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原论述题整理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 ——论述题

202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及答案——论述题31、简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原理:辩证统一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质变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现实意义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肯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于求成。
31、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产生过程等类似,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竞争产生的)①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价值。
②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要提高与生活资料相关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率。
④最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了,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大发展的原因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
②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或不愿投资。
③大型、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
④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⑤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越来越重要。
2023年4月自考《马原》真题及答案:论述题

2023年4月自考《马原》真题及答案:论述题3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哪些内容?试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态度说明辩证唯物的否定观。
【试题答案】首先,辩证的否定是小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活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新事物孕育产生于伯手物,新旧事物是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即新事物对日事物既批判又要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变保留其积极因素。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在对待外来文化时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一方面要取其精华,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弃其情怕,批判,抛弃那些过时的消极的、腐朽的成分。
首先,要紧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都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正确把据他们中的科学的、合理的、符合特征的东西,更需要的是找准他们中间不适宜、不合理的、甚至迷信的东西,将之一分为二。
其次,要坚持扬弃。
对于正确的我们要坚持继承和发扬,我们要吸收和引进,对于不正确的我们要坚决否定,采取不学习、不继承、甚至隔离的态度。
最后,要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和优长,从西方文化容易结合的地方进行吸收和融合,保证东西方文化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相互发展,避免相互排斥、相互削弱、相互敌视的局面发生。
3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矛盾的过程,是一把双刃剑。
【试题答案】首先,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是因为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但总的来说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从积极作用来说。
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消极作用来说,西方发达田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南北矛店培贫富分化。
环境退化等问题。
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金融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在学发展市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田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挑战。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因此,反对全球化是不正确的。
2022年10月自考 马原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2022年10月自考马原简答题、论述题汇总简答题:1、简述运动的概念及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二者不可分割。
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中。
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2、为什么说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2)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
(3)社会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
(4)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经济条件。
(1)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2)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4、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在企业外部进行管理和调控经济活动?(1)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私人企业的市场行为,使其运行符合国家垄断资本的要求。
(2)用经济手段来间接调节私人企业的经济活动,诱导私人企业向国家希望的方向发展。
如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等。
5、简述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的局限性。
(1)空想社会主义者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但因为他们的唯心史观,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
(2)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他们崇敬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论述题:1、论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二者对立又统一。
(1)对立:真理,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
价值,指客体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客体具有对人有用的属性。
(2)统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在真理指导下形成。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论述题库【范本模板】

【绪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3)它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额。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丧失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论述,含历年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人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利,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简述时间按的基本特点和其基本形式。
答: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客观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1)物质生产实践。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是深刻的,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木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为:(1)二者是相互区别的。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2)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
答:(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5、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自考本科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道简答论述题大全

一、实践在认识中得作用。
答:(1)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1)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新的认识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2)社会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认识工具;(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答:无产阶级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2)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四、简述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1)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C)。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五、当代资本主义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以及其实质是什么。
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在:(1)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3)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
变化的原因:(1)生产力方面。
生产力的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生产关系方面。
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论述题库

【绪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3)它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额.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丧失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6、简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与时俱进的含义及意义。
马原复习论述题汇总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题论述题(1)论述题1、(1)微软垄断案反映了垄断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什么?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与竞争并存的格局仍不会改变。
其根本原因:第一,垄断或国家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市场竞争的一般基础。
市场竞争是市场主体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和途径。
垄断只是改变市场结构而不能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
第二,不存在“据对的垄断”。
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了不可能形成一家垄断组织独霸天下的局面;同时社会需要多样化,并有多变性。
这使垄断企业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的生产和流动。
第三,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是激发垄断竞争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会突破人为垄断的种种限制。
科技创新会缩短产品和行业的生产周期,从而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这就使竞争无处不在。
(2)通过微软垄断案,你从中可以深刻领悟哪些经济学原理?通过微软垄断案至少可以领悟以下经济学原理: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扩大市场份额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政府反垄断行为表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2、试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什么既要坚持,又要发展?(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真理是由相对到绝对不断转化和发展的过程。
(3)马克思主义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
自考马原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的B. 物质的C. 能量的D. 信息的2.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A. 剩余价值理论B. 阶级斗争C. 资本积累D. 个人主义3.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重要著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德意志意识形态》D. A和C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科技进步B. 阶级斗争C. 文化传承D. 人口增长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 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C. 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D. A和B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是指()A. 商品的交换价值B. 商品的使用价值C. 商品的市场价格D. 商品中所包含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7. 下列哪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A. 哲学B. 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文学艺术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的矛盾D. B和C9.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家如何获取利润B.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C. 工人的剥削程度D. A和B10.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是()A. 实现共同富裕B. 消灭阶级差别C.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D. A、B和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 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
3. 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周期性特点。
4.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共产主义社会的?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2. 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20分)根据以下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的过程及其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自考马原简答论述总汇

