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灌排理论与新技术带答案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2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2](https://img.taocdn.com/s3/m/145ff763a6c30c2259019ea3.png)
灌溉排水新技术百问百答(第二期)第2章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在学习“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前,大家对灌溉排水工程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有关基本概念和知识可能不够清晰,不够准确,不够完整。
本课程的第2章按照专业的需求和专业特点,对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等相关基础知识进行了介绍。
11、什么是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如何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农业生产的本质就是如何充分利用上述三种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以满足人类需要。
一般情况下,生产资源投入数量不同,所能获得的产出数量也就不同。
反映这种投入与产出之间技术经济的数量关系的函数称为生产函数。
作物产量与水分因子之间的数学关系称为作物水分生产函数(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
确定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首先要选定其因变量和自变量,才能写出具体表达式来。
因变量只有一个,即产量。
按经济目标不同,产量可以是果实、根茎或整个地上部分(如牧草)。
产量可以表示成绝对值,亦可取相对值如实际产量与最高产量的比值。
自变量应能反映作物水分状况,它可以用不同的物理量代替。
例如蒸腾量显然是一种较理想的代替量。
在一定气候、土壤、作物条件下,蒸腾量大时光合作用强,产量就高。
为了方便,现有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多以腾发量或其相对值(如实际腾发量与最大腾发量之比)作为自变量。
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三种指标表示:灌水量(W ),实际腾发(蒸发蒸腾)量(a ET ),土壤含水量(θ)。
表示因变量产量的指标也有三种:单位面积产量(Y ),平均产量(W Y K /=),边际产量(dW dY y /=)。
边际产量指水量变动时引起的产量变动率,为水分生产函数的一阶导数,在经济学中称为增值或增量。
从数学定义可知,边际产量是产量特征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
12、按总量计算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如何表达的?在供水受限制的条件下,可以按全生育期内总供水量满足作物最大需水量(m ET )程度及其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来确定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灌排原理 试题最终版
![灌排原理 试题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d4143c31126edb6f1a10ef.png)
《灌排原理与技术》课程试题一、简述节水灌溉内涵、节水途径及主要技术措施;答:节水灌溉的内涵:节水灌溉不是无水灌溉的旱地农业的问题,也不是仅能维持作物生命的临时性抗旱灌溉,它是以最少的灌溉水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量、最高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一种灌溉体系。
节水途径:从水源到形成作物产量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①通过渠道或管道将水从水源输送至田间;②将引至田间的灌溉水,尽可能均匀地分配到所灌溉的作物根部转化为土壤水;③作物吸收和利用土壤水,以维持它的生理活动;④通过作物复杂的生理过程,形成经济产量。
从水源引水到形成作物产量的各环节中都存在着节水潜力,从水源引水到田间灌水这两个环节的节水潜力较大,措施比较明确,是当前节水灌溉的主要方面。
主要技术措施:①降低输水损失的措施:这一环节的节水措施主要包括渠系配套、渠道衬砌防渗及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等;②节水型灌水方法:目前节水型灌水方法主要有:喷灌、微灌、地下渗灌和改进的地面灌;③提高节水灌溉管理技术。
二、目前计算作物需水量有哪些方法,各自有何优缺点;(一)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1、α值法(蒸发皿法)气温、日照、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因素是影响作物需水量的最重要的因素,而水面蒸发正是上述各种气象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表明作物的田间需水量与水面蒸发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
因此可以用水面蒸发量作为参数来估计作物田间需水量。
0E E α=式中:E--全生育期作物田间需水量(mm );α--需水系数;E0--与E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mm )。
优点:只要水面蒸发资料,易于取得比较稳定。
缺点:α值法适用于水稻。
(旱作物的E 与E0相关不显著)2、K值法(产量法)实践表明作物的产量与田间需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在一定范围内E随作物产量的提高而提高。
因此可以用产量作为参数来估计作物的田间需水量。
E=KY式中,E--需水量,m 3/亩; K--需水系数(m3/Kg),由试验资料确定; Y--作物产量(kg/亩) 由于E与Y实际上并不是成线性关系,因此有人对上式作了修正。
灌溉排水新技术测试卷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测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ec02d733d4b14e8524686f.png)
灌溉排水新技术期中考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1.SPAC概念认为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体。
2.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灌水量(W)、实际腾发量(ETa)和土壤含水率三种指标表示。
3.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
4.渠道输水损失主要包括水面蒸发损失、漏水损失和渗水损失三大部分。
5.微灌技术按灌水时水流出流形式分为微喷灌、滴灌和涌泉灌溉。
6. 喷灌均匀度是指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常用均匀系数和水量分布图来表示。
