理经验可以借鉴,在对矿山环境治理中导致缺乏技术性指导,不利于治理工作的开展。
2.2传统矿山环境治理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矿山是地球资源的宝库,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土地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1.土地破坏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大片土地被破坏。
矿山开采后的土地表面通常呈现出裸露的状态,失去了原有的植被覆盖,土壤质量下降,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侵蚀,导致土地资源的丧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2.水土流失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土壤裸露,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特别是降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大量的土壤流失。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资源的流失,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
3.地质灾害矿山开采往往改变了地质构造和地质环境,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财产的重大损失,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1.合理规划和布局在开采矿山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规划和布局,合理分配矿区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和破坏周围的土地资源。
需要合理使用土地资源,采取措施减少土地破坏,保护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
2.采取生态恢复措施矿山开采结束后,需要进行生态恢复工作,重新植被、修复地表结构,恢复土壤功能,达到原有生态环境的恢复。
通过植树造林、草本植物覆盖等方式,有效减少土地的裸露度,减少土地的风蚀和水蚀,保护土地资源。
3.加强监测和预警针对矿区地质环境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警和预防。
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及时发现地质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4.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研究矿山生态修复技术,不断提升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水平,探索绿色环保的开采方式,减少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
通过技术研究,寻求创新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式,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提供更多的有效手段。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矿山开采、处理、排放、储存等过程所引发的各种环境破坏和生态破坏,具体包括破坏地下地貌、水文地质、岩土工程、生物多样性等影响。
下面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一、全面科学评价矿山环境影响科学评价矿山环境影响是防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要针对矿山环境影响的具体类型、程度和范围,采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样可以帮助制定出更有效的环境保护和恢复方案,防止矿山环境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环境风险管理针对矿山环境风险,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要加强矿山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矿区水文地质、地下水、气体、噪声、颗粒物等相关信息。
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环境风险评估,制定出科学的风险防控措施。
三、加强矿山废弃物处理矿山废弃物是指开采和处理矿石而剩余的或排放的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如矿山渣、煤渣、废水等。
这些废弃物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要从源头上做好矿山废弃物处理,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四、采取绿色矿山技术绿色矿山技术是指针对矿产资源开采、处理、利用等环节,结合环保要求,通过科技创新、工艺改进等方式,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例如,在矿山开采中,要采用低耗能、低污染的采矿技术,减少岩土运输中的泥土流失等。
五、加强矿山生态修复矿山开采不仅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保障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矿山生态修复,通过绿化、植物种植、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矿区的生态系统。
同时,还应着重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评估,确定恢复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恢复方案,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应加强科学评估、环境风险管理、矿山废弃物处理、采取绿色矿山技术和加强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工作,全面维护矿山地质环境的稳定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对矿产的需求量很大。
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技术落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出现了许多地质问题。
本文就此提出了加强矿山法律法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矿山环保意识等几点防治对策,以供同行相互交流。
标签:矿山环境矿产开采地质问题治理对策0引言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三,矿种丰富,存储量大,约占世界存储总量的15%。
但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地域性极强,东西、南北差异较大。
由于不同地区技术手段或者矿山开采的思想理念不同,各地区对矿山的开采引发出了各类地质问题,尤其是对矿山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极易引发多种地质灾害,目前矿山环境所面临的地质问题越来越突出。
1我国矿山环境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1.1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减少许多矿山采用露天开采的形式,开采产生的废渣、废石堆砌成山,占用了大量的耕地面积与建设用地,地表的植被也由于胡乱堆放尾矿而导致水土流失,甚至造成严重的土地荒漠化。
由于开采而产生的废弃石料品种繁多,并且物理性质不稳定,在长期的堆积挤压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扬尘、渗漏、风化、分解等,其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也会随着雨水的冲刷而渗入土壤中,对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矿场还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供采矿活动所用,如进行厂房建设、工业广场的搭建、对矿场的使用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矿山开采所产生的废渣、废石共压占全国土地面积近600万公顷,其中占用森林面积一百多公顷,草地面积约26万公顷,各类大大小小的矿山采矿活动使我国的耕地与建筑面积变得越来越贫乏。
1.2采矿造成各类地质灾害频发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开采区地下被挖空,地面极易发生塌陷情况,由于各地的地理条件以及开采方法不同,开采区域塌陷的形状、程度也不尽相同[1]。
矿山开采时,开挖的边坡以及采空破坏了山体的稳定,就会产生山体裂隙,在矿山开采中一般会产生两类裂隙:一是盆地下沉,其外围区域产生张力,导致山体裂隙,这类裂隙规模大、延伸线长、影响范围广;还有一类就是由于小规模开采而产生的地面裂纹,表现为小陷坑,这类裂隙不会对生产及作业产生大的影响。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矿山开采导致的地表裸露、地质灾害风险增加、水土流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减少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现状和问题1. 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矿山地质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在许多矿区,矿山开采导致了大量的地表裸露,土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形成了大量的砂石堆积和裸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矿山开采也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质灾害风险增加等问题,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治理措施不够科学、技术不够成熟、资金投入不足等。