论述题汇总(一)2、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含义、内在根据、实质和基本途径)。
(l)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点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按照中国的国情和特点去运用它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它。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根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一种世界哲学。
但相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而言,又是一种外来哲学。
因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
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必须中国化的内在根据。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在实践中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既要吸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使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同时又必须概括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成为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
4、试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这种一元论哲学同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哲学。
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论述题库(附答案)

【绪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3)它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额。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丧失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论述题集

目录1.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3.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5.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6.试述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7.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8.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9.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10.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11.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12.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3.试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15.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16.为什么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17.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8.试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9.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20.试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1.试述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的本质的理论意义。
22.试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
23.试述真理的价值的具体表现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
24.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6.试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7.试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以及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8.怎样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具有哪些职能?29.试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自考试题及答案马原

自考试题及答案马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启蒙思想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实践性B. 革命性C. 科学性D. 以上都是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个人与集体的矛盾答案:C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D. 科学技术的进步答案:C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A. 创造者B. 旁观者C. 被动者D. 参与者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 主观对客观的反映B. 客观对主观的反映C. 主观对主观的反映D. 客观对客观的反映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A. 客观性B. 社会性C. 历史性D. 以上都是答案:D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
A. 唯物主义观点B. 唯心主义观点C. 辩证法观点D. 形而上学观点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的发展是()。
A. 直线上升的B. 循环往复的C.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D. 随机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革命性C. 科学性D. 抽象性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
A.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B. 人与自然的矛盾C. 人与社会的矛盾D. 个人与集体的矛盾答案:A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包括()。
自考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汇总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把与时俱进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能否始终做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进取精神,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理论上不断开拓新领域,扩展新视野,作出新的概括,才能引导、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3)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4)关于理论创新的长期性。
理论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我们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符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5)关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
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对党和国家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因为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不可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状,更无法预见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当然也就无法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详细)

1、运用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答:(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认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这是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
同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又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共同的发展规律,这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相互结合的。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
(2)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普遍性规律是从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总结出来的共同的发展规律,对于每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是,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建设社会主义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具有多样性。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坚持了社会主义共同的发展规律,坚持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又从本国国情出发,因此,无论在公有制生产关系的规模、程度和实现形式,还是在经济建设的步骤、战略重点、发展速度等方面,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
实践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空前未有的成就。
2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答:(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它们并非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其次,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每一个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近似正确的反映,因而是需要不断发展的,而每一个相对真理又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因此,真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过程。
2022年4月自考《马原》真题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2022年4月自考马原简答题、论述题汇总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科学性:表现在,首先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在于它具有深刻性,再次它还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3)以实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2、简述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和性质。
(1)含义: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构成: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3)性质: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和对象性。
3、什么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它的本质是什么?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和见解,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其核心是利己主义。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因而其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国家垄断统治加强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原因:(1)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
(4)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5)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6)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主要表现: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即国有经济、国有企业;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即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形式;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即国家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马原论述题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0--- .04
一、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1.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
生质变。
因为:首先,质变必须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
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突破度的界限,引起事物的质变。
其次,质变必须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量变的彼此较量。
两种相反力量的此消彼长,不但是质变的基础,而且决定着质变的性质和方向。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
然引起质变。
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在新质的基础上
的量变开拓道路。
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
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
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都是错误的。
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
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二、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意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
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其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
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
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发展社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
会存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发展进程。
2.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1.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即资本向
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原本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转移进来,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利润率的变化。
这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最终形成平均利润。
2.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的剩余价值总额*平均利润率
3.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
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
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试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事物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也能够是力量的不平衡),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分,这称之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关系和意义: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
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含义、关系和意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
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和体现了这一观点和方法。