7.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由水源与取水工程、输配水管网、给配水装置、保护设备四部分组成。
8.在进行水资源优化管理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可承载原则、综合效益最大原则、可持续原则、水资源利用和水患防治结合原则、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相结合原则、开源与节流并重原则。
9.灌溉用水包括农业灌溉用水渔业用水、林业用水、畜牧业用水、、乡镇企业用水、农村居民生活用水。
10.我国南方渍害低产田可划分为贮渍型、涝渍型、潜渍型、泉渍型、酸渍型和酸渍型六种不同类型。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总计20分)1.水势梯度:含水体系(植物或土壤等)内两点间水势的逐渐升高或下降的变化现象。
可用两点间水势之差与两点间距之比来表示。
2.凋萎系数:经过长期干旱后,作物因吸水不足以补偿蒸腾消耗而发生叶片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
为作物能利用水分的下限。
3.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4.灌溉水资源优化管理:灌溉水量在空间上的合理分配、灌溉水量在时程上的合理分配。
5.渍害:亦称“渍害”。
农业气象灾害之一。
主要表现为:南方多雨地区麦类等作物在连续降雨或低洼,土壤水分过多,地下水位很高,土壤水饱和区侵及根系密集层,使根系长期缺氧,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而减产。
三、选择题 (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取上样,装入10g重铝盒中,称其重量为50g,放入烘箱烘干后重40g,则土壤重量含水率为( C )。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9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9](https://img.taocdn.com/s3/m/4a56aec558f5f61fb73666bb.png)
灌溉排水新技术百问百答(第九期)第8章灌溉计划用水本章主要介绍了灌溉用水计划、配水计划的编制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用水计划的执行与调配。
81、什么是灌溉计划用水?有何意义?计划用水是灌区用水管理的中心环节。
所谓计划用水,从农业角度讲就是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和灌溉水源的供水情况,结合农业生产条件与渠系的工程状况,有计划地引水、蓄水、配水和灌水,达到适时适量地调节土壤水分,满足作物高产稳产的需求,节约水资源,并不断提高单位水量的灌溉增产效益。
实行计划用水,首先要在用水前,根据灌区气象、土壤与作物生长状况估算出作物田间需水量,再依据灌区的渠系分布逐级推算出灌溉需水量,同时还需考虑供水水源的来水和水利工程的引水条件,确定出灌溉可供水量。
通过供需水量的平衡分析,编制出灌区内各级渠道的用水计划。
在具体贯彻、实施用水计划过程中,还需视当时实际的气候条件,土壤墒情及作物生长状况、渠系条件等,灵活地作好全渠系水量的优化调配工作,并依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用水计划。
在阶段用水结束后,还要进行用水总结,分析其合理性,为今后更好地推行计划用水工作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以实现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灌溉用水优化调度;节约用水,扩大灌溉面积,降低灌溉成本;防止地下水位上升而产生的盐碱化;减少渠道淤积和防止土壤沙化的目的。
82、编制用水计划时,水源的供水流量如何确定?供水流量首先是确定计划年(典型年)内的河道(供水水源)径流总量及其季、月、旬(或5日)的分配,即水源供水水量或流量的过程,目前采用的确定方法主要有成因分析法、平均流量法和经验频率法等。
成因分析法是利用实测资料,从径流成因上分析一些气象、水文因素与水源径流的关系,建立相关图(例如,建立降水径流关系曲线等),然后再按选定的各阶段气象、水文(或降水)资料预测河流的径流过程。
平均流量法是根据多年实测资料,按日平均流量,将大于渠首引水能力的部分削去,再按旬或5日流量过程求其平均值,作为所拟定的水源供水流量,此方法较简易,但较粗糙,故多用于中小型灌区。
《灌溉排水新技术》综合练习及答案(二)
![《灌溉排水新技术》综合练习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f41fec1f7375a417866f8f5e.png)
《灌溉排水新技术》综合练习二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至少将一项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 土壤含水量减小时,以下哪些项有所提高( )。
A. 蛋白景含量B. 脂肪含量C. 纤维质最D. 碳水化合物2. 在业生产上对作物最有效的土壤水分是()。
A.吸湿水 B. 薄膜水C.毛管水 D. 重力水3.传统上认为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是()。
A.田间持水率 B. 凋萎系数C. 吸湿系数D. 饱和含水量4. 微喷头按照工作原理分有( )。
A. 射流式B. 折射式C. 离心式D. 缝隙式5. 如果水源位于田块一侧,控制面积较大且近似成方形时,布置低压背道管网系统适宜的管网布置形式为( )。
A. "一"字影布景B. "丁"形布置C. 梳齿形布置D. 鱼骨形布置6. 对于低压管灌输水灌溉技术,正确描述的有( )。
A.低压管灌占地多B. 属于地面灌溉技术C.比微灌省水 D. 比渠灌输水省水7. 以下集水材料的集水效率从高到低排序确的是( )。
A. 混凝土>塑膜覆砂>三七灰土夯实B. 机瓦>水泥瓦>黄土夯实C. 黄土夯实 >混凝土>机瓦D. 水泥瓦>三七灰土夯实>朔膜覆土8. 以下几种盐碱土中,对作物危害最大的是( )。
A. 白碱B. 油碱C. 瓦碱D. 马尿碱9. 对排渍流量描述正确的是()。
A.又称日常排水流量 B. 用以确定排水沟的断面尺寸C .用以确定排水沟沟底高程和排渍水位 D. 可用暴雨资料推求10. 灌溉工程常用的自动控制模式有( )。
A. 两点控制B. 三点按制C. 比例控器D. 微分控制二、各词解释(每小题 4分,共 20分)1. 土壤水分有效性2. 非充分灌概3. 水滴打击强度4. 滴灌5. 放淤三、简答题(每小题 8分,共 40分}1. 土壤水分含量有哪些表示方法?2. 简述 SPAC 系统的基本概念。
3. 渠道防渗有哪些工程措施?4. 灌区用水量计算时,应包含哪些用水量?5. 盐碱地改良有哪些措施?四、计算题{每小题 10分,共 20分}1.低压管道灌溉用硬聚乙烯管道,长300m ,通过流量为108rn 3/h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3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3网考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6944e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b.png)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3网考题库及答案1.按照根系分布土层中的毛管水与地下水的关系,可将毛管水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两种类型。