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出现了新的环境问题。
有必要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提出更有效的治理方案,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1. 地表裸露治理地表裸露是矿山开采所引起的一个主要问题。
裸露的地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造成土壤侵蚀,进而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对于地表裸露的治理至关重要。
采取植被恢复、地形修复等措施,对地表进行覆盖和固定,减少地表的裸露面积,降低水土流失风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2. 污水处理和水资源保护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严重污染周围的水资源。
对矿山的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减少对周围水资源的污染,对维护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一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中,已经开始进行矿山污水的处理和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土地复垦和植被修复矿山的开采及相关活动往往会导致大量的土地资源被破坏,土地生态功能丧失。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0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性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对于保护国家生态环境、维护人民健康、促进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
加强矿山地质环 境管理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矿 山地质环境管理,完善相关 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管和执 法力度,确保矿山地质环境 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 性。
推进矿山生态修 复和治理
加强社会参与和 国际合作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不仅 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努力,还 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 支持
THANK YOU.
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某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案例
地区背景
某地区是一个矿山集中区,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该地区建立了矿山地 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实践内容
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和设备,对矿区内的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 和预警各种地质环境问题。
总结评价
通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该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监测和管理, 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 保意识和参与度。
2
建立环保信息公开平台,加强社会监督,促进 企业环保行为的自觉约束。
3
支持环保组织发展,引导公众参与矿山地质环 境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的良好 氛围。
0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实践案例
某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案例
地区背景
某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长期开采,给当地矿山地质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
预防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往往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矿山地 质环境可以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山开采成为了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但矿山开采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如土地沉降、地表塌陷、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尤为重要。
1. 土地沉降和地表塌陷。
矿山开采会导致地下空洞的形成,使得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土地沉降和地表塌陷现象的出现,这些现象会对周围居民以及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
2. 水土流失和水土污染。
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坑洞、裸露的土地以及采矿废弃物等,这些物质容易被雨水冲刷到附近的水源、土壤中,导致水土流失和水土污染,破坏地表生态系统,影响人类的健康。
3. 环境噪声和空气污染。
矿山机械设备的运转会产生噪声和挥发出有害气体,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对于矿山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问题,可采用多种手段,如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措施、地质灾害防治等,以恢复生态环境和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2. 加强对矿山开采的监管,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矿山,应及时进行关停整治。
3.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矿山企业的绿色发展,推广矿山环保科技,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 加强矿山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采取排污许可制度和质量安全认证制度,提高矿山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科技和科学规划,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实现矿山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我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对我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还对生态平衡和自然灾害的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我国的地质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地质灾害频发、矿产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污染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好我国的地质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针对我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地质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矿产资源法》等,但这些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首先,应加强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各部门和各主体在地质环境保护中的职责和义务,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