【正确答案】正确2.土壤水吸力或土水势(通常为基质势)是∣⅛土壤含水量而变化的,其关系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正确答案】正确3.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灌水量(W)、实际腾发量(ETa)和土壤含水率三种指标表示。
【正确答案】正确4.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指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5.当农田水分多时蒸发蒸腾弱。
【正确答案】错误6.配水效率不属于田间灌水效率评估指标。
【正确答案】正确7.地下水损失不属于渠道输水损失。
【正确答案】正确8.排渍标准以控制适宜的地下水埋深,即耐渍标准表示。
【正确答案】正确9.沼泽型属于我国北方低洼易涝区的类型。
【正确答案】正确10,喷灌容量不属于喷灌技术参数。
【正确答案】正确I1强碱化土中钠化率(碱化度)Na离子含量为Oo【正确答案】<5%12.作物水分主要通过()来源于Oo【正确答案】根系、土壤13.改良盐碱地的农林措施不包括Oo【正确答案】施用石膏或其他化学改良剂14.以下O不属于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正确答案】随机灌溉15.以下O不是作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正确答案】r值法16.按照《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SDJ217-84要求的渠道流量进位的规定,如Q设=8.76m3∕s,则应进位至()。
【正确答案】8.8m3∕s17.农业生产上对农作物最有效的土壤水分是O。
【正确答案】毛管水18.蒸腾效率是指作物每消耗O的水所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
【正确答案】IOOO克19.下列O不是小畦灌溉的特点。
【正确答案】水流流程长20.以下几种盐碱土中,对作物危害最大的是O o【正确答案】马尿碱21.当地下水达到一定控制要求时的地下水流量称为O0【正确答案】排渍流量22.以下哪个不是SPAC系统的研究对象()。
灌溉排水新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4a27f1f18583d04864595b.png)
灌溉排水新技术 形考作业一答案 一、问答题1、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一切生化反应的介质、溶解和输送养分、保持作物体处于一定形态。
2、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哪些分势?答:土壤水的总势能是对应力场的各分势的总和,各势分述如下:重力势,由重力场引起水势的变化、压力势,是由于压力场中压力差的存在而引起的、基质势,是由固相基质的吸引力和毛管力造成的、溶质势,是由土壤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而产生的,其恒为负值。
3、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如何表达? 答: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1) 加法模型11nam a i i m m Y ET ET Y ET β=⎡⎤-=-⎢⎥⎣⎦∑ 2) 相乘函数模型1inaa i m m iY ET Y ET λ=⎡⎤=⎢⎥⎣⎦∏ 3) 积和综合模型2211n nn oi i oi i i a oi ai M M M YY M M =⎡⎤⎛⎫⎛⎫-∆⎢⎥=-••Φ ⎪ ⎪∆⎢⎥⎝⎭⎝⎭⎣⎦∑4、如何确定泡田定额?答:泡田期的灌溉用水量(泡田定额)可用下式确定: 1011110.667()M h S e t P =++-1M ——泡田期灌溉用水量,3/m 亩; 0h ——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mm ;1S ——泡田期的渗透量,即开始泡田到插秧期间的总渗透量,mm ; 1t ——泡田期的日数;1e ——1t 时期内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m d ; 1P ——1t 时期内的降雨量,mm ;二、选择题1、土壤含水量对作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土壤水分的减少对以下各项活动影响程度排序正确的是( a )。
a. 生长>蒸腾>同化;b. 生长>同化>蒸腾;c.蒸腾>生长>同化;d. 同化>生长>蒸腾。
灌溉排水新技术问答题
![灌溉排水新技术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36f72c52ea551810a6874e.png)
易程度。 土壤中的有效水分是指田间持水率与凋萎系数之间的水分。处于有 效水上下限之间的水分不具有同等的有效性,被植物的利用有难易的区 别,愈靠近凋萎系数的水则愈难被吸收。 9、简述SPAC的基本概念。 SPAC是Soil、Plant、Atmosphere、Continuum首字母的组 合,是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的简称。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系, 进入根系,通过细胞传输,进入植物茎,由植物木质部到达叶片,再由 叶气孔扩散到空气层,最后参与大气的交换。这样的一个过程形成了一 个统一、动态的系统,即土壤-作物-大气的连续体。 10、土壤含水量有哪些表示方法?如何计算?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质量百分率、容积百分率、相对含水量、土壤 贮水量、土壤水饱和度。 计算方法:质量百分率可用下式计算:W水重=。 容积百分率可用公式计算,其中γ土为土壤密度。 相对含水率可用土壤含水量除以田间含水量或全持水量(水田)的 百分数。 土壤贮水量,可水层厚表示,水层厚度=土层厚度×/10。 土壤水饱和度=。 11、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哪些分势? 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压力势、基质势、渗透势、重力势和温度场 及电磁场的作用引起的势能等。压力势是由于压力场中压力差的存在而 引起的。基质势是由固相基质的吸引力和毛管力造成的。溶质势是由土 壤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而产生的。 12、研究土壤水分运动有哪两种理论?本章讲述的是哪种理论? 土壤水分运动的研究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毛管理论,一种是势 能理论。 本章讲述的是土壤水分运动的势能理论。
式中:M1-泡田期灌溉用水量,m3/亩; h0-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mm; S1-泡田期的渗漏量,mm; e1-泡田期内水田男厕平均蒸发强度,mm/d; t1-泡田期的日数; P1-泡田期内的降雨量,mm。 泡田定额亦可用相似灌区的实测值确定。一般泡田水层在30-50mm 条件下,泡田定额大约等于以下数值:黏土和黏壤土为50-80m3/亩; 中壤土和砂壤土为80-130 m3/亩。 18、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哪些基本参数? 如何确定? 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的基本参数有土壤计 划湿润层深度、土壤适宜含水率、有效降雨量、地下水补给量、计划湿 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等。 确定方法: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随作物根系活动层深度、土壤性 质、地下水埋深等因素而变,可通过试验来确定。一般在作物生长初 期,采用30-40cm;至生长末期一般不超过0.8-1.0m;地下水位较高 的盐碱化地区,不宜大于0.6m。 土壤最适宜含水率,一般控制在最大、最小含水率之间。允许最大 含水率以不致造成深层渗漏为原则,一般采用田间持水率,作物允许最 小含水率应大于凋萎系数。 有效降雨,在生产实践中,常用有效利用系数法来计算,其公式 为: P0=αP 式中:α-降雨入渗系数,一般次降雨小于5mm时,α为0;次降雨 量在5-50mm时,α约为1.0-0.8;次降雨量大于50mm时,α约为 0.7-0.8。 P-实际降雨量。
《灌溉排水新技术》综合练习及答案(一)
![《灌溉排水新技术》综合练习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a0fd793eba1aa8114431d95e.png)
《灌溉排水新技术》综合练习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2. 节水灌概3. 喷灌4. 冲洗定额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空格内)1. 世界上灌概面积最多的国家为( )。
A. 印度B. 中国C. 美国D. 巴基斯坦2.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指标有( )。
A. 单位面积产量B. 灌水量C. 实际腾发量D. 边际产量3. 微喷头按照工作原理分有( )。
A. 射射式B. 折射式C. 离心式D. 缝隙式4.对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正确描述的有( )。
A. 比渠灌占地多B. 属于地面灌概技术C. 比微灌省水D. 比渠道输水省水5. 灌排管理工作的内容有(A. 组织管理B. 工程管理C. 用水管理D. 生产管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什么是灌溉制度? 制定传统的灌溉制度方法有哪些?2. 渠道防渗衬砌技术有哪几种?3. 灌溉管理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4. 我国北方低洼易涝区有哪些类型? 如何分区?四、计算题(共25分)1.某盐碱地利用明沟排水改良,当地地下水面界深度H k为2 .0米,未级排水沟中部地下水位与排水沟内水位之差ΔH为0 .3米,末级排水沟排地下水时的设计水深h。
为0.2米,试确定末级排水沟的沟深。
(本小题10分)2.计算某灌区棉花幼苗期2l/4~30/4时段末的土壤含水量。
已知土壤为粘壤士,土壤干容重γ= 1. 46g/cm 3,计划湿润层0.5m,田间持水率β田=24.1%(占干士重),播种时土壤含水率品β0= 21. 7%(占干土重),该时段内地下水埋藏较深,降雨8.9mm.降雨有效利用系数0.8,作物该时段需水量ET1=9m3/亩。
(本小题15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产量与水分因子之间的数学关系称为水分生产函数。
2.节水灌概:根据供水条件和作物需水规律,提高灌概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先进的灌溉方式。
最新河南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教学考一体化答案
![最新河南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教学考一体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267e5bc77da26924c5b0c0.png)
本文档是河南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教学考一体化题库,下载本文档后可利用Word文档中查找工具或Ctrl+F快捷键输入考题关键字查找答案。
本人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关注。
第一次作业1单选题(每题4分,共20题)(总分80.00)1.作物水分主要通过()来源于(D)。
(4.00分)A. 根系、空气B. 叶片、降雨C. 叶片、风D. 根系、土壤2.作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没有____________。
(D)A. K值法B. Α值法C. PENMAN法D. Γ值法3.根据降水量的大小和农作物对灌溉的要求,河南省北部属于____________。
(A)A. 半干旱地区B. 水分充足地区C. 湿润地区D. 干旱地区4. 灌溉工程常用的自动控制模式有( B )。
(4.00分)A. 三点控制B. 四点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控制5.改良盐碱地的农林措施不包括(B )。
(4.00分)A. 植树造林B. 施用石膏或其他化学改良剂C. 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D. 平地深翻,合理耕作6.布置低压管道系统时,如果水源位于田块中心,且长宽比大于2,最适宜的管网布置形式为。
(B)A. 环形布置B. 、“一”字形布置C. “T”形布置D. “L”形布置代做QQ:23760345187.非充分灌溉中的水分因素亏缺可分为(C)。
(4.00分)A. 降雨量亏缺、作物水分亏缺B. 降雨量亏缺、光照强度亏缺C. 土壤水分亏缺、作物水分亏缺D. 土壤水分亏缺、叶片面积亏缺8.不宜提倡的灌水方法有____________。
(A)A. 漫灌B. 畦灌C. 淹灌D. 沟灌9.以下哪个不是农田水分不足的原因____________。
(D)A. 土壤保水能力差B. 降水入渗水量很少C. 降雨量不足D. 地势较高10.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动态规划数学模型,包含的变量里没有____________。
(C)A. 决策变量B. 状态变量C. 离散变量D. 阶段变量1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微灌灌水器____________。
灌排工程工初级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灌排工程工初级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06ce7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1.png)
灌排工程工初级理论一、选择题1、如果某灌区在长期运行中平均150年里有120年的灌溉用水量可以得到水源供水保证,那么该灌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是(1[单选题]*A、0.7B、0.75C、0.8√D、0.852、水准测量中,转点TP的主要作用是()[单选题]*A、休息B、传递高程VC、垫高尺子D、固定点位3、新建渠道填方体采用机械施工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单选题]*B、(B)35cmC、(C)30cm√D、(D)20cm4、下列情况不应立即停水的是(\[单选题]*A、渡槽、渠道、前池、泄水道、闸墩基础严重漏出混浊的水且沉陷B、弧形闸门严重变形者C、压力管严重喷水或压力管伸缩节严重喷水危及压力管道安全运行D、渠道边坡有渗漏迹象V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润滑油的特性有(I①黏附性;②耐磨性;③耐温性;④防锈性;⑤润滑性;⑥耐酸性[单选题]*A、①②③④B、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6、下列所列各种点,()属于高程控制点[单选题]*A、三角点B、水准点√C、导线点D、自画点7、不属于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单选题]*A、施工废水防护措施√B、营养化防治措施C、堤岸保护措施D、生活污水防治措施8、13.混凝土内部振捣器的选用应考虑多个因素,在以下因素中那个不需要考虑的(\[单选题]*A、(A)混凝土坍落度大小B、(B)钢筋稀疏程度C、(C)一次铺料的厚度D、(D)集料级配√9、续灌条件下,各续灌渠道的配水时间是(\[单选题]*A、渠首的引水时间√B、渠首引水时间的1/2C、按毛灌溉用水量比例进行分配D、按灌溉面积比例进行分配10、()工程是对渠顶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经常性、预防性维护,修复其轻微损坏部分,使之常年处于完好状态。