其次,加大对违法破坏地质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者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红线。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二、强化地质环境监测与预警体系地质环境监测是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地质环境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为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要加大对地质环境监测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的精度和频率。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实现监测数据的快速采集、传输和处理。
同时,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建立科学的预警模型,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此外,还应加强对公众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三、推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不合理的开发方式会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要推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首先,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规划管理,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和资源分布情况,合理划定矿产资源开发区域,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规模。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
首先,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治理难度大。
在资源浪费方面,由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矿产资源的枯竭现象日益严重。
大量矿石被废弃,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而且,矿山开采活动往往伴随着土地沙化、水源污染等问题,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同时,由于矿山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导致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难度较大,常常面临技术手段不足、经济成本过高等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以促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应加强矿山资源的节约利用,实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改善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矿山企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注重资源的环保节约利用,推动矿山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其次,应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加大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机制,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长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
同时,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研究,提高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科技支撑,不断提升治理效果。
最后,应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建立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程序和标准,明确相关责任主体的权责义务,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推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综上所述,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面临着诸多问题,但通过加强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效果,推动矿山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治理矿山是地球资源的宝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矿山开采与生产过程中,所伴随的地质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地下水位下降、土地退化、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成为了当今矿业开采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1. 地表破坏:大规模的露天采矿和矿山爆破作业会导致地表土地覆盖破碎,植被破坏,导致土地沙化、裸露等问题。
2. 地下水位下降:矿山开采引发的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周边地区的地表水资源枯竭,进而影响农田灌溉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3. 土地退化:露天采矿和矿区废弃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会导致土地的贫瘠和退化,影响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4. 矿渣堆放造成的土地污染:矿渣中含有大量的有害重金属物质,长期露天堆放会导致土地污染问题。
5. 大气污染:矿山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粉尘和废气会造成大气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变得尤为紧迫。
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治理和修复工作,以平衡矿山开采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严格规范矿山开采行为:加强对矿山开采行为的管理,规范采矿作业,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严禁地下水的乱采乱用,严格控制爆破作业的范围和频率,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2. 推行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针对已停产的矿山,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重新植被、恢复土地。
对于露天矿山,可以进行矿坑的填埋和植被的重建,使其成为一个生态湖泊或者森林公园。
3. 加强矿渣处理工作:对矿渣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回收和合理利用的矿渣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
对于有害的废弃矿渣,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防止造成土地和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4. 拓展矿山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环境科学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戴礼德(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一队,四川 德阳 618000)摘要:我国在提出环保型矿山开采理念之前,大部分地区都采用粗放型开采模式来开采矿山资源,这种开采模式不但导致了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还严重影响了矿山周围的生态平衡,导致了很多环境污染现象的产生,尤其是对周边的大气、水源、土壤等。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当前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现状,提出问题并探讨改进措施。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问题;改进措施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不断加大国土资源开发力度的过程中,由于开发技术不成熟和淡薄的环保意识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了各种问题,加剧了矿产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通过施行环境保护措施、生态环境恢复工程等途径,重建生态环境,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加强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环境保护与恢复问题的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政策和方法,促使矿区生态环境平衡尽快恢复,减少环境污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1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及问题1.1 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和水质污染矿山开采过程中,部分矿产开采会产生一些矿坑水和生活废水,由于工作疏忽和准备工作不充足,这些开采期间产生的废水、坑水等工业废水会出现泄漏,泄漏的废水会渗透地表,对地表水和周围的水源造成污染。