[单选题]*A、保养B、小修√C、中修D、大修11、下列所列各种点,()属于平面控制点[单选题]*A、导线点√B、水准点C、自画点D、三角高程点12、()工程是对渠顶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经常性、预防性维护,修复其轻微损坏部分,使之常年处于完好状态。
现代灌排理论与新技术带答案
![现代灌排理论与新技术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433e6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1.png)
现代灌排理论与新技术带答案《现代灌排理论与新技术》课程考试题一、试述充分灌溉理论的发展历程。
(20分)答:1.19世纪初至19世纪80年代,是充分灌溉理论及技术的起萌阶段。
2.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充分灌溉理论与技术模式形成与逐步完善的时期。
3.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充分灌溉理论及其技术模式快速发展时期。
充分灌溉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二阶段)三方面:一是以作物需水量为主的灌溉理论基础试验研究,包括有效降雨量和地下水利用量的测定和开始用水量平衡的理论进行灌区用水的分析。
二是系统的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的对比试验研究。
三是在前两项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灌溉设备的试验和研制。
此时期的灌溉技术模式主要是根据作物的灌溉制度大量采用田间开沟进行大水漫灌和少量的以充分满足作物需要、充分湿润田间土壤为条件的喷灌。
充分灌溉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三阶段)该期作物系统的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已经形成,充分灌溉理论发展到了最高峰,并逐渐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以大水漫灌为特征的技术模式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同时以作物充分灌溉为前提的喷灌也得到了较大面积发展。
二、简述节水灌溉、非充分灌溉、调亏灌溉、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的概念,你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0分)答:节水灌溉:就是指以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节水灌溉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采取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便有限的灌溉水量创造最佳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非充分灌溉:就是在灌溉水源不能充分满足限定范围内作物需水要求时,制约作物正常发育,达不到最大单产的条件下,可通过抑制作物非关键生育期的需水量,允许水分亏损和降低单产,以一定量的水补灌限定面积内种植作物的需水,使群体统存并长,获得总体产量较大的一种灌水技术。
调亏灌溉:其基本思想是作物的某些生理生化通道受到特性或生长激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的某些时期施加一定的水分胁迫(有目的地使其有一定程度的缺水),即可影响作物的光合产物向不同的组织器官分配的倾斜,从而提高所需收获的产量而舍弃营养器官的生长量和有机合成物质的总量。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综合练习题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综合练习题1-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d748ecde80d4d8d05a4f73.png)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综合练习题1-4参考答案综合练习1一、填空题1、SPAC概念认为(土壤)-植物-(大气)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体。
2、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灌水量)、(实际腾发量)和土壤含水率三种指标表示。
3、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
4、渠道输水损失主要包括(水面蒸发损失)、(漏水损失)和渗水损失三大部分。
5、微灌技术按灌水时水流出流形式分为(微喷灌)、(滴灌)和涌泉灌溉。
6、(喷灌均匀度)是指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常用均匀系数和水量分布图来表示。
7、我国南方渍害低产田可划分为贮渍型、(涝渍型)、潜渍型、泉渍型、盐渍型和(酸渍型)等六种不同类型。
8、在盐碱化地区,(地下水临界深度)是拟定排水沟深度的主要依据。
9、灌溉管理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可从工程效益目标实现程度、(工程管理)、(灌溉用水管理)、组织管理、综合经营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
10、在水源满足灌溉用水条件下,进行配水量计算可按(灌溉面积)比例或按(毛灌溉用水量)比例进行分配。
二、名词解释1.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吸力或土水势(通常为基质势)是随土壤含水量而变化的,其关系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2.喷灌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上的水量,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面积上的水深。
3.冲洗定额——在单位面积上使计划脱盐层的含盐量降低到作物生长允许的程度所需的冲洗水量。
4.薄露灌溉——是一种稻田灌薄水层、适时落干露田的灌水技术。
三、选择题1、取土样,装入10g重铝盒中,称其重量为50g,放入烘箱烘干后重40g,则土壤重量含水率为()。
A、20%B、25%C、33.3%D、40%2、布置低压管道系统时,如果水源位于田块中心,且长宽比大于2,最适宜的管网布置形式为()。
A、“一”字形布置B、“T”形布置C、“L”形布置D、环形布置3、可以作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径流聚集区域的有()。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ff46f2ee06eff9aef807fb.png)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说出绪论~第2章的4个知识点。
参考答案:答:(1)作物与水分的关系。
(2)什么是土壤水贮量?(3)什么是有效降雨量?(4)什么是地下水补给量?2.蒸腾的作用。
参考答案:(1)以水调气(2)以水调温(3)以水调肥(4)改善农田小气候(5)提高耕作质量和效率(6)其他作用形考任务21.说出第3~4章的4个知识点参考答案:(1)衬砌护面常用类型。
(2)常用的渠道防治冻胀措施。
(3)什么是灌溉水资源优化管理?(4)进行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时应遵循的原则。
2.喷灌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优点:节约用水、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品质、省工省地、适应性强,而且有利于实现灌水机械化和自动化,还可结合喷灌进行喷肥、喷药、防干热风、防霜冻等。
缺点:初期投资大、能源消耗大、运行维修费较高。
此外,喷灌受风影响大,风速大于3级时不宜采用。
但随着生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喷灌技术和设备的改进与提高,喷灌将会得到稳定的发展。
形考任务31.说出第5~7章的4个知识点。
参考答案:(1)防治渍害的有效措施。
(2)排水沟的布置一般应遵循的原则。
(3)影响盐碱土形成的因素。
(4)盐碱土分类。
2.盐碱地治理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1)统筹规划,全面解决水的问题(2)综合治理,排盐与培肥土壤结合(3)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形考任务41.说出第8~9章的4个知识点。
参考答案:(1)编制渠系短期动态用水计划步骤。
(2)什么是轮灌周期?(3)IC卡灌溉管理系统特点。
(4)两点式自动控制系统有何工作特点?2.灌溉用水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灌溉用水信息管理现代化。
包括:灌区气象、水文、土壤、作物、地下水等各种自然信息的自动监测、采集与传输,数据自动处理;以及灌溉预报与计划用水的信息化管理。
(2)灌溉及灌溉设施管理现代化。
包括改善和改建渠道及各种建筑物,采用新的量水配水设备,进行灌溉用水实时监测,灌溉设施运行管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调控。
灌排原理 试题最终版
![灌排原理 试题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d4143c31126edb6f1a10ef.png)
《灌排原理与技术》课程试题一、简述节水灌溉内涵、节水途径及主要技术措施;答:节水灌溉的内涵:节水灌溉不是无水灌溉的旱地农业的问题,也不是仅能维持作物生命的临时性抗旱灌溉,它是以最少的灌溉水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量、最高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一种灌溉体系。
节水途径:从水源到形成作物产量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①通过渠道或管道将水从水源输送至田间;②将引至田间的灌溉水,尽可能均匀地分配到所灌溉的作物根部转化为土壤水;③作物吸收和利用土壤水,以维持它的生理活动;④通过作物复杂的生理过程,形成经济产量。
从水源引水到形成作物产量的各环节中都存在着节水潜力,从水源引水到田间灌水这两个环节的节水潜力较大,措施比较明确,是当前节水灌溉的主要方面。
主要技术措施:①降低输水损失的措施:这一环节的节水措施主要包括渠系配套、渠道衬砌防渗及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等;②节水型灌水方法:目前节水型灌水方法主要有:喷灌、微灌、地下渗灌和改进的地面灌;③提高节水灌溉管理技术。
二、目前计算作物需水量有哪些方法,各自有何优缺点;(一)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1、α值法(蒸发皿法)气温、日照、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因素是影响作物需水量的最重要的因素,而水面蒸发正是上述各种气象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表明作物的田间需水量与水面蒸发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
因此可以用水面蒸发量作为参数来估计作物田间需水量。
0E E α=式中:E--全生育期作物田间需水量(mm );α--需水系数;E0--与E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mm )。
优点:只要水面蒸发资料,易于取得比较稳定。
缺点:α值法适用于水稻。
(旱作物的E 与E0相关不显著)2、K值法(产量法)实践表明作物的产量与田间需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在一定范围内E随作物产量的提高而提高。
因此可以用产量作为参数来估计作物的田间需水量。
E=KY式中,E--需水量,m 3/亩; K--需水系数(m3/Kg),由试验资料确定; Y--作物产量(kg/亩) 由于E与Y实际上并不是成线性关系,因此有人对上式作了修正。
现代灌溉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现代灌溉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e9060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0.png)
现代灌溉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以下哪种现代灌溉技术能够实现精准的局部灌溉?()A. 喷灌B. 滴灌C. 漫灌D. 沟灌答案:B解析:滴灌可以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附近,实现精准的局部灌溉,减少水资源浪费。
2. 现代灌溉技术中,哪种技术的水利用效率最高?()A. 微喷灌B. 涌泉灌C. 滴灌D. 渗灌答案:D解析:渗灌直接将水渗透到土壤中,水的蒸发损失极小,水利用效率最高。
3. 以下不属于现代灌溉技术优点的是()A. 节省水资源B. 增加土壤肥力C. 提高劳动效率D. 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答案:B解析:现代灌溉技术主要在水资源利用和劳动效率等方面有优势,对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相对较小。
4. 智能灌溉系统通常依靠以下哪种技术来获取土壤湿度信息?()A. 卫星遥感B. 传感器C. 无人机D. 人工测量答案:B解析:传感器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土壤湿度等信息,为智能灌溉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5. 现代灌溉技术中,哪种技术适用于地形复杂的山地果园?()A. 喷灌B. 滴灌C. 小管出流D. 渠道灌溉答案:C解析:小管出流能够适应地形变化,在山地果园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6. 以下哪种现代灌溉技术对水质要求较高?()A. 喷灌B. 滴灌C. 涌泉灌D. 渗灌答案:B解析:滴灌系统的出水口较小,容易堵塞,对水质要求较高。