1.2 水土流失加剧矿山开采严重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在开采过程中地表植物都会被清除掉,而且会对开采后的土地造成结构变化,出现大面积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地。
另外,由于开采的需要,矿区的尾矿、矿渣排放要占据一定土地面积,致使地面形成沟槽,加剧了矿区的水土流失。
1.3 诱发地质灾害由于露天开采,在会改变边坡形态,造成地表土壤失衡,地表和边坡,本身对山体、斜坡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因为露天开采破坏了岩体,所以很容易引起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危害。
矿山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
矿山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矿山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矿山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资源开发领域之一,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支撑作用。
然而,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因此矿山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矿山环境现状进行描述,并提出对应的治理对策。
一、矿山环境现状1. 水土流失严重:矿山开采过程中,会破坏土地表面稳定性,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对附近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大量土地被占用:矿山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限制了传统农牧业的发展。
3. 水资源受到污染:矿山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物质,严重污染了周边的水资源。
4. 大气污染问题突出:矿山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周边的空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5.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矿山活动严重影响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导致许多濒危物种无法生存。
二、矿山环境治理对策1. 发展低碳经济模式:推行绿色矿山建设,引导企业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产模式,在降低绿色矿山建设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 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加强矿山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监控体系,对污水排放进行严格的监管。
3. 推行生态修复模式:对于已经被矿山占用的土地,进行生态修复和重建,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功能,以实现矿山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4. 投资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的绿色化和环保现代化。
5. 加强矿山开采管理:加强对矿山开采过程的监管和管理,实行科学的资源计划与利用,控制开采范围,预防水土流失和大面积退化。
三、结语总之,矿山环境问题是一个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
在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以环保为前提,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推进绿色建设,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共存。
对于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涉及挖掘、处理、储存和运输矿产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土地沙化、生态破坏等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
转的损害,还会威胁当地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以保障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法规体系,以确保矿
山开发过程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监管,通过加强执法力度
和提高处罚标准等手段,严惩那些违法违规的企业,以维护公共环境和社会利益。
其次,在矿山开发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降低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
例如,建立水土保持体系,采用合理的开采方法和处理技术,控制矿山污水和废水的排放,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资源受损;规范矿山运输,降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颗粒物排放,
减少空气污染;建立生态修复体系,恢复受损的森林、草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保障生态
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最后,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通过举
办宣传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加强媒体宣传等手段,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形成
广泛的环保合力。
总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需要全面而系统地考虑和解决。
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面都需要共同参与和努力,以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存在问题及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存在问题及措施【摘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目标是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整治,消除矿山地质灾害的危害,恢复矿区土地、生态资源,改善矿区环境。
但是现阶段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还存在着问题,本文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对策。
【关键词】矿山地质工程;环境治理;问题;措施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的特点(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种类多、危害(影响)情况复杂,治理工程设计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可分为地质灾害、资源损毁和环境污染三大类,治理工程需要在消除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的前提下,恢复资源和保护环境。
涉及环境地质、生态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和景观工程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受矿种、开采方式、区位条件、自然状况和地区经济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不同矿种、开采方式引发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区位和自然状况影响着治理的难易程度,地区经济状况决定治理工程投入和产出的分配。
(3)国家批复资金额度后,治理工程范围、工作量的确定应考虑批复资金的额度。
(4)治理工程需要围绕一个主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理工程的效果。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与一般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不同,地质灾害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消除安全隐患,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除了消除各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还应使矿区的土地发挥最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治理工程的主题很多,可治理为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市政用地或公园用地等。
(5)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目标是施工图设计。