7. 精准灌溉技术主要依据以下哪个因素来调整灌溉量?()A. 作物种类B. 气象条件C. 土壤墒情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精准灌溉综合考虑作物种类、气象条件、土壤墒情等多种因素来确定合适的灌溉量。
8. 在现代灌溉技术中,能有效减少土壤板结的是()A. 漫灌B. 沟灌C. 滴灌D. 畦灌答案:C解析:滴灌避免了大水漫灌对土壤结构的破坏,能有效减少土壤板结。
9. 以下哪种现代灌溉技术更适合用于花卉种植?()A. 微喷灌B. 地下灌溉C. 地表灌溉D. 大水漫灌答案:A解析:微喷灌可以为花卉提供均匀、适量的水分,满足花卉生长需求。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3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3](https://img.taocdn.com/s3/m/e3a42bfb0242a8956bece48e.png)
灌溉排水新技术百问百答(第三期)第3章节水灌溉技术本章主要介绍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特点、适用条件以及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内容和方法。
因本章内容较多,分为两期进行辅导,其中第三期对应教材的3.1~3.4节,第四期对应教材的3.5~3.9节。
19、如何理解节水灌溉的内涵?节水灌溉是根据供水条件和作物需水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获取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灌溉水从水源到田间的各个环节都存在水量无益损耗,凡在这些环节中能够减少水量损耗、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各种措施,均属于节水灌溉范畴。
由于灌溉是补充天然降水的不足从而使作物高产,节约用水当然应考虑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因此,把“节水灌溉”仅仅理解为节约灌溉用水是不全面的,广义的节水灌溉内涵不仅包括灌溉过程中的节水工程措施,还包括与灌溉密切相关、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其它措施,如雨水集蓄、非充分灌溉、水资源优化管理技术等。
本章主要介绍节水灌溉工程措施。
节水灌溉不是无水灌溉的旱地农业的问题,也不是仅能维持作物生命的临时性抗旱灌溉,它是用尽可能少的灌溉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模式,因此节水灌溉仍然是遵循农作物生长发育需水机制进行的适时灌溉,又是将各种水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适量灌溉。
节水灌溉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带有节水与高产、高效的双重要求。
节水型灌溉农业绝不要求回到不要灌溉水的农业,而是最大限度将无效水和浪费水量降低到最少的农业,也是最大限度提高单位灌溉水量产出的农业。
20、渠道防渗工程措施有哪几类?衬砌技术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渠道防渗工程措施的种类很多,按防渗材料分,渠道防渗有土料、水泥土、石料、膜料、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等类,但就其防渗特点而言,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在渠床上加做防渗层(衬砌护面);第二类是改变渠床土壤的渗漏性能;第三类是新的防渗渠槽结构形式。
衬砌护面常用类型有以下几种:(1)土料类护面防渗土料类护面防渗是指用压实素土、粘砂混合土、灰土、三合土、四合土等土料进行渠槽护面防渗而言。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doc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doc](https://img.taocdn.com/s3/m/c8e9f15f02020740bf1e9b2f.png)
灌溉排水新技术百问百答(第二期)第2章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在学习“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前,大家对灌溉排水工程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有关基本概念和知识可能不够清晰,不够准确,不够完整。
本课程的第2章按照专业的需求和专业特点,对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等相关基础知识进行了介绍。
11、什么是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如何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农业生产的本质就是如何充分利用上述三种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以满足人类需要。
一般情况下,生产资源投入数量不同,所能获得的产出数量也就不同。
反映这种投入与产出之间技术经济的数量关系的函数称为生产函数。
作物产量与水分因子之间的数学关系称为作物水分生产函数(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
确定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首先要选定其因变量和自变量,才能写出具体表达式来。
因变量只有一个,即产量。
按经济目标不同,产量可以是果实、根茎或整个地上部分(如牧草)。
产量可以表示成绝对值,亦可取相对值如实际产量与最高产量的比值。
自变量应能反映作物水分状况,它可以用不同的物理量代替。
例如蒸腾量显然是一种较理想的代替量。
在一定气候、土壤、作物条件下,蒸腾量大时光合作用强,产量就高。
为了方便,现有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多以腾发量或其相对值(如实际腾发量与最大腾发量之比)作为自变量。
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三种指标表示:灌水量(W ),实际腾发(蒸发蒸腾)量(a ET ),土壤含水量(θ)。
表示因变量产量的指标也有三种:单位面积产量(Y ),平均产量(W Y K /=),边际产量(dW dY y /=)。
边际产量指水量变动时引起的产量变动率,为水分生产函数的一阶导数,在经济学中称为增值或增量。
从数学定义可知,边际产量是产量特征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
12、按总量计算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如何表达的?在供水受限制的条件下,可以按全生育期内总供水量满足作物最大需水量(m ET )程度及其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来确定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灌排理论与新技术》课程考试题
一、试述充分灌溉理论的发展历程。
(20分)
答:1.19世纪初至19世纪80年代,是充分灌溉理论及技术的起萌阶段。
2.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充分灌溉理论与技术模式形成与逐步完善的时期。
3.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充分灌溉理论及其技术模式快速发展时期。
充分灌溉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二阶段)
三方面:
一是以作物需水量为主的灌溉理论基础试验研究,包括有效降雨量和地下水利用量的测定和开始用水量平衡的理论进行灌区用水的分析。
二是系统的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的对比试验研究。
三是在前两项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灌溉设备的试验和研制。
此时期的灌溉技术模式主要是根据作物的灌溉制度大量采用田间开沟进行大水漫灌和少量的以充分满足作物需要、充分湿润田间土壤为条件的喷灌。
充分灌溉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三阶段)
该期作物系统的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已经形成,充分灌溉理论发展到了最高峰,并逐渐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以大水漫灌为特征的技术模式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同时以作物
充分灌溉为前提的喷灌也得到了较大面积发展。
二、简述节水灌溉、非充分灌溉、调亏灌溉、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的概念,你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0分)
答:
节水灌溉:就是指以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节水灌溉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采取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便有限的灌溉水量创造最佳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非充分灌溉:就是在灌溉水源不能充分满足限定范围内作物需水要求时,制约作物正常发育,达不到最大单产的条件下,可通过抑制作物非关键生育期的需水量,允许水分亏损和降低单产,以一定量的水补灌限定面积内种植作物的需水,使群体统存并长,获得总体产量较大的一种灌水技术。
调亏灌溉:其基本思想是作物的某些生理生化通道受到特性或生长激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的某些时期施加一定的水分胁迫(有目的地使其有一定程度的缺水),即可影响作物的光合产物向不同的组织器官分配的倾斜,从而提高所需收获的产量而舍弃营养器官的生长量和有机合成物质的总量。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人为保持和控制根系活动层的土壤在垂直剖面或水平面的某个区域干燥,使作物根系始终有一部分生长在干燥或较干燥的土壤区域中,限制该部分的根系吸收水分,让其产生水分胁迫的信号传递到叶气孔,形成最优的气孔开度;
同时,通过人工控制,使在垂直剖面或水平面上的干燥区域交替出现, 使不同区域或部位的根系交替经受一定程度的干旱锻炼,即可减少棵间全部湿润时的无效蒸发损失和总的灌溉用水量,亦可提高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以不牺牲作物的光合产物积累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充分灌溉(限水灌溉)理论及其技术模式初步产生,调控亏水灌溉、控制性根系交替灌溉都是非充分灌溉的深化。
三、充分灌溉情况下蒸发蒸腾量的影响因素与非充分灌溉有哪些不同?非充分灌溉或调亏灌溉的生理基础是什么?(20分)
答:影响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气候条件、作物品种、生育阶段、土壤条件、农田水分状况、农业技术措施等。
因此,在不同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量有其特殊的变化规律。
在不同灌溉处理时,相同的气象条件下,最终对蒸发蒸腾产生作用的稻田小气候不同;相同的生育阶段,植物的生理机能不同,土壤-植物-大气水分传输系统内的力能关系不同。
尽管非充分灌溉的水稻蒸发蒸腾量仍受气象因素、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但它们又均受田间水分状况
的影响。
非充分灌溉与正常灌溉处理相比,其蒸发蒸腾量的影响因素更多,各因素之间交互影响更加复杂。
非充分灌溉或调亏灌溉的生理基础是:
1.补偿效应
2.光合特性
3.气孔作用
4.水分利用效率
5.同化物分配
6.根系发育
四、简述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数学模型的种类。
(20分)
答: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数学模型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大类: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静态模型主要有两类:全生育期水分的数学模型,生育阶段水分的数学模型。
全生育期水分的数学模型包括:抛物线形;腾发量数学模型(线性,非线性);D-K模型。
动态模型包括机理型动态模型和经验型模型。
五、简述地面灌溉新技术的主要内容。
(20分)
答:一、渠道防渗技术:渠道防渗技术的关键是确定适宜的防渗材料和合理的断面结构形式。
常用的防渗材料有刚性材料、膜料和涂料等
二、管道输水技术:管道输水具有节水、节能、省地、输水速度快、供水及时、便于田间农机作业等优点。
三、畦沟配水技术:畦沟配水技术是改善田间配水状况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可有效地减少田间毛渠占地及渗漏损失,减轻劳动强度。
经济实用的畦沟配水技术有田间闸管系统和虹吸管。
四、土地平整技术:改进地面灌溉的基础和关键是大规模提高土地平整精度。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土地平整技术有常规机械平地和激光平地两种。
田间地面灌溉新技术
1.水平畦田灌溉技术:它是在激光平地的基础上,采用较大入畦流量,使水快速、均匀地分布整个畦田的一种灌溉方式。
2.小畦(沟)节水地面灌溉:小畦(沟)灌溉是我国北方井灌区行之有效的一种节水地面灌技术,它是通过将传统的长畦、宽畦进行改造,缩短畦沟长度,缩短灌水流程,减少沿畦长产生的深层渗漏,因此能
节约灌水量,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3.波涌灌溉技术: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4.覆膜地面灌溉:覆膜地面灌溉技术是在覆膜种植基础上进行灌溉的一种新型地面灌溉技术。
5.控制性地面灌溉技术:控制性地面灌溉技术是将常规地面灌溉技术和作物生理效应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灌溉技术,它通过对作物根系进行交替供水,使作物根系一半处于干旱状态,一半处于湿润状态,作物通过根系信号传递,控制气孔开度,从而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