与地质灾害治理设计相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缺少可指导的技术规范,且设计内容复杂。
工作部署应突出重点,并考虑全局,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
2 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设计中存在的弊端(1)矿山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地表沉陷与水资源的破坏矿山资源的开采是没有节制的,随着矿山的开发,就会不断的形成矿山内部的采空区,矿山内部会受岩层的影响形成弯曲断裂的一种状态,这就会直接导致地表与空区的岩层产生不断的变形弯曲,致使塌陷的现象出现,地表沉陷后就会导致当地的耕地面积大面积的减少甚至绝产,大部分的农耕用地成为洼地,另外,塌陷的现象还会导致地下建筑的沉陷现象,严重时还会致使建筑物出现倒塌或开裂。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1. 引言1.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十分严峻。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矿山开采活动导致了地表裸露、山体塌陷、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的产生,给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大量的矿石垃圾和尾矿堆积在地表,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土壤污染。
矿山开采还会导致大量化学物质的排放和水土流失,严重危害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治和改善。
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才能保护我们宝贵的矿山资源,维护好我们的地质环境。
1.2 重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山开采活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地质环境问题的凸显。
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污染、大气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土地退化、水质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不仅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还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重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加强其防治和治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重视力度。
只有充分认识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家园,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2. 正文2.1 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土地破坏:矿山开采需要大量土地,导致土地破坏和土地资源消耗。
大量的植被被清除,地表被破坏,给生态系统带来破坏性影响。
2.水资源污染:矿山开采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渣,这些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和重金属,污染了地下水和周围水体,对水资源造成了污染。
3.大气污染:矿山开采会产生大量粉尘和尾气,其中含有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影响周围环境和居民健康。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矿业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基础。
然而,矿山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包括土地破坏、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等种种问题。
本文将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进行探讨。
1.土地破坏:矿山的开采会破坏周边的土地环境,包括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引
发土地沉降、土石流等现象,同时也会导致局部山体坍塌。
2.水土流失:矿山开采往往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露天或井下开挖,会导致地面被严重扰动,土壤失去了固定作用,造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
3.水环境污染:矿山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渗水等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
污染,包括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
4.空气污染:矿山生产产生的废气、烟尘等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
防治措施
1.科学规划:在矿山选址、采矿、生产等环节,采用科学规划,降低对土地环境的破坏。
2.采用现代化技术:矿山开采中,采用高效、环保的现代化技术,如采用无爆破技术、节约用水技术等措施,降低对水土环境的影响。
3.构建矿山生态环境:矿山开采后必须在周边生态环境的恢复上做出努力,建设矿山
生态公园、绿化带等,有助于减少土地、水环境的破坏,同时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
4.强化监管:加强对矿山的监管力度,切实保护环境。
同时,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增强公众、企业的环保意识,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分析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及治疗措施
分析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及治疗措施在地下开采矿山的过程中,地质环境的保护以及矿山山体的稳定性能始终是无法避开的永恒课题。
诚然,地下开采矿山会带来相对可观的经济效益和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然而,对资源的开采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随之而来的就是矿山地质环境的损害和保护问题。
地质环境的损害牵一发而动全身,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所以,需要广大矿山开采方未雨绸缪,尽力减少自身开采行为对地质环境带来的不良冲击和消极影响。
1地下开采过程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浅析1.1易发生滑坡、滚石、崩落等地质灾害矿山所处地域均具备节理裂缝发育的特点,传统角度上的矿山开采鲜少实施矿坑回填,地质塌陷在所难免。
依据矿山地质灾害出现的时间快慢亦能划分为两种类别:其一是迟缓性灾害,例如荒漠化、地面沉降、沙漠化等;其二则是突发性灾害,比较典型的灾害案例有滑坡、滚石、地震、泥石流、崩塌等。
1.2矿山山体结构的受损诱发次生地质灾害开采矿山时,会严重改变地下的岩石应力,导致岩石应力的平衡被破坏,再加上矿石废渣的肆意堆放,边坡的牢固性亦会受到不小的挑战,矿山山体的稳定性每况愈下。
在经年累月外力的作用下,酿成崩塌、泥石流、滑坡等系列次生地质灾害。
从宏观视角看,这类问题应属地质环境保护的重头戏,因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往往伴随开采行为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改变,所以在客观上给地质环境的保护制造了不小的阻力。
1.3矿山废弃物堆叠严重矿山开采时所产生的废石、废渣、废土等均对矿山地质环境构成叠加影响,它们亦被统称为废弃物。
废弃物堆积如山,直接占据了开采周边地域宝贵的土地资源,亦会破坏周围植被,对既有地质地貌以及水文环境的影响尤甚。
除此以外,另有重金属类废弃物由于长年累月受降水、日光、空气的析出,亦对矿山环境的维持和保护带来负面效应。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挑战,矿山开采企业必须提高认识,在地质环境的保护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态度坚决、行动一贯。
譬如在減缓废弃物对矿山环境的影响问题上,要积极推行矿坑回填,将砂石同废弃矿石进行精确、合理配比来回填。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一、引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包括地质灾害、土地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1. 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由于矿山开采活动引起的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灾害。
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破坏了地表和地下的自然结构,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灾害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还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土地破坏矿山开采活动通常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因此矿山地区的土地破坏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土地破坏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破坏了生态系统,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村庄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
3. 水土流失矿山开采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导致土壤裸露,易发生水土流失,导致水质变差、土地沙化,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4. 土壤污染在矿山地区,膏盐、金属矿山和煤矿的开采和加工会大量释放有害物质,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
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1. 加强环境监测矿山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应该加强对矿区地质环境变化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为后续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合理规划矿山开采活动在矿山地区应该采取合理的矿山规划,减少对土地和植被的破坏,避免引发地质灾害。
3. 加强生态恢复对于已经遭受矿山开采破坏的地区,应该加强生态恢复工作,重建植被,修复水源,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恢复生态环境。
4. 推行绿色矿山开采方式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行环保型矿山开采方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5. 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加强对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管,确保矿山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难点及对策
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难点及对策摘要:目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应用范围逐渐增大,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可以促进采矿企业科学发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但是,任何事物在发展中,都是一把双刃剑,采矿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也不例外,经常会受不同因素影响,使得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在影响采矿工作开展同时,还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影响采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那么,想要有效规避这一问题,我们就要关注岩土工程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将其作为重点工作去研究。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引言我国属于煤矿大国,煤矿资源较为丰富,随着城市化建设以及工业事业的发展,煤矿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致使煤矿的开采频率增加,大面积的开采使得矿区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例如矿区地面出现塌陷,又或者是因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强降水天气下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等,既危害了民众的生命安全,又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此,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煤矿企业,在开采煤矿过程中需要注重地质环境的保护以及治理,尽可能减少开采施工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
1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难点1.1水资源破坏煤矿的开采需要涉及地下开挖,通常情况下,开挖深度可达地下百米,该施工会使得矿区地面形成较大的采空区。
随着开挖工程的继续推进,采空区范围会不断扩大,其上方基岩因缺少支撑作用,容易出现塌陷以及破裂等问题,长期以往会形成裂缝带和剥离层,致使原有水层结构遭到破坏,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会随裂缝流入采空区当中,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流失,不利于农业灌溉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用水。
与此同时,随着裂缝带的逐渐上升,地表水会渗入到地下,造成地表径流量减少,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地表河流枯竭问题。
1.2山体滑坡山体滑坡指的是山体在遭受破坏之后发生碎石滑落现象。
这种地质灾害非常普遍,之所以会出现山体滑坡,主要受土地开采工程和外界环境影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强降雨的出现会对山体产生影响,这时候大多数石头在降雨的冲击下就会面临滑落,最终引发矿山振动。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各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包括土地资源破坏、水资源污染、大气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有效地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将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1.土地资源破坏矿山开采过程中,土地资源被大量开采和采石,导致土地被破坏和塌陷,严重影响了农田和水源地的利用。
特别是在露天矿山开采中,大片的土地被开采,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2.水资源污染矿山开采和选矿工艺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和化学物质,会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严重污染,从而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农田灌溉。
3.大气环境恶化矿山开采和选矿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尘埃、废气和工业废气,导致大气环境的恶化,空气质量下降,对周围居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以上几点只是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一些主要问题,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防治,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二、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措施1.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在开发矿山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矿山选址和开采范围,尽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对于一些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应限制或禁止矿山开采活动。
2.环境影响评价在矿山开采前应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对于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影响的矿山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严格按照报告中的环保要求开展生产。
3.绿色矿山开采技术推动绿色矿山开采技术,如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等。
绿色矿山开采技术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并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4.资源综合利用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矿山尾矿堆积对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地质论文有关矿山地质的论文关于矿山地质的论文: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摘要]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不当造成地表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体污染、矿震等各种地质灾害,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签署第44号部令公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明确提出了保证金制度等解决措施。
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全国矿山环境治理规划,确实保护好矿山地质环境。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我国是全球矿业大国之一,现有各类矿山约15万个,个体采矿点约10万个,矿业城市300多个,矿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矿业开发总规模居世界第3位。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不当造成地表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体污染、矿震等各种地质灾害,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现状
我国较为系统的矿山环境调查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较大规模的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则始于新世纪。
由于我国矿山数量众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矿山环境治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特点。
从总体上看,成绩显著,任务艰巨,问题突出,有喜有忧。
近几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开展的矿
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主要工作:1)完成以省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摸底调查,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2)积极推进矿山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建设;3)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力度;4)推进矿山公园建设工作,保护矿业遗迹。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矿业开发在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效应。
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五大种类。
1)占用和损毁土地。
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矿业开发占用和损毁土地约166万公顷,其中尾矿堆放占地约91万公顷,露天采坑占地约52万公顷,采矿塌陷占地约20万公顷,以及为采矿服务的厂房、矿区、交通设施(公路、铁路)等所占用的土地。
2)引发地质灾害。
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类型较多,井下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矿井突水等,主要发生在煤、磷等非金属矿床和铁、铜等金属矿床开采中。
3)破坏地下水资源。
采矿使地下水均衡系统得到破坏,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地表水渗漏,有的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达几米甚至数十米,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引起地表严重缺水,影响农作物生长,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引发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4)“三废”(废石、废水、废气)问题严重。
全国矿山企业每年产生的废石和尾矿量巨大,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周边环境;大量未处理合格的矿山废液废水的排放,加剧了区域性、流域性水体污染及部分湖泊富营养化;采矿产生大量废气、烟尘、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导致空气浊化,酸雨区扩大。
5)
破坏地貌景观。
我国露天开采矿山数量众多,点多面广。
有的矿山开采对山体和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如大量建筑石材露天开采,造成森林植被破坏,基岩裸露,使得昔日青山绿地成为荒山秃岭,尤其在交通干线和城市周边的露天矿山开采,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3对策建议
矿山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物质保障的同时,累积了大量的地质环境问题。
针对这类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签署第44号部令公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规定》的出台,王守智表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专项资金不足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为此,《规定》要求采矿权人应当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中国国土资源报》矿山地质环境积重难返,一直是困扰我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者的难题。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记着了解到,国土资源部正加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立足点是建立长效机制,目前,我国30个省份已建立了保证金制度。
有关人士称,今后的关键是要抓落实。
保证金不是行政性收费,一律不得挪作他用。
保证金的收取要与治理恢复方案相一致。
要建立规范收取标准和动态评估机制。
4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法综述
4.1矿山地质环境预防措施
1)矿山地质灾害预防:确定潜在的地质灾害威胁对象,根据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种类、规模特征,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合理避让地质灾害、科学处置地下采空区、有效防护露天采场边坡与设置排水系统等。
2)矿区含水层破坏预防:根据含水层结构及地下水赋存条件,结合采矿工程,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防止含水层破坏。
3)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预防:采用边开采边治理的方式及时恢复植被,尽量减少山体破损、岩石裸露。
4.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概述
1)地面塌陷治理:根据地面塌陷的类型、规模、发展变化趋势、危害大小等特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2)地裂缝治理:根据地裂缝的规模和危害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
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小的,采用土石填充并夯实,防渗处理等措施;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可采取填充、灌浆等措施。
3)崩塌、滑坡治理:已经发生过的崩塌或滑坡灾害,可采用清理废土石和危岩以恢复场地,或者修筑拦挡工程和排水工程防止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潜在的崩塌、滑坡灾害,可采用削坡减荷、锚固、抗滑、支挡、排水、截水等工程措施进行边坡加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4)泥石流治理:已经发生过的泥石流灾害,可采用清理泥土石以恢复场地,或者修筑拦挡工程防止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潜在的泥石流隐患可采用疏导、切断或固化泥石流物源,消除引发泥石流的水源条件。
5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经济持续健康稳定,
发展态势良好,GDP每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左右,矿业经济也随之增长。
据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矿山环境压力将不断增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国土资源部最近披露,全国已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73个,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一般治理区92个,面积约81万平方公里;当前全国需要部署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212个,治理矿山总数约15000个,其中近期应开展治理矿山约7000个。
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全国矿山环境治理规划,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则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有可能缓和,生态文明的目标